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0903A -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0903A
CN101090903A CNA2006800015301A CN200680001530A CN101090903A CN 101090903 A CN101090903 A CN 101090903A CN A2006800015301 A CNA2006800015301 A CN A2006800015301A CN 200680001530 A CN200680001530 A CN 200680001530A CN 101090903 A CN101090903 A CN 101090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aryl
expression
ion
keyed jo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5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0903B (zh
Inventor
矶野芳美
辻冈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0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0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0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09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22Boron compounds without C-boron link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4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71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phosphorus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4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78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phosphorus atoms,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phosphorus and sulfur atoms with or without oxy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8Liquid electrolytes
    • H01G11/62Liqu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ute, e.g. salts, anions or cation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8Liquid electrolytes
    • H01G11/64Liqu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6Solid electrolytes, e.g. gels; Additives there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为了合成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式的离子金属配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在作为反应助剂的含元素周期表第1、2、13或14族元素的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与由通式(4)或通式(5)表示的含卤化合物起反应。

Description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离子配合物用作电化学装置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的支撑盐或添加剂,聚烯烃及类似物的聚合催化剂,或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至今,其中路易斯酸和F离子相结合的离子配合物如PF6 -、BF4 -和AsF6 -由于它们的溶解性特性、离子离解性能和对反应的高活性已经用于用途,如电化学装置的支撑盐、聚烯烃及类似物的聚合催化剂、或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
在应用范围已经变得多重和多样的情况下,已经在寻找用于每种用途的最佳离子配合物。作为其性能,存在对耐热性、耐水解性、低毒性、可再循环性等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已发现常规样式的与中心元素简单键接的许多配合物。存在许多合成方法。例如,有可能引述对应于中心元素的元素和具有高离解性能的配体(如碱金属等)的卤化物的脱矿质反应。然而,取决于配体和中心元素的组合,反应性有时较低。还存在许多其中难以自由获得根据设计的配合物的情况(专利出版物1、专利出版物2和专利出版物3)。
专利出版物1:日本专利特许公开2002-519352
专利出版物2:日本专利特许公开2001-106694
专利出版物3:日本专利特许公开2001-354681
发明概述
鉴于这些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人已经进行深入的检验。结果发现了新型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中在含元素周期表第1、2、13或14族元素的化合物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使用配体和含卤化合物作为原材料进行反应,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式的离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在作为反应助剂的含元素周期表第1、2、13或14族元素的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与由通式(4)或通式(5)表示的含卤化合物起反应。
[化学式1]
Figure A20068000153000061
