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9002B - 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9002B CN101069002B CN2005800414097A CN200580041409A CN101069002B CN 101069002 B CN101069002 B CN 101069002B CN 2005800414097 A CN2005800414097 A CN 2005800414097A CN 200580041409 A CN200580041409 A CN 200580041409A CN 101069002 B CN101069002 B CN 101069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akeport
- building machinery
- induction chamber
- cooling construction
- core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66—Engine compartment, e.g. heat exchangers, exhaust filters, cooling devices, silencers, mufflers, position of hydraulic pump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6—Guiding or ducting air to, or from, ducted fa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0—Guiding or ducting cooling-air, to, or from,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2—Filtering, cooling, or silencing cooling-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不扩张吸气室且提高吸气侧的隔音性能。在发动机室(12)内的热交换器(15)的吸气侧形成吸气室(16),在该吸气室(16)的上表面部上设置第1吸气口(17)。在吸气室(16)内,以从周围气密地包围热交换器(15)的芯面(15a)并且将吸气室(16)内部分隔为两个室(16a、16b)的状态,设置作为屏蔽部件的独立的管道(18)。通过在该管道(18)上设置第2吸气口(23),使吸气室(16)为双层管道构造,使从第1吸气口(17)吸入的空气通过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吸气通路而将其导向热交换器芯面(15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改善了将从外部取入的冷却空气导入热交换器的吸气侧的隔音性能。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压挖掘机中,如图25、26所示,在上部回转体1的后部设置发动机室2,在该发动机室2内,收纳发动机3和被该发动机3驱动的液压泵4。
此外,在与液压泵4相反的一侧,设置以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为代表的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等多个热交换器(在此,作为一个部件表示)5、和由发动机3驱动的冷却风扇6,借助该冷却风扇6的旋转,如图中箭头所示,从外部吸入发动机室2的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5后,从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到外部。
发动机室2由利用了称为发动机护罩的板材和平衡重的一部分、燃料箱的上表面等的盖材7包围形成,在该盖材7上设置取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8。
该吸气口8,在发动机室2中配置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在盖材7的侧面上(与热交换器5面对的面)或者上表面上。图8中,9为驾驶舱。
作为这一点的对策,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提出有下述技术方案:将发动机室的吸气侧空间向机械前侧延长,使其末端作为吸气口而在机械的中心侧开口,由此,形成为俯视呈コ字形的弯曲形状。
专利文献1:特开平08-218869号公报
根据上述公知技术,与图25、26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从热交换器的芯面到吸气口的直接声音被室壁隔断而得到减音的效果,并且有由于吸气路径变长且弯曲从而声音的反射、衰减效果提高的优点。
但是,在该构造中,由于仅仅借助吸气室的室壁(盖材)得到减音的效果,所以基本上隔音效果较低。此外,在室壁上具有间隙,其气密性不一定很高,所以从吸气室发生的声音泄漏多。在这一点上来看,吸气侧的隔音性能也不够。
此外,由于使吸气室向前侧延伸,所以与该延伸相对应地,存在下述弊端:上部回转体的其他设备(例如图25的驾驶舱9)的设置空间被占据,特别是在像被称为后方小回转型的小型挖掘机那样本来就没有多余空间的机械中,尤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扩张吸气室的情况下提高吸气侧的隔音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
即,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在由盖材覆盖的发动机室内设置有发动机、热交换器和冷却风扇,借助上述冷却风扇的旋转将外部气体吸入发动机室内并使其流通到上述热交换器,其中,在上述发动机室内的上述热交换器的吸气侧,相对于发动机室内的其他空间独立地形成有吸气室,在由上述盖材形成的该吸气室的室壁上形成有向外部开口的第1吸气口,并且,在上述吸气室内的热交换器的芯面的前面侧,以将芯面和第1吸气口之间隔断而将吸气室内部分隔成两个室的状态设置有具有与芯面对置的面的屏蔽部件,在该屏蔽部件的与上述芯面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第2吸气口。
在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从周围气密地包围上述热交换器的芯面的状态,设置有由不同于上述盖材的另外的管道材料独立形成的、作为屏蔽部件的管道。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以在吸气室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将芯面和第1吸气口之间隔断的状态,设置有作为屏蔽部件的屏蔽板。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下述效果。
(A)借助屏蔽部件限制从热交换器的芯面直接漏出到外部的声音(直接声音),可抑制其扩散。
(B)借助吸气室的室壁(盖材)和屏蔽部件两者,可得到声音的反射、衰减效果。
(C)由于是借助屏蔽部件将吸气室内部分隔为两个部分的双层构造,所以可防止声音从室壁的间隙泄漏。
(D)可得到由屏蔽部件节流声音而产生的减音效果。
基于这些点,与图25、26所示的现有技术构造相比自不必说,即便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公知技术相比,也能显著提高吸气侧的隔音效果。
而且,由于通过在吸气室内设置屏蔽部件而得到上述效果,所以不必像公知技术那样扩张吸气室。因此,不会产生占据其他设备的设置空间的弊端,并且可容易地用在现存的机械中。
此外,若根据设置管道作为屏蔽部件的发明,则为在吸气室内进一步设置独立的管道的双层管道构造,所以
(a)可借助管道内的声音的反射、衰减而提高减音效果。
(b)可提高防止声音从吸气室泄漏的效果。
(c)可得到由双层管道构造节流声音所产生的减音效果。
