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3112B -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3112B
CN101073112B CN2005800418628A CN200580041862A CN101073112B CN 101073112 B CN101073112 B CN 101073112B CN 2005800418628 A CN2005800418628 A CN 2005800418628A CN 200580041862 A CN200580041862 A CN 200580041862A CN 101073112 B CN101073112 B CN 101073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ocus
focus actuator
central aperture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18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3112A (zh
Inventor
R·J·E·默里
M·莱斯特
M·里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s and Lite on Digital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and Benq Digital Stora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and Benq Digital Storage Corp filed Critical Philips and Benq Digital Storag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73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3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3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31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on during external perturbations not related to the carrier or servo beam, e.g. v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Abstract

一种信号处理设备(301),用于控制光盘系统(30)中的聚焦致动器(309),其中该信号处理设备(309)产生施加到聚焦致动器(309)上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如果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阈值,则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然而,当中心孔径信号在阈值以下时,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将具有预定水平。通过根据此提供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能够扩展聚焦误差信号(FE)的区域,在该区域中,聚焦点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没有被正确地表示。控制信号(CS)的提供使得能够提高光盘系统的起动与恢复性能,尤其在振动条件下。

Description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但不专门涉及一种光盘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用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信号处理设备及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该设备和方法提供一种光盘系统的改善的起动及恢复性能行为,尤其在振动的影响下。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及数据光盘的通常记录介质之一,如今已被广泛使用,其中用光束从该记录介质读取所记录的信息,或者用光束将信息写到记录介质上。这种光盘,即,例如高密度盘(CD)或数字多功能盘(DVD),由单个塑料盘状基底形成。这些光盘将信息作为数字数据存储在盘上且具有大的存储容量。光盘的最里面部分不保存数据。相反,物理上,数字数据包含于位于沿盘的上表面上的一条螺旋轨道或许多圆形轨道的凹坑中。这些凹坑用非常薄的金属层覆盖。公知地,该包含数据的层作为信息层或数据层。光盘系统利用光束(例如激光束),存取光盘上的数字数据。这是通过从下面施加光束使得其穿过透明基底并返回来而实现的。该光束聚焦到嵌在光盘中的金属化的数据层中,由此使得能够从光盘中快速地读取数据。
光盘在光盘系统中播放。传统的光盘系统包括具有激光单元的光学拾取设备,已被盘反射并调制的该激光单元的光束被检测,随后被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被施加到信号处理设备上,该信号处理设备从所施加的信号恢复原始的音频信息。该激光单元还具有物镜。其目的是将激光光束聚焦到光盘的数据层上,考虑到例如光盘的折射率。另外,光盘拾取设备具有聚焦致动器,该聚焦致动器在聚焦方向上驱动物镜,由此使得该光束聚焦到光盘的一点,该点与盘的数据层上的一点对应。为了进行径向跟踪,激光单元可以沿径向在整个光盘上移动。径向跟踪的目的是为了跟随/跟踪前面提到的螺旋轨道或环形轨道,另外,径向跟踪可以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重要的是,激光束非常精确地沿着轨道而行。为了这个目的,所述系统包括跟踪控制设备,其响应来自于光学拾取设备的径向误差信号来控制激光单元的径向位置,从而减少该误差信号。另外,该激光束应该保持精确地聚焦到盘上,尽管盘可能不平。为了这个目的,所述系统包含聚焦控制设备,其响应来自于光拾取设备的聚焦误差信号而保持激光束被聚焦到盘上。在原理上,上述控制设备是反馈系统,在这些反馈系统中,响应被检测到的误差而进行校正,从而减少误差。这些控制设备能够处理光盘系统正常使用期间发生的误差。
然而,已经证明光盘系统对振动是敏感的。例如,如果光盘系统被构造成一种便携盘系统或者如果盘系统安装在汽车上,那么可能发生由光盘系统中固有的控制设备不再能消除的振动与冲击。尤其,振动与冲击可能引起光拾取设备相对于光盘的位置相当大的变化。这可能导致起动与恢复过程失败。甚至更差地,可能导致损害光拾取设备或损害光盘。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不同的方法来提供对振动不是很敏感的设备,例如,已经提出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及速度。EP 0217460中已提出了一种这样的设备。该设备使用加速传感器来减少光盘(例如CD)的起动与播放期间的冲击及振动。然而,存在着一些与该设备相关联的缺点。例如,传感器非常昂贵。
另外,已经证明在新一代光盘系统中,其减小了尺寸且更袖珍,光拾取设备的加速度在振动状态期间可能相当大地增加。因此,当聚焦致动器受振动影响时,已经证明在起动与恢复状态期间,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控制设备不能总是将聚焦误差保持在可对该控制设备提供位置信息的区域内。现在将参照图1和2对此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图示说明了聚焦误差信号,其基于从光拾取设备发射的光束及从光盘的数据层反射的光束而产生。聚焦误差信号在聚焦点附近相对小的范围内可提供。在该说明书中,术语聚焦点指的是物镜的焦点所在的点,聚焦误差信号,具有所谓的S状特性曲线,其被显示为聚焦点与光盘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当物镜在适当的聚焦位置,即当聚焦点位于盘的数据层时,聚焦误差信号具有零交叉。所以,如果激光束没有被正确地聚焦,即物镜被不正确地定位,那么聚焦误差(即,聚焦点与光盘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不等于零。当激光束没有被正确地聚焦时,物镜可能已经从适当的聚焦位置0在两个方向之一上偏离,该两个方向即或者是相对于适当的聚焦位置的负方向(图1中用X表示的方向)或者是相对于适当的聚焦位置的正方向(用Y表示的方向)。当物镜在负方向上偏离时,聚焦误差表示为具有负号。同样地,当物镜在正方向上偏离时,聚焦误差信号表示为具有正号。仅仅为了图示说明的目的,S状曲线已被分割成区域A、B、和C。在光盘系统中,S状曲线确定可为控制设备提供位置信息的范围,该控制设备控制聚焦致动器,该聚焦致动器进而进行物镜的定位。所述位置信息是关于物镜的焦点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的信息。已经证明当该控制设备直接使用聚焦误差信号时,控制设备可以仅仅在用A表示的区域中是起作用的。在区域A中,聚焦点与光盘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被正确地表示。然而,在图1中的S曲线的区域B和C中,聚焦点与光盘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没有被正确地表示。对于较小的振动扰动,控制聚焦致动器的控制设备可能有潜在可能将聚焦误差保持在A区域内。然而,当光盘系统受其它振动扰动影响时,已经证明该控制设备不是总能将聚焦误差保持在A区域内。因此,在这种振动状态下,当物镜一旦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到这样的程度,即聚焦误差不在A区域范围内,那么控制设备不再起作用且物镜不可能由控制设备控制返回到光盘的数据层。因此,这可能导致例如失败的起动或恢复。相应地,系统的起动和恢复性能是差的。对于经常受振动影响的光盘系统,如汽车应用,这种差的性能是无法接受的。