E3-O-R2    -----(3)
Aa+ p[(R4)h-M-(R9)m+1]b-    ------(4)
(R4)h-M-(R9)m    -----(5)
通式(1)-(5)中的符号的定义如下。
M表示过渡金属或元素周期表第13、14或15族的元素。
Aa+表示金属离子,氢离子或离子。
a表示1-3,b表示1-3,p表示b/a,h表示1-5,i表示0-2,j表示0-5,k表示0或1,m表示0-4。h,i和j的总和为3-6。i和j中至少一个一定是1或更大。
R1表示C1-C10亚烷基、C1-C10卤化亚烷基、C3-C10亚环烷基、C3-C10卤化亚环烷基、C6-C20亚芳基或C6-C20卤化亚芳基,其中这些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i的数值存在R1可以彼此键接。
R2表示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C(=O)R3,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j的数值存在的R2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3表示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j的数值存在的R3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4表示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X3R5,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h的数值存在的R4可以彼此键接以形成环或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X1表示O、S、SO3或NR6;X2表示O、S或NR7;X3表示O、S、SO3、CO2或NR8
R5、R6、R7和R8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表示氢、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或C6-C20卤化芳基,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以复数数值存在的R5,R6、R7和R8可以彼此通过单键或多键键接以形成环或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E1、E2和E3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表示氢或碱金属。R9中的每一个表示卤素。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烷基、卤化烷基、芳基和卤化芳基包括具有分支和其它官能团如羟基和醚键的那些。
详细描述
本发明已经使容易和有效地合成离子配合物成为可能,所述离子配合物用作电化学装置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的支撑盐或添加剂,聚烯烃及类似物的聚合催化剂,或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在此,满足是本发明目标的待合成的离子配合物是具有此种结构的离子配合物,即其中无机和有机系列的配体与中心元素键接,其优选是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离子配合物。
该通式中的M是选自过渡金属和元素周期表第13、14或15族元素的元素。它优选是Al、B、V、Ti、Si、Zr、Ge、Sn、Cu、Y、Zn、Ga、Nb、Ta、Bi、P、As、Sc、Hf和Sb。它更优选是Al、B或P。有可能使用各种元素作为中心的M。在Al、B、V、Ti、Si、Zr、Ge、Sn、Cu、Y、Zn、Ga、Nb、Ta、Sc或Hf的情况下,合成也较容易。另外,在Al、B或P的情况下,它具有就低毒、稳定性和成本、以及合成容易性的所有方面而言的优越特性。
Aa+是金属离子、氢离子或离子,优选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季烷基铵离子或氢离子。Aa+的具体实例是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铯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铜离子、钴离子、铁离子、镍离子、锰离子、钛离子、铅离子、铬离子、钒离子、钌离子、钇离子、镧系元素离子、锕系元素离子、四丁基铵离子、四乙基铵离子、四甲基铵离子、三乙基甲基铵离子、三甲基铵离子、三乙基铵离子、吡啶离子、咪唑离子、1,3-乙基甲基咪唑、氢离子、四乙基磷离子、四甲基磷离子、四苯基磷离子、三苯基锍离子、三乙基锍离子、三苯甲基离子等。具体来说,在考虑到电化学装置等的使用的情况下,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四烷基铵离子、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和氢离子是优选的。
阳离子Aa+的价态优选为1-3。如果它大于3,则晶格能量变得较大。因此,存在溶于溶剂变得困难的问题。因此,在需要高溶解度的情况下,它更优选为1。类似地,阴离子的价态b优选为1-3,尤其更优选1。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的常数p必要地由两者的价态比b/a固定。
接下来,解释变成本发明中合成的离子配合物的特征的配体的一部分。下面,与M键接的有机或无机部分称作配体。
通式(1)中的R1是选自C1-C10亚烷基、C1-C10卤化亚烷基、C3-C10亚环烷基、C3-C10卤化亚环烷基、C6-C20亚芳基或C6-C20卤化亚芳基的基团。
这些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具体来说,当结合中心的M形成螯合环时,形成5-10元环的螯合环是优选的。大于10元的环不是优选的,因为螯合效应会变小。
当R1在结构中具有羟基和羧基时,这一部分进一步与中心的M键接也是可能的。特别地,有可能提到其中已经引入卤素、链或环烷基、卤化烷基、芳基、卤化芳基、烯基、卤化烯基、烷氧基、卤化烷氧基、芳氧基、卤化芳氧基、磺酰基、氨基、氰基、羰基、酰基、酰胺基和羟基代替亚烷基和亚芳基上的氢的结构等;和其中已经引入氮,硫和氧代替亚烷基和亚芳基上的碳的结构等。
以复数数值存在的R1可以彼此键接。例如,有可能提到多价配体如邻苯二酚、水杨酸和亚乙基二胺四乙酸。在多价配体的情况下,结合M形成螯合结构。由于这一螯合效应,这一化合物在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水解性方面得以改进。这些配体部分优选是具有吸电子性能的那些。具体来说,结构中含卤素的那些是适合的。含氟的那些是优选的。