而且,由于是以包围热交换器的芯面的状态设置管道,所以仅保持管道和芯面周围之间的气密,便可借助管道可靠地隔断有从芯面漏出到外部的趋势的直接声音。
即,在没有管道的情况下,若由具有复杂形状的盖材内表面(包含平衡重内表面)形成的吸气室自身没有气密地构成,则不能防止直接声音的泄漏,但完全密封多采用三维曲面的盖材内表面是非常困难的。
与之相对,若根据设置管道的发明,则与现有技术构造相比,密封范围很窄即可,此外,密封简化,所以可得到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2(a)、(b)是表示涉及第2吸气口上端的位置的另两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管道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图5的局部表示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5(a)、(b)是表示涉及第2吸气口上端的位置的另两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XVI-XIV线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XX-XX线剖视图。
图21是图19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的概略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的与图16相当的图。
图24是图23的XXIV-XXIV线剖视图。
图25是表示现有技术构造的液压挖掘机的上部回转体的整体俯视图。
图26是其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借助图1~图2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图13所示的第1~第7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屏蔽部件设置管道,在图14~图24所示的第8~第13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屏蔽部件设置屏蔽板。
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
在上部回转体的后部,设置被发动机护罩和平衡重的一部分、燃料箱的上表面等盖材11覆盖的发动机室12。在该发动机室12中,设置发动机13、液压泵(未图示)、冷却风扇14、散热器等热交换器(作为一个部件表示)15。
在发动机室12内的热交换器15的吸气侧,形成吸气室16,在该吸气室16的上表面(盖材11的上表面部)上,设置从外部取入冷却空气的第1吸气口17。
吸气室16,借助热交换器15、适当的分隔件以及密封件,相对于发动机室12的收纳发动机13等的空间独立地(以隔断空气流通的状态)形成,在该吸气室16内设置管道18。
该管道18,由不同于盖材11的另外的管道材料形成为具有顶板19、底板20、前后两侧板21、22、以及正面板23的独立的箱状。
该管道18的正面板23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平行,并且该管道18被安装成从周围气密地包围芯面15a的状态(例如与正面板23相反的一侧的开口缘部与热交换器芯面15a的边框部分气密地相接的状态)。
此外,在管道18的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对置的正面板23上,设置向水平方向开口的第2吸气口24。在该第2吸气口24上,防尘用的过滤器25覆盖该第2吸气口24,并且设置成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平行的状态。
另外,通过将过滤器25(第2吸气口24)配置成与芯面15a平行,而得到空气流动良好的结构。
另一方面,管道18的顶板19向下(在与第1吸气口17之间的距离从热交换器芯面15a朝向远侧变大的方向上)倾斜地形成,以便不会堵住第1吸气口17。由此,可确保利用第1吸气口17的全部开口面积的充分的吸气量。
借助该管道18,将热交换器芯面15a和第1吸气口17之间隔断而将吸气室16内部分隔成两个部分(管道内空间和管道外空间。以下,称为第1室、第2室)16a、16b。此外,借助管道18,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那样,形成大致L字形的弯曲的吸气通路,即,使从第1吸气口17向下取入的外部气体在第2吸气口24处方向转换为横向,再到达热交换器芯面15a。
这样,由独立的管道18包围热交换器芯面15a,并且将连接芯面15a和外部的吸气通路弯曲为大致L字形,所以可通过管道18隔断从芯面15a直接漏出到外部的直接声音。
这种情况下,将两个吸气口17、24的位置关系设定成,热交换器芯面15a的整个区域都不能透过第1以及第2这两个吸气口17、24从外部直接看到。
具体而言设定成,第2吸气口24的上端位于连接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下端和第1吸气口17的最外侧端部的直线A上,或者位于该直线A下侧。
由此,能可靠地通过管道18隔断从芯面15a直接向外部漏出的直接声音。
此外,根据该布置,第2吸气口24的上端必然位于第1吸气口17下端(图例的情况下为搭到图左端的侧面部上的部分)的下方,所以声音不会直接从机械侧面侧漏出。即,可大幅降低“机侧噪音”。
在图1中,表示了使第2吸气口上端位于直线A上的第1型式,但也可采用图2(a)所示的接近直线A但稍靠下侧的第2型式,或者图2(b)所示的比直线A明显靠下侧的第3型式。
若采用第1或者第2型式,则能在空气的流动不产生必要程度以上弯曲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噪音的泄漏,而若采用第3的型式,则在隔音效果这一点上最佳。
另外,也可使第2吸气口上端比直线A稍靠上侧。该情况下,也可得到与上述第1~第3各型式的情况接近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芯面15a发出的吸气声在吸气室16内于第1室16a和第2室16b中反复反射、衰减,所以可得到较高的减音效果。
进而,由于是在被称为吸气室16的一种管道内又设置独立的管道18的所谓整周双层管道构造,所以与仅有吸气室16的单层构造的情况相比,在形成吸气室16的盖材11和管道18的整周部分中,能双层地阻断声音,从而格外提高防止声音泄漏的效果,并且可得到由于用双层管道构造对声音节流(る)而产生的减音效果。
此外,由于用管道18包围作为声音出口的热交换器芯面15a,所以可抑制声音向四面八方发散即声音扩散。
基于这一点,与图25、26所示的现有技术构造相比自不用说,即便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公知技术相比,也能格外提高吸气侧的隔音效果。
而且,由于通过在吸气室16内设置管道18而得到上述效果,所以没有必要像公知技术那样扩张吸气室。因此,不会产生占据其他设备的空间的弊端,并且还可容易地用在现有的机械中。
此外,只要保持管道18和芯面周围之间的气密,就能可靠地借助管道18隔断来自芯面15a的直接声音,所以与包含三维曲面的复杂形状的盖材11的内表面全部气密地构成的情况相比,密封范围小的多。进而,由于易于密封,所以可得到高的密封性。
另外,第2吸气口24的面积比热交换器芯面15a小。这样一来,从芯面15a出来的吸气噪音被第2吸气口24节流后在第2室16b中扩散,所以可得到更好的减音效果。
而且,由于通过在吸气室16内设置管道18而得到上述效果,所以没有必要像公知技术那样扩张吸气室。因此,不会产生占据其他设备的空间的弊端,并且还可容易地用在现存的机械中。
另一方面,由于在管道18的第2吸气口24上设置过滤器25,所以从第1吸气口17吸入的外部气体的全部都通过该过滤器25流入热交换器芯面15a。因此,外部气体中含有的粉尘等的除去效率变高。
而且,过滤器25不仅能如上述那样确保过滤作用,与设置在整个芯面15a上的情况相比还能大幅地减小,所以成本降低。
在吸气室16内的壁面,即形成吸气室16的盖材11的内表面、以及管道18的内外表面上分别设置吸音材料26,可借助该吸音材料26的吸音效果进一步降低吸气噪音。
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4)
