CN101133378A - 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3378A
CN101133378A CNA2006800064878A CN200680006487A CN101133378A CN 101133378 A CN101133378 A CN 101133378A CN A2006800064878 A CNA2006800064878 A CN A2006800064878A CN 200680006487 A CN200680006487 A CN 200680006487A CN 101133378 A CN101133378 A CN 10113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cell
data storage
unit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64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9739C (zh
Inventor
西田要一
江岛孝幸
宫崎秋弘
佐藤泰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97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973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clock frequen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7Regenerat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 H04N9/877Regenerat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by assembling picture element blocks in an intermediate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04N9/804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提供数据处理装置,能够以低消耗功率进行AV再现或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的再现和视听。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解码单元(11),输出将从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读出的压缩数据解码的解码数据;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1),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以实时读出解码数据并将其变换为模拟信号;第1控制单元(52),对解码单元(11)进行控制,以通过使它以比实时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解码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而间歇动作;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第2控制单元(53),输出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起动控制单元(55),接受控制信号,使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解除消耗功率的限制。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和视频等的AV再现中的数据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以降低再现中的消耗功率为目的的面向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移动电话和移动信息终端及无绳监视器,可进行音频再现、视频再现、进行无线和电视的视听的AV再现及视听广播的终端已为数不少。而且,还期望将它们的内容超压缩后进行存储和传输,复杂并且解码的处理负荷重的压缩方式也多了起来。另一方面,还期望可进行长时间再现视听。因此,在电池驱动的这些移动终端中,寻求削减消耗功率,以便可被长时间驱动。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现有技术,有以下技术。
在数据广播的接收中间歇地进行数据广播波的接收和解码,将解码的结果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在图11中,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广播接收单元1,接收广播波;解码单元2,对从该广播接收单元1所接收的广播波获得的数据进行解码;数据存储单元3,存储作为该解码单元2解码的结果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将该数据存储单元3的数据进行模拟变换;系统控制单元5,对装置各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电源供给单元6,控制对装置各单元的电源供给;以及定时器单元7,通知解码单元2的起动定时。
这种结构的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使广播接收单元1和解码单元2间歇动作而接收和解码每天被数次更新的数据广播。更具体地说,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在已到接收数据广播的时间时,通过定时器单元7产生对控制单元5的中断,从而开始对广播接收单元1和解码单元2的电源供给。然后,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将广播波用广播接收单元1接收,并将解码单元2解码的结果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3中。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将广播接收单元1、解码单元2、数据存储单元3中的各处理停止,并且,切断通过电源供给单元6对广播接收单元1和解码单元2的电源供给。
这样,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切断电源的供给,从而削减待机状态时的消耗功率。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22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微细化的进步,一个芯片上可装载的晶体管数增大,各种各样的功能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甚至可以用一个芯片构成系统。
另一方面,这样高性能并且大规模的系统LSI,因提高处理性能而提高时钟的频率、因大规模化造成的布线等的负荷容量增大产生的时钟树(clocktree)的高负荷,从而时钟树中的消耗功率增大。
此外,因工序的微细化和工作频率提高,以亚阈值漏电流和栅极漏电流为首的晶体管的漏电流增大,因使用许多这样的晶体管,所以系统整体的漏电流增大。
因以上原因,在系统LSI中因供给电源和时钟所消耗的消耗电流(以下,称为偏置电流)增大。
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定时器进行电源的供给和切断的控制,所以在数据的更新频度每天数次程度的数据广播的用途中,削减消耗功率是可能的。
但是,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无法适用于将AV再现和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以实时处理方式进行再现和视听的用途。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样的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低消耗功率进行AV再现和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的再现及视听的数据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它包括:第1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压缩数据;解码单元,从所述第1数据存储单元读出压缩数据,并输出将所读出的压缩数据解码的解码数据;第2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解码单元输出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从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以实时读出所述解码数据并将其变换为模拟信号;第1控制单元,至少控制所述解码单元,以通过使它以比所述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所述压缩数据至存储所述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而间歇动作;时钟/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所述解码单元和所述第1控制单元的时钟或电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供给,同时在所述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限制对所述解码单元和所述第1控制单元的时钟或电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供给,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第2控制单元,管理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解码数据的存储状态并输出与所述存储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起动控制单元,接受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从而使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被解除。