R2是选自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C(=O)R3的基团。与R1相似,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并且按j的数值存在的R2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3是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的基团。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并且按复数数值存在的R3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4是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X3R5的基团。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h的数值存在的R4可以彼此键接以形成环或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它优选是吸电子基,尤其优选氟。当R4是氟时,当用作电解质时离子导电率会变得非常高,这归因于离子配合物由于其强的吸电子性能而引起的解离度的改进和由于尺寸变小而引起的活动性的改进效果。
X1是O、S、SO3或NR6。X2是O、S或NR7。X3表示O、S、SO3、CO2或NR8。配体通过这些杂原子与M键接。在此,与除O、S和N以外的元素键接并非不可能,但是在合成方面会变得非常复杂。当这些配体按1或更大的数值存在时,因为作为这一化合物的特征,在同一个配体中存在X1和X2的键,所以这些配体和M形成螯合结构。由于这一螯合效应,这一化合物在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耐水解性方面得以改进。具体来说,当这一螯合环是5元环状结构时,该螯合效应得到量强表现以增加稳定性。因此,是优选的。
R5、R6、R7和R8是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或C6-C20卤化芳基的那些基团。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以复数数值存在的R5、R6、R7和R8可以通过单键或多键彼此键接以形成环。
与上文中说明的配体的数目有关的常数h、i、j和k取决于中心的M的类型。h为1-5,i为0-2,j为0-5,k为0或1是优选的。
下面,示出这一配合物的具体实例。[化学式2]
Figure A20068000153000111
将说明用于合成上述配合物的本发明方法。这一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在反应助剂存在下使作为原材料的配体和含卤化合物起反应,所述含卤化合物变成所述配合物中心元素的供应源。
为了与被含卤化合物(它会变成中心元素的供应源)拥有的卤素键接,和除去它,所述配体优选是具有活性氢的配体。特别地,有可能提及醇、它们的金属醇盐、羧酸、它们的羧酸盐、磺酸、它们的磺酸盐、亚磺酸、它们的亚磺酸盐等。更优选地,这一化合物是具有由通式(2)或通式(3)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在通式(2)和(3)中,除E1、E2和E3以外的符号与通式(1)的那些相同。
接下来,会变成中心元素的供应源的含卤化合物具有作为中心元素的过渡金属或元素周期表第13、14或15族元素。它是其中至少一个卤素与这一中心元素键接的化合物。它可以是其中仅卤素键接的化合物,或其中其它取代基也键接的化合物。优选地,这一含卤化合物是具有由通式(4)或通式(5)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在通式(4)和(5)中,除R9以外的符号与通式(1)的那些相同。在此,R9表示卤素,优选氟。作为具体的实例,有可能提及LiPF6、LiBF4、LiAlCl4、LiPF3(CF3)3、LiBF3(Ph)、BF3、PF5等。Ph表示苯基。
在本发明中,反应助剂是含元素周期表第1、2、13或14族元素的化合物。优选地,它是含Al、B、Si、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化合物。这些元素和卤素之间强键有助于本发明中目标反应的进程。特别地,它是选自上述元素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烷氧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的化合物。更优选地,它是选自AlCl3、BCl3和SiCl4的化合物。通过使用该反应除去当已经将通式(2)或通式(3)的化合物和通式(4)或通式(5)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时以少量产生的E1R9、E2R9或E3R9,所述反应使用这一反应助剂。这样,平衡朝目标配合物的方向移动,引起目标反应的进行。合乎需要的是,对配体、含卤化合物和反应助剂加以选择使得容易地将副产物作为沉淀或高蒸气压组分从体系中除去。
对进行反应的定量比例不加以特别限制。相对于1摩尔会变成中心元素的供应源的含卤化合物,使1-8摩尔配体起反应。使是含卤化合物0.1-10倍摩尔的反应助剂起反应,所述含卤化合物会变成中心元素的供应源。
虽然用于上述合成方法的溶剂取决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但是使用甚至溶解极少量变成原材料的化合物且不与体系中的化合物起反应的溶剂是适合的。它优选是具有相对介电常数为2或更大的溶剂。在此,在使用完全没有溶解能力的溶剂的情况下,反应变得非常缓慢。因此,不是优选的。只要它甚至具有微小的溶解性,反应就会迅速地进行,因为目标离子配合物具有高的溶解性。例如,有可能使用碳酸酯、酯、醚、内酯、腈、酰胺、砜、醇、芳族化合物等。除单一溶剂之外,也可以是至少两类溶剂的混合溶剂。
作为溶剂的具体实例,有可能提及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乙基甲酯、二甲氧基乙烷、乙腈、丙腈、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烷、硝基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噻吩烷、γ-丁内酯、甲苯、乙醇、甲醇等。
至于反应温度,使用-80℃至100℃,优选0℃至80℃。如果温度低于-80℃,则反应可能不会充分地进行。如果温度高于100℃,则溶剂和原材料可能分解。为了获得充分的反应速度和不引起分解,0℃至80℃的范围是最优的。
因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许多原材料具有水解性,所以在低水含量的空气、氮气、氩气等的氛围中进行合成是合乎需要的。