由于特别是希望抑制位于机械侧面的人所感觉到的“机侧噪音”并使该噪音向上方放出,所以希望将第1吸气口17设置在吸气室16的上表面部,或者即便跨到侧面部,也是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到侧面部上端部为止的较浅范围内。
但是,出于布置的方便或增加外部气体流入量等考虑,有时想要如图4所示那样以较大地深入到侧面部的状态设置该吸气口17,或者有时想要仅设置在侧面部上。
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2吸气口24的上端设置在连接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下端和第1吸气口17的最外侧端部的直线A上、或比其还靠下侧,结果,第2吸气口24的上下尺寸被抑制得较小从而面积较小,所以有减小第2吸气口24的空气的流入流量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第2吸气口24位于下方,所以通过该吸气口24流入管道内室16a的空气有难以到达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上部的危险。
因此,作为这一点的对策,要求将第2吸气口24的上下尺寸加大。
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与这样的要求对应的方案,一方面,设定该吸气口24的位置和尺寸,使得第2吸气口24的上端比直线A还靠上侧。具体而言,如图所示那样,第2吸气口24形成在从管道正面壁23的下端附近到上端附近的较宽范围内。
另一方面,第1吸气口17,以下端比第2吸气口24的上端还靠上方为条件,设置在从吸气室上表面部向侧面部较大地深入的较宽范围内。图4中的α表示第1吸气口下端和第2吸气口上端的位置偏离尺寸。
根据该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以较大地深入侧面部的状态设置第1吸气口17,并且,在上下较宽的范围内设置第2吸气口24,同时,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发出的噪音中的朝向机械侧面部的水平成分被盖材11的侧面部隔断,仅向上的成分从第1吸气口17向上方发散,所以可减少机械侧面的作业员β所感觉到的“机侧噪音”。
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确保将管道18设置在热交换器芯面15a的前面侧的基本效果,即
(i)可通过管道18限制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向外部直接漏出的声音(直接声音)而抑制其扩散,
(ii)除了吸气侧16的室壁的减音效果外,还可得到独立的管道18内对声音的反射、衰减所产生的减音效果,
(iii)可借助双层管道构造有效地抑制声音从吸气室向外部的泄漏,
(iv)可得到由双层管道构造节流声音所产生的减音效果。
另外,该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用在仅将第1吸气口17设置在吸气室侧面部的情况下。
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8)
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将第2吸气口24设置在较宽的范围内,则在热交换器芯面15a上,产生能透过两个吸气口17、24从外部直接看到的部分(以下,称为直视部分。参照图8)C,所以无法借助管道18隔断来自该直视部分C的直接声音。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将第2吸气口24设置在较宽范围内为前提,在吸气室16内的第1吸气口17和第2吸气口24(管道18)之间,设置兼有空气引导作用和直接声音隔断作用的幕板27。
幕板27形成为ㄑ字形,包括向与管道18的顶板19相同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7a、和从其下端垂下的垂直部27b。该幕板27安装成将图8中的直线A和连接热交换器芯面15a下端与第2吸气口24上端的直线B之间的区域D覆盖的状态,即将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相对于外部遮挡住的状态。
通过以该状态设置幕板27,可得到下述效果。
(a)从第1吸气口17吸入的空气由幕板27向第2吸气口24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引导,所以可使空气相对于第2吸气口24的整个区域,即热交换器芯面15a的整个区域流通。
(b)由于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被幕板27相对于外部遮挡住,所以可完全隔断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向第1吸气口17漏出的直接声音。
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吸气口24的上端位置同样,从在不使空气的流动进行必要程度以上弯曲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噪音泄漏的观点来看,希望使幕板27的下端位于上述直线A上,或尽可能地接近直线A。
另外,图中表示了上下超出图7的直线A、B之间的区域D地设置幕板27的情况,但也可仅设置在足够覆盖区域D的最小范围内。
此外,该幕板27也在正反两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26。
此时,由于幕板27形成为ㄑ字形,所以可在狭窄的第2室内增大引导板27的表面积,相应地可较多地设置吸音材料26,所以可得到较高的吸音效果。
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管道18的正面板23(第2吸气口24以及过滤器25)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平行的方式设定管道形状,与之相对,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那样,以管道18的正面板23相对于热交换器芯面15a倾斜的方式设定管道形状。
这种情况下,也可得到基本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隔音效果。
此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用于过滤供给给发动机13的空气的空气滤清器28设置在吸气室16的第1室16a的上部(中间部或者下部也可)。
这样一来,还可防止空气滤清器28的吸气声的漏出,并且可将由过滤器25过滤后的清洁空气送入空气滤清器28。
另外,作为过滤器25有时使用粗尘用的网眼粗的过滤器(金属网等)。这种情况下,还可得到防止粗尘向空气滤清器28中吸入的效果。
进而,通过将空气滤清器28设置在管道内,可保护空气滤清器28不受雨水等侵害。此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保护空气滤清器28不受雨水等侵害的另外的盖材,所以可使结构简单,并可降低成本。
此外,如图5、图6所示,在管道18以及盖材11的插拔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以及过滤器25的方向上的面(管道后侧板22以及盖材背面部)上,分别设置检修口29、30,和开闭这些检修口的门31、32,以便可从外部简单地进行该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以及过滤器25的检查或清扫、更换等检修。
另外,这两个门31、32,也可连结起来以便能够同时开闭。或者,也可以将管道18的后侧板22整体作为门而与盖材11的门32一体化。
此外,希望两检修口29、30如图所示那样设置在较宽的范围内,以便可进行热交换器芯面15a的检修。
