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7157B -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7157B
CN101067157B CN2007101266375A CN200710126637A CN101067157B CN 101067157 B CN101067157 B CN 101067157B CN 2007101266375 A CN2007101266375 A CN 2007101266375A CN 200710126637 A CN200710126637 A CN 200710126637A CN 101067157 B CN101067157 B CN 101067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and
band cutter
keeper
foerderanlage
hous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66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7157A (zh
Inventor
汉斯·拉斯尼格
马库斯·霍夫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TUNA SPECIAL MACHINERY AG
Fortuna Spezialmaschine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ORTUNA SPECIAL MACHINER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TUNA SPECIAL MACHINERY AG filed Critical FORTUNA SPECIAL MACHINERY AG
Publication of CN10106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71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4SKINS; HIDES; PELTS; LEATHER
    • C14BMECHANICAL TREATMENT OR PROCESSING OF SKINS, HIDES OR LEATHER IN GENERAL; PELT-SHEARING MACHINES; INTESTINE-SPLITTING MACHINES
    • C14B1/00Manufacture of leather; Machines or devices therefor
    • C14B1/02Fleshing, unhairing, samming, stretching-out, setting-out, shaving, splitting, or skiving skins, hides, or leather
    • C14B1/14Fleshing, unhairing, samming, stretching-out, setting-out, shaving, splitting, or skiving skins, hides, or leather using tools cutting the skin in a plan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its surface
    • C14B1/18Fleshing, unhairing, samming, stretching-out, setting-out, shaving, splitting, or skiving skins, hides, or leather using tools cutting the skin in a plan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its surface using band kn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83/00Cutting
    • Y10S83/954Knife chan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02Other than completely through work thickness
    • Y10T83/0267Splitting
    • Y10T83/0274By use of endless band or chain knif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07By endless band or chain knife
    • Y10T83/7101With tool in-f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Kniv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剖层机的环式旋转带刀,包括实施为刀刃的前端部和至少两个用于容纳保持件的开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包括壳体件和至少两个接合在旋转带刀的开口内的保持件。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安全地安装和拆下旋转带刀,特别是锋利的旋转带刀的方法。由于旋转带刀配设有用于容纳保持件的开口,于是可以利用接合到或引入到开口内的保持件对旋转带刀进行保持。通过这种方式,当将旋转带刀在剖层机上拆下时,利用与开口接合的保持件对旋转带刀进行可靠的保持。由此在无需接触旋转带刀本身,特别是刀刃的情况下即可将旋转带刀从剖层机上拆下。