图2图示说明了中心孔径信号。它是基于从光拾取设备发射的光束及从光盘的数据层反射的光束而产生的,中心孔径信号类似于在聚焦点附近相对小的范围内可提供的聚焦误差信号。当物镜在适当的聚焦位置时,反射光的量接近其峰值。同样地,图2示出了作为聚焦点与光盘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函数的反射光的强度。所以,当物镜在适当的聚焦位置时,中心孔径信号的信号值在其最大值。物镜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越多,该信号值越低。这是因为当物镜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时,反射光的量减少。
因此,图1中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与图2中所示的中心孔径信号之间存在着清楚的关系。如图1中可以看到的,区域B分别在聚焦误差信号到达其最小值和最大值时开始。从A区域到B区域的过渡对应于图2中所示的中心孔径信号的某一阈值。具有等于或大于该阈值的信号值的中心孔径信号对应于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内时的情况。类似地,具有低于该阈值的信号值的中心孔径信号对应于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之外时的情况。相应地,当中心孔径信号值在该确定阈值以下时,物镜不可能被控制设备控制返回到光盘的数据层。
因此,提供改善受扰动(例如振动)影响的光盘系统的起动和/或恢复性能的改进的设备和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设备和方法,减轻、减缓或消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以及单个或组合的不利之处。
所述目的是由根据“一种信号处理设备,用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所述光盘系统具有:一光拾取设备,发射一激光束至一记录介质上,并侦测反射之激光束以产生一电信号;以及一处理设备,根据该电信号产生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设备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聚焦误差信号及中心孔径信号,并根据所述聚焦误差信号及中心孔径信号产生一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以及输出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至聚焦致动器,以控制聚焦致动器;其中: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并且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在所述阈值以下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为具有预定值的信号。”信号处理设备来实现的。该信号处理设备能够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产生用于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当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然而,当中心孔径信号在该阈值以下时,由信号处理设备产生具有预定水平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根据本发明,聚焦误差信号通常对应于聚焦点与由所述光盘系统所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另外,中心孔径信号通常对应于来自由所述光盘系统所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反射光的量。
因此,提供一种提供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的信号处理设备,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在聚焦点与由所述光盘系统所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没有被聚焦误差信号正确地表示的区域中延伸聚焦误差信号。所以,在振动情况下,如果物镜一旦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到这样的程度:聚焦误差在聚焦点与由所述光盘系统所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被聚焦误差信号正确地表示的区域之外,那么提供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具有如下优点:其起动至少一个控制聚焦致动器的控制器,以确定物镜将在哪个方向上移动,以便再次找到适当的聚焦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实施有信号处理设备的光盘系统还包括进一步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能够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和跟踪操作。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因此,如果光盘系统受振动的影响,那么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器的光盘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被构造成首先在起动和恢复时使聚焦致动器阻尼到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之后能够再次执行其跟踪操作的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光盘系统还包括两个控制器,其中一个是阻尼控制器,一个是跟踪控制器。优选地,阻尼控制器是PD控制器,而跟踪控制器是PID控制器。另外,优选地,信号处理设备被构造成确定物镜的焦点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的速度,以及在记录介质经过聚焦点且所述速度低于预定值时去激活阻尼控制器并且激活跟踪控制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被激活。可替换地,或附加地,信号处理设备还可以被构造成在聚焦误差信号(FE)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去激活阻尼控制器(513a)并且激活跟踪控制器(513b)。在这种情况下,聚焦误差保持在这样的区域中,其中聚焦点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由在聚焦误差信号(FE)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的聚焦误差信号正确地表示。这意味着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是足够的,因而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被激活。然而,如果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则激活阻尼控制器并且去激活跟踪控制器。因此,当物镜已经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到其不再在聚焦误差由聚焦误差信号正确表示的区域内的程度时,能够减少物镜的速度。因为该速度减少,进而可能使物镜在一个更宽的振动范围内保持焦距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来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阈值时产生与聚焦误差信号(FE)对应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以及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产生具有预定水平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所限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产生与聚焦误差信号对应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另外,该方法包括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产生具有预定水平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如“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结合于光盘系统中且具有包含于其上的用于由计算机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根据一种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来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产生与聚焦误差信号对应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以及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产生具有预定水平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中所限定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如“一种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其用于光盘系统中,用于控制聚焦致动器,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以及其中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为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中所限定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进一步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另外,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为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包含于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其中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以及中心孔径信号。通过提供据此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即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而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为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能够延伸在聚焦点与由所述光盘系统所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没有被聚焦误差信号正确地表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这进而使得能够改善光盘系统的起动和恢复性能,尤其在振动条件下。