根据这种结构,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以比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压缩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从而在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起由上流侧产生的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限制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起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所以能够以低消耗功率进行AV再现和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的再现及视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削减将AV再现和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进行再现及视听时的消耗功率。特别是在电池驱动的移动电话和移动设备中,可以提高再现时间和视听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动作说明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定时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间歇动作的局部的第1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间歇动作的局部的第2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定时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定时图。
图11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1  解码单元
21  第1数据存储单元
22  第2数据存储单元
23  第3数据存储单元
24  第4数据存储单元
31  第1数据传送单元
32  第2数据传送单元
41  DA变换单元
51  系统控制单元
52  第1控制单元
53  第2控制单元
54  时钟/电源控制单元
55  起动控制单元
61  时钟供给单元
71  电源供给单元
81  存储量管理单元
82  定时器单元
91  广播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在图1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1数据存储单元21,存储压缩数据;解码单元11,从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读出压缩数据,并生成对所读出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数据;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由解码单元11输出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1,将解码数据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以实时读出并变换为模拟信号;第1控制单元52,对数据处理装置的各单元进行控制;第2控制单元53,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状态,并生成与该存储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从包含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起对上流侧的消耗功率进行控制;以及起动控制单元55,接受由第2控制单元53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从而使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被解除。
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由缓冲器等存储介质构成,存储由未图示的广播接收单元或未图示的网络连接单元所发送的压缩数据,广播接收单元接收在硬盘等磁盘、CD或DVD等光盘、或闪速存储器或存储卡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等的存储器件中所存储的压缩数据或广播波,并生成压缩数据,而网络连接单元从通过网络所发送的数据生成压缩数据。
再有,如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等那样,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也可以由已经存储了压缩数据、在数据处理装置中可自由拆装的存储介质构成。
这里,压缩数据可以是按照AAC(Advanced Audio Code)或MP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1 Audio Layer3)所压缩的声音数据,也可以是按照MPEG-2或MPEG-4或Motion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等所压缩的图像数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为按照ACC所压缩的声音数据。
此外,压缩数据也可以用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或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等进行加密。这种情况下,解码单元11构成为在解除了对压缩数据实施的加密后,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
解码单元11由可编程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构成,从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读出由第1控制单元52所指定部分的压缩数据,生成将所读出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数据。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解码单元11生成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数据作为解码数据。
再有,解码单元11也可以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其他处理器构成。此外,解码单元11可以由硬件电路而构成,也可以由处理器和硬件电路构成。
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由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存储介质构成。此外,第1控制单元52由可编程的CPU等的处理器构成,以对数据处理装置的各单元进行控制。
第1控制单元52进行DA变换单元41的起动、停止及动作的各条件的控制,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的时钟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变更设定控制,以及第2控制单元53的起动、停止及动作的各条件的控制等。
此外,第1控制单元52至少对解码单元11进行控制,以通过使它比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压缩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而间歇动作。
例如,在间歇动作的运行期间,第1控制单元52通过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提高对解码单元11所供给的时钟频率,同时对解码单元11进行控制,以使用未图示的加速器那样的专用电路进行处理,从而以比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压缩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间歇动作的待机期间,第1控制单元52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停止对解码单元11所供给的时钟,或降低对解码单元11所供给的时钟频率。
再有,第1控制单元52在即使不进行高速化也能够以比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压缩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的情况下,对解码单元11指示其开始解码,并进行控制,以在从解码单元11接受了解码完成通知时,解码单元11为可停止的状态。
此外,第1控制单元52在如后述的图4那样将多个帧集中,例如对解码单元11指示进行相当于5帧的压缩数据的解码,并从解码单元11接受了所指示的解码的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控制,以使解码单元11为可停止的状态后,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再有,通过从第1控制单元52对解码单元11所指示进行解码的压缩数据量为1帧以上,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只要在不超过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容量范围内就可以,但由于能够削减以使解码单元11为可停止和可动作的状态而进行控制所需的处理,所以优选是容量多一些。
第2控制单元53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为规定量以下时,生成控制信号。这里,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不为0而确定规定量。
起动控制单元55在接受了由第2控制单元53所生成的控制信号时,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
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在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而被第1控制单元52控制的情况下,停止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在以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而被起动控制单元55控制的情况下,开始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
再有,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在以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而被起动控制单元55控制的情况下,开始供给对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同时也可以根据被开始供给了时钟的第1控制单元52的指示而开始供给对解码单元11的时钟。
被开始供给了时钟的第1控制单元52在以解码单元11为可动作的状态而进行控制后,再次对解码单元11指示其进行相当于5帧的压缩数据的解码。
对于以上那样构成的数据处理装置,用图2说明其动作。
首先,通过第1控制单元52对解码单元11指示其进行相当于规定的再现时间、例如相当于5帧的压缩数据的解码(S1)。接着,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中所存储的压缩数据通过接受了该指示的解码单元11而被解码相当于所指示的量(S2),并被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同时从解码单元11对第1控制单元52发送解码的完成通知(S3)。
