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8809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8809A
CN101008809A CNA2007100077198A CN200710007719A CN101008809A CN 101008809 A CN101008809 A CN 101008809A CN A2007100077198 A CNA2007100077198 A CN A2007100077198A CN 200710007719 A CN200710007719 A CN 200710007719A CN 101008809 A CN101008809 A CN 10100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image
toner image
transfer member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77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809B (zh
Inventor
四折淳
杉山敏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196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1335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197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9658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邻接的图像数据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其内容为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的电位或浓度进行检测,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或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或光量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感光体上形成图像的场合,多数是在副扫描方向上使点进行重合从而形成图像,例如有用复数的激光射线并且依据发光的图形来调整输出的光的量的方法(例如特开2002-113903);将复数激光射线的写入装置设置为主副2个的方法(例如特开2003-205462);飞跃扫描的方法(例如特开2004-361928);附加微小点曝光的方法(例如,特开2002361928)。
但是,在副扫描方向上使点进行重合而形成图像的场合,在副扫描方向从将一个图像数据写入后,在进行下一个写入的时间间隔(写入的时间间隔)有时会发生变化。例如,在光学扫描系统具有复数的光束并且使用多面镜在感光体上形成图像时,在副扫描方向上,有仅用多面镜的1个面将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写入时候,也有使用2个面进行该写入的时候。与仅用1个面进行写入的时候相比,使用2个面进行写入时的写入时间间隔要长。
其结果,由于倒易律失效,即使光束的直径保持一定,如写入的时间间隔不同,也会造成形成的潜影的电位不同,并且使浓度以及线段的宽度的变化,倒易律的区域与倒易律失效的区域的图像变得不同。
倒易律成立的部分与不成立的部分混杂的场合,图像就会变乱。这种现象的影响是析像度越高影响越大(1200dpi比600dpi要大),所以在高析像度的场合,会更加醒目。
在此,如曝光时的光的强度加倍时,将曝光时间减半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感光体表面电位。如此这般,只要光的能量的总和相同,曝光后的感光体的表面的电位就会相同。将这种关系叫做“倒易律”。将这种关系不成立的场合称作“倒易律失效”(参照图12(a)至13(d))
图12(a)至12(d),是先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倒易律失效的模式图。图12(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2(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2(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2(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平面图。
在图12(a)中,横轴表示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副扫描方向。在图12(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2(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2(d)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媒体,其中,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并且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将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的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下列技术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装置、
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以及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控制光束的直径的控制装置。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其中,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和
控制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的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其包括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机构,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机构,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9)根据上述(1)-(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静电潜影相比较。
(10)根据上述(5)-(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11)根据上述(3)、(4)、(7)、(8)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束直径是一定的。
(12)根据上述(1)-(1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13)根据上述(1)-(1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进行成像条件调整,然后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按在副扫描方向上根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直径进行调整,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加以检测,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用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18)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
(19)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对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2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即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21)一种图像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来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22)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上述(18)-(21)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包括,
浓度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控制装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直径的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变更光束的直径。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之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控制装置。
(2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
(2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手段,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2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其具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2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3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
(31)根据(23)-(2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32)根据上述(27)-(30)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33)根据上述(25)-(3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直径总和相等。
(34)根据上述(23)-(33)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35)根据上述(23)-(34)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先进行成像条件的调整,然后在该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3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对光束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
(3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3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3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4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41)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4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基于曝光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
(4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处理,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以及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44)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上述(40)-(43)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4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基于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的变更装置;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控制光束的光量的控制装置。
(4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4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变更装置,和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和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控制装置。
(4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4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的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学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5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3)上述(45)-(4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54)根据上述(49)-(5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55)根据上述(47)、(48)、(51)、(5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光量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量总和相等。
