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444B -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444B
CN101075444B CN2007100916056A CN200710091605A CN101075444B CN 101075444 B CN101075444 B CN 101075444B CN 2007100916056 A CN2007100916056 A CN 2007100916056A CN 200710091605 A CN200710091605 A CN 200710091605A CN 101075444 B CN101075444 B CN 101075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pulse signal
recording
recording pulse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1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5444A (zh
Inventor
城田彰
堀川邦彦
内野裕行
佐佐木仪央
谷口昭史
村松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75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5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3Power control during transducing, e.g. b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即使以诸如8倍标准速度或者更高的超高速记录时也能形成正确形状的记录凹坑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该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包括记录控制单元(10),用于当通过形成10或者更多长度类型的凹坑来记录信息时,生成长度与相应凹坑长度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该记录控制单元(10)如此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为4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一幅值改变为第二幅值,以及如此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不小于5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三幅值改变为第四幅值。

Description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580012537.9
申请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名称: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广泛使用的、诸如DVD-R(DVD-可记录)或者DVD-RW(DVD-可重新记录)之类、作为具有大记录容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可写或者可重写光盘上的信息记录处理方面,使用了激光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包括多个短激光脉冲的激光脉冲串形成记录凹坑。这样的方法也称为写策略方法(write strategy method)。
激光脉冲串由多个激光脉冲组成,这些激光脉冲的幅值在预定读功率电平和写(记录)功率电平之间改变。具体而言,根据记录信号,在其中不形成记录凹坑的光盘的记录表面上的区域(在下文,也恰当地称为“间隔部分”)中,利用处于读功率的激光束照射该记录表面。在其中要形成记录凹坑的记录表面上的区域(在下文中,也恰当地称为“凹坑部分”)中,利用一激光束照射该记录表面,其功率依据其幅值在读功率和写功率之间改变的激光脉冲串,由此在该记录表面上形成记录凹坑。
近些年来,作为写策略方法的示例,也提出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85753(图5、6、和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的传统配置中,在生成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记录凹坑时,使用单个脉冲的激光脉冲。在生成长度等于或者长于预置长度的记录凹坑时,使用具有凹形的激光脉冲或者具有L形的激光脉冲。结果,在生成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记录凹坑时,以具有大绝对值的预定高写功率电平形成记录凹坑。另一方面,在记录表面上生成等于或者长于预置长度的记录凹坑时,以在多个分级中改变的写功率电平形成记录凹坑,其中这些分级处于该写功率电平和低于该写功率电平的预定写功率电平之间。
通常,从该写功率接收的热能的积累在两种情况之间改变,这两种情况为:仅仅用绝对值大的写功率生成记录凹坑的情况;以及利用在多个分级中改变的写功率生成记录凹坑,而这些分级处于大绝对值的写功率和较小绝对值的写功率之间的情况。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当由于专利文献1的图4等所示的电流-功率(I-P)曲线的特性(I-P曲线的斜率)中的改变而导致写功率改变时,热能累积中的波动量在利用单个脉冲形成的记录凹坑和利用以多个分级改变的记录功率形成的记录凹坑之间改变。这会有在记录凹坑的形状方面的波动变大的问题。
在以高速执行记录的情况下,显著地出现该问题。
已经考虑到该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于在以较高速度(例如,8X(倍)速)执行记录时使用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以及包括该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并且用于将信息记录在诸如光盘之类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设备。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该脉冲信号有与各种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脉冲宽度,该设备包含:
第一脉冲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其至少一种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一幅值改变为低于第一幅值的第二幅值;以及
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其长度等于或者长于该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三幅值改变为低于该第三幅值的第四幅值,并且进一步改变为高于第四幅值的第五幅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涉及信息记录设备,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以及
记录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形成凹坑来记录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在该信息记录/再现设备中的记录控制器的概述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在该信息记录/再现设备中的LD驱动器的概述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示例的图示。