Description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剖层机的环式旋转带刀。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旋转带刀,特别是用于锋利的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其中表达“锋利”系指刀刃已被磨快,或者刀刃在投入使用后依然锋利,从而若不采取其它防护措施可能会发生切伤。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装拆旋转带刀,特别是锋利的旋转带刀的方法。
DE 38 15 130 A1披露了在开头部分所述的这种旋转带刀。此外,德国专利328104披露了一种旋转带刀,这种带刀包括与传动轮的传动销配合的孔。
已知类型的旋转带刀用作剖层机上的剖切工具。该旋转带刀通常为环绕两个带刀轮运行的环式钢带的形式,所述两个带刀轮中的至少一个被驱动。
在剖切过程中,例如一张布片状的皮革被引向高速旋转的旋转带刀,以便将该张皮革剖分为两层薄皮革。
为了确保均匀的高质量的剖分和避免材料被扯开而不是剖开,该旋转带刀必须具有锋利的刀刃。另一方面,当操作该锋利的旋转带刀时必须避免受伤。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建立如下工序:当安装旋转带刀时,首先将钝的带刀置于机器上并将其张紧。然后驱动该旋转带刀,并且利用设置在剖层机上的磨刀装置对其进行刃磨。该磨刀装置还用于在剖层机运行期间对旋转带刀进行定期刃磨。
在旋转带刀由于宽度小于所要求的宽度而无法继续刃磨,因而必须将其从机器上拆下时,必须注意,旋转带刀通常仍然很锋利,从而有可能发生切伤。因此在取下旋转带刀之前对其进行钝化处理。只有在该处理过程结束时才可以将旋转带刀从剖层机上拆下。
尽管这种方法被广泛采用,且原则上是可行的,但在某些实际应用中出现了问题。
不仅在对旋转带刀进行刃磨时,而且在对其进行钝化时,会产生或大或小的金属碎片或者灰尘颗粒。然而根据食品工业或者医药工艺所采用的清洁标准,这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必须满足无尘室条件时,最好不在剖层机上对旋转带刀进行刃磨。
然而这意味着必须将处于锋利状态的旋转带刀从磨刀设备移置到剖层机上。因为通常将旋转带刀刃磨到如同剃刀一样锋利,所以使用者稍不留神就会遭致严重切伤。因此,针对该道工序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任何受伤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成本低廉的旋转带刀和一种用于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安全地装拆旋转带刀的方法,其可以实现在无尘室条件下对锋利的旋转带刀的简便操作。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继续满足其他要求,例如通过除尘,吸尘,湿法净化或者通过在高压灭菌器内进行的杀菌来满足对旋转带刀的清洁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用于环式旋转带刀,一种输送装置,用于锋利的旋转带刀,包括壳体件和至少两个被构造用于接合在所述旋转带刀中的开口内的保持件用于将所述旋转带刀保持在所述壳体件中,所述壳体件被构造成接合到剖层机上,并用于从所述剖层机移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件中的所述旋转带刀。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用于拆下旋转带刀的方法得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送装置置于在剖层机上被保持在两个带刀轮上的旋转带刀上,使得所述旋转带刀至少部分地被输送装置的壳体件包围,
-将至少两个被保持在壳体件上的保持件固定在旋转带刀中的开口上,
-利用开口处的保持件将旋转带刀张紧,
-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剖层机的带刀轮移置到保持件上,和
-将包括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从剖层机上拆下。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用于安装旋转带刀的方法得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输送装置,在其内部旋转带刀被至少两个保持件在该旋转带刀的开口处保持在张紧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被容纳在旋转带刀的开口内且被设置在壳体件上,
-将输送装置置于剖层机的两个带刀轮上方,使得旋转带刀与带刀轮圆周面径向间隔开或者部分接触,
-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保持件移置到剖层机的带刀轮上,
-利用开口处的保持件将旋转带刀的张紧解除,
-将保持件从旋转带刀的开口处拆下,和
-将不带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从剖层机上拆下。
本发明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以前要求接触旋转带刀的步骤现在可以在无需操作者接触旋转带刀的情况下来实施。而且还可以防止旋转带刀在传送、清洁或任何其它形式的处理过程中接触输送装置。特别是可以实现特别彻底的清洁,例如必要时在输送装置内部对旋转带刀进行杀菌。
为易于理解下述说明,下面以剖层机为例进行描述。然而必须说明,所述旋转带刀、输送装置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装置,例如适用于适宜地配置的能够将旋转带刀安装在两个带刀轮上的刃磨机。
由于旋转带刀具有用于容纳保持件的开口,于是可以利用接合或者引入在所述开口中的保持件对旋转带刀进行保持。通过这种方式,当将旋转带刀从剖层机上拆下时,可以通过接合在开口中的保持件对旋转带刀进行可靠的保持。从而在无需接触带刀本身,特别是带刀刀刃的情况下即可将旋转带刀从剖层机上拆下。
