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1913A - 旋转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1913A
CN101111913A CNA2005800475090A CN200580047509A CN101111913A CN 101111913 A CN101111913 A CN 101111913A CN A2005800475090 A CNA2005800475090 A CN A2005800475090A CN 200580047509 A CN200580047509 A CN 200580047509A CN 101111913 A CN101111913 A CN 101111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rotor
fixed contact
hoo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75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1913B (zh
Inventor
长沼安则
原田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Access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242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742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242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234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242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305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242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21028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226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8014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11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1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1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开关装置,该旋转开关装置具有分别由随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活动触点和在转轴的设定旋转位置处与活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构成的第1和第2开关机构,第1开关机构由以下构成:活动触点(65~68),其配置在与转轴(25)不能相对旋转地同轴连接的单个转子(28)的一个面上;和固定触点(69~72),其设置在为了构成容纳转子(28)的开关箱而从两侧夹住转子(28)来相互连接的一对箱半体(30,31)的一方(30)的与转子(28)的一个面对应的内表面上,第2开关机构由以下构成:活动触点(85~88),其配置在转子(28)的另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89~92),其设置在与转子(28)的另一个面对置的另一个箱半体(31)的内表面上。由此,可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Description

旋转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开关装置,该旋转开关装置具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该第1和第2开关机构分别由随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活动触点和在上述转轴的设定旋转位置处与上述活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构成,特别是涉及适合用于车辆用点火开关的旋转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点火开关由于配置在有限的空间内而要求小型化,然而在普通的点火开关中,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与转轴一起旋转的转子的一个面上沿着直径不同的大小两个虚拟圆配置活动触点,并使这些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滑动接触,由于采用结构,因而具有在径方向大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在转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的两个部位配置有直径相同的活动触点的结构的点火开关,根据该点火开关,可实现径方向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84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415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点火开关中,在轴向点火开关的轴向长度增大,而且部件数量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可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能实现小型化的旋转开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提出了一种旋转开关装置,该旋转开关装置具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该第1和第2开关机构分别由随着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活动触点和在上述转轴的设定旋转位置处与上述活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构成,其特征在于,第1开关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其配置在与上述转轴不能相对旋转地同轴连接的单个转子的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其设置在一对箱半体的一方的与上述转子的一个面对应的内表面,上述一对箱半体为了构成容纳上述转子的开关箱而从两侧夹着上述转子来相互结合,第2开关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其配置在上述转子的另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其设置在与上述转子的另一个面对置的另一个箱半体的内表面上。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1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上述固定触点分别形成在插入结合于合成树脂制的上述两箱半体中的多个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上,至少一部分的端子板的一部分从上述箱半体突出而形成了外部连接端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2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形成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所分别具有的固定触点中的与电源连接的固定触点的上述端子板,在上述两箱半体的外部相互接合。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2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在可旋转地支承上述转轴的金属制的主体上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该盖构件覆盖着安装于该主体上的上述开关箱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主体上一体地形成有第1联结器半部,该第1联结器半部具有在相互间夹有多个上述外部连接端子的一对侧壁部分,以及将这些侧壁部分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并从三方包围上述各外部连接端子,在上述盖构件上以与第1联结器半部的上述两侧壁部分可拆装地配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第2联结器半部,该第2联结器半部与第1联结器半部协动来构成围绕多个外部连接端子的横截面为方形筒状的联结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4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可与第1联结器半部所具有的一对上述侧壁部分配合的一对配合壁部分,以当对方侧联结器与上述联结器配合时使内表面与该对方侧联结器的外表面抵接的方式设置在第2联结器半部上,在这些配合壁部分的外表面上突出设置有可从内侧与上述两侧壁部分弹性卡合的卡合爪。
