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1170A - El面板 - Google Patents

El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1170A
CN101031170A CN 200710084784 CN200710084784A CN101031170A CN 101031170 A CN101031170 A CN 101031170A CN 200710084784 CN200710084784 CN 200710084784 CN 200710084784 A CN200710084784 A CN 200710084784A CN 101031170 A CN101031170 A CN 101031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nel
filler
sealing plate
bi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47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2576C (zh
Inventor
里见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1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1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25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257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了长寿命化的EL面板。本发明所涉及的EL面板(10)具有:基板(12);形成在基板(12)上的EL元件(14);与基板(12)相面对并覆盖基板(12)上的EL元件(14)的密封板(16);以及,介于基板(12)与密封板(16)之间,并添加有板状或针状的填料(32)的粘结剂(28)。在基板(12)的与粘结剂(28)相接触的区域,以及密封板(16)的与粘结剂(28)相接触的区域,形成有凹凸部(34、36),粘结剂(28)的填料(32)的一个端部(32a)进入到凹凸部(34、36)的凹陷部分中。

Description

EL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L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无机EL等的EL元件为自发光型发光元件,在具有高亮度的同时,还具有易于小型·轻量化的特点,有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等中。但是,由于水、CO2、O2等成分(以下称为体系外成分)的影响,用于这些EL元件的发光材料具有其性能具有易于降低的趋势,这是影响元件长寿命化的一个要因。因此,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减少与外部气体的接触,EL元件以将该元件密封的EL面板的形态而被使用。
作为这种密封形态已知的有:将EL元件配置在基板和密封板之间,只在外周部用树脂等形成的密封层(树脂层)填塞的中空型密封。在日本特开2005-91874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中空型EL面板,在该文献中公开的EL面板的树脂层中,为了阻碍上述体系外成分在树脂中的行进而添加了层状(平板状)填料。
或者,密封形态也可以是:将EL元件配置在基板和密封板之间,只在外周部用树脂等形成的密封剂(粘结剂)填塞的中空型密封;以及,将基板和密封板之间的包含EL元件的全部区域以固化树脂充满,将其作为粘结层的固体密封。这种中空型的EL面板及固体密封型的EL面板分别公开在日本特开2002-26084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24772号公报等中。在这些文献中公开的EL面板中,在密封板和引出电极部分中设置凹凸部分,以提高密封板或引出电极与基板间的接合性。在上下被基板和密封板夹住的树脂层中,虽然体系外成分朝与树脂层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在基板的面方向上的行进为最具优势,但在上述现有的EL面板的树脂层中,当被涂布在基板上时或被基板和密封板压延时在基板的面方向上流动,并且由于该流动,添加在树脂层中的填料与基板的面方向平行的横躺状态。总之,填料在与体系外成分的行进最具优势的基板的面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填料对体系外成分的阻碍效果很小,不能充分实现EL面板的长寿命化。
发明内容
发明者为了进一步实现EL面板的长寿命化而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可以有效地延迟体系外成分的行进、实现EL面板的长寿命化的技术。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实现了长寿命化的EL面板。
本发明涉及的EL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EL元件;与基板相面对并覆盖基板上的EL元件的密封板;以及介于基板和密封板之间并添加了多个板状或针状的填料的树脂层,在树脂层的与基板垂直的剖面上,多个填料的至少一部分为相面对于基板面竖立的竖立填料。
在该EL面板中,添加在树脂层中的多个填料的至少一部分为竖立填料。这样,该竖立填料有效地阻碍了体系外成分在基板的面方向上的行进,从而实现了EL面板的长寿命化。
此外,优选相面对于多个填料全部的竖立填料的比例在50%以上。研究者发现,在这种情况下EL面板的寿命得到显著的延长。