接着,通过接受了该完成通知的第1控制单元52进行控制而使解码单元11为可停止的状态(S4),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受到控制,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S5)。
接着,通过第1控制单元52所控制的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停止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S6)。
在停止存储对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解码数据的期间,由于解码数据也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通过DA变换单元41被实时读出,所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随着时间而减少。
这里,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为规定量以下时(S7),由第2控制单元53生成控制信号(S8),通过接受了该控制信号的起动控制单元55,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受到控制,以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S9)。
接着,通过起动控制单元55所控制的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开始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S10)。接着,通过被开始供给了时钟的第1控制单元52,进行以使解码单元11为可动作的状态的控制(S11),通过第1控制单元52对解码单元11指示其进行相当于规定的再现时间的压缩数据的解码(S1)。
这样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以比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压缩数据至存储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在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起上流侧产生的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限制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起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所以可以用低消耗功率进行AV再现和视听广播那样的连续的压缩数据的再现和视听。
此外,第1控制单元52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被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为止的处理,从而可以明确地分离为处理所实施的期间和处理未被实施的期间,并进行使解码单元11间歇动作的控制。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在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时,停止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在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时,开始供给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时钟。
对此,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也可以在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时,降低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所供给的时钟频率,在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时,提高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所供给的时钟频率。
如上述那样,在以控制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供给的时钟而构成了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的情况下,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可以对供给由内部所生成的时钟进行控制,也可以对供给由外部的时钟发生器所产生的时钟进行控制。
此外,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也可以在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情况下,降低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所施加的电压,在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的情况下,提高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所施加的电压。
此外,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也可以在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情况下,停止施加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电压,在解除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的限制的情况下,开始施加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电压。
如上述那样,在以控制对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所施加的电压而构成了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的情况下,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可以对施加由内部生成的电压进行控制,也可以对施加由外部的电源所生成的电压进行控制。
此外,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也可以在限制解码单元11和第1控制单元52的消耗功率时,在不使起动控制单元55停止的范围内限制起动控制单元55的消耗功率。
此外,说明了第2控制单元53生成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对应的控制信号,但也可以通过定时器构成第2控制单元53,并生成与定时器所测量的时间对应的控制信号。
这种情况下,第2控制单元53构成为在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起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被限制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生成控制信号。这里,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不为0而确定第2规定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控制单元52在从解码单元11接受了解码的完成通知时,在将解码单元11控制为可停止的状态后,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对此,也可以在数据处理装置中,设置用于存储由解码单元11所生成的解码数据的第3数据存储单元,以及将第3数据存储单元所存储的解码数据传送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传送单元,第1控制单元52在接受了从该数据传送单元完成了对解码单元所指示部分的解码数据的传送的通知时,在将解码单元11和数据传送单元控制为可停止的状态后,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
这样,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至少使解码单元11停止即可,但对于其他的块,因系统结构而各种各样,如果是在停止期间不需要进行动作的块,就可以限制供给时钟或电源,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第2控制单元53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为规定量以上时,生成用于表示解码数据的存储量已达规定量以上的控制信号,第1控制单元52在接受了该控制信号时,在将解码单元11和数据传送单元控制为可停止的状态后,对时钟/电源控制单元54进行控制,以限制比第2数据存储单元22更上流侧中的消耗功率。这种情况下,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的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不为0而确定规定量。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1数据存储单元21,存储压缩数据;解码单元11,读出该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由该解码单元11解码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1,将该解码数据进行模拟变换;时钟供给单元61,生成并供给时钟;电源供给单元71,对装置各单元供给电源;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定时器单元82,通知装置各单元的起动定时;以及系统控制单元51,对装置各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51构成本发明的第1控制单元和起动控制单元,存储量管理单元81或定时器单元82构成本发明的第2控制单元,时钟供给单元61和电源供给单元71的至少其中之一构成本发明的时钟/电源控制单元。
以下具体地说明代表性的动作。
压缩数据被存储在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中。该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例如是存储器卡,压缩数据例如是声音数据的AAC的压缩数据。
解码单元11从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读出该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解码数据。该解码单元11例如是DSP,通过DSP的软件处理而进行解码。
