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03B - 抗菌素生产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抗菌素生产和应用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03B
CN1010103B CN85101679A CN85101679A CN1010103B CN 1010103 B CN1010103 B CN 1010103B CN 85101679 A CN85101679 A CN 85101679A CN 85101679 A CN85101679 A CN 85101679A CN 1010103 B CN1010103 B CN 1010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
antibiotic
deacetylation
substratum
li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1679A (zh
Inventor
小野英男
野崎幸正
原田节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1984/0005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1986003205A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1985/0000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1986005185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85101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1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0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素TAN-588,它的P-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酯衍生物,或它们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及其盐,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可用来作哺乳动物、家禽等细菌感染的治疗剂。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新的、用作为抗微生物剂等的抗菌素,它的生产方法和使用。作为显示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活性的抗菌素,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了Sulfazecin和isosulfazecin(自然,289,590-591,1981),后来还发现了SQ26180,26700,26823,26875,26970,26812等。(自然,291,489-491,1981)。知道他们是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显示抗菌活性的抗菌素。此外,最近出现关于SQ28332,28502,28503等的报道(抗菌素期刊,36,1245-1251:1252-1257,1983)。
本发明人以寻找新的抗菌素的具体目的,从土壤中分离了大量的微生物,并进行了用以鉴别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素的筛选。结果发现:一个特定的微生物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抗菌素;这些微生物是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溶菌性菌属)的新品种,并发现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所说的微生物引起这种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抗菌活性的抗菌素在培养基中的积累。分离这种抗菌素,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证实所说的抗菌素是一种新的抗菌素,并决定命名为“TAN-588抗菌素”。
本发明人发现,在上述的抗菌素TAN-588分子中具有N-乙酰基和羧基,并且,所说的乙酰基可被去除。
本发明人还发现,属于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可以产生该抗菌素TAN-588的N-脱乙酰基的衍生物,并且当属于Acinetobacter属的微生物和属于Empedobact-er属的或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培养时,比单独使用Empedobacter属或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产生更大量的抗菌素TAN-588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
对这些发现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导致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1)抗菌素TAN-588,它的对-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衍生物,或者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或这些化合物的盐;(2)一个生产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或它们的盐的方法,该方法由:为了在培养基肉汤中合成和累积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培养能够在培养基中产生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属于Empedo菌属或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以及回收所说的抗菌素组成;(3)一个产生N-脱乙酰基 TAN-588抗菌素或它的盐的方法,它包括抗菌素TAN-588或它的盐的脱乙酰化;(4)一个生产N-脱乙酰基TAN-588的二苯甲基酯衍生物的方法,它由一个能引入二苯甲基基团的化合物与抗菌素TAN-588或它的盐反应转化成抗菌素TAN-588的二苯甲基酯衍生物,以及使该二苯甲基酯衍生物脱乙酰基化而组成;(5)一个生产N-脱乙酰基TAN-588抗菌素的方法,该方法由:为了在培养基肉汤中充分合成和累积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把属于Empedo菌属或Lysobacter属(溶菌性菌属)并有能力产生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微生物与属于Acinetobacter属并能使所说的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属在培养基中产生N-脱乙酰基TAN-588抗菌素的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以及回收所说的抗菌素组成。
在本说明书中,TAN-588抗菌素在某些场合下简称为:“TAN-588”。
用在本发明中的可以产生TAN-588抗菌素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微生物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微生物,只要它们具有产生抗菌素TAN-588的能力。这些微生物包括了例如是微生物的一个新种的Empedobacter    lactamge,作为它的一个特例,可以提到Empedobacter    lactamgeYK-258菌株(以下某些场合简称为YK-258菌株),它是从日本岛根府增田市收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来的。
YK-258菌株的微生物学特性描述如下:
(a)形态特征:
菌株在24℃下在营养斜面琼脂上培养5天后的观察表明,细胞是具有0.4到0.6μm直径和2.0到3.0μm长度的细长杆状的,偶尔形成长度为12到30μm的细丝状,但未见鞭毛和细胞游动,细胞未形成芽胞,是革兰氏阴性的,不耐酸的。
(b)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
培养在24℃下进行,并在1到14天的时间段上做观察。
(1)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
形成的菌落是半透明、淡黄色、圆形的,具有乳头状小突起的表面,边缘完整,没有产生可扩散的色素。
(2)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
菌落表现出很好的薄膜状生长,并呈淡黄到琥珀色。
(3)营养肉汤培养基:
培养基逐渐变得混浊并产生沉淀,而且有菌膜形成。
(4)营养明胶穿刺培养基:
观察到主要在上部生长,具有碟形液化,液化作用比较弱。
(5)石蕊汁:
未观察到对石蕊的还原、胨化和凝结活性。
(c)生理学特性:
(1)硝酸盐的还原:-
(2)脱氮作用:-
(3)MR(甲基红)试验:-
(4)VP(Vpges-Proskauer)试验:-
(5)吲哚的产生:-
(6)硫化氢的产生(TSI琼脂和醋酸铅试纸):-
(7)淀粉的水解:-
(8)柠檬酸的利用(在Koser,Christensen和Simmon的培养基上):+
(9)无机氮源的利用:
①硝酸钾:-
②硫酸铵:-
(10)色素产生(在金A和B和甘露糖酵母萃琼脂培养基上):未观察到可扩散的色素产物。
(11)脲酶:-
(12)氧化酶:+
(13)过氧化氢酶:-
(14)生长范围:
①pH:虽然微生物能在PH5.4到8.5生长,但最佳pH范围是从5.8到6.6。
培养基:0.1%的葡萄糖,0.01%的酵母膏,0.1%的硫酸铵,0.1%的氯化钠,0.05%的硫酸镁(七水合物)和0.1M的磷酸缓冲液(分别地灭菌)。
②温度:虽然该微生物能在20到32℃生长,但最佳温度是34到31℃。
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
(15)氧的需要:需氧。
(16)O-F(氧化-发酵)试验(Hugh.Leison法):无反应。
(17)糖的酸,气产物和它们的利用:见文后 表5
(18)DNA的鸟嘌呤+胞嘧啶(G+C)的百分摩尔:74.4±1.5(Tm法)。
(19)分解多糖的能力:
羧甲基纤维素:+
胶体壳质:+
藻朊酸钠:-
(20)对放线菌的忍耐力:对抗的。
把具有如上所描述的微生物特性的YK-422菌株与“Bergey的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和“分类细菌学国际期刊”,30,255-420(1980)和32,146-149(1982)以及有关文献的法定表格中所描述的菌株进行对比,在观察到的该菌株是黄色的、革兰氏阴性的、没有细胞游动的、需氧的、缺乏从蔗糖中产酸产气能力的和显示DNA的高GC含量的这样一个基础上,把该菌种考虑分类到产黄菌属(Flavobacterium)是适当的,可是,从细菌分类学的观点已指出以前所描写的产黄菌株带有其它的不同种的微生物的混杂,并且产黄菌属的定义近来在“国际分类细菌学期刊”,29,416-426(1979)已被修改。按照所说的著作文献和“微生物学年度评论”37,233-252(1983)认为YK-258菌株归于恩贝多菌属比归于溶菌性菌更为合理。尽管如此,在该属中未找到显示DNA中多于70%的GC含量的菌株描写,根据上面的发现,菌株YK-258被鉴定为属于微生物新种的一个菌株。所说的微生物的新种被命名为内酰胺恩贝多菌(Empedobater    lactamgenus    YK-258)。