本发明涉及的EL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EL元件;与基板相面对并覆盖基板上的EL元件的密封板;以及介于基板和密封板之间,并添加了具有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填料的粘结剂,并且,在基板的与粘结剂相接触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密封板的与粘结剂相接触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凹凸部分,粘结剂的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凹凸部分的凹陷部分中。
在该EL面板中,在粘结剂中添加的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形成在基板及密封板的至少一方上的凹凸部分的凹陷部分中。因此,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在相面对于基板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有效地阻碍了体系外成分在基板的面方向上的行进,实现了该EL面板的长寿命化。
此外,优选在基板和密封板两者上都形成有凹凸部分,粘结剂的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两个凹凸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凹陷部分中。这样,更多的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在相面对于基板的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更有效地实现了长寿命化。
此外,在凹凸部分的凹陷部分中也可以只进入有填料的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中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EL面板的部分剖面平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EL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EL面板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EL面板的IV-IV线剖面图。
图5为体系外成分在两凹凸部之间行进路线的示意图。
图6为竖立填料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相关的EL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EL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不同形态的EL面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EL面板的概略剖面示意图。
图11为竖立填料的示意图。
图12为制作图10所示的EL面板的步骤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的EL面板的树脂片中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线和现有技术中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线的比较图。
图14为不同形态的EL面板的示意图。
图15为表示实施例2的测试结果的表。
图16为表示实施例2的测试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时被认为最佳的实施方式。其中同一或同等的要素被赋予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L面板10具有:基板12;EL元件14;以及密封板16。基板12是由元件形成基板18和绝缘膜20构成的。
该EL面板10适用于顶部发光(top emission)型和底部发光(bottomemission)型的任意一种。EL面板10作为底部发光型使用时,元件形成基板18和密封板16中至少元件形成基板18由透光性板构成。而EL面板10作为顶部发光型使用时,元件形成基板18和密封板16中至少密封板16由透光性板构成。透光性板具有透光性(或是透明的),由玻璃、塑料或其它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EL元件14呈例如厚度为几百nm左右的长方形状,其形成在元件形成基板18的主面18a上。该EL元件14具有以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夹住EL层的叠层构造。该EL层的构成材料既可以是有机EL材料,也可以是无机EL材料。绝缘膜20也形成在元件形成基板18的主面18a上,呈例如厚度为几μm左右的四角框状围住EL元件14周围。
此外,在基板12上设置了用于驱动EL元件14的配线22。该配线22由向EL元件14的阳极电极层线输送驱动信号的阳极配线22A和向EL元件14的阴极电极层线输送驱动信号的阴极配线22B形成,其厚度为几百nm左右。而且,阳极配线22A由EL元件14的一个长边引出,阴极配线22B由EL元件14的一个短边引出。该阳极配线22A和阴极配线22B分别通过EL面板10的一个端面10a的阳极取出部24A以及阴极取出部24B而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相连接。在此,如图2所示,阳极配线22A设置在元件形成基板18上,阴极配线22B设置在绝缘膜20上。
密封板16为平板状,以与元件形成基板18的主面18a(EL元件14侧的面)平行相面对并覆盖元件形成基板18上的EL元件14的方式设置。在该密封板16的下表面16a(基板12侧的面)上,在与形成于基板12上的阴极配线22B(电极配线)相面对应的区域,形成有用于收容阴极配线22B的凹陷部26,该凹陷部26的深度与阴极配线22B的高度相同,利用阴极配线22B避免了发生密封板16倾斜的情况。