通过该解码单元11所解码出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解码数据例如是PCM数据。
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所存储的解码数据被DA变换单元41变换为模拟信号,作为模拟的声音数据被输出。
时钟供给单元61在实施各处理的基础上生成并供给必要的时钟。
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并根据需要而通知系统控制单元51。
系统控制单元51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为止的处理,进行控制,从而将处理被实施的期间和处理未被实施的期间明确地分离,解码单元11进行间歇动作。此外,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实时处理方式实施将来自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解码数据读出的以后的处理,同时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进行控制,以对时钟供给单元61指示并停止对因间歇动作而停止的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解码单元11供给时钟。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定时图。被实施了AAC等的数字信号压缩的压缩数据以帧为单位被处理,直至它被实施解码处理。0~9表示各帧的处理所执行的期间。
在实时处理中,如以往技术等那样,各帧根据帧周期而被解码处理。如果采样频率为48kHz,则各帧以大约20msec间隔被处理。
其次,帧处理的高速化,通过提高各帧处理的处理能力,在处理时间上具有余量而实现。就将帧处理进行高速化来说,有提高时钟频率、提高硬件加速器的处理能力、提高总线的数据传送能力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在帧的处理能力为2倍时,帧的处理期间大约为10msec,可以形成50%进行处理,而50%不进行处理的期间。
最后,集中处理产生的间歇处理这样实施,例如,以将0~4、5~9为止的处理集中,并且将1~4和6~9的处理提前进行,将运行期间和停止期间明确地分离。如果采样频率为48kHz,则解码单元11按大约100msec间隔进行间歇动作。此外,解码单元11在大约50msec的期间中实施处理,在大约50msec的期间中不实施处理。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进行间歇动作的局部的第1控制流程图。如图5所示,间歇动作转移到停止期间的条件是,必要量的解码数据被处理而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系统控制单元51以该条件作为起点而将时钟停止,间歇动作转移到停止期间。在图4的例子中,由于解码单元11集中处理相当于5帧的数据,所以相当于5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成为转移到停止期间的起点。另一方面,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所存储的解码数据中未被DA变换单元41处理所残留的数据残量低于预定的残量阈值时,存储量管理单元81将对系统控制单元51用中断等进行通知作为起点来进行从停止期间向运行期间的转移。残量阈值以直至存储量管理单元81进行起动中断通知后下一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对进行实时处理的DA变换单元41供给解码数据没有停滞的等级(level)而决定即可。
接受了起动中断通知的系统控制单元51对时钟供给单元61发出指示,从而开始供给时钟,然后,进行控制,以再次开始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的处理。
这样,系统控制单元51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的处理,使解码单元11间歇动作,通过该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停止供给时钟,从而偏置电流被削减。
此外,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解码数据的数据量而管理向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的转移,从而与通过轮询(polling)处理的控制相比,能够减轻系统控制单元51的负荷,即使在数据传送量不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控制间歇动作。
此外,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内所存储的解码数据中未被进行DA变换的解码数据的残量而管理向间歇动作的运行期间的转移,从而与通过轮询(polling)处理的控制相比,能够减轻系统控制单元51的负荷,即使在数据传送量不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控制间歇动作。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间歇动作的局部的第2控制流程图。如图6所示,间歇动作转移到停止期间的条件是,必要量的解码数据受到处理并被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系统控制单元51以该条件为起点而将时钟停止,间歇动作转移到停止期间。在图4的例子中,由于解码单元11集中处理相当于5帧的数据,所以相当于5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成为转移到停止期间的起点。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1判断间歇动作是否可以转移到停止期间。例如,在不是低消耗功率模式的情况下,以不转移到停止期间进行控制。此外,在该数据处理装置中负荷重的图形处理等其他处理争用的情况下,以不转移到停止期间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转移到停止期间的情况下的向运行期间的转移和再开始处理、以及未转移到停止期间的情况下的再开始处理,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内所存储的解码数据中未被DA变换单元41处理所残留的数据残量低于预定的残量阈值时,以存储量管理单元81对系统控制单元51用中断等进行通知作为起点。残量阈值以直至存储量管理单元81进行起动中断通知后下一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对进行实时处理的DA变换单元41供给解码数据没有停滞的等级而决定即可。
接受了起动中断通知的系统控制单元51对时钟供给单元61发出指示,从而开始供给时钟,然后,进行控制,以再次开始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的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装置的动作状况而进行控制,以不停止供给时钟和电源,从而可以削减时钟控制处理和电源控制处理等状态的转移上所必要的处理(以下,称为开销处理)。由此,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停止期间中的中断响应性。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将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作为存储器卡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能够存储压缩数据的装置,就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作为AAC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将MP3等的数字化的声音数据进行了压缩的数据,就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作为声音数据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即使是MPEG-2或MPEG-4或Motion JPEG等的被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也可实施并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也可以是用DES或AES等加密过的密码。只要也包含密码的解码和压缩数据的解码,并由解码单元11进行解码即可,则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解码单元11作为DSP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CPU等其他处理器、通过硬件支持该解码单元的一部分处理的结构、通过硬件实施全部的解码处理的结构也可以实施,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降低通常的工作频率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所以不限于此。
而且,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比通常时降低从电源供给单元71供给的电压,或停止供给(供给0V),可以进一步抑制漏电流,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通过进行LSI的基板控制,也可以对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控制,并抑制漏电流。
此外,解码处理中的帧的集中不限于以5帧为单位。在间歇动作的运行期间和停止期间的转移中,有转移上所需的时钟控制处理或电源控制处理等的开销处理。转移次数越多,开销处理次数越增加,开销处理负荷增大,所以优选是集中的粒度大(间歇动作的周期长)。
此外,实施帧处理的高速化,使处理时间具有余量,但在即使不高速进行帧处理,处理时间上也具有余量的情况下,不必使帧处理高速化。通过实施由处理的集中产生的间歇动作,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来自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的向运行期间的转移因素作为来自存储量管理单元81的中断进行说明了,但也可以通过来自定时器单元82的中断进行控制。例如,以对进行实时处理的DA变换单元41不停滞地供给解码数据的等级(level),决定停止期间并通过定时器起动即可,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 1进行控制,以停止对第1数据存储单元21、解码单元11供给时钟和电源,但也可以进行控制,以至少将实施解码处理的解码单元11停止。对于其他的块,因系统结构而各种各样,但只要是在停止期间不需要动作的块,就可以限制供给时钟或电源,并没有特别限定。
(实施方式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在图7中,对与图3相同的结构元素使用相同标号,省略说明。