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而且图5A是示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图5B是示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图6是示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图7是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的变体中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图8是示出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附图标记的描述
1信息记录/再现设备
2光学拾取器
3主轴马达
10记录控制器
12LD驱动器
13APC电路
14采样和保持电路
15控制器
16前端监控二极管
17R,17W1,17W2电流源
18R,18W1,18W2开关
20再现控制器
30伺服控制器
40顶端脉冲(top pulse)
41中间偏置部分
42末端脉冲(last pulse)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进行描述。
(I)设备配置
首先,将参考图1到4描述对以下实施例共同的设备配置和操作。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在该信息记录/再现设备中的记录控制器的概述配置的框图。图3是示出在该信息记录/再现设备中的LD(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概述配置的框图。图4是示出在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示例的图示。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是用于向光盘D上记录信息或者从中再现信息的设备。作为光盘D,可使用诸如其中可以记录信息仅仅一次的CD-R(光盘-可记录)或者DVD-R、或者可以从中擦除信息或者记录信息多次的DVD-RW(光盘-可重写)之类的各种光盘。
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具有:光学拾取器2,作为用于利用记录光束和再现光束照射光盘D的记录装置;主轴马达3,用于控制光盘D的旋转;记录控制器10,作为用于控制将信息记录到光盘D上的第一脉冲生成装置和第二脉冲生成装置;再现控制器20,用于控制已记录在光盘D上的信息的再现;以及伺服控制器30,用于执行各种伺服控制,这些伺服控制包含用于控制主轴马达3的旋转的主轴伺服,以及作为光学拾取器2在光盘D上的相对位置控制的聚焦伺服和寻道伺服。
接下来,将描述该操作。
记录控制器10接收记录信号,生成驱动信号SD,该驱动信号SD用于通过稍后将描述的处理来驱动光学拾取器2中的激光二极管,以及将该驱动信号SD提供给光学拾取器2。
再现控制器20接收从光学拾取器2输出的读RF信号Srf,对该读RF信号Srf执行预定的解调制处理、解码处理等,由此生成再现信号,并且输出该再现信号。
伺服控制器30从光学拾取器2接收读RF信号Srf,基于该读RF信号Srf,将诸如寻道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之类的伺服信号S1提供给光学拾取器2,并且将主轴伺服信号S2提供给主轴马达3。响应于这些信号,执行诸如寻道伺服、聚焦伺服、和主轴伺服之类的各种伺服处理。
本申请涉及记录控制器10中的记录方法,而且有各种已知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再现控制和伺服控制,因此将不会详细地描述它们。虽然图1说明了信息记录/再现设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专用于记录的信息记录设备。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光学拾取器2和记录控制器10的内部配置。
如图2所示,光学拾取器2具有激光二极管LD,用于生成将信息记录到光盘D上的记录光束和用于从光盘D中再现信息的再现光束;以及前端监控二极管(FMD)16,用于接收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束并且输出与该激光束相对应的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
光学拾取器2具有已知的部件,诸如用于从光盘D接收再现光束的反射光束并且生成读RF信号Srf的光电检测器,以及用于将记录光束、再现光束、和反射光束引导到正确方向的光学系统。这些部件未被示出而且将不会被详细描述。
记录控制器10具有LD驱动器12、APC(自动功率控制)电路13、采样保持(S/H电路)14、以及控制器15。
LD驱动器12将依据记录信号的电流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以将信息记录到光盘D上。
前端监控二极管16被布置在光学拾取器2中接近激光二极管LD的位置,接收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束,并且输出指示激光束的电平的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
接下来,采样保持电路14在由采样保持信号APC-S/H所指定的定时,采样并保持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的电平。
基于采样保持电路14的输出信号,APC电路13控制LD驱动器12的功率,以便使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束的读功率电平变为恒定值。
另一方面,控制器15主要控制记录操作和APC操作。
首先,将描述记录操作。
在记录操作中,控制器15生成用于控制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的电流量的开关的开关信号SWR、SWW1、和SWW2,并且将这些信号提供给LD驱动器12。
将参考图3描述LD驱动器12的详细配置。
如图3所示,LD驱动器12具有用于读电平的电流源17R、以及用于写电平的电流源17W1和17W2以及开关18R、18W1和18W2。
用于读电平的电流源17R是用于传送驱动电流IR的电流源,该驱动电流IR用于使激光二极管LD以读功率发出激光束,而且该驱动电流IR经由开关18R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因此,通过接通开关18R,将读功率的驱动电流IR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通过断开开关18R,停止驱动电流IR的供应。来自电流源17R的驱动电流IR的幅值根据控制信号SAPC而改变。
另一方面,用于写电平的电流源17W1和17W2是用于传送驱动电流IW1和IW2的电流源,驱动电流IW1和IW2用于使激光二极管LD以写功率发射激光束。驱动电流IW1经由开关18W1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而驱动电流IW2经由开关18W2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
在本申请涉及的写策略中,使用了两个电平的写功率,即,第一写功率Ph和低于(具有较小幅值)第一写功率Ph的第二写功率Pm。
当在开关18R处于接通的状态下接通开关18W1时,将驱动电流IR和IW1的总驱动电流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以便以第二写功率Pm驱动激光二极管。
当在开关18R和18W1处于接通的状态接通开关18W2时,进一步将驱动电流IW2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结果,驱动电流IR、IW1、和IW2的总驱动电流流入激光二极管LD,而且以第一写功率Ph驱动激光二极管LD。当断开开关18W1时,停止驱动电流IW1的供应。当断开开关18W2时,停止驱动电流IW2的供应。
