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454A -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454A
CN101114454A CNA2006101090547A CN200610109054A CN101114454A CN 101114454 A CN101114454 A CN 101114454A CN A2006101090547 A CNA2006101090547 A CN A2006101090547A CN 200610109054 A CN200610109054 A CN 200610109054A CN 101114454 A CN101114454 A CN 101114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head
hole
guide plate
separation auxiliary
separa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90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里吉辰也
赵溢荣
刘鹏
赵世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E Magnetics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E Magnetics H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E Magnetics HK Ltd filed Critical SAE Magnetics HK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090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54A/zh
Priority to US11/878,458 priority patent/US2008002492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114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1272Assembling or shaping of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31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using thin films
    • G11B5/3163Fabrication method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head structure, e.g. using base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using functional layers for masking, using energy or particle beams for shaping the structure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basic layers
    • G11B5/3169Working or finishing the interfacing surface of heads, e.g. lapping of hea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31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using thin films
    • G11B5/3163Fabrication method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head structure, e.g. using base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using functional layers for masking, using energy or particle beams for shaping the structure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basic layers
    • G11B5/3173Batch fabrication, i.e. producing a plurality of head structures in one batc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31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using thin films
    • G11B5/3163Fabrication method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head structure, e.g. using base layers for electroplating, using functional layers for masking, using energy or particle beams for shaping the structure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basic layers
    • G11B5/3166Testing or indicating in relation thereto, e.g. before the fabrication is comple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Magnetic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包括:对所述承载工具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及用于收容磁头的分离托架。所述分离托架具有至少一列与所述承载工具上的磁头排列方向一致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与该列第一磁头收容坑平行的一列第二磁头收容坑,任何两个相邻的第一磁头收容坑之间界定一个平台,该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磁头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每个第二磁头收容坑与最靠近该第二磁头收容坑的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位置。本发明同时揭露了利用上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将磁头分离并收容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信息记录磁盘驱动单元的方法及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记录磁盘驱动单元内磁头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磁头从承载工具(transfer tool)分离的辅助装置及相应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常见的信息存储设备是磁盘驱动系统,其使用磁性媒介来存储数据,并且使用可动地设置于该磁性媒介上方的具有读写传感元件的磁头来选择性地从磁性媒介上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在磁性媒介上。
上述磁头是通过对用于制造磁头的晶圆(wafer)进行一系列加工而形成的。首先对晶圆研磨、清洗、积淀及蚀刻加工后,再将加工后的晶圆借助适当工具,比如金刚石切割砂轮切割成由多个磁头阵列构成的长形条(row bar),然后对长形条进行后续加工(包括磁头阵列电气性能检测),接着借助切割工具,比如上述切割砂轮将长形条切断从而形成单独的磁头。通过上述方法加工形成的磁头经过挑选作业而将合格磁头选出,然后将这些合格磁头清洗,之后将清洗后的合格磁头装配到磁盘驱动系统中。
