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812B -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812B
CN101098812B CN2005800459755A CN200580045975A CN101098812B CN 101098812 B CN101098812 B CN 101098812B CN 2005800459755 A CN2005800459755 A CN 2005800459755A CN 200580045975 A CN200580045975 A CN 200580045975A CN 101098812 B CN101098812 B CN 101098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sh member
holding device
window frame
relocation mechanism
s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5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8812A (zh
Inventor
马场大树
间山英城
并木茂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024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785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229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73045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098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8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剖面凹形状的窗框构件的装置。该装置具备全长(L)比上述框架构件的两侧壁(11a、11b)内面间的距离(D)长的转动按压构件(47、47)。该转动按压构件通过利用驱动源(44、101)转动,由其两端按压窗框构件的西侧壁的内面,迅速地保持该窗框构件。另外,上述装置具备用于将窗框构件相对于其它窗框构件(16)定位的窗框定位构件(117)。

Description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特别是涉及将下部窗框与上部窗框连接时,将该下部窗框保持并且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引导现有的机动车用门的门玻璃的窗框构件,已知有引导门玻璃的前缘和后缘的构件(例如,特开平5-69865号公报)。基于图13对该机动车用门进行说明。
图13所示的现有的机动车用门200由外面板部201和安装在该外面板部201的车室侧的内面板部202构成。
外面板部201具备构成下部的车门外面板204、和安装在该车门外面板204上部的门框205,在车门外面板204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内面板部202的切口206。
内面板部202具备车门内面板207,在该车门内面板部207上安装门玻璃212、引导门玻璃212前缘的门玻璃导件214。
门玻璃212在后缘具有弯角216,在将内面板部202安装在外面板部201的状态下,弯角216与上部门框205内的门玻璃嵌合,由此引导升降时的门玻璃212。
门玻璃212的其后缘上部经由弯角216被上部门框205引导,但由于门玻璃212的后缘下部未被引导,故门玻璃212的后缘下部,例如在纸面的表里方向振动,对门玻璃212的升降造成障碍,或成为引发噪音的原因。
因此,为了确实地进行门玻璃212的后缘下部的引导,而考虑在门框205的后部下方设置例如用假设线表示的下部窗框220。
在例如使用机器人将该下部窗框220安装在车门外面板204上时,由机器人保持下部窗框220的装置从成本、生产性的观点考虑,要求其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可以迅速且稳定地把持窗框。
另外,在例如使用机器人将上述下部窗框220安装在车门外面板204上时,为使门玻璃212的引导平滑,而需要将下部窗框220进行定位,使其吸收门框205的安装误差且与上部门框205的下端连续,而且,从成本、生产性的观点考虑,寻求该定位装置的结构简单、且可以容易地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其保持具有槽的、剖面为大致凹状的窗框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片,其全长比所述槽的宽度大且利用驱动源而转动自如,从而在转动时按压所述窗框构件的两侧壁的内面;定位片,其在由所述保持片向所述侧壁内面按压时,位于所述槽内,至少与一侧的侧壁接触自如,将所述窗框构件相对于其它窗框构件定位。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是由通过驱动源转动自如的保持片、与窗框构件至少一侧的侧壁内面接触自如的定位片构成的简单装置.由于用驱动源使保持片转动来按压窗框构件的侧壁内面,因此,即使是两侧壁间的距离不同的窗框构件也可以进行保持.由于只转动保持片,故窗框构件的保持可以迅速进行.另外,在保持片之外定位片也能够支承窗框构件,因此窗框构件的保持稳定.
