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9270B - 织机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9270B
CN101089270B CN2007101012133A CN200710101213A CN101089270B CN 101089270 B CN101089270 B CN 101089270B CN 2007101012133 A CN2007101012133 A CN 2007101012133A CN 200710101213 A CN200710101213 A CN 200710101213A CN 101089270 B CN101089270 B CN 101089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om
main shaft
braking
prime m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1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9270A (zh
Inventor
山本昭彦
山崎守一
石田智一
山和史
松本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dako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dakom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8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9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9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9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6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using particular methods of stop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02Avoiding starting mark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07Loom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驱动装置,对于停止位置有延迟倾向的织机,不对电磁制动器增加负担,而保持织机主轴的制动能力,从而事前防止停止位置的延迟所引起的织物质量上的问题。其具备,将旋转力传送于各装置的主轴、由交流电动机而构成的原动机、将原动机的旋转以规定比率减速而传送于主轴的减速单元、由励磁电流的供给而使制动转矩作用于主轴的电磁制动器、向原动机供给交流电力的驱动电路、向电磁制动器供给励磁电流的制动电路。在织机停止时,通过驱动电路对原动机的旋转速度输出对应于同步低速度的频率的交流电压,从原动机发生抵抗旋转方向的制动转矩,并且,制动电路输出励磁电流而使主轴停止。

Description

织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可容易改变运转转速的构成的织机中,即使织机处于很重的负荷状态或被高速运转时,也可以保持织机主轴的制动能力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的织机的主轴驱动系统,公知的是主轴驱动装置,例如,由原动机、作为织机的各装置的驱动源起作用的织机主轴,将由多个皮带轮及传送带而构成的原动机的旋转传送至织机主轴的减速单元所构成的同时,为了停止主轴的电磁制动器连接于主轴。在织机运转中,即使电磁制动器被停止,同时,交流电源连接于原动机而驱动织机,并且,若发生断纱等停后原因,通过输出织机的停止信号,则使电磁制动器起动,而使织机停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织布工厂,要求为了改变转速的不用进行交换为不同径的皮带轮的工作,而可以容易设定织机的转速的技术,作为能实现这些的技术,所公知的是专利文献2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公开,在主轴的驱动系统上,构成作为原动机的多相感应电动机,和在原动机供给交流电力的可变频率型变换器的同时,在织机的连续运转中,通过从变换器输出对应于被预定的织机转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力,而以所希望的转速驱动织机的装置,对于以在上述专利文献1表示的减速单元被主轴驱动的织机,一般使用可变频率型变换器设定织机转速。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平6-158478号公报([0014]~[0026],图1)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昭61-90877号公报(全文说明书第1页~第8页,第1图) 
发明内容
最近所要求的织机,例如,可以将作为经纱开口装置所谓凸轮开口装置、多臂装置、提花机装置被采用的可织造高附加价值织物的织机或在被高速运转的织机中,有织机的停止位置(停止的主轴角度)延迟的倾向。尤其,发生停台原因后,若织机惯性旋转2次以上后被停止,则伴随惯性旋转中的2次以上的过剩打纬,而发生纬档,或在于绒织造的织机,有所谓发生绒头脱落等的织物质量上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也可以考虑设定成使得提高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转矩,反而,随着电磁制动器的负担增加的分量,电磁制动器的磨损早期的进行,也有周期性地发生上述的织物质量上的问题。 