在上述长形条切割工序中,为方便操作,长形条通常借助粘结胶或粘结蜡而暂时性地固定在一个承载工具(transfer tool)上,然后才用切割工具将长形条切断形成单独磁头。由于切断后的磁头仍然通过粘结剂而固定在承载工具上,因此必须将粘结剂去掉,使磁头脱离承载工具。分离后的磁头通常被依序放置到一个分离托架(debonding tray)内,以方便后续工序中对合格磁头的挑选作业。业界通过多种方法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debonding)并将磁头放置到分离托架内。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
图1a-1e展示了传统的加热板分离法(hot plate debonding method)。如图1a-1b所示,一组磁头101通过粘结剂而固定在承载工具102的一个表面上。然后,如图1c所示,所述承载工具102被安装在加热板(hot plate)103上。接着,所述加热板103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承载工具102受到高温烘烤。当温度达到粘结剂的熔点后,粘结剂受热熔化,使得磁头101脱离粘结剂的束缚。最后借助图1d所示的镊子104将磁头101逐一转移到图1e所示的分离托架105的磁头收容坑(pocket)106内。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并被放置到分离托架内,但是,由于磁头体积小、质量轻,并且相邻磁头之间的间距很小,微小振动或空气流动(例如风吹)均可导致磁头移动,因此利用镊子等工具将数量较多的磁头逐个从承载工具表面转移到分离托架内的过程中,磁头容易受到振动或碰撞(例如操作员操作时身体的抖动、镊子对磁头的碰撞等)而相互错位,从而导致这些磁头无法按照其在承载工具上的原始顺序被放置到分离托架的磁头收容坑内。这种磁头在分离托架内位置的混乱导致操作员无法直接根据磁头被切割之前所测定的电气性能及磁头之间原始相对位置对磁头进行挑选作业,相反地,若发生这种磁头位置错乱情况,则需要逐一读取设置在每个磁头层叠面上的磁头识别编号。所述磁头识别编号是在磁头层叠面上以单位文字5×10μm左右的大小书写的文字。但是,由于放置在磁头收容坑内的磁头层叠面与磁头收容坑侧壁平行,操作员无法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磁头编号。因此必须借助镊子等工具将磁头逐一从磁头收容坑内取出,然后再用显微镜确认磁头识别编号,这样导致磁头在分离托架磁头收容坑内位置混乱并导致以后的磁头挑选作业变得困难;另外,这种磁头分离方法由于采用高温加热,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高温伤害,比如被高温的加热板烧伤;而且,这种手工操作具有较低的工作效率。
图2a-2d展示了利用溶液分离法(solvent debonding method)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并将磁头放置到分离托架内的过程。如图2a所示,承载工具202及通过粘结剂粘附在其表面的磁头201被放置在含有溶液205的容器203内。该溶液205,比如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NMP)的溶液或含有异丙醇(IPA)溶液将上述粘结剂溶解,从而使得磁头201与承载工具202之间的连接解除。然后,如图2b所示,借助排出阀206将所述容器203内的溶液205排出。在上述溶液205溶解粘结剂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超声波装置204来加快溶解速度。随后,使用图2c所示的镊子207将磁头201从所述承载工具202转移到图2d所示的分离托架208的磁头收容坑209内。相对于上述加热板分离法,该溶液分离法虽然比较安全(没有高温烧伤的危险),  然而,由于该方法仍然通过操作员借助镊子来完成磁头的转移工作,所以存在容易导致磁头相互位置混乱的问题,从而导致后续的磁头挑选作业变得困难;另外,手工操作仍然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业界还采用一种改进的溶液分离法。如图3a-3e所示,承载工具302及通过粘结剂而粘附在该承载工具一个表面上的一组磁头301被安装在承载板303上。所述承载板303又被装配到用于收容磁头的分离托架304上,从而形成组合300。所述承载板303上具有多个导向柱305,而所述分离托架304上具有多个与所述导向柱305配合的导向孔306,所述导向柱305对应地收容到导向孔306内,从而实现承载板303与分离托架304之间的位置对正,这样确保上述磁头301的位置与分离托架304的磁头收容坑309位置互相对正。如图3c所示,所述组合300被浸泡在溶解液307内。所述溶解液307将上述粘结剂溶解,从而使得磁头301与承载工具302之间的连接解除,磁头30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掉落到位于磁头下方的磁头收容坑309内。相对于前述磁头分离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将所有与承载工具分离的磁头同时转移到分离托架的磁头收容坑内,因此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将长形条切割成单独磁头时磁头之间的切割间距很小,相应地,为使分离后的磁头能够准确地落到相应的磁头收容坑内,分离托架的磁头收容坑之间的间距(如图3e中的标号311所示)必须与切割间距对应,即也必须很小。但是,由于磁头体积小、重量轻,磁头容易受到外界震动或风吹而发生位移,这样容易导致磁头错误地落到其它磁头收容坑内,进而导致磁头混乱,使得后续磁头挑选作业复杂化;其次,磁头收容坑之间微小的间距导致加工成本的增加,因为间距越小,加工越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磁头分离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其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将磁头从承载工具转移到分离托架时磁头之间的混乱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其可以简化分离托架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用于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包括;对所述承载工具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及用于收容磁头的分离托架。所述分离托架具有至少一列与所述承载工具上的磁头排列方向一致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与该列第一磁头收容坑平行的一列第二磁头收容坑,任何两个相邻的第一磁头收容坑之间界定一个平台,该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磁头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每个第二磁头收容坑与最靠近该第二磁头收容坑的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还包括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与分离托架之间的导向板(guardrail plate),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托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磁头厚度,所述导向板上开设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或第二磁头收容坑列排列方向平行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包括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对应的间隙及形成于该间隙一侧对应于第二磁头收容坑列的复数凹槽,所述每两个相邻凹槽形成一个用于限制磁头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导向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且用于对所述承载工具定位的定位槽。