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7844B - 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7844B CN101067844B CN2006101310157A CN200610131015A CN101067844B CN 101067844 B CN101067844 B CN 101067844B CN 2006101310157 A CN2006101310157 A CN 2006101310157A CN 200610131015 A CN200610131015 A CN 200610131015A CN 101067844 B CN101067844 B CN 1010678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basic
- dimensional bar
- primarily
- bar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由信息处理设备识别的二维条形码,其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在该基本二维条形码中通过根据一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预定信息。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5年12月22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369197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条形码、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地涉及一种例如即使当没有提供整个二维条形码的图像时也可能执行预定处理的二维条形码、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的2D代码系统的示例(参见日本专利公开文本第2000-082107号,此后将其称为专利文献1)。
在该示例中,印刷在卡2上的二维条形码(此后称为2D代码)1具有通过根据预定的排列规则以二维方式排列多个表元(cell)(在图1中以黑色表示的部分)而编码的预定信息。
与个人计算机4电连接的照相机3具有镜头和使用用于读取电荷(electric charge)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图像拾取元件。照相机3是用于将光变换成电信号的设备。照相机3例如捕获由照相机3的安装位置、方向等确定的图像拾取区域3A的图像作为电信号(图像数据),然后将所述图像数据提供给个人计算机4。
个人计算机4将图像数据从照相机3提供给监视器11以显示所述图像。在图1的示例中,包括2D代码1的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11上。
另外,当整个2D代码1的图像都被包括在从照相机3提供的图像数据中时,个人计算机4可识别2D代码1,并执行与以作为识别结果获得的2D代码1进行编码的信息对应的处理。
例如,当从照相机3提供的图像数据包括整个2D代码1的图像时,如图1所示,个人计算机4可合成预定的CG(计算机图形)图像(在该示例 中该图像为世界地图)并在监视器11上显示该CG图像,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CG图像与在显示2D代码1的区域中作为2D代码1的识别结果获得的编码信息相对应。
发明内容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2D代码1包括在如图3所示的预定大小的矩形区域内提供的引导部分51和代码部分52。
引导部分51是预定大小的矩形表元,并被布置在与2D代码1的矩形的一侧对应的位置。
代码部分52具有一个矩形区域,其具有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四个角处的四个方角表元(cell)61-1至61-4(此后当角表元61-1至61-4不必彼此区别开来时将之简称为角表元61)。在所述区域内,根据将要编码的信息以二维图案对方形编码表元62进行排列。当引导部分51位于下侧时,代码部分52被以距引导部分51预定的距离布置在引导部分51上方。
个人计算机4从2D代码1的图像中检测引导部分51和在代码部分52中的角表元61,并在引导部分51和角表元61的基础上识别存在代码部分52的区域。另外,个人计算机4从所述区域内存在的编码表元62的排列图案获得编码信息。
也就是,当2D代码1置于如图1所示的照相机3的图像拾取区域3A内,并因此将包括整个2D代码1的图像提供给个人计算机4时,个人计算机4可检测引导部分51和代码部分52,并因此识别出2D代码1。
另一方面,例如,当图1的照相机3在图中向右方移动或在图中向下方移动时,例如,改变图像拾取区域3A的位置或大小,并因此如图4A或图4B所示整个2D代码1未被包括在图像拾取区域3A中,使得没有将整个2D代码1的图像都提供给个人计算机4,个人计算机4可能不会检测到2D代码1的引导部分51或代码部分52,并因此可能不会识别出2D代码1。结果,个人计算机4可能不能执行如图2所示的显示世界地图的处理。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2D代码系统可能要求定位整个2D代码1以便将其包括在照相机3的图像拾取区域3A中,并因此限制照相机3和2D代码1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在使用所述系统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不方便。
本发明就是考虑了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例如期望即使当没有提供整 个2D代码的图像时也能执行预定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由信息处理设备识别的二维条形码,其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在该基本二维条形码中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预定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该基本二维条形码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具有嵌套结构的基本二维条形码;获取装置,用于获得在由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根据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分配的;和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该基本二维条形码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或者提供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的程序,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该基本二维条形码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或程序包括步骤:识别具有嵌套结构的基本二维条形码;获取在通过所述识别步骤的处理识别的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根据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分配的;和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或程序识别基本二维条形码,获取在所识别的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根据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分配的;和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例如即使在可能没有获得整个2D代码的图像时,也可以执行预定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传统2D代码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为表示图1中的2D代码系统的使用示例的示图;
图3为表示图1中的2D代码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4A和4B为表示图1中的图像拾取区域3A的其它示例的示图;
图5为表示应用本发明的2D代码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6为表示图5中的2D代码系统的使用示例的示图;
图7为表示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8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辅助示图;
图9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另一辅助示图;
图10A、10B和10C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其它辅助示图;
图11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又一辅助示图;
图12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又一辅助示图;
图13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又一辅助示图;
图14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又一辅助示图;
图15为用于解释图5中的2D代码的配置的又一辅助示图;
图16为表示图5中的个人计算机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7为用于解释2D代码识别处理的辅助流程图;
图18为用于解释图17的2D代码识别处理的辅助示图;
图19为用于解释与2D代码对应的处理的辅助流程图;
图20为用于解释图19中的步骤S104的处理的细节的辅助流程图;
图21为用于解释图19中的步骤S105的处理的细节的辅助流程图;
图22A和22B为表示图19的处理结果的示图;
图23A和23B为表示图19的处理结果的其它示图;
图24A和24B为表示图19的处理结果的其它示图;