在图7中,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1数据存储单元21,存储压缩数据;第2数据传送单元32,读出并传送该压缩数据;第4数据存储单元24,存储由第2数据传送单元32所传送的压缩数据;解码单元11,读出该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第3数据存储单元23,存储由该解码单元11所解码的解码数据;第1数据传送单元31,读出并传送该解码数据;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由第1数据传送单元31所传送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1,将该解码数据进行模拟变换;时钟供给单元61,生成并供给时钟;电源供给单元71,对装置各单元供给电源;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定时器单元82,通知装置各单元的起动定时;以及系统控制单元51,对装置各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51构成本发明的第1控制单元和起动控制单元,存储量管理单元81或定时器单元82构成本发明的第2控制单元,时钟供给单元61和电源供给单元71的至少其中之一构成本发明的时钟/电源控制单元。
以下具体地说明代表性的动作。
压缩数据被存储在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中。该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例如是存储器卡,压缩数据例如是声音数据的AAC的压缩数据。
该压缩数据通过第2数据传送单元32被传送到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该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
解码单元11从该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读出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解码数据。该解码单元11例如是DSP,通过DSP的软件处理而进行解码。
通过该解码单元11所解码出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中。该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解码数据例如是PCM数据。
该解码数据通过第1数据传送单元31被传送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
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所存储的解码数据被DA变换单元41变换为模拟信号,作为模拟的声音数据被输出。
时钟供给单元61在实施各处理的基础上生成并供给必要的时钟。
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并根据需要而通知系统控制单元51。
系统控制单元51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为止的处理,从而进行控制,以将处理被实施的期间和处理未被实施的期间明确地分离,解码单元11进行间歇动作。此外,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实时处理方式实施将来自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解码数据读出的以后的处理,同时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进行控制,以对时钟供给单元61指示并停止对因间歇动作而停止的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第2数据传送单元32、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解码单元11、第3数据存储单元23、第1数据传送单元31供给时钟。而且,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在转移到停止期间前不是将全部数据传送到第3数据存储单元23和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而是仍然保持相当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
有关实现间歇动作的步骤、控制流程,与实施方式2同样,所以省略。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定时图。
0~9表示AAC等的各帧的处理所执行的期间,在3号帧为止的处理实施完成后,转移到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此外,上段表示传送了全部数据后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下段表示仍然保持了相当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
在传送了全部数据后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中,在4号帧进行DA变换之前,若未完成第4帧的解码数据的传送,则声音数据会被中断,所以在由DA变换单元41实施2号帧的DA变换的时刻需要再开始压缩数据的传送的处理。
在仍然保持相当于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中,由于各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的数据被预先保存在数据存储单元中,所以在复位到运行期间后立即开始处理。具体地说,5号帧的压缩数据被存储在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中,4号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中。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为止的处理而间歇动作,该停止期间停止供给时钟,从而可以削减偏置电流。
而且,只要在实施3号帧的DA变换时刻复位到运行期间即可,所以与在传送了全部数据后再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相比,可将停止期间设定得长,可以削减偏置电流。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对第1数据传送单元31和第2数据传送单元32双方进行了说明,当然即使其中任何一方也可以实施,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将第1数据存储单元21作为存储器卡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能够存储压缩数据的装置,就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作为AAC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将MP3等的数字化的声音数据进行了压缩的数据,就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作为声音数据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即使是MPEG-2或MPEG-4或Motion JPEG等的被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也可实施并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也可以是用DES或AES等加密过的密码。只要也包含密码的解码和压缩数据的解码,并由解码单元11进行解码即可,则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解码单元11作为DSP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CPU等其他处理器、通过硬件支持该解码单元的一部分处理的结构、通过硬件实施全部的解码处理的结构,也可以实施,而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降低通常的工作频率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所以不限于此。
而且,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比通常时降低从电源供给单元71供给的电压,或停止供给(供给0V),可以进一步抑制漏电流,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通过进行LSI的基板控制,也可以对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控制,并抑制漏电流。
此外,解码处理中的帧的集中不限于以5帧为单位。在间歇动作的运行期间和停止期间的转移中,有转移上所需的时钟控制处理或电源控制处理等的开销处理。转移次数越多,开销处理次数越增加,开销处理负荷增大,所以优选是集中的粒度大(间歇动作的周期长)。
此外,实施帧处理的高速化,使处理时间具有余量,但在即使不高速进行帧处理,处理时间上也具有余量的情况下,不必使帧处理高速化。通过实施由处理的集中产生的间歇动作,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在各数据存储单元中,仍然保持相当于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但也可以仍然保持相当数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来自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的向运行期间的转移因素作为来自存储量管理单元81的中断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来自定时器单元82的中断进行控制。例如,以对进行实时处理的DA变换单元41不停滞地供给解码数据的等级(level),决定停止期间并通过定时器起动即可,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停止对第1数据存储单元21、第2数据传送单元32、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解码单元11、第3数据存储单元23、第1数据传送单元31供给时钟和电源,但也可以进行控制,以至少将实施解码处理的解码单元11停止。对于其他的块,因系统结构而各种各样,但只要是在停止期间不需要动作的块,就可以限制供给时钟或电源,并没有特别限定。
(实施方式4)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概略图。在图9中,对与图3、图7相同的结构元素使用相同标号,省略说明。