所述间隙对应于所述每个凹槽两侧的方向上设置有对磁头进行运动导向的导向线。所述导向板具有与所述收容槽平行的两个侧部,其中一个侧部上形成固定柱,所述导向线的一端固定于该定位柱,另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个侧部。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个侧部安装有导向线调节轴,所述导向线调节轴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张力调节柱,所述导向线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张力调节柱上,通过旋转所述导向线调节轴而调节导向线的张力。另外,所述导向板上可以设有基准柱,所述分离托架上开设有与该基准柱对应的基准孔,所述基准柱插入到所述基准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分离托架上方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将所述承载工具安装于其内的安装槽。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由水平部及与该水平部连接的弹性接触部构成的弹簧,所述弹性接触部穿过所述安装槽而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弹性接触。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方且具有开孔的弹簧安装板,所述开孔与所述安装槽对正,所述弹簧的水平部固定于所述开孔上方。
另外,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定位装置及分离托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底板及安装于该底板上的装配板构成。
一种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磁头分离辅助装置;(2)将表面通过粘结剂而黏附有一组磁头的承载工具固定到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的定位装置上,使磁头位于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平台上方;(3)将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倾斜地沉浸在含有溶液的容器内,使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高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使用所述溶液将粘结剂溶解,使磁头从所述承载工具脱离;及(5)使所述磁头直接掉落到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或掉落到所述平台上然后滑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传统分离托架上与承载工具上的磁头排列间距相同的单列磁头收容坑改为两列互相平行且交错设置的双列磁头收容坑,其中一列中相邻的两个磁头收容坑之间形成用于暂时性地放置磁头的平台,从而使得每列中相邻两个磁头收容坑之间的间距大大增加。当将分离托架倾斜设置,使具有平台的一列磁头收容坑高于另一列磁头收容坑时,从承载工具脱离的磁头掉落到磁头收容坑内或掉落到平台上并滑落到另一列磁头收容坑内,因此磁头之间不容易发生混乱;其次,相邻两个磁头收容坑之间距离的加大使得分离托架结构得以简化,从而降低了分离托架的制造成本。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为承载工具及固定于该承载工具表面上的一组磁头的平面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结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c为传统加热板分离法(hot plate debonding method)中的承载工具及磁头安装在加热板上的平面视图。
图1d为传统加热板分离法中用于将分离后的磁头从承载工具转移到分离托架的镊子的主视图。
图1e为传统加热板分离法中分离托架的平面结构图。
图2a为传统溶液分离法中将承载工具及其上的磁头放置在含有溶解液的容器内的状态图。
图2b为将图2a所示容器内的溶解液排出后的状态图。
图2c为图2a所示方法中用于将分离后的磁头从承载工具转移到分离托架的镊子的主视图。
图2d为传统溶解液分离法中用于容纳磁头的分离托架的平面结构图。
图3a为改进的溶解液分离法中所用装置的分解图。
图3b为图3a所示结构的组装图。
图3c为图3b所示装置沉浸在溶解液内的状态图。
图3d为改进的溶解液分离法中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磁头的分离托架结构图。
图3e为图3d所示分离托架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的分解图。
图4b为图4a所示结构的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4c为图4a所示承载工具的主视图。
图4d为图4a所示承载工具的侧视图。
图4e为图4d所示承载工具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图4a所示分离托架的俯视图。
图5b为图5a所示分离托架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图4a所示导向板的结构分解图。
图6b为图6a所示导向板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6c为图6b所示导向板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a所示导向板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a为图4a所示定位装置与承载工具的分解图。
图7b为图7a所示固定组合与承载工具组装后的状态图。
图8a为图4a所示支撑部件的装配状态图。
图8b为图8a所示支撑部件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头分离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将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倾斜放置在含有溶解液的容器内的状态图。
图11a为图10所示装置中的磁头脱离承载工具并掉落到分离托架上的状态图。
图11b为图11a所示结构沿H-H方向的剖视图,展示了第一组磁头位于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一组磁头收容坑上方的状态图。
图11c为图11a所示结构沿K-K方向的剖视图,展示了第二组磁头位于所述分离托架第一组磁头收容坑之间的平台上的状态图。
图12a为图10所示装置中的磁头脱离承载工具并完全容纳到所述分离托架磁头收容坑内的状态图。
图12b为图12a所示结构沿H-H方向的剖视图,展示了第一组磁头完全容纳到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一组磁头收容坑内的状态图。