接下来,将通过使用图4具体地描述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的驱动电流和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束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4的理解,当将驱动电流IR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时,以读功率PR发出激光束。当在该状态中加入驱动电流IW1时,以第二写功率Pm发射激光束。当进一步施加驱动电流IW2时,以第一写功率Ph发射激光束。
在将信息记录到光盘D上的时候,基本上,总是提供驱动电流IR,而且以读功率PR发射激光束。此外,通过根据记录脉冲增加驱动电流IW1和IW2,施加第一写功率Ph或者第二写功率Pm,并且在光盘上记录信息。
接下来,将描述APC操作。
执行APC操作以便调整从LD驱动器12提供给激光二极管LD的驱动电流电平,以便从激光二极管LD输出的激光束的读功率的电平变为恒定值。
更具体而言,调整来自LD驱动器12的驱动信号SD,以便在记录信号的间隔中(经受8-16调制并且具有3T到11T和14T的凹坑周期和间隔周期),读功率电平在长间隔周期(例如,5T到11T和14T的间隔周期)期间变为恒定值。
更具体而言,如下所述执行操作。
控制器15生成与如上所述的记录信号相对应的记录脉冲,由该记录脉冲驱动LD驱动器12,并且使激光二极管LD发射激光束。
在这种情况下,前端监控二极管16被布置在光学拾取器2中接近激光二极管LD的位置,接收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束,生成指示电平的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并且将该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提供给采样保持电路14。
采样保持电路14在由从控制器15输入的采样保持信号APC-S/H给出的定时,对从前端监控二极管16提供的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进行采样,并且将该电平保持预定周期。从控制器15输出的采样保持信号APC-S/H是指示其中执行APC的周期的脉冲(称为“APC周期”)。
采样保持电路14保持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的电平,并且在记录信号的间隔周期的APC周期中,将其提供给APC电路13。APC电路13将控制信号SAPC提供给LD驱动器12,以便激光功率电平信号LDout的电平在APC周期中变为恒定值。
如图3所示,将控制信号SAPC输入到LD驱动器12中用于读电平的电流源17R中。根据控制信号SAPC,从用于读电平的电流源17R中流出的电流IR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执行APC操作以便由激光二极管LD获得的读功率电平变为恒定值。
(II)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5A和5B及图6具体描述由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写策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两种类型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图6是示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位根据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在根据下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写策略方法中,将用于形成长度等于或者长于预置长度(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为5T)的记录凹坑的记录脉冲信号的记录脉冲波设置为图5A所示的第一记录脉冲波形。另一方面,将用于形成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记录凹坑的记录脉冲信号的记录脉冲波设置为图5B所示的第二记录脉冲波形。
首先,将参考图5A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写策略方法的第一记录脉冲波形。
如图5A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写策略方法中的第一记录脉冲波形由三个部分构成:顶端脉冲40、中间偏置部分41、和末端脉冲42。在不同于上述部分的部分中,记录脉冲波形维持在读功率PR的电平处。
根据对图5A的理解,在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使用了双态(binary)写功率。对于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使用了第一写功率Ph。对于中间偏置部分41,使用了第二写功率Pm。第二写功率Pm被设置为高于读功率PR,但是低于第一写功率Ph。
在图5A中,不必将用于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写功率设置为相同,但是可以分别设置它们,以便可以根据在记录凹坑前后的间隔长度等获得最优记录特性。
顶端脉冲40具有为了凹坑记录而预热光盘D的记录表面的作用。中间偏置部分41根据要记录的凹坑长度而改变其时间宽度。末端脉冲42具有调整主要在凹坑的后面结束部分的形状的作用。
基本上,要记录的凹坑长度由顶端脉冲宽度Ttop、末端脉冲宽度Tlp、以及第一写功率Ph所控制,而要记录的凹坑宽度由第二写功率Pm所控制。
接下来,将参考图5B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写策略方法中的第二记录脉冲波形。
第一记录脉冲波形具有顶端脉冲40、中间偏置部分41、和末端脉冲42。通过省略末端脉冲42并且扩展中间偏置部分41,获得如图5B所示的记录脉冲波形,作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换句话说,在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没有末端脉冲42,而且处于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幅值电平处的中间偏置部分41延伸至记录脉冲波形的末尾。
优选为,第二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时间长于第一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时间。即使当第二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时间大约等于或者短于第一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时间时,也可以通过恰当地调整顶端脉冲40的启动端和中间偏置部分41的结束端,来优化记录脉冲波形。
接下来,将具体描述写功率。在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顶端脉冲40的幅值电平对应于第一写功率Ph,而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电平对应于第二写功率Pm。不同于顶端脉冲40和中间偏置部分41的部分具有与读功率PR相对应的幅值电平。
接下来,将参考图6描述与要记录的凹坑长度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