该菌株内酰胺恩贝多菌YK-258已从1984年2月20日起保藏在大阪发酵研究所(IFO:Jusononmali2-Chome,Yodogawa-Ku大阪,日本),保藏号14322。自1984年3月26日起所说的微生物还以寄存号FERM    P-7558保藏在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工业科学技术局发酵研究所(FRI:1-3,Yatabe-chohigashi    l-chome,Tsukuba-gun,Ibaragi省,日本),而且,该保藏已被转换成布达佩斯条约下的一个保藏,保藏号为FERM    BP-699。并于1985年4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003。
可用在本发明中的、能产生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溶菌性菌属微生物的例子包括例如白溶菌性菌,一个新的微生物种。作为它的具体例子,可以提到白溶菌性菌SP.nov.YK-422菌株(下文某些场合下简称为“YK-422”),它是本发明人从日本滋贺悬神畸区收集的土壤中分离的。菌株YK-422的微生物学特征描述如下:
(a)形态特征:
菌株在24℃下在营养琼脂斜面上培养2天后的观察表明,该细胞具有直径为0.4-0.7μm和长度为2.0-4.4μm的细长杆的形态,并偶尔形成20-30μm长度的细丝状,但未见鞭毛和细胞游动,细胞未形成芽胞,并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不耐酸的。
(b)在各种培养介质上的生长:
培养在24℃下进行,并在1到14天的时间段上做观察。
(1)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
形成的菌落是半透明的,白色,圆形,具有突出的表面,边缘完整,并显示类粘朊的表面生长,没有产生可扩散的色素。
(2)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
菌落显示良好的细丝状生长,呈白色。
(3)营养肉汤培养基:
培养基逐渐变得轻微混浊,并产生少量沉淀,形成淡的菌圈。
(4)营养明胶穿刺培养基:
观察到在上部生长,有碟形液化,液化作用较强。
(5)石蕊汁:
未观察到石蕊的还原、胨化和凝结。
(6)干燥的酵母平板培养基:
在形成的菌落的外周形成清澈的区域,显示通过滑动的游动。
(c)生理学特征:
(1)硝酸盐的还原:-
(2)脱氧作用:-
(3)MR(甲基红)试验:-
(4)VP(Voges-Proskauer)试验:-
(5)吲哚的产生:-
(6)硫化氢的产生(TSI琼脂和醋酸铅试纸):-
(7)淀粉的水解:-
(8)柠檬酸的利用(在Koser,Christensen和Simmon的培养基上):+
(9)无机氮源的利用:
①硝酸钾:-
②硫酸铵:-
(10)色素产物(在金A和B和甘露糖酵母萃琼脂培养基上):
(11)脲酶:-
(12)氧化酶:+
(13)过氧化氢酶:-
(14)生长范围:
①pH:虽然该微生物能在pH4.6至8.2生长,但最佳pH范围是从6.3至7.9。
培养基:0.1%葡萄糖,0.01%酵母膏,0.1%硫酸铵,0.1%氯化钠和0.05%的硫酸镁(七水合物)用氢氧化钠或硫酸调整pH。
②温度:虽然该微生物能在14至32℃生长,但最佳温度是21至28℃。
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
(15)氧的需要:需氧。
(16)O-F(氯化-发酵)试验(Hugh.Leison法):无反应。
(17)糖的酸、气产物和它们的利用:见文后表6
(18)DNA的G+C的百分摩尔:70.3±1.5(Tm法)。
(19)分解多糖的能力:
羧甲基纤维素:+
胶体壳质:+
藻朊酸钠:±
将显示上述微生物学特征的YK-422菌株与“Berger的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和“分类细菌学国际期刊”30,255-420(1980)和32,146-149(1982)以及有关文献的法定表格中所描述的菌株进行对比,在观察到的该微生物是显示类粘朊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显示部分地以丝状有机体形式存在,显示了通过滑动的游动,具有分解胶体壳质和干燥酵母的能力,不形成微囊并在DNA中显示一个高的GC含量的基础上,认为该菌株归于溶菌性菌属是适当的。可是,该菌株不同于所描述过的Lysobacter属的种(“国际分类细菌学期刊”,28,367-393)(1978),它在O-F试验中是不反应的,形成的菌落不显示特殊颜色色调并且不具有同化和消化无机氮源的能力。鉴于上述的发现,YK-422菌株被鉴定为属于微生物一个新种的菌株。并且所说的新的微生物种被命名为白溶菌性菌的新种(Lysobacter    albus    sp.nov.Yk-422)。
上述的白溶菌性菌SP.nov.YK-422从1984年10月5日起已被保藏在IFO,保藏号14384。所说的菌株还自1984年11月14日起以保藏号FERMP-7938保藏在FRI,并且该保藏已转换成布达佩斯条约下的保藏,其保藏号为FERMBP-698保藏在FRI。并于1985年4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004。
在该混合培养中,属于不动细菌属的微生物与有能力产生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恩贝多菌属或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以很大的量产生TAN-588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
所说的大量是指,在混合培养中产生N-脱乙酰基TAN-588抗菌素的量比单独使用恩贝多菌属或溶菌性菌属的微生物多得多。
作为不动细菌属微生物的例子,可以提及不动细菌YK-504菌株(下文某些场合简称为“YK-504”)是本发明人在日本小坂县、小坂市、淀川收集的淡水中分离的。
YK-504菌株的微生物学特征描述如下:
(a)形态特征:
菌株在24℃下在营养斜面琼脂上培养5天后的观察表明,细胞是具有0.8到1.5μm直径和1.1到2.1μm长度的短杆或球的形态,偶尔成对存在并成细丝,但未见鞭毛和细胞游动,细胞未形成芽胞也不形成微囊,对抗革兰氏染色,不耐酸。
(b)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
培养在24℃下进行,并在1到14天的时间段上做观察。
(1)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
形成的菌落是小的,圆形的并带有凸形表面,边缘完整,没有产生可扩散的色素。
(2)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
菌落显示良好的细丝状生长,是无色的和光滑的。
(3)营养肉汤培养基:
培养基变混并产生沉淀,没有形成环。
(4)营养明胶穿刺培养:
在上部观察到弱生长,液化作用阴性。
(5)石蕊汁:
未观察到石蕊的还原和胨化和凝结。
(c)生理学特征:
(1)硝酸盐的还原:-
(2)脱氧作用:-
(3)MR(甲基红)试验:-
(4)VP(Voges-Proskauer)试验:-
(5)吲哚的产生:-
(6)硫化氢的产生(TSI琼脂和醋酸试纸):-
(7)淀粉的水解:-
(8)柠檬酸的利用(在Koser,Christensen和Simmon培养基上):-
(9)无机氮源的利用:
①硝酸钾:-
②硫酸铵:-
(10)色素的产生(在金A和B和甘露醇酵母萃琼脂培养基上):没观察到可扩散的色素产生。
(11)脲酶:-
(12)氧化酶:-
(13)过氧化氢酶:+
(14)生长范围:
①pH:虽然该微生物能在pH5至8生长,但是最佳pH范围是从6至7.5。
培养基:用氢氧化钠或硫酸调节pH的营养肉汤。
②温度:虽然该微生物能在7.5℃至39℃生长,但最佳温度是15到22℃。
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
(15)氧气需要:需氧。
(16)O-F(氧化-发酵)试验(Hugh.Leison法):无反应。
(17)从糖产酸和产气以及它们的利用:见文后表7
(18)DNA的G+C的百分摩尔(Tm法)
(19)分解多糖的能力:
羧甲基纤维素:-
胶体甲壳质:-
藻酸钠:-
把显示上述微生物学特性的YK-504菌株与在“Bergey的鉴定细菌学第8版”和“国标分类细菌学期刊”,30,255-420(1980)和32,146-149(1982)以及在有关文献的法定表格中所描述的菌株进行对比,在观察到的该微生物是革兰氏阴性的短杆或圆球状,没有游动,需氧,根据从糖中不产生酸和气,氧化酶试验阴性,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DNA的G+C的百分摩尔是40.0±1.5,把YK-504菌株鉴定为Acinetobacter属,并命名为不动菌(Acinetobacter    sp.YK-504)。
上述的Acinetobacter种YK-504菌株已于1985年1月31日以寄存号IFO14420保藏在IFO,以及于1985年2月12日以保藏号FERNBP-709保藏在FRI。并于1985年4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005。
可用于本发明的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属微生物通常显示容易变化或变种的性质和特征,并且容易通过使用人工突变手段,例如紫外光,X-射线和化学剂(例如亚硝基胍,乙基甲磺酸等)产生突变;它的任何突变体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它们有能力产生符合于本发明目的的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
可用于本发明的Acinetobacter属微生物通常显示容易变化或变种的性质和特征,并且容易通过使用人工突变手段,例如紫外光,X-射线和化学剂(例如亚硝基胍,乙基甲磺酸等)产生突变,它的任何突变体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它们能使具有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产生菌株在本发明的混合培养中以一个大的量产生N-脱乙酰基抗菌素。
在培养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产品中,作为碳源,可以适当使用微生物可吸收和消化的物质,例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糊精、油和脂肪(例如大豆油,橄榄油等)和有机酸(例如枸檬酸、琥珀酸、葡萄糖酸等)。作为氮源,可以使用有机氮化合物,例如大豆粗粉、棉籽粉、谷朊粗粉,干酵母,酵母膏,肉汤,胨和脲,作为无机盐,可以单独地或者适当地组合使用,无机盐对于微生物的培养通常是必须的,例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钙,硫酸镁,磷酸氢钾和磷酸二钠。
此外,如果需要,加入重金属盐,例如硫酸亚 铁,硫酸铜,诸如维生素B1的维生素、生物素和类似物。更进一步,抗泡沫剂和表面活性剂例如硅油或聚二醇醚可以加到培养基中,其它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帮助微生物生长和促使产生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物质都可以适当地加入。
关于培养方法,培养可通过相似于生产通常抗菌素的工艺进行,并且它们的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可以沿用,液体培养,静止培养,震荡培养,浸没培养,有氧培养等均可采用,最好是需氧浸没培养。培养温度最好在15℃至32℃的范围,培养在pH5到8的培养基中进行168小时,以24到144小时为佳。
本发明的混合培养是以相似于培养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属微生物产生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的方法进行的。
N-脱乙酰基TAN-588抗菌素的检测是用Pscudomonasaeruginosa    C-141的TLC-生物自显影法。