而且,如图4所示,在上述基板12和密封板16之间介入有粘结剂28,基板12和密封板16之间完全被粘结剂28填充。如图5所示,粘结剂28由在树脂30中添加多个填料32而形成。该粘结剂28的树脂30可以用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等。添加在粘结剂28中的填料32全部为针状或长条平板状,其平均长度例如为1~40μm左右。此外,填料32由滑石、蒙脱石、云母等的粘土矿物或玻璃等组成。
该粘结剂28蔓延在基板12的整个区域上(即元件形成基板18以及绝缘膜20上的整个区域),也就是说,不仅绝缘膜20的边框内,绝缘膜20的上表面20a上也存在粘结剂28。
在基板12的绝缘膜20的上表面20a的全部区域及密封板16的下表面16a的全部区域上,分别形成有凹凸部34、36。优选该凹凸部34、36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0nm以上,更优选为50nm以上。在此,这样的凹凸部34、36可以由公知的喷砂处理(sand blast)、蚀刻(etching)等来形成,必要时可以用规定形状的掩模图案(mask pattern)。
而且,如图5所示,在基板12侧的凹凸部34与密封板16侧的凹凸部36相面对的区域F中,几乎全部的粘结剂28的填料32相面对于基板面12b竖立而成为竖立填料。如图6所示,此处的竖立填料是指从基板12的绝缘膜20的上表面20a(或该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沿45°以下的角度取向的填料。更详细地说,竖立填料是指在与基板12垂直的粘结剂剖面(即粘结剂28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上,其延伸方向(图6中D1的方向)与基板12(即绝缘膜20)的法线方向(图6中D2的方向,粘结剂28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取向角)θ在±45°以下的填料。
上述EL面板10的制作方法如下。即,首先在元件形成基板18上按规定顺序形成EL元件14、配线22和绝缘层20,得到形成有EL元件14的基板12。接着,在该基板12上放置规定量的粘度约为10Pa·sec以下的粘结剂28,然后使与基板12相面对的密封板16,以盖住EL元件14的方式覆盖。接着,从密封板16侧推压基板12和密封板16,使密封板16贴在基板12上。最后,对粘结剂28进行固化处理(例如光固化处理)完成EL面板10的制作。
在此,参照图7说明现有的EL面板的制作方法。在现有的EL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基板12A的绝缘层20A上放置的粘结剂28中添加的填料32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向同性的状态,各自无秩序地取向(参照图7(a))。在将密封板16A向基板12A挤压时,粘结剂28向基板12A的面的方向流动。在此,在现有的方法中,由于在绝缘膜20A和密封板16A上未形成有上述的凹凸部34、36(为平面),伴随着粘结剂28的流动,添加在粘结剂中的填料32沿着粘结剂28的流动方向而成为与基板12A的面方向平行的状态(参照图7(b))。
接着,参照图8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L面板10的制作方法。在此,与现有的方法相同,放置在基板12的绝缘层20上的粘结剂28中的填料32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向同性的状态,各自无秩序地取向(参照图8(a))。另外,将密封板16向基板12挤压,粘结剂28向基板12的面方向流动时,添加在粘结剂28中的填料32没有变成与基板12的面方向平行的状态,在移动时,与粘结剂28的下侧的凹凸部34或上侧的凹凸部36的凸起部分相接触,改变了其姿势(即取向方向)(参照图8(b))。这样,成为只有其一个端部32a进入凹凸部34、36的凹陷部分的竖立填料。如图5所示,这样的竖立填料,其一个端部32a位于比连接凹凸部34、36的相邻的凸起部分的突出端的假想线L1、L2更靠近凹凸部34、36侧的位置,其另一个端部32b位于比上述假想线L1、L2更靠近凹凸部34、36侧的反向一侧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5说明添加在粘结剂28中的填料32对体系外成分的阻碍机理。具体而言,针对体系外成分沿图的X方向(基板12的面方向)在粘结剂28中从位置X1行进到任意位置X2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该X方向是指在上下被基板12以及密封板16夹住的粘结剂28中,体系外成分的行进最具优势的方向。位置X1为例如粘结剂28的端面的位置,位置X2为例如与粘结剂28的端面相距规定的距离的内侧位置。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体系外成分是指水、CO2、O2等对EL元件14的元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
粘结剂28中的填料32为竖立填料的情况下,体系外成分从位置X1的点P1沿X方向行进时,其行进分别被在与X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填料32所阻碍。因此,体系外成分以绕过各填料32的方式一边向Y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粘结剂28的厚度方向)蛇行,一边行进到位置X2的点P2。因此,在EL面板10中,可以大幅度延长体系外成分在粘结剂28中的行进路线。