图25为表示2D代码的又一示例的示图;
图26为用于解释图25中的2D代码的辅助示图;
图27为用于解释图25中的2D代码的又一辅助示图;和
图28为用于解释图25中的2D代码的又一辅助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构成要求与在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本描述将确认在说明书或附图中 描述了支持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即使当在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了一个实施例但在此处并不将其描述为对应于本发明的构成要求的实施例时,这并不意味着所述实施例不与所述构成要求对应。相反,即使在这里将实施例描述对应于构成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所述实施例不与除所述构成要求之外的构成要求对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2D代码为可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识别的二维条形码(例如,在图7中的2D代码101),其中通过根据预定的排列规则对多个表元进行二维排列来编码预定信息的基本二维条形码(例如,在图8中的基本2D代码121)形成嵌套结构(例如,图9)。
在所述嵌套结构中,可在第一基本二维条形码(例如,在图10A中的基本2D代码121A)的区域内包括第二基本二维条形码(例如,在图10B中的基本2D代码121B),并且根据预定的规则在每个等级的嵌套结构处可将所述第二基本二维条形码以复数为单元排列(例如,(图11)以4为单元)。
所述预定的规则在每个等级处可以相同(例如,图11和图12)。
可在每个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与在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例如,图13中所示的ID号)以及与预定处理对应的信息(例如,在图6中显示的世界地图的图像)。
基本二维条形码可包括角表元(例如,图8中的角表元131)、引导表元(例如,图8中的引导表元132)、和其中编码有预定信息的编码表元(例如,图8中的编码表元133),所述编码表元被排列在由所述角表元和引导表元标识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基本二维条形码可被包括在由所述第一基本二维条形码的角表元、所述引导表元或所述角表元标识的区域内(例如,图9)。
所述角表元(例如,图8中的角表元)可以是圆形表元,并可被排列在预定大小的正方形的角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是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图5中的个人计算机201),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的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识别装置(例如,图16中的代码识别单元242),用于识别基本二维条形码;获取装置(例如,图16中的代码识别单元242),用于获得在由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与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 列位置对应地分配的;和执行装置(例如,图16中的处理单元231),用于根据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所述执行装置可在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的标识信息的基础上改变与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相关联的图像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中的一个,并显示图像(例如,图20中的步骤S112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或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的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或者一种用于使个人计算机执行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的程序,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的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或程序包括如下步骤:识别基本二维条形码(例如,图17中的步骤S1至S10);获取在通过识别步骤的处理识别的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与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对应地分配的(例如,图17中的步骤S11);和根据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例如,图19的处理)。
图5表示应用本发明的2D代码系统的配置的示例。
尽管此后将参照图8描述细节,印刷在卡102上的2D代码101例如具有由2D代码(此后称之为基本2D代码)121形成的嵌套结构,在所述2D代码121中,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排列多个表元而对预定的信息(在该示例中的表示世界地图的图像的信息)进行编码。
如在图1的示例中,与人计算机201电连接的照相机3具有镜头和使用用于读取电荷的CCD或CMOS的图像拾取元件。照相机3是用于将光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照相机3例如捕获由照相机3的安装位置、方向等确定的图像拾取区域3A的图像作为电信号(图像数据),然后将所述图像数据提供给个人计算机201。
个人计算机201将所述图像数据从照相机3提供给监视器211以显示图像。在图5中,包括2D代码101的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11上。
另外,当在从照相机3提供的图像数据中包括2D代码101时,个人计算机201还可识别出形成2D代码101的给定基本2D代码121(图13),并执行与在所述基本2D代码121中编码的信息和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 码121的位置对应的处理。
在该示例中,虽然将在后面描述其细节,但由编码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此后称之为编码图像)是以与在2D代码101的显示器上的区域对应这样的方式被显示的。
例如,当从照相机3提供包括整个2D代码101的图像数据,并因此可以显示整个2D代码101(图5)时,以与可以显示的整个2D代码101的区域对应这样的方式来显示整个编码图像,如图6所示。
当从照相机3提供只包括一部分2D代码101的图像数据,并因此只有该部分2D代码101可以显示时,与可以显示的2D代码101的区域对应的部分编码图像是以根据可以显示的2D代码101的区域进行调节这样的方式被显示的。
图7表示2D代码101的配置示例。
如图8所示,2D代码101具有由包括角表元131-1至131-4(此后,当角表元131-1至131-4不必彼此区分开来时,将之称为角表元131)、引导表元132和编码表元133的基本2D代码121形成的嵌套结构,所述嵌套结构在较大的基本2D代码121的中心部分包括一个具有四个基本2D代码121的单元,使得例如四个基本2D代码121的引导表元132面向外(彼此对称),例如如图9所示。
具体地,在图7的示例中,如图11所示,图10A中所示的较大的基本2D代码121A的中心部分包括具有四个如图10B所示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单元,所述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1/9,并如图12所示,每个所述基本2D代码121B的中心部分都包括具有四个如图10C所示的基本2D代码121C的单元,基本2D代码121C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B的1/9。
顺便提及,每个基本2D代码121C内的区域都可包括甚至更小的基本2D代码121以形成嵌套结构。然而,由于对可识别基本2D代码121的大小的限制,在该示例中,所述区域并不包括基本2D代码121。
另外,在图7的示例中,基本2D代码121B之间的区域包括具有八个基本2D代码121C的单元。
顺便提及,基本2D代码121C之间的区域可包括甚至更小的基本2D代码121以形成嵌套结构。然而,由于对可识别基本2D代码121的大小的限 制,在该示例中所述区域并不包括基本2D代码121。
因此,2D代码101具有由基本2D代码121形成的嵌套结构。
下面将对基本2D代码121的角表元131、引导表元132和编码表元133进行描述(图8)。
角表元131是圆形表元,并被排列在预定大小的正方形的角处。引导表元132被布置在与所述正方形的一边相对应的位置处。角表元131和引导表元132都用于识别排列编码表元133的区域。
编码表元133被排列在与由角表元131形成的正方形的四个边相对应的区域中。根据排列图案来编码预定的信息。
在该示例中,表示相同世界地图的图像(编码图像)的信息被编码在每个基本2D代码121的编码表元133的区域中。
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也被编码在编码表元133的区域中。
在该示例中,基本2D代码121形成主要有三级的嵌套结构。因此,对第一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A赋予一位数ID号。对第二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B赋予将第一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A的ID号作为第一位数的二位数ID号。当将第三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C布置在基本2D代码121B内时,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了一个将基本2D代码121C所属的基本2D代码121B的ID号作为上到第二位数的数值的三位数ID号。当将基本2D代码121C布置在基本2D代码121B之间时,所述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三位数ID号,其将基本2D代码121A的ID号作为第一位数的数值和将“0”作为第二位数的数值。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基本2D代码121A被分配为“1”的ID号。顺便提及,在图13中,括号中所示的数值代表相应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