即使在剖面凹状的窗框构件的两侧壁间的距离因窗框构件而不同的情况下,保持片也可以根据保持的窗框构件的两侧壁间的距离进行保持,窗框构件保持装置的通用性高,从而不必要对所述距离不同的每种窗框构件准备保持装置。
这样,由于结构简单及有通用性,故可控制窗框构件保持装置的成本。
再者,只用驱动源使转动保持片,从而可迅速地保持窗框构件,可以提高制造机动车用门时的生产性。另外,由于设有与另一窗框构件的至少一侧的侧壁内面接触自如的定位片,故用定位构件可进一步支承保持的窗框构件,从而可使窗框构件的保持稳定。
所述保持片优选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与所述窗框构件的两侧壁的内面接触的倾斜部。由于和窗框构件的两侧壁内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因该倾斜部而变大,因此该窗框构件被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窗框构件的定位装置,其相对于安装于被安装构件上的第一窗框构件,以保持第二窗框构件的状态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的机座;为保持所述第二窗框构件而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由上述保持片和定位片构成的第一保持装置;浮动机构,其浮动自如且自如返回原位置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中间部;第二保持装置,为保持所述第二窗框构件而安装在所述浮动机构上,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浮动机构以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中间部为中心摆动,由此,变更位置,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由上述保持片和定位片构成;嵌合定位构件,为将由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及第二保持装置保持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窗框构件的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窗框构件的一端部定位,其自如插入设于所述第一窗框构件上的连接部地设于所述浮动机构上。
在用浮动机构使由第一保持装置及第二保持装置保持的第二窗框构件以第一保持装置的中间部为支点浮动的状态下,将嵌合定位构件插入第一窗框构件的连接部,来定位第二窗框构件的端部。这样,可以用简单的结构使由第一保持装置及第二保持装置保持的第二窗框构件浮动,同时由浮动机构浮动第二窗框构件,由此可以吸收第一窗框构件相对于被安装构件的安装误差,同时可以用嵌合定位构件容易地相对于第一窗框构件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窗框构件保持并定位的装置及机动车用门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定位装置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图4是从图2的4视角看到的放大图;
图5A及图5B是本发明保持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嵌合定位构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图6的7向视图;
图8是图2的8向视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一浮动机构及第一锁定机构的作用的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浮动机构及第二锁定机构的作用的图;
图11A~图11C是表示用保持片保持下部窗框的状态图;
图12A~图12D是表示相对于上部窗框进行下部窗框的定位的要素的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机动车用门的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用窗框构件保持定位装置12(以下简称为“定位装置12”)将下部窗框11安装在机动车门10的内侧。
上述定位装置12具备保持下部窗框11的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
机动车门10具备:外面板14、安装在该外面板14的车室侧的内面板15、安装在这些外面板14及内面板15的上部的上部窗框16。
下部窗框11为引导升降时的门玻璃(未图示)的后缘,而以在上部窗框16的后边部16a的延长线上连续的方式配置于外面板14和内面板15之间,将上端与后边16a连接,将下端安装在内面板15的后壁15a上。
定位装置12安装在输送装置21的前端,用输送装置21将把持下部窗框11的状态的定位装置12,如箭头所示那样从在内面板15上开设的开口部15b插入内部,用定位装置12将下部窗框11相对于上部窗框16的后边部16a定位。下部窗框11定位后,用螺栓将下部窗框11固定在内面板15上。
图2所示的定位装置12包括:经由力学传感器23安装在输送装置21上的机座25、为保持下部窗框11而安装在机座25的端部的第一保持装置26、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该第一保持装置26上设置的旋转轴27上的第一浮动机构28、通过球面滚动轴承31可动自如地安装于旋转轴27上的第二浮动机构32、为保持下部窗框11而安装于第二浮动机构32的端部的第二保持装置33、从该第二保持装置33的附近的第二浮动机构32延伸的延长构件34、安装于该延长构件34的前端部的嵌合定位构件36。
力学传感器23检测彼此垂直的三个轴的各轴向的力及绕这些轴的力矩,基于该力学传感器23检测到的各轴向的力、绕各轴的力矩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输送装置21的动作,控制定位装置12的姿势。
如图3所示,定位装置12的机座25由平板状的底板部41和与该底板部41一体形成的筒状部42构成。
第一保持装置26包括:安装于机座25的底板部41的油压电动机44、用固定螺栓46、46安装于该油压电动机44的输出轴45上的旋转轴27、安装于该旋转轴27的前端的保持片47、与油压电动机44连接的油压配管48、48(参照图4)。旋转轴27经由轴瓦51保持于机座25的筒状部42。
第一浮动机构28由通过轴瓦53滑动自如地安装于机座25的筒状部42上的主体部54、安装于该主体部54上的第一锁定机构56、第二锁定机构57及定中心机构58构成。
第一锁定机构56将第一浮动机构28相对于机座25的浮动(摆动)锁定,包括:用螺栓61安装在机座25上的第一锁定销62、安装在主体部54上的第一气缸部63、用第一气缸部63驱动并且与第一锁定销62卡合的第一锁定构件64、向第一气缸部63供给油压的油压配管66、66(参照图4).另外,67是主体部54上开设的圆弧状长孔,是容许主体部54相对于第一锁定销62的摆动的部分.