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1~第5特征的任一项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上述固定触点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滑动面上并可呈一个面地对置,上述滑动面可使上述活动触点滑动地形成在上述箱半体上,在上述滑动面的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上述滑动面和润滑脂贮存部之间经由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位于伴随上述转轴的旋转的上述活动触点的与上述滑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1~第5特征的任一项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上述固定触点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滑动面上并可呈一个面地对置,上述滑动面可使上述活动触点滑动地形成在上述箱半体上,在上述活动触点的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在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的活动触点的与上述滑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内设置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内端通到润滑脂贮存部并在外端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1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具有上述活动触点的导电金属制的触点板,朝使上述活动触点与上述固定触点接触一侧被弹性施力,并被上述转子浮动支撑,使上述转轴和上述转子的旋转具有适度感的棘爪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向部,其以上述转轴的轴线为中心而至少形成为圆弧状,并在其多个部位上设置有定位部;以及抵接卡合部,其以可与这些定位部可卡合脱离地卡合并与上述导向部抵接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触点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9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8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上述抵接卡合部是与上述触点板分体组装在该触点板上的转动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10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8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上述抵接卡合部一体地突出设置在上述触点板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1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上述第8特征基础上还具有以下特征的旋转开关装置:在上述导向部上设置有凸轮凸起,该凸轮凸起沿着上述转子朝使上述活动触点与上述固定触点接触一侧移动的方向将上坡部和下坡部依次连接而形成为角形,与该凸轮凸起抵接的抵接卡合部朝上述凸轮凸起侧被弹性施力,同时被上述转子保持,上述凸轮凸起是这样形成的:在上述抵接卡合部爬上上述凸轮凸起的上坡部的中途,上述活动触点开始接触上述固定触点;并且,在上述抵接卡合部爬下上述上坡部的中途,上述活动触点开始离开上述固定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由于在与转轴一起旋转的单个转子的两个面上分别配置有活动触点,在构成开关箱的一对箱半体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触点,因而可在径向和轴向使旋转开关装置小型化,并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由于在插入结合于合成树脂制的箱半体中的多个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上分别形成有固定触点,因而固定触点在箱半体上的固定变得坚固,而且由于至少一部分的端子板的一部分从箱半体突出而形成外部连接端子,因而固定触点的外部连接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由于形成与电源相连的固定触点的端子板,在两箱半体的外部相互接合,因而可使两箱半体共享电源连接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由于横截面为方形的联结器的半部由一体地形成在金属制的主体上的第1联结器半部构成,上述联结器的剩余半部由一体地形成在覆盖开关箱的至少一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上的第2联结器半部构成,因而可在实现开关箱的小型化的同时,构成联结器,并且由于第1联结器半部是金属制的,因而可增大联结器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由于第2联结器半部与第1联结器半部的组装变得容易,而且在对方侧联结器与联结器配合时,对方侧联结器的外表面与第2联结器半部具有的一对配合壁部分的内表面抵接,因而牢固地维持了两配合壁部分与两侧壁部分的配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6或第7特征,每当活动触点在滑动面上滑动时,贮存在润滑脂贮存部内的润滑脂的油分从连接孔被提供给活动触点和滑动面的滑动接触部,该油分扩散涂在活动触点的滑动轨迹上。此时,滑动轨迹上的油膜厚度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大致一定,根据由离解电弧或焦尔热的自发热消耗的润滑脂的多少而自动调节润滑脂的供给量。因此,与电负荷大小和重复次数无关,总是适量地维持滑动轨迹上的润滑脂量,在无需增大触点间距离,同时适量地维持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润滑脂,可长期维持绝缘性和耐久性,因而可实现旋转开关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由于棘爪机构设置在具有活动触点并由转子浮动支撑的触点板与容纳该转子的开关箱之间,因而可把触点板、即活动触点准确地定位在预定的旋转位置处,因此无需用触点板的尺寸来补充触点板相对于转子的松动,无需把触点板形成得大,因而可避免旋转开关装置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9特征,由于抵接卡合部是转动体,因而可减轻抵接卡合部在与导向部抵接的同时进行移动时的摩擦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10特征,由于抵接卡合部与触点板是一体的,因而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1特征,由于在作用一定的动作力来使转子移动到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一侧时抵接卡合部爬上凸轮凸起的上坡部时,向使抵接卡合部与凸轮凸起抵接一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增大,因而在抵接卡合部爬上上坡部的中途,活动触点开始接触固定触点时的速度较慢,并且由于在使转子移动到活动触点离开固定触点的侧时抵接卡合部爬下凸轮凸起的上坡部时,向使抵接卡合部与凸轮凸起抵接的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减小,因而在抵接卡合部爬下上坡部的中途活动触点开始离开固定触点时的速度较快。即,可减慢活动触点开始接触固定触点时的速度,并加快活动触点离开固定触点的速度,可防止伴随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开闭而对触点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转向锁定装置和点火开关的侧视图。(第1实施例)
图2是沿图1的2方向观察的放大图。(第1实施例)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放大剖面图。(第1实施例)
图4是点火开关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例)
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面图。(第1实施例)
图6是从图3的6-6线向视方向观察第1箱半体的图。(第1实施例)
图7是从图6的相反侧观察第1箱半体的图。(第1实施例)
图8是从图3的8-8线向视方向观察第2箱半体的图。(第1实施例)
图9是从图8的相反侧观察第2箱半体的图。(第1实施例)
图10是沿图5的10-10线的剖面图。(第1实施例)
图11是沿图5的11-11线的剖面图。(第1实施例)
图12是沿图5的12-12线的剖面图。(第1实施例)
图13是从第1箱半体侧观察转子的图。(第1实施例)
图14是从第2箱半体侧观察转子的图。(第1实施例)
图15是示出形成第1开关机构的固定触点的端子板的连接状态的图。(第1实施例)
图16是示出形成第2开关机构的固定触点的端子板的连接状态的图。(第1实施例)
图17是示出第1开关机构中的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相对配置的图。(第1实施例)
图18是示出第2开关机构中的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相对配置的图。(第1实施例)
图19是图1的19向视放大图。(第1实施例)
图20是第1开关机构侧的导向部的周向展开图。(第1实施例)
图21是第2开关机构侧的导向部的周向展开图。(第1实施例)
图22是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第2实施例)
图23是第3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第3实施例)
符号说明