在图9中,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广播接收单元91,接收广播波并提取压缩数据;第4数据存储单元24,存储该压缩数据;解码单元11,读出该压缩数据并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第3数据存储单元23,存储由该解码单元11所解码的解码数据;第1数据传送单元31,读出并传送该解码数据;第2数据存储单元22,存储由第1数据传送单元31所传送的解码数据;DA变换单元41,将该解码数据进行模拟变换;时钟供给单元61,生成并供给时钟;电源供给单元71,对装置各单元供给电源;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定时器单元82,通知装置各单元的起动定时;以及系统控制单元51,对装置各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单元51构成本发明的第1控制单元和起动控制单元,存储量管理单元81或定时器单元82构成本发明的第2控制单元,时钟供给单元61和电源供给单元71的至少其中之一构成本发明的时钟/电源控制单元。
以下具体地说明代表性的动作。
广播接收单元91接收地面数字广播等的广播波,并提取声音等的压缩数据。压缩数据例如是声音数据的AAC的压缩数据。
该压缩数据被存储在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中。该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
解码单元11从该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读出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解码数据。该解码单元11例如是DSP,通过DSP的软件处理而进行解码。
通过该解码单元11所解码出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中。该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解码数据例如是PCM数据。
该解码数据通过第1数据传送单元31被传送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例如是SRA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
该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中所存储的解码数据被DA变换单元41变换为模拟信号,作为模拟的声音数据被输出。
时钟供给单元61在实施各处理的基础上生成并供给必要的时钟。
存储量管理单元81管理第2数据存储单元22的数据存储量,并根据需要而通知系统控制单元51。
系统控制单元51通过以比实时处理方式更快的速度实施从读出来自第4数据存储单元24的数据至解码数据存储到第2数据存储单元22为止的处理,从而进行控制,以将处理被实施的期间和处理未被实施的期间明确地分离,使解码单元11进行间歇动作。此外,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实时处理方式实施将来自广播接收单元91的压缩数据存储到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中、从第2数据存储单元22读出解码数据的以后的处理,同时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进行控制,以对时钟供给单元61指示并停止对因间歇动作而停止的解码单元11、第3数据存储单元23、第1数据传送单元31供给时钟。而且,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在转移到停止期间前不是将全部数据传送到第3数据存储单元23和第4数据存储单元24,而是仍然保持相当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
有关实现间歇动作的步骤、控制流程,与实施方式3同样,所以省略。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定时图。
0~9表示AAC等的各帧的处理所执行的期间。广播接收单元91进行实时处理。在解码单元11实施完成了4号帧为止的处理,第1数据传送单元31实施完成了3号帧为止的处理后,转移到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DA变换单元41进行实时处理。
由于各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的数据被预先保存在数据存储单元中,所以在复位到运行期间后立即开始处理。具体地说,8号帧为止的压缩数据被存储在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中,4号帧的解码数据被存储在第3数据存储单元23中。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处理的输入部分(广播的接收)和输出部分(DA变换)双方都需要实时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中,也可以削减包含了解码单元11的进行间歇动作部分的偏置电流。而且,由于只要在实施3号帧的DA变换时刻复位到运行期间即可,所以与在传送了全部数据后再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相比,可将停止期间设定得长,可以削减偏置电流。
此外,也可以取代广播接收单元91,而设置与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接收AV内容,并提取压缩数据的网络连接单元。这种情况下,从以因特网为首的网络根据网络的通信速度而接收数据,并存储在第4数据存储单元24中。其后的处理,进行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处理的输入部分(来自网络的接收)和输出部分(DA变换)双方都需要实时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中,也可以削减包含了解码单元11的进行间歇动作部分的偏置电流。而且,只要在实施3号帧的DA变换时刻复位到运行期间即可。因此,与在传送了全部数据后再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相比,可将停止期间设定得长,可以削减偏置电流。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压缩数据作为AAC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将MP3等的数字化的声音数据进行了压缩的数据,就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作为声音数据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即使是MPEG-2或MPEG-4或Motion JPEG等的被压缩过的图像数据,也可实施并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压缩数据也可以是用DES或AES等加密过的密码。只要还包含密码的解码和压缩数据的解码,由解码单元11进行解码即可,则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解码单元11作为DSP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CPU等其他处理器、通过硬件支持该解码单元的一部分处理的结构、通过硬件实施全部的解码处理的结构,也可以实施,而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降低通常的工作频率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所以不限于此。
而且,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在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中停止供给时钟,但通过比通常时降低从电源供给单元71供给的电压,或停止供给(供给0V),可以进一步抑制漏电流,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通过进行LSI的基板控制,也可以对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控制,并抑制漏电流。
此外,解码处理中的帧的集中不限于以5帧为单位。在间歇动作的运行期间和停止期间的转移中,有转移上所需的时钟控制处理或电源控制处理等的开销处理。转移次数越多,开销处理次数越增加,开销处理负荷增大,所以优选是集中的粒度大(间歇动作的周期长)。
此外,实施帧处理的高速化,使处理时间具有余量,但在即使不高速进行帧处理,处理时间上也具有余量的情况下,不必使帧处理高速化。通过实施由处理的集中产生的间歇动作,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在各数据存储单元中,仍然保持相当于1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的例子,但也可以仍然保持相当于数帧的数据就转移到停止期间,不限于此,并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将来自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的向运行期间的转移因素作为来自存储量管理单元81的中断进行说明了,但也可以通过来自定时器单元82的中断进行控制。例如,以对进行实时处理的DA变换单元41不停滞地供给解码数据的等级,决定停止期间并通过定时器起动即可,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说明了系统控制单元51进行控制,以停止对解码单元11、第3数据存储单元23、第1数据传送单元31供给时钟和电源,但也可以进行控制,以至少将实施解码处理的解码单元11停止。对于其他的块,因系统结构而各种各样,但只要是在停止期间不需要动作的块,就可以限制供给时钟或电源,并没有特别限定。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在电池驱动的面向移动设备的音频、视频播放器和可实施AV处理的移动电话等用途方面特别有用。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1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压缩数据;
解码单元,从所述第1数据存储单元读出压缩数据,并输出将所读出的压缩数据解码的解码数据;
第2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解码单元输出的解码数据;
DA变换单元,从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以实时读出所述解码数据并将其变换为模拟信号;
第1控制单元,至少控制所述解码单元,以通过使它以比所述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所述压缩数据至存储所述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而间歇动作;