也可能通过重结晶方法或再沉淀方法、接着是其中将所获得的固体物质洗涤的方法等将已由上述方法获得的离子配合物纯化,在所述重结晶方法中,将溶液浓缩以使晶体沉淀;在所述再沉淀方法中,将大量不良溶剂添加到溶液中以使它们沉淀。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2.10g邻苯二酚、1.90g四氟硼酸锂(LiBF4)和8mL碳酸乙基甲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1.60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乙基甲酯。这样,获得了2.60g(产率:83%)二氟(邻苯二酚)硼酸锂。
[化学式3]
Figure A20068000153000141
实施例2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5.52g水杨酸、6.08g六氟磷酸锂(LiPF6)和100mL碳酸二乙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3.40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乙酯。这样,获得了9.70g(产率:97%)四氟(水杨酸)硼酸锂。
[化学式4]
Figure A20068000153000142
实施例3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3.02g三氟乙酸、3.34g四氟硼酸锂(LiBF4)和100mL碳酸二乙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3.02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乙酯。这样,获得了9.80g(产率:98%)二氟双(乙酰氧基)硼酸锂。
[化学式5]
实施例4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6.72g邻苯二酚、1.91g四氟硼酸锂(LiBF4)、1.05g氟化锂和100mL碳酸二乙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4.76g作为反应助剂的三氯化硼(BCl3)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乙酯。这样,获得了9.49g(产率:95%)二氟(邻苯二酚)硼酸锂。
实施例5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2.10g邻苯二酚、2.10g四氟硼酸钠(NaBF4)和10mL碳酸二甲基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1.61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甲基酯。这样,获得了3.30g(产率:96%)二氟(邻苯二酚)硼酸钠。
实施例6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2.10g邻苯二酚、3.51g六氟磷酸钾(KPF6)和20mL碳酸二乙酯混合在一起并溶解。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1.61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乙酯。这样,获得了4.36g(产率:90%)四氟(邻苯二酚)硼酸钾。
实施例7
在露点为-60℃的手套箱中,将2.10g邻苯二酚、4.15g四氟硼酸四乙基铵((C2H5)4NBF4)和10mL碳酸二甲基酯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悬浮液条件。接下来,在室温下,在搅拌的同时,将1.61g作为反应助剂的四氯化硅缓慢地添加到这一混合液体中。在开始该添加的同时,剧烈地产生气体,该悬浮液逐渐地变得透明。在终止该添加之后,继续搅拌2hr。将所获得的反应液体在45℃和133Pa的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以除去碳酸二甲基酯。这样,获得了5.32g(产率:97%)二氟(邻苯二酚)硼酸四乙基铵。

Claims (7)

1.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式的离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在作为反应助剂的含元素周期表第1、2、13或14族元素的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中至少一种与由通式(4)或通式(5)表示的含卤化合物起反应,
[化学式6]
Figure A2006800015300002C1
E3-O-R2                 -----(3)
Aa+ p[(R4)h-M-(R9)m+1]b- -----(4)
(R4)h-M-(R9)m           -----(5)
其中,M表示过渡金属或元素周期表第13、14或15族的元素,Aa+表示金属离子,氢离子或离子,
a表示1-3,b表示1-3,p表示b/a,h表示1-5,i表示0-2,j表示0-5,k表示0或1,m表示0-4,h,i和j的总和为3-6,i和j中至少一个一定是1或更大,
R1表示C1-C10亚烷基、C1-C10卤化亚烷基、C3-C10亚环烷基、C3-C10卤化亚环烷基、C6-C20亚芳基或C6-C20卤化亚芳基,其中这些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i的数值存在的R1可以彼此键接,
R2表示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C(=O)R3,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j的数值存在的R2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3表示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j的数值存在的R3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R4表示卤素、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C6-C20卤化芳基,或X3R5,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按h的数值存在的R4可以彼此键接以形成环或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X1表示O、S、SO3或NR6;X2表示O、S或NR7;X3表示O、S、SO3、CO2或NR8
