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99B - 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99B
CN1010299B CN88107228A CN88107228A CN1010299B CN 1010299 B CN1010299 B CN 1010299B CN 88107228 A CN88107228 A CN 88107228A CN 88107228 A CN88107228 A CN 88107228A CN 1010299 B CN1010299 B CN 1010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oor
assigned
circuit
gondo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7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48A (zh
Inventor
乔里斯·施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3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99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3Destination call input before entering the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群控装置中给吊舱但又因意外过载用的呼叫能被同一吊舱后来使用,设置有给楼层的第一和第二电路,扫措横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的选择器在各处启动第一和第二电路,若在停靠处过载,则第一电路使吊舱不停留通过楼层,给向上和向下的第二电路的耦合使得过载建立时先阻止选择器扫描给反向呼叫的楼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吊舱在通过不能服务的楼层并列行进方向的逐转点后不中断地回行到未顾及的楼层以恢复对反向呼叫的楼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扫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与吊舱负荷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该群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楼层上的呼叫寄存装置,利用它能输入到所希目的地楼层的呼叫;指派给电梯群控中各电梯的楼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它们(寄存器)与呼叫寄存装置相联,在某一楼层处一经输入一个呼叫,表征输入楼层的呼叫就存入楼层呼叫存储器,而表征目的地楼层的呼叫就存入吊舱呼叫存储器;设置在电梯群吊舱中的负载测量装置,它们活动地连接到负载存储器,指派给电梯群中每一电梯的第一和第二选择器,它们对每一层来说有至少一个位置;一个用来使输入的呼叫被指派给电梯群中那些吊舱的位置。
在这样一种已经在美国专利文件4,718,520中公开的群控装置中,能在时间上、最优化地给输入呼叫指派吊舱。此群控装置的一部电梯的吊舱呼叫存储器包括已经存有指派吊舱呼叫的第一存储器以及指派给楼层的其它存储器,在这些其它存储器中,存有在相关楼层处输入,还未曾指派给吊舱的到所希目的地楼层的呼叫。一种用来把输入的呼叫指派给电梯群那些吊舱的装置具有一台微处理器形式的计算机以及一个比较装置。紧接着呼叫的寄存是一个在每一楼层处扫描装置的扫描周期,在此周期内,计算机从至少该楼层与选择器指示的吊舱位置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内预期的中间停靠以及即时的吊舱负载,计算出一个比例于等候上楼层处和在吊舱内乘客的时间损失的和数。如果第一扫描器遭遇到一个尚未被指派的楼层呼叫,则在此层处输入,存在吊舱呼叫存储器的其它存储器内,要到目的地楼层去的这个呼叫必须予以考虑。因此,建立起一个比例于乘客在吊舱内时间损失的附加和数,并形成一个总的和数。这个也称之为操作费用的总和数,存储在费用存储器内。在其后紧接着的第二扫描器的扫描周期内,用比较装置比较所有电梯的操作费用,在每一场合下,将一个指派命令(或表述)存入具有最低操作费用的电梯的一个指派存储器内,此命令(表述)指明一个楼层,有关的吊舱被指派到该楼层在时间上是最佳的。
在此群控制装置中,一个输入的呼叫在被寄存后实际上能立即被指派给一个吊舱。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对在楼层处等候的乘客有好处地,及时(或迅速)地发送信号给指派的吊舱,这种型号的控制可以按下述方式改动,即第一次指派给一个吊舱的呼叫一直保持指派给该吊舱,直至该呼叫被接收且驱动控制器按它的要求起动,从而在将来要运行的呼叫的指派也取决于服务时间内存在于吊舱内的负载,基于对所希目的地楼层的寄存的呼叫能方便地在此群控装置中建立起该吊舱负载的数据。但在此方案中有可能未曾输入任何呼叫的乘客上梯,以致由于固定指派的呼叫,在随后的停靠楼层处,吊舱会因另外进入的乘客而过载。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按这样的方式来改进早先描述的群控装置,即以固定方式指派给吊舱的呼叫将总是由同一吊舱来使用,而没有可能在有关楼层停靠处产生过荷。
这个问题由特征在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来解决。这里预示的是指派给楼层的第一和第二电路,它们在选择器的每一位置处被启动。样,在每一场合第一电路按这种方式工作,即如果在有关楼层的停靠处吊舱内发生了过载,则该吊舱不服务于固定指派的呼叫。在这种场合下,指派的第二电路起作用,以致首先选择器阻止对楼层的和指派给相反方向的呼叫的吊舱呼叫存储器的扫描,以致吊舱在通过有关楼层并到达行进方向的返回点后,将不中断地反向行进到那未曾顾及的一层,并将相应地为在那里输入的呼叫服务。