电磁制动器成为,例如,将通过板弹簧安装于旋转轴侧的皮带轮等的旋转体电枢,电磁吸附于积层摩擦材料被而成的固定片的表面,而发生摩擦转矩的结构。因此,若摩擦材料的磨损进展,则在停止位置上发生延迟,最后需要电枢~固定片之间的空隙调整等的机械的维修工作。然而,这种工作很复杂且调整需要时间。若摩托进一步进展,则需要电磁制动器的交换。如此,也会发生损害织布的生产性或织机的保全成本被增大等的管理上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可以织造高附加价值织物的织机或被高速运转的织机,对有织机的停止位置(停止的主轴角度)延迟的倾向的织机,不会增大电磁制动器的负担,而保持织机主轴的制动能力,从而事前防止上述织物质量上的问题等。 
在此,本发明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具备,将旋转力传送于织机上的各装置的主轴、由交流电动机而构成的原动机、将原动机的旋转以规定比率减速而传送于上述主轴的减速单元、设置在上述主轴侧的同时,由励磁电流的供给而使制动转矩作用于主轴的电磁制动器、向上述原动机供给交流电力的驱动电路、向上述电磁制动器供给励磁电流的制动电路,在织机制动时,上述驱动电路中止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上述制动电路,输出励磁电流而使上述主轴停止。而且,作为本发明的有特点的构成,上述驱动电路,在织机运转时,供给对应于被设定的织机转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力而旋转驱动主轴,在织机制动时,在从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被中止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停止为止的至少一部分期间,通过输出比所述织机运转时的频率还低的频率的交流电压,而从上述原动机发生对主轴的制动转矩,上述制动电路在上述一部分期间的结束时刻之前开始上述励磁电流的输出,在上述一部分期间结束后继续上述励磁电流的输出作 为其要旨。 
根据上述要旨,上述驱动电路,在织机运转时,供给对应于被设定的织机转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力而旋转驱动主轴,因而,不做如以往交换皮带轮的工作,也能够将织机的转速容易设定为所希望的值的同时,在于从在织机停止时的交流电力的供给被中止后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被停止为止的旋转状态,驱动电路,通过输出比织机运转时的输出频率还低的频率的交流电压,而由交流电动机而构成的原动机能够朝抵抗旋转方向的方向发生制动转矩。换而言之,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外,因从原动机侧的制动转矩作用于主轴的驱动系统,因此,如仅由来自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而被停止的以往装置,不用增大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也会减少织机停止位置的延迟,能够防止伴随以往所发生的停止位置的延迟的纬档或在于绒面织机的绒头脱落等的织物缺点。此外,伴随施加从原动机侧的制动转矩,在于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工作量被减少,因而,能够使电磁制动器的磨损延迟。由此,电磁制动器的磨损所引起的织物缺点的发生频率减少,电磁制动器更耐用的同时,对减速单元在织机停止时施加的冲击会减少,因而,减速单元更耐用。 
对于上述织机的驱动装置,具体而言,原动机的输出轴与上述织机主轴,被配置于织机框架上,使得该些的旋转轴心互相离间,另一方面,减速单元,例如,由对原动机的输出轴及上述主轴一同安装在同轴上的第1皮带轮并第2皮带轮、卷绕于上述2个皮带轮的环带而构成。然而,对于减速单元,不限定于这种例子,通过输出轴及在主轴上分别安装在同轴的其齿轮数不同的齿轮而进行减速等,构成公知的减速结构也为宜。 
最好被构成为,可以从保持用电压和大于其的过励磁用电压中选择地输出向电磁制动器供给的电压,上述制动电路被构成,由通过预先设定的制动开始时间,而供给上述过励磁用电压,在主轴旋转的停止后,以便供给保持用电压。由此,在织机停止时的制动转矩的需要的期间,使发生比在于主轴旋转的停止后的制动转矩更大的制动转矩后,使织机主轴的旋转能够更早期停止的同时,主轴旋转停止后,通过转换为保持用电压,发生保持停止状态程度的制动转矩,因此,能够控制有关织机停止的电磁制动器的消耗电力,而成为省能源。 
在从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被中止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被停止为止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上述驱动电路所输出的交流电力,成为对应于比在于其输出时刻的实际原动机的旋转速度还低的同步速度的频率的交流电压为更适合。由此,原动机,在于上述一部分期间,朝抵抗旋转方向的方向能够确切且连续地发生制动转矩。在这种上述一部分期间的方式,具体而言,皆包括以下的方式:1)其起点比向原动机的交流电力的供给被中止的起点取决于更后的方式、2)其终点比织机主轴的旋转停止的时刻取决于前的方式、3)其起点及终点取决于,以便成为从向原动机供给的交流电力被中止后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停止为止的期间整体的方式。如此的一部分期间的起点及终点,预先被决定于织机制造高。 
确定上述一部期间的起点,比上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开始时刻先行。由此,在电磁制动器被作用的时刻,与以往相比,发生从原动机的制动转矩分量,转速已被减速,因而,能够更早期停止织机主轴的同时,由于从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作动期间中的主轴旋转量(制动工作量)被减少,因此,电磁制动器更耐用,因此,为更理想。此外,在电磁制动器作动时,施加于减速单元的冲击已被减速的分量减速,因而,构成减速单元的齿轮或环带等的构成材料也更耐用。 