以四个为单元包括在基本2D代码121中的基本2D代码121(此后适当地称为四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被赋予与排列位置对应的号码,如图14所示。因此,如图13所示,在基本2D代码121A内的左上基本2D代码121B被分配“11”,右上基本2D代码121B被分配“21”,左下基本2D代码121B被分配“31”,以及右下基本2D代码121B被分配“41”。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具有ID号“11”的基本2D代码121B中的左上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111”;右上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211”;左下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311”;以及右下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 “411”。
根据类似的规则对在其它基本2D代码121B内的基本2D代码121C分配ID号。
以八个为单元包括在基本2D代码121B之间的基本2D代码121C(此后适当地称为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被赋予与排列位置对应的号码,如图15所示。因此,如图13所示,给定号码1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1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2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2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3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3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4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4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5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5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6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601”作为ID号;给定号码7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701”作为ID号;以及给定号码8的基本2D代码121C被分配“801”作为ID号。
也就是,在该示例中,可能通过ID号的位数获知基本2D代码121的等级,并通过ID号的数值获知在哪个位置如何包括基本2D代码121。
下面将参照图16描述个人计算机201的配置。
由运算单元、控制单元等来形成处理单元231。处理单元231使用ROM232、RAM 233等控制各个部分。也就是,处理单元231在个人计算机201中作为CPU(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操作。
ROM 232是只读屏蔽ROM,其中是在制造时将数据和程序写入到ROM的电路中的。ROM 232在机会出现时向处理单元231提供数据和程序。RAM233是可以更新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RAM 233在处理单元231的控制下暂时保存处理单元231所执行的处理(程序)和所述处理需要的数据。
通过例如键盘和鼠标的输入装置来形成输入单元234。输入单元234向处理单元231提供用户通过操作输入单元234而输入的指令。
存储单元235由例如硬盘的非易失存储介质来形成。存储单元235存储各种信息,例如数据、将由处理单元231执行的程序等,并在机会出现时将这些信息片段提供给处理单元231。
通信单元236由处理单元231控制而与图中未示出的网络连接。通信单元236与图中未示的另一台个人计算机等通信,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
驱动器237驱动装载到该驱动器237中的可移除介质238,读取存储在可移除介质238上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提供给处理单元231。例如,所述 可移除介质238包括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注册商标))、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驱动器237可读取记录在可移除介质238上的程序,供处理单元231执行所述程序。
输入接口241是用于通过预定的系统(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或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而将外部设备与所述个人计算机201相连并将信息从所述外部设备提供给个人计算机201的接口。在图16中,输入接口241与照相机3连接。输入接口241将图像数据从照相机3提供给代码识别单元242或显示控制单元243。
由处理单元231控制代码识别单元242从照相机3所拍摄的图像中识别2D代码101,所述图像是通过输入接口241获得的。稍后将说明在代码识别单元242中的识别2D代码的处理的细节。当代码识别单元242识别2D代码101时,代码识别单元242将识别的结果提供给处理单元231。处理单元231在所述识别结果的基础上执行处理。
显示控制单元243具有未在图中示出的用于图像的缓冲存储器。显示控制单元243执行与产生将要在监视器211上进行显示的显示图像生成相关的处理。例如,显示控制单元243由处理单元231控制来将经由输入接口241获得的由照相机3拍摄的图像或从处理单元231提供的图像提供给输出接口244。
输出接口244与监视器211连接,以将来自显示控制单元243的图像数据等提供给监视器211。
下面将参照图17的流程描述代码识别单元242的2D代码识别处理。
在步骤S1,对表示预定亮度值的阈值设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值i被初始化为1。在该示例中,提供了五个阈值。以设置号1指示的阈值是最高阈值,并且所述阈值逐步减少至由设置号5指示的阈值。
在步骤S2,在与计数器值i对应的设置号阈值的基础上,对由个人计算机201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
保存高于所述阈值的亮度值的像素被编码为“1”,并在显示器上将所述像素显示为白色。由此编码为“1”的像素此后将被称为白色像素。
保存等于或低于所述阈值的亮度值的像素被编码为“0”,并在显示器上将所述像素显示为黑色。由此编码为“0”的像素此后将被称为黑色像素。
在下一步骤S3,按照从左上到右下的顺序向黑色像素彼此连接的区域(此后称之为黑色像素连接区域)(所述区域被标记出来)设置号码,其中黑色像素彼此连接的区域作为一个区域。
在步骤S4,获得在步骤S3标记的黑色像素连接区域的总数M,然后确定所获得的黑色像素连接区域的总数M是否为257或更大。当M为257或更大时,确定所述二值化的图像不是用于随后处理的适当图像。所述处理进行到步骤S5。
在步骤S5,确定计数器值i是否等于设置的数目N(=5)阈值(i=5)。当计数器值i不等于5时,在步骤S6将计数器值i加1。处理返回到步骤S2。在步骤S2,在与计数器值i加1对应的设置数目的阈值的基础上再次对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
通过由此逐步设置较低的阈值并执行二值化处理,可能减少变为黑色像素的像素(即,黑色像素连接区域)的数量。
当在步骤S5确定i=5时,即当在任何阈值的基础上没有生成适当的黑色像素连接区域总数M时,确定用于一个帧的图像数据并不包括基本2D代码121的图像。然后结束处理。
当在步骤S4确定黑色像素连接区域的总数小于257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7,在该步骤根据引导表元132(图8)所必然具有的位置和大小从所述黑色像素连接区域检测引导表元132。
在步骤S8,确定通过步骤S7的处理是否已经检测到引导表元132。当确定已经检测到引导表元132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9,在步骤S9执行编码表元检测处理。在该处理中,从引导表元132检测角表元131,并通过引导表元132和角表元131标识存在编码表元133的区域,由此检测到编码表元133。
所述处理前进到下一步骤S10,在该步骤确定是否已经检测到编码表元133。当确定已经检测到编码表元133时,从检测到的编码表元133的代码图获得代码数据,即在基本2D代码121中编码的ID号和图像信息、和角表元131在显示器上的的坐标(此后适当地称为2D代码坐标数据),并在步骤S11保存所述代码数据。之后结束所述处理。
当在步骤S8确定还未检测到引导表元132时,或当在步骤S10确定还未检测到编码表元133时,确定这次进行2D代码识别处理的图像数据并不 包括基本2D代码121。然后结束所述处理。
如此执行2D代码识别处理。当已经识别出基本2D代码121时,代码识别单元242将作为识别结果获得的ID号、图像信息和2D代码坐标数据提供给处理单元231。顺便提及,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2D代码识别处理的细节。
在上述的2D代码识别处理中,当可以识别出形成2D代码101的基本2D代码121的最大基本2D代码121A(在第一等级处的2D代码)时,可同时识别出包括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基本2D代码121B和基本2D代码121C。然而,在上述的识别处理中,黑色像素连接区域越大,越容易将黑色像素连接区域识别为引导表元132。因此基本2D代码121A被识别出来。