这种情况下,在称为后方小回转型的挖掘机中,形成吸气室16的盖材11的背面侧如图所示那样形成为俯视呈圆弧状,所以通过在该部分上设置检修口29、30,可使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倾斜地朝向外侧,即能在没有障碍物的方向上取出放入。因此,用于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的清扫等的取出放入操作变得简单。
此外,在热交换器芯面15a上设置过滤器的现有机械中,过滤器的取出放入仅能从机罩上进行,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可从地面取出放入过滤器25,所以过滤器25的检修变得十分容易。
第4、第5实施方式(参照图9、10)
在第4以及第5两实施方式中,管道底板20设置成朝着热交换器芯面15a向下倾斜。
这样,与第1以及第2两实施方式那样使底板20水平的情况相比,在管道内下部难以产生空气的停滞或紊流,空气的流动良好。
此外,由于可扩大形成在管道下方的空间,所以可将该空间有效地用作电池等仪器类或工具箱(称为仪器类部件)33的设置空间等。这种情况下,上述空间被管道18从上方覆盖,不会直接接触雨水,所以在设置仪器类部件33方面有利。
此外,在两实施方式中,在第2室16b下方的第2吸气口24入口部分设置有引导板34。
而且,该引导板34,如图所示,朝着第2吸气口24的下缘部向下倾斜地设置。
根据该结构,可使从上方吸入的空气在第2吸气口24的入口部分借助引导板34而方向转换90°,可靠地引导到第2吸气口24。
而且,由于使引导板34倾斜,所以可抑制第2吸气口24的入口部分处的空气的滞留或紊流的发生。
另外,在管道顶板19和第1吸气口17之间的间隔足够大,从而可确保利用了第1吸气口17的全部开口面积的足够吸气量的情况下,也可如图9所示那样将管道顶板19形成为水平的。
此外,在此例示了以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前提的情况,但第3、第4两实施方式的结构以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前提也可成立。
第6实施方式(参照图11、12)
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以平衡重35兼用作发动机室后方的盖材,并且左右两侧部分(仅图示了左侧部分)35a绕入发动机室12侧部的状态设置的所谓后方小回转型(包括后方超小回转型)的机械中,在平衡重35的左右两侧部分中与吸气室16面对的左侧部分35a的内表面下部,以向下的阶梯状倾斜地形成有将吸入空气导入第2吸气口24的导风面36。
这样一来,可借助导风面36使第2吸气口24入口部分处的空气良好地流动。即,即便不追加其他的引导板,也可得到良好的吸气性能。因此,可使成本降低。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平衡重35的成形方面的限制等,导风面36形成为阶梯状,但在没有限制等的情况下,希望将导风面36形成为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向下的直线状倾斜面。
第7实施方式(参照图13)
在此,将以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前提的情况作为例子,但该第6实施方式的结构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与以下同样地使用。
第7实施方式中,在第1吸气口17上,设置向上突出的烟囱状的吸气筒37,在该吸气筒37的内表面上设置吸音材料26。
这样一来,无论第1吸气口17本身位于高位置还是位于低位置,在如第2、第3两实施方式那样将第2吸气口24设置在上下较宽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噪音都会通过吸气筒37向上方的较高位置漏出,由此可进一步降低“机侧噪音”。
此外,通过在该吸气筒37的内表面上也设置吸音材料26,可吸收声能,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机侧噪音”的降低效果。
另外,在采用管道式的上述第1~第6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塑料成形或金属板的冲压加工一体地成形管道18整体。
第8实施方式(参照图14~图16)
在以下的第8~第13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屏蔽部件在吸气室16内设置屏蔽板38。其他的基本结构与第1~第7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在第8实施方式中,屏蔽板38形成四边形板状。该屏蔽板38,以周缘部与四周的盖材11的内表面相接,并且将吸气室16内部在吸气室整个宽度范围内分隔为热交换器15侧的第1室16a、和与热交换器15相反的一侧的第2室16b的状态,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对置地垂直(即与芯面15a平行)设置。
另外,吸气室16的宽度是指图3俯视图中的上下方向上机械的前后方向的区域。
此外,在该屏蔽板38上设置有向水平方向开口的第2吸气口24,防尘用的过滤器25覆盖该第2吸气口24,并且以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平行的状态设置。
另外,过滤器25(第2吸气口24)与芯面15a平行地配置,由此,空气的流动良好。
借助该屏蔽板38,如图14中箭头所示那样,形成L字形的弯曲的吸气通路,即,从第1吸气口17向下取入的外部气体在第2吸气口24处方向转换为横向,并达到热交换器芯面15a。
这样,由于借助屏蔽板38将连通热交换器芯面15a和外部的吸气通路弯曲为L字形,所以与第1~第7实施方式的管道式相同,可通过屏蔽板38隔断有从芯面15a直接向外部漏出的趋势的直接声音。
这种情况下,设定两个吸气口17、24的位置关系,使得热交换器芯面15a的整个区域都不能透过第1以及第2这两个吸气口17、24从外部直接看到。
具体而言,第2吸气口24的上端设定在连接热交换器芯面15a下端和第1吸气口17的最外侧端部的直线A上,或该直线A下侧。
由此,从芯面15a直接向外部漏出的直接声音被屏蔽板38可靠地隔断。
此外,若根据该布置,则由于第2吸气口24的上端必然比第1吸气口17的下端(图例的情况下为搭在图左端的侧面部上的部分)还靠下方,所以声音没有直接向机械侧面侧漏出的危险。即,可大幅降低“机侧噪音”。
在图14中表示了使第2吸气口上端位于直线A上的第1型式,但与图2同样,也可采用如图15(a)所示那样设定在直线A附近且比该直线A稍靠下侧的第2型式,或者如图15(b)所示那样比直线A明显靠下侧的第3型式。
另外,第2吸气口上端也可比直线A稍靠上侧,这一点如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
另一方面,从芯面15a发出的声音,与管道式的情况相同,在吸气室16内,在第1室16a和第2室16b中反复进行反射、衰减,所以可得到较高的减音效果。
进而,通过在吸气室16内设置屏蔽板38,吸气室16在水平方向上为双层壁构造,所以与仅为吸气室16的单层壁构造相比,可通过形成吸气室16的盖材11和屏蔽板38双层地阻断声音,由此可提高防止声音泄漏的效果。
此外,可得到由第2吸气口24节流声音而产生的减音效果。
根据这些方面,可得到与在第1~第7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管道式大致相同的隔音效果。
另外,以下结构及效果与第1~第6实施方式相同:
(i)第2吸气口24的面积比热交换器芯面15a小这一点的结构以及效果,
(ii)由于是通过在吸气室16内设置屏蔽板38而得到上述效果,所以没有必要像公知技术那样扩张吸气室这一点的效果,
(iii)由于在屏蔽板38的第2吸气口24上设置过滤器25,所以提高了除去从第1吸气口17吸入的外部气体中的粉尘等的效率这一点的效果,
(iv)过滤器25如上所述能确保过滤作用,同时比设置在芯面15a整体上时大幅减小,所以成本降低这一点的效果,
(v)在吸气室16内的壁面,即形成吸气室16的盖材11的内表面、以及屏蔽板38的两面上分别设置吸音材料26,可利用该吸音材料26的吸音效果进一步降低吸气噪音这一点的结构及效果。
第9实施方式(参照图17)