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控制信号提供许多优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光盘系统的起动和恢复期间减少振动的影响的改进设备及方法。本发明优于现有技术的另一优点是提供光盘在更宽的振动扰动范围的起动和恢复。本发明又一优点是可以实施于小尺寸且日益致密的光盘系统中。本发明的再一优点是提供一种低廉的改进的设备及方法。
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还应强调的是,术语“包含/包括”当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时,不排除存在其它的元件或步骤。另外,虽然个别地列举,但是许多单元、元件或方法步骤可以由例如单个单元或处理器来实施。另外,虽然个别特征可以包含于不同权利要求中,但是这些能够被有益地组合,而且不同权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暗示多个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的和/或是无益的。此外,单个的引用并不排除多个。权利要求书中提供的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使例子更清楚,而无论如何不应被认为是对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限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具有的这些及其它方面、特征及优点从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及清楚,这些实施例的描述将参照如下附图:
图1图示说明描述聚焦误差信号中的变化的波形图。该聚焦误差信号被显示为聚焦点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函数。
图2图示说明描述中心孔径信号中的变化的波形图。该中心孔径信号被显示为聚焦点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函数。
图3图示说明光盘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实施有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
图4图示说明描述当图2中的中心孔径信号在某阈值以下时控制信号中的变化的波形图。
图5图示说明光盘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实施有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
图6图示说明在图5的光盘系统中实施的信号处理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图示说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图示说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显示几个方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信号处理设备。现在将结合两个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
图3图示说明光盘系统30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301。相应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信号处理设备301可以实施于光盘系统中。而且,光盘系统30仅仅就其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参照图3进行描述。
光盘系统30包括具有用于转动记录介质304的电机303的光盘播放器或记录器302。记录介质304提供有包含数字信息的凹坑轨道。记录介质304优选地,但不必需地是光盘,例如CD或DVD。光盘系统30还包括光拾取设备305。光拾取设备305提供有激光单元306,该激光单元306可以通过驱动电机307(其被示意性地示出)在整个记录介质304上沿径向进行移动。径向跟踪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施。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驱动电机307主要用于径向的粗略的运动。优选的是使用所谓的声音线圈型结构等用于较细微的运动。考虑到例如记录介质的折射率,激光单元306还包括物镜306a,其被配置以便将激光束308聚焦到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上。来自激光单元306的激光束308被聚焦到记录介质304上。另外,聚焦致动器,通常标示为309,其优选的是声音线圈结构,其能够将物镜306a在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垂直方向上移动。因此聚焦致动器309在聚焦方向上驱动物镜,即向或从记录介质304驱动物镜,从而使激光束308能够被聚焦到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上。聚焦致动器309被构造成控制聚焦点的位置。在图3中,光盘系统被图示具有聚焦致动器309,该聚焦致动器309就在激光单元306的下方。不过,聚焦致动器309可以,例如,也被放置在激光单元306内。另外,由记录介质304反射且调制的激光束308由检测单元310检测且被转换成施加到处理设备311的电信号。处理设备311解码并校正数据并最后使其可提供给用户。另外,处理设备311从光拾取设备305产生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已经参照图1和图2进行了描述。此外,聚焦误差信号FE通常表示聚焦点与光盘系统30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中心孔径信号CA通常表示来自光盘系统30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304的反射光的量。
到目前为止,上面所描述的光盘系统30与已知的光盘系统类似。光盘系统30还包括信号处理设备301,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提供给该信号处理设备301。根据本发明,信号处理设备301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产生用于控制聚焦致动器309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在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某个阈值时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另外,控制信号CS在中心孔径信号CS低于该确定阅值时为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优选地,该阈值被选择代表从图1中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FE的A区域向B区域的过渡。然而,同样可能的,该阈值可以被选择为代表用图1中的B’表示的聚焦误差。B’不是精确地代表从聚焦误差信号FE的A区域向B区域的过渡。然而,重要的是,B’被选择代表接近于该过渡的值。另外,B’当然可以被选择代表稍微在区域A内部的值(其接近于从A区域向B区域的过渡),然而,在大部分光盘系统中,这不是优选的。总之,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中心孔径信号CA的信号值通常被认为是代表当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A区域内即正确代表在数据层与聚焦点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区域内的情况。
现在参照图4进一步详细描述控制信号CS,该控制信号CS当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在信号处理设备301中产生。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FE,控制信号CS具有S状特性曲线。仅为了图示说明的目的,控制信号CS如聚焦误差信号FE一样已被划分成相应的区域A’、B’、和C’。另外,在这个例子中,要明白的是,中心孔径信号CA的阈值,如图2中所示,已被选择具有代表聚焦误差信号FE的信号值B’*的值。该信号在区域A’和部分区域B’(即至B’*)中是S状。然而,与图1中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相反,控制信号的区域C’和大部分区域B’具有预定的水平。该预定水平是S曲线误差的预定水平,如图4中所示。换句话说,该控制信号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具有延伸的S曲线误差。因此,该信号被称为“延伸的”S曲线。当物镜在负方向(X)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时该预定水平将具有负值。类似地,如果当物镜在正方向(Y)上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时该预定水平具有正的信号值。