(56)根据上述(45)-(55)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57)根据上述(45)-(56)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进行成像条件调整,在该成像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光量的调整。
(5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光量进行调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5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6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的各光束的光量。
(6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6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所述光束的光量调整的处理。
(6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光量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进行所述光量调整的处理。
(6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65)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66)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上述(62)-(65)中任1项的计算机程序。
现将本发明的效果叙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各技术方案带来的具体效果如下: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装置、
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以及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控制光束的直径的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其中,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和
控制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的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其包括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机构,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机构,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9)根据上述(1)-(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静电潜影相比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0)根据上述(5)-(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的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
11)根据上述(3)、(4)、(7)、(8)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束直径的总和是一定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通过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使复数的光束的直径的总光束直径保持一定,就可以在倒易律成立的场合不会使总光束直径发生过大或不足。
12)根据上述(1)-(1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图案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由连续光束来形成,由此可以以良好的感度检测倒易律失效的影响。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3)根据上述(1)-(1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进行成像条件调整,然后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由此,可以进行与此时的感光体的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匹配的光束的直径的设定,从而得到更大的效果。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按在副扫描方向上根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直径进行调整,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加以检测,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用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8)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19)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对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即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1)一种图像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来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2)一种记录媒体,记录有上述(18)-(21)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本技术方案的效果如上述(18)-(21)所述。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包括,
浓度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控制装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直径的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变更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之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手段,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其具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2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1)根据上述(23)-(2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2)根据上述(27)-(30)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的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
33)根据上述(25)-(3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直径总和相等。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通过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使复数的光束的直径的总光束直径保持一定,就可以在倒易律成立的场合不会使总光束直径发生过大或不足。
34)根据上述(23)-(33)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图案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由连续光束来形成,由此可以以良好的感度检测倒易律失效的影响。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5)根据上述(23)-(34)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先进行成像条件的调整,然后在该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由此,可以进行与此时的感光体的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匹配的光束的直径的设定,从而得到更大的效果。
3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对光束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3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3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1)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基于曝光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处理,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以及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44)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上述(40)-(43)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该技术方案的效果如上所述。
4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基于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的变更装置;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控制光束的光量的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变更装置,和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和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4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的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学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3)根据上述(45)-(4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4)根据上述(49)-(52)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由于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将连续图像以不同图像数据进行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所以,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就可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的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
55)根据上述(47)、(48)、(51)、(5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光量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量总和相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通过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使复数的光束的直径的总光束直径保持一定,就可以在倒易律成立的场合不会使总光束直径发生过大或不足。
56)根据上述(45)-(55)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图案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由连续光束来形成,由此可以以良好的感度检测倒易律失效的影响。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来消除(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7)根据上述(45)-(56)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进行成像条件调整,在该成像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光量的调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由此,可以进行与此时的感光体的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匹配的光束的直径的设定,从而得到更大的效果。
5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光量进行调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5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的各光束的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所述光束的光量调整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光量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进行所述光量调整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5)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具有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检测手段,可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可基于该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对图形暴光场合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由此,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仅通过对由于倒易律失效而造成的潜影的变化进行补正,从而就可以减低(消除)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的相邻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时间间隔的不同而造成的图像的差异。
