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3654A -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3654A
CN101023654A CNA200580025532XA CN200580025532A CN101023654A CN 101023654 A CN101023654 A CN 101023654A CN A200580025532X A CNA200580025532X A CN A200580025532XA CN 200580025532 A CN200580025532 A CN 200580025532A CN 101023654 A CN101023654 A CN 101023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ousing
portable radio
antenna
radio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55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井昌义
间伸明
久保田雅则
矶田雄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3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3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通过使用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可在具有用于打开和闭合壳体的结构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中,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01,其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中;第二电路板102,其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中;连接部13,其构成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所述平面状连接部件以机械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柔性元件103,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0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02;无线电电路部106,其提供在所述第二电路板102处;和天线元件104,其连接到所述无线电电路部106,其中所述天线元件104设置在几乎沿所述连接部13的位置处,且所述天线元件104的末端部分设置在与所述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的闭合状态下离所述第一电路板10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02最远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天线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中两个壳体经由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彼此连接以打开和闭合。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等中广泛使用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每种所述设备中,两个壳体经由铰链部等彼此连接以打开和闭合。在此类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中,通常使用其中所述壳体的连接部旋转的铰链机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具有此铰链机构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具有如下结构:一可延伸的天线设置在上壳体或下壳体处。另外,提出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电子装置:壳体的打开/闭合状态的保持通过使用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代替铰链机构来实现(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45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2596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常规实例的电子装置的配置的问题是,在应用到便携式无线设备的情况下所必要的天线不容易提供且不能保证所必要的天线性能。
鉴于上述情况来制作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在具有如下结构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中可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所述结构通过使用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来打开和闭合壳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为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设置在第一壳体中;
第二电路板,其设置在第二壳体中;
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其以机械方式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柔性连接导体,其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无线电电路部,其提供在第二电路板处;和
天线,其连接到无线电电路部,其中
所述天线设置在几乎沿平面状连接部的位置处,且天线的末端部分设置在与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闭合状态下离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最远的位置处。
根据此配置,在使用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打开和闭合壳体的配置中,能在打开和闭合状态的每一者中均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进一步包括保持部件,其固定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保持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打开状态,其中
所述天线设置在当从垂直于打开状态下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平面的方向上看时,所述天线既不与保持部件重叠也不与连接导体重叠的位置处,且所述天线的末端部分指向与保持部件和连接导体所设置的方向相对的方向。
根据此配置,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以如下方式布置:所述保持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根据此配置,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以如下方式布置:所述天线的一部分设置得当从垂直于打开状态下的便携无线设备的平面的方向上看时,从夹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区域突出。
根据此配置,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能提供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在具有如下结构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中可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所述结构通过使用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来打开和闭合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外部配置的透视图。
图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打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前视图。
图3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打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4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闭合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5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闭合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11:第一壳体
12:第二壳体
13:连接部
101:第一电路板
102:第二电路板
103:连接元件
104:天线元件
105:保持部件
106:无线电电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参考以便携式电话等为代表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附图来进行说明。
图1是透视图,其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外部配置。图2是前视图,其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打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图3是侧视图,其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打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图4是侧视图,其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闭合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
图5是透视图,其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展示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在其闭合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
如图1所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无线设备以如下方式配置: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经由构成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13的连接部13彼此连接,以能够弯曲(弯曲或弯折)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借此所述连接部13可弯曲以呈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且重叠的闭合状态,和呈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既不相对也不重叠的打开状态。也就是说,无线设备配置得能够折叠。