本发明用属于Acinetobacter属的微生物的混合培养,使N-脱乙酰基TAN-588产生的量比单单使用Empedobacter属或Lysobacter属的微生物产生的量大。
为了从最后的培养肉汤中收得目的物抗菌素TAN-588和/或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适当地使用通常使用在从微生物培养基中分离该微生物的代谢产品的分离手段。由于抗菌素TAN-588和它的N-脱乙酰基衍生物具有水溶性,并且主要地存在于培养肉汤的滤液中,因此最好使用这样一个方法,即首先加一个过滤器,通过过滤或离心,从培养肉汤中去掉微生物细胞,然后把所得到的培养肉汤滤液用一个适当的载体,去吸附存在于滤液中的活性成分,并用一个适当的溶剂分级解吸,再进行回收。作为载体,最好是,利用了化合物的不同的吸附力的载体,例如活性炭,硅胶,结晶纤维素和吸附树脂,或者是利用了化合物功能团的不同的载体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或者是利用化合物分子大小不同的载体,例如凝胶过滤的媒介物。为了从这些载体中提洗目的化合物,以适当组合的方式使用例如与水可混溶的溶剂的水溶液,即丙酮水溶液,乙醇水溶液,或含酸、碱、缓冲剂,或有机或无机盐的水溶液,尽管这样的组合的变化取决于所用载体的特性。这些由色层分离过程得到的该抗菌素的粗料,可以经过高性能的液体层析(HPLC)分级完成进一步的提纯。另一种办法是,把用活性炭色层分离脱盐的洗出液浓缩,本发明的抗菌素可以用离子配对提取法,也就是通过含有季烷胺卤化物的有机溶剂的使用从浓缩物中回收。
特别是按照这样的方法,由于TAN-588是一个酸性物质,当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Dowex-1(由美国Dow化学公司生产),Amberlite    IRA-68;400、402和410(由美国Rohm    &    Haas公司生产)和Diaion    SA-21和C(由日本三菱化学工业社生产)作为载体时,在滤液中的本发明抗菌素被吸附,再用例如含盐或酸或缓冲剂的水溶液洗脱。此外,本发明的抗菌素被吸附到这些载体上如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即DE-32(英国Whatman公司生产)和DEAE-纤维素(西德Braun公司生产),和阴离子交换分子筛树脂,即DEAE-或QAE-Sephadex(瑞典Pharmacla生产),再用含盐或酸或缓冲剂的水溶液洗脱。为了除去洗脱液中的盐、色素,最好使用用于色层分离的活性碳(日本Takeda化学工业会社生产的)或吸附树脂例如Diaion    HP-30或SP-207(日本Mitsubishi化学工业会社生产)和Amberlite    XAD-Ⅱ(美国Rohm    &    汉斯公司生产)。提洗液组份通过浓缩,冻干等被提纯。在得到的粉末纯度不好的情况下,最好再使用制备HPLe法进一步提纯。适用于这一目的的载体。包括例如TSK胶(日本Toyo    Soda生产公司制造)和YMC胶(日本Yamamura化学实验室生产),作为流动相,使用甲醇或乙腈等与酸或缓冲剂等的水溶液的混合溶液。关于被用在上述的离子配对提取法中的季烷胺卤化物,使用例如三-n-辛甲基胺氯化物,四-n-戊基胺氯化物或n-十四二甲苯胺的氯化物,作为有机溶剂,通常使用例如二氯甲烷、氯仿或二氯乙烷。
而且,因为N-脱乙酰基TAN-588具有碱的特性,虽然它是酸碱二性的,当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例如Dowex    50w(美国Dow化学公司),Amberlite    IR-120B(美国Rohm和Haas公司),Diaion    SK-110(日本三菱化学工业会社)作为载 体时,在滤液中的本发明抗菌素被吸附,用含盐、酸或碱的水溶液或缓冲剂提洗。
再者,本抗菌素还能被吸附在例如阳离子交换分子筛树脂如CM-Sephadex(瑞典Pharmacia公司)这样的载体上,并用例如含有盐的水溶液或缓冲液提洗。
为了去除在这些提洗液中的盐、色素等,最好使用作色层分离用的活性炭(日本Takada化学工业会社生产)或吸附树脂,例如Diaion    SP-207或HP-20。
浓缩提取组份,冻干并使凝结。如果得到的最后粉末纯度差,最好使用制备HPLC法进一步提纯。载体和流动相与TAN-588是相同的。
在提纯过程中,TAN-588以这样一种形式存在,即在使用的盐或缓冲剂中的阳离子,例如钠、钾、锂、钙和铵离子被连结其上。在这种情况中,TAN-588作为它相应的盐被分离,当提取液保持它的pH时,因此被色层分离在活性炭上,获得游离的形式,当提取液调节pH5至pH2,最好是4.5至3时,被色层分离在活性炭上。
在活性炭上的色层分离用中性范围的提洗液时,N-脱酰基TAN-588作为一个酸碱两性物质被获得,而且,尽管它是二性的但是因为N-脱乙酰基TAN-588具有碱的特征,它可以与强酸形成盐,这些强酸,可以提及盐酸,磷酸和三氟醋酸。
以这种方法获得的TAN-588在逆相HPLC中具有两个峰,这些峰暂时被分别称为A和B,由此观察到下面要描述的现象。分级HPLC(高效液体逆层分离)A峰和B峰各自的收集物给出了相当单一形式的A和B,但是当它们在室温下存在于pH3、5和7的缓冲剂中时,大约1小时后A转变成B,B转变为A,于是可使分离的A和B变成为具有A∶B=约1∶1的均等混合物。因此,使用目前已知的分离技术不可能把TAN-588分离成为A和B,但是把TAN-588转换成它的P-硝苯基酯或二苯甲基衍生物,使得该化合物分离成为A型和B型化合物是可能的。
作为将抗菌素TAN-588或它的盐脱去乙酰基的方法是已知的脱乙酰反应。
作为该步骤的例子,脱乙酰作用可以例如通过引入一个P-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基团到TAN-588中去,然后再去掉TAN-588的乙酰基,然后需要时消除所说的P-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基团。
为了引入上面所说的P-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把TAN-588或它的盐与一个能引入一个P-硝基苄基基团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如P-硝基苄溴化物和P-硝基苄氯化物。
能引入一个P-硝基苄基基团化合物使用的量为约1至5当量,最好约1至2当量。反应最好在一种溶剂中进行,所说的溶剂的例子包括二甲替甲酰胺(DMF),二甲乙酰胺(DMAA)和少氢呋喃。在所说的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可以按约0.1至0.5当量的量,最好以0.1至0.5左右的量加入三乙胺(Et3N)和吡啶。
该反应的温度是大约0℃至40℃,最好是20℃至30℃,反应时间约为0.5至8小时,最好是1至4小时左右,反应最好在搅拌下进行。
为了引入上述的二苯甲基基团,把TAN-588或它的盐与一个能够引入一个二苯甲基基团的化合物反应,所说的能引入一个二苯甲基基团的化合物,包括例如二苯重氮甲烷及二苯甲基溴。可引入一个二苯甲基基团的化合物的量在约1至6当量的范围,最好2至4当量。反应最好在一种溶剂中进行,这种溶剂的例子包括:THF、二噁烷、醋酸乙酯和二氯甲烷。在所说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最好加入少量的,例如0.01至1.0当量的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磷酸,用来调节反应溶液的pH在1至3附近。最好1.5至2.5左右。反应温度约为-10°至+50℃,最好0°至30℃,而反应时间约为30分钟至8小时,最好是1至3小时左右。反应最好在搅拌下进行。
由上述步骤得到的酯衍生物可以通过普通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收集。作为所说的方法的例子,利用如二氯甲烷或氯仿把目的化合物萃取到有机层中,浓缩萃取液,随后加入到乙醚、己烷等中,使所说的酯化合物以结晶粉末形式被分离出来。这种酯衍生物通过硅酸色层分离法被分成二种化合物。但是在继续进行随后的反应时,也可使用混合物。
接着对上述步骤得到的P-硝基苄酯或二苯甲基衍生物进行脱乙酰基反应。
所说的脱乙酰反应的例子包括亚胺酸酯法,溶剂分解法和利用酶的水解法。
例如在使用亚胺酸酯法的情况时,该起始化合 物与五氯化磷、碳酰氯、三氯化磷、磷酰氯等反应。上述反应物最好是约1至5当量,最好为1.5至3当量。所说的反应宜于在一个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使用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烷为好。为了促使反应,最好使用过量的吡啶,N1N-二甲苯胺,三乙胺,苯胺或甲基胺,其量约为3到20当量,最好为约5至10当量。
所说的脱乙酰基反应最好在-30℃至0℃的温度下进行,以-15℃至-5℃为好,反应进行15分钟到8小时,最好是30分钟至2小时。反应最好在搅拌下进行。
为了把作为中间体的氯代亚胺转化成亚胺酸酯,在反应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甲醇,并在约-30℃至0℃,最好是-15℃至-5℃左右的温度下搅拌15分钟至2小时,最好是30分钟至1小时,接着为了结束该反应,继续在10℃至40℃、最好20℃至30℃下搅拌30分钟到2小时,接着,对反应溶液加入稀盐酸以切断C-N键,在此,反应温度大约10℃至40℃最好是20℃-30℃左右,反应时间是15分钟到2小时,最好是约30分钟到1小时。
在利用溶剂分解法中,例如,该反应化合物被溶解在甲醇、乙醇或它们与水的混合物中,反应允许在20℃左右到达回流温度,最好是约50℃到回流温度,反应进行约0.5至30小时,最好是2至8小时。
中和这样获得的反应溶液,反应产品用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二乙醚或醋酸乙酯萃取,接着浓缩萃取液,得到脱乙酰基TAN-588的P-硝基苄基或二苯甲基的衍生物。
作为最后一步,为了消除酯基团,采用例如酸水解法,催化还原法等。
在采用酸水解的方法时,诸如三氟醋酸、甲酸和盐酸这样的酸相对于原始化合物以3至20当量的比率被使用,使反应能进行,而且加1至5当量,最好2-4当量的苯甲醚。在所说反应中,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例如二氯甲烷、氯仿、THF、醋酸乙酯等。
反应温度大约是-30℃到0℃,最好为-20℃至-10℃左右,反应时间约为0.5至8小时,最好为1至4小时。
在采用催化还原法中,作为催化剂,可采用例如钯、铂,它们的氯化物等,使反应能在氢气流中进行。
反应温度约为0℃至50℃,最好是10℃至40℃左右,反应时间约为0.1至6小时,0.2至2小时左右为好。
这样产生的游离羧酸衍生物,可通过过滤或采用例如活性炭或吸附树脂这样的色层分离法,然后浓缩,冻干,除去反应液中的杂质,被分离收集和提纯。
在以上的各步骤中,如果产生的化合物是一个异构体混合物,使用例如硅酸、Sephadex    LH-20(瑞典Pharmacia公司生产),Diaion    HP-20等作为载体的色层分离柱方法或重结晶法和制备反相色层分离(载体例如YMC胶,TSK胶;移动相例如:缓冲剂或者包含甲醇或乙腈的缓冲剂)可以把它分离成单独的异构化合物。
由以下将描写的实施例1所得到的TAN-588钠盐(一个A和B的均份混合物)所显示的物理化学性质描写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3 D-19.0°±10°(C=0.5,在水中)。
(3)由C、H、N、O和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样品在五氧化二磷上干燥6小时。
实验值 计算值
C    38.5±2    C    39.61
H    4.5±1.0    H    3.99
N    9.1±1.5    N    9.24
O    39.58
Na    6.9±1.5    Na    7.58
(*假定含有0.5克分子的粘附水的计算值)
(4)粘附水含量:3.0±1.5%(用热解重量法)
(5)按照SIMS法,分子离子峰值如下:
m/e611(2M+Na)+,317(M+Na)+,295(M+H)+
(6)分子式:C10H11N2O7Na
(7)紫外吸收(UV)光谱(在水中):图1
λmax216nm(E1% 1cm=130肩)
(8)红外吸收(IR)光谱(KBr法):
以KBr图片记录的红外吸收光谱(图2)显示了以下的基本吸收峰(以波数表示):