第二锁定机构57将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第一浮动机构28的浮动(摆动)锁定,包括:用螺栓68安装在第二浮动机构32上的第二锁定销71、安装在第一浮动机构28的主体部54上的第二气缸部72、用第二气缸部72驱动并且与第二锁定销71卡合的第二锁定构件73、向第二气缸部72供给油压的油压配管74、74。
定中心机构58进行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第一浮动机构28的定中心,其包括:设置在主体部54上的凹部76、安装在该凹部76开口部的锥形构件77、具有与该锥形构件77连接的锥形面且安装于第二浮动机构32上的定中心片78、为将该定中心片78按压在锥形构件77上而设于凹部76的底和定中心片78间的弹簧8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83是将定中心片78安装在第二浮动机构32上的螺栓。
第二浮动机构32由安装在旋转轴27上的球面滚动轴承31、通过锁定机构85安装在该球面滚动轴承31上的主体部86构成。
球面滚动轴承31由:内轮91、将内面(构成球面局部的部分)滑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内轮91的外面(构成球面局部的部分)的外轮92构成。另外,需要说明的是,93、93是将内轮91固定于旋转轴27上的锁定轮。
锁定机构85由将外轮92嵌合在主体部86上开设的孔部86a时夹住外轮92及主体部86的两个环状板95、95、和将这些环状板95、95固定于主体部86上的多个铆钉96构成。另外,需要说明的是,97、97是将延长构件34安装在主体部86上的螺栓。
第二保持装置33由安装在主体部86上的油压电动机101、用锁定螺丝103、103安装在该油压电动机101的输出轴102上的旋转轴104、安装在该旋转轴104的前端的保持片47构成。另外,需要说明的是,107、107(只表示一方的符号107)是与油压电动机101连接的油压配管,108是旋转自如地保持旋转轴104的保持构件。
图4中表示,成为第一浮动机构28及第二浮动机构32的浮动轴即旋转轴27、锁定第一浮动机构28相对于机座25的浮动(摆动)的第一锁定机构56、锁定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第一浮动机构28的浮动的第二锁定机构57。
第一锁定机构56的第一锁定构件64具备V字形状的切口64a,将第一锁定销62与该切口64a卡合而锁定第一浮动机构28。第二锁定机构57的第二锁定构件73具备V字形状的切口73a,将第二锁定销71与该切口73a卡合而锁定第二浮动机构32。
图5A及图5B表示图3所示的第一保持装置26。下部窗框11用实线和双点划线表示。
在图5A中,第一保持装置26的保持片47用两根锁定螺丝111、111安装在旋转轴27上。保持片47不保持下部窗框11时,停止在与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a、11b大致平行的位置。
将保持片47的全长设定为L,将侧壁11a、11b间的距离设定为D时,L>D。需要说明的是,47a、47a是设于保持片47端部的倾斜部,是保持时与侧壁11a、11b接触的部分。
在图5B中,保持片47与设于旋转轴27前端的凹部27a嵌合,用贯通保持片47的两根锁定螺丝111、111固定于旋转轴27上。
下部窗框11为由侧壁11a、11b和使旋转轴27或保持片47接触的底壁11c构成的剖面U字形状,具有凹字形状的槽112,在内侧镶嵌入与门玻璃滑动的橡胶制的门玻璃导槽时,在侧壁11a、11b上分别形成成为该门玻璃导槽的止脱件的突部11d、11e.