66)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上述(62)-(65)中任1项的计算机程序。
该技术方案的效果如(62)-(65)所述。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布置图。
图2是在图1中所使用的写入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4是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LED单元(4列)的主要部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6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站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7是图5中使用的LD阵列(4光束)。
图8(a)至(e)是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8(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8(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8(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8(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8(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
图9(a)至(e))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9(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9(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9(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9(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9(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
图10(a)至(e)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型图。图10(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0(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0(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0(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0(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
图11(a)至图11(e)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模型图。11(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1(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1(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1(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1(e)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平面图。
图12(a)至图12(e)是先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倒易律失效的模型图。图12(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2(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2(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2(d)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通过图像形成的程序让计算机进行处理来实现。作为计算机,在此,列举了PC等一般的计算机。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只要具备可以使计算机程序得以实行的计算机环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施本发明。
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媒体中。
在此,作为存储媒体,可以列举CD-ROM、软盘、CD-R、DVD等计算机可以读取的存储媒体。还可以列举HDD、闪存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FeRAM(强介电体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列举说明。本发明有很多变形,但都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图。图2是在图1中所使用的写入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是以复印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这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用传真机或打印机来进行说明。
图1表示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100,表示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复印机100主要包括读取文件的读取部101、收纳以及供给在其上形成原文件图像的转印纸的供纸部102、基于在读取部读取的原文件的图像数据制作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制作单元103、将在图像制作单元制作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上的转印单元104、定影单元105以及将在其上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排出的排纸部106。
在图2中表示的图像制作单元103包括以一定的方向(箭头方向)旋转的图像承载体201-1纸201-4、分别在各图像承载体201-1纸201-4的周围配置的充电棍202-1至202-4、曝光部203-1至203-4、显影棍204-1至204-4、除电部以及清洁部。
图像制作单元103包括分别制作黄色、青绿、品红以及黑色的四色的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制作“站”(Y站、C站、M站以及Bk站)。
转印单元104包括作为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205、进行驱动以使中间转印带205在接触部(1次转印部)与该图像承载体201-1至201-4同步旋转将调色剂图像送来的驱动棍206以及位于2次转印部的近旁作为对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电位的检测手段的表面电位传感器207。二次转印部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被搬送到中间转印带与转印棍208之间的转印纸(图中没有表示出)上的转印部分。
在复印机100中,在图1所示的各图像承载体201-1至202-4被均匀充电,并且通过从写入部来的LD(或LED)光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然后,静电潜影在显影部105被转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部被从图像承载体201-1至201-5转印到转印部件上。此后,在二次转印部调色剂图像被从转印部件上转印到转印纸上。然后,在定影部处进行定影。
[与上述技术方案(1)-(4)相关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在该图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作为控制手段(Micro-Processer)的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 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
在该MSU中装有使实质上的计算机的MSU执行使依照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的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对在副扫描方向上依照相邻的图像数据而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进一步,在MSU中,还可以装载使实质上的计算机,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个以上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图像曝光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混有与在副扫描方向上按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对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将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的处理。
LEDB(LED Drive Board)是安装LED的印刷电路板。PM(PowerModulation)调制的印刷电路板。LED(LED Drive)是控制LED发光的印刷电路板。LEDA(LED Alley)为4排LED阵列。
图4是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LED单元(4排)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构成图。
通过图3所示的机构,LED被驱动,在图像承载体201-1至201-4(参照图2)上形成静电潜影。2点横线有使用LED1,2,LED2,3,LED3,4以及LED4,1的4种类型。LED1,2、LED2,3、LED3,4为同时写入,但是LED4,1的场合,由于产生写入的时间差,由此就会产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
有关前述的技术方案(1)的实施例的由LED4以及1制作的被显影/转印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被配置在作为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205的2次转印部的附近的作为光学检测手段的光传感器207测定以及加以比较,对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以使它们为几乎是等电位。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适用上面调整的LED4的光束,以控制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LED1以及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ED4以及1的场合为约1/4000秒(4排,感光体的线速度为340mm/sec)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只有在使用LED4,1形成潜影(点,线以及面等全部)的场合,才仅将LED4的直径减至标准值的80%(空隙径)
具体是将用于通常直径的孔板与用于小直径的孔板(液晶罩)组合,在必要时可以用小口径的液晶罩使光束的直径变小.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9(a)至(e))”
参照图8(a)至8(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倒易律不成立的模型图。图8(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8(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8(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8(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8(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8(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层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8(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ED1,2,LED2,3,LED3,4的场合:
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追加说明}
1)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用4排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直径不是固定值,在必要时进行变更,所以也可以使用2排。
2)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也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3)在本实施例中用仅对LED4进行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对LED4以及LED1都加以调整。