第一壳体11具有由液晶显示装置等构成的显示部21和接收器22等。第二壳体12设有具有多个操作键按钮的操作部23和麦克风24等。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连接部13由保护盖罩107覆盖。举例而言,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每一者均由软树脂形成,且其尺寸设定成长度为70mm且宽度为40mm。
连接部13具有由具有柔性的聚合材料等形成的外部部分,且在其中包括柔性布线电缆、天线元件104和由金属板等形成的保持元件105(参见图2)等等,其中所述保持元件具有柔性且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从而保持所述壳体的打开状态。连接部13连接各具有矩形形状的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短侧部分。
保护盖罩107由具有柔性的非导电材料配置。例如,保护盖罩107由厚度约为1mm的织物材料形成且设置得覆盖整个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用于保持壳体的闭合状态的固定部件26以突出方式提供在保护盖罩107的一端部分,以与提供在其另一端部分处的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啮合。
如图2到4所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由保持部件105连接。保持部件105由例如长度为60mm、宽度为20mm且厚度为0.2mm的金属材料形成。保持部件105并非设置在连接部13的全部内,而是设置在连接部内的一部分,例如,如图2所示的连接部13的右半部分内。
如图3所示,在保持部件105的第一壳体11侧的端部分借助附接部件110(例如,螺钉)附接到提供在第一壳体11内的非导电部件108,以在X方向上以一距离h1远离第一电路板101。在保持部件105的第二壳体12侧的端部分借助附接部件111,例如螺钉附接到提供在第二壳体12内的非导电部件109,以在X方向上以一距离h2远离第二电路板102。距离h1和h2的每一者例如均设定为(例如)2mm。非导电部件108和109分别通过使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部分而形成。
如图2到4所示,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分别容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通过柔性连接元件103电连接,所述柔性连接元件103充当提供在连接部13处的连接导体。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中的每一者均由例如厚度为1mm的印刷板形成,且印刷板的尺寸设定为长度为65mm且宽度为40mm。连接元件103由例如长度为50mm且宽度为10mm的柔性板配置,且经设置得容置在保持部件105在图2的Y方向上的宽度内。
接地图案形成在第一电路板101上。接地图案还形成在第二电路板102上,且用于馈入到天线元件104的无线电电路部分106等进而提供在第二电路板上。
天线元件104例如由曲折形状的线形成,且在连接部13的保持部件105侧部处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之间。天线元件104的尺寸设定成例如长度为20mm、宽度为10mm、整个长度为90mm、线宽度为2mm且线间隔为2mm。
连接元件103、天线元件104和保持部件105设置在几乎沿连接部13的位置处,所述连接部13构成平面状连接部件。天线元件104的位置设定到当从垂直于天线元件的平面的方向看时天线元件不与保持部件105重叠的位置。另外,在图4所示的闭合状态下,天线元件的末端部分(例如,在从天线元件104的末端的2mm长度的部分处的线宽度的中心)设定成离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最远。末端部分离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最远的位置是连接部13内距第一电路板101的距离等于距第二电路板102的距离,且距离保护盖罩107的距离是最近的位置。例如,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此位置为位于从彼此相对的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X方向的中心位置向图4中的Z方向延伸的直线上与连接部13相交的位置,并与保持部件105相比位于外侧(保护盖罩107侧)。在以上说明中,尽管末端部分被设定到线宽度的中心,但所述末端部分不限于所述中心。例如,末端部分可在任何位置,只要其位于远离末端2mm的位置处即可。
如图2所示,天线元件104以如下方式设置:其末端部分指向与连接部件103和保持部件105设置侧相对的侧。所述天线元件104的一部分(例如,末端部分)设置得当从垂直于图2中天线元件的平面的方向看时,从夹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0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区域突出一预定距离D1。预定距离D1设定成例如2mm。
在以上面方式配置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中,因为在图2中所示的打开状态下天线元件10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之间,所以天线通过天线元件104与第一电路板101之间的电磁耦合而配置。另一方面,在图4和5所示的闭合状态下,天线元件1 04可构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端部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处的天线,借此可防止天线性能劣化。
另外,在图4和5所示的闭合状态下,因为天线元件104的末端部分被设定成离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最远,所以可降低从天线元件104辐射的无线电波的电阻,且因此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在闭合和打开状态的每一状态下,因为天线元件104的末端部分指向与保持元件105所设置的方向相对的方向,所以可降低关于天线元件104辐射的无线电波的呈电阻元件的保持部件105和连接部件103的影响程度,且因此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此外,在闭合和打开状态的每一状态下,天线元件104的末端部分设置得当从垂直于图2中的天线元件的平面的方向看时,从夹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0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区域突出所述预定距离。因此,可降低关于天线元件104辐射的无线电波呈电阻元件的保持元件105、连接元件103、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的影响程度,且因此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此外,在闭合和打开状态的每一状态下,因为保持元件105设置在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分离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所以可使对保持元件105起作用的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的接地图案的影响程度较小。结果,可降低关于天线元件104辐射的无线电波呈电阻元件的保持元件105的电阻值,且因此可保证较高的天线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100,可在打开和闭合状态的每一状态下均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尽管已说明天线元件104在连接部13内几乎沿着连接部13而设置的配置,但天线元件可不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例如,天线元件104可沿连接部13的后表面提供。另外,尽管已说明天线元件104由曲折形状的线形成的配置,但天线元件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满足天线元件104的位置条件即可。此外,尽管已说明连接部13构成可弯曲的平面状的连接部件的配置,但例如可使用保护盖罩107以充当连接部13。
尽管已参考特定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显而易见,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申请案基于2004年7月29日申请的第2004-221260号日本专利申请案,据此其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案中。
产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效果是可在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中改进天线性能,所述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具有如下结构: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用于打开和闭合壳体的机构。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无线电通信天线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中两个壳体通过平面状连接部件而彼此连接以能够打开和闭合。

Claims (4)

1.一种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中;
第二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
可弯曲的平面状连接部件,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柔性连接导体,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
无线电电路部,其提供在所述第二电路板处;和
天线,其连接到所述无线电电路部,其中
所述天线设置在几乎沿所述平面状连接部的位置处,且所述天线的末端部分设置在所述便携式无线设备的闭合状态下离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最远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保持部件,其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保持所述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打开状态,其中
所述天线设置在当从垂直于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的平面的方向看时,所述天线既不与所述保持部件重叠也不与所述连接导体重叠的位置处,且所述天线的末端部分指向与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连接导体所设置的方向相对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的一部分设置得当从垂直于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平面的方向看时,从夹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区域突出。
CNA200580025532XA 2004-07-29 2005-07-28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Pending CN1010236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1260/2004 2004-07-29
JP2004221260A JP4401889B2 (ja) 2004-07-29 2004-07-29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3654A true CN101023654A (zh) 2007-08-22

Family

