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5613A -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5613A
CN101015613A CNA2006101619796A CN200610161979A CN101015613A CN 101015613 A CN101015613 A CN 101015613A CN A2006101619796 A CNA2006101619796 A CN A2006101619796A CN 200610161979 A CN200610161979 A CN 200610161979A CN 101015613 A CN101015613 A CN 101015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betes
treatment
medicine
preparation
apric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19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6101619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15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5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5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无毒副反应,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1亿3千多万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号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当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减少,以及体内对胰岛素需求增多时,易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电解质、维生素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糖尿病及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
1、磺脲类: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而发挥作用。因此要它发挥作用,一定要有足够的胰岛β细胞。所以该药对1型和胰腺切除所致糖尿病无效。磺脲类药物同时还有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作用。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表现为(1)长期服用容易造成那些好的、正常的胰岛β细胞因过度超负荷工作而形成新的功能衰竭,出现继发性失效,进而由2型向1型糖尿病转变。(2)低血糖反应: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约2%。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这类患者由于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代谢与排泄缓慢,有可能在服药期间或停药后低血糖反复发作,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3)消化系统反应:少数病例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皮肤过敏反应:偶有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皮疹或丘疹、光敏性皮炎等,近年来有使用磺脲类口服药出现严重剥脱性皮炎的报道,这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类药物。(5)神经系统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嗜睡、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四肢震颤等。
2、双胍类:该药物主要是一方面通过延缓葡萄糖(单糖)在肠道内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特别是加速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如果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影响乳酸排泄和利用;没有心、肺疾病导致机体慢性缺氧,增加乳酸产生,乳酸是不会在体内积聚,导致乳酸中毒的。双胍类药物的副作用:(1)胃肠反应:如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腹泻;(2)乳酸性酸中毒:这也是有些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双胍类药物的原因。因此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患及缺氧患者使用时一定要慎重。(3)体重降低、消瘦:长期阻碍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可导致过度消瘦。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多糖和双糖到单糖的消化分解,葡萄糖苷酶是必不可少的。葡萄糖苷酶是位于人体消化道(回肠壁微绒毛)上皮细胞的一种消化酶。该药是通过对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抑制,使多糖和双糖到单糖的消化分解减慢,延缓了消化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了餐后血糖的升高。副作用:主要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多、腹泻等。
4、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剂类:该类药物主要通过对胰岛素受体的作用,增强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少肝糖原的生成,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副作用: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水留的症状,表现为踝关节或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肝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此药。
5、胰岛素类:由动物内脏(猪、牛)提取的动物胰岛素或由基因工程合成的人胰岛素。一般国产的浓度为40IU/ml,进口的浓度一般分为80IU/ml、100IU/ml二种;每瓶10ml包装。按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副作用:(1)长期肌肉注射会使注射部位皮肤萎缩、增生甚至硬结;(2)过敏反应:个别患者注射部位会出现发红、发痒、肿胀等;(3)注射后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进食,否则会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是致命的;(4)过量注射或误注到小静脉血管内会出现低血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杏树是我国原产,久经栽培,品种很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树性强健,耐干旱,除作果树和观赏植物以外,还可作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用的优良树种。木材坚硬,适宜制作器物。果实富含营养和维生素,除供生食和浸渍用外,还适宜加工制作杏干、杏脯、杏酱等。种仁(杏仁)含脂肪和蛋白质,可供食用及作医药和轻工业的原料。分布于东亚、中亚、小亚细亚和高加索。我国有7种,分布范围大致以秦岭和淮河为界,淮河以北杏的栽培较多,尤以黄河流域各省为其分布中心,淮河以南杏栽植较少。
本发明意想不到地发现了杏树皮及其提取物的新医疗用途,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本发明可有效治疗I型和II型糖尿病,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所说的杏树皮包括杏树枝部的树皮、杏树干部的树皮和杏树根部的树皮。
据《全展选编·内科疾病》记载,杏树皮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性味甘,寒,入心、肺经。可煎服,用于治过食苦杏仁中毒。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