可以以同样方式在无需使用者接触旋转带刀自身的情况下将锋利的、经杀菌的旋转带刀安装在剖层机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以如下方式将旋转带刀拆下。旋转带刀最初在剖层机上处于安装和张紧状态。在拆下旋转带刀时,首先将输送装置置于旋转带刀上方。在该过程中,输送装置的壳体件盖住旋转带刀,从而使用者不会接触到旋转带刀的刀刃。
为了准备将旋转带刀从剖层机移置到输送装置上,保持件于是接合到旋转带刀的开口内。下一步,利用开口处的保持件将旋转带刀张紧。所述张紧确保旋转带刀可以保持特定的形状,而不会轻易复原到静止时的通常为圆形的状态。现在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剖层机的带刀轮移置到保持件上。
现在可以将包括被保持件支撑的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从剖层机上拆下。
在安装被保持在输送装置上的旋转带刀时,按相反顺序实施上述步骤。这意味着,首先将包括保持在其上的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置于剖层机的两个带刀轮上方,使得旋转带刀与所述带刀轮的圆周面径向间隔开或与其部分接触。
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保持件移置到剖层机的带刀轮上,利用保持件将旋转带刀的张紧解除,拆下保持件,并且将不带旋转带刀的输送装置取下。在该过程中,无需接触旋转带刀,从而可以在无菌状态下安装旋转带刀。
输送装置内部的纵向张紧的形状还有利于在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杀菌。在高压灭菌器内进行处理期间可能产生的热张力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是因为旋转带刀被保持在张紧状态下的缘故。
由此完全实现了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旋转带刀具有至少两对开口,每对开口用于容纳一个保持件。
一对开口系指当旋转带刀被保持在输送装置上时与同一保持件相配合的两个开口。由此可以联想到即使旋转带刀处于输送装置之外也可将一对开口配属给一个保持件。
特别是在两个开口处于以旋转带刀的纵轴为基准近似相对的位置时对一对开口进行配设。其中旋转带刀的纵轴系指当旋转带刀被安装在剖层机上时与旋转带刀的最长的延伸部分平行的轴。就带有两个带刀轮的剖层机而言,纵轴乃是穿过两个带刀轮中心的直线。
保持件可以具有两个端部,其中第一端部接合到该对开口的第一开口内,第二端部接合到该对开口的第二开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开口为孔。
此点实现了可以相对于保持件对旋转带刀进行简便且可靠的保持。原则上,孔的横截面可以为任何形状。然而当孔为圆形,特别是为钻孔时,有望产生稳定性和生产方面的优点。当孔的中心轴与旋转带刀的平面的垂线基本平行时特别有益。已经发现,孔不会导致旋转带刀的强度和性能的任何明显的减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开口被设置在旋转带刀的刀刃和相对的前端之间的中间,或者设置在旋转带刀的远离刀刃的那一半上。
在将孔选在旋转带刀的刀刃和相对的前端之间的中间时,则可以实现高的机械稳定性和旋转带刀在张紧状态下的平衡的接收。
相反,当开口被设置在旋转带刀的远离刀刃的那一半上时,可以减小或者避免开口对刀刃施加的任何可能的机械作用。
仍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输送装置具有张紧件,用于将旋转带刀接收在壳体件内。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输送装置的内部特别适当地确定旋转带刀的形状。另外可以防止在输送、清洁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处理期间例如由于振动或者热膨胀(以及例如接触壳体件)而导致的该形状的改变,或者防止旋转带刀从它的保持机构上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利用保持件仅在旋转带刀的开口处对处于可输送状态下的旋转带刀进行保持,而无需接触壳体件。
概念“可输送的状态”系指当旋转带刀被保持件保持且不再安装到装置上时的状态。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对旋转带刀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杀菌。除了微小的,几乎为点状的接触点之外,旋转带刀的每个区域都是外露的,并且可以被很好地清洁和杀菌。特别是可以通过输送装置将旋转带刀输入高压灭菌器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每个保持件与一对开口相配合,以便对旋转带刀进行保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将旋转带刀可靠地保持在输送装置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保持件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件上,优选每个保持件被引入壳体件的切口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持件可以与输送装置分离。这可以实现特别容易地相对于输送装置对旋转带刀进行固定和拆卸。如果保持件被引入壳体件内,保持件还分别穿过旋转带刀中的相应的开口。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持件于是还被引导到壳体件的切口中。该过程简便且成本低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保持件为细长杆状件。