3450,1780,1730,1660,1550,1385,1320,1290,1260,1200,1120,1040,980,910,810,770,690,600,540cm-1
(9)13C-核磁共振(NMR)谱(100兆赫,在氧化氘中):显示下列的峰值:
182.02(S),177.30(S),173.79(S),173.30(S),173.25(S),172.58(S),96.97(S),96.92(S),74.27(t),72.68(t),55.57(d),55.34(d),31.92(t),31.08(t),30.98(t),24.58(q),ppm(其中S:单峰;d:双峰;t:三重峰;q:四重峰)
(10)圆二向色性(CD)谱(在水中):
在232±3微米显示负Cotton效应。
(11)溶解性:
溶解于:水,二甲基亚砜。
微溶于:醋酸乙酯,氯仿,二乙醚。
(12)颜色反应:
阳性:茚三酮反应。
阴性:Greig-Leaback反应,Sakaguchi反应,Ehrlich反应,Barton反应,Drageudorbb反应。
(13)氨基酸分析:在6N盐酸中,105℃水解20小时,检测到作为已知氨基酸的丝氨酸。
(14)稳定性:在pH5的水溶液中稳定,pH3和pH7时微稳定,在pH9时不稳定。
(15)薄层层析(纤维素f,日本Tckyo    Kasei公司生产)。
溶剂系统 Rf
乙腈∶水(4∶1)    0.33
丁醇∶醋酸∶水:(1∶1∶1)    0.77
乙腈∶3%硫酸铵∶(4∶1)    0.28
(16)酸性、中性和碱性的鉴别:
中性物质。
(17)高效液相色层析(载体:YMCA-312,由日本Yamanura化学实验室生产,流动相:4%甲醇/0.01M磷酸盐缓冲剂(pH6.3),2ml/分):
Rt=4.3和4.8(min)
由以下将描写的实施例4获得的硝基苄酯(A型和B型的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描写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3 D+16.3°±5°(C=0.485,在氯仿中)。
(3)分子重量:407(按照SIMS法)。
(4)元素分析:
计算值:C,50.13;H,4.21;N,10.32;O,35.35。
实验值:C,50.26;H,4.32;N,10.31。
(5)分子式:C17H17N3O9
(6)紫外光谱:λMeoH maxnm(E1% 1cm)=262±2(281±20),214±2(278±20,肩)
(7)红外光谱:KBr法,图3。
3400,3080,2960,1805,1760,1680,1610,1520,1450,1380,1350,1270,1180,1105,1050,1015,970,905,850,740,690,600,540cm-1
(8)1H-NMR光谱:90兆赫,在重氢氯仿中,8ppmJ(Hz)2.05(3H,S),2.3-3.3(4H,m),4.10(1H,m),4.5-5.1(2H,m),5.35(2H,S),6.25(1H,d,like),7.55(2H,dd like),8.27(2H,d,like)。
(9)薄层层析:
载体:硅胶(Merck,西德)
显影剂:氯仿二甲醇(19∶1)
Rf值:0.25和0.32
(10)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物质。
在下面的实施例4中获得的TAN-588A-P-硝基苄酯的物理化学性质描述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0 D+97.3°±15°(C=0.48,在氯仿中)。
(3)分子量:407(按SIMS法)。
(4)元素分析:
计算值:C,50.13;H,4.21;N,10.32;O,35.35。
实验值:C,50.20;H,4.22;N,10.13。
(5)分子式:C17H17N3O9
(6)紫外光谱:λMeoH max(E1% 1cm)=262±2nm(280±30),214±2nm(276±30,肩)
(7)13C-NMR光谱:(100MHz,CDcl3
173.70(S),171.53(S),170.72(S),165.09(S),148.06(S),141.38(S),128.86(d),123.91(d),91.82(S),71.60(t),67.29(t),53.00(d),29.09(t),27.49(t),22.64(q)ppm。
(8)红外光谱:KBr法,图4。
3400,3080,2950,1805,1775,1760, 1680,1610,1530,1450,1380,1350,1330,1275,1190,1105,1060,1020,980,910,850,740,700,600,540cm-1
(9)薄层层析:
载体:硅胶(Merck,联邦德国)
推进剂:氯仿∶甲醇(19∶1)
Rf值:0.25
(10)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物质。
在下面实施例4中获得的TAN-588B-P-硝基苄酯的物理化学性质描写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0 D+64.5°±15°(C=0.50,在氯仿中)。
(3)分子重量:407(按照SIMS法)。
(4)元素分析:
计算值:C,50.13;H,4.21;N,10.32;0,35.35。
实验值:C,50.10;H,4.21;N,10.15。
(5)分子式:C17H17N3O9
(6)紫外光谱:λMeoH max(E1% 1cm)=262±2nm(282±30),214±2nm(280±30,肩)
(7)13c-NMR光谱:(100MHz,CDcl3),
173.59(S),170.86(S),170.61(S),165.06(S),148.12(S),141.24(S),128.96(d),123.96(d),91.69(S),74.60(t),67.39(t),51.94(d),29.11(t),27.38(t),22.67(q)ppm。
(8)红外光谱:KBr法,Fig5。
3400,3090,2950,1805,1760,1680,1610,1530,1450,1380,1355,1270,1180,1105,1055,1015,965,910,835,740,695,600,540,cm-1
(9)薄层层析:与TAN-588A-P-硝基苄酯同样的条件,Rf值=0.32
(10)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物质。
在实施例5中获得的TAN-588二苯甲酯的A型和B型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描述如下:
(1)外观:无色结晶。
(2)熔点:153-155℃(分解)
(3)旋光率:[α]23 D+9.2°±5°(C=0.52,在氯仿中)。
(4)分子量:m/z438(M+)(EI-MS法)
(5)元素分析:
计算值:C,63.01;H,5.06;N,6.39;O,25.54。
实验值:C,32.83;H,5.32;N,6.28
(6)分子式:C23H22N3O7
(7)紫外光谱:在甲醇中
λmax220±2nm(E1% 1cm=285±50肩)和250-260nm(E1% 1cm=28±10,肩)
(8)红外光谱:KBr法,图6
3380,3080,3050,2960,1800,1780,1750,1705,1690,1600,1590,1540,1500,1460,1380,1310,1280,1190,1110,1060,980,920,880,750,710,700,650,630,610,570,550,470cm-1
(9)1H-NMR光谱:90兆赫,在CDcl3,8ppmJ(Hz)
1.97(3H,S),3.1-3.5(4H,m),3.8-4.2(1H,m),4.5-5.1(2H,m),6.1-6.4(1H,br),6.97(1H,S),7.3-7.4(10H,m)
(m:多重峰,br:宽峰,H:质子)
(10)薄层层析:如A型化合物相同的条件
(下文提及)
Rf值:0.58和0.65
(11)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物质。
在实施例5中所获得的TAN-588二苯甲酯A型化合物和TAN-588二苯甲酯B型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描写如下:
A型化合物:
(1)外观:无色结晶。
(2)熔点:97-135℃(逐渐起泡并分解)
(3)旋光率:[α]21 D+44.2°±10°(C=0.505,在氯仿中)。
(4)分子量:按照EI-MS法的分子离子峰m/z438(M+
(5)元素分析:
计算值:C,63.01;H,5.06;N,6.39;O,25.54。
实验值:C,62.62;H,5.06;N,6.32
(6)分子式:C23H22N2O7
(7)紫外光谱:在甲醇中
λmax220±2nm(E1% 1cm=290±50肩)和250-260(E1% 1cm=30±10,肩)
(8)红外光谱:KBr法,图7
3380,3080,3050,1800,1780,1760,1685,1540,1500,1450,1380,1310,1280,1190,1110,1050,980,920,880,750,710,650,610,550cm-1
(9)1H-NMR光谱:100兆赫,在CDcl3和d6-DMSO的混合溶剂中,δppmJ(Hz)
1.98(3H,S),2.2-3.4(4H,m),4.10(1H,dd,J=8.10),4.4-5.0(2H,m),5.93(1H,S),7.3-7.5(10H,m),8.27(1H,d,J=7)
(10)薄层层析:载体,硅胶(Merck,西德)
推进剂:醋酸乙酯
Rf值:0.58
(11)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物质。
B型化合物:
(1)外观:无色结晶。
(2)熔点:157-160℃(分解)
(3)旋光率:[α]21 D-28.8°±10°(C=0.5,在氯仿中)。
(4)分子量:m/z438(M+)(EI-MS法)
(5)元素分析:
计算值:C,63.01;H,5.06;N,6.39;O,25.54。
实验值:C,63.11;H,5.13;N,6.30
(6)分子式:C33H22N2O7
(7)紫外光谱:在甲醇中
λmax220±2nm(E1% 1cm=300±50肩),250-260nm(E1% 1cm=26±10肩)
(8)红外光谱:KBr法,图8
3400,3080,3050,1815,1780,1735,1705,1540,1460,1380,1290,1265,1190,1060,980,920,880,760,715,610,550cm-1
(9)1H-NMR光谱:100兆赫,在CDcl3中,δppmJ(Hz),
1.98(3H,S),2.2-3.4(4H,m),4.03(1H,dd,J=8.10),4.6-5.2(2H,m),6.32(1H,d,J=5),6.96(1H,S),7.2-7.5(10H,m)
(10)薄层层析:(与A型化合物相同的条件)
Rf值:0.65
(11)酸性、中性或碱性:中性化合物。
在实施例6中被获得的N-脱乙酰基TAN-588的二苯甲基酯的物理化学性质描写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5 D-15.2°±5°(C=0.5,在氯仿中)。
(3)分子量:m/z396(M+)(EI-MS法)
(4)元素分析:
计算值:C,63.63;H,5.09;N,7.07;O,24.22
实验值:C,63.63;H,5.05;N,7.02
(5)分子式:C31H20N2O5
(6)紫外光谱:在甲醇中
λmax220±2nm(E1% 1cm=336±50肩),250-260nm(E1% 1cm=32±10肩)
(7)红外光谱:KBr法,图9
3400,3050,2970,1800,1780,1740,1600,1500,1460,1305,1270,1190,1110,1060,980,920,880,850,750,710,650,620,605cm-1
(8)1H-NMR光谱:90MHz,在CDcl3中8ppmJ(Hz)
2.2-3.5(4H,m),3.7-4.0(2H,m),4.4-4.6(1H,m),6.97(1H,S),7.2-7.4(10H,m)
(9)高效液相层析:
型号6000A/660/440(Waters    Assoc美国)柱,
YMC-Pack    A-312(日本Yamamura化学实验室生产)。
移动相:65%甲醇/0.01M磷酸缓冲液(pH6.3)2ml/分钟    Rt:5.3,5.6分钟
(10)颜色反应
阳性反应:茚三酮
阴性反应:氯化铁
(11)酸性、中性或碱性:碱性物质。