如图18所示,当在图像拾取区域3A中仅包括2D代码101的一部分,但包括多个基本2D代码121的图像时,上述的识别处理从左上侧检测引导表元132,其中基本2D代码121A的引导表元132位于底部。因此,在图18的示例中,从巨大的黑色像素连接区域中识别出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左上基本2D代码121B。
下面将参照图19的流程图描述如上所述的处理单元231在识别基本2D代码121时的处理。将参照所述流程图描述该处理,然后参照图13对其进行具体描述。
当从代码识别单元242提供作为2D代码识别处理的结果获得的ID号、图像信息和2D代码坐标数据时,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1中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43,以在图像缓冲存储器中设置一个图像帧,使(1,1,0)、(1,-1,0)、(-1,1,0)和(-1,-1,0)作为其四个角的坐标。该图像帧是与基本2D代码121A对应的图像的图像帧。
另外,处理单元231例如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处理单元231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43,以在所述参考图像帧的一区域中绘制所述编码图像,所述区域与识别的基本2D代码121的2D代码101上的一位置对应。顺便提及,在参考图像帧中绘制的图像将被适当地称为目标图像。
在步骤S102,处理单元231确定从代码识别单元242提供的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是否为一位数编号。当处理单元231确定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不是一位数编号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3。
基本2D代码121A(第一等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是一位数 编号。基本2D代码121B(第二等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或基本2D代码121C(第三等级处的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是两位数编号或三位数编号。因此,当识别出基本2D代码121B或基本2D代码121C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是否为三位数编号,和第二位数的数值是否为“0”。在该示例中,排列在基本2D代码121B之间的基本2D代码121C(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具有第二位数为“0”的三位数ID号,如图13所示。因此,在该步骤中,确定所识别的基本2D代码121是否是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3确定ID号不是三位数编号,或ID号是三位数编号但第二位数的数值不是“0”时,即确定所识别的基本2D代码121是四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而不是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执行四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处理。该处理的细节在图20的流程图中示出。
在步骤S111,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包括将在后面描述的在步骤S119去掉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之后的数)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是否为1。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1时,则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12,处理单元231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43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二者上将在参考图像帧中绘制的图像(目标图像)放大三倍(共九倍),并将所述图像旋转180度。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translate)(3/7,-3/7)。
顺便提及,在下面,为了简化起见,将把处理单元231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43以执行预定处理描述为“处理单元231执行预定处理”。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11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1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3,在步骤S113,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是否为2。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2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4。
在步骤S114,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九倍,并将所述目标图像旋转180度。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3/7,-3/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13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2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5,在步骤S115,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是否为3。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3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6。
在步骤S116,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九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3/7,3/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15中确定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3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7,在步骤S117,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是否为4。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4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8。
在步骤S118,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九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3/7,3/7)。
在步骤S112、步骤S114、步骤S116或步骤S118的处理之后,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19,在步骤S119,处理单元231去掉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17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4时,或在步骤S119的处理之后,所述处理前进到图19中的步骤S106。
在步骤S106,处理单元231确定是否发生了错误。形成四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的ID号的数值是1到4。因此,当处理单元231在图20中的步骤S117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4,即当将所述数值识别为数字1到4之外的数时,就确定发生了错误。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6确定没有发生错误时,即当已经执行了步骤S119的处理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在步骤S107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是否为1位数编号。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不是1位数编号时,所述处理返回到步骤S104,以类似地向下重复步骤S104之后的处理。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3确定ID号是3位数编号且第二位的数值为“0”时,即当识别的基本2D代码121是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5,在步骤S105,执行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处理。该处理的细节在图21的流程图中示出。
在步骤S131,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是否为1。当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1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 骤S132。