仅说明与第8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由于特别是希望抑制位于机械侧面的人所感觉到的“机侧噪音”并使该噪音向上方放出,所以希望将第1吸气口17设置在吸气室16的上表面部,或者即便跨到侧面部,也是如第8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到侧面部上端部为止的较浅范围内。
但是,出于布置的方便或增加外部气体流入量等考虑,有时想要如图17所示那样以较大地深入到侧面部的状态设置该吸气口17。
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2吸气口24的上端设置在连接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下端和第1吸气口17的最外侧端部的直线A上、或比其还靠下侧,结果,第2吸气口24的上下尺寸被抑制得较小从而面积较小,所以有减小第2吸气口24的空气的流入流量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第2吸气口24位于下方,所以通过该吸气口19流入管道内室16a的空气有难以到达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上部的危险。
因此,作为这一点的对策,要求将第2吸气口24的上下尺寸加大。
在第9实施方式中,作为与这样的要求对应的方案,一方面,设定该吸气口19的位置和尺寸,使得第2吸气口24的上端比直线A还靠上侧。具体而言,如图所示那样,第2吸气口24形成在从屏蔽板38的下端附近到上端附近的较宽范围内。
另一方面,第1吸气口17,以下端比第2吸气口24的上端还靠上方为条件,设置在从吸气室上表面部向侧面部较大地深入的较宽范围内。图17中的α表示第1吸气口下端和第2吸气口上端的位置偏离尺寸。
根据该第9实施方式的结构,以较大地深入侧面部的状态设置第1吸气口17,并且,在上下较宽的范围内设置第2吸气口24,同时,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发出的噪音中的朝向机械侧面部的水平成分被盖材11的侧面部隔断,仅向上的成分从第1吸气口17向上方发散,所以可减少机械侧面的作业员β所感觉到的“机侧噪音”。
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确保将屏蔽板38设置在热交换器芯面15a的前面侧的基本效果,即
(a)可通过屏蔽板38限制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向外部直接漏出的直接声音而抑制其扩散,
(b)可借助吸气侧16的室壁(盖材11)和屏蔽板38这两者得到声音的反射、衰减效果,
(c)由于是借助屏蔽板38将吸气室内部分隔为两个部分的双层构造,所以可提高防止从室壁的间隙泄漏声音的效果,
(d)可得到由屏蔽板38节流声音所产生的减音效果。
第10实施方式(参照图18)
接着,在第10、第11两实施方式中,仅对与第8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第10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第1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而与第7实施方式相比,向热交换器15侧扩张地设置该吸气口17。
另一方面,屏蔽板38包括与第1吸气口17对置的顶板部38a、和与热交换器芯面15a平行的垂直板部38b,在垂直板部38b上设置第2吸气口24。
在此,屏蔽板38的顶板部38a向下(在与第1吸气17之间的距离从热交换器芯面15a朝向远侧变大的方向上)倾斜地形成,以便不会堵住第1吸气口17。由此,可确保利用第1吸气口17的全部开口面积的充分的吸气量。
另外,使第2吸气口24的上端位于直线A上或尽可能地接近该直线A,使得从外部无法直接看到热交换器芯面15a,这一点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第8~第10各实施方式,以及下面说明的第11~第13各实施方式的屏蔽板38可由金属板材形成,也可以整体由塑料形成。
根据该第10实施方式,也可得到与第8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隔音效果。
第11实施方式(参照图19~图21)
在此,以屏蔽板38由顶板部38a和垂直板部38b形成这一第10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前提。
此外,与第8~第10各实施方式不同,如图20所示,以屏蔽板38的垂直板部38b相对于热交换器芯面15a倾斜的方式设定屏蔽板38的形状等。在该情况下,也可得到与第8~第10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隔音效果。但是,以下的结构,也可用在将垂直板部38b配置成与芯面15a平行的情况。
第11实施方式,与管道式的第3实施方式(图5~图8)对应。
即,第2吸气口24形成在从屏蔽板38的垂直板部38b的上端附近到下端附近的较宽范围内,使得第2吸气口24的上端比直线A靠上侧。
由此,可增加第2吸气口24的流入流量,并使流入空气到达热交换器芯面15a的上部。
此外,为了隔断由于该结构而产生的弊端、即来自热交换器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的直接声音,在吸气室16内的第1吸气口17和第2吸气口24(屏蔽板38)之间,设置兼有空气引导作用和直接声音隔断作用的幕板27。
该幕板27形成为ㄑ字形,包括向与屏蔽板38的顶板部38a相同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7a、和从其下端垂下的垂直部27b;并且,安装成至少将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相对于外部遮挡住的状态,这两点与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而且,通过在这样的状态下设置幕板27,可使从第1吸气口17吸入的空气借助幕板27相对于第2吸气室24的整个区域、即热交换器芯面15a的整个区域流通;并且,由于借助幕板27相对于外部遮挡住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能完全地隔断有从热交换器芯面15a向第1吸气口17漏出的趋势的直接声音,这两点也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幕板27也可仅设置在足够覆盖图21的直线A、B之间的区域D的最小范围内。此外,也可在该幕板27的正反面上设置吸音材料26。
进而,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第1室16a的上部(中间部或者下部也可)设置空气滤清器28,并且如图20所示,在盖材11的插拔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以及过滤器25的方向上的面(背面部)上,设置检修口30和开闭该检修口的门32,以便可从外部简单地进行该空气滤清器28的元件以及过滤器25的检查或清扫、更换等检修。
另外,第10、第11两实施方式中,在屏蔽板顶板部38a和第1吸气口17之间的间隔足够大,可确保利用第1吸气口17的全部开口面积的充分的吸气量时,也可水平地形成屏蔽板顶板部38a。
第12实施方式(参照图22)
第12实施方式与管道式的第4、第5实施方式(图9、图10)对应。
在第12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第2室16下部的空气的停滞或紊流,另一方面为了在屏蔽板下方形成仪器类部件33的设置空间,将屏蔽板38的下部(垂直板部38b的下端部)38c形成为朝着热交换器侧向下倾斜的形状。
此外,为了使从上方吸入的空气在第2吸气口24的入口部分处方向转换90°而可靠地引导到第2吸气口24,并且抑制第2吸气口24入口部分处的空气滞留或紊流的发生,在第2吸气口24的入口部分,朝着第2吸气口24的下缘部向下倾斜地设置引导板34。
第13实施方式(参照图23、24)
第13实施方式与管道式的图11、12的第6实施方式对应。
即,在以平衡重35兼用作发动机室后方的盖材,并且左右两侧部分(仅图示了左侧部分)35a绕入发动机室12侧部的状态设置的所谓后方小回转型(包括后方超小回转型)的机械中,在平衡重35的左右两侧部分中与吸气室16面对的左侧部分35a的内表面下部,以向下的阶梯状倾斜地形成有将吸入空气导入第2吸气口24中的导风面36,以使得第2吸气口24入口部分处的空气流动良好。