对于成为上述交流电动机的原动机,电压值只要是经时间被正逆反转的电源而被驱动的值即可,多相电动机或者单相电动机皆可。具体而言还可以列举,除能够用以市电驱动的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以外、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上不具有由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磁极的所谓的磁组电动机等。 
在上述的同步电动机或磁组电动机的情况下,驱动电路,在上述一部分期间,以便避免同步脱离(即,对旋转状态的原动机发生制动转矩)根据逐渐地减少的指令频率输出交流电压,对原动机能够使制动转矩有效地作用并减速。并且,在感应电动机的情况下,驱动电路,能够由可变频率可变电压型变换器而构成,如此的变换器,在上述一部分期间与上述驱动电路同样,发生基于逐渐减少的指令频率的交流电压也为宜,构成为以便对原动机的额定运转频率,转换为低频率(具体而言,1/3以下的频率)的交流电压而输出也为宜。关于感应电动机,根据上述的任一输出,都能对被旋转的原动机发生转矩。 
另外,在原动机由感应电动机而构成的上述后者的情况下,即,在转换为低频率的交流电压而输出的情况下,通过与电磁制动器的协动,若成为被减速至比对应于被切换输出的频率的同步速度还低的速度,原动机,则发生不是制动转矩而是加速转矩。从而,更理想的是为了避免如此的情况,对由与电磁 制动器的协动而被减速的原动机的实际旋转速度达到对应于上述被切换输出的频率的同步速度的时刻,将上述一部分期间的终点,以便成为比其之前,而预先设定即可。或者,作为防止其的另外方法,根据达到上述时刻,还可以考虑构成转换输出对应于比此时的旋转速度还低的同步速度的频率的交流电压。 
织机的停止位置,根据预先设定的织机的转速,或者,例如,由关于被设定在开口装置的经纱开口的设定(经纱开口图案、经纱开口量等)而施加于织机主轴的负荷变大,伴随此织机的停止位置也大变位。因此,在开始连续运转之前的调整运转的阶段中,预先适当地设定在原动机侧使制动转矩发生的时期及在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开始时间即可,至少原动机侧或电磁制动器侧中至少任一方的时期设定可能地被构成。但是,其后,由织机的运转转速被改变等,有时与当初设定的织机的停止位置替换。从而,更理想的是,由对于织机的停止位置的目标停止位置的偏差,而将在于下次织机停止时的上述设定时期补正可能地构成即可。更具体而言,织机的驱动装置还具备,输出基于对主轴的旋转被停止时的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位置的偏差量的补正信号的补正电路的同时,被构成为按照上述补正信号补正,开始从下次的织机停止时的上述驱动电路的对应于上述同步低速度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输出的时期及由上述制动电路的上述制动开启时间中至少任一方。由此,在于原动机及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所发生的时期朝对目标停止位置的实际上的停止位置的偏差被解消的方向自动地被补正,因而,能够事前防止伴随忽视停止位置的延迟的事故或织物品质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织机的主轴驱动系统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驱动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方块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在织机停止时的变换器与制动电路的各输出情况及织机主轴的转速的减速情况的动作定时图。 
图4是以本发明的织机的不同驱动装置表示其内部构成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面说明为了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上,将织机主轴的驱动系统平面简化而表示。织机10,对左右一对框架11、12,比设有原动机16的右侧框架11为了将旋转力传送给另一方的左侧框架12的主轴14贯通两框架11、12的方式被设置,且在两侧由框架11、12可旋转地被支持。 
对于主轴14的驱动部,概括而言,由原动机16、电动机皮带轮18、织机皮带轮19、环带20、电磁制动器24而构成,如在图1的纸面右侧所示,将右侧框架11配置于中心。在原动机16的输出轴,电动机皮带轮18在同轴上且与此被安装为一体,另一方面,在主轴14的右侧端部,比电动机皮带轮18大径被安装的织机皮带轮19,对主轴14上同轴且与此被安装为一体。在电动机皮带轮18及织机皮带轮19,其之外周对轴方向复数设置V字状的沟槽的同时,由复数条的V字带而构成的环带20以规定的张力状态卷绕于电动机皮带轮18及织机皮带轮19,这些构成将原动机16的输出轴的旋转减速而传送至主轴14的减速单元。 
面对织机皮带轮19的右侧框架11的相对面,圆盘状的电枢25通过板簧26,与织机皮带轮19被安装在同轴上,被安装成圆盘状的固定片27,以便相对于上述电枢25而安装于右侧框架11。电枢25,由钢铁等的磁性材料而构成,固定片27,在圆环状的电磁线圈上,层叠摩擦材料的所谓将制动器套形成在其相对面,而形成圆盘状的同时,以便相对于电枢25而被安装。并且,电枢25和固定片27,以便具有数mm的空隙,其安装位置对右侧框架11被调节。而且,通过向从后述的制动电路36至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枢25抵抗板簧26的作用力,而电磁吸附于固定片27发生制动转矩,并且,通过向电磁线圈的通电被遮断,电枢25受板簧26的作用力,从固定片27被解脱,构成称为励磁型的电磁制动器24。 
主轴14,与该旋转同步,作为将旋转力传送至机械地被驱动的织机上的各装置的驱动轴所使用,具有作为所谓织机的曲轴的功能。更具体而言,织机10具有为了驱动左右一对被设置的耳组装置(右)、耳组装置(左)的各驱动轴sh1、sh2、为了驱动打纬装置的驱动轴sh3、为了驱动经纱开口装置的驱动轴sh4、为了驱动织布的卷绕装置的驱动轴sh5,在图中的齿轮g1~g5是与主轴14一体旋转的齿轮,齿轮g11~g15是与驱动轴sh1~sh5一体旋转的齿轮,齿轮g21~g22及齿轮g25是啮合在与主轴侧的齿轮与各装置的驱动轴一体的齿轮的双方,而将主轴的旋转力传送至各驱动轴的空转齿轮。 