当物镜在负侧上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0时,控制信号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被延伸到预定的负信号值。用同样的方式,当物镜在正向上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0时,控制信号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被延伸到预定的正信号值,如在图4中所明确图示的。控制信号的最大延伸值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峰值。例如,如果聚焦误差信号FE的峰值具有代表4μm的S曲线误差的绝对值,那么控制信号的最大延伸值(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是4μm。因此,当聚焦误差为负时,预定水平可以被延伸到-4μm。用同样的方式,当物镜的偏离在从适当的聚焦位置起的正向时,预定水平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可以被延伸到+4μm。虽然该控制信号的最大延伸值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的S曲线误差峰值,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其它的延伸值同样是可能的。所以,在振动的状态下,当物镜一旦已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到这样的程度:聚焦误差在A区域之外,在区域B’和C’中分别延伸控制信号具有这样的优点:为了再找到适当的聚焦位置,这使至少一个控制器能够确定物镜应在哪一方向上移动。下面将进一步描述该至少一个控制器。优选地,但不必须地,控制信号的预定水平是可变的。换句话说,优选地,S曲线误差的延伸水平是可变的。在图4中,这由箭头所图示说明。这意思是,控制信号的预定水平不是必需保持在恒定的信号值。相反,该延伸可以例如通过使用随时间缓慢增加或减少的延伸来进行。
图3中图示说明的光盘系统3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313。该控制器313被配置成控制聚焦致动器309。在图3中,这被图示为信号处理设备301操作性地连接到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不过,应当明白的是,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同样地可以结合在信号处理设备301中。优选地,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被配置成控制聚焦致动器309的阻尼操作以及被配置成控制聚焦致动器309的跟踪操作。因此,如果光盘系统30受振动或冲击的影响,那么该至少一个控制器被配置成首先在起动和/或恢复时使聚焦致动器309阻尼到这样的程度:该至少一个控制器在那之后能够再次进行跟踪操作。另外,控制信号CS被从信号处理设备301提供到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当中心孔径信号CA在所述阈值以上时,聚焦误差信号FE可以被直接提供到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然而,如果物镜已从适当的聚焦位置偏离到这样的程度:聚焦误差不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内,那么反射光的强度将减少,导致产生在所述阈值以下的中心孔径信号CA的信号值。因此,信号处理设备将产生具有预定水平(如图4中所示)的控制信号CS,该控制信号将被提供给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通过将控制信号在大部分区域B’中和在区域C’中延伸,该至少一个控制器能够确定物镜应在哪个方向移动以便再次找到适当的聚焦位置。
该至少一个控制器313经斜坡装置(ramp)312进一步操作性连接到光拾取设备305。该斜坡装置312在起动和恢复期间使用,而在通常的播放情况下不使用。该斜坡装置提供可以被添加到控制信号CS的斜坡信号RS,以便将聚集点带回到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上。因此,该斜坡装置被使用以便令人满意地控制光盘系统30的行为。
图5图示说明了光盘系统50的第二实施例,在光盘系统50中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设备501。第二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因此,在图5中相应的模块用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然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它包括两个特定的控制器;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的阻尼控制器513a,以及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的跟踪控制器513b。优选地,但不必需地,阻尼控制器513a是所谓的PD控制器,而跟踪控制器513b是所谓的PID控制器。在第二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阻尼控制器513a是PD控制器,而跟踪控制器513b是PID控制器。不过,应当理解的是,分别使用阻尼控制器和跟踪控制器而不是PD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同样是可能的。
通常,当使用FD控制器作为控制光盘系统50中的聚焦致动器309的控制设备时,当聚焦误差在图1中所图示的聚焦误差信号FE的A区域内时,PD控制器的比例“P”作用将聚焦致动器309像弹簧一样向后推,而微分“D”作用阻尼聚焦致动器309。在用B表示的区域中,P作用仍然将聚焦致动器309向后推,虽然随着聚焦点与记录介质304之间的距离变得越大用的力越小,但是D作用使致动器309在错误的方向上加速。对于C区域,PD控制器不可能是激活的。PD控制器在图1中用B和C表示的区域中的行为是不想要的。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信号处理设备501能够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和中心孔径信号CA产生用于控制聚焦致动器309的控制信号CS。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控制信号CS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另外,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在所述阈值以下时,控制信号是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由此,“延伸的”S曲线可以以如前面关于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相应的方式产生。
根据光盘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信号处理设备501还能确定物镜306a的焦点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的速度。在大部分光盘系统30中,其中聚焦致动器309刚性地连接到物镜306a,从而连接到物镜的焦点,足以确定聚焦致动器309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的速度。然而,在其它的能够移动物镜306a的焦点的系统30中,确定聚焦致动器309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的速度是重要的。另外,根据第一转换标准,当记录介质经过聚焦点且速度(物镜306a的焦点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的速度)低于某个预定值时,信号处理设备501去激活PD控制器513a并且激活PID控制器513b,意味着打开跟踪操作。此外,上面所述速度可以例如用聚焦误差信号PE(如图1中所示)的S曲线的斜率进行计算。更进一步地,当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即当物镜已偏离到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之外的程度时,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从PID控制器513b转换到PD控制器513a。由此,打开阻尼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当光盘系统50包括PD控制器513a和PID控制器513b时该转换机制是重要的。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第二转换标准。根据该第二标准,当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在S曲线的两个零交叉之间的所述阈值时,即当中心孔径信号CA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保持在所述阈值以上时,信号处理设备501能从PD控制器513a转换到PID控制器513b,换句话说,当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保持在区域A中时,意味着聚焦致动器被充分地阻尼,能够去激活PD控制器513a并且激活PID控制器513b,由此使得能够进一步进行跟踪操作。而且,当物镜已偏离到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之外的程度时,PID控制器513b被去激活并且PD控制器513a被激活,由此使得能够进行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