实施例2
有关上述发明的内容的技术方案(5)-(7)的实施例
在该MSU中,存储有,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的计算机程序,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进行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还可以在MSU中存储有,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还使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来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由LE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被光传感器207测定以及加以比较,所以就须对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以使它们几乎是等电位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ED4,1写入的图像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使倒易律不成立现象得以控制。这会使控制变得复杂,因而会增加成本。
但是,在本实施中,使LED1、LED2对应于标准光束直径的减少(LED1=LED2),LED3以及LED4对应与标准直径的增加。将LED4,1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与LED2,3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形进行比较,求取使表面电位几乎相同光束直径。
但是,使LED1的对标准光束的直径的减少率与LED3对标准光束的增加率相等,以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ED1至LED4的光束直径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ED1+LED2+LED3+LED4等于调整后的LED1+LED2+LED3+LED4。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同一镜面(LED1,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D阵列不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参照))
跨镜面(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40000rpm)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光束调整值:LED1,LED4相对于标准值-10%固定
LED2,LED3相对于标准值+10%固定
用空隙器进行调整(液晶罩),具体地说,在必要时用液晶罩来调整光束直径。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9(a)至图9(e))”
参照图9(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9(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9(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9(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9(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9(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9(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层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9(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ED1,2,LED3,4的场合:
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2,3: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1μm
LE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直径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E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直径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使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幅度的差减少。
{追加}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也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3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6)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5所示的方框图与图3所示的方框图的不同点是用LD代替了LED。
即在图5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LDB(Laser diode Drive Board)是安装LD的印刷电路板。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进行脉冲宽度调制的印刷电路板。LDD(Laserdiode Drive)是进行LD点灭控制的印刷电路板。PM(Power Modulation)是指能源的调制。LDA(Laser Diode Alley)为4束LD阵列。
图6是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LD单元(4光束)的主要部构成图。通过图5所示的方框图的结构,来驱动LD,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潜影。
图6是以4光束的光学系统写入2点横向的场合为例的。
2点横线有用同一的多面镜面以及LD1,2,LD2,3,LD3,4进行写入的场合(图6的部分扩大图中右上侧)以及横跨2个多面镜面用LD4,1写入的场合(图6的部分扩大图中左下侧)的4种图案。使用LD1,2,LD2,3,L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但是用LD4,1的场合会产生写入的时间差,从而发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5),(6)的实施例
10(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10(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0(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0(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0(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0(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10(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b)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10(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由LE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被光传感器207测定以及加以比较,对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以使几乎是等电位。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跨多个镜面,由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倒易律失效现象的控制。适用上面求取的LD4光束直径。
但是,在本实施中,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同一镜面(LED1以及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D阵列不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参照)
跨镜面(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40000rpm)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光束调整值:仅使用LED4,1来形成潜影时(点,线,面等)的场合,只将LD4减小到标准值的80%。
通常是将通常用的孔径器与小口径用的孔径器(液晶罩)组合起来使用,在必要时用液晶罩来使光束直径变小。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9(a)至(e))”
LED1,2、LED2,LED3,LED3,4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2μm
{追加说明}
在实施例中,用4光束的掺合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直径不是固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变更,因此可以使用2光束的。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在实施例中,仅对LD1进行了调整,但也可以对LD1,4两方进行调整。
实施例4
有关上述(4)的实施例
由LE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被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使它们几乎是等电位,所以就需要对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以使它们几乎是等电位。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跨多个镜面,由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的控制,适用上面求取的LD4光束直径。但是
1)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由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
2)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的控制。
就会是复杂的控制变的必要,从而增加成本。
但是,在本实施中,将LD1,LD4的对标准光束的直径的减少(LD1=LD4),使LED3相对于标准光束增加(LD2=LD)。将LD4,1形成的标准调色剂图像与LD2,3形成的标准调色剂图像进行比较,求得使它们几乎成为等电位的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
但是,要使LD1的对标准光束的直径的减少率与LD3对标准光束的增加率相等,以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D1至LD4的光束直径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D1+LD2+LD3+LD4等于调整后的LD1+LD2+LD3+LD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同一镜面(LD1,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D阵列不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参照)
跨镜面(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40000rpm)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LD1,LD4相对于标准值-10%固定
LD2,LD3相对于标准值+10%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11(a)至图11(e))”11(a)至11(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11(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1(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1(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1(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1(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11(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b)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11(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D1,2、LD3,4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D2,LD3: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直径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直径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使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幅度的差减少。
{追加说明}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为了使光束的直径变小,所以有时要将LD阵列倾斜.在该情况下,由于有极小的写出位置的变化(μm级),所以有一点极小的写入时间差。)
实施例5
“上述技术方案(9)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1)-(4)的实施例。