此点实现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使它们与壳体件容易地相互作用。这种保持件可以容易地被引入旋转带刀中的开口内和插入到壳体件上的切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在每个保持件的端部具有与旋转带刀中的开口接合的外围槽。
保持件上的外围槽和所配属的开口的边缘相配合,其中所述边缘在旋转带刀张紧时处于外围槽内。于是,如果张紧力未能防止旋转带刀的移动,旋转带刀仅以非常有限的间隙在外围槽内相对于保持件移动。由此可以将旋转带刀的位置可靠地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保持件基本相互平行地在壳体件内被引导。
采用本实施方式可以容易地实现保持件的插入和拉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张紧件被构造以使保持件基本平行地彼此相对移动。
通过所述平行移动,张紧元件可以容易地将旋转带刀张紧。为了张紧旋转带刀,将保持件彼此移开,即增大保持件之间的距离。
因为旋转带刀由纵向延展性非常小的材料构成,所以保持件的彼此相对移动的实际移动路径并不会对旋转带刀的张紧产生大的影响。被张紧件通过保持件传递到旋转带刀上的力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在将旋转带刀安装在剖层机上的过程中或之后将旋转带刀相对于输送装置的张紧解除,将张紧装置的张紧解除。由于旋转带刀所施加的反作用力,保持件彼此相向移动,但如上所述仅仅移动很小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张紧件是包括手柄部分和拉杆部分的可摆动的卡轭。
此点可以实现成本低廉地且简便地来实施前述张紧件。由被实施为金属线卡轭的卡轭所施加在保持件上的力对于许多使用来说都是足够的。如果要求或必需更大的张紧力,则此点可以通过对卡轭的强化的或增强的设计来实现。(金属线)卡轭的弹性有利于补偿前述(振动、膨胀)的应力和张力。
必须说明,张紧也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弹簧件来实现,所述弹簧件特别地可以是扭转弹簧,且其可以将用于张紧旋转带刀的力施加到至少一个保持件上。
根据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壳体具有基底部分和至少一个壁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制得成本低廉的壳体件。壁部分可以盖住有待接收的旋转带刀的整个宽度,其中壳体件可以对旋转带刀进行封包,且在安装和拆卸期间仅在面向剖层机的一侧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在已经安装完毕旋转带刀时,可以利用壳体盖件将壳体件盖住。
由此可以在封闭的输送装置内部对旋转带刀进行输送,同时可以在清洁或者杀菌期间将盖件拆下,以使得清洁剂和蒸汽易于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首先通过使一对相互配设的开口彼此相对而将旋转带刀置于带刀轮上。为此可以在剖层机上设置适宜的标记,用于可在视觉上识别出该位置。然后将一纵向的杆状的保持件插过一对相应的开口,以便通过保持件的端部在开口处对旋转带刀进行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在输送装置上利用保持件将旋转带刀张紧之后,在拆下旋转带刀期间,在剖层机上将旋转带刀的张紧解除。
此点确保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输送装置被移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在利用保持件在输送装置上将旋转带刀的张紧解除之前,在安装旋转带刀期间,在剖层机上将旋转带刀张紧。
此点确保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旋转带刀从剖层机被移置。
显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上述的和下面还有待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应用于所述的各个组合,而且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组合或单独地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中非常详细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对其加以详细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输送装置的前视图,其内含有有待安装到剖层机上的旋转带刀;
图2为输送装置的后视图,其内含有旋转带刀;和
图3为位于旋转带刀的开口内的保持件的详图;
图1示出用于将旋转带刀12安装到剖层机14上的输送装置10。由于剖层机14的工作原理是公知的,所以仅对带刀轮16,18和剖切区20标以附图标记。
对旋转带刀12的安装目标为将旋转带刀12绕着带刀轮16,18张紧。
所示输送装置10具有壳体件22和两个保持件24,26。保持件24,2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用于对旋转带刀12进行保持的端部28。在该图中只能看见每个保持件24,26的一个端部28。
保持件24,26为基本相互平行伸展的细长杆状件。保持件24,26被引入壳体件22上的切口34内。在该图中只有上切口34可见,而壳体件22的对面上的下切口34被隐藏。在所示输送装置10中,保持件24,26可以从切口34内拉出。
在壳体件22上设置有带有两个手柄部分38的支撑件36。另外,支撑件36设有导向套筒36,40。由此可以通过与固定在剖层机14上的导向螺栓42的配合,对输送装置10相对于剖层机14,特别是相对于带刀轮16,18和剖分区20的位置加以精确确定。