通过使得能够在PD控制器513a与PID控制器513b之间进行转换,当记录介质304经过聚集点时,物镜306a的焦点相对于记录介质304的数据层的速度可以被令人满意地控制。这对于光盘系统50的起动和恢复性能是重要的。
总之,通过提供PD控制器513a和PID控制器513b的控制以及“延伸的”S曲线的组合,如果必要的话,能够减少聚焦致动器309的速度,由此,使得能够改善光盘系统50的起动和恢复行为。
现在将描述信号处理设备501的优选实施例。图6图示说明在光盘系统50中实施的信号处理设备501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模块图。如所能看到的,信号处理设备501包括多个模块。
通过引入,聚焦误差信号FE及中心孔径信号CA被提供给信号处理设备501,信号处理设备501检测这些信号。信号处理设备501包括由点划线所表示的第一电路部分501a。第一电路部分501a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求和模块601a。求和模块601a的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中心孔径信号CA。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恒定信号,这以后称为CA_level信号。该CA_level信号对应于中心孔径信号CA的所述阈值且由CA_level模块602a提供。中心孔径信号CA被从求和模块601a中的CA_level信号减去,且最后产生的信号被提供给零检测模块603a。如果最后产生的信号等于零,即中心孔径信号等于CA_level信号,那么从零检测模块603a输出的信号将是数字1。此外,第一电路部分501a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比较模块604a。比较模块604a的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来自光拾取设备305的聚焦误差信号FE,而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生成模块605a输出的恒定信号,在生成模块605a生成的该恒定信号是0且代表等于零的聚焦误差,即物镜在适当的聚焦位置。如果聚焦误差信号FE小于(<)零,那么比较模块604a输出具有数字1的信号。因此,如果此刻的聚焦误差小于零,那么从比较模块输出的信号将变为数字1。相应地,如果此刻的聚焦误差在零以上,那么从比较模块输出的信号将变为数字0。另外,电路部分501a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AND(与)模块606a。AND模块606a的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从零检测模块603a输出的信号,而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比较模块604a输出的信号。此外,如果两个输入信号都是数字1,则AND模块606a输出具有数字1的信号。否则所输出的信号具有数字0的输出。
信号处理设备501还包括由另一点划线表示的第二电路部分501b。第二电路部分501b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求和模块601b。求和模块601b的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中心孔径信号CA。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恒定的CA_level信号,与第一电路部分501a中同样。类似地,CA_level信号对应于中心孔径信号的所述阈值。这由CA_levei模块602b提供。中心孔径信号CA被从求和模块601b中的CA_level信号去除且最后产生的信号被提供给零检测模块603b。如果最后产生的信号等于零,即中心孔径信号等于CA_level信号,那么从零检测模块603b输出的信号将具有数字1。
此外,第二电路部分501b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比较模块604b。比较模块604b的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聚焦误差信号FE,而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生成模块605b输出的恒定信号。生成模块605b中生成的该恒定信号是0且代表物镜在适当的聚焦位置时的情况。如果聚焦误差信号FE等于或超过(>)零,即,如果所述偏离在正向,那么比较模块604b输出具有数字1的信号。因此,如果此刻的聚焦误差在零以上,那么从比较模块输出的信号将变为数字1。相应地,如果此刻的聚焦误差在零以下,那么从比较模块604b输出的信号将变为0。另外,电路部分501b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AND模块606b。AND模块606b的第一端被提供有从零检测模块603b输出的信号,而第二端被提供有从比较模块604b输出的信号。此外,如果两个输入信号都是1,则AND模块606b输出具有数字1的信号。否则所输出的信号具有数字0的输出。
信号处理设备501还包括由点划线表示的第三电路部分501c。该电路部分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比较模块604c。第一端被提供有中心孔径信号CA,而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恒定的CA_level信号,而且,CA_level信号对应于中心孔径信号的所述阈值。该CA_level信号由CA_level模块602c提供。如果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CA_level信号,那么比较模块604c输出具有数字1的信号。否则,所输出的信号具有数字0。因此,如果中心孔径信号此刻等于或大于该确定阈值,那么从比较模块所输出的信号将变为数字1。另一方面,如果中心孔径信号此刻在该CA_level信号以下,即在该确定阈值以下,那么从比较模块所输出的信号将变为数字0。
从AND模块606a输出的信号被提供给第一设置-复位(Set-Reset)模块607a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设置-复位模块607a的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比较模块604c输出的信号,如果在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是数字1且保持该值直至第二输入端接收数字1的值,那么第一设置-复位模块607a输出数字1。
从AND模块606b输出的信号被提供给第二设置-复位模块607b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二设置-复位模块607b的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比较模块604c输出的信号。如果在第一输入端的信号是数字1且保持该值直至第二输入端接收数值1,那么第二设置-复位模块607a输出数字1。
此外,信号处理设备501包括第一和第二生成模块,分别为608a和608b,这些生成模块被配置成当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生成具有预定水平的控制信号。换句话说,当中心孔径信号在CA_level信号以下时,这些生成模块被配置成生成具有预定水平的控制信号。因此,可以生成“延伸的”S曲线。当聚焦误差具有负号时使用生成模块608a,而当聚焦误差具有正号时使用生成模块608b。相应地,如果物镜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时,那么首先确定该偏离的符号。这分别利用比较模块604a和604b来完成。
如果符号是负的,那么可以激活第一生成模块608a。另一方面,如果聚焦误差具有正号,那么可以激活第二生成模块608b。
信号处理设备501还包括两个转换模块,分别为609a和609b。转换模块609b具有三个输入端。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从生成模块608b输出的信号。第二端被提供有从第二设置-复位模块607b输出的信号。第三输入端提供有聚焦误差信号FE。转换模块609b基于第二输入端的信号在第一与第三输入端的信号之间转换。所以,如果该第二设置-复位模块607b被设定(赋予数字1),那么转换模块609a将输出从第三输入端转换到第一输入端,由此在正侧输出具有延伸水平的控制信号。转换模块609a与转换模块609b类似地工作。转换模块609a也包括三个输入端。第一输入端被提供有从生成模块608a输出的信号。第二输入端被提供有从第一设置-复位模块607a输出的信号。第三输入端被提供有从转换模块609b输出的信号。转换模块609a基于第二输入端的信号在第一与第三输入端的信号之间转换。因此,如果第一设置-复位模块607a被设定(赋予数字1),那么转换模块609b将输出从第三输入端转换到第一输入端,由此在负侧输出具有延伸水平的控制信号。此外,从转换模块609a输出的信号是用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控制信号,在光盘系统中实施有信号处理设备501。
因此,根据信号处理设备501的这个实施例,如果中心孔径信号CA超过CA_level模块602c所提供的CA_level信号,那么比较模块604c将输出数字1,由此分别使设置-复位模块607a和607b分别复位。如果这些模块在它们各自的第二端接收数字1,那么从这些模块输出的信号将具有数字0。这进而使聚焦误差信号FE能够作为控制信号CS通过。如果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可以检测物镜的偏离符号。这分别利用比较模块604a和604b来实现。如果符号是正的,那么具有正的“延伸的”预定水平的控制信号CS通过生成模块608b来生成。同样,如果物镜的偏离具有负符号,那么具有负信号值的控制信号CS通过生成模块608a来生成。