如图6所示,嵌合定位构件36由用螺栓113、113安装在延长构件34上的支承构件114、用该支承构件114支承的圆柱状的杆115、用螺栓116安装在该杆115的前端的定位片117构成。
支承构件114由第一构件121、为夹持杆115而用两根螺栓122、122(只表示一个符号)安装在该第一构件121端部的第二构件123构成,松开螺栓122、122时,绕杆115的轴的安装角度改变,由此,可变更定位片117的方向。
定位片117由剖面矩形部117a、构成四角锥局部的锥部117b构成,剖面矩形部117a嵌合于下部窗框11的一端部11h。
图7表示定位片117的剖面矩形部117a的侧面117f与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a接触的状态。在剖面矩形部117a的侧面117g和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b间有小的间隙。
在此,图7所示的下部窗框11的形状与图5B所示的下部窗框11的形状不同,这是因为下部窗框11的各部分的形状在长度方向缓慢变化。
如图8所示,下部窗框11为引导曲面状形成的门玻璃而形成为弯曲状。因此,将连接第一保持装置26的旋转轴27和第二保持装置33的旋转轴104各自轴心的直线设为直线126,将连接旋转轴104的轴心和定位片117的剖面矩形部117a的中心的直线设为直线127时,直线126和直线127为倾斜角度θ的状态。
即,返回图2,第二浮动机构32的延长构件34倾斜角度θ而安装在主体部86上。这样,在第二浮动机构32采用主体部86和延长构件34的角度可变更的结构,使得能够对应于弯曲程度不同的下部窗框。
下面,说明以上所述的第一浮动机构28和第一锁定机构56、第二浮动机构32和第二锁定机构57的作用。
图9A及图9B表示第一浮动机构28及第一锁定机构56作用。
图9A表示第一浮动机构28相对于机座25以旋转轴27为中心浮动即摆动角度α的状态。这时,第一锁定销62处于与圆弧状长孔67的端部接触的状态,上述角度α是第一浮动机构28的最大摆动角。
在图9B中,使第一锁定机构56动作。即,向第一气缸部63供给油压,使第一锁定构件64前进,即,向图上方浮动,使第一锁定构件64的切口64a与第一锁定销62卡合,使第一锁定销62浮动至V字形状切口64a的中心,使第一浮动机构28相对于机座25浮动规定位置,同时锁定第一浮动机构28,即成为解除浮动的状态。
图10A及图10B表示第二浮动机构32及第二锁定机构57的作用。
图10A表示第一浮动机构28、详细地说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主体部54以旋转轴27为中心浮动即摆动角度β的状态。这时,第二锁定销71处于与设于主体部54的端部U字形状切口部54a的内面54b接触的状态,上述角度β是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第一浮动机构28的最大浮动角。
另外,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机座25及第一浮动机构28,以球面滚动轴承31(参照图3)为支点也可以在纸面的表里方向浮动。
在图10B中,使第二锁定机构57动作.即,向第二气缸部72供给油压,使第二锁定构件73前进,即,向图上方浮动,使第二锁定构件73的切口73a与第二锁定销71卡合,使第二锁定销71浮动至V字形状切口73a的中心,使第二浮动机构32相对于主体部54浮动规定位置,同时锁定第二浮动机构32,即成为解除浮动的状态.
下面,基于图11A~图11C及图12A~图12D对下部窗框11的定位要点进行说明。
图11A~图11C表示下部窗框11的定位要点。
在图11A中,使第一保持装置26的油压电动机44(参照图)动作,使旋转轴27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用保持片47的倾斜部47a、47b分别按压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a、11b,保持下部窗框11。
图11B表示图11A所示的下部窗框11的保持状态。因为在下部窗框11上形成有突部11d、11e,因此,处于保持状态的下部窗框11不会从保持片47脱落。与上述图11A及图11B所示的相同,用第二保持装置33(参照图3)保持下部窗框11。
图11C表示定位片117的侧面117f与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a、详细地说与突部11d接触的状态。
在图12A中,使保持状态的下部窗框11的定位片117与上部窗框16后边部16a的下端部具备的连接片131近接。这时,第一浮动机构28(参照图9B)及第二浮动机构32(参照图10B)处于锁定浮动的状态。
在图12B中,解除第一浮动机构28及第二浮动机构32的浮动锁定(即,设为浮动状态),将定位片117插入上部窗框16内。如图12A所示,在下部窗框11的中心线135和上部窗框16的中心线136间有偏差(δ是偏差量)时,通过第一浮动机构28及第二浮动机构32的浮动,如箭头A所示,下部窗框11及定位片117倾斜角度γ。这时,下部窗框11的一端部11h处于与连接片131的雌锥形部131a接触的状态。
使下部窗框11及定位片117进一步向上部窗框16方向浮动时,如图12C所示,下部窗框11的一端部11h与连接片131嵌合。在此,锁定第一浮动机构28及第二浮动机构32的浮动时,在下部窗框11上产生大的反力,因此,通过来自检测到该反力的力学传感器的信号,输送装置使下部窗框11如箭头B所示那样摆动,定位装置相对于上部窗框16的端部16b定位,使其连接下部窗框11的一端部11h。在该状态下,将下部窗框11的另一端部侧用螺栓固定于机动车用门的内面板上。
图12D表示从图12C的状态退出定位装置12(参照图1),拆下定位片117的状态。
如以上图3、图5A、图5B及图11A~图11C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窗框构件保持装置,其由保持具有剖面大致凹状槽112的下部窗框(窗框构件)的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全长L比所述下部窗框11的槽112的宽度D大且通过油压电动机(驱动源)44、101转动自如,由此在转动时按压所述下部窗框构件11的侧壁11a、11b内面的保持片(转动按压装置)47;设置于油压电动机44、101侧,同时通过保持片47向侧壁11a、11b按压时,位于槽112内,与至少一侧的侧壁11a、详细地是突部11d(或侧壁11b)接触自如,将下部窗框11可在上部窗框(另外的窗框构件)16定位的定位片(窗框定位构件)117。