ID=3578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25532XA Pending CN101023654A (zh) 2004-07-29 2005-07-28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01830A1 (zh)
JP (1) JP4401889B2 (zh)
KR (1) KR20070033450A (zh)
CN (1) CN101023654A (zh)
WO (1) WO2006011572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059A (zh) * 2010-03-19 2012-12-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US8508414B2 (en) 2007-08-31 2013-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ing unit,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73073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8039569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7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63305A (zh) * 2017-11-30 2018-05-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9638451A (zh) * 2018-12-12 2019-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CN111883923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安捷利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射频传输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2438042A (zh) * 2018-07-13 2021-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0164A2 (en) * 2004-06-10 2005-12-22 Galtronics Ltd.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s formed using wet conductiv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TWI371237B (en) * 2008-12-26 2012-08-21 Askey Computer Corp A framework of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device
CN102035067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EP2315186B1 (en) * 2009-10-26 2016-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body for inputting a signal upon bending said body
US9569002B2 (en) 2010-12-17 2017-02-14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nsor arrangement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EP2466420B1 (en) * 2010-12-17 2015-10-14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nsor arrangement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KR102518499B1 (ko) 2016-04-22 2023-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8400426B (zh) * 2018-01-25 2020-12-15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797394B2 (en) * 2018-06-05 2020-10-06 Intel Corporation Antenna module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2484484B1 (ko) * 2018-07-11 2023-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레이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I815544B (zh) * 2022-07-08 2023-09-1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1774B2 (ja) * 1992-03-12 2002-07-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の収容筐体とその成形方法及び金型
JPH06268724A (ja) * 1993-03-15 1994-09-22 Hitachi Ltd 携帯用折たたみ式電子機器
JP3056118B2 (ja) * 1997-05-09 2000-06-26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内蔵アンテナ構造
JP4782970B2 (ja) * 2000-06-30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3101335A (ja) * 2001-09-25 2003-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器
JP2003273985A (ja) * 2002-03-13 2003-09-26 Kenwood Corp 携帯電話機
US6861989B2 (en) * 2003-07-03 2005-03-01 Motorola, Inc. Antenna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8414B2 (en) 2007-08-31 2013-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ing unit,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378619B (zh) * 2007-08-31 2016-01-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信号连接单元、天线装置和移动通信装置
CN102823059A (zh) * 2010-03-19 2012-12-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373073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3730731B (zh) * 2012-10-15 2016-01-0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8039567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63305A (zh) * 2017-11-30 2018-05-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9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7B (zh) * 2017-11-30 2020-02-1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9B (zh) * 2017-11-30 2020-02-2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63305B (zh) * 2017-11-30 2020-03-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US11450949B2 (en) 2018-07-13 2022-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CN112438042B (zh) * 2018-07-13 2023-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2438042A (zh) * 2018-07-13 2021-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9638451A (zh) * 2018-12-12 2019-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CN111883923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安捷利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射频传输天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11572A1 (ja) 2006-02-02
US20080001830A1 (en) 2008-01-03
JP2006042102A (ja) 2006-02-09
JP4401889B2 (ja) 2010-01-20
KR20070033450A (ko) 2007-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3654A (zh)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CN100548011C (zh) 折叠式便携无线设备
US20060071863A1 (en)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a hinge
US20130241795A1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US20090101405A1 (en) Electrical-Wire Support Apparatus
JP2006344950A (ja) 電子機器のfpcb
JP2006344950A5 (zh)
CN101179147A (zh) 天线
US20070229373A1 (en) Folding Portable Wireless Apparatus
CN101663794A (zh) 无线电通信机
EP1424747B1 (en)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a hinge
JP2006005567A (ja) 携帯無線機
JP2007221468A (ja) 電子機器
JP4642588B2 (ja) 携帯無線装置
JP5472336B2 (ja) アンテナ構造、及び携帯通信機器
CN219350655U (zh) 通信设备
KR20080054514A (ko) 가변형 접지 장치를 갖는 절첩식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5354552A (ja)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KR101390098B1 (ko) 이동단말기
JP6166133B2 (ja) 携帯端末
JP2011228891A (ja) 無線端末
KR101292063B1 (ko) 인터널 안테나 구비 이동단말기
JP2017028369A (ja) アンテナ、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
JP2010178167A (ja) 携帯無線装置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
JP2006019906A (ja)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