另一方面,在利用现有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填料32在基板12A的面方向上延伸(参照图7(b)),填料32在体系外成分的行进最具优势的X方向上平行延伸。因此,填料32几乎不阻碍体系外成分的行进,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经也几乎不呈蛇行状。即,体系外成分从位置X1几乎直行至位置X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填料32对体系外成分的阻碍效果极低,不能充分实现EL面板的长寿命化。
如以上详细说明所述,与利用现有方法制作的EL面板相比,在用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EL面板10中,实现了体系外成分在粘结剂28中的行进路线的大幅度的延长,因此,在该EL面板10中实现了充分的长寿命化。
这样,本发明可以提供实现了长寿命化的EL面板。
此外,设置在绝缘膜20上的凹凸部34及设置在密封板16上的凹凸部36不一定设置在其全部区域上,也可以设置在部分区域上。即,即使在与粘结剂28接触的区域的部分区域上设置,至少在凹凸部34、36的部分中填料32易于成为竖立填料,因此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被延迟,从而实现了EL面板10的长寿命化。基于同样的理由,不一定设置两个凹凸部34、36,根据需要可以只设置凹凸部34、36的任意一个。但是,设置两个凹凸部34、36的情况下,更多的填料32易于成为竖立填料,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实现EL面板的长寿命化。
此外,为了调整粘结剂28的粘度,可以在加热的状态下使基板12和密封板16贴在一起。
此外,虽然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展示的是基板12和密封板16之间填充粘结剂28的固体密封型EL面板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基板12和密封板16间的包含EL元件14的区域设置为中空的气体密封型(中空型)EL面板的结构。即,也可以是绝缘膜20的框内不存在粘结剂28,只在绝缘膜20和密封板16的接触部分存在有粘结剂28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凹凸部34、36的部分中填料32易于成为竖立填料,延迟了体系外成分的行进,延长了体系外成分进入到EL面板的内部空间的时间,实现了EL面板的长寿命化。
此外,如图9所示,El面板10也可以变形为如EL面板10A的不使用绝缘膜20的方式。即,也可以将密封板16变形为在外边缘部分设置了向基板12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38的密封板16A。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密封板16的弯曲部38的下表面的凹凸部36和设置在元件形成基板18上的凹凸部34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在两凹凸部34、36的部分,填料32易于成为竖立填料,因此延迟了体系外成分的行进,实现了EL面板10A的长寿命化。
此外,填料32的形状不一定必须为板状或针状,也可以是其一部分为具有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该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凹凸部34、36的凹陷部分,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填料32可以大幅度延长体系外成分在粘结剂28中的行进路经,从而实现充分的长寿命化。
(实施例1)
以下,利用实施例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
发明者按以下操作步骤制作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EL面板10大致相同的EL面板。但是,基板侧以及密封板侧的两凹凸部的表面粗糙度为100nm以上,此外,粘结剂中添加的填料的平均长度为4.2μm。
首先,使用分配器(dispenser)将粘度为5Pa·sec的粘结剂放置在基板上后,放上密封板以覆盖EL元件。接着,将基板和密封板在60℃的温度下从密封板侧施加0.4MPa的力挤压15分钟,使密封板16以11μm的间隔(gap)贴在基板12上。随后,对粘结剂进行光固化处理。
在此,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制作的EL面板的剖面,确认了填料的一端部进入了凹凸部的凹陷部分中。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EL面板110具有基板112、EL元件114、密封板116和树脂片118。
该EL面板110适用于顶部发光(top emission)型和底部发光(bottom emission)型的任意一种。EL面板110作为底部发光型使用时,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中的至少基板112由透光性板构成。另一方面,EL面板110作为顶部发光型使用时,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中的至少密封板116由透光性板构成。透光性板具有透光性(或是透明的),由玻璃、塑料或其它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EL元件114形成在基板112上,具有以一对电极层夹住EL层的叠层结构。该EL层的构成材料可以是有机EL材料,也可以是无机EL材料。密封板116与基板112的EL元件114侧平行相面对,并覆盖基板112上的EL元件114。