在下部窗框11的剖面凹状的槽112的宽度D因下部窗框11而不同的时,也可以根据保持保持片47的下部窗框11的侧壁11a、11b间的距离保持该下部窗框11,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的通用性高,不需要对槽侧壁距离不同的每个窗框构件准备保持装置.另外,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是由保持片47和定位片47构成的,因此,可以简单设定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的结构.如上,可控制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的成本.
另外,通过油压电动机44、101只使保持片47旋转,即可迅速地保持下部窗框11,从而可以提高制造机动车用门10(参照图1)时的生产性。再者,因为设置与至少一侧的侧壁11a(或侧壁11b)接触自如的定位片117,故可用定位片117支承保持的下部窗框11,在保持下部窗框11到安装于机动车用门10上,可稳定地支承下部窗框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及图5B所示,表示分开设定第一保持装置26的旋转轴27和保持片47,用止动螺栓111将保持片47安装于旋转轴27上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保持片47与旋转轴27结合,或也可以将保持片47与旋转轴一体形成。
再者,如图1~图3的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窗框构件保持定位装置12,其在安装于机动车用门(被安装构件)10上的上部窗框(第一窗框构件)16上,以连接下部窗框(第二窗框构件)11的状态安装于机动车用门10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在输送装置(输送装置)21上的机座25;为保持下部窗框11而安装在该机座25上的第一保持装置26;浮动自如且自如返回原位地安装在该第一保持装置26的中间部的第二浮动机构32;安装在该第二浮动机构32上的第二保持装置;为将由这些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保持的状态下的下部窗框11的一端部11h(参照图12c)相对于上部窗框16的端部16b(参照图12c)定位,而在设于上部窗框16上的连接片(连接部)131(参照图12c)上嵌合自如,且设于第二浮动机构32上的嵌合定位构件36。
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可以使由第一保持装置26及第二保持装置33保持的下部窗框11浮动,同时通过第二浮动机构32使下部窗框机构11浮动,由此吸收相对于上部窗框16的机动车用门10的安装误差,并且相对于上部窗框16可以容易地用嵌合定位构件36的定位片117定位下部窗框1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A~图12D说明的,同时浮动第一浮动机构28和第二浮动机构32,但不限于此,第二浮动机构32也可以在持续锁定的状态下只浮动第一浮动机构28。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窗框构件的把持装置及定位装置适用于在机动车用门上安装下部窗框。

Claims (3)

1.一种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其保持具有槽(112)的、剖面为大致凹状的窗框构件(11),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片(47、47),其全长(L)比所述槽的宽度(D)大且利用驱动源(44、101)而转动自如,从而在转动时按压所述窗框构件的两侧壁(11a、11b)的内面;
定位片(117),其在由所述保持片向所述侧壁内面按压时,位于所述槽内,至少与一侧的侧壁接触自如,将所述窗框构件相对于其它窗框构件(16)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构件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片(47、47)在其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窗框构件(11)的两侧壁(11a、11b)的内面接触的倾斜部(47a、47a)。
3.一种窗框构件保持定位装置(12),其相对于安装于被安装构件(10)上的第一窗框构件(16),以保持第二窗框构件(11)的状态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在输送装置(21)上的机座(25);
为保持所述第二窗框构件而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片(47)和定位片(117)构成的第一保持装置(26);
浮动机构(32),其浮动自如且自如返回原位置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中间部;
第二保持装置(33),为保持所述第二窗框构件而安装在所述浮动机构上,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浮动机构以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中间部为中心摆动,由此,变更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片(47)和定位片(117)构成;
嵌合定位构件(36),为将由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及第二保持装置保持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窗框构件的一端部(11h)相对于所述第一窗框构件的一端部(16b)定位,其自如插入设于所述第一窗框构件上的连接部(131)地设于所述浮动机构上。
CN2005800459755A 2005-01-07 2005-12-07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02448A JP4478582B2 (ja) 2005-01-07 2005-01-07 サッシュ部材把持位置決め装置
JP2005002384A JP4486510B2 (ja) 2005-01-07 2005-01-07 サッシュ部材把持装置
JP002448/2005 2005-01-07