在步骤S132,处理单元231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二者上将目标图像都放大九倍(共81倍),并将目标图像旋转180度。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0,-4/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31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1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3,在步骤S133,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2。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2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4。
在步骤S134,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0,-2/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33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2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5,在步骤S135,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3。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3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6。
在步骤S136,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并将目标图像旋转180度。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0,2/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35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3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7,在步骤S137,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4。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4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8。
在步骤S138,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0,4/7)。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37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4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39,在步骤S139,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5。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5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
在步骤S140,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4/7,0)。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39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5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在步骤S141,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6。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6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2。
在步骤S142,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2/7,0)。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41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6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3,在步骤S143,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 为7。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7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4。
在步骤S144,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2/7,0)。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43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7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5,在步骤S145,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是否为8。当处理单元231确定所述数值为8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6。
在步骤S146,处理单元231将目标图像放大81倍。处理单元231还将所述目标图像平移(-4/7,0)。
在步骤S132、步骤S134、步骤S136、步骤S138、步骤S140、步骤S142、步骤S144或步骤S146的处理之后,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47,在步骤S147,处理单元231去掉ID号的最高有效位和下一个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两个数值)。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45的处理中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8时,或在步骤S147的处理之后,所述处理前进到图19中的步骤S106。
在步骤S106,处理单元231确定是否发生了错误。形成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的ID号的数值为1到8。因此,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45确定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不是8,即当将所述数值识别为数字1到8之外的数时,就确定发生了错误。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6确定没有发生错误时,即当在该情况下已经执行了步骤S147的处理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在步骤S107,处理单元231确定ID号是否为1位数编号。在该情况下,步骤S147的处理从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的三位数ID号去掉两个数值。因此,ID号变为1位数编号。因此步骤S107的处理中的确定结果为“是”(YES)。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2确定ID号是1位数编号时,即当基本2D代码121A被识别出来,或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7确定ID号是1位数编号(当在图20的步骤S119的处理或图21中的步骤S147的处理中去掉形成ID号的数值之后ID号变成1位数编号时)时,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8,处理单元231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43在监视器211上显示目标图像(粘贴到参考图像帧中的整个区域上的编码图像),使得在该情况下识别出的基本2D代码121的参考图像帧中的区域对应于显示器上的一区域,该区域基于基本2D代码121的2D代码坐标数据(图17中的步骤S11)。 然后结束所述处理。
当处理单元231在步骤S106确定发生了错误时,结束所述处理而不显示编码图像。
下面将参照图13具体描述处理单元231的上述处理。
首先描述识别基本2D代码121A的情况。当例如从照相机3提供包括整个2D代码101的图像数据并因此可以如图22A所示显示整个2D代码101时,基本2D代码121A就被识别出来。例如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将该编码图像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A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即,在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图19中的步骤S101)。
基本2D代码121A的ID号为“1”。因此所述处理前进到步骤S108,在步骤S108,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的图像(目标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器上、与基本2D代码121A的2D代码坐标数据对应的区域中。也就是,如图22B所示,整个编码图像(世界地图的图像)被显示。
下面将描述识别基本2D代码121B的情况。当例如布置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左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被识别时,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例如将其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即,在参考图像帧的左上区域中)(步骤S101)。