树脂片118介于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之间,起着连接基板112和密封板116的树脂层的作用。该树脂片118无缝隙地填补了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之间的间隙。在此,EL元件114由于设置在与密封板116的端面116a相距规定距离的内侧位置,在EL面板110的端面10a上露出有密封板116的端面116a、基板112的端面112a以及树脂片118的端面118a,EL元件114没有露出。
树脂片118由在片状树脂120中添加多个填料122而构成。该树脂片118的树脂120可以用环氧树脂或硅树脂等。添加在树脂片118中的填料122呈针状或长条平板状,其全部相面对于基板12b竖立而成为竖立填料。此处的竖立填料是指从基板的法线方向沿45°以下的角度取向的填料。更详细地说,如图11所示,竖立填料,是在与基板112垂直的树脂片剖面(即树脂片118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上,其延伸方向(图的D1的方向)与基板112的法线方向(图的D2的方向,树脂片118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取向角)θ在±45°以下的填料。实际上包含于树脂片118中的竖立填料的取向角θ接近0°,大致沿着基板112的法线方向的延伸。另外,填料122可以由例如滑石、蒙脱石、云母等矿物粘土或玻璃等构成。
以下,参照图12说明上述EL面板110的制作步骤。首先,如图12(a)所示,为了准备树脂片118,利用网板印刷在PET薄膜130上层叠树脂薄膜132。该树脂薄膜132的厚度为例如10μm左右,由利用混合器(mixer)或辊轴(roll)使填料122分散的树脂134构成。另外,在印刷时,树脂薄膜132中的各填料122成为与PET薄膜130的面方向平行地横躺的状态。在PET薄膜130上层叠树脂薄膜132后,对脂薄膜132进行固化处理。接着,如图12(b)所示,在PET薄膜130上形成的树脂薄膜132上层叠同样的树脂薄膜132,并对该树脂薄膜132进行固化处理。接着,如图12(c)所示,以这种方式将树脂薄膜132依次层叠规定的层数,在PET薄膜130上形成树脂薄膜132的层叠体136。接着,如图12(d)所示,将从PET薄膜130上剥离得到的树脂薄膜132的层叠体136,沿其层叠方向以例如几十μm左右的厚度进行切割加工。通过该切割加工得到如图12(e)部分所示的树脂片118。
总之,树脂片118的厚度的方向与上述树脂薄膜132的面方向相同。因此,在树脂薄膜132的面方向上平行延伸的各填料122,在该树脂片118中在厚度方向上延伸。
接着,如图12(f)所示,将由以上方法得到的树脂片118贴在密封板116的一个面上,将贴有树脂片118的密封板和形成有EL元件114的基板112,以密封板116的树脂片侧和基板112的EL元件侧合在一起的方式贴在一起,随后,通过使树脂完全固化而得到上述EL面板110。
接着,参照图13说明添加在树脂片118中的填料122对体系外成分的阻碍机理。具体而言,针对体系外成分沿图的X方向(基板112及树脂片118的面方向)在树脂片118中从位置X1行进到任意位置X2的情况进行说明。位置X1为例如树脂片118的端面118a的位置,位置X2为例如与树脂片118的端面118a相距规定的距离的内侧位置。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体系外成分是指水、CO2、O2等对EL元件114的元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
如图13(a)部分所示,在树脂片118中的填料122为竖立填料时,体系外成分从位置X1的点P0向X方向行进时,分别被在与X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填料122所阻碍其行进。因此,体系外成分以绕过各填料122的方式一边向Y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树脂片118的厚度方向)蛇行,一边行进到位置X2的点P1。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利用现有技术的树脂片118A情况下,由于填料122在X方向上延伸,这些填料122几乎不阻碍体系外成分的行进,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经也几乎不在Y方向上呈蛇行状。即,体系外成分从位置X1的点P0几乎直行至位置X2的点P1。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树脂片118A相比,树脂片118中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线被大幅度延长。
如以上详细说明所述,由于EL面板110利用树脂片118作为连接基板112和密封板116的树脂层,与现有技术的EL面板相比,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路线被大幅度延长,因此,在该EL面板110中实现了充分的长寿命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实现了长寿命化的EL面板。
此外,虽然以上所示的是树脂片118中所含多个填料122全部为竖立填料的状态,但树脂片118中所含多个填料122的一部分也可以为竖立填料。但是,发明者发现:相面对于树脂片118中所含填料122的全部的竖立填料的比例为50%以上时,EL面板110的寿命被显著地延长。