在实施例7中所获得的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1)外观:白色粉末
(2)旋光率:[α]25 D-11°±5°(C=0.1,在水中)。
(3)分子量:m/z231(M+H)+(FD-MS法)
(4)元素分析:
实验值 计算值
C    40.42    C    40.17
H    4.36    H    4.64
N    11.65    N    11.71
O    43.48
(*该值是把样品作为含水0.5摩尔的计算值)
(5)分子式:C8H10N2O6(0.5H2O)
(6)紫外光谱:在水中
λmax221±2nm(E1% 1cm=154±20)
(7)红外光谱:KBr法,图10
主要吸收峰:
3450,3220,2960,2900,1800,1760,1740,1670,1580,1420,1390,1370,1310,1250,12001,1120,1050,1030,980,950,920,810,770,720,690,610,540cm-1
(8)1H-NMR光谱:400兆赫,在D2O中显示下列信号:8ppmJ(Hz)
2.52(1H,m),2.72(1H,m),2.91(1H,m),3.08(1H,m),4.35(1H,m),4.56(1H,m),4.80(1H,m)。
(9)CD光谱:在水中
在233±3nm显示负Cotton效应。
(10)溶解度:
可溶于水。
少量地溶解于二甲亚砜、醋酸乙酯、二乙醚。
(11)高效液相层析:设备、柱和流速与脱乙酰基二苯甲基酯(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条件相同,流动相,0.01M磷酸缓冲液(pH6.3)Rf值:3.1和3.3min。
(12)颜色反应:
阳性:茚三酮,碘
阴性:氯化铁
(13)酸性、中性或碱性:酸碱两性物质。
在实施例8中获得的N-脱乙酰基TAN-588(A型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描述如下:
(1)外观:无色结晶
(2)熔点:177-181℃(分解)。
(3)旋光率:[α]25 D+124°±20°(C=0.1,在水中)。
(4)分子量:m/z231(M+H)+(FD-MS法)
(5)元素分析:
实验值    计算值
C    41.57    C    41.75
H    4.39    H    4.38
N    12.11    N    12.17
O    41.71
(6)分子式:C8H10N2O6
(7)紫外光谱:在水中
λmax221±2nm(E1% 1cm=151±20)
(8)红外光谱:KBr法,图11
主要吸收峰:
3450,3220,2950,2900,1800,1735,1660,1580,1440,1420,1400,1360,1340,1310,1280,1200,1160,1110,1050,1025,980,940,920,810,700,710,690,600,540cm-1
(9)1H-NMR光谱:400MHz在D2O中,观察到下面的信号:8ppmJ(Hz)
2.52(1H,m),2.72(1H,m),2.91(1H,m),3.08(1H,m),4.34(1H,m),4.55(1H,m),4.78(1H,m)。
(10)CD光谱:在水中
在238±3nm显示负Cotton效应。
(11)溶解度:
可溶于:水。
少量溶于:二甲基砜,醋酸乙酯,氯仿,二乙醚。
(12)高效液相层析:与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条件相同。Rt,3.3min
(13)酸性、中性或碱性:酸碱两性物质。
在实施例9中所获得的N-脱乙酰基TAN-588(B型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描述如下:
(1)外观:白色粉末
(2)分子量:m/z231(M+H)+(FD-MS法)
(3)元素分析:
实验值 计算值
C    40.98    C    40.17
H    4.88    H    4.64
N    12.17    N    11.71
O    43.48
(*该值是以含水0.5摩尔计算的)
(4)分子式:C8H10N2O6(0.5H2O)。
(5)紫外光谱:在水中
λmax221±2nm(E1% 1cm=133±20)。
(6)红外光谱:KBr法,图12
主要吸收
3440,2980,1800,1760,1670,1570,1520,1390,1290,1250,1190,1090,1050, 990,920,810,760,720,690cm-1
(7)1H-NMR光谱:400MHz在D2O中观察到下列信号:δppmJ(Hz)
2.52(1H,m),2.72(1H,m),2.90(1H,m),3.08(1H,m),4.44(1H,m),4.68(1H,m),4.36(1H,m)。
(8)CD色谱:在水中
在224±2nm显示阴性Cotton效应。
(9)溶解度:
可溶于:水。
少量溶于:二甲亚砜,醋酸乙酯,氯仿,二乙醚。
(10)高效液相层析:与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条件相同。Rt,3.3min
(11)酸性、中性或碱性:酸碱两性物质。
根据所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假定TAN-588具有一个与在它的分子上的一个氮原子键合的乙酰基团,并且具有一个在它的分子中的羧基基团。
然后,说明TAN-588的生物特性,TAN-588钠盐的对于各种微生物的抗菌谱如表1。表1见文后。
[注]作为培养基,采用了含有17.5克Baoto抗菌素介质3(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5.0克Bacto酵母膏(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2.0克Bacto琼脂(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及1000毫升蒸馏水(不必调整pH),而作为细菌接种溶液,采用大约106菌落形成单位/毫升。
在实验老鼠感染中TAN-588钠盐显示了如表2所示的治疗效果。
表2
感染的微生物 给药途径ED50(毫克/公斤)
金黄色葡萄球菌308A-1皮下    25.0
而且,TAN-588钠盐,即使以400毫克/公斤的剂量皮下注射给药时,也未发现急性中毒。
下面描述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生物学特性,要补充的是,所说的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在生物学性质上与A型和B型化合物是一样的。
N-脱乙酰基TAN-588对于各种微生物的抗菌谱表示在表3中,表见文后
[注]作为培养基,使用了含有17.5克Bacto抗菌素介质3(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50克Bacto酵母膏(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20克Bacto琼脂(美国Difco实验室生产)和1000毫升蒸馏水(不必调整pH),作为细菌接种溶液,采用约108菌落形成单位/毫升。
N-脱乙酰基TAN-588对各种β-酰胺酶是稳定的,用大肠杆菌PG8作为试验微生物,检查它对2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表示在表4中。表见文后
这些值表示所产生的抑制区的直径。培养基:含有二氨庚二酸(20毫克/升)的营养琼脂培养基。PCG:苄基青霉素,CPC:头孢菌素C。CMC:头霉素C。药物浓度对于脱乙酰基TAN-588是1000微克/毫升对于其它药是100微克/毫升,
*1:由Bacillus    cereus得到,美国Calbio化学公司生产。
*2:由Enterobacter    cloacal得到。
*3:不显示抑制区。
如前所述,TAN-588,它的P-硝基苯甲基或二苯甲基-酯衍生物或它们的脱乙酰的衍生物(下文中统称为“化合物Ⅰ”),或它们的盐,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的微生物都显示出抗菌活性并且低毒性,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来治疗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狗、猫、家畜(马等)和人类等)家禽等的细菌感染。
在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盐作为细菌感的治疗时,它们可以用药剂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等的混合物形式给药,口服以片剂、胶囊等形式,非肠道以可注射的溶液等形式,对形成注射液有用的稀释剂的例子包括,等渗的盐溶液等。运用于袋入胶囊配方的载体的例子包括如乳糖等,化合物(Ⅰ)的剂量对于口服制剂大约是5至50毫克/公斤/天。最好10至25毫克/公斤/天左右,对非肠道服用的制剂化合物(Ⅰ)约为2.5-25毫克/公斤/天,最好5-20毫克/公斤/天。
而且,按本发明获得的化合物(Ⅰ)或它们的盐,可以被用作抗菌剂和消毒剂。它们可以这样使用,例如:溶解到蒸馏水中达到0.01至0.1W/V%的浓度作为溶液制剂,或者成为每克含有0.2至20毫克化合物(Ⅰ),最好是1至10毫 克的,以白凡士林或羊毛脂为基质的软膏,用于人和动物的手、脚、眼、耳等灭菌消毒。
按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化合物(Ⅰ)作为一个中间体对新药物的合成是有高度促进作用的化合物。
上述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学特性导致发明人得出该化合物(Ⅰ)是新抗菌素的结论。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一表示了TAN-588(A和B的均份混合物)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光谱。图2、3、4、5、6、7、8、9、10、11和12分别表示了TAN-588(A和B的均份混合物)。
TAN-588的P-硝基苄酯(A和B的均份混合物),TAN-588的P-硝基苄酯(A型),TAN-588的P-硝基苄酯(B型),TAN-588的二苯甲基酯(A和B的混合物),TAN-588的二苯甲基酯(A型),TAN-588的二苯甲基酯(B型),N-脱乙酰基TAN-588的二苯甲基酯(A和B的混合物),N-脱乙酰基TAN-588的二苯甲基酯(A型),N-脱乙酰基TAN-588的二苯甲基酯(B型),N-脱乙酰基TAN-588(A和B的混合物),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N-脱乙酰基TAN-588(B型)的红外吸收光谱。
以下描述的一些例子和参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是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受它的限制。培养基中的术语“百分比”除非另外指出,是指“重量/体积”。
实施例1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Empedobacter    lactamgenus    YK-258(寄存号IFO    14322,FERM    BP-699)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3升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的葡萄糖、3%的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由日本Daigo营养化学制品厂生产)和用0.5%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氯化钠,随后置于一个往复式振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把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50升容纳30升培养基的容器中,此培养基包含用0.05%的Actcol(商品名)(由日本Takeda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的通气率、200转/分的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48小时,把6升得到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的培养基的20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5.6),它含有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0.2的聚胨和用0.05%的Actcot增补的0.1%硫代硫酸钠,随后,在200升/分的通气率和150转/分的搅拌率、17℃的条件下,培养66小时。