在此,以第8实施方式的结构为前提,但该第13实施方式的结构对于第9~第12各实施方式也同样适用。
另外,省略作为实施方式的图示以及说明,但管道式的第7实施方式(图13)的在第1吸气口17上设置向上烟囱状突出的吸气筒37的结构在采用屏蔽板式的情况下也同样使用。
其他实施方式
(1)在图5~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以及图19~图21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加大第2吸气口24的上下尺寸,另一方面通过幕板27遮挡住热交换器芯面15a的直视部分C的结构,但该幕板27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在没有该幕板27的情况下,也可确保通过设置上述管道18或屏蔽板38而起到的基本隔音效果。
(2)第1吸气口17也可设置在吸气室16的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侧面部(不搭在上表面部上,或仅一部分搭在上表面部上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希望将该吸气口17设置在不与第2吸气口24对置的室壁上。在设置在对置的室壁上时,以第1吸气口17的下端比第2吸气口24的上端靠上方为条件。
(3)在采用屏蔽板式的第8~第13各实施方式(图14~图24)中,以下端到达盖材11的底面部的状态设置屏蔽板38,在该屏蔽板38本身上设置第2吸气口24,但也可在下端没有到达盖材11底面部的状态下设置屏蔽板38,将形成在该屏蔽板38的下端和盖材11的底面部之间的开口部作为第2吸气口24。
这种情况下,过滤器25以上缘部与屏蔽板38相接,前后缘部与盖材11的前后两侧面部相接、下缘部与该底面部相接的状态设置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中,可有效地发挥提高发动机室的吸气侧的隔音性能这一有益效果。
Claims (21)
1.一种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在由盖材覆盖的发动机室内设置有发动机、热交换器和冷却风扇,借助上述冷却风扇的旋转将外部气体吸入发动机室内并使其流通到上述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发动机室内的上述热交换器的吸气侧,相对于发动机室内的其他空间独立地形成有吸气室,在由上述盖材形成的该吸气室的室壁上形成有向外部开口的第1吸气口,并且,在上述吸气室内的热交换器的芯面的前面侧,以将芯面和第1吸气口之间隔断而将吸气室内部分隔成两个室的状态设置有具有与芯面对置的面的屏蔽部件,在该屏蔽部件的与上述芯面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第2吸气口,以覆盖第2吸气口的状态,在屏蔽部件上设置有过滤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在第1吸气口和热交换器的芯面之间形成弯曲的吸气通路的状态设置第2吸气口,使得从第1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在第2吸气口处转换方向而到达热交换器的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吸气通路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状态设置第1以及第2这两个吸气口。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作为屏蔽部件,以从周围气密地包围上述热交换器的芯面的状态,在吸气室内设置有由不同于上述盖材的另外的管道材料独立地形成的管道,在该管道上设置有第2吸气口。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作为屏蔽部件,以在吸气室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将芯面和第1吸气口之间隔断的状态,设置有屏蔽板。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至少一部分位于吸气室的室壁的侧面部上的状态,并且以其下端比第2吸气口的上端靠上方的状态,设置第1吸气口。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吸气室内的管道和第1吸气口之间,设置有将从第1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向第2吸气口引导的引导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第2吸气口的入口部分,以使吸入空气的方向转向该吸气口的状态设置有引导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使引导板朝着第2吸气口的下缘部向下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不能从外部透过第1以及第2这两个吸气口直接看到热交换器的芯面的状态,设置屏蔽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能从外部透过第1以及第2这两个吸气口直接看到热交换器芯面的一部分的状态设置屏蔽部件,另一方面,在吸气室内设置有将上述能从外部直接看到的芯面部分相对于外部遮挡住的幕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兼作将从第1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引导到第2吸气口的引导板的状态,设置幕板。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第1吸气口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吸气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吸气筒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2吸气口的面积比热交换器的芯面面积小。
1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屏蔽部件具有与第1吸气口对置的壁面,使该壁面在与第1吸气口之间的距离从热交换器芯面朝向远侧变大的方向上倾斜。
1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使屏蔽部件的下部朝着热交换器侧向下倾斜。
1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以左右两侧部分绕入发动机室侧部的状态,在发动机室的后方设置有兼作盖材的平衡重,使该平衡重的上述左右两侧部分中与吸气室面对的一侧部分的内表面倾斜而作为将吸入空气导向第2吸气口的导风面。
1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吸气室内的壁面上设置有吸音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由屏蔽部件分隔开的吸气室的热交换器侧室内,设置有过滤发动机吸入的空气的空气滤清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从外部至少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检修的检修口、和开闭该检修口的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77802/2004 | 2004-12-27 | ||
JP377801/2004 | 2004-12-27 | ||
JP2004377802 | 2004-12-27 | ||
JP2004377801 | 2004-12-27 | ||