此外输送装置10具有张紧件44。该张紧件44可摆动地围绕轴46安装,并且被实施为卡轭(这里为金属线卡轭)。张紧件44具有手柄部分48和拉杆部分50,尽管在这个视图中,拉杆部分50大部分被壳体件22挡住。
张紧件44允许实现保持件24,26彼此相对移动。其中根据所示实施例,通过保持件24的移动实现所述彼此相对移动。但也可以通过两个保持件24,26的移动来实现所述移动。下面对张紧件44的工作原理加以详细说明。
壳体件22具有基底部分52和壁部分54。壳体件22还设有固定区56,用于固定覆盖壳体件22的壳体盖件58(如图2示意示出)。
最好利用夹紧部件来固定壳体件58。如图2所示,这种壳体盖件58将被固定在输送装置10的背面。
图2示出输送装置10的背面。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用于保持旋转带刀12的保持机构。旋转带刀12具有内带面和外带面60,62。面向基底部分52的前端为剖切刃64。在带面60上设置有开口66,所述开口66在这里为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开口66是指以旋转带刀的纵轴为基准彼此相对的开口66,该旋转带刀以可输送的状态被容纳在输送装置10中。
在观察任一保持件24,26的定位时,可以发现,每个保持件24,26被引入壳体件22中的上和下切口34内,并穿过分别配设的一对开口66。
其中特殊之处在于,旋转带刀12仅仅以非常小的接触面积与保持件24,26接触。由此可以避免特别是与壳体件22的其它接触。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在输送装置10内部对旋转带刀12进行适当清洁和杀菌。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旋转带刀12因与壳体件22的接触而可能遭致的机械损伤。
另外可以看到,处于张紧状态下的张紧件44的拉杆部分50既在保持件24的上部区域(这里被挡住)又在其下部区域施加箭头所示方向的力。由此在输送装置10内部保持旋转带刀12处于张紧状态。
图3为保持件24的详图,其端部28具有外围槽30。该图示出在保持件24已穿过开口66且张紧件44已被张紧之后的状态。可以看到,开口66的边缘现在位于外围槽30内。由此可以防止旋转带刀12沿着保持件24的任何移动一此处为沿着垂直方向的移动。
再次参照图3,注意旋转带刀12仅仅在非常小的接触点上和保持件24,26接触。
现在视图已表述完毕,下面将通过实例来描述旋转带刀12的安装方法。
图2示出旋转带刀12已被输送到输送装置10内的位置。如该图所示,已将壳体盖件58从输送装置10的背面拆掉。
剖层机14的带刀轮16,18处于可以安装旋转带刀12的位置,也就是说,带刀轮16,18中的一个已朝向另一带刀轮移动了一定距离,从而到达松弛的位置。
通过手柄部分38,输送装置10相对于剖层机14被定位,使得导向螺栓42可被引导到导向套筒40内。这可以确保旋转带刀12相对于带刀轮16,18和剖切区20的正确定位。
然后,朝向剖层机14的方向移动输送装置10,直到旋转带刀12与带刀轮16,18的圆周面径向间隔开,和可能地与其接触。
现在通过增加带刀轮16,18之间的距离在剖层机14上将旋转带刀12张紧。
在输送过程中,旋转带刀12在输送装置10内部保持张紧状态。现在通过拉动张紧件44上的手柄部分48来解除所述张紧。由于旋转带刀12已经被保持在剖层机的带刀轮16,18上,所以现在可以将保持件24,26退出。
现在可以将不带旋转带刀12的输送装置10拆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无需接触旋转带刀12本身的情况下将锋利的旋转带刀12安全地安装在剖层机14上。
在将旋转带刀12从剖层机14上拆下时以相反的顺序来实施上所述工序。
被导向螺栓42导向的输送装置10首先被移动到剖层机14上,从而输送装置10被置于旋转带刀12上方。然后将保持件24,26引入到壳体件22的切口34内,使得每个保持件还分别穿过旋转带刀12的一对开口66。
下一步,将张紧件44的手柄部分48压下,以便使旋转带刀12在输送装置10内部张紧。然后通过带刀轮16,18的彼此相向移动将旋转带刀12从剖层机14上拆下。当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将旋转带刀12拆下后,它便由保持件24,26来支撑。
在已将输送装置10拆卸之后,可以用壳体盖件58将壳体件22盖住,从而可以对旋转带刀12进行安全地输送。
本发明可以实现锋利的旋转带刀在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险的情况下在不同装置之间移置,例如在刃磨机和剖层机之间移置,还可以实现对锋利的旋转带刀进行清洁和杀菌。合适的刃磨机可以以两个带刀轮实现,并且可以以与安装到剖层机上相同的方式将旋转带刀安装到所述两个带刀轮上。刀具在刃磨机上被置于运动状态并被磨快。
在刃磨过程之后,可以通过输送装置以与剖层机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将锋利的旋转带刀拆下,然后在输送装置内部对其进行清洁和杀菌。最后通过输送装置将旋转带刀安装在剖层机上。
本发明公开了无需在剖层机上对旋转带刀进行刃磨的方案。因为现在可以在不同的范围或不同的房间来进行刃磨,并且仍然可以对锋利的旋转带刀进行安全输送,所以现在可以在无尘室的条件下安装锋利的旋转带刀。

Claims (23)

1.一种输送装置(10),用于锋利的旋转带刀(12),包括壳体件(22)和至少两个被构造用于接合在所述旋转带刀(12)中的开口(66)内的保持件(24,26),该保持件(24,26)用于将所述旋转带刀(12)保持在所述壳体件(22)中,所述壳体件(22)被构造成接合到剖层机(14)上,且所述壳体件(22)用于从所述剖层机(14)移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件(22)中的所述旋转带刀(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10),包括用于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所述旋转带刀(12)容纳在所述壳体件(22)内的张紧件(4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在无需接触所述壳体件(22)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位于所述旋转带刀(12)中的所述开口(66)处的所述保持件(24,26),对处于可输送状态下的所述旋转带刀(12)进行保持。