23:主体;25:转轴;26:第1开关机构;27:第2开关机构;28:转子;29:开关箱;30:第1箱半体;31:第2箱半体;48:盖构件;65、66、67、68、85、86、87、88:活动触点;69、70、71、72、89、90、91、92:固定触点;73、73’、74、74’、93、93’、94、94’:触点板;76、77、78;96、97、98:端子板;106、107、108、109、110:外部连接端子;112、113:滑动面;115:第1联结器半部;115a、115b:侧壁部分;115c:连接壁部分;116:第2联结器半部;116a、116b:配合壁部分117、118:卡合爪;121:对方侧联结器;124、138:棘爪机构;125、139:导向部;126、140:作为抵接卡合部的转动体;130、131、132;143、144、145:定位部;133、134、147:凸轮凸起;133a、134a;147a:上坡部;133b、134b、147b:下坡部;151、154、159:润滑脂贮存部;152、155、160:连接孔;157:抵接卡合部;C1、C2: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和图2中,在转向柱21上安装有转向锁定装置22具有的金属制的主体23,在主体23的后部安装有作为旋转开关装置的点火开关24,该点火开关随着在LOCK位置、ACC位置、ON位置以及START位置的各位置对未作图示的钥匙进行操作而使开关状态变化,从而控制车辆用发动机和电装部件的起动/停止。
在图3中,随着钥匙操作而旋转的转轴25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主体23上,点火开关24具有随着转轴25的旋转而使开关状态变化的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
单个的合成树脂制的转子28与上述转轴25不能相对旋转地连接,该转子28被容纳在开关箱29内,该开关箱29由从两侧夹住该转子28来相互结合的第1和第2箱半体30、31构成,该开关箱29安装在主体23的后部。
在图4~图9中,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中的配置于主体23侧的第1箱半体23上,设置有在第2箱半体31侧开设的圆形凹部32;在第2箱半体31上,设置有在第1箱半体30侧开设的圆形凹部33。并且,在第1箱半体30上一体设置有环状的配合突部30a,该配合突部30a形成圆形凹部32的一部分并朝第2箱半体31侧突出,该配合突部30a与在第2箱半体31上的凹部33的开口端设置的配合凹部33a配合。
于是,当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相互结合来构成开关箱29时,上述凹部32、33协动来形成圆形的工作室34,转子28被容纳在该工作室34内。
一并参照图10和图11,在第1箱半体30的周向空出间隔的3个部位的周缘部上,一体地连设有朝第2箱半体31侧延伸并且前端朝外侧呈钩状弯曲的卡合爪37、38、39,在第2箱半体31内设置有供上述各卡合爪37、38、39分别插通的卡合孔40、41、42。于是,通过使插通在各卡合孔40~42内的卡合爪37~39与第2箱半体3 1弹性卡合,来使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相互结合而构成开关箱29。
在主体23的后部形成有使上述开关箱29抵接的平坦的支撑面43(参照图3),并且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设置有从两侧夹住上述开关箱29中的第1箱半体30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支撑壁44、45。
另一方面,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的上部一体地设置有相互重合地朝外侧突出的支撑凸缘部46、47。并且,开关箱29中的第2箱半体31由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48覆盖,在该盖构件48上,如图12所示,设置有从外侧与第2箱半体31的支撑凸缘部47抵接的支撑凸缘部49,在主体23上一体地设置有从支撑面43突出来与第1箱半体30的支撑凸缘部46抵接的圆筒状的凸起部50。而且,插通在支撑凸缘部49、47、46内的螺纹构件51是与上述凸起部50螺合的部分,与支撑面43抵接并由支撑壁44、45限制左右方向的移动的开关箱29,通过紧固上述螺纹构件51来与盖构件48一起安装在主体23上。
在图13和图14中,在转子28上一体地设置有使轴线同轴并从转子28的两面突出的轴部55。并且,在第1箱半体30的中央部设置有使上述轴部55的一端部可旋转地配合并在两端开设的圆筒状的支撑筒部52,在第2箱半体31的中央部上设置有使上述轴部55的另一端可旋转地配合的有底圆筒状的支撑筒部53。而且,在上述轴部55上设置有在其一端侧开设的有底的卡合孔54,该卡合孔54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同轴且一体连设在转轴25的端部的卡合轴部25a被插入到上述卡合孔54内。而且,卡合轴部25a具有与卡合孔54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横截面形状,转轴25与轴部55、即转子28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
并且,在转子28上一体地设置有:同轴围绕轴部55的圆筒状的滑动筒部56,以及从滑动筒部56朝半径方向外侧伸出并且周向的一部分被切开的凸缘部57,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上设置有使上述滑动筒部56可滑动地配合并从两侧夹住上述凸缘部57的基端部的圆筒状的内筒部58、59。
在第1箱半体30中的凹部32的内周和内筒部58的外周之间容纳有线圈状的扭转弹簧60,设置在该扭转弹簧60的一端的卡合部60a与第1箱半体30卡合。并且,在第1箱半体30的与第2箱半体31接合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以凹部32的轴线为中心的形成为圆弧状的限制凹部61;该限制凹部61设置成经由设置在配合突部30a内的切口部62通到凹部32的开口端;设置在扭转弹簧60的另一端部的限制销部60b,配置在该限制凹部61内,并可在限制凹部61内移动。
在靠上述限制销部60b的部分上,在上述扭转弹簧60上设置有卡定部60c,在上述转子28中的凸缘部57的周向一端上设置有卡合部63,当转轴25、即转子28从LOCK位置经过ACC位置旋转到ON位置时,该卡合部63与上述卡定部60c卡合。于是,当转子28从ON位置旋转到START位置侧时,卡合部63与卡定部60c卡合需要克服扭转弹簧60的弹力来使转子28旋转,当释放了对转子28的操作力时来自扭转弹簧60的弹力作用于转子28,因而转子28从START位置自动回到ON位置。
第1开关机构26设置在转子28的一个面和第1箱半体30之间,并具有:配置在转子28的一个面上的活动触点65、66、67、68,以及设置在第1箱半体30上的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这里,为了容易理解,在图6中对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实施画网线处理。
活动触点65、66形成为从配置在轴部55周围的触点板73的两端部朝第1箱半体30侧突出的圆锥状,活动触点67、68从配置在轴部55周围的触点板74的两端部朝第1箱半体30侧突出而形成为圆锥状,包含活动触点65、66;67、68的两触点板73、74,针对轴部55的轴线来点对称地形成,各活动触点65~68围绕轴部55的轴线每隔90度的间隔来配置在转子28的一个面上。
而且,两触点板73、74由弹簧57…向第1箱半体30侧施力,以限制相对于转子28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并容许在轴线方向所限制的范围内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浮动支撑在转子28上。即,各活动触点65~68在由弹簧向第1箱半体30侧施力的同时,由转子28浮动支撑。
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形成为使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76的一部分隆起,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由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77、78的一部分形成。而且,端子板76、77、78在合成树脂制的第1箱半体30的模成形时被插入结合,在该插入结合前,如图15所示,各端子板76~78由桥接部79、80、81一体地连接,在第1箱半体30的模成形结束后对各桥接部79~81进行冲压。即,在使各端子板76~78插入结合来使第1箱半体30模成形后,马上在第1箱半体30的两面上以使各桥接部79~81的表背两面朝向外部的方式分别形成凹部,在面对这些凹部的部分对各桥接部79~81的一部分进行冲压来形成冲孔82、83、84,从而切断各桥接部79~81。于是,在第1箱半体30的模成形结束后对各桥接部79~81进行冲压,从而将各端子板76~78在相互电气遮断的状态下配置在第1箱半体30上。
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在滑动面112上可呈一个面地且空出间隔地进行配置,上述滑动面112可使转子28侧的活动触点65~68滑动地形成在支撑筒部52的周围,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与滑动面112之间空出间隔并相互间空出间隔来配置。而且,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配置在伴随转子28的旋转而由各活动触点65~68描绘的轨迹C1上与转子28的转轴线正交的一个平面上,电源用固定触点69和ACC用固定触点72之间、两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之间、以及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间,在从上述滑动面112远离转子28侧凹下形成。
第2开关机构27设置在转子28的另一个面和第2箱半体3 1之间,并具有:配置在转子28的另一个面的活动触点85、86、87、88;以及设置在第2箱半体31上的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这里,为了容易理解,在图8中对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实施画网线处理。