在图6中,记录数据经受8-16调制处理,并且具有长度为3T到11T和14T的凹坑周期和间隔周期。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记录3T和4T数据的情况下,获得第二记录脉冲波形。顶端脉冲40的幅值应于第一写功率Ph,而且另一方面,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对应于第二写功率Pm。
长度为5T或者更长的记录数据具有第一记录脉冲波形。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幅值应于第一写功率Ph,而且另一方面,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对应于第二写功率Pm。
在长度为5T或者更长的记录数据中,根据该长度,增加中间偏置部分41的长度。尽管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脉冲宽度根据稍后将描述的控制而或多或少发生改变,但是不同于中间偏置部分41,它们基本上为恒定值而且不根据记录凹坑长度而有大的变化。
在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脉冲波形中,如图5A和5B所示,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该脉冲波形中的前沿和后沿。不同于传统的写策略方法,每个都具有小脉冲宽度的多个脉冲不连续。中间偏置部分41存在于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之间。因此,不会由于脉冲的头部和尾部周期的影响以及即使在高速记录时的过冲(overshoot)和下冲(undershoot)的影响,而使波形不适当地失真。
在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更实际而言,为了获得优良的记录特性,可以执行所谓的记录脉冲波形的边缘位置调整,其中可以根据就在要记录的凹坑之前和之后的间隔长度,改变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位置和宽度。
对于该调整,例如,可以使用在专利文献1的段落[0085]到[0108]以及专利文献1的图8到11中描述的方法。
此外相对于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以类似于第一记录脉冲波形的方式,通过调整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可以消除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热干扰和光学相互码元干扰的影响。相对于要记录的凹坑的前端,以类似于第一记录脉冲波形的方式,根据就在要被记录的凹坑之前的间隔的长度,足以调整在与该要被记录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中的顶端脉冲40的前缘位置TF和后缘位置TR。
另一方面,相对于要被记录的凹坑的后端,不存在末端脉冲42,使得通过根据要被记录的该凹坑之后的间隔长度改变记录脉冲的后缘位置RE(参见图5(b)),精细地调整该凹坑的长度。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控制器10的操作,仅仅将与长度为3T或者4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宽度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并且将与长度为5T或者更长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  因此,以第一写功率Ph记录的部分和以第二写功率Pm记录的部分被包括在具有总长度的记录脉冲波形中。即使在由于外界因素等而导致记录功率波动的情况下,凹坑的平衡也未恶化,而且可以保持优良的记录特性。
因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幅值和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幅值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配置生成记录脉冲。
此外,因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和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利用较简易的配置生成记录脉冲。
此外,因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长度(TTOP)被设置为长于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长度(TTOP),所以其中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从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的时间长于其中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从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的时间。因此,就在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改变为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后、该幅值中的波动减少了以后,该幅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结果,可以将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控制的平均波动宽度抑制为最小。
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以下原因,如图7所示,仅仅可以把作为最短记录凹坑的3T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单个脉冲。当把作为最短记录凹坑的3T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时,取决于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的LD驱动器的性能,由于所谓的过冲、下冲等导致的波形中的波动可能不在该脉冲宽度周期期间收敛。从恰当地控制脉冲宽度的视点看,将3T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单个脉冲是所希望的。
在图7中,不必将3T的单个脉冲的记录功率和4T的记录脉冲中的顶端脉冲40的记录功率设置为相同,但是可以分别进行设置,以便根据记录凹坑前和后的间隔长度获得最优的记录特性。
(III)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8具体描述由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执行的、作为根据当前申请的写策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例。图8是示出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的图示。
应用于写策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的配置与根据写策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的配置基本上相同。因此将不重复该详细的描述。
在该写策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仅仅将与长度为3T或者4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在第一实施例的变体(参见图7)中,仅仅与长度为4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而且将与长度为5T或更多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的情况。在该写策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将与长度为3T到8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并且将与长度为9T或更多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