4.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每个保持件(24,26)与一对开口(66)相配合,以便对所述旋转带刀(12)进行保持。
5.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保持件(24,26)可拆卸地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件(22)上,每一个保持件被引导到所述壳体件(22)上的切口(34)内。
6.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保持件(24,26)为细长的杆状件。
7.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每个保持件(24,26)的端部(28)具有与所述旋转带刀(12)中的所述开口(66)接合的外围槽(36)。
8.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保持件(24,26)基本相互平行地被引导进所述壳体件(22)内。
9.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张紧件(44)被构造以使得所述保持件(24,26)基本平行地彼此相对移动。
10.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张紧件(44)被构造成包括手柄部分(48)和拉杆部分(50)的可摆动的卡轭。
11.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壳体件(22)具有基底部分(52)和至少一个壁部分(54)。
12.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当安装所述旋转带刀(12)时,利用壳体盖件(58)将所述壳体件(22)盖住。
13.一种输送装置(10),包含环式旋转带刀(12),还包括壳体件(22)和至少两个被构造用于接合在所述旋转带刀(12)中的开口(66)内的保持件(24,26),该保持件(24,26)用于将所述旋转带刀(12)保持在所述壳体件(22)中,所述壳体件(22)被构造成接合到剖层机(14)上,且所述壳体件(22)用于从所述剖层机(14)移走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件(22)内并被接合所述开口(66)的所述保持件(24,26)固定的所述旋转带刀(1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环式旋转带刀(12)包括两对开口(66),每一对开口用于容纳一个保持件(24,26)。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开口(66)为孔。
16.如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中所述开口(66)位于所述旋转带刀的刀刃(64)和相对的前端之间的中间,或者位于旋转带刀(12)的远离所述刀刃(64)的那一半上。
17.一种用于将旋转带刀(12)从剖层机(14)上拆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输送装置(10)置于被保持在所述剖层机(14)中的两个带刀轮(16,18)上的所述旋转带刀(12)的上方,使得所述旋转带刀(12)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输送装置(10)的壳体件(22)封包,
-在所述旋转带刀(12)的开口(66)处将保持在所述壳体件(22)上的至少两个保持件(24,26)固定,
-在所述开口(66)处利用所述保持件(24,26)将所述旋转带刀(12)张紧,
将处于张紧状态的所述旋转带刀(12)从所述剖层机(14)的带刀轮(16,18)移置到所述保持件(24,26)上,和
将含有所述旋转带刀(12)的输送装置(10)从所述剖层机(14)上拆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采用的保持件(24,26)的每一个接合到所配设的被实施为孔的一对开口(66)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首先将所述旋转带刀(12)置于所述带刀轮(16,18)上,使得每对相互配设的开口彼此相对,接着将细长的杆状保持件(24,26)通过每对配设的开口(66)插入,以便通过所述保持件(24,26)的端部(28)在所述开口(66)处对所述旋转带刀(12)进行保持。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件(24,26)已经通过所配设的开口(66)被插入之后,所述旋转带刀(12)被锁定于在所述保持件(24,26)的端部(28)处所配设的外围槽(30)中。
21.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利用所述保持件(24,26)已将所述旋转带刀(12)张紧在所述输送装置(10)上之后,将所述旋转带刀(12)在所述剖层机(14)上的张紧解除。
22.一种用于将旋转带刀(12)安装到剖层机(14)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输送装置(10),其中,利用至少两个容纳在壳体件(22)上的保持件(24,26)在旋转带刀(12)中的开口(66)处将所述旋转带刀(12)保持在张紧状态,
-将所述输送装置(10)置于所述剖层机(14)的两个带刀轮(16,18)上方,使得所述旋转带刀(12)与所述带刀轮(16,18)的圆周面径向间隔开或者部分接触,