活动触点85、86形成为从配置在轴部55周围的触点板93的两端部朝第2箱半体31侧突出的圆锥状,活动触点87、88从配置在轴部55周围的触点板94的两端部朝第2箱半体31侧突出而形成为圆锥状,两触点板93、94针对轴部55的轴线而点对称地形成,各活动触点85~88围绕轴部55每隔90度的间隔而配置在转子28的另一个面上。而且,在第1开关机构26中的与各活动触点65~68错开90度相位的位置配置有活动触点85~88。
而且,两触点板93、94由弹簧95…向第2箱半体3 1侧施力,以限制相对于转子28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并容许在轴线方向所限制的范围内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浮动支撑在转子28上。即,各活动触点85~88在由弹簧向第2箱半体31侧施力,同时由转子28浮动支撑。
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形成为使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96的一部分隆起,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由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97、98的一部分形成。而且,端子板96~98在合成树脂制的第2箱半体31的模成形时被插入结合,在该插入结合前,如图16所示,各端子板96~98由桥接部99、100、101一体地连接,在第2箱半体31的模成形结束后对各桥接部99~101进行冲压。即,在使各端子板96~98插入结合而使第2箱半体31模成形后,马上在第2箱半体31的两面上以使各桥接部99~101的表背两面朝向外部的方式分别形成凹部,在面对这些凹部的部分对各桥接部99~101的一部分进行冲压来形成冲孔102、103、104,从而切断各桥接部96~98。于是,在第2箱半体31的模成形结束后对各桥接部96~98进行冲压,从而将各端子板96~98在相互电气遮断的状态下配置在第2箱半体31上。
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在滑动面113上可呈一个面地且空出间隔地进行配置,上述滑动面113可使转子28侧的活动触点85~88滑动地形成在支撑筒部53的周围,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与滑动面113之间空出间隔并相互间空出间隔来配置。而且,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配置在伴随转子28的旋转而由各活动触点85~88描绘的轨迹C2(与轨迹C1相同)上与转子28的转轴线正交的一个平面上,电源用固定触点89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之间、两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之间、以及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之间,在从上述滑动面113远离转子28侧凹下形成。
另外,在第1开关机构26中,当转子28依次旋转到LOCK位置、ACC位置、ON位置以及START位置时的各活动触点65~68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的相对配置如图17所示。
根据图17,在LOCK位置处于活动触点65、6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接触并且活动触点67、68与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接触的状态,在ACC位置处于活动触点65、66与任何固定触点都不接触而活动触点67、68与ACC用固定触点72和电源用固定触点69接触的状态,在ON位置处于活动触点65、6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接触并且活动触点67、68与ACC用固定触点72和电源用固定触点69接触的状态,在START位置活动触点66、66;67、68与任何固定触点都不接触。即,在第1开关机构26中,处于在ACC位置处ACC用固定触点7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导通、在ON位置处ACC用固定触点7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导通、并且IG2用固定触点7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导通的状态。
并且,在第2开关机构27中,当转子28依次旋转到LOCK位置、ACC位置、ON位置以及START位置时的各活动触点85~88与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的相对配置如图18所示。
根据图18,在LOCK位置处于活动触点85、88与任何固定触点都不接触、活动触点86与电源用固定端子90接触、并且活动触点87与IG1用固定触点9 1接触的状态,在ACC位置处于活动触点85、86;87、88与任何固定触点都不接触的状态,在ON位置处于活动触点85、8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接触并且活动触点87、88与任何固定触点都不接触的状态,在START位置处于活动触点85、8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接触并且活动触点87、88与START用固定触点92和电源用固定触点89接触的状态。即,在第2开关机构27中,处于在ON位置处IG1用固定触点9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导通、在START位置处START用固定触点9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89导通、并且IG1用固定触点9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导通的状态。
另外,与第1箱半体30插入结合的端子板76~78中的用作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的端子板77、78的一部分,作为与1G2用固定触点71相连的IG2用外部连接端子106和与ACC用固定触点72相连的ACC用外部连接端子107而从第1箱半体30的一个面突出。并且,与第2箱半体31插入结合的端子板96~98的一部分,作为与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相连的电源用外部连接端子108、与IG1用固定触点91相连的IG1用外部连接端子109、以及与START用固定触点92连接的START用外部连接端子110而从第2箱半体31的一个面突出。
而且,与第1箱半体30插入结合的端子板76的一部分和与第2箱半体31插入结合的端子板96的一部分作为接合部76a、96a而从第1和第2箱半体30、31朝外部突出,两接合部76a、96a相互接合。
一并参照图19,从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结合而成的开关箱29的一个面突出的上述IG2用外部连接端子106、ACC用外部连接端子107、电源用外部连接端子108、IG1用外部连接端子109以及START用外部连接端子110,由横截面方形状的联结器114围绕,该联结器114由设置在主体23上的第1联结器半部115和一体地形成在盖构件48上的第2联结器半部116构成。
第1联结器半部115具有:一对侧壁部分115a、115b,它们相互间夹有将上述IG2用外部连接端子106、ACC用外部连接端子107、电源用外部连接端子108、IG1用外部连接端子109以及START用外部连接端子110;以及将这些侧壁部分115a、115b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115c,并形成为从三个方向包围上述IG2用外部连接端子106、ACC用外部连接端子107、电源用外部连接端子108、IG1用外部连接端子109以及START用外部连接端子110,侧壁部分115a、115b一体地连设在支撑壁44、45上,以便具有与这些支撑壁44、45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并朝下方延伸,该支撑壁44、45以从两侧夹住开关箱29的方式一体地设置在主体23的后部,并且连接壁部分115c以其内表面与主体23的后部的支撑面43呈一个面地相连的方式从主体23朝下方突出。
第2联结器半部116以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可拆装地配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在盖构件48上,第2联结器半部116一体地具有:可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所具有的一对上述侧壁部分115a、115b配合的一对配合壁部分116a、116b,以及使这些配合壁部分116a、116b之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116c。
而且,在第2联结器半部116的两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前端部外表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可从内侧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弹性卡合的卡合爪117、118。即,在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卡合槽119、120各一条,两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前端部的卡合爪117、118分别与各卡合槽119、110弹性卡合。
于是,在由第1和第2联结器半部115、116构成联结器114的状态下,使对方侧联结器121配合在该联结器114内时,对方侧联结器121的外表面,与第2联结器半部116中的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内表面抵接。
并且,在第2联结器半部116中的连接壁部分116c内设置有卡合孔122,该卡合孔122供对方侧联结器121所具有的卡合爪121a弹性卡合。