图12c为图12a所示结构沿K-K方向的剖视图,展示了第二组磁头完全容纳到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二组磁头收容坑内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a-5b及图7a-7b展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将磁头从承载工具(transfer tool)403上分离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如图4c-4d所示,本发明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用于将承载工具403上的一组磁头408从所述承载工具403表面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磁头408收容起来,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可以方便地对磁头进行挑选作业。所述一组磁头408通常借助粘结剂比如粘结胶或粘结蜡而黏附在所述承载工具403的一个表面上,通过将该承载工具放置在适当溶液内而将粘结剂溶解,从而使磁头408脱离承载工具403。如图4a-4b所示,该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包括对承载工具403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407、位于所述定位装置407下方且用于收容磁头408的分离托架(debonding tray)401、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407与分离托架401之间的导向板(guardrail plate)402及用于承载上述定位装置407、分离托架401及导向板402的支撑板411。
所述定位装置407包括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分离托架401上方的定位板404、通过适当方式比如螺钉432而安装在所述定位板404上且具有一组开孔435的弹簧安装板405及与所述定位板404及弹簧安装板405互相配合的弹簧406。所述定位板404上开设有一组将所述承载工具403安装于其内的安装槽434。所述弹簧406包括水平部430及与该水平部430连接的弹性接触部431。所述弹簧406的水平部430借助适当方式比如螺钉429而固定于所述开孔435上方。由于所述安装槽434与所述开孔435互相对正,因此所述弹簧406的弹性接触部431可以穿过所述开孔435并收容在所述安装槽434内,并且所述弹性接触部431与安装槽434的一侧内壁弹性接触。借助所述弹簧406的弹性接触部431与所述安装槽434之间的弹性接触,所述承载工具403可以稳定地装配到所述安装槽434内。
参考图5a-5b,所述分离托架401具有至少一列与所述承载工具403上的磁头排列方向一致的第一磁头收容坑(first pocket)412及与该列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平行的一列第二磁头收容坑(second pocket)413。任何两个相邻的第一磁头收容坑412之间界定一个平台(stage)414,该平台414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即相邻两个第一磁头收容坑412之间的间距d,大于磁头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与相邻的平台414在第一磁头收容坑412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位置。具体地,由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组成的列与由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 3组成的列互相平行且交错地设置,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之间的平台414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对应,而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对应。另外,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及第二磁头收容坑413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440(参考图11a-11c),当将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沉浸在溶液中溶解粘结剂时,所述溶液可以通过所述通孔440而进入磁头收容坑内,并与位于磁头收容坑上方的磁头及粘结剂接触,从而达到溶解粘结剂的目的。
当将所述承载工具403装配到所述定位装置407时,所述承载工具403上的一组磁头408向下地设置,并且所述一组磁头408位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及平台414上方,这样,当所述磁头408脱离承载工具403时可以直接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412或平台414上。
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与相邻的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在与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一定距离。最优地,该距离为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在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的2/3-1/4,实验证明,当所述距离在该范围内时,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在沉浸到溶液内时可以具有更大范围的倾斜角度;同时,当所述距离在该范围内时,掉落到平台上的磁头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滑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
所述导向板402可以确保磁头更加准确地落到正确的磁头收容坑内,该导向板402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407与分离托架401之间,并且与两者互相组装在一起。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402与所述分离托架401亦可相互分离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磁头厚度(可以认为当所述导向板402与所述分离托架401组装在一起时两者间的距离为零)。对应地,所述导向板402的底部上开设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412方向一致的收容槽450。所述收容槽450一侧形成复数向其另一侧突出的限位部427,所述限位部427与收容槽450的另一侧之间形成间隙501,该间隙501位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412上方。任何两个相邻的限位部427之间形成凹槽426,所述凹槽426位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排列413上方。所述导向板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450连通且用于对所述承载工具403定位的定位槽419。
具体地,所述承载工具403上黏附有磁头408的一端局部地容纳在所述定位槽419内(如图4b所示),所述磁头408则位于所述限位部427与收容槽450的另一侧之间形成的间隙501内(参考图11a)。当所述磁头408脱离承载工具而掉落到所述分离托架401内时,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对应的磁头被所述限位部427阻挡而直接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内,而与所述平台414对应的磁头由于受到所述凹槽426的限制而直接从平台滑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内。