此外,虽然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展示的是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之间的缝隙全部被树脂片118填充的固体密封型EL面板的结构,但也可以合适地采用基板112和密封板116间的包含EL元件114的区域为中空的气体密封型(中空型)EL面板的结构。即,也可以如图14所示,利用上述树脂片118作为将中空型的EL面板110A的基板112和密封板116A的彼此的外边缘相互连接的线状树脂层。此时,树脂片118在基板112和密封板116之间围住EL元件114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树脂片118中体系外成分的行进被延迟,体系外成分进入到EL面板110A的内部空间的时间被延长,实现了EL面板110A的充分的长寿命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方式。例如,对于竖立填料,其取向角θ不必接近0°,在0≤θ≤45°的范围内即可。此外,作为连接EL面板的基板和密封板的树脂层,可用包含竖立填料的浆状树脂来替代片状的树脂片。使用这样的浆状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起到与上述EL面板110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
以下,利用实施例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发明者在实施例2中准备了4种只有竖立填料的比例不同的树脂片,并使用这些树脂片制作了EL面板(样品#1~4)。具体地说,样品#1~4中竖立填料的比例分别为47%、53%、72%、88%。在此,利用SEM观测垂直于基板的树脂片剖面中40μm×30μm的区域(放大倍数为2000-5000倍),通过计测从SEM图像可以确认的全部填料中其取向角在45°以下的填料数目来计算竖立填料的比例。
EL面板的制作按与图12中所述的操作步骤几乎相同的步骤进行。即,在氮气氛下(手套式操作箱中),在附有分型剂的PET薄膜上,将利用搅拌机(mixer)及辊轴(roll)使填料分散的环氧树脂,以20μm的厚度进行网板印刷,从而形成树脂薄膜。网板印刷机使用NEWLONG公司制造的网板印刷机,使用的网板为640目。在整个PET薄膜上形成了树脂薄膜后,为了调平(leveling)在60℃放置2小时。随后,照射UV光(紫外光)使环氧树脂固化。此时,UV光累计光量在全部有效(反应)的大约10-30%范围内。照射UV光之后,用镊子从PET薄膜将树脂薄膜剥离,将该薄膜折叠成1000层的叠层体。在此,用一片树脂薄膜得不到具有足够厚度的叠层体时,增加树脂薄膜以得到希望的厚度。用两片PET薄膜夹住叠层体,用切割机沿层叠的方向以150μm的厚度进行切割加工。接着,将通过切割加工而得到的树脂片贴在预先准备的密封板上,并在氮气氛下对其加压而使其与形成有EL元件的基板贴在一起。最后,照射UV光使树脂完全固化完成EL面板。在此,UV光照射后,为了使应力缓和,在80℃加热固化1小时。
各样品#1~4的树脂片的树脂使用了环氧树脂。此外,各样品#1~4中添加的填料为将层状粘土化合物剥离为小片而制成的层状填料,其平均尺寸为长度5μm×宽度3μm×厚度2μm。此外,在各样品#1~4中,在各自的基板上形成同样的有机EL元件,各自的密封板使用了同样的玻璃板。
接着,在同一条件下驱动各样品#1~4,测定了各个EL面板的亮度的随时间的变化。用以下方法测定亮度:对制作的EL元件施加5V的驱动电压,用亮度计(大电子公司制造,型号MCPD-7000)测定从密封板侧射出的光的正面方向的发光亮度。
其结果如图15的表及图16的图表所示。从图15及图16可知:1000小时后样品#2~4的亮度降低率显著低于样品#1的亮度降低率。具体而言,各样品#1~4的亮度降低率分别为82%、47%、17%及10%。该结果证实了:与树脂片中竖立填料的比例未满50%的样品#1的情况相比,比例为50%以上的样品#2~4使EL面板的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Claims (5)

1.一种EL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板;
形成在基板上的EL元件;
与基板相面对并覆盖基板上的EL元件的密封板;以及
介于基板与密封板之间,并添加有板状或针状的多个填料的树脂层,
在树脂层的与基板相垂直的剖面上,多个填料的至少一部分是相面对于基板面竖立的竖立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
相面对于多个填料的全部,竖立填料的比例在50%以上。
3.一种EL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板;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EL元件;
与所述基板相面对并覆盖所述基板上的所述EL元件的密封板;以及
介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密封板之间,并添加有具有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填料的粘结剂,
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粘结剂相接触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密封板的与所述粘结剂相接触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凹凸部,
所述粘结剂的填料的所述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凹凸部的凹陷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密封板的两者上形成有所述凹凸部,
所述粘结剂的填料的所述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所述两个凹凸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凹陷部分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L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凸部的凹陷部分中只进入有所述填料的所述板状部分或针状部分的一部分。