PCT/JP2005/023766 WO2006070733A1 (ja) | 2004-12-27 | 2005-12-26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9002A CN101069002A (zh) | 2007-11-07 |
CN101069002B true CN101069002B (zh) | 2010-10-13 |
Family
ID=3661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414097A Active CN101069002B (zh) | 2004-12-27 | 2005-12-26 | 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41314B2 (zh) |
EP (1) | EP1832731B1 (zh) |
KR (1) | KR100894950B1 (zh) |
CN (1) | CN101069002B (zh) |
WO (1) | WO20060707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01945B2 (ja) | 2007-02-23 | 2010-07-14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冷却器用フィルタの取付構造 |
CN101688383B (zh) | 2007-06-26 | 2012-08-08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JP4900163B2 (ja) * | 2007-09-26 | 2012-03-21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US7984778B2 (en) * | 2007-11-20 | 2011-07-26 | Caterpillar Paving Products Inc. | Packaging arrangement for a fluid tank for a machine |
JP5172381B2 (ja) * | 2008-02-22 | 2013-03-27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JP2009209647A (ja) * | 2008-03-06 | 2009-09-17 |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 建設機械の熱交換装置 |
JP2009274651A (ja) * | 2008-05-16 | 2009-11-26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ハイブリッド産業車両 |
WO2010013537A1 (ja) * | 2008-07-31 | 2010-02-04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CN102292531B (zh) * | 2008-11-27 | 2015-07-01 | F.G.威尔逊(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发电机组封罩的隔音板布置 |
JP5363160B2 (ja) * | 2009-03-27 | 2013-12-11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防塵装置 |
FR2944235B1 (fr) * | 2009-04-09 | 2012-10-19 | Renault Sas |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US20100301638A1 (en) * | 2009-05-29 | 2010-12-02 | Hinshaw Eric J | Integrated Air Intake System |
JP5699653B2 (ja) * | 2010-03-08 | 2015-04-15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JP2012106836A (ja) * | 2010-11-17 | 2012-06-07 | Tcm Corp | 産業車両用ディーゼル・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フィルター取付構造 |
JP5594197B2 (ja) | 2011-03-16 | 2014-09-24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DE102011005986A1 (de) * | 2011-03-23 | 2012-09-2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Kühlmodul |
JP5160668B2 (ja) * | 2011-06-17 | 2013-03-13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油圧ショベル |
JP5824961B2 (ja) * | 2011-08-19 | 2015-12-02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
JP5966635B2 (ja) * | 2012-06-05 | 2016-08-10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吸気構造 |
US9353502B2 (en) | 2012-10-26 | 2016-05-31 | Komatsu Ltd. | Wheel loader |
CN104302844B (zh) * | 2013-02-22 | 2016-01-20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轮式装载机 |
JP5850024B2 (ja) * | 2013-10-31 | 2016-02-03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作業機械 |
US10252611B2 (en) * | 2015-01-22 | 2019-04-0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ctive seal arrangement for use with vehicle condensers |
JP6229694B2 (ja) * | 2015-06-08 | 2017-11-15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
JP6530977B2 (ja) * | 2015-06-24 | 2019-06-1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建設機械の吸気構造 |
US10563925B2 (en) * | 2017-07-12 | 2020-02-18 | Caterpillar Inc. | Cooling assembly for service vehicle |
US10813286B2 (en) * | 2017-11-15 | 2020-10-27 |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flow orientation of an air flow exhausted from an agricultural harvester |
JP7260311B2 (ja) * | 2019-01-31 | 2023-04-18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CN110092326B (zh) * | 2019-03-25 | 2020-06-05 | 合肥方源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隔音型叉车发动机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1844A (en) * | 1987-02-11 | 1988-09-20 | The Toro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prime mov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40169B1 (zh) * | 1970-08-29 | 1974-10-31 | ||