R5、R6、R7和R8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表示氢、C1-C10烷基、C1-C10卤化烷基、C6-C20芳基或C6-C20卤化芳基,其中这些烷基和芳基可以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取代基和杂原子,以复数数值存在的R5、R6、R7和R8可以彼此通过单键或多键键接以形成环或可以与相邻的分子键接,成为聚合物形式,
E1、E2和E3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表示氢或碱金属,和
R9表示卤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助剂是Al、B、Si、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助剂是Al、B、Si、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烷氧基化合物或羧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助剂是AlCl3、BCl3或SiCl4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M是Al、B、V、Ti、Si、Zr、Ge、Sn、Cu、Y、Zn、Ga、Nb、Ta、Bi、P、As、Sc、Hf或Sb。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Aa+是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氢离子或季烷基铵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9是氟。
CN2006800015301A 2005-01-24 2006-01-24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0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5917/2005 2005-01-24
JP2005015917 2005-01-24
JP2005256879A JP5211422B2 (ja) 2005-01-24 2005-09-05 イオン性錯体の合成法
JP256879/2005 2005-09-05
PCT/JP2006/301017 WO2006087889A1 (ja) 2005-01-24 2006-01-24 イオン性錯体の合成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0903A true CN101090903A (zh) 2007-12-19
CN101090903B CN101090903B (zh) 2011-10-26

Family

ID=3691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5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0903B (zh) 2005-01-24 2006-01-24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57233B2 (zh)
EP (1) EP1842853A4 (zh)
JP (1) JP5211422B2 (zh)
CN (1) CN101090903B (zh)
WO (1) WO20060878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5779A (zh) * 2013-09-30 2016-07-13 株式会社Lg化学 含基于邻苯二甲酸酯膦的阴离子的电解质、含其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添加剂和含其的二次电池
CN110036524A (zh) * 2017-01-20 2019-07-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非水二次电池用电解液、非水二次电池及金属络合物
CN110627742A (zh) * 2018-10-31 2019-12-31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至少一种环状配体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2271334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金属镁为负极材料的镁金属电池用负极成膜添加剂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4059A1 (de) * 2007-07-04 2009-01-08 Chemetall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äurearmer lithiumboratsalze und mischungen aus säurearmen lithiumboratsalzen und lithiumhydrid
JP2014122185A (ja) * 2012-12-21 2014-07-03 Central Glass Co Ltd 有機化合物を配位子とするイオン性金属錯体塩の製造方法
JP2016027030A (ja) * 2014-07-02 2016-02-1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精製イオン性錯体の製造方法
WO2016002772A1 (ja) * 2014-07-02 2016-01-07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精製イオン性錯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オン性錯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9030C1 (de) 1998-06-30 1999-10-07 Metallgesellschaft Ag Lithium-bisoxalatoborat,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dessen Verwendung
JP3824465B2 (ja) * 1999-08-02 2006-09-20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イオン性錯体の合成法
JP3498905B2 (ja) * 1999-08-02 2004-02-23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ディバイス用電解質