据《本草图经》记载,杏枝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辛,平,入肝经,化瘀通络,治跌打损伤,瘀血阻络。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
据《本草纲目》记载,杏树根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根。苦,温入肝、肾经。行气堕胎,消食解毒。治胎盘不下,死胎,过食杏仁中毒。原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L.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
杏树干茎部位的皮为赤红色,肉眼观察发亮,有光泽,杏树枝在幼年时也发红,当杏树不再年轻,接近土地的杏树干底部皮质变厚,颜色变为灰土色,地下部分的杏树根部,表皮颜色为棕红色。如果把杏树枝皮、杏树干皮及杏树根皮放在一起,肉眼观察,杏树根皮颜色最深,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再把所有树皮翻过来观察其纤维层,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杏树根皮的纤维层最厚,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所以,虽然三个不同部位的功效是一致的,都可以做为原材料,但从质量,数量方面考虑,优先选择杏树根皮做为原材料显然最好,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故本发明所涉及的所有科学实验的原材料中杏树根皮数量最多,杏树干皮次之,杏树枝皮又次之,统称为杏树皮。
在取材过程中,由于杏树胶固着在树皮上,难以分离,故只能一同入药,因此不排除杏树胶含有活性成分的可能。因此本发明还保护杏树胶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用途。此处的杏树胶尤指附着于杏树皮上的杏树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制备。
杏树皮的纤维层分泌有液体,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胶状物质,常附着于树皮表层。本发明在研究过程中将其作为有效部位之一,与树皮同时制备药物。由于杏树胶来源于树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胶状物质也含有未知的活性成分。所以,无论单独使用树胶还是将其与树皮附着在一起混合提取获得含有树胶成分的混合物,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杏树还有野杏树(也叫山杏树)与家杏树(即人工种植杏树)之分,其根皮外观的颜色及厚度无明显区别,区别在于提取物的产出量,野杏树根皮的产量要多于家杏树根皮,根据鉴别中药的一贯经验,所有野生植物品种的质量都要优于人工种植品种,但做为药品的原材料,野杏树不仅药源有限,采购成本更高,而且容易造成对野杏树的过度破坏,监管会有一定困难。有鉴于此,本专利所涉及的所有科学实验的原材料中,少部分为野杏树根皮和野杏树干皮,大部分为家杏树根皮,统称为杏树皮。
本发明所用的杏树皮采摘于山西的吕梁山、太行山和陕西的临潼山,其他来源的杏树皮也同样可以使用。在取下杏树皮后,趁湿先截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洗净,晒干或烘干备用。
本发明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剂型,例如将这些原料药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还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该药物原料中的脂溶性成分,制成常规药剂;本发明还可以在简单处理后加入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各种其他剂型。
加入的辅料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明胶、甘油、琼脂、碳酸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糊精等。
药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等,优选的口服剂型是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滴丸剂、丸剂等。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汤剂,按下述方法制成:取杏树皮100克,(也可削去外面表皮,仅留中间纤维部分,对于效果基本无影响),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至粘稠状即可。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粉剂,按下述方法制成:取杏树皮100克,(也可削去外面表皮,仅留中间纤维部分,对于效果基本无影响),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至粘稠状,烘干粉碎即可。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粉剂,将杏树皮直接粉碎即得。该杏树皮可以含有树胶物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无毒副反应,使用安全。
下面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凡是依照本发明公开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汤剂
取杏树皮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煎煮至粘稠状即可。
提取物的外观为棕红色汤剂,闻起来无味,人服用的味觉为苦涩味。
实施例2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粉剂
取杏树皮100克,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即得。
外观为棕红色粉剂,闻起来无味,人服用的味觉为苦涩味。
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粉剂
取杏树皮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煎煮至粘稠状,烘干粉碎即可。提取物的外观为棕红色粉剂,闻起来无味,人服用的味觉为苦涩味。
实施例4
一.材料:
1.受试药物:按照实施例2制备,棕红色粉末。
2.C57BL/6J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3.链脲佐菌素(STZ):Sigma公司
二.方法:
1.造模:取C57BL/6J小鼠50只,雄性,体重20~22g;10只作为正常组,30只禁食不禁水12小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6天造成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受试药物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10只。
2.给药:造模成功后稳定3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0天。受试药物大剂量组3g/kg体重,受试药物中剂量组2g/kg体重,受试药物小剂量组1g/kg体重。
一、结果:
给药10天后,受试药物大中小剂量组已经出现降糖趋势,给药20天后,受试药物组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已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Figure A20061016197900071
组别 动物数                血糖(mmol/L)
  模型前 模型后/给药前 给药10天 给药20天
正常组模型组本发明大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小剂量组 1010101010   6.78±0.486.84±0.276.80±0.506.83±0.526.81±0.41 6.23±0.3219.30±1.63***22.23±2.30***22.13±2.10***18.40±0.64*** 6.70±0.3119.98±1.12***15.56±5.77**15.80±5.89**14.21±3.50*** 7.04±0.1621.25±1.48***8.47±2.47***9.74±1.56***14.25±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01。
实施例4.临床实验
一.药物和病例:
1.药物:按实施例3方法制备,棕红色粉末。