JPS4864633A (zh) | 1971-12-08 | 1973-09-06 | ||
JPS5469203U (zh) * | 1977-10-27 | 1979-05-17 | ||
JPS5469203A (en) | 1977-11-14 | 1979-06-04 | Koshihara Sogyo | Edge for earth auger |
JPS58129066A (ja) | 1982-01-27 | 1983-08-01 | Nippon Paint Co Ltd | 塗料組成物 |
JP2643362B2 (ja) | 1988-09-26 | 1997-08-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充電制御回路 |
JPH02134826A (ja) | 1988-11-15 | 1990-05-23 | Nec Corp | 半導体装置 |
JPH066203Y2 (ja) * | 1988-12-26 | 1994-02-16 | 東洋運搬機株式会社 | 騒音防止装置 |
JPH02134826U (zh) * | 1989-04-11 | 1990-11-08 | ||
JPH041626U (zh) * | 1990-04-16 | 1992-01-08 | ||
JPH041626A (ja) | 1990-04-18 | 1992-01-07 | Canon Inc | カメラ |
JPH043398A (ja) * | 1990-04-20 | 1992-01-08 |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 多段シフトレジスタ |
JPH08218869A (ja) | 1995-02-17 | 1996-08-27 |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 建設機械の冷却空気吸入用ダクト |
JPH11240342A (ja) * | 1998-02-24 | 1999-09-07 | Kobe Steel Ltd | 建設機械の防音構造 |
JP2004003398A (ja) * | 2002-05-31 | 2004-01-08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建設機械 |
JP2004352066A (ja) * | 2003-05-28 | 2004-12-16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及び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4160448B2 (ja) | 2003-05-28 | 2008-10-01 | 新キャ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及び建設機械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US7451843B2 (en) * | 2003-06-16 | 2008-11-18 |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 Construction machine |
-
2005
- 2005-12-26 US US11/722,548 patent/US7841314B2/en active Active
- 2005-12-26 EP EP05820179.9A patent/EP1832731B1/en active Active
- 2005-12-26 CN CN2005800414097A patent/CN101069002B/zh active Active
- 2005-12-26 KR KR1020077014501A patent/KR10089495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2-26 WO PCT/JP2005/023766 patent/WO20060707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1844A (en) * | 1987-02-11 | 1988-09-20 | The Toro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prime mover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 2004-3398 A,说明书附图3. |
JP 4-1626 U,说明书的3页第7行至第5页第13行、说明书附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70086654A (ko) | 2007-08-27 |
EP1832731B1 (en) | 2018-08-15 |
EP1832731A1 (en) | 2007-09-12 |
US20080223319A1 (en) | 2008-09-18 |
KR100894950B1 (ko) | 2009-04-27 |
WO2006070733A1 (ja) | 2006-07-06 |
US7841314B2 (en) | 2010-11-30 |
CN101069002A (zh) | 2007-11-07 |
EP1832731A4 (en) | 2013-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9002B (zh) | 建筑机械的冷却构造 | |
JP4594942B2 (ja)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
CN103796860B (zh) | 工程机械 | |
JP4506665B2 (ja)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
EP1571046B1 (en) | Construction machine | |
CN103290877B (zh) | 工程机械 | |
CN103057391B (zh) | 工程机械 | |
JP5594197B2 (ja)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
JP4412276B2 (ja)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
JP6229694B2 (ja) | エンジン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 |
JP2011046217A (ja) |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 |
JP5968147B2 (ja) | エンジン作業機 | |
JP4729870B2 (ja) | 建設機械 | |
JP2008008619A (ja) | エンジン駆動式空調システムの筐体 | |
JP3096253U (ja) |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 |
JP2022151066A (ja) | エンジン駆動型作業機の防音箱 | |
JP4495943B2 (ja) | 建設機械の外装構造 | |
JP5966635B2 (ja) | 建設機械の吸気構造 | |
EP1788159A1 (en) | Slewing type working machine | |
JPH0627809Y2 (ja) | エンジンの防音装置 | |
JP2004352036A (ja) | 建設機械の吸気装置 | |
JP4811050B2 (ja) | ホイール式作業機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