虽然前面已经描述了实施于光盘系统50中的信号处理设备501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信号处理设备501有多种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例如,可以想到一种可替换的信号处理设备501,其提供有查询表,查询表中具有聚焦误差信号FE和中心孔径信号CA的可能信号值的预定水平的表。在已检测到聚焦误差信号FE和中心孔径信号CA之后,控制信号可以由信号处理设备501根据所检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中心孔径信号CA的信号值来生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B和中心孔径信号CA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而且,聚焦误差信号主要对应于聚焦点与由光盘系统要读取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且,中心孔径信号对应于来自由所述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反射光的量。
图7图示说明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7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优选地但不必需用于根据上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盘系统30中。在步骤701,检测中心孔径信号CA和聚焦误差信号FE,优选地,但不必需地,该步骤利用前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设备301来完成。此外,在下一步骤702,确定中心孔径信号是否等于或大于某个阈值,而且,该阈值优选地代表从聚焦误差信号FE的A区域向B区域过渡,如图1中所示。当中心孔径信号的信号值等于或大于该某阈值时,所述方法进行到步骤704,在步骤704,产生控制信号。然而,当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确定聚焦误差信号具有哪种符号。这在步骤703中完成。如果物镜在正向上偏离,如图1中所示,它将具有正号。同样,如果物镜在负向上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那么它将具有负号。
所述方法的最重要的步骤是步骤704。在该步骤中,产生控制信号CS。当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即当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内时,该控制信号CS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否则,即当中心孔径信号的信号值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产生具有预定水平的控制信号。当中心孔径信号CA在所述确定阈值以下时产生的控制信号CS已经参照图4详细地进行了描述,因此将不再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了。步骤704还包括根据聚焦误差信号的符号产生控制信号的进一步步骤,聚焦误差信号的符号已在步骤703中确定。如果符号是正的,那么将产生具有正延伸的控制信号。类似地,如果物镜在负向上偏离适当的聚焦位置,那么将产生具有负的预定信号值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
在步骤705,控制信号CS被提供给至少一个控制器,用于基于控制信号CS进一步控制聚焦致动器。优选地,但不必需地,步骤705包括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以及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因此,如果光盘系统受振动或冲击的影响,那么可能在起动和/或恢复时首先使聚焦致动器阻尼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然后能够进行跟踪操作。
现在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所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类似于直至步骤704的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因此,在图8中使用了与图7中所示的方法步骤相应的附图标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方法优选地用于根据前面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盘系统50中。
根据该实施例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相应地包括步骤805、806和807。第一,在步骤702,已确定中心孔径信号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如果中心孔径在所述阈值以下,那么可以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的阻尼控制器,例如PD控制器。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去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的跟踪控制器,例如PID控制器。相应地,打开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这在图8中所示的步骤807中进行。在步骤805,如果中心孔径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那么检测物镜的焦点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的速度。当由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通过光盘系统的聚焦点时,以及当所述速度低于预定值时,在步骤806,将去激活阻尼控制器,并且激活跟踪控制器。因此打开跟踪操作。
可选地,在步骤805,第二转换标准也可以结合第一转换标准使用。还有,在步骤805,另一种可选方案是用第二转换标准代替第一转换标准。根据该第二标准,当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在S曲线的两个零交叉之间的阈值时,即当中心孔径信号CA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保持在所述阈值以上时,去激活阻尼控制器并且激活跟踪控制器。换句话说,当聚焦误差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保持在聚焦误差信号的区域A中时,意味着当聚焦致动器被充分地阻尼时,能够去激活阻尼控制器并且激活跟踪控制器。由此,能够打开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而无需使用“延伸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提供“延伸的”S曲线与对阻尼控制器和跟踪控制器的控制的组合,能够改善光盘系统的起动和/或恢复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实施于光盘系统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收录有用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本发明,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进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方法的代码段。由于在前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以这里将不再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控制信号CS。控制信号CS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而且,聚焦误差信号FE通常对应于聚焦点与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且,中心孔径信号CA对应于来自由所述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反射光的量。再有,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控制信号CS对应于聚焦误差信号FE。而且,优选地,该阈值被选择代表从聚焦误差信号FE的A区域向B区域的过渡,如图1中所示。此外,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S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产生的控制信号CS为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S在所述某阈值以下时产生的控制信号已参照图4详细地进行了描述,所以这里将不再描述。
至今当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基本上是完好无损时已参照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有时在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上存在有一些黑点、划痕或手指印或其它盘片缺陷。因此,有可能发生记录介质经过聚焦点而信号处理设备没有对此进行记录(registel)。如果在缺陷期间记录介质经过聚焦点,那么聚焦误差可能具有错误的符号。如果这样,这将导致具有错误符号的控制输入且聚焦致动器将被从记录介质的数据层推开而不是被推向想要的方向。以此,聚焦致动器被推开直至其在一个方向上到达记录介质或在另一个方向上到达光拾取设备的底盘并保持在这个位置。控制输入保持在恒定值且聚焦致动器可能变得过热。另外,如果聚焦致动器被推向记录介质,那么它可能碰到记录介质从而记录介质与聚焦致动器可能被严重损坏。在下面将描述本发明如何防止这些情景的发生。在这个例子中,应理解的是,使用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设备501。