在图20中,第1开关机构26处的转轴25和转子28的旋转,由棘爪机构124赋予适度感,该棘爪机构124由以下部分构成:以转轴25的轴线为中心而至少形成为圆弧状且设置在开关箱29的第1箱半体30上的一对导向部125…,以及可与这些导向部125…抵接且分别设置在一对触点板73、74上的作为抵接卡合部的转动体126…。
在第1箱半体30上,以可使前端部与被转子28浮动支撑的触点板73、74的外周部对置的方式与转轴25和支撑筒部52同轴设置有圆筒部127,该圆筒部127围绕着设有电源用固定触点69、70,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的部分,在该圆筒部127的前端部上,以与支撑筒部52的轴线呈点对称的方式设置有至少形成为圆弧状的一对导向部125…。
另一方面,在上述触点板73、74上设置有在活动触点65、66;67、68之间的中央部朝转子28侧呈半圆状膨胀的保持部128…,转动体126…由这些保持部128…可旋转地保持。
在导向部125上相互空出间隔地设置有:LOCK用定位部130,其在转子28的LOCK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26;ACC用定位部131,其在转子28的ACC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26;以及ON用定位部132,其在转子28的ON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26。
在导向部125中,在LOCK用定位部130和ON用定位部132之间设置有两个凸轮凸起133、134;在LOCK用定位部130和ACC用定位部131之间的凸轮凸起133,通过沿着转子28朝使活动触点68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接触一侧移动的方向爬上转动体126的上坡部133a和爬下转动体126的下坡部133b依次连接而形成为角形;ACC用定位部131和ON用定位部132之间的凸轮凸起134,通过沿着转子28朝使活动触点65、6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接触一侧移动的方向爬上转动体126的上坡部134a和爬下转动体126的下坡部134b依次连接而形成为角形。并且,START位置由于无需定位保持,因而不设定定位部,然而在导向部125上形成有缓慢的上坡部135,当使转子28从ON用定位部132旋转到START位置时,该上坡部135使转动体126缓慢地爬上。
另外,第1开关机构26是这样的部件:在转子28的ACC位置处使ACC用固定触点7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导通,在ON位置处使ACC用固定触点7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导通,并且使IG2用固定触点7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导通。ACC用固定触点7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导通的导通角被设定为,从凸轮凸起133中的上坡部133a的中间部经过凸轮凸起134到上坡部135的中途之间;并且,IG2用固定触点7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导通的导通角被设定为,从凸轮凸起134中的上坡部134a的中间部到上坡部135的中途之间。即,凸轮凸起133形成为,在转动体126爬上上坡部133a的中途,活动触点67、68开始接触ACC用固定触点72和电源用固定触点69,并且在转动体126爬下上坡部133a的中途,活动触点67、68开始离开ACC用固定触点72和电源用固定触点69;凸轮凸起134形成为,在转动体126爬上上坡部134a的中途活动触点65、66开始接触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并在转动体126爬下上坡部134a的中途活动触点65、66开始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
在图21中,第2开关机构27处的转轴25和转子28的旋转由棘爪机构138赋予适度感,该棘爪机构138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导向部139…,上述一对导向部139…以转轴25的轴线为中心而至少形成为圆弧状且设置在开关箱29的第2箱半体31上;以及作为抵接卡合部的转动体140…,其可与这些导向部139…抵接且分别设置在一对触点板93、94上。
在第2箱半体31上,以可使前端部与被转子28浮动支撑的触点板93、94的外周部对置的方式与转轴25和支撑筒部53同轴设置有圆筒部141,该圆筒部141围绕着设有电源用固定触点89、90,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的部分,在该圆筒部141的前端部上,以与支撑筒部53的轴线呈点对称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导向部139…。
另一方面,在上述触点板93、94上设置有在活动触点85、86;87、88之间的中央部朝转子28侧呈半圆状膨胀的保持部142…,转动体140…由这些保持部142…可旋转地保持。
在导向部139上相互空出间隔地设置有:LOCK用定位部143,其在转子28的LOCK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40;ACC用定位部144,其在转子28的ACC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26;以及ON用定位部145,其在转子28的ON位置处定位保持转动体140。
在导向部139中,在LOCK用定位部143和ON用定位部144之间设置有两个凸轮凸起146、147;在ACC用定位部144和ON用定位部145之间的凸轮凸起147,通过沿着转子28朝使活动触点85、8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接触的侧移动的方向使转动体140爬上的上坡部147a和使转动体140爬下的下坡部147b依次连接而形成为角形。并且,在导向部125上形成有缓慢的上坡部135,当使转子28从ON用定位部144旋转到START位置时,该上坡部148使转动体140缓慢地爬上。另外,导向部139中的各定位部143~145、凸轮凸起146、147以及上坡部148形成为与第1开关机构26中的导向部125的各定位部130~132、凸轮凸起133、134以及上坡部135相位相同。
另外,第2开关机构26是这样的部件:在转子28的ON位置处使IG1用固定触点9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导通,在转子28的START位置使IG1用固定触点9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导通,并使START用固定触点9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89导通。IG1用固定触点91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导通的导通角被设定为,从凸轮凸起147中的上坡部147a的中间部到上坡部148的中途之间;并且START用固定触点92与电源用固定触点89导通的导通角被设定为,上坡部148的中间部的预定范围。即,凸轮凸起147形成为,在转动体140爬上上坡部147a的中途,活动触点85、86开始接触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并且在转动体140爬下上坡部147a的中途,活动触点85、86开始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
如图7明示,在第1开关机构26中,在设置于第1箱半体30上的滑动面112的背部上设置有凹部149,以使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的背面面对,该凹部149由可从主体23侧拆装且与第1箱半体30配合的盖构件150封闭。于是,在盖构件150和第1箱半体30之间形成有,配置在滑动面112的背部的润滑脂贮存部151,滑动面112和润滑脂贮存部151之间,经由位于活动触点65~68与滑动面112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1上的连通孔152连接,该连接孔152设置在例如IG2用固定触点71内。
如图9明示,在第2开关机构27中,在设置于第2箱半体31上的滑动面113的背部设置有凹部153,以使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的背面对置,该凹部153由从主体23的相反侧覆盖第2箱半体31的盖构件48封闭。于是,在盖构件48和第2箱半体31之间形成有,配置在滑动面113的背部的润滑脂贮存部154,滑动面113和润滑脂贮存部154之间经由位于活动触点85~88与滑动面113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2上的连接孔155连接,该连接孔155设置在例如第2箱半体31内。
下面对该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第1开关机构26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65~68,其配置在与由主体23可旋转地支承的转轴25不能相对旋转而同轴连接的单个转子28的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69~72,其设置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中的配置在主体23侧的第1箱半体30的与上述转子28的一个面对应的内表面上,上述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为了构成容纳转子28的开关箱29而从两侧夹着转子28来相互结合。第2开关机构27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85~88,其配置在转子28的另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89~92,其设置在与转子28的另一个面对置的第2箱半体31的内表面上。由此,可在径向和轴向使点火开关24小型化,并可实现销部件数量的减少。