另外,所述导向板402的凹槽426与相邻的限位部427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磁头进行运动导向的导向线425。所述导向线425延伸至所述收容槽450上与形成该凹槽426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线亦可仅仅设置在所述间隙501内,具体地,该导向线可设置在所述间隙501内对应于所述每个凹槽两侧的方向上。另外,所述导向板402上具有与所述收容槽450平行的两个侧部472、474,其中侧部474上形成固定柱422,所述导向线425的一端固定于该定位柱422,另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导向板402的另一个侧部472。所述导向板402的侧部472两侧形成具有枢孔(未标号)的枢轴座424,一个导向线调节轴420通过将一个固定轴417穿过其自身及所述枢轴座424的枢孔而将被枢转地固定到所述两个枢轴座424之间。所述导向线调节轴420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柱422对应的张力调节柱421,所述导向线425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张力调节柱421上,通过旋转所述导向线调节轴420而调节导向线425的张力。该张力越大,所述导向线425对磁头的导向作用越明显。
当所述磁头脱离承载工具而掉落到所述分离托架内时,由于相邻磁头之间被所述导向线425互相隔离,所以相邻磁头之间不会发生位置错乱的情况,同时,所述设置在每个磁头两侧的导向线425阻止磁头偏离正确位置,比如可以确保落到平台上的磁头准确地滑落到与该平台对应的第二磁头收容坑内,而不是滑落到其它磁头收容坑内,从而提高了磁头收容的精度,减少或避免了磁头的混乱程度。举例而言,传统的溶液分离法具有大约5%的磁头混淆率,而本发明可以将混淆率降低到2%-0.8%,因此大大方便了后续工序中对合格磁头的挑选作业。
并且,所述定位装置407的定位板404上具有套准柱433,所述导向板402上开设有与所述套准柱433对应的套准孔418,所述套准柱433插入到所述套准孔418内;类似地,所述导向板402上设有套准柱415,所述分离托架401上开设有与该套准柱415对应的套准孔416,所述套准柱415插入到所述套准孔416内。上述套准柱415与相应的套准孔416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所述承载工具上的磁头与所述导向板402上的对应结构(限位部427与收容槽450的另一侧之间形成的间隙501)及所述分离托架401上的对应结构(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及平台414)准确地对正,进而避免或减少收容磁头时产生的磁头混淆。
所述支撑板411包括底板410及借助螺钉436而安装于该底板410上的装配板409。该支撑板411将上述定位装置407、分离托架401及导向板402稳定地承载于其上。当将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倾斜放置到溶液内对粘结剂进行溶解时,所述支撑板411可以增强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借助本发明提供的倾斜磁头分离方法(详后述),当将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倾斜地沉浸在含有适当溶液的容器内,使所述分离托架401的第一磁头收容坑412高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并且所述溶液将所述承载工具403上的粘结剂溶解后,所述一组磁头408脱离所述承载工具403,并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磁头408直接掉落到位于其下方的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内,或者掉落到所述平台414上再借助磁头自身重力而滑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内,从而实现磁头的分离及收容。在磁头掉落过程中,由于相邻第一磁头收容坑之间的间距很大(至少不小于磁头宽度),因此,直接掉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的磁头之间不容易发生相互位置混乱的情况,而掉落到平台上的磁头,由于相邻平台之间的距离也很大(即第一磁头收容坑在该列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同时由于第二磁头收容坑之间的距离很大(即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之间的距离d),因此掉落到平台上的磁头之间不容易发生混乱,这些磁头在滑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混淆,从而确保滑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的磁头具有正确的位置。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包括定位装置407、分离托架401、导向板402及支撑板411。然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也可以不具有导向板或支撑板,但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磁头分离效果。
图9展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利用前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将磁头分离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提供前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步骤501);然后,将表面通过粘结剂而黏附有一组磁头的承载工具固定到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的定位装置上,使磁头位于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平台上方(步骤502);接着,将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倾斜地沉浸在含有溶液的容器内,使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高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步骤503);然后,使用所述溶液将粘结剂溶解,使磁头从所述承载工具脱离(步骤504);最后,使所述磁头直接掉落到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或掉落到所述平台上然后滑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步骤505)。
所述用于溶解粘结剂的溶液可以为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NMP)的溶液或含有异丙醇(IPA)的溶液。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如图11b中标号Q所示)为10度-75度,最优地,所述倾斜角为45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01还包括提供导向板的步骤。所述导向板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与分离托架之间,所述导向板与分离托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磁头厚度。所述导向板上开设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方向一致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一侧形成复数个向其另一侧突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收容槽的另一侧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位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上方,任何两个相邻的限位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上方。在所述步骤504中,与第一磁头收容坑对应的磁头被所述限位部阻挡而直接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与平台对应的磁头受到所述凹槽的限制而直接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从而确保磁头可以准确地落到正确的磁头收容坑内。