用本发明获得的利益在于:对由于在有关楼层处发生出乎意外的过载而未曾顾及的一个指派呼叫使用上面建议的后继服务,则到吊舱的呼叫的第一次时间指派能被固定和最终完成。因为通过有关楼层节省了时间,所以对未曾顾及的呼叫用立即和不中断的返回行程不会造成大的时间损失。
借助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阐述。
图1是对电梯群中两部电梯来说本发明群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指派给一部电梯的负载存储器和图1的群控装置的第一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指派给图1的群控电路中一部电梯的两 个第二电路的示意图。
在图1中电梯群的二部电梯以A和B来标志,在那里的每一部电梯中,通过传送缆索4、由提升机构3驱动在电梯升降井1内被导向的电梯吊舱2,而十三楼层E0至E12得到了服务。提升机构3由自EP-B-0026406得知的驱动控制装置所控制,在那里,借助于微型计算机系统5来实现标称值(nominal    value)的产生、调整功能和制动的开始(stop    initiation),微机系统5连接到驱动控制装置的测量和调节部件6。此外,微机系统5还从电梯特定的数据计算出相应于所有乘客平均等待时间的和数,此和数也称做运行费用(operating    costs),它是以呼叫分配过程为依据而制订的。吊舱2有一同样连接到微机系统5的负载测量装置7。这些楼层上设置有十键键盘形式的呼叫寄存装置8,借助于呼叫寄存装置8,能送入行驶到所希目的楼层的呼叫。呼叫寄存装置8通过地址总线AB和一根数据输入导线CRUIN连接到微机系统5和输入装置9,输入装置9已在EP-B-0062141中公开。呼叫寄存装置8可以指派给电梯群中一部以上的电梯,例如,电梯A的那些呼叫寄存装置8通过成多路转换器10形式的耦合部件连接到电梯B的微机系统5和输入装置9。电梯群中各别电梯的微机系统5通过从EP-B-0050304得知的比较装置11和从EP-B-0050305得知的共线转换系统12彼此相联,并由此与呼叫寄存装置8和输入装置9一起形成一种群控,这种群控是与在EP-A-0246395中所描述的那种群控结构上相一致的。分别以数号13和14标志的是负载存储器,和检验(或控制)吊舱2过载的第一电路。第二电路15启动考虑到过载而不予理睬的呼叫后接着的服务。负载存储器13、第一电路14和第二电路15彼此相联,并与微机系统5相联,将在下面借助于图2和3对它们作更详细的描述。
部分示意地在图2中示出的微机系统5有一个楼层存储器RAM1,一个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一个费用存储器RAM4和一个分配存储器RAM5,图中只给出(或示出)了指派给向上呼叫的存储器。第一扫描器R1、第二扫描器R2以及选择器R3是寄存器方式地址形的,借助于它们的地址可对存储器RAM1、RAM2、RAM4和RAM5的存储单元进行寻址。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包括第一存储器RAM2′它具有相应于楼层数目的存储单元,在这些存储单元中存储着已经指派的呼叫。除此之外,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还包括指派给楼层E0、E1……E12的其它存储器RAM2.0、RAM2.1、……RAM2.12,它们同样具有相应于楼层数目的存储单元在有关楼层处进入的呼叫转移到这些存储单元中,这些呼叫尚未被指派给特定的吊舱。这样根据图2的例子,在楼层E2进入的到楼层E3、E9和E11的呼叫被转移入其它存储器RAM2.2,与此同时,一个对楼层2的呼叫被存入楼层呼叫存储器RAM!。与习惯的逻辑符合相对应,图2中存入的呼叫用“1”来表征。
根据图2,负载存储器13由一矩阵形式的读-写存储器组成,此矩阵有着刚好和楼层数那样多的行数和三列S1、S2和S3。矩阵的第一列S1是指派给位于吊舱2前头且与之朝同方向行进的那些呼叫的,第二列S2是指派给反方向的那些呼叫的,而第三列S3是指派给位于吊舱2后而且与之朝同一方向行进的那些呼叫的。在负载存储器13的存储单元中,负载值以人数的形式存储起来,这些人是吊舱2离开一个楼层通道处在舱内的人。为了更详细的阐述起见,假设吊舱2(例如在图2中)是在楼层E1区域内向上进行的路途中,且在楼层E2、E3和E5处输入向上的呼叫。在这些呼叫转移入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以及其它的存储器RAM2.2、RAM2.3和RAM2.5以后,从一个楼层处输入的呼叫数(上梯乘客数)以及将这一层作为行程目的地的呼叫数(下梯乘客数)形成一个和数,并将其作为负载值存入负载存储器13。因此,基于选取的上梯和下梯乘客数,负载存储器13的第一列具有图2中表明的负载值。这样,举例来说,在楼层E2和E3处各有五个上梯乘客,而在楼层E3处有一个下梯乘客,对于楼层E3来说,负载值是“9”。
如前所述,从输入呼叫至将来上下梯乘客以及由此产生的吊舱2中的负载,对负载存储器13的建立可得出结论。然而,也有可能,乘客输入多于一次的呼叫,或未曾输入呼叫的乘客会上梯。在这些场合下,必须修正存储的负载值。为此通过微机系统5(图1)负载存储器13连接到负载测量装置7。在第一种场合下,相应于存储负载值和实际 测得的吊舱负载值之差各相关楼层处如此多的同一目的地呼叫被取消。在此以后,在进入(或上梯)楼层和多于一次输入呼叫的目的地楼层之间的所有存储负载值得到了校正。在第二种场合下,存储负载值必须增加,此处假设未曾输入呼叫的乘客企图行至由另一乘客已经输入的一个呼叫所表征的一个目的地。如果已输入几个呼叫,则假定该察觉到已送错呼叫的乘客希望行进到最远的目的地。