基本2D代码121B的ID号为“11”(图19中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3)。因为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1,所以所述处理前进到图20中的步骤S112,在步骤S112执行上述处理。
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大小的1/9。另外,基本2D代码121B的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的垂直朝向相反(基本2D代码121B被布置成旋转180度使得引导表元132面向上的状态)。另外,目前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的目标图像位于从参考图像帧的中心(基本2D代码121A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
因此,在步骤S112中,目标图像被放大九倍、旋转180度和平移(3/7,-3/7),由此编码图像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获得在显示基本2D代码121A的区域中显示的图像)。
当识别出布置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时,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将其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 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上(即,在右上区域中)(步骤S101)。
布置在基本2D代码121A内的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的ID号为“21”(图19中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3)。因为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2,所以所述处理前进到图20中的步骤S114,在此步骤执行上述处理。
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大小的1/9。另外,基本2D代码121B的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的垂直朝向相反。另外,目前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的目标图像位于从参考图像帧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
因此,在步骤S114中,目标图像被放大九倍、旋转180度和平移(-3/7,-3/7),由此编码图像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
当识别出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左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B时,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将其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即,在左下区域中)(步骤S101)。
在基本2D代码121A内的左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B的ID号为“31”。因为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3,所以所述处理前进到图20中的步骤S116,在此步骤执行上述处理。
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大小的1/9。另外,基本2D代码121B的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的垂直朝向相同(基本2D代码121B被布置成使引导表元132面向下)。另外,目前在参考图像帧中绘制的目标图像位于从参考图像帧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
因此,在步骤S116中,目标图像被放大九倍和平移(3/7,3/7),由此编码图像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
当识别出在基本2D代码121A中的右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B时,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将其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即,在右下区域中)(步骤S101)。
在基本2D代码121A内的右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B的ID号为“41”。因为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4,所以所述处理前进到图20中 的步骤S118,在此步骤执行上述处理。
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大小的1/9。另外,基本2D代码121B的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的垂直朝向相同。另外,目前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的目标图像位于从参考图像帧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
因此,在步骤S118中,目标图像被放大九倍和平移(-3/7,3/7),由此编码图像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
在如上所述根据识别出的基本2D代码121B对编码图像进行处理之后,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被从两位数ID号去掉(图20中的步骤S119)。因此在图19中的步骤S107做出的判定结果为是。在步骤S108,显示目标图像使得参考图像帧中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与显示器上、基于基本2D代码121B的2D代码坐标数据的区域对应。
在例如从照相机3提供在基本2D代码121A的右上侧包括基本2D代码121B的图像数据并可如图23A所示显示基本2D代码121B(在图23A中由虚线包围)的情况下,当识别出基本2D代码121B时,以对应于显示基本2D代码121B的区域这样的方式来显示世界地图的图像(编码图像)的一部分,如图23B所示。
下面将描述识别四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的情况。在例如从照相机3提供如图24A所示包括在位于基本2D代码121A的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左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C(在图24A中由虚线包围)的图像数据并可如图24A所示显示基本2D代码121C的情况下,当识别出基本2D代码121C时,例如从存储单元235读取编码图像,并将其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与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C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步骤S101)。
基本2D代码121C的ID号是“321”(图19中的步骤S102和步骤S103)。因为ID号的最高有效位的数值为3,所以所述处理前进到图20中的步骤S116,在此步骤执行上述处理。
2D代码101上的基本2D代码121C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的1/9。另外,基本2D代码121C的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的垂直朝向相同(基本2D代码121A被布置成使得引导表元132面向下)。另外,绘制在参考图像帧中的目标图像位于从参考图像帧中的基本2D代码121C 所属的基本2D代码121B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
因此,在步骤S116中,目标图像被放大九倍和平移(3/7,3/7),由此就获得了与在基本2D代码121C所属的基本2D代码121B(基本2D代码121A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的情况下相同位置的相同大小的目标图像。
之后,在这个情况下,在图20中的步骤S119从ID号“321”去掉作为最高有效位的第三位的数值“3”。所述处理前进到图19中的步骤S107。因为作为去掉第三位的数值“3”的结果获得的ID号“21”不是一位数编号,所以在步骤S104执行图20中的步骤S114的处理。
如上所述,基本2D代码121C所属于的基本2D代码121B(位于基本2D代码121A的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大小为基本2D代码121A的1/9,其垂直朝向与基本2D代码121A相反,并位于从参考图像帧的中心偏移(3/7,3/7)的位置。作为步骤S114的处理的结果,编码图像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中(获得在显示基本2D代码121A的区域中显示的图像)。
此后,当在图20中的步骤S119从“21”去掉“2”时,ID号变成“1”。因此所述处理经由图19中的步骤S107前进到步骤S108,在该步骤中显示被粘贴到参考图像帧的整个区域上的目标图像。
也就是,在该情况下,如图24B所示,以与在位于基本2D代码121A的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的左下侧布置的基本2D代码121C的显示区域对应这样的方式来显示世界地图的图像的一部分。
八个为单元的基本2D代码121C基本上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转换,并被粘贴到在图19中的步骤S101设置的图像帧中,然后对其进行显示。
顺便提及,虽然在上面是将相同的图像与每个基本2D代码121相关联,但也可将不同的图像与基本2D代码121相关联。