DE10016801A1 (de) * 2000-04-05 2001-10-11 Merck Patent Gmbh Lithiumsalz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nichtwässriger Elektrolyt sowie elektrochemische Zelle
DE10108592C1 (de) * 2001-02-22 2002-08-14 Chemetall Gmbh Borchelatkomplex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3907483B2 (ja) * 2002-01-18 2007-04-1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イオン性金属錯体の合成法
US6849752B2 (en) * 2001-11-05 2005-02-01 Central Glass Company, Ltd.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ionic metal complex
DE102004011522A1 (de) * 2004-03-08 2005-09-29 Chemetall Gmbh Leitsalze für Lithiumionenbatterien und deren Herstellu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5779A (zh) * 2013-09-30 2016-07-13 株式会社Lg化学 含基于邻苯二甲酸酯膦的阴离子的电解质、含其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添加剂和含其的二次电池
CN105765779B (zh) * 2013-09-30 2019-05-28 株式会社Lg化学 含基于邻苯二甲酸酯膦的阴离子的电解质、含其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添加剂和含其的二次电池
CN110036524A (zh) * 2017-01-20 2019-07-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非水二次电池用电解液、非水二次电池及金属络合物
US11201352B2 (en) 2017-01-20 2021-12-14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al complex
CN110627742A (zh) * 2018-10-31 2019-12-31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至少一种环状配体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
CN112271334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以金属镁为负极材料的镁金属电池用负极成膜添加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57233B2 (en) 2009-07-07
JP2006225372A (ja) 2006-08-31
EP1842853A1 (en) 2007-10-10
WO2006087889A1 (ja) 2006-08-24
JP5211422B2 (ja) 2013-06-12
CN101090903B (zh) 2011-10-26
US20080125602A1 (en) 2008-05-29
EP1842853A4 (en)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0903B (zh) 离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US6849752B2 (en)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ionic metal complex
JP3824465B2 (ja) イオン性錯体の合成法
JP5315971B2 (ja) ジフルオロビス(オキサラト)リン酸リチウム溶液の製造方法
JP3907446B2 (ja) イオン性金属錯体の合成法
EP2780346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difluorochelatoboraten und verwendung als batterieelektrolyte oder additive in galvanischen zellen
CN103370827A (zh) 离子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离子性化合物的电解液和蓄电装置
CN104080832A (zh) 在双金属催化剂和链转移剂的存在下合成聚碳酸酯的方法
FR2928925A1 (fr) Complexes de bore ou d'aluminium, et leurs utilisations.
US5731470A (en) Weakly nucleophilic anions
CN101337938B (zh) 醋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CN108912155A (zh) 一种二氟草酸硼酸盐的制备方法
JP3907483B2 (ja) イオン性金属錯体の合成法
CN111934006B (zh) 固有微孔聚铝/硼酸盐固态电解质和电池
US20120259126A1 (en) Lipophilic metallates
JP2001247306A (ja) イオン性金属錯体の合成法及び精製法
JP4454528B2 (ja) イオン性錯体
CN114989206B (zh) 双丙二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TW200710070A (en) Solvent for reac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2660204B1 (ko) 고순도의 세슘 플루오로 옥살레이토 포스페이트를 제조하는 방법
JP4918956B2 (ja) ホウ素系アルカリ金属塩の製造方法
CN117624244A (zh) 一种草酸磷酸盐的制备工艺
Cervilla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dium tetrabutylammonium tris (thiobenzilato)-molybdate (IV)
JP2006111538A (ja) イオン性金属錯体の合成法
JP2022147120A (ja) 強発光性希土類錯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