所说的培养过程重复两次后,把培养肉汤(230升)的pH值调节到8,用9公斤的Hyflo    Super    Cel(商品名)(由美国Tohns    Manville公司生产)把滤液(200升)的pH值调节到6,并在Amberlite(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名称)IRA-402色层分离柱(C1型,10升,由美国Rohm和Haas公司生产)上进行色层分离,用2%的氯化钠水溶液洗脱该抗菌素,然后,调节这种洗脱液(53升)的pH值到6,并且在一个活性碳色层分离柱(5升,由日本Takeda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上进行色层分离,用8%的异丁醇洗脱该抗菌素,洗脱液(14升)在减压的条件下浓缩到5升,浓缩物的pH值调节到6,用2%的三-n-辛甲基胺氯化物/二氯甲烷溶液(2.5升×2)萃取,萃取液用1.6%碘化钠水溶液(2.5升)处理,进行抗菌素进入到水层中的相转移,浓缩该水层,浓缩物在一个活性碳柱上(500毫升)进行色层分离,随后,用8%的异丁醇洗脱,把这种洗脱液浓缩,并将此浓缩冻干,得到1.41克粗粉,把这种粗粉(14克)溶解到水中(100毫升),该溶液在200毫升的QAE-Sephadex(交联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名)A-25的色层分离柱(C1型,由瑞典Pharmacia公司生产)上色谱分离,随后,用0.03摩尔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分级洗脱,收集分级洗脱的组分(600毫升)调节pH值到5.1,用活性碳色层分离柱脱盐,将这种洗脱液浓缩,再将浓缩物冻干,得到一种粉末(384毫克),将这种粉末溶解在水中,这种溶液接受用YMC-Pack    SH    343(由日本Yamamura化学实验室生产)为载体的高效液相色层分离的制备,随后用0.01摩尔浓度的磷酸缓冲液(pH6.3)洗脱,收集含有该抗菌素的洗脱液,用具有活性碳的色层分离柱脱盐,将洗脱液浓缩,并冻干,得到TAN-588的钠盐的白色粉末(141毫克)。
实施例2
把生长在一种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菌株 Empedobacter    lactamgenus    YK-258(IFO    14322,FERM    BP-699)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1%生豆面、0.5%的聚胨、用0.5%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往复式震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培养基的200升容器中,这种培养基含有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200升/分通气率、150转/分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48小时,把60升得到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0升的培养基的200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是一种pH值为6.5的水溶液,它含有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2%聚胨和用0.05%Actcol增补的0.1%的硫代硫酸钠,随后,在2000升/分通气率、120转/分搅拌率、17℃条件下培养90小时。
得到的培养肉汤用Hyflo    Super    Cel过滤,滤液(1150升)用Amberlite    IRA-420(C型)柱上进行色层分离,用2%的氯化钠水溶液(200升)洗脱该抗菌素,洗脱液(20升)用活性碳柱(20升)进行色层分离,用8%的异丁醇洗脱的洗脱液用10升的Amberlite    IRA-68(C1型)柱进行色层分离,然后,用1%的氯化钠水溶液洗脱,这种洗脱液再次用活性碳柱(10升)进行色层分离,用8%异丁醇水溶液洗脱这种抗菌素,此洗脱液(80升)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将浓缩液的pH值调节到4.5,用2%的三-n-辛甲基胺氯化物/二氯甲烷溶液(2.5×2)萃取,用1.6%的碘化钠水溶液处理该萃取液,进行抗菌素进到水层中的相转移,将这水层浓缩,再把这种浓缩液用活性碳(0.5升)色层分离法进行脱盐,深缩洗脱液,浓缩液在200毫升的QAE-Sephadex(C1型)色谱柱上进行色层分离,随后,用0.03摩尔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洗脱以得到活性组分(1.3升),这种活性组分用活性碳(500毫升)柱上色层分离,进行脱盐,洗脱液被浓缩,然后冻干,得到TAN-588的白色粉末,由于发现萃取的废水层中含有约50%的抗菌素残留,所以,这水层(5升)用QAE-Sephadex柱进行色层分离,这种抗菌素用0.03摩尔浓度和0.05摩尔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洗脱,该洗脱液用活性碳(3升)柱进行色层分离,这种去除氯化钠的溶液(2升)再次用2%的三-n-辛甲基胺氯化物/二氯甲烷溶液萃取(1升×2),萃取液碘化钠水溶液处理,然后用活性碳色层分离脱盐,得到一种白色粉末(3.18g)的TAN-588钠盐。
实施例3
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Lysobacter    albus    sp    nov    TK-422菌株(IFO    14384,FERM    BP-698)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不用调节pH值)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上,该培养基含有2%葡萄糖、3%的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和0.5%的聚胨,随后,置于一个往复式振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培养基的200升容器中,该培养基含有用0.05%的Actcot、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120升/分的通气率、80转/分搅拌率、28℃条件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120升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6,000升容纳4,000升培养基的容器中,这种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不用调节pH值),它含有3%的糊精、3%的生豆面和用0.05%的Actcol增补的0.2%的聚胨,随后,在4000升/分的通气率、120转/分的搅拌率、22℃条件下,培养66小时。
这样得到的肉汤用Hyflo    Super    Cel过滤,滤液(4360升)用400升的Amberlite    IRA-402(C1型)柱进行色层分离,用2%氯化钠水溶液(2000升)洗脱这样抗菌素,洗脱液用活性碳柱(160升)进行色层分离,这种抗菌素用8%异丁醇水溶液洗脱,洗脱液(400升)在减压下浓缩,将浓缩液冻干,这种冻干的产物用丙酮处理,产生作为沉淀的TAN-588的钠盐(620克)。用高效液相色层分析方法证明这种粉末有57%的TAN-588钠盐,将这种得到的粉末(5克)溶解在水中,并对它用200毫升的QAE-Sephadex(C1型)柱进行色层分离,随后,用0.03摩尔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分级洗脱以得到活性组分,该活性组分用活性碳(500升)色层分离脱盐,浓缩该洗脱液,随后冻干该浓缩物,得到TAN-588的一种白色粉末(2.5克)。
薄层分析的Rf值,和高效液相色谱的Rt值、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性和核磁共振谱以及抗菌素光谱表明,该纯化的TAN-588粉末和前面例1得到的TAN-588钠盐是同一物质。
实例4
TAN-588钠盐(400毫克)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4升)中,三乙胺(100毫升)和P-硝基苯甲基溴化物(800毫升)也加到此溶液中,随后,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0.01摩尔浓度磷酸缓冲液(pH3.6,50毫升)加到此反应溶液中,用两分乙酸乙酯(50毫升)萃取这种混合物,萃取物用水洗,并浓缩,结果得到油性的物质,用乙酸乙酯-石油醚转变成粉末(507毫克),得到TAN-588-A-P-硝基苯甲基酯和TAN-588-B-P-硝基苯甲基酯的混合物。得到的粉末在Sephadex    LH-20柱上用乙酸乙酯:甲醇(19∶1)作为移动相进行色层分离,得到TAN-588-A-P-硝基苯甲基酯(105毫克),TAN-588-B-P-硝基苯甲基酯(67毫克)和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280毫克)。
实施例5
58.8克的二苯腙、42毫升的1,1,3,3-四甲基胍和150毫克的碘溶解在500毫升的CH2Cl2中,混合后的溶液冷却到0--5℃,加入74克的m-高氯苯甲酸(具70%纯度),随后,在0℃下搅拌40分钟,反应液用水洗,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蒸馏该溶液,得到二苯重氮甲烷。
31克的TAN-588在四氢呋喃中悬浮,在150毫升的四氢呋喃中的上面得到的全部二苯重氮甲烷加在这悬浮液中,溶液混合后冷却到0℃,60毫升的2个当量的HCl滴加到溶液中,随后,在温室中搅拌1小时,10毫升2个当量的HCl加到反应液中,再继续搅拌1小时,随后加入3升的CH2Cl2,得到的溶液用水洗并浓缩,用乙醚加入到剩余物中,得到28克白色晶体的TAN-588二苯甲基酯粉末(A型和B型的混合物)。
上述混合物(1.8克)在硅胶柱上进行色层分离,用氯仿∶甲醇(97∶7)溶剂系统进行洗脱,因此B型化合物首先被洗脱,A型化合物也被洗脱,每种组份被浓缩,得到TAN-588二苯甲基酯的A型化合物(433毫克)和B型化合物(400毫克),以及一种无色结晶形成的A型和B型化合物的混合物(476毫克)。
实施例6
用1.2升的CH2Cl2悬浮26克(59摩尔)的TAN-588二苯甲基酯(A型和B型的混合物),悬浮液冷却到-20℃,49毫克的吡啶和37.6克的五氯化磷加到悬浮液中,随后在-10℃--15℃搅拌50分钟,温度降到-30℃后,180毫升的甲醇加到混合液中,然后,在-5℃--15℃搅拌30分钟,并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加入300毫升一个当量的HCl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45分钟,100毫升50%的磷酸钠和2个当量的NaOH(Ca,500毫升)加到反应溶液中,调节水层的pH值到8.0,混合液分成CH2Cl2层和水层,水层进一步用CH2Cl2(600毫升)萃取,合并CH2Cl2层并浓缩,剩入物加入乙醚,得到17.9克的N-脱乙酰基的TAN-588的二苯甲基酯(A型和B型的混合物)的粉末。
实施例7