例如,可使基本2D代码121与日本地图的各个部分的图像相关联,如图25所示。特别地,例如,基本2D代码121A与整个日本地图的图像相关联;位于基本2D代码121A左下侧的基本2D代码121B与图26中所示的图像相关联;位于该基本2D代码121B左下侧的基本2D代码121C与图27中所示的图像相关联;以及位于基本2D代码121A右上侧的基本2D代码121B与图28中所示的图像相关联.
另外,不仅图像而且音频和字符信息也可被关联。
不仅可通过硬件而且可通过软件来执行上述的处理序列。当通过软件执行所述处理序列时,构成所述软件的程序被从程序记录介质安装到并入在特定硬件中的计算机上,或者例如安装到通过在其上安装各种程序而可以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上。
程序记录介质包括如已封装好的介质的可移除介质,包括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注册商标))、半导体存储器等,或包括暂时或永久记录程序的ROM、硬盘等。当机会出现时,经由诸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的接口,使用例如局域网、互联网、数字卫星广播等的有线或无线通信介质,来执行在程序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的过程。
Claims (8)
1.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该基本二维条形码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在由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根据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分配的;和
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执行装置在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的标识信息的基础上改变与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相关联的图像的大小、朝向和位置中的一个,并显示所述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第二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被包括在第一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的区域中;和
所述第二基本二维条形码在所述嵌套结构的每个等级处按照预定规则以复数为单元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预定规则在每个等级处是相同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与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和与预定处理对应的信息被编码在每个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包括角表元、引导表元和其中编码了所述预定信息的编码表元,所述编码表元被排列在根据所述角表元和所述引导表元标识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基本二维条形码被包括在根据所述第一基本二维条形码的所述角表元、所述引导表元或所述角表元标识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角表元是圆形表元,并被排列在一预定大小的正方形的角处。
8.一种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在所述二维条形码中,基本二维条形码形成嵌套结构,该基本二维条形码具有通过根据预定排列规则二维地排列多个表元而编码的预定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识别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
获取在通过所述识别步骤的处理识别的所述基本二维条形码中编码的标识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是根据在所述嵌套结构中的等级和排列位置分配的;和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执行基于所述处理信息的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9197/05 | 2005-12-22 | ||
JP2005369197A JP2007172304A (ja) | 2005-12-22 | 2005-12-22 | 2次元バーコード、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7844A CN101067844A (zh) | 2007-11-07 |
CN101067844B true CN101067844B (zh) | 2012-01-04 |
Family
ID=3819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3101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7844B (zh) | 2005-12-22 | 2006-12-22 | 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57232B2 (zh) |
JP (1) | JP2007172304A (zh) |
CN (1) | CN1010678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56705B2 (ja) * | 2005-02-28 | 2010-10-0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2次元座標同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2次元座標同定方法 |
JP4978287B2 (ja) * | 2007-04-18 | 2012-07-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2次元コード認識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2次元コード |
CN101889291B (zh) * | 2007-12-04 | 2013-09-11 | At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二维码显示系统、二维码显示方法 |
US7874496B2 (en) * | 2008-01-04 | 2011-01-2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Optically readable tag |
CN102693676A (zh) * | 2011-03-24 | 2012-09-26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地图、定位装置、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
CN102708349B (zh) * | 2012-05-11 | 2014-11-05 | 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式二维码的解码方法 |
WO2014077184A1 (ja) * | 2012-11-13 | 2014-05-22 |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 二次元コード |
US20140209671A1 (en) * | 2013-01-30 | 2014-07-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Maps to a Mobile Device Without Network Connectivity Using Matrix Bar Codes or Other Passive Data Media |
DE102013014510A1 (de) * | 2013-08-22 | 2015-02-26 | J.G. WEISSER SöHN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r Bedienung, Wartung und/oder Montage einer Maschine und Maschine |
CN104866795B (zh) * | 2015-05-14 | 2018-04-10 | 清华大学 | 基于二维码的位置定位方法、系统及二维码编码方法 |
CN107862230B (zh) * | 2017-11-14 | 2020-12-22 | 安徽虚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等级决定及录入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798A (zh) * | 1992-03-16 | 1993-09-29 | 欧林巴斯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ccd/cmd摄象机对二维条形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39354A (en) * | 1988-05-05 | 1990-07-03 | Datacode International, Inc. | Dynamically variable machine readable binary code and method for reading and producing thereof |
JP3526880B2 (ja) * | 1990-10-30 | 2004-05-17 | オムニプラナ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多解像度機械の読み取り可能な記号 |
US5591956A (en) * | 1995-05-15 | 1997-01-07 | Welch Allyn, Inc. | Two dimensional data encoding structure and symbology for use with optical readers |