根据图2,出自EP-A-0199015的类似的形式为人所知的第一电路14包括一个比较器16,一个具有两个输入的第一与门17、一个具有三个输入的第二与门18以及一个非门19。比较器16的一个输入端与负载存储器13相联,而一个相应于最大可允许乘客数的负载极限值馈入到另一个输入端相联,并通过非门19连接到第二与门18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与门18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一与门17的输入端,第一与门17的输入端与楼层呼叫和分配存储器RAM1和RAM5各自的存储单元的输出相联。第二与门18其它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路15与选择器R3相联。第二与门18的输出端与相关电梯的驱动控制装置相联,此处第二与门18满足“与”条件被翻译成相关楼层的行进命令。基于一个对相关楼层来说选择器R3在任何位置处的程序,第一电路14可以由微机系统5的微处理器来形成。
图3示出了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分配存、储器RAM5以及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的第一存储器RAM2′,对于向上的呼叫附加标志“u”,对于向下的呼叫附加标志“d”。指派给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u和RAM1d每一存储单元的是第二电路15,此处,举例来说,第二电路15遇到一个至楼层E5的向上呼叫和一个至楼层E8的向下呼叫。根据图3,第二电路15包括各自具有两个输入端的第一和第二与门20和21、一个具有三个输入端的第三与门22、一个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或门23以及一个RS触发器24。第一与门20的输入侧通过输入端a′连接到选择器R3,而在输出侧与或门23的一个输入端相联,或门23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二与门21的输出端,而或门23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与门22的一个输入端和到第一电路14的第二与门18的另一输入端。第三与门22的另一输入端与比较器16的输出端相联,而第三与门22还有一个输入端连接到第一电路14的第一与门17的输出端。在输出侧第三与门22连接到指派给同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RS触发器24的置位连线(或端)S。RS触发器24的一个输出端 Q连接到指派给相反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其它输入端,而另一输出端Q连接到第二与门21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与门2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到指派给同一楼层相反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一个输入端a′。
其它的一些与门以数号25来标志,它们各自具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之一连接到吊舱呼叫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器RAM2′μ和RAM2′d的存储单元的输出端,而其它的输入端连接到各自相关的第二电路15的或门23的输出端。这些与门25的输出端与驱动控制装置相联,此处,与门25满足“与”条件被翻译成到相关楼层的行进命令(表述)。基于一个对相关楼层来说选择器R3在每一(或任何)位置处的程序,借助于图3所描述的逻辑关系可以由微机系统5的微处理器来形成。
前面所述群控的操作方法将借图2和3之助在下面作更详细的阐述。
类似地,如同在本文开始所引用的EP-A-0246395中的那样,当利用存储在负载存储器13中的负载值时,在电梯群的所有电梯中一个呼叫的输入会引起一次操作费用的计算,并在每一由扫描器R1所指定的楼层处实行这种计算。由此计算出的操作费用对每一楼层来说存储在费用存储器RAM4内。如还可从刚才所述的专利公告中所知道的那样,在费用计算周期结束后,要完成一个费用比较周期。在此周期内,由第二扫描器R2在每一场合下所指定楼层的所有电梯的费用存储器中所存操作费用相互进行比较,而有关呼叫指派给具有最低操作费用的那个吊舱。
现假定在呼叫输入后的第一次比较过程中,在楼层E2、E3和E5处输入的向上(行进)呼叫被指派给电梯A,存储在其它存储器RAM2.2、RAM2.3和RAM2.5内的这些呼叫被转移入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的第一存储器RAM2′中,指派被固定和结束。此外假定吊舱2被指定最大负载Lmax=12人,并且在楼层E3处电梯的吊舱2停靠时有一未曾输入呼叫的乘客上梯。如前所述,当E3-E10的楼层负载值增加一人时,负载存储器13 在这种场合下得到修正。在向上方向继续行进的过程中,选择器R3前进转换到楼层E5的地址,启动指派的第一电路14,建立起L=13人的负载值,比较器16因L>Lmax而产生信号逻辑“1”。考虑到非门19,从而“1”的一个输入使第二与门18的输出成为逻辑“0”,以致来自楼层E5指定的呼叫不能馈入驱动控制装置,吊舱2将不停留地通过这一楼层。
在向上和向下(行进)方向上,电路14和15借助于由选择器R3产生地址的方法被相继启动。在这样做时,在指派到相关楼层地址的每一种场合下,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一个输入端a′被置成“1”。在向上方向扫描楼层E5中,相关的第一与门20的一个输入端a′由此呈现状态“1”,此处假定由于在行进相反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非置位(?)RS触发器24,其它输入端也同样为“1”。这样,或门23的输出和第三与门22的所有三个输入呈现状态“1”,以致有关的RS触发器被置位,而旁通的呼叫被存储起来。因此,指派给向下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其它输入端被设置成“0”,从而,在旁通呼叫存储期间,阻止了对向下呼叫存储器的扫描。