另外,所述提供导向板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导向板的凹槽与相邻的限位部之间形成导向线的步骤。所述导向线延伸至所述收容槽上与形成该凹槽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在所述步骤504中,相邻磁头之间被所述导向线互相隔离及限位而准确地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或从平台准确地滑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这样进一步加强了磁头掉落到磁头收容坑内的准确性,避免或减少了磁头之间的混淆。
图10展示了将磁头分离辅助装置500倾斜设置在含有适当溶液438的容器437内的状态图。需要注意的是,倾斜放置磁头分离辅助装置时,其第一磁头收容坑的位置必须高于第二磁头收容坑的位置,这样,掉落到平台上的磁头才能滑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在这里,借助倾斜架439实现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的倾斜放置。
图11a-11c展示了磁头脱离承载工具后掉落到分离托架表面但尚未落到相应磁头收容坑内时的状态图。如图所示,由于受到所述导向板402的限位部427及导向线425的限制及导向作用,磁头408a被限制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上方,而磁头408b则被限制在所述平台414上,使得磁头408b仅仅可以滑动到与所述平台414相邻的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内,从而避免了磁头之间的互相混淆;图12a-12c展示了磁头脱离承载工具后掉落到分离托架表面相应磁头收容坑内的状态图。如图所示,磁头408a落到第一磁头收容坑412内,而磁头408b则落到第二磁头收容坑413内。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并收容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包括:
对所述承载工具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及
用于收容磁头的分离托架;其中
所述分离托架具有至少一列与所述承载工具上的磁头排列方向一致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与该列第一磁头收容坑平行的一列第二磁头收容坑,任何两个相邻的第一磁头收容坑之间界定一个平台,该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磁头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每个第二磁头收容坑与最靠近该第二磁头收容坑的平台在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与分离托架之间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托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磁头厚度,所述导向板上开设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或第二磁头收容坑列排列方向平行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包括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列对应的间隙及形成于该间隙一侧对应于第二磁头收容坑列的复数凹槽,所述每两个相邻凹槽形成一个用于限制磁头位置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且用于对所述承载工具定位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对应于所述每个凹槽两侧的方向上设置有对磁头进行运动导向的导向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具有与所述收容槽平行的两个侧部,其中一个侧部上形成固定柱,所述导向线的一端固定于该定位柱,另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个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另一个侧部安装有导向线调节轴,所述导向线调节轴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张力调节柱,所述导向线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张力调节柱上,通过旋转所述导向线调节轴而调节导向线的张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套准柱,所述分离托架上开设有与该套准柱对应的套准孔,所述套准柱插入到所述套准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分离托架上方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将所述承载工具安装于其内的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由水平部及与该水平部连接的弹性接触部构成的弹簧,所述弹性接触部穿过所述安装槽而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弹性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方且具有开孔的弹簧安装板,所述开孔与所述安装槽对正,所述弹簧的水平部固定于所述开孔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定位装置及分离托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底板及安装于该底板上的装配板构成。
12.一种将磁头从承载工具上分离并收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分离辅助装置;
(2)将表面通过粘结剂而黏附有一组磁头的承载工具固定到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的定位装置上,使磁头位于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及平台上方;
(3)将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倾斜地沉浸在含有溶液的容器内,使所述分离托架的第一磁头收容坑高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
(4)用所述溶液将粘结剂溶解,使磁头从所述承载工具脱离;及