况且,在主轴14还设有作为角度检测器的编码器29。在编码器29的输入轴,齿轮g16与此被安装为一体的同时,在主轴14的端部,具有与齿轮g 16相同齿数的齿轮g6与此被安装为一体,编码器29,其输入轴的齿轮g16以便啮合于齿轮g6,被安装在左侧框架12。因此,编码器29,伴随主轴14的旋转,而能够输出对应于其旋转角度θ的角度信号S0。 
(1)第1实施例 
在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织机10的驱动装置30的内部构成。织机的驱动装置30,大致而言,具有控制织机的整体动作的主控制器32、发生向原动机16供给的电力的驱动电路34、向电磁制动器24供给制动电流的制动电路36而成,在主控制器32,输入从编码器29的主轴角度信号S0。并且,在主控制器32,运转按钮37、停止按钮38等的织机的各操作按钮被连接,从这些的操作信号,即,运转操作信号S1、停止操作信号S2等被输入的一面,来自探测引纬错误的探针或经纱切断传感器等的停止原因信号S2被输入。主控制器32,通过实行在织机制造商侧预先被安装的控制程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而可以实现关于织机整体的动作的控制。更具体而言,主控制器32,通过运转操作信号S1被输入开启,而输出运转信号S5,并且,若输入停止操作信号S2或停止原因信号S3,通过其后达到规定的设定角度ST1,而将运转信号S5输出关闭且将停止信号S8输出开启的同时,通过达到规定角度ST2而能够输出制动信号S9。 
在此,在本实施例,将作为交流电动机的原动机而采用3相感应电动机,而且,作为驱动电路34而采用可变频率可变电压型变换器(VVVF变换器)34的装置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然而,对于原动机,作为单相或2相以上的感应电动机构成也可以,由2相以上的同步电动机或脉冲电动机等所构成,将驱动电路由对应于其电动机的电路所构成也可以。 
变换器34,被连接于供给3相的交流电力的市电46,另一方面,其输出端子,被连接于原动机16的未图示的一次线圈。并且,在变换器34,作为其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子,从主控制器32的运转信号S5、低速正转信号S6、低速逆转信号S7及停止信号S8分别可输入地连接于4个输入端子A~D的同时,通过设定器39,为了将织机的设定转速等的信息作为设定值信号S4而接受,将信息能电气发送接受地被连接。 
对于变换器34的输入端子,端字A是运转信号的输入端子、端子B是低速正转信号的输入端子、端子C是低速逆转信号的输入端子。并且,端子D是停止信号的输入端子、变换器34被构成为通过该信号以被输入开启,实行后述的再生制动。另一方面,在设定器39,织机的运转转速(织机的主轴转速)由操作人员被预先输入,设定器39,基于被预先输入的电动机皮带轮18或织机皮带轮19的外径信息及原动机的极数或额定运转频率等的信息,决定从变换器应输出的输出指令频率,将其信息作为设定值信号S4而送至变换器34。 
因此,变换器34,若运转信号S5被输入,例如,则按照预先被程序化的输出频率与输出电压的比率所谓V/F模式,输出对应于上述被送入的指令频率的交流电压,能够将原动机16以对应于指令频率的速度旋转驱动。而且,若从主控制器32输入低速正转信号S6及低速逆转信号S7,通过对于上述原动机的额定运转频率,输出数分之1左右的低频率(具体而言,5Hz~10Hz)的交流电压,而能够以低速正转或逆转原动机,并且,若停止信号S8被输入,以下会详细说明,但为了在惯性旋转中的原动机16发生电气制动转矩,输出比对现在的转速同步速度低频率的交流电压。 
另外,在制动电路36,被连接有输出电压值V11的直流过励磁电压的过励磁用电源47和、输出电压值V12的保持用电压的保持用电源48,另一方面,其输出端子被连接于内装于固定片27的未图示的电磁线圈。而且,可输入从主控制器32的控制信号S9而连接于制动电路36。因此,若制动信号S9被输入开启,制动电路36,首先将从过励磁用电源47供给的直流电压输入至电磁制动器24的同时,通过经过规定时间P2,而将从保持用电源48供给的直流电压输出至电磁制动器24,而且,通过制动信号S9被输入关闭,中止向电磁制动器24的直流电压的供给。 
因此,对于织机停止时的驱动装置30的动作,以下使用图3进行说明。图3是将从主控制器32所输出的各控制信号的信号水平、伴随这些的织机主轴的转速为纵轴,将经过时刻作为横轴的动作时间图表,综合表示作为驱动信号34的变换器34的动作状况与其输出频率·输出电压并制动电路的电压输出状况。另外,对于织机主轴的转速,以实线图示由本发明的转速的变化状况,而且,以点线图示,以往装置使用同样的电压值v11的过励磁用电源,仅使电磁制动器作动而被制动的织机主轴的转速的变化状况。 
接着,在于时刻t0,主控制器32,输出开启运转信号S5,另一方面,输出关闭制动信号S9,织机10成为伴随引纬的连续运转状态。更详细而言,变换器34,通过运转信号S5被输入开启,以对应于设定转速的输出频率f1连续输出电压V1的交流电力的结果,主轴转速r0以连续运转。 
然后,在连续运转中,发生经纱切断,作为停台原因信号的断纬信号S3被输入开启,主控制器32,则立刻开始为了使织机停止的一系列的程序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主控制器32,在通过规定的角度时间ST1的时刻t1,由关闭输出运转信号S5的同时,打开输出停止信号S8,而变换器34,经过期间P1(即,从时刻t1到时刻t3之间),将向原动机的输出频率从运转驱动的输出频率f1转换为其数分之1以下的频率f2的同时,按照v/f模式,转换为对应于此的输出电压v2的交流电压,作为交流电力而输出至原动机16。即,到此为止,被运转驱动的原动机16,将频率f2的交流电力送回至变换器34的发电制动,即,转换为再生制动状态,通过以旋转速度r0处于旋转状态的原动机16的输出轴朝对抗于其旋转方向的方向发生制动转矩轴Q1。因此,原动机16,向对应于输出频率f2的同步旋转速度的转速r3逐渐地被减速下去。另外,对于输出频率f1~f2、输出电压v1~v2,具有f1≥3·f2、v1>v2的关系,作为数值的范围,f1=30~60Hz、v1=100~200V、f2=1~10Hz、v2=60~80V,作为具体的数值例,能够成为f1=60Hz、v1=200V、f2=15Hz、v2=80V。并且,被变换器34所再生的交流电力,例如,在其内部被蓄电或作为热能被散热等的方式被消耗。 