JP2788439B2 (ja) * | 1995-10-20 | 1998-08-20 | 吉之助 長塩 | 2次元バーコー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ード |
US5818032A (en) * | 1997-01-03 | 1998-10-06 | Sun; Tsu-Hung Tom | Encoded color halftone micro-dots for high density digital information storage |
JP3873450B2 (ja) * | 1998-05-12 | 2007-01-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2次元コード |
JP3786166B2 (ja) | 1998-06-30 | 2006-06-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TW548572B (en) | 1998-06-30 | 2003-08-21 | Sony Corp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US7128270B2 (en) * | 1999-09-17 | 2006-10-31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Scanning device for coded data |
JP2001109819A (ja) * | 1999-10-05 | 2001-04-20 | Tanaka Shishu Kk | クリーニング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クリーニング管理方法並びに刺繍チップ |
JP4207336B2 (ja) * | 1999-10-29 | 2009-01-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移動ロボットのための充電システム、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を探索する方法、移動ロボット、コネクタ、及び、電気的接続構造 |
JP4332964B2 (ja) * | 1999-12-21 | 2009-09-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入出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入出力方法 |
JP3835207B2 (ja) * | 2001-06-27 | 2006-10-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試着画像提供システム及び試着画像提供方法、試着画像生成装置及び試着画像生成方法 |
JP2004054529A (ja) * | 2002-07-18 | 2004-02-19 | Sharp Corp | 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該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及び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
US6802450B2 (en) * | 2002-08-07 | 2004-10-12 | Shenzhen Syscan Technology Co. Ltd | Guiding a scanning device to decode 2D symbols |
JP4364615B2 (ja) * | 2003-11-28 | 2009-11-18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2次元コード表示物及び2次元コード表示タイヤ |
CN100481117C (zh) * | 2004-03-15 | 2009-04-22 | 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条码编解码方法 |
JP4619032B2 (ja) * | 2004-04-12 | 2011-01-26 | 栄 澁澤 | 情報記録方法とその装置、及び多層コード |
US7823784B2 (en) * | 2004-06-14 | 2010-11-0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Barcode creation apparatus, barcode cre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JP4270133B2 (ja) * | 2005-01-26 | 2009-05-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情報読取装置 |
-
2005
- 2005-12-22 JP JP2005369197A patent/JP2007172304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12-20 US US11/642,205 patent/US78572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22 CN CN2006101310157A patent/CN1010678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798A (zh) * | 1992-03-16 | 1993-09-29 | 欧林巴斯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ccd/cmd摄象机对二维条形码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7844A (zh) | 2007-11-07 |
US7857232B2 (en) | 2010-12-28 |
JP2007172304A (ja) | 2007-07-05 |
US20070145141A1 (en) | 2007-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7844B (zh) | 用于识别二维条形码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1127081B (zh) | 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1351822B (zh) | 动画图像码、用于生成/译码动画图像码的设备及其方法 | |
JP2008259156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KR101770540B1 (ko) | 이차원 코드, 이차원 코드의 해석 시스템 및 이차원 코드의 작성 시스템 | |
CN109598162A (zh) | 识别二维码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6166914A1 (ja) |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記録担体,二次元コード読取り方法,二次元コード読取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二次元コード読取り装置 | |
JP4188388B2 (ja) | 帳票処理システム、帳票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光学読み取り帳票 | |
CN104573605A (zh) | 一种二维码操控方法 | |
JP2003346078A (ja) | 2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画像入力装置、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画像入力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CN108881665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US7734090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3198310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
CN117788782A (zh) | 物料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物料码识别系统 | |
JP2006309405A (ja) | メータ認識システム、メータ認識方法、およびメータ認識プログラム | |
CN105069393A (zh) | 二维码防恶意读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1930546B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
JP2005322061A (ja) | 2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 | |
JPH11312215A (ja) | 二次元コードデコード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 |
JP4247190B2 (ja) | 二次元コード認識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 |
KR101625751B1 (ko) | 바운더리 코드를 포함하는 ar 마커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ar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
JP2010033357A (ja) | 作業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作業制御システム | |
JP4956706B2 (ja) | 画像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装置、画像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4280530A (ja) | 帳票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帳票処理方法 | |
JP2002298077A (ja) |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の読取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