(5)使所述磁头掉落到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内或掉落到所述平台上然后滑落到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为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或含有异丙醇或其它的溶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磁头分离辅助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10度-75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提供导向板的步骤,所述导向板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与分离托架之间,所述导向板与分离托架之间的距离小于磁头厚度,所述导向板上开设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排列方向一致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一侧形成复数向其另一侧突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收容槽的另一侧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位于所述第一磁头收容坑上方,任何两个相邻的限位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磁头收容坑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导向板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导向板的凹槽与相邻的限位部之间形成导向线的步骤,所述导向线延伸至所述收容槽上与形成该凹槽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CNA2006101090547A 2006-07-28 2006-07-28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Pending CN101114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090547A CN101114454A (zh) 2006-07-28 2006-07-28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US11/878,458 US20080024922A1 (en) 2006-07-28 2007-07-24 Auxiliary slider-debonding device and slider debond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090547A CN101114454A (zh) 2006-07-28 2006-07-28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454A true CN101114454A (zh) 2008-01-30

Family

ID=38985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090547A Pending CN101114454A (zh) 2006-07-28 2006-07-28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24922A1 (zh)
CN (1) CN1011144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2609A (zh) * 2009-09-01 2016-06-22 Ev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把半导体晶片从载体衬底分离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805B1 (en) 2008-11-19 2012-03-20 Western Digital (Fremont), Llc Row bar holder
EP2479231B1 (en) * 2009-02-13 2020-07-0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Adhesive compounds
US9165573B1 (en) * 2009-11-12 2015-10-20 Western Digital (Fremont), Ll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ber on air bearing surface of a slider
US8545164B2 (en) 2010-12-06 2013-10-01 Western Digital (Fremon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sitioning row bars used for manufacturing magnetic heads
CN102682783A (zh) * 2011-03-17 2012-09-19 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长形条的粘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2609A (zh) * 2009-09-01 2016-06-22 Ev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把半导体晶片从载体衬底分离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02609B (zh) * 2009-09-01 2019-12-06 Ev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把半导体晶片从载体衬底分离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24922A1 (en) 200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4454A (zh) 一种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磁头分离方法
CN101582265A (zh) 磁头分离辅助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造磁头的方法
CN100389466C (zh) 光盘记录器和打印机
JP2007229843A (ja) 切削装置
JP4681366B2 (ja) 磁気ヘッドスライダ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KR101248313B1 (ko) 헤드 교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이 본딩 시스템
US7464456B2 (en) Slider separating method
JP2003257084A (ja) 光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ダビングシステム
CN1174411C (zh)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JP2002237123A (ja) ディスク作製システム
US7247973B2 (en) Moving mechanism using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and a magnetic disk apparatus having such a moving mechanism
CN101253558A (zh) 适于数字信息的存储装置
JP5032262B2 (ja) ガラス基板の角部面取り装置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角部面取り方法
WO2019208145A1 (ja) スクライブ装置
US71891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dge blending hard drive head sliders
JP2004164796A (ja) 光ディスク処理システム
JP2005196922A (ja) 情報装置
JP2004206857A (ja) ディスクセンタリングデバイス
JP2008130133A (ja) 薄膜磁気ヘッドのスライダ加工方法
JP5226583B2 (ja) 積層体形成装置、積層体形成方法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6147102A (ja) スライダ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970830B2 (ja) 多連磁気ディスク検査装置
JP3708106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H0643891Y2 (ja) 集合型情報記憶装置
CN1941126A (zh) 光盘信息存储器的钳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