另一方面,主控制器32,在通过设定器39而达到被预先输入的制动开始时间的时刻t2,输出开启制动信号S9,制动电路36,从过励磁用电源47经过期间P2,将电压值V11的过励磁直流电压供给到电磁制动器24。由此,电磁制动器24,使与通常的保持状态相比还强的制动转矩作用主轴14的结果,主轴14的转速,由从时刻t1所发生的原动机侧的制动转矩Q1与从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Q2,从转速r1急剧地减速下去。 
然后,在再生制动的实行期间P1达到结束的时刻t3的时刻,主轴14被减速为比转速r3稍微高的转速r2。在此时刻,主控制器32,通过输出关闭停止信号S8,变换器34,为了再生制动,中止输出到此为止的频率f2输出电压v2的交流电压的同时,将其输出电气地作为开路状态而将原动机16作为自由状态。因此,在原动机16侧虽不发生制动转矩,但制动电路36仍然供给过励磁电压v11 的直流电压而发生高制动转矩Q2,因而,主轴14,其后也继续减速,终于,在时刻t4其旋转完全被停止。并且,在比时刻t2期间P2经过的时刻t5,制动电路36,转换为电压值V12的直流的保持用电压而输出至电磁制动器24。由此,电磁制动器24,仍然由制动转矩Q3保持主轴,因而,能够仍然保持其停止位置。另外,将电磁制动器的连续定格电压作为V13时,对于直流电压的大小关系,具有v11>V13≥V12的关系,作为具体的数值,作为V13=24V时,为v11=60V、v12=9~24V。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在于织机停止时的惯性旋转状态下,通过驱动电路,对其旋转速度输出对应于同步低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压,原动机朝对抗于旋转方向的方向发生制动转矩,在比以往装置的主轴的停止时刻t6还快的时刻t4,能够使织机的主轴旋转停止。并且,如从图3所得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由电磁制动器24的制动工作量(制动中的旋转量)与以往装置相比被减轻的结果,由于能够使电磁制动器的磨损的进行延迟,因此,电磁制动器更加耐用。而且,对构成减速单元的环带,在电磁制动器作动时施加的冲击比仅由从如以往的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使停止的织机被减少,因此,构成减速单元的环带或皮带轮等的构成材更加为长寿。 
上述实施例,从比电磁制动器24的制动开始时间的时刻t2还前的时刻t1,在原动机16侧实行再生制动的例。由此,在电磁制动器24作用的时刻t2与以往相比,比时刻t1发生从原动机的制动转矩的分额,转速已被减速到r1,所以,可以使主轴14在更早期的时刻t4停止,结果可以使主轴的停止位置在更前方的角度停止。然而,不限定于此,在原动机16侧可以将再生制动的实行开始时期设定为时刻t2以后也可以。 
而且,再生制动实行的期间P1、及输出过励磁电压的期间P2的各期间的长度(时间),考虑在织机所能预测的负荷状况或设定转速在织机制造商侧被决定,在主控制器32及制动电路36提前被程序化。相对于期间P1的起点,更理想的是,决定成与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开始时间相同或之前为更理想,但原动机的旋转速度至少由电磁制动器的作动,对于运转中的旋转速度r0,决定在达到其2/3左右的旋转速度的时期之前即可。并且,相对于期间P1的终点,由原动机及从电磁制动器的制动转矩,对于运转中的旋转速度r0,若决定在从达到1/2左右的旋转速度的时期到主轴14被停止之前时期的范围内,可以使从原动机的 制动转矩更有效地作用为更理想。对此,对于期间P2的终点,设定在主轴的旋转完全停止的时期即可,设定在主轴14被停止之后的时期为最理想。 
并且,变换器34在期间P1,对于在原动机16发生制动转矩时的电压输出方式,上述实施例是将输出频率向频率f2进行一次切换的例,对于频率f2,对于原动机的定格运转频率数50Hz~60Hz,实际上能作为1/3以下的频率,最理想的是5Hz~10Hz。然而,如上述代替为进行一次切换,实行逐渐切换为中间的多个低频率的多个再生制动工程,最后,实行向频率f2切换的再生制动工程。 
对于另外电压输出的方式,在变换器34对应于时间提前设定有输出频率的减少模式,通过运转信号S5被输入关闭,按照提前设定好的频率的减少模式减少输出频率,从而可以实现再生制动。或者,变换器34从对原动机输出的电流和交链磁通的关系进行矢量运算等,由计算依次求原动机的旋转速度,从所求的转速制动转矩成为最大的方式使输出频率顺次地减少而构成,或根据从在输出轴所安装的旋转速度传感器的实际测量转速,驱动电路为了从原动机发生制动转矩,使输出频率顺次地减少而构成也可以。 
而且,以最后的频率f2使再生制动实行后,切换为比这些还低的频率而实行再生制动,或发生另外制动转矩的制动动作,更具体地,通过对于多相的卷绕线中任一个供给直流电流使制动转矩发生的所谓为了实行直流制动等而构成也可以。 
上述实施例是,将原动机由感应电动机而构成的例,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采用同步电动机或无刷直流电动机、在转子无永恒磁铁或电磁铁所谓由从固定片侧的磁通在转子侧发生磁极而旋转驱动的磁阻电动机等,在运转中对应于织机的设定转速的频率,将极性被反转的交流电压从驱动电路供给而被驱动的交流电动机。并且,驱动电路,在织机的停止时,通过输出频率比运转频率逐渐减少的交流电压,可以发生制动转矩而构成。 
对于电磁制动器24,经时间摩擦材料磨损,电枢25与固定片27之间的空隙逐渐增大的结果,发生织机停止位置的延迟。对此,例如,将在织机停止时提供过励磁电压的过励磁用电源47的输出电压可切换地构成,在停止位置上发生延迟时,通过使过励磁电压增大(换而言之,使制动转矩增大),控制停止位置的延迟也可以。 
作为另外的方法,将通过设定器进行输入的制动开始时间,在目前的设定角度之前进行再设定,通过将制动信号S9更早期输出,可以想到控制织机的停止位置的延迟。而且,以省力化为目标,还可以构成为根据停止位置的延迟信息,将织机的制动开始时间自动地进行补正。从而,在以下所示的更恰当的第2的实施例中,在发生停止信号S8时,测定织机停止位置而算出与目标的停止位置之间的偏差量,驱动装置50被构成为使得基于求得停止位置的偏差量,补正下次使用于织机停止时的制动开始时间的例。 
(2)第2实施例 