并且,由于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分别形成在插入结合于合成树脂制的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中的多个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76~78;96~97上,因而固定触点69~72;89~92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上的固定变得坚固。而且,由于端子板76~78;96~97中的至少一部分,即端子板77、78、96~99的一部分从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突出,而形成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由此固定触点69~72;89~92的外部连接变得容易。
而且,由于形成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所分别具有的固定触点69~72;89~92中的与电源连接的固定触点69、70;89、90的上述端子板76、96,在第1和第2箱半体30、31的外部相互接合,因而第1和第2箱半体30、31可共享电源用外部连接端子108。
另外,在主体23上安装有覆盖开关箱29的至少一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48,在主体23上一体地形成有第1联结器半部115,该第1联结器半部具有在相互间夹有从开关箱29的一个面突出的多个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一对侧壁部分115a、115b以及将这些侧壁部分115a、115b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115c,并从三个方向包围上述各外部连接端子106~110,在盖构件48上以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可拆装地配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第2联结器半部116,该第2联结器半部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协动来构成围绕上述多个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横截面为方形的筒状联结器114。
即,由于横截面为方形的联结器114的半部是由一体地形成在金属制的主体23上的第1联结器半部115构成的,并且联结器114的剩余半部是由一体地形成在覆盖开关箱29的至少一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48上的第2联结器半部116构成的,因而可在实现开关箱29的小型化的同时构成联结器114,而且由于第1联结器半部115是金属制的,因而可增大联结器114的强度。
并且,由于可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所具有的一对侧壁部分115a、115b配合的一对配合壁部分116a、116b,以当对方侧联结器121与联结器114配合时使内表面与该对方侧联结器121的外表面抵接的方式设置在第2联结器半部116上,在这些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外表面分别突出设置有,可从内方侧与两侧壁部分115a、115b弹性卡合的卡合爪117、118,由此第2联结器半部116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组装变得容易,而且在对方侧联结器121与联结器114配合时,对方侧联结器121的外表面与第2联结器半部116具有的一对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内表面抵接,因而牢固地维持了两配合壁部分116、116b与两侧壁部分115a、115b的配合状态。
另外,在构成开关箱29的第1和第2箱半体30、31上,设置有使活动触点65~68;85~88滑动的滑动面112、113,IG2用固定触点71和ACC用固定触点72可呈一个面地设置在滑动面112上,IG1用固定触点91和START用固定触点92可呈一个面地设置在滑动面113上,然而在这些滑动面112、113的背部上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151、154。而且,滑动面112和润滑脂贮存部151之间经由连通孔152连接,该连通孔152以位于活动触点65~68的与滑动面112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1上的方式设置在IG2用固定触点71内,滑动面113和润滑脂贮存部154之间经由连接孔155连接,该连接孔155以位于活动触点85~88的与滑动面113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2上的方式设置在第2箱半体31内。
因此,每当活动触点65~68;85~88在滑动面112、113上滑动时,贮存在润滑脂贮存部151、154内的润滑脂的油分从连接孔152、155被提供给活动触点65~68;85~88和滑动面112、113的滑动接触部,该油分扩散涂在活动触点65~68;85~88的滑动轨迹上。此时,滑动轨迹上的油膜厚度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大致一定,根据由于离解电弧或焦尔热的自发热而消耗的润滑脂的多少而自动调节润滑脂的供给量。因此,与电负荷大小和重复次数无关,总是适量地维持滑动轨迹上的润滑脂量,在无需增大触点间距离的同时,适量地维持活动触点65~68;85~88和固定触点69~72;89~92之间的润滑脂,可长期维持绝缘性和耐久性,因而可实现点火开关24的小型化。
在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中,使转轴25和转子28的旋转具有适度感的棘爪机构124、138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向部125、139,其以转轴25的轴线为中心而至少形成为圆弧状,并在其多个部位上设置有定位部130、131、132;143、144、145;以及作为抵接卡合部的转动体126…、140…,其以可与这些定位部130、131、132;143、144、145可卡合脱离地卡合并与上述导向部125、139抵接的方式设置在由转子28浮动支撑的触点板73、74;93、94上。
因此,可把触点板73、74;93、94、即活动触点65~68;85~88准确地定位在预定的旋转位置,因此无需用触点板73、74;93、94的尺寸来补充触点板73、74;93、94相对于转子28的松动,无需把触点板73、74;93、94形成得大,因而可避免点火开关24的大型化。
而且,由于转动体126…、140…与触点板73、74;93、94分体而可旋转地组装在该触点板73、74;93、94上,因而可减少在与导向部125、139抵接的同时进行移动的摩擦损失。
并且,在第1开关机构26的导向部125中,在LOCK用定位部130和ON用定位部132之间设置有两个凸轮凸起133、134,凸轮凸起133形成为,在转动体126爬上上坡部133a的中途,活动触点68开始接触电源用固定触点69,并在转动体126爬下上坡部133a的中途,活动触点68开始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69;凸轮凸起134形成为,在转动体126爬上上坡部134a的中途,活动触点65、66开始接触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并在转动体126爬下上坡部134a的中途,活动触点65、66开始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
即,当使一定的动作力发挥作用,使转子28移动到活动触点68与电源用固定触点69接触一侧以及活动触点65、6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接触一侧时,当转动体126爬上凸轮凸起133、134的上坡部133a、134a时向使转动体126与凸轮凸起133抵接一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增大,因而活动触点68、65、66开始接触固定触点69、70、71时的速度较慢,并且当使转子28移动到活动触点68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69一侧以及活动触点65、66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70和IG2用固定触点71一侧时,当转动体126爬下凸轮凸起133、134的上坡部133a、134a时向使转动体126与凸轮凸起133、134抵接的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减小,因而活动触点68、65、66开始离开固定触点69、70、71时的速度较快。即,可减缓活动触点68、65、66开始接触固定触点69、70、71时的速度,并加快活动触点68、65、66离开固定触点69、70、71的速度,可防止伴随活动触点68、65、66和固定触点70、71、72的开闭而对触点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在第2开关机构27的导向部139中,在LOCK用定位部143和ON用定位部144之间设置有两个凸轮凸起146、147,凸轮凸起147形成为,在转动体140爬上上坡部147a的中途,活动触点85、86开始接触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并在转动体140爬下上坡部147a的中途,活动触点85、86开始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
即,当使一定的动作力发挥作用,使转子28移动到活动触点85、86与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接触一侧时,当转动体140爬上凸轮凸起147的上坡部147a时向使转动体140与凸轮凸起147抵接一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增大,因而活动触点85、86开始接触固定触点90、91时的速度较慢,并且当使转子28移动到活动触点85、86离开电源用固定触点90和IG1用固定触点91一侧时,当转动体140爬下凸轮凸起147的上坡部147a时向使转动体140与凸轮凸起147抵接一侧施力的弹力逐渐减小,因而活动触点85、86开始离开固定触点90、91时的速度较快。即,可减缓活动触点85、86开始接触固定触点90、91时的速度,并加快活动触点85、86离开固定触点90、91的速度,可防止伴随活动触点85、86和固定触点90、91的开闭而对触点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如图22所示,可以在设有活动触点65~68、85~88的触点板73’、74’;93’、94’上,一体地设置有构成棘爪机构一部分的抵接卡合部157…。