JP002384/2005 2005-01-07
PCT/JP2005/022903 WO2006073045A1 (ja) 2005-01-07 2005-12-07 サッシュ部材の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812A CN101098812A (zh) 2008-01-02
CN101098812B true CN101098812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79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59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812B (zh) 2005-01-07 2005-12-07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86510B2 (zh)
CN (1) CN101098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2556B2 (ja) * 2009-03-26 2014-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
FR3035034B1 (fr) * 2015-04-20 2017-04-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guidage d'une vitre s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158A (zh) * 2002-04-26 2003-11-05 铃木株式会社 窗框的安装结构
CN1535882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窗框组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4237Y2 (zh) * 1984-09-28 1988-11-17
JP2899732B2 (ja) * 1991-09-13 1999-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ドアガラス組付方法
JPH08155843A (ja) * 1994-11-30 1996-06-18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治具
GB2366317B (en) * 2000-04-04 2003-09-17 Honda Motor Co Ltd Tool and process for press-fitting weather strip
JP2003181686A (ja) * 2001-12-21 2003-07-02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ーク位置決め装置
JP2005131766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ドア用サッシフレームのクランプ方法及びクラ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158A (zh) * 2002-04-26 2003-11-05 铃木株式会社 窗框的安装结构
CN1535882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窗框组装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63395U 1986.04.30
JP昭63-44237Y2 1988.11.17
JP特开2003-181686A 2003.07.02
JP特开平8-155843A 1996.06.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87842A (ja) 2006-07-20
JP4486510B2 (ja) 2010-06-23
CN101098812A (zh) 200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755C (zh) 嵌条装配装置
CN101068706B (zh) 用于降低鞍式牵引车空气阻力的调整装置、导流板系统、控制器和装置
CN103042376A (zh) 车门铰链用安装设备
CN203792222U (zh) 整体式车桥安装夹具总成
CN214747578U (zh) 应用于车门玻璃的定位装置
CN101098812B (zh) 窗框构件的保持装置
CN102556214A (zh) 车辆用的吊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变换装置
CN110052823B (zh) 一种转轴卡簧自动装配设备
US20140299825A1 (en) Rotatable load-bearing top plate for jacks
US7988158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an orientation of a vehicle wheel
WO2013008265A1 (ja) 昇降装置
CN102102984B (zh) 卷轴部件检查装置及使用该卷轴部件检查装置的凸缘间隔检查方法
CN205801268U (zh) 仪表盘加强梁的辅助定位结构
CN111776078A (zh) 自动引导运输车底盘和自动引导运输车
JP4478582B2 (ja) サッシュ部材把持位置決め装置
CN213768792U (zh) 动力电机与驱动桥合装机构
CN212099099U (zh) 一种中置轴厢式挂车的上连接件
CN218750218U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车窗玻璃定位结构、无框车门及汽车
CN215248032U (zh) 一种用于翻转机的物料翻转机构
CN213576273U (zh) 一种利用叉车安装重型设备安装平台
CN210337698U (zh) 一种车载可拆坡道
US20090120017A1 (en) Holding device for sash member
CN218504398U (zh) 一种装配工装
CN218750520U (zh) 多尺寸回转轴承运输agv
CN219325830U (zh) 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