以下在图4所示的第2实施例,对于图2的织机的驱动装置附加,补正开始输出原动机侧的对应于上述同步低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时期及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开始时间的双方的补正电路40的例,关于补正电路40的周围部更详细表示。并且,在图4,对于驱动电路34、处于制动电路36的下流侧的原动机16、电磁制动器24、主控制器32的上流侧的操作按钮等省略图示。而且,对于与先前所示的图2具有同样的功能的部分,付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4所示的驱动装置50,对于主控制器32,附设有新的补正电路40。并且,补正电路40是,将为了补正开始输出在原动机侧的对应于同步低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时期及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开始时间的双方的补正量信号输出于主控制器32的电路,对于补正电路40,大略言之,具有设定器42、补正量信号发生器44。 
在补正量信号发生器44,从主控制器32的停止信号S8被分歧输入的一方,从编码器29的主轴角度信号S0被输入,且从补正量信号发生器44的输出信号S11、S12可向主控制器32供给地被连接。而且,在补正量信号发生器44,连接有目标停止角度被设定的设定器42,补正量信号发生器44,计测停止信号S8输入开启时的经过时间的同时,织机主轴达到确实认为停止的规定的时刻tx,从而将由信号S0被输入的主轴角度θ与由设定器42被设定的目标停止角度θS进行比较,将与对目标停止角度的偏差对应的延迟角度信号S11、S12作为补正量信号输出于主控制器32。主控制器32,分别读取如此被输入的延迟角度信号S11、S12的各信号值,即,该应补正的角度值Δθ1、Δθ2。从而,主控制器32通过为标准的设定角度ST1、ST2,为了输出停止信号S8及制动信号S9提前程序化的同时,将对设定角度ST1、ST2向解除对于目标停止位置的偏差量的方向加 算补正上述求得的补正角度值Δθ1、Δθ2,作为角度ST1′、ST2′所决定,使用在下次以后的织机停止时。并且,设定角度ST2通过未图示的设定器39的输入画面工作人员可适当地进行改变,而且,设定角度ST1,提前在制造商侧被决定的角度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 
其后,织机被再起动而连续运转后,断线信号S3再次被输入时,通过主控制器32达到被补正的设定角度ST1′,与输出关闭运转信号S5的同时且进行输出开启停止信号S8,并且,通过达到被补正的设定角度ST2′,进行输出开启制动信号S9。由此,将开始输出对应于从变换器34的同步低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时期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开始时间的双方,向提前求得的补正角度Δθ1、Δθ2分,接近目标停止角度θS的方向被加算补正,将织机的停止位置能够接近于目标停止角度θS。 
上述第2实施例是,对于开始输出在原动机侧对应于上述同步低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压的时期及在电磁制动器侧的制动开始时间的双方,实行补正的例,但还能构成为只补正上述中任一方也可以。并且,对于信号S8、S9的输出时期,在上述实施例将规定角度设定为标准,但,对于将通过规定角度后的经过时间设定为标准的装置也可以同样适用。 
本发明不限定于流体喷射式织机等的被高速运转的织机,可以广泛使用于在作为经纱开口装置具有多臂机开口装置或提花机开口装置等比较负荷重的装置的织机。 

Claims (6)

1.一种织机的驱动装置,具备:
主轴,将旋转力传送至织机上的各装置;
原动机,由交流电动机而构成;
减速单元,将上述原动机的旋转以规定比率减速而传送至上述主轴;
电磁制动器,设置于上述主轴侧的同时,由励磁电流的供给使制动转矩作用于主轴;
驱动电路,向上述原动机供给交流电力;
制动电路,向上述电磁制动器供给励磁电流,
在织机制动时,上述驱动电路中止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上述制动电路输出励磁电流而使上述主轴停止,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路,在织机运转时,供给对应于被设定的织机转速的频率的交流电力而旋转驱动主轴,在织机制动时,从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被中止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停止为止的至少一部分期间,通过输出比所述织机运转时的频率还低的频率的交流电压,从上述原动机发生对主轴的制动转矩,上述制动电路在上述一部分期间的结束时刻之前开始上述励磁电流的输出,在上述一部分期间结束后继续上述励磁电流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电路被构成为,可以从保持用电压与比其大的过励磁用电压中选择地输出向电磁制动器供给的电压,
上述制动电路,根据通过预先设定的制动开始时间,供给上述过励磁用电压,在主轴旋转停止后,供给保持用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交流电力的供给停止起到织机主轴的旋转停止为止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上述驱动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力是对应于比其输出时刻的实际原动机的旋转速度还低的同步速度的频率的交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上述一部分期间的开始点,以便比上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开始时间先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原动机,由多相感应电动机构成的同时,上述驱动电路由在上述一部分期间转换为原动机的额定运转频率的1/3以下的频率的交流电压而输出的可变频率可变电压型变换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织机的驱动装置,还具备,输出基于对主轴旋转被停止时的目标停止位置的停止位置的偏差量的补正信号的补正电路的同时,上述驱动装置,按照上述补正信号,补正在下次织机停止时开始输出从上述驱动电路的上述低频率的交流电压的时期,及由上述制动电路引起的上述制动开始时间中的至少一方。