具体而言,在该写策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记录3T到8T的数据的情况下,设置第二记录脉冲波形。顶端脉冲40的幅值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另一方面,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
中间偏置部分41的长度根据3T到8T的记录数据的长度而增加。尽管顶端脉冲40的脉冲宽度依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的控制而或多或少发生改变,但是它基本上几乎是不变的。不同于中间偏置部分41,该脉冲宽度不会根据记录记录凹坑的长度而出现大的改变。
另一方面,长度为9T或者更长的记录数据具有第一记录脉冲波形。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幅值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另一方面,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
中间偏置部分41的长度根据长度为9T或更长的记录数据的长度而增加。尽管顶端脉冲40和末端脉冲42的脉冲宽度依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而或多或少发生改变,但是不同于中间偏置部分41,它几乎基本上是恒定值,并且不会根据记录凹坑的长度而有大的改变。
因为以下原因,在第二实施例中,将与第二记录脉冲波形相对应的凹坑的长度范围设置为3T到8T。从长度为8T的记录凹坑中检测到的RF信号中获得在从反射光中检测到的RF(射频)信号中的所谓眼孔图样(eye pattern)的最大幅值,其中该反射光通过将用于再现的激光束发射到形成的记录凹坑上获得。试验发现,从再现质量的观点上看,将与下面这样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是最期望的,该记录凹坑的长度等于或者小于具有获得最大幅值的长度的记录凹坑的长度。然而,获得最大幅值处的记录凹坑的长度取决于光学拾取器本身的特征、光盘D的材料质量等的变化而改变。所希望的是,通过将与长度等于或者小于基于各种实验结果而预置的长度的记录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预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来设计和制造信息记录/再现设备。
因为该信息记录/再现设备的其它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的操作相同,所以将不会重复这些细节的描述。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记录控制器记录操作中,将与长度在3T到8T范围内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并且将与长度等于或者长于9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第一记录脉冲。因此,利用第一写功率Ph记录的部分和利用第二写功率Pm记录的部分被包含在所有长度的记录脉冲波形中。即使在凹坑长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在记录脉冲的幅值控制下的波动宽度也变得几乎恒定。因此,可以在全部长度范围中的凹坑上执行准确的幅值控制。
因此,通过统一和改进伴随着凹坑长度改变的幅值控制的精确度,即使在例如8X或更高的超高速记录时,也可以生成具有恰当形状的记录凹坑。
因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幅值和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幅值被设置为相同,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配置生成记录脉冲。
此外,因为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和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中间偏置部分41的幅值也被设置为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较简易的配置生成记录脉冲。
此外,因为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长度(TTOP)被设置为长于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顶端脉冲40的长度(TTOP),所以其中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从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的时间长于其中第一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从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的时间。因此,就在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改变为与第一写功率Ph相对应的值后、该幅值中的波动减少了以后,该幅值改变为与第二写功率Pm相对应的值。结果,可以将第二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幅值控制的平均波动宽度抑制为最小。
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将与作为最短凹坑的长度为3T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波形设置为单个脉冲。
更实际而言,在每个先前实施例中,有必要基于第一和第二写功率Ph和Pm之间的比率来调整第一和第二写功率Ph和Pm。作为具体的调整方法,可以使用专利文献1的段落[0112]到[0131]和专利文献1的图13到16中描述的方法。
不必总是将第一脉冲波形中的第一写功率Ph和第二脉冲波形中的第一写功率Ph设置为相同,但是可以分别设置它们,以便可以根据光学拾取器本身的特征、光盘D材料质量等中的变化获得最优记录特征。
类似地,不必总是将第一脉冲波形中的第二写功率Pm和第二脉冲波形中的第二写功率Pm设置为相同,但是可以分别设置它们,以便根据光学拾取器本身的特征、光盘D的材料质量等中的变化而获得最优记录特征。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该记录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与各种长度的凹坑相对应,包括:
第一脉冲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一幅值改变为低于第一幅值的第二幅值,该第一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前端的幅值,而该第二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后端的幅值,所述记录脉冲信号的第二幅值部分的长度根据要记录的凹坑长度而变化;以及