根据该第2实施例,由于抵接卡合部1 57…与触点板73’、74’;93’、94’是一体的,因而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如图23所示,可以用盖构件159…封闭呈圆锥状形成为与滑动面112、113滑动接触的活动触点65~68、85~88的背部,从而在各活动触点65~68、85~88的背部形成润滑脂贮存部158…,并在各活动触点65~68、85~88的前端部、即与滑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内设置有在外端开口并使内端通到润滑脂贮存部158…的连通孔16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11)

1.一种旋转开关装置,该旋转开关装置具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该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分别由如下部分构成:随着转轴(25)的旋转而旋转的活动触点(65、66、67、68;85、86、87、88);和在上述转轴(25)的设定旋转位置处与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接触的固定触点(69、70、71、72;89、90、91、92),其特征在于,
第1开关机构(26)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65~68),其配置在与上述转轴(25)不能相对旋转地同轴连接的单个转子(28)的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69~72),其设置在一对箱半体(30、31)的一方(30)的与上述转子(28)的一个面对应的内表面上,上述一对箱半体(30、31)为了构成容纳上述转子(28)的开关箱(29)而从两侧夹着上述转子(28)来相互结合,
第2开关机构(27)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85~88),其配置在上述转子(28)的另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89~92),其设置在与上述转子(28)的另一个面对置的另一个箱半体(31)的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分别形成在插入结合于合成树脂制的上述两箱半体(30、31)中的多个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76、77、78;96、97、98)上,至少一部分的端子板(77、78;96~98)的一部分从上述箱半体(30、31)突出而形成了外部连接端子(106、107、108、109、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所分别具有的固定触点(69~72、89~92)中的与电源相连的固定触点(69、70;89、90)的上述端子板(76、96),在上述两箱半体(30、31)的外部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可旋转地支承上述转轴(25)的金属制的主体(23)上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48),该盖构件(48)覆盖着安装于该主体(23)上的上述开关箱(29)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述主体(23)上一体地形成有第1联结器半部(115),该第1联结器半部(115)具有在相互间夹有多个上述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一对侧壁部分(115a、115b),以及将这些侧壁部分(115a、115b)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115c),并从三个方向包围上述各外部连接端子(106~110),
在上述盖构件(48)上以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可拆装地配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第2联结器半部(116),该第2联结器半部(116)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协动来构成围绕多个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横截面为方形的筒状联结器(1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所具有的一对上述侧壁部分(115a、115b)配合的一对配合壁部分(116a、116b),以当对方侧联结器(121)与上述联结器(114)配合时使内表面与该对方侧联结器(121)的外表面抵接的方式设置在第2联结器半部(116)上,
在这些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外表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可从内侧与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弹性卡合的卡合爪(117、118)。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的至少一部分(71、72;91、92),配置在滑动面(112、113)上并可呈一个面地对置,上述滑动面(112、113)可使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滑动地形成在上述箱半体(30、31)上,
在上述滑动面(112、113)的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151、154),上述滑动面(112、113)和润滑脂贮存部(151、154)之间经由连通孔(152、155)连接,该连通孔(152、155)位于伴随上述转轴(25)的旋转的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的与上述滑动面(112、113)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1、C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的至少一部分(71、72;91、92),配置在滑动面(112、113)上并可呈一个面地对置,上述滑动面(112、113)可使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滑动地形成在上述箱半体(30、31)上,
在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的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158),在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158)的活动触点(65~68、85~88)的与上述滑动面(112、113)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内设置有连通孔(160),该连通孔(160)使内端通到润滑脂贮存部(158)并在外端上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的导电金属制的触点板(73、74;93、94;73’、74’;93’、94’),朝使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与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接触一侧被弹性施力,并被上述转子(28)浮动支撑,
使上述转轴(25)和上述转子(28)的旋转具有适度感的棘爪机构(124、138)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向部(125、139),其以上述转轴(25)的轴线为中心而至少形成为圆弧状,并在其多个部位上设置有定位部(130、131、132;143、144、145);以及抵接卡合部(126、140;157),其以可与这些定位部(130~132、143~145)可卡合脱离地卡合并与上述导向部(125、139)抵接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触点板(73、74;93、94;73’、74’;93’、9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卡合部(126、140)是与上述触点板(73、74;93、94)分体组装在该触点板(73、74;93、94)上的转动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卡合部(157)一体地突出设置在上述触点板(73’、74’;93’、9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部(125、139)上设置有凸轮凸起(133、134;147),该凸轮凸起(133、134;147)沿着上述转子(28)朝使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与上述固定触点(69~72、90、91)接触一侧移动的方向将上坡部(133a、134a;147a)和下坡部(133b、134b;147b)依次连接而形成为角形,
与该凸轮凸起(133、134)抵接的抵接卡合部(126、140、157),朝上述凸轮凸起(133、134;147)侧被弹性施力,同时被上述转子(28)保持,