防止过热:经过光拾取设备305的最大允许电流可以在所使用的光拾取设备的说明书中找到。例如,光拾取设备305可能具有经过其的最大允许连续电流120mA。因此,在两秒的时段期间,允许240mA的电流。当使用线圈的电阻R为7.6Ω时,允许的电压可以由图9中的公式1来计算。相应地,最大允许连续电压等于0.912V。在两秒期间,因此允许1.824V的电压。可以想象,图4中所示的控制信号的“延伸的”部分保持在4μm的恒定值。在“延伸的”部分的PD控制器的电压取决于PD控制器对于s↓0(注意这是仅仅当延伸值恒定时的情况)的P作用。这导致产生图9中的方程2,其中P是PD控制器增益。PD控制器的增益取决于所控制的光盘系统50的想要的带宽。PD控制器的增益可以使用光拾取设备305与PD控制器513a的转换函数被计算为想要的带宽ωBW[rad/s]的函数。光拾取设备的转换函数显示于图9的方程3中。另外,图9的方程4显示具有低通滤波器的PD控制器513a的转换函数。在这个例子中,PD控制器513a被实施为在ωBW/3时为零、在ωBW*3时为极点的lead filter(前沿滤波器)以及在ωBW*10时为极点的低通滤波器。
PD控制器513a的增益必须具有一个值,使得开环转换函数(图8的方程5所示)在想要的带宽具有0dB的幅值,|CH|ωBW=0dB=1。开环转换函数用方程5显示。使用方程5以及|CH|ωBW=0dB=1,可以得出作为模型参数以及带宽的函数的PD控制器增益P的表达式。因为在带宽频率为s=jωBW时幅度为1,参见方程6和7。
此外使用图9的方程9可以对每个带宽ωBW[rad/s]计算具有低通滤波器的PD控制器的增益。因此可以使用方程9和2计算作为带宽的函数的PD控制器513a在延伸的部分的电压。例如,在大约1kHz的带宽达到最大允许连续电压0.912V。在大约1.4kHz的带宽达到在2秒期间的最大允许电压1.824V。然后,为了确定聚焦致动器在控制信号CS的延伸部分中可以停留多长时间以防止过热,可以使用对于某一时段的最大允许电压的知识。
防止碰撞CD:聚焦致动器306与记录介质304之间的最大距离取决于所使用的光拾取设备,例如,光拾取设备305可以使该距离被指定为1.61mm。在这个例子中,由于记录介质304的最大垂直偏离为0.5mm,所以该距离必须被减少到1.11mm(然而,注意的是,记录介质的最大垂直偏离可以因为介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PD控制器在S曲线的延伸的部分的电压可以用图9中的方程2来计算。而且,PD控制器的增益取决于所控制的光盘系统50的带宽,且可以用图9的方程9来计算。因为斜坡装置312而到达的聚焦致动器位置可以用
Figure GSB00000183022100211
来计算。到记录介质304的剩余距离具有9=(1.11-Xu0)的数值。记录介质304到达的时间可以用在S曲线的延伸的部分的控制器电压的阶跃的端值的阶跃响应来确定。位置到达的时间表示聚焦致动器在碰撞记录介质304之前在控制信号CS的延伸部分中停留的最大时间。
通过对每个带宽进行跟踪,在所有斜坡值上的最小与最大时间,即到达记录介质304之前的时间范围可以确定为带宽函数。在这个例子中,记录介质304永远不能达到356Hz的带宽,这是因为在S曲线的延伸部分的PD控制器513a的电压导致聚焦致动器位置,该聚焦致动器位置与由于斜坡装置而引起的位置一起,总是小于1.11mm。
在其最大值处,该斜坡装置具有1.28V的电压。1.28V的电压对应于0.95mm的聚焦致动器的位置。到记录介质的最小距离是0.15mm。对于延伸部分直至356Hz的带宽的PD控制器电压导致小于0.15mm的位置。例如,假定356Hz的带宽,根据该例子的PD控制器的电压在S曲线的“延伸”部分等于0.1152V。
在这个例子中,在正侧最大允许预定的“延伸”S曲线水平取决于所控制的光盘系统的带宽,使得在正向的“延伸”部分的PD控制器的电压等于0.1152V。用这种方式,聚焦致动器永远不会碰撞记录介质304。在这个例子中,在负侧的“延伸的”S曲线被赋予了最大可能的延伸水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本发明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来实施,如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然而,优选地,本发明被实施为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元件和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物理上、功能上、逻辑上实施。实际上,功能性可以实施于一个单个单元中、多个单元中、或实施为其它功能单元的一部分。同样地,本发明可以被实施于单个单元、或者可以在物理上或功能上分布在不同单元和处理器之间。
虽然本发明参照特定的方面和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定于这里所提出来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发明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除了上述指出的以外的其它实施例同样可能在这些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如不同结构的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当中心孔径信号等于或大于阅值时使得能够生成与聚焦误差信号对应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并且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是具有预定水平的信号。

Claims (7)

1.一种基于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中心孔径信号(CA)来控制光盘系统中的聚焦致动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阈值时产生(704)与聚焦误差信号(FE)对应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以及
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在所述阈值以下时产生(704)具有预定水平的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701)中心孔径信号(CA),
-确定(702)中心孔径信号(CA)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701)所述聚焦误差信号(FE),以及
-当所述中心孔径信号(CA)在所述阈值以下时,进一步确定(703)所述聚焦误差信号(FE)的符号是正的还是负的;以及
-根据该符号产生(704)所述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705)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给至少一个控制器,用于基于该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CS)进一步控制(706)聚焦致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805)物镜(306a)的焦点相对于由光盘系统要读取或写入的记录介质的数据层的速度;以及
-当记录介质经过光盘系统的聚焦点且所述速度低于预定值时,
-去激活(806)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的阻尼控制器,以及
-激活(806)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的跟踪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805)在聚焦误差信号(FE)的两个或更多的连续零交叉期间中心孔径信号(CA)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以及当这样时;
-去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的阻尼控制器,以及
-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的跟踪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的方法,还包括:当中心孔径信号(CA)低于所述阈值时,
-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阻尼操作的阻尼控制器,以及
-去激活控制聚焦致动器的跟踪操作的跟踪控制器。
CN2005800418628A 2004-12-06 2005-12-01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3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106317 2004-12-06
EP04106317.3 2004-12-06
PCT/IB2005/054005 WO2006061748A1 (en) 2004-12-06 2005-12-01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optical record carrier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3112A CN101073112A (zh) 2007-11-14
CN101073112B true CN101073112B (zh) 2011-02-09

Family

ID=36116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186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3112B (zh) 2004-12-06 2005-12-01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848188B2 (zh)
EP (1) EP1825464B1 (zh)
JP (1) JP2008523535A (zh)
KR (1) KR20070095315A (zh)
CN (1) CN101073112B (zh)
AT (1) ATE425534T1 (zh)
DE (1) DE602005013280D1 (zh)
TW (1) TW200634784A (zh)