10毫升的CH2Cl2中悬浮TAN-588N-脱乙酰基的二苯甲基酯(A型和B型的混合物)396毫克,悬浮液冷却到-20℃,随后加434微升的苯甲醚和924微升的三氟乙酸,在-20℃至-10℃温度下搅拌40分钟。280毫升的CH2Cl2加到反应溶液中,随后用0.1摩尔浓度的H3PO4-Na2HPO4溶液(pH7.3)(420毫升)萃取,调节萃取液的pH值为5.5,浓缩,浓缩液通过一个Diaion(商品名)HP-20(50-100目,100毫升),装填的柱,然后用水洗,随后用40%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显示出抗菌素活性的组分被收集,浓缩,这种浓缩液被冻干,得到1143毫克的N-脱乙酰基的TAN-588的白色粉末(A型和B型的混合物)。
实施例8
在水中溶解100毫克的TAN-588(A型和B型的混合物)N-脱乙酰基的白色粉末,稳定在7℃下过夜,分离出无色晶体,分离出的晶体通过过滤而回收,得到40毫升的N-脱乙酰基的TAN-588(A型)。
实施例9
657毫克的TAN-588二苯甲基酯(B型)进行和例6中叙述的同样的反应和处理得到200毫克的N-脱乙酰基的TAN-588的二苯甲基酯(B型)。180毫克所说的这种化合物溶解在18毫升的四氢呋喃∶水为1∶1的溶液中,90毫升的10% 的钯-碳加入此溶液,随后,在氢气流下搅拌,反应溶液过滤后,滤液被浓缩,水层用二乙醚洗,浓缩并冻干,得到77毫克的N-脱乙酰基的TAN-588(B型)的粉末。
实施例10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Empedobacter    lactamgenus    YK-258(IFO    14322,FERM    BP-699)接种到一种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中,这种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的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往复式震荡器中,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容器中,该培养基包含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的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通气率、200转/分搅拌率、24℃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6升得到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培养基的20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6.5),它含有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2%的聚胨和用0.05%的Actcol增补的1%的硫代硫酸钠,随后,在200升/分通气率、150转/分搅拌率、17℃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
用绿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141进行TLC(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法测定出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B型的一种混合物)含在培养肉汤中。
实施例11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Lysobacter    albus    sp    nov    YK-422(寄存号IFO    14384,FERM    BP-698)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氯化钠,随后,置于往复式震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50升容器中,这种培养基包括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的通气率、200转/分搅拌率、24℃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6升得到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培养基的200升容器中,这种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6.5),它包含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0.2%的聚胨和用0.05%Actcol增补的1%的硫代硫酸钠,随后,在200升/分通气率、150转/分搅拌率、17℃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
用绿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141进行TLC(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测定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B型的混合物)含在该培养肉汤中。
实施例12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Empedobacter    lactamagemus    YK-258(寄存号IFO    14322,FERM    BP-699)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往复式震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3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包含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通气率、200转/分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48小时。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Acinetobacter    sp    YK-540(IFO    14420,FERM    BP-709)接种一种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的葡萄糖、3%的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的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一种往复式震汤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5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包含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的通气率、200转/分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升所说的Empedobacter    lactamgenus    YK-258的培养肉汤和3升所说的Acinetobacter    SP    YK-540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培养基的200升容器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65),它含有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0.2%的聚胨和用0.05%的Actcol增补的0.1%硫代硫酸钠,随后,在200升 /分的通气率、150转/分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24小时,而且继续在20℃下培养42小时。
在这样得到的培养肉汤中加上Hyflo Super Cel进行过滤,得到100升的滤液,此滤液pH值调节为5,并在Amberlite IRA-403(C1型,10升)柱进行色层分离,洗过这色层分离柱后,用2%氯化钠水溶液(50升)进行洗提,洗提液中含有32微克/毫升浓度的TAN-588。这种含有N-脱乙酰基的TAN-588的流出物,用Dowex50 WX2型(H+型,10升)的色层分离柱吸附N-脱乙酰基的TAN-588,具有水和0.2当量的氨水溶液的洗脱液(50升)被浓缩,此浓缩液(13升),pH为5,接受活性碳柱的色层分离。
这种8%的异丁醇洗脱液(20升)浓缩,浓缩液(1升)再次经过Dowex50    WX2型(H型,50至100目0.4升)的柱色层分离,用0.2当量的液氨洗脱,活性组分(1.4升)用活性碳柱色层分离法脱盐,洗脱液被浓缩,浓缩液加上丙酮,由此得到粗品的粉末。
这种粗品粉末进行用YMC-Pack,DDS,SH343为载体(由日本Yamamura化学实验室生产,移动相:0.02摩尔浓度的磷酸缓冲液(pH6.3)〕高效液相色层分离的制备。这种含有活性物质的洗脱液被采集,洗脱液中的无机盐用活性碳色层分离法除去,含有抗菌素的洗脱液被浓缩,并冻干,冻干物加丙酮,由此得到N-脱乙酰基的TAN-588白色粉末。
这种粉末根据TLC(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生物柱形图、红外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谱与N-脱乙酰基的TAN-588(A型和B型的混合物)的标准样品是一致的。
实施例13
生长在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Lysobacter    albus    sp    nov    YK-422(IFO    14384,FERM    BP-698)接种到一个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葡萄糖、3%的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的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一个往复式震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5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含有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通气率、200转/分的搅拌率、24℃条件下培养48小时。
生长在一种营养琼脂斜面上的菌株Acinetobacter    sp    YK-540(IFO    14420,FERM    BP-709)接种到一种容纳500毫升培养基的2升的Sakaguchi长颈瓶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7.0),它含有2%的葡萄糖、3%的可溶性淀粉、1%的生豆面、0.5%的聚胨、和用0.5%沉淀碳酸钙增补的0.3%的氯化钠,随后,置于一个往复式震荡器上,在24℃下培养48小时,得到的全部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30升培养基的50升的容器中,该培养基包含用0.05%的Actcol,一种除泡剂增补的上述培养基,随后,在50升/分的通气率、200转/分的搅拌率、24℃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
三升所说的Lysobacter    albus    sp    nov    YK-422培养肉汤和三升所说的Acintobater    sp    YK-504的培养肉汤接种到一个容纳120升培养基的200升容器中,该培养基是一种水溶液(p.h6.5),它包含3%的糊精、1.5%的生豆面、1.5%的玉米面筋糊、0.2%的聚胨和用0.05%的Actcol增补的0.1%的硫代硫酸钠,随后,以200升/分的通气率、150转/分的搅拌率、在20℃下培养42小时。