CN2007101012133A 2006-06-13 2007-04-24 织机的驱动装置 Active CN101089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3242 2006-06-13
JP2006163242A JP2007332477A (ja) 2006-06-13 2006-06-13 織機の駆動装置
JP2006-163242 2006-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9270A CN101089270A (zh) 2007-12-19
CN101089270B true CN101089270B (zh) 2011-01-26

Family

ID=38544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12133A Active CN101089270B (zh) 2006-06-13 2007-04-24 织机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867767B1 (zh)
JP (1) JP2007332477A (zh)
CN (1) CN101089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4219B2 (ja) * 2012-06-05 2016-11-0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の駆動装置
CN102776667A (zh) * 2012-07-23 2012-11-14 青岛三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喷水织机经轴制动装置
JP7365098B2 (ja) * 2018-02-21 2023-10-1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駆動制御方法及び駆動制御装置
JP7441585B2 (ja) * 2018-07-19 2024-03-01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停止方法及びその停止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織機
JP7401397B2 (ja) 2020-06-04 2023-12-1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
CN112132329B (zh) * 2020-09-10 2024-02-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柄连杆机构磨损量的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4775147B (zh) * 2022-05-31 2023-09-26 杭州新丽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织机传动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17900A1 (fr) * 1981-12-05 1983-06-10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entrainement par moteur electrique
US5313988A (en) * 1991-05-23 1994-05-24 Picanol N.V., Naamloze Venootschap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a weaving machine during slow motion
CN1106087A (zh) * 1993-10-27 1995-08-02 新齿轮股份公司 改进的织机运转速度控制系统
US6307340B1 (en) * 1999-03-27 2001-10-23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Method for starting a power loom
EP0989217B1 (en) * 1998-09-24 2004-08-18 Tsud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i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olor picking loom
CN1565074A (zh) * 2001-10-04 2005-01-12 皮克诺尔公司 驱动机器的方法及该机器的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0877U (zh) 1984-11-20 1986-06-12
JPH0789750B2 (ja) * 1986-04-10 1995-09-2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クレ−ン用v/fインバ−タ制御方法
JP2832854B2 (ja) * 1990-04-13 1998-12-0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定位置停止装置
JPH0544140A (ja) * 1991-07-31 1993-02-23 Ichikawa Tekkosho:Yugen フイーダー装置
JP3138087B2 (ja) * 1992-11-09 2001-02-26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定位置停止制御装置
JP2978362B2 (ja) * 1993-05-14 1999-11-15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整経機等の制動制御装置