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等于或者长于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三幅值改变为低于该第三幅值的第四幅值,并且进一步改变为高于第四幅值的第五幅值,该第三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前端的幅值,而该第五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后端的幅值,所述记录脉冲信号的第四幅值部分的长度根据要记录的凹坑长度而变化,
其中,该第一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最短凹坑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变为第六幅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其中,该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第三和第五幅值变为彼此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第一和第三幅值变为彼此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其中,第一和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第二和第四幅值变为彼此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其中,第一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第一幅值和第六幅值变为彼此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其中,第一脉冲生成装置和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其中由第一脉冲生成装置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是第一幅值的时间长于其中由第二脉冲生成装置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是第三幅值的时间。
7.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脉冲生成设备;以及
记录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形成凹坑来记录信息。
8.一种通过使用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形成凹坑、并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第一脉冲生成步骤,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小于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一幅值改变为低于第一幅值的第二幅值,该第一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前端的幅值,而该第二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后端的幅值,所述记录脉冲信号的第二幅值部分的长度根据要记录的凹坑长度而变化;
第二脉冲生成步骤,用于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长度等于或者长于预置长度的凹坑相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从第三幅值改变为低于该第三幅值的第四幅值,并且进一步改变为高于第四幅值的第五幅值,该第三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前端的幅值,而该第五幅值是该记录脉冲信号的后端的幅值,所述记录脉冲信号的第四幅值部分的长度根据要记录的凹坑长度而变化;以及
记录步骤,用于通过使用所生成的记录脉冲信号来形成凹坑,并记录该信息,
其中,在第一脉冲生成步骤中生成记录脉冲信号,使得与最短凹坑对应的记录脉冲信号的幅值变为第六幅值。
CN2007100916056A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5258/04 2004-03-31
JP2004105258 2004-03-3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25379A Division CN100487798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444A CN101075444A (zh) 2007-11-21
CN101075444B true CN101075444B (zh) 2011-02-09

Family

ID=3506402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16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619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NB2005800125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798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N2007100916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44B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NB2007100916075A Active CN100501839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16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619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NB2005800125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798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16075A Active CN100501839C (zh) 2004-03-31 2005-03-30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564759B2 (zh)
EP (4) EP1887569A3 (zh)
JP (2) JP4066270B2 (zh)
KR (4) KR20060128017A (zh)
CN (4) CN100541619C (zh)
AT (2) ATE507558T1 (zh)
DE (2) DE602005027756D1 (zh)
ES (2) ES2364431T3 (zh)
WO (1) WO2005096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7013356A1 (ja) * 2005-07-26 2009-02-05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信号送信装置、信号受信装置、試験装置、テストモジュール、及び半導体チップ
JP2009238285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ony Corp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0052A (ja) * 1999-10-13 2001-04-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CN2574170Y (zh) * 2001-09-10 2003-09-17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9362B2 (ja) 1985-03-22 1996-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的記録方法