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所述旋转带刀(12)从所述保持件(24,26)移置到所述剖层机(14)的所述带刀轮(16,18)上,
利用在所述开口(66)处的所述保持件(24,26)将所述旋转带刀(12)的张紧解除,
将所述保持件(24,26)从所述旋转带刀(12)的所述开口(66)处拆下,和
将不带所述旋转带刀(12)的所述输送装置(10)从所述剖层机(14)上拆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利用所述输送装置(10)中的所述保持件(24,26)将所述旋转带刀(12)的张紧解除之前,在所述剖层机(14)上将所述旋转带刀(12)张紧。
CN2007101266375A 2006-03-31 2007-03-30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7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16254.4 2006-03-31
DE200610016254 DE102006016254B4 (de) 2006-03-31 2006-03-31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ein endloses Bandmesser,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und Demontieren eines Bandmess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7157A CN101067157A (zh) 2007-11-07
CN101067157B true CN101067157B (zh) 2013-01-09

Family

ID=3816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6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7157B (zh) 2006-03-31 2007-03-30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51681B2 (zh)
EP (1) EP1840229B1 (zh)
CN (1) CN101067157B (zh)
AT (1) ATE494395T1 (zh)
DE (2) DE102006016254B4 (zh)
HK (1) HK11080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5090B (zh) * 2011-10-27 2015-02-11 洪荣华 一种橡胶类制品裁断用刀具及含该刀具的自动裁断机
CN107201620B (zh) * 2017-06-16 2024-02-06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智能多层织物分割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6081A (en) * 1947-06-10 1952-05-06 Elmer P Sacrey Hand manipulated power band saw
US4141142A (en) * 1977-05-16 1979-02-27 Ralph Karubian Carcass splitting band-saw
DE2811738A1 (de) * 1978-03-17 1979-09-20 Baumgartner Haushalt-schneidmaschine
DE4425771A1 (de) * 1994-07-21 1996-01-25 Fortuna Werke Maschf Ag Messer für eine Schärf- oder eine Spaltmaschine sowie Schärf- oder Spaltmaschine
US6746187B2 (en) * 2000-01-11 2004-06-08 Kapman Ab Ed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hole saw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8104C (de) * 1920-03-02 1920-10-23 Masch Werke Zu Frankfurt A M V Maschine zum Spalten und Schaerfen von Leder
US4365420A (en) * 1981-03-27 1982-12-28 Walden William C Chain gauge
DE3227399A1 (de) * 1982-07-22 1984-01-26 Reich Spezialmaschinen GmbH, 7440 Nürtingen Laufrad fuer bandsaegen
DE3815130A1 (de) * 1988-05-04 1989-11-16 Fortuna Werke Maschf Ag Vorrichtung zum zustellen von schleifscheiben einer bandmesserspaltmaschine
US4905948A (en) * 1988-09-20 1990-03-06 Indorf Samuel E Continuous loop chain support apparatus
JPH0930578A (ja) * 1995-07-18 1997-02-04 Suehiro Mizukawa 帯刃カセット
US6910575B2 (en) * 2001-11-30 2005-06-28 Black & Deck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saw blades