现必须假定在楼层E8处输入一个到楼层E6的呼叫。在执行了向上方向的最后一个呼叫(楼层11)以及由负载测量装置7建立起零负载后,吊舱2因此开始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在向下行进期间,选择器R3扫描供向下呼叫用的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d和第一存储器RAM2′d,此处在每一场合下,向下方向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一个输入端a′被设置成“1”。然而,从前面的描述得出,或门23的输出能由此不被设置成“1”,以致指派的第一电路14的第二与门18的其它输入端在每一场合下保持状态“0”,结果到楼层E8和E6的呼叫将被忽略。在向下行进期间,向上方向的第一与门20的输入端a′为“0”。依照它们的输出所呈现的状态,如前所述,或门23的输出也同样为状态“0”,以致不可能启动向上方向的第二电路15。吊舱2因此将不对从楼层E5输入、存储于第一存储器RAM2′u的到楼层E7和E9去的呼叫进行服务。
在向下方向上继续行进的过程中,选择器R3转换到楼层E5的地址,从而第二与门21的输出端以及或门23的输出端被设置成“1”。因为吊舱2是空着的,所以非门19的输出端将呈现状态“1”,由此第一电路14的第二与门18的输出端也将呈现状态“1”,以致驱动控制装置能够启动延迟装置,而吊舱2停靠在楼层E5处。在等候的乘客上梯后,吊舱2以向上的方向行进到楼层E7和E9,并在最后一个乘客于楼层E11处下梯(离梯)后,由于楼层E8的呼叫再度向下行进。因为在对楼层E5服务后,指定的RS触发器24已被复位,而且它的一个输出端 Q以及由此向下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其它输入端呈现状态“1”下,所以第二电路15能被由选择器R3所产生的地址再次启动。当转换到楼层E8的地址且a′=1时,或门23的第一与门20以及第二与门18的输出被设置成“1”,以致延迟装置,被启动,而吊舱2停靠在楼层E8处。

Claims (3)

1、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它具有设置在楼层上的呼叫寄存装置(8),利用它能输入到所希目的地楼层的呼叫,指派给电梯群中各梯的楼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RAM1、RAM2),它们与呼叫寄存装置(8)相联,在某一楼层处一经输入一个呼叫,表征输入楼层的呼叫就存入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而表征目的地楼层的呼叫就存入吊舱呼叫存储器(RAM2);被设置在电梯群吊舱(2)中的负载测量装置(7),它们活动地连接到负载存储器(13);指派给电梯群中每一电梯的选择器(R3),它指示在每一场合下可能停靠的楼层;指派给电梯群中每一电梯的第一和第二扫描器(R1、R2),它们对每一楼层来说有至少一个位置;一个将已输入的对吊舱(2)的呼叫指派给电梯群的装置,它具有计算机(每部电梯一台)和比较装置(11)(每部电梯一个),该计算机从给电梯规定的数据计算出在第一扫描器(R1)指定的每一楼层处相应于乘客等待时间的电梯操作费用,它还具有指派存储器(RAM5)和费用存储器(RAM4),利用比较装置(11)把在第二扫描器(R2)的每一位置处所有吊舱的操作费用相互进行比较,通过将指派指令写入到指派存储器(RAM5)中,将相关呼叫指派给具有最低操作费用的吊舱(2)。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指派给楼层的第一电路(14),它联接到选择器(R3)负载存储器(13)、指派存储器(RAM5)和楼层呼叫存储器(RAM1);
第一电路(14)在选择器(R3)的第一位置被启动,如果在有关楼层停靠处在吊舱(2)内发生过载,则吊舱(2)如本已为人所知那样,不对已确定指派的命令进行服务;
设置有指派给楼层的第二电路(15),它与选择器(R3)和第一电路(14)相联;
指派给向上和向下方向的第二电路(15)相互连接;以及
第二电路(15)在选择器(R3)的每一位置处被启动,在通过(或经过)有关楼层并到达行进方向的返回点后,吊舱(2)不中断地反向行进至此楼层并为输入到该处的呼叫作相应的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群控装置,其中,第一电路(14)由比较器(16)、具有两个输入端的第一与门(17)和具有三个输入端的第二与门(18)所组成,第一与门(17)的输入侧连接到楼层呼叫和指派存储器(RAM1、RAM5)的有关存储单元的输出端,而与门(17)的输出侧连接到第二与门(18)的另一输入端,第二与门(18)还有一个输入端连接到选择器(R3),比较器(16)通过它的一个输入端与负载存储器(13)相关,而从它的另一个输入端馈入一个负载极限值,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一个非门(19),而比较器(16)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电路(15)和非门(19)的输入端,非门(19)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与门(18)的一个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群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电路(15)由各具有两个输入端的第一和第二与门(20、21)、具有三个输入端的第三与门(22)、具有两个输入端的或门(23)以及RS触发器(24)所组成:
第一与门(20)的输入侧通过输入端(a′)与选择器(R3)相联,而它的输出侧与或门(23)的一个输入端相联,或门(23)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到第二与门(21)的输出端,而或门(23)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与门(22)的一个输入端和第一电路(14)的第二与门(18)的另一输入端;
第三与门(22)的另一输入端与比较器(16)的输出端相联,还有一个输入端与第一电路(14)的第一与门(17)的输出端相联,而输出侧连接到RS触发器(24)的置位端(S);
RS触发器(24)的一个输出端(Q)连接到指派给相反方向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其他输入端,而触发器(24)的另一输出端( Q)连接到第二与门(21)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与门(21)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指派给相反方向的同一楼层的第二电路(15)的第一与门(20)的一个输入端(a′);
当指派给已分配的不服务的(non-Serviced)呼叫的第二电路(15)起作用时,有关的RS触发器被置位,从而指派给相反方向的楼层和吊舱呼叫存储器不能借助于选择器(R3)来扫描,以致在相反方向的返回行程期间,将只有指派给已分配的不服务呼叫的第二电路(15)起作用,而在指派给第一电路(14)的第二与门(18)的输出端出现一个到有关楼层的行进命令。
CN88107228A 1987-10-20 1988-10-19 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 Expired CN1010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4103/87-7 1987-10-20
CH410387 1987-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48A CN1032648A (zh) 1989-05-03
CN1010299B true CN1010299B (zh) 1990-11-07

Family

ID=426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7228A Expired CN1010299B (zh) 1987-10-20 1988-10-19 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4878562A (zh)
EP (1) EP0312730B1 (zh)
JP (1) JP2568905B2 (zh)
CN (1) CN1010299B (zh)
AT (1) ATE68770T1 (zh)
CA (1) CA1302595C (zh)
DE (1) DE3865803D1 (zh)
ES (1) ES2027354T3 (zh)
FI (1) FI96762C (zh)
HK (1) HK289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315900C (en) * 1988-09-01 1993-04-06 Paul Friedli Group control for lifts with immediate allocation of target cells
EP0440967B1 (de) * 1990-02-05 1994-03-16 Inventio Ag Gruppensteuerung für Aufzüge mit vom Rufeingabeort auf einem Stockwerk abhängiger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EP0445419B1 (de) * 1990-02-05 1993-11-10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Auswahl einer Aufzugskabine für Körperbehinderte bei Aufzügen mit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FI88789C (fi) * 1990-05-10 1993-07-12 Kone Oy Foerfarande foer val av en hiss i en hissgrupp
KR940009984B1 (ko) * 1990-05-29 1994-10-19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제어장치
JP2608970B2 (ja) * 1990-06-15 1997-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US5529147A (en) * 1990-06-19 1996-06-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ars based on car delay
JP2667042B2 (ja) * 1990-06-29 1997-10-22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US5272288A (en) * 1990-09-11 1993-12-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traffic predictions using historical data checked for certainty