JPH0229928A (ja) 1988-04-06 1990-01-31 Nippon Columbia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212415B2 (ja) * 1993-04-26 2001-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11144288A (ja) * 1997-11-05 1999-05-28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のレーザパワー制御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のレーザ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
US6781937B2 (en) * 1998-01-21 2004-08-24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JP4097867B2 (ja) * 1999-12-22 2008-06-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2269744A (ja) * 2001-03-15 2002-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レーザ光のパルス幅調整装置、及びパルス幅調整方法
KR100429884B1 (ko) * 2002-03-18 2004-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4013605B2 (ja) * 2002-03-22 2007-11-28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076453B2 (ja) * 2003-02-03 2008-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光記録方法
JP4235126B2 (ja) * 2003-03-20 2009-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243053A (ja) * 2003-03-24 2005-09-08 Ricoh Co Ltd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011491A (ja) 2003-05-27 2005-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020217A (ja) 2003-06-25 2005-01-20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無線端末
JP3732499B2 (ja) * 2003-08-26 2006-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7480223B2 (en) 2004-01-30 2009-01-20 Ricoh Company, Ltd. Recording and rea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e based write-once DVD medium
JP4133882B2 (ja) 2004-02-23 2008-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0052A (ja) * 1999-10-13 2001-04-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CN2574170Y (zh) * 2001-09-10 2003-09-17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32563B2 (ja) 2009-09-16
EP1890284A2 (en) 2008-02-20
JP4066270B2 (ja) 2008-03-26
EP1890284B1 (en) 2011-04-27
CN101055727A (zh) 2007-10-17
US20070217310A1 (en) 2007-09-20
KR101126090B1 (ko) 2012-03-29
CN101055726A (zh) 2007-10-17
KR20070043058A (ko) 2007-04-24
KR20060128017A (ko) 2006-12-13
EP1887570A2 (en) 2008-02-13
WO2005096280A1 (ja) 2005-10-13
EP1887569A3 (en) 2008-10-01
EP1890284A3 (en) 2008-10-08
EP1734514A1 (en) 2006-12-20
CN101075444A (zh) 2007-11-21
ATE507558T1 (de) 2011-05-15
CN100487798C (zh) 2009-05-13
CN100501839C (zh) 2009-06-17
JP2007095311A (ja) 2007-04-12
DE602005027755D1 (de) 2011-06-09
US20070217311A1 (en) 2007-09-20
ES2364430T3 (es) 2011-09-02
KR101126089B1 (ko) 2012-03-29
EP1734514A4 (en) 2008-10-01
DE602005027756D1 (de) 2011-06-09
KR20070041794A (ko) 2007-04-19
CN100541619C (zh) 2009-09-16
EP1887570B1 (en) 2011-04-27
ATE507557T1 (de) 2011-05-15
CN1947182A (zh) 2007-04-11
EP1887570A3 (en) 2008-10-01
ES2364431T3 (es) 2011-09-02
US7532557B2 (en) 2009-05-12
JPWO2005096280A1 (ja) 2008-07-31
KR20070041795A (ko) 2007-04-19
EP1887569A2 (en) 2008-02-13
US7564759B2 (en) 2009-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931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US20070195678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JP2001067669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CN101075444B (zh) 记录脉冲生成设备及信息记录设备
CN1938762A (zh)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程序
CN100437765C (zh) 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00538829C (zh) 在光学记录载体的信息层中记录标记的方法和记录设备
CN101477808B (zh) 光学数据记录方法
WO2006006411A1 (ja)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CN1938763A (zh)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程序
JPH06215377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714920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