CNB2007100847840A 2006-02-28 2007-02-28 El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5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4032 2006-02-28
JP2006054030 2006-02-28
JP2006054030A JP2007234380A (ja) 2006-02-28 2006-02-28 El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1170A true CN101031170A (zh) 2007-09-05
CN100512576C CN100512576C (zh) 2009-07-08

Family

ID=3855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847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576C (zh) 2006-02-28 2007-02-28 El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34380A (zh)
CN (1) CN100512576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8173A (zh) * 2018-11-06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4449B (zh) 2010-11-02 2014-07-11 Lg Chemical Ltd 黏著膜及使用其包覆有機電子裝置之方法
JP5982937B2 (ja) * 2012-03-27 2016-08-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33619B2 (ja) * 2014-05-09 2018-05-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7942A (ja) * 2002-04-26 2003-11-07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05091874A (ja) * 2003-09-18 2005-04-07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8173A (zh) * 2018-11-06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12576C (zh) 2009-07-08
JP2007234380A (ja) 2007-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1360A (zh) 平板显示器和制造此显示器的方法
CN182892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1584845B1 (ko) 접착 필름
US9196869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nano-imprinting wiring
US20090115321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306618C (zh) 薄膜电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光学装置和电子仪器
CN1414819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00815A (zh) 显示装置
CN1705419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794483A (zh) 自发光面板的制造方法
JPWO2010001831A1 (ja) 有機elパネル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668150A (zh) 两面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78153A (zh) 有机el面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1031170A (zh) El面板
CN1820547A (zh) 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密封结构与密封方法
CN1610458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221156C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48008A (zh) 印刷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制造平板显示器的方法
CN1592511A (zh) 有机场致发光设备和生产该设备的方法
CN1801480A (zh) 片状干燥部件、有机el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291267C (zh) 液晶显示板的生产方法
CN1638582A (zh) 有机光发射设备以及制造该有机光发射设备的方法
JP2011141979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KR100801623B1 (ko)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과 이에 사용되는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표시장치
CN1820371A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