US5329076A (en) * 1992-07-24 1994-07-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dispatcher having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supervisor for crowds
JP3454899B2 (ja) * 1993-04-07 2003-10-06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負荷重量側路しきい値の自動選択装置及び方法
US5767462A (en) * 1995-11-30 1998-06-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Open loop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dispatching
US5786551A (en) * 1995-11-30 1998-07-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Closed loop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dispatching
US5808247A (en) * 1995-11-30 1998-09-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Schedule windows for an elevator dispatcher
US5714725A (en) * 1995-11-30 1998-02-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Closed loop adaptiv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dispatching
US5750946A (en) * 1995-11-30 1998-05-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timation of lobby traffic and traffic rate using fuzzy logic to control elevator dispatching for single source traffic
US5841084A (en) * 1995-11-30 1998-11-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Open loop adaptiv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dispatching
US5786550A (en) * 1995-11-30 1998-07-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Dynamic scheduling elevator dispatcher for single source traffic conditions
US5767460A (en) * 1995-11-30 1998-06-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ler having an adaptive constraint generator
FI111929B (fi) 1997-01-23 2003-10-15 Kone Corp Hissiryhmän ohjaus
JP4960585B2 (ja) * 2003-10-10 2012-06-27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9502691A (ja) * 2005-08-04 2009-01-29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ユーザを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へと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
WO2009024853A1 (en) 2007-08-21 2009-02-26 De Groot Pieter J Intelligent destinatio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EP2238065B1 (de) * 2008-01-17 2016-03-30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r zuteilung von rufen einer aufzugsanlage sowie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zuteilung von rufen nach diesem verfahren
JP5495871B2 (ja) * 2010-03-15 2014-05-2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9693978B (zh) * 2019-01-18 2023-04-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智能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5370B2 (zh) * 1974-03-25 1979-11-02
CH649517A5 (de) * 1979-09-27 1985-05-31 Inventio Ag Antriebssteuereinrichtung fuer einen aufzug.