2.病例:入选20例均为经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I型10人,II型10人。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5~60岁,糖尿病病程1~20年,神经病变病程1~10年,伴心、脑、眼、肾并发症的8例。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病人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蚁行、发凉,四肢末梢感觉异常或障碍,浅感觉、震动觉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并排除其他周围神经病变。
3.给药方式:口服受试药物,每日2次,每次5-15克。
4.观察指标: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肝肾功能,左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按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四级计分,治疗前后的变化。
5.疗效评价: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症状严重程度(按轻、中、重分级)与治疗前比较。①显效:神经传导(NCV)传导恢复正常或同一部位NCV提高8m/s,症状减轻为2个等级;②有效:NCV较治疗前增快,症状减轻1个等级;③无效:NCV及症状无改善。
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治疗的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天后显效12例占60%,有效5例占25%,无效3例占15%,总有效率达85%。

Claims (10)

1.杏树皮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杏树皮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杏树皮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杏树皮为杏树枝部的树皮、杏树干部的树皮和杏树根部的树皮。
4.杏树胶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份为杏树皮或杏树皮提取物。
6.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和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为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明胶、甘油、琼脂、碳酸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糊精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等,优选的口服剂型是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滴丸剂、丸剂等。
9.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汤剂,按下述方法制成:取杏树皮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至粘稠状即可。
10.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粉剂,按下述方法制成:
(1)将杏树皮直接粉碎;或
(2)取杏树皮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文火至粘稠状,烘干粉碎即可。
CNA2006101619796A 2005-12-09 2006-12-08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1015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19796A CN101015613A (zh) 2005-12-09 2006-12-08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30327 2005-12-09
CN200510130327.1 2005-12-09
CNA2006101619796A CN101015613A (zh) 2005-12-09 2006-12-08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5613A true CN101015613A (zh) 2007-08-15

Family

ID=3872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19796A Pending CN101015613A (zh) 2005-12-09 2006-12-08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156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27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柞树皮多糖的制备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275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吉林化工学院 一种柞树皮多糖的制备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958B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umar et al. Traditional medicinal uses and therapeutic benefit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Linn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99790B1 (ko) 댕댕이나무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간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효과를 가지는 약제학적 조성물
CN102935116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组合物或保健品
CN101199347A (zh) 一种排铅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01390B1 (ko) 혼합 생약재를 이용한 비만 억제용 조성물
CN102579896B (zh) 一种天然中草药抗癌丸
CN101780227A (zh) 一种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3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5531B (zh) 一种改善胃肠道功能、防治便秘的组合物
CN104644734A (zh)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CN102198261B (zh) 一种治疗老年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9081B (zh) 蚌肉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15613A (zh) 杏树皮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5995971A (zh) 一种促进糖尿病康复的营养流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543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194B (zh) 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4139B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
KR20020011015A (ko) 당뇨병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398994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8938718A (zh) 一种用于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93512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1803559B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茄皮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44730A (zh) 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