WO (1) WO200606174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076A (en) * 1982-05-19 1987-06-16 Burroughs Corporation Optical memory system having improved positioning and focusing control circuitry
US5835460A (en) * 1994-12-16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method with focus sear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502635A (nl) 1985-09-27 1987-04-16 Philips Nv Inrichting voor het uitlezen van informatie op een registratiedrager.
JPS6366731A (ja) * 1986-09-08 1988-03-25 Canon Inc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2246026A (ja) 1989-03-18 1990-10-01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フォーカスサーボループのループゲイン設定方法
JP2716610B2 (ja) * 1991-10-16 1998-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JPH0845169A (ja) 1994-07-28 1996-02-16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の耐震装置及び耐震方法
CN1257496C (zh) * 1996-07-31 2006-05-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JP3883088B2 (ja) 1998-11-11 2007-02-21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728390B2 (ja) * 1999-10-08 2005-12-2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サーボ制御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01209950A (ja) 2000-01-27 2001-08-03 Hitachi Ltd フォーカス或いはトラッキングサーボ制御装置
JP2002109754A (ja) * 2000-09-29 2002-04-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フォーカスサーボ引込み回路
US7414940B2 (en) * 2001-01-25 2008-08-19 Dphi Acquisitions, Inc. Calibration of a focus error signal gain in a focus servo system
WO2002067250A1 (fr) * 2001-02-22 2002-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que optique
US7782720B2 (en) * 2002-12-30 2010-08-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driving an actuator, actuator drive,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actuator
JP4659348B2 (ja) * 2003-08-22 2011-03-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WO2005022529A1 (en) * 2003-09-02 2005-03-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c dr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cd and dvd
KR100524996B1 (ko) * 2003-12-30 2005-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시스템의 엑츄에이터 코일 손상 방지 장치 및그 방법
TWI246678B (en) * 2004-03-26 2006-01-01 Micro Star Int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arp of disc and its device
WO2006040733A1 (en) * 2004-10-15 2006-04-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dimensional optical scann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4076A (en) * 1982-05-19 1987-06-16 Burroughs Corporation Optical memory system having improved positioning and focusing control circuitry
US5835460A (en) * 1994-12-16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method with focus sear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95315A (ko) 2007-09-28
TW200634784A (en) 2006-10-01
DE602005013280D1 (de) 2009-04-23
US20090129216A1 (en) 2009-05-21
WO2006061748A1 (en) 2006-06-15
ATE425534T1 (de) 2009-03-15
JP2008523535A (ja) 2008-07-03
EP1825464B1 (en) 2009-03-11
EP1825464A1 (en) 2007-08-29
CN101073112A (zh) 2007-11-14
US7848188B2 (en) 2010-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8588A (en) Focus offset correction method
JP3563239B2 (ja)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CN101073112B (zh) 用于光学记录载体系统中的设备及方法
US7876654B2 (en) Optical disk drive control circuit
EP1014344B1 (en)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unit
JPH1125468A (ja)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US6633523B1 (en) Optical memory apparatus and focus servo control method
CN100431017C (zh) 控制装置及具备控制装置的光盘装置
US200100106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determining the slice level of the radio frequency ripple signal in an optical storage device
JPH11328830A (ja)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CN100530374C (zh) 用于控制光学拾取部件的起始点的方法和装置
KR20040031533A (ko) 적응적인 포커싱 방법 및 장치
US5272688A (en) Apparatus for writing and/or reading information on and/or from optical card
KR100393203B1 (ko) 씨디-롬 드라이브에서의 서보 제어방법
CN1975884B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其寻轨控制方法
CN1252690C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US20020136105A1 (en) Method for track locking in an optical disc drive
CN100517475C (zh) 光盘装置的聚焦伺服恢复处理方法和光盘装置
EP1356465B8 (en) Positioning control for read and/or write head
JPH077528B2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装置
US200300610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track search in a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CN1228773C (zh) 光驱的增加聚焦恢复稳定性的方法
JP5169847B2 (ja)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サーチ制御方法
JP2002329335A (ja) 読取制御装置
JPH09167355A (ja) 光学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109

Address after: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Philips & Benq Digital Storage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HILIPS JIANXING DIGITAL SCIEN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90109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