US6868966B2 (en) * 2002-07-30 2005-03-22 Black & Decker Inc. Self-standing saw blade package
US7066327B2 (en) * 2003-12-17 2006-06-27 Black & Decker Inc. Saw blade packaging
US7624862B1 (en) * 2004-03-10 2009-12-01 Patrick Pleggenkuhle Chainsaw carrier
US7641047B1 (en) * 2006-05-05 2010-01-05 Boyer Jr Ronald S Interlocking member protective blade cover
US7458920B2 (en) * 2006-06-08 2008-12-02 Target Brands, Inc. Weight ca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6081A (en) * 1947-06-10 1952-05-06 Elmer P Sacrey Hand manipulated power band saw
US4141142A (en) * 1977-05-16 1979-02-27 Ralph Karubian Carcass splitting band-saw
DE2811738A1 (de) * 1978-03-17 1979-09-20 Baumgartner Haushalt-schneidmaschine
DE4425771A1 (de) * 1994-07-21 1996-01-25 Fortuna Werke Maschf Ag Messer für eine Schärf- oder eine Spaltmaschine sowie Schärf- oder Spaltmaschine
US6746187B2 (en) * 2000-01-11 2004-06-08 Kapman Ab Edge protection device for hole saw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40229A1 (de) 2007-10-03
US8151681B2 (en) 2012-04-10
DE102006016254B4 (de) 2008-04-03
DE502007006150D1 (de) 2011-02-17
CN101067157A (zh) 2007-11-07
US20070240553A1 (en) 2007-10-18
ATE494395T1 (de) 2011-01-15
EP1840229B1 (de) 2011-01-05
DE102006016254A1 (de) 2007-10-11
HK1108009A1 (en) 200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7157B (zh) 带刀及其输送装置以及装拆带刀的方法
CN106617158B (zh) 全自动葫芦去皮机
ATE469740T1 (de) Querschneid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querschneidevorrichtung
US20130219726A1 (en) Blade guide assembly for power operated rotary knife
KR20090040697A (ko) 마늘줄기 절단장치
CA2153950A1 (en) Device for Detaching Meat from the Skeletons of Fish
ES2122325T3 (es) Dispositivo para pelar verdura en forma de tallo.
DE502005000171D1 (de) Vorrichtung zum intermittierenden Antreiben einer Spindel für eine Werkstückhalterung, insbesondere einer Schmiedemaschine
CN203779253U (zh) 用于去除贯穿孔毛刺的工具
RU227587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мозоли путем удаления
TW200500524A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by ammonia or other liquids
JP4862714B2 (ja) 皮剥き装置
CN108031921A (zh) 一种具有防飞屑功能的带锯床
JP6190312B2 (ja) 貝表面の硬質付着物の除去装置
KR101920375B1 (ko) 게 가공용 탈갑장치 및 탈갑방법
KR101773598B1 (ko) 양파 박피 장치
WO2006080047A1 (ja) 連鎖状ソーセージ材料の切断装置
US11317635B2 (en)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 poultry carcass for harvesting
ES2069327T3 (es) Maquina para envolver botellas con una hoja de papel.
SU1706603A1 (ru) Спиценат гиватель
KR101924385B1 (ko) 양파 탈피 장치
CN111713715A (zh) 一种基于防断裂的黄瓜产品加工用黄瓜毛刺集中清理装置
ATE526104T1 (de) Sägeblatt mit abdeckung für oszillationsantrieb
US2023014223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labels from reusable containers
KR20170140916A (ko) 휴대용 자동 적과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