DE102004034117A1 (de) * 2004-07-15 2006-02-16 Lindauer Dornier Gmbh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 Webmaschine, Webmaschine und Webmaschinenverbun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17900A1 (fr) * 1981-12-05 1983-06-10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entrainement par moteur electrique
US5313988A (en) * 1991-05-23 1994-05-24 Picanol N.V., Naamloze Venootschap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a weaving machine during slow motion
CN1106087A (zh) * 1993-10-27 1995-08-02 新齿轮股份公司 改进的织机运转速度控制系统
EP0989217B1 (en) * 1998-09-24 2004-08-18 Tsud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i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olor picking loom
US6307340B1 (en) * 1999-03-27 2001-10-23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Method for starting a power loom
CN1565074A (zh) * 2001-10-04 2005-01-12 皮克诺尔公司 驱动机器的方法及该机器的驱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6-158478A 1994.06.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332477A (ja) 2007-12-27
EP1867767A3 (en) 2009-05-27
CN101089270A (zh) 2007-12-19
EP1867767B1 (en) 2012-06-13
EP1867767A2 (en)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9270B (zh) 织机的驱动装置
CN101267181B (zh) 可控制动无刷电动机
JP3983670B2 (ja) 織機及び開口機械のための駆動設備
Baratov et al. Achievement of electric energy savings through controlling frequency convertor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asynchronous motors in textile enterprises
KR100474600B1 (ko) 개별 방추 구동형 섬유 기계
KR101288223B1 (ko) 전기적으로 동작하는 구동장치를 구비한 리본 직조기
US2870349A (en) Electromagnetic drive for bodies to be moved in pregiven paths, especially shuttles of circular looms
EP0802270A2 (en) Weaving apparatus
US4837485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a power loom
CN105297327A (zh) 波轮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和动力驱动系统
US3125127A (en) Locher
CN103849991A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的织机传动与织机位置自动标定系统
CN103966731A (zh) 一种喷气织机的动力装置
PL200692B1 (pl) Sposób rozruchu i stałostanowego zasilania silnika synchronicznego o magnesach trwałych, zwłaszcza do napędu pompy hydraulicznej
CN107453652A (zh) 织机及其进行超启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EP0261683A2 (en) Weft yarn storing device
EP1048762A2 (en) Drive device for driving draft rollers in spinning machine
CN203821031U (zh) 一种喷气织机的动力装置
CN205407633U (zh) 一种倍捻机的双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控制系统
CN209686011U (zh) 多层水带圆织机缝编系统
CN203741518U (zh)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的织机传动与织机位置自动标定系统
WO2009051515A1 (fr) Machine électrique synchrone
JP2004180399A (ja) 糸条巻取機におけるモータ駆動方法
JP2004107870A (ja)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を備えた空気紡績機
RU2295817C2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синхронных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маши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