上述凸轮凸起(133、134;147)是这样形成的:在上述抵接卡合部(126、140、157)爬上上述凸轮凸起(133、134;147)的上坡部(133a、134a;147a)的中途,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6)开始接触上述固定触点(69~72、90、91);并且,在上述抵接卡合部(126、140)爬下上述上坡部(133a、134a;147a)的中途,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6)开始离开上述固定触点(69~72、90、91)。
CN2005800475090A 2005-01-31 2005-12-09 旋转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1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4236/2005 2005-01-31
JP024237/2005 2005-01-31
JP2005024240A JP4474294B2 (ja) 2005-01-31 2005-01-31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5024236A JP4430556B2 (ja) 2005-01-31 2005-01-31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JP024239/2005 2005-01-31
JP2005024237A JP4523435B2 (ja) 2005-01-31 2005-01-31 車両用イグニッションスイッチ
JP2005024238A JP4430557B2 (ja) 2005-01-31 2005-01-31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JP024240/2005 2005-01-31
JP024238/2005 2005-01-31
JP2005024239A JP2006210286A (ja) 2005-01-31 2005-01-31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PCT/JP2005/022626 WO2006080147A1 (ja) 2005-01-31 2005-12-09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1913A true CN101111913A (zh) 2008-01-23
CN101111913B CN101111913B (zh) 2010-11-24

Family

ID=36966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75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1913B (zh) 2005-01-31 2005-12-09 旋转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30556B2 (zh)
CN (1) CN1011119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388A (zh) * 2011-01-12 2013-09-11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点火开关
CN104067363A (zh) * 2011-11-21 2014-09-24 Sc2N公司 具有摩擦触点的电开关
CN106766513A (zh) * 2016-12-03 2017-05-31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风道开关结构
CN107615433A (zh) * 2015-05-21 2018-01-19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旋转开关
CN109155215A (zh) * 2016-05-17 2019-01-04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旋转开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1798B2 (ja) * 2006-10-11 2009-03-18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回転形パルススイッチ
JP5309116B2 (ja) * 2010-12-15 2013-10-09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摺動有接点式の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JP6188472B2 (ja) * 2013-07-29 2017-08-30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スイッチ
JP6456759B2 (ja) * 2015-04-15 2019-01-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入力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10C (zh) * 1998-02-24 2003-09-03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388A (zh) * 2011-01-12 2013-09-11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点火开关
CN103299388B (zh) * 2011-01-12 2016-09-28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点火开关
CN104067363A (zh) * 2011-11-21 2014-09-24 Sc2N公司 具有摩擦触点的电开关
CN107615433A (zh) * 2015-05-21 2018-01-19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旋转开关
US10650990B2 (en) 2015-05-21 2020-05-12 Alpha Corporation Rotary switch
CN107615433B (zh) * 2015-05-21 2020-10-16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旋转开关
CN109155215A (zh) * 2016-05-17 2019-01-04 株式会社阿尔发 旋转开关装置
US10790104B2 (en) 2016-05-17 2020-09-29 Alpha Corporation Rotary switch device
CN106766513A (zh) * 2016-12-03 2017-05-31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风道开关结构
CN106766513B (zh) * 2016-12-03 2019-03-26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风道开关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1913B (zh) 2010-11-24
JP4430556B2 (ja) 2010-03-10
JP2006210283A (ja) 200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1913B (zh) 旋转开关装置
JP2779951B2 (ja) インデックス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
CN102349200B (zh) 供电连接器
AU9341601A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mirror with contactor
US5755526A (en) Ball and socket joint
JPH11501449A (ja) 多機能スイッチ軸
US6534733B2 (en) Stalk switch apparatus with biased latch and return components to prevent damage
EP1440857B1 (en) A device for engaging the push-rod of the power brake to the brake pedal of a motor vehicle
AU734495B2 (en) Automotive combination switch
CN101281827B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KR20000028573A (ko) 다방향입력장치
WO2002066932A3 (de) Steckvorrichtung
US7605334B2 (en) Rotary switch device
EP1073079A2 (en) Rotary switch
JP3886783B2 (ja) 車両用レバー装置
JPH08338526A (ja) 変速機用チェンジ装置
US4316239A (en) Trunk lamp assembly
JP3727378B2 (ja) 車両用レバースイッチ
WO2001023793A3 (de) Aufbau zum elektrischen kontaktieren eines ventils
JP3698586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3881191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11293640B (zh) 一种可旋转步距角组合式卡扣
KR100757246B1 (ko) 이그니션 키 스위치의 접점단자
CN101599385A (zh) 杠杆开关装置
US6143999A (en) Instrument panel switch assembly configured to require low insertion force and provide high retention for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