时钟/电源控制单元,控制对所述解码单元和所述第1控制单元的时钟或电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供给,同时在所述间歇动作的停止期间,限制对所述解码单元和所述第1控制单元的时钟或电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供给,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第2控制单元,管理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解码数据的存储状态并输出与所述存储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及
起动控制单元,接受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从而使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被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在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处理的消耗功率时,在不将所述起动控制单元停止的范围内,限制对所述起动控制单元的时钟或电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单元通过使各帧处理的处理能力提高来进行控制,以按比所述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所述压缩数据至存储所述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单元还通过将多个帧集中处理来进行控制,以按比所述实时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读出所述压缩数据至存储所述解码数据为止的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动控制单元在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解码数据的存储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从而使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被解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单元在从所述解码单元通知了已完成规定的再现时间部分以上的所述压缩数据的解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以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控制单元除了控制所述解码单元以外,还控制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其他各个单元,在控制所述其他各个单元期间,中止对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在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着规定时间部分以上的所述解码数据的情况下,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动控制单元在所述控制信号表示从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被限制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从而使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的限制被解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通过至少使对所述解码单元所供给的时钟的频率下降,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通过至少停止对所述解码单元的时钟的供给,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通过至少使对所述解码单元所施加的电压下降,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电源控制单元通过至少停止对所述解码单元施加电压,从而限制比所述第2数据存储单元更上流侧的消耗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广播接收单元,其接收广播波并生成所述压缩数据,
所述第1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广播接收单元所生成的压缩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网络连接单元,其从通过网络所发送的数据而生成所述压缩数据,
所述第1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网络连接单元所生成的压缩数据。
CNB2006800064878A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Active CN1004897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8771 2005-12-13
JP358771/2005 2005-12-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9776A Division CN101516038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61A Division CN101516037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80A Division CN101516039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3378A true CN101133378A (zh) 2008-02-27
CN100489739C CN100489739C (zh) 2009-05-20

Family

ID=3816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9761A Active CN101516037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76A Active CN101516038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80A Active CN101516039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B2006800064878A Active CN100489739C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9761A Active CN101516037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76A Active CN101516038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N2009101319780A Active CN101516039B (zh) 2005-12-13 2006-12-04 数据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92909B2 (zh)
EP (1) EP1962170A4 (zh)
JP (4) JP4794572B2 (zh)
CN (4) CN101516037B (zh)
WO (1) WO20070694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972A (zh) * 2017-11-06 2019-05-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再现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4347B2 (ja) * 2007-05-21 2012-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725520B2 (en) * 2007-09-07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batch-frame audio decod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7949889B2 (en) * 2008-01-07 2011-05-24 Apple Inc. Forced idle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WO2009124911A1 (en) * 2008-04-07 2009-10-15 Nxp B.V. Mobile phone with low-power media rendering sub-system
JP2010134858A (ja) * 2008-12-08 2010-06-1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データ処理回路
CN102316559B (zh) * 2010-07-02 2014-11-05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mmb接收机中低功耗ldpc译码装置的实现方法
KR20150115199A (ko) * 2014-04-03 2015-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알림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122977B (zh) * 2014-07-11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数据的方法及存储系统
JP2016163134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動画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06257B2 (en) 2015-09-28 2019-12-10 Cybrook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video processing with back channel message management
US10756997B2 (en) 2015-09-28 2020-08-25 Cybrook Inc. Bandwidth adjustment for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US10516892B2 (en) 2015-09-28 2019-12-24 Cybrook Inc. Initial bandwidth estimation for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US10506245B2 (en) 2015-11-18 2019-12-10 Cybrook Inc. Video data processing using a ring buffer