用绿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e)C-141的TLC(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测定N-脱乙酰基TAN-588(A型和B型的混合物)含在培养肉汤中。
表1
试验微生物    最小抑制浓度(μg/ml)[注]
金黄色葡萄球菌FDA209P    3.13
藤黄细球菌IFO12708    0.39
枯草杆菌NIHJ    PCI    219    3.13
蜡样芽胞杆菌FDA    5    12.5
大肠杆菌NIHJ    JC2    50
鼠伤寒沙门氏菌IFO    12529    50
Citrobacter    freundii    IFO    12681    100
肺炎杆菌IFO    3317    100
粘质沙雷氏菌IFO    12648    50
奇异变形杆菌ATCC    21100    25
普通变形杆菌IFO    3988    25
摩根氏变形杆菌IFO    3168    100
绿脓杆菌IFO    3080    >100
粪产碱杆菌IFO    13111    50
Acinetobacter    calcoaclticus    IFO    13006    25
表3
试验微生物    最小抑制浓度(μg/ml)[注]
金黄色葡萄球菌FDA209P    50
藤黄细球菌    6.25
枯草杆菌    12.5
蜡样芽胞杆菌    50
大肠杆菌    25
鼠伤寒沙门氏菌    50
Citrobacter    freundii    IFO    12681    50
肺炎杆菌IFO    3317    100
粘质沙雷氏菌IFO    12648    25
奇异变形杆菌ATCC    21100    100
普通变形杆菌IFO    3988    100
摩根氏变形杆菌IFO    3168    >100
绿脓杆菌IFO    3080    50
粪产碱杆菌IFO    13111    100
Acinetobacter    calcoaclticus    IFO    13006    50
表4
β-内酰胺酶    脱乙酰的TAN-588    PCG    CPC    CMC
不加入的情况下    22.5    22    33    34
青霉素酶*124.5 -*332 34
头孢子菌素酶*221.5 - - -
表5
酸    气    利用
(含水蛋白胨)    (含水蛋白胨)    (达维斯培养基)
L-阿拉伯糖    -    -    -
D-木糖    ±    -    -
D-葡萄糖    -    -    +
D-甘露糖    -    -    +
D-果糖    -    -    +
D-半乳糖    -    -    -
麦芽糖    -    -    +
蔗糖    -    -    -
乳糖    -    -    -
海藻糖    -    -    +
D-山梨醇    -    -    -
D-甘露醇    -    -    -
肌醇    -    -    -
甘油    -    -    -
淀粉    -    -    +
表6
酸    气    利用
(含水蛋白)    (含水蛋白)    (达维斯培养基)
L-阿拉伯糖    -    -    ±
D-木糖    -    -    +
D-葡萄糖    -    -    +
D-甘露糖    -    -    +
D-果糖    -    -    +
D-半乳糖    -    -    +
麦芽糖    -    -    +
蔗糖    -    -    +
乳糖    -    -    +
海藻糖    -    -    +
D-山梨醇    -    -    -
D-甘露醇    -    -    +
肌醇    -    -    -
甘油    -    -    ±
淀粉    -    -    +
表7
酸    气    利用
(含水蛋白)    (含水蛋白)    (达维斯培养基)
L-阿拉伯糖    -    -    -
D-木糖    -    -    -
D-葡萄糖    -    -    -
D-甘露糖    -    -    -
D-果糖    -    -    -
D-半乳糖    -    -    -
麦芽糖    -    -    -
蔗糖    -    -    -
乳糖    -    -    -
海藻糖    -    -    -
D-山梨醇    -    -    -
D-甘露醇    -    -    -
肌醇    -    -    -
甘油    -    -    -
淀粉    -    -    -

Claims (5)

1、生产抗菌素TAN-588和/或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或它们的盐的方法,所述抗菌素呈白色粉末,中性,在pH5的水溶液中具有稳定性,旋光率为[α]23 D-19.0±10°,紫外吸收的最大峰值为216nm,茚三酮反应阳性,高效液相层析测定的Rt=4.3和4.8分钟,该方法包括将能够产生抗菌素TAN-588和/或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的内酰胺恩贝多菌(Empedobacterlactamgenus YK-258,CGMCC No.0003)或白溶菌性菌(Lysobacter albus sp.nov.YK-422,CGMCC No.0004)培养在培养基上,使抗菌素TAN-588和/或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在该培养基上合成和积累,以及回收所述抗菌素。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包括抗菌素TAN-588或其盐的脱乙酰基化。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包括抗菌素TAN-588或其盐与能引入二苯甲基基团或P-硝基苄基基团的化合物反应,转化为抗菌素TAN的二苯甲酯衍生物或P-硝基苄酯衍生物,再将该衍生物脱乙酰基化,然后将由此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水解或还原。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生产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的二苯甲酯衍生物包括将抗菌素TAN-588或其盐与能引入二苯甲基基团的化合物反应,转化为抗菌素TAN-588的二苯甲酯衍生物,然后将该衍生物脱乙酰基化。
5、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包括将能产生抗菌素TAN-588和/或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的内酰胺恩贝多菌胺恩贝多菌(Empedobacter  lactamgenus  YK-258,CGMCCNo.0003)或白溶菌性菌(Lysobacter  albussp.nov.YK-422,CGMCC  No.0004)与能产生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的一种不动菌(Acinetobacter  sp.YK-504,CGMCC  No.0005)在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使N-脱乙酰基抗菌素TAN-588在该营养培养液中合成和积累,以及回收所述抗菌素。
CN85101679A 1984-11-29 1985-04-01 抗菌素生产和应用 Expired CN10101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1984/000568 WO1986003205A1 (en) 1984-11-29 1984-11-29 Antibiotic,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ing the same
JPPCTJP84/00568 1984-11-29
JPPCT/JP84/00568 1984-11-29
JPPCT/JP85/00095 1985-02-28
JPPCTJP85/00095 1985-02-28
PCT/JP1985/000095 WO1986005185A1 (en) 1985-02-28 1985-02-28 Antibiotic,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microorg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679A CN85101679A (zh) 1986-05-10
CN1010103B true CN1010103B (zh) 1990-10-24

Family

ID=2642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1679A Expired CN1010103B (zh) 1984-11-29 1985-04-01 抗菌素生产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103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679A (zh) 198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22C (zh) 一种生产2-酮基-l-古洛糖酸的方法
CN1121500C (zh) 一种生产二羧酸的方法
CN85109492A (zh) 三环化合物,其生产方法以及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CN1057568C (zh) D-α氨基酸的制备方法
CN1723281A (zh) 突变的d-氨基转移酶和使用它们生产旋光性谷氨酸衍生物的方法
CN1535279A (zh) 二肽生产方法,所用的l-氨基酸酰胺水解酶,以及l-氨基酸酰胺水解酶生产方法
CN1033043C (zh) 糖苷配基抗菌素a40926的制备方法
CN86101394A (zh) 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86108590A (zh) 生产2-酮基-d-葡糖二酸的方法
CN1037857C (zh) 利用紫黑链霉菌制备肽衍生物的方法
CN1037617C (zh) 酸性脲酶及其生产
CN85101191A (zh) L-肉毒碱的微生物学制备方法
CN1023758C (zh) 含抗生素a10255复合物或其因子的饲料组合物
CN1570126A (zh) 发酵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方法
CN85105429A (zh) 制备脱糖太科普兰宁(deglucoteicoplanin)的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CN1013120B (zh) A-21978c衍生物生产方法改进
CN1066292A (zh) 名为“路斯绰达克星”的新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治疗应用
CN1010103B (zh) 抗菌素生产和应用
CN1092811A (zh) 新的thiomarinol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8199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87102770A (zh) 抗菌素a42125及其生产方法
CN1685056A (zh) 伊枯草菌素a及其同系物的产生方法
CN1064861A (zh) 多羟基环戊烷衍生物,它们的制备及其治疗方面的应用
CN1012439B (zh) 生产抗生素a40926复合物及其纯因子pa.pb.a.b.及b.的方法
CN1046938A (zh) Ws7622a、b、c和d物质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