CH651951A5 (de) * 1980-10-20 1985-10-15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zugriffes von prozessoren auf eine datenleitung.
CH651950A5 (de) * 1980-10-20 1985-10-15 Inventio Ag Multiprozessoranordnung.
CH653155A5 (de) * 1981-03-26 1985-12-13 Inventio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ingabe von steuerbefehlen in ein mikrocomputersystem.
DE3562607D1 (en) * 1984-10-09 1988-06-16 Inventio Ag Control devices for lifts with double cars
EP0199015B1 (de) * 1985-04-22 1988-09-07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lastabhängigen Steuerung eines Aufzuges
ATE51386T1 (de) * 1986-04-11 1990-04-15 Inventio Ag Gruppensteuerung fuer aufzue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568905B2 (ja) 1997-01-08
EP0312730A1 (de) 1989-04-26
FI96762B (fi) 1996-05-15
HK2893A (en) 1993-01-21
ES2027354T3 (es) 1992-06-01
CN1032648A (zh) 1989-05-03
CA1302595C (en) 1992-06-02
US4878562A (en) 1989-11-07
DE3865803D1 (de) 1991-11-28
FI96762C (fi) 1996-08-26
FI884795A0 (fi) 1988-10-18
FI884795A (fi) 1989-04-21
EP0312730B1 (de) 1991-10-23
JPH01133879A (ja) 1989-05-25
ATE68770T1 (de) 1991-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99B (zh) 具有与吊舱负载相关控制的电梯群控装置
CN1040769A (zh) 目标楼层呼叫即时分配的电梯群控器
CN1141237C (zh) 电梯群控装置
EP2274222B1 (en)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control strategy
US6793044B2 (en) Travel sequence planning for elevators
CN100386250C (zh) 乘客指南系统和显示器
US64393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new hall calls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elevator cars
EP0365782B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Gruppensteuerung von Aufzügen mit Doppelkabinen
CN1014968B (zh) 具有对目标呼叫立即分配的电梯组合控制装置
US4838385A (en)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elevator group traffic
HU181768B (en) Group control for lifts
CN1030731A (zh) 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705610A (zh) 调度建筑物中电梯系统多个轿厢的方法和电梯调度器
US7117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zoning and an interchange floor
CN110194398B (zh) 预测乘客乘梯需求的电梯群组的控制方法
EP0568937B1 (en)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FI74683C (fi) Komplex styrapparat foer hissar med dubbelkorg.
CN1774382A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US4869348A (en) Group control for elevators with immediate allocation of calls of destination
AU2003262594A1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CN1250422A (zh) 电梯控制装置
CA206264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ocal bunching of cars in an elevator group with variable traffic flow
JPH0735228B2 (ja) エレベ−タ装置
EP0357936A1 (en) Dynamic selection of elevator call assignment scan direction
CN1013096B (zh) 给电梯输入运行命令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