US10506283B2 (en) * 2015-11-18 2019-12-10 Cybrook Inc. Video decoding and rendering using combined jitter and frame buff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3276B2 (ja) * 1992-06-11 1999-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H06105278A (ja) * 1992-09-24 1994-04-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動き検出による録再装置
JP3591028B2 (ja) * 1995-01-25 2004-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JPH08321136A (ja) * 1995-05-24 1996-12-03 Sony Corp デコーダ及び再生装置
JP3669031B2 (ja) * 1996-02-27 2005-07-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EP0905987B1 (en) * 1997-09-26 2005-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cording medium
JPH11122586A (ja) 1997-10-14 1999-04-3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ータ放送受信機
JP2000013792A (ja) * 1998-06-24 2000-01-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画像情報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067650B2 (ja) * 1998-07-17 2008-03-26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4538907B2 (ja) * 1999-06-29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JP2001175606A (ja) * 1999-12-20 2001-06-29 Sony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機器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1184464A (ja) * 1999-12-27 2001-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
US7315764B1 (en) * 2000-06-14 2008-01-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Integrated circui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igital data
US7522964B2 (en) * 2000-12-01 2009-04-21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Low power digital audio decoding/playing system for computing devices
JP2003008680A (ja) * 2001-06-19 2003-01-10 Sony Corp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US7215367B2 (en) * 2001-07-23 2007-05-08 Mtekvision Co., Ltd. Image dat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an original image of an object
CN1219283C (zh) * 2001-08-07 2005-09-14 北京大恒鼎芯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音带的图文数据生成和编码方法及图文数据播放装置
US6968468B2 (en) * 2002-02-25 2005-11-22 O2 Micro, Inc. Digital computer utilizing buffer to store and output data to play real time applications enabling processor to enter deep sleep state while buffer outputs data
JP2004062928A (ja) 2002-07-25 2004-02-26 Hitachi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憶システム
JP2004062932A (ja) * 2002-07-25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4618760B2 (ja) * 2002-07-25 2011-01-2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004087052A (ja) 2002-08-28 2004-03-18 Sony Corp 映像音声記録再生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4030420B2 (ja) * 2002-12-17 2008-01-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7213086B2 (en) * 2003-10-28 2007-05-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having a storage controller that modifies oper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 data transfer
JP4959935B2 (ja) 2004-11-09 2012-06-27 株式会社東芝 復号装置
JP2007095040A (ja) * 2005-08-31 2007-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972A (zh) * 2017-11-06 2019-05-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再现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70610A1 (en) 2009-03-12
CN100489739C (zh) 2009-05-20
JP2011028762A (ja) 2011-02-10
EP1962170A1 (en) 2008-08-27
CN101516038A (zh) 2009-08-26
JP4977774B2 (ja) 2012-07-18
CN101516038B (zh) 2012-11-28
JPWO2007069486A1 (ja) 2009-05-21
CN101516039B (zh) 2012-09-26
CN101516037B (zh) 2012-07-25
CN101516037A (zh) 2009-08-26
WO2007069486A1 (ja) 2007-06-21
JP4912490B2 (ja) 2012-04-11
CN101516039A (zh) 2009-08-26
JP4794572B2 (ja) 2011-10-19
US8892909B2 (en) 2014-11-18
JP2011054164A (ja) 2011-03-17
JP4912491B2 (ja) 2012-04-11
EP1962170A4 (en) 2010-05-05
JP2011014154A (ja)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9739C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1543000B (zh) 数据处理装置
US1065796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mart device,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179678A (zh) 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0109887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equipped with a recording medium
JP2008282150A (ja)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CN101312519A (zh) 数据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458302A (zh) 控制视频播放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52605A (zh) 一种音频播放、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44505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27323A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1542598A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758772B (zh) 多媒体文件影音同步的播放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70667A (zh) 录制系统、方法及录制控制单元
US937875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audio data using low power
CN201194408Y (zh) 一种便携式数字多媒体终端
CN201174742Y (zh) 一种便携式多媒体录放装置
CN111355996A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1335843A (zh) 一种视频播放设备及应用于该设备的节目录制方法
CN116093994A (zh) 一种面向自平衡目标的配电区域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580247A (zh) 震动播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7765947A (zh) 声控方法、电气控制设备、储能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5792068A (zh) 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1282289A (ja) 再生装置
KR20080065768A (ko) 가변 주파수 클럭 발생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