实施例6
“上述技术方案(10)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5)-(8)的实施例。
实施例7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1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3)、(4)、(7)、(8)的实施例。
实施例8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12)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上述技术方案(1)-(8)的实施例(特别是,参照图8(a)-(e)至图11(a)-(e))
实施例9
“上述技术方案(13)的实施例的说明”
感光体的感度以及显影γ随着时间以及环境发生变化。在进行图像制作条件的调整(工程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场合,如该图像制作条件的调整结束后,接着进行各光束的直径的调整时,就可以设定与这时的感光体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相适应的光束,由此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实施例10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4)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11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5)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的实施例。
实施例12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6)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的实施例。
实施例13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7)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的实施例。
实施例14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8)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15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9)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的实施例。
实施例16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0)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的实施例。
实施例17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7)的实施例。
实施例18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2)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1)-(8)的实施例。
实施例19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27)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在该图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作为控制手段(Micro-Processer)的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 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
在该MSU中,装有使实质上的计算机(例如微处理器)执行使依照图像数据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的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依据该转印部件上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另外,在MSU中,还可以装载使实质上的计算机,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个以上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图像曝光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将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LEDB(LED Drive Board)是安装LED的印刷电路板。PM(PowerModulation)调制的印刷电路板。LED(LED Drive)是控制LED发光的印刷电路板。LEDA(LED Alley)为4LED阵列。
图4是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LED单元(4列)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构成图。
通过图3所示的机构,LED被驱动,在图像承载体201-1至201-4(参照图2)上形成静电潜影。2点横线有使用LED1以及2,LED2,3,LED3,4以及LED4,1的4种类型。LED1以及2,LED2以及3,LED3以及4为同时写入,但是LED4以及1的场合,由于产生写入的时间差,由此就会产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24)的实施例]
由LED4以及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被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调整以及求取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以使它们几乎是等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ED4,1写入的图像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适用先前求得的LED4的光束的直径,以控制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LED1以及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ED4以及1的场合为约1/4000秒(4排,感光体的线速度为340mm/sec)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只有在使用LED4,1形成潜影(点,线以及面等全部)的场合,才仅将LED4的直径减至标准值的80%(空隙径)。
具体是将用于通常直径的空隙器与用于小直径的空隙器(液晶罩)组合,在必要时可以用小口径的液晶罩使光束的直径变小。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7(a)至(e))”
参照图8(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倒易律不成立的模型图。图8(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8(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8(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8(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8(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8(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8(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ED1以及2,LED2,3,LED3,4的场合:
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4以及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追加}
1)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用4排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直径不是固定值,在必要时进行变更,也可以使用2排。
2)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也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20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5)、(26)的实施例]
将由LE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以及2,LED2以及3,LED3以及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在转印部件的上由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求取LED4,1的场合的LED1以及LED4的光束的直径(LED=LED4),以使它们几乎是等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由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但是,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会使控制变得复杂,从而会增加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LED4,1对应于标准光束直径加以减低(LED4与LED1相等),并且将LED2以及3的光束直径对应与标准直径予以增加(LED2与LED3相等),然后将LED4,1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与LED2,3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进行比较,以求取使它们的光学浓度几乎相等的光束的直径。
但是,要使LED1对应于标准光束直径的减少率与LED3的光束直径对应与标准直径的增加相等,以便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ED1至LED4的光束直径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ED1+LED2+LED3+LED4等于调整后的LED1+LED2+LED3+LED4。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
曝光后的电位:-100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光束调整值:LED1,LED4相对于标准值-10%(依据PM)固定LED2,LED3相对于标准值+10%(依据PM)固定调整空隙径(液晶罩),在必要时用液晶罩来调整光束直径。
写入时间间隔:
ED1,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
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4排阵列,感光体线速度为340mm/秒)。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9(a)至(e))”
图9(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9(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9(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9(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9(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9(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这些图中的横轴以及纵轴所表示的内容与图8(a)至8(e)表示的内容相同。
LED1,2、LED3,4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ED2,LED3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1μm
LE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直径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E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直径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使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幅度的差异减少。
{追加说明}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较少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21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7)-(30)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5、图7表示了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7)-(30)的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5表示的方框图与图3中所表示的方框图的不同点在于用LD代替了LED。
即在图5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LDB(Laser diode Drive Board)是安装LD的印刷电路板。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进行脉宽调制的印刷电路板。LDD(Laserdiode Drive)是进行LD点灭控制的印刷电路板。PM(Power Modulation)是指能源的调制。LDA(Laser Diode Alley)为4排LD阵列。
图7是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LD单元(4光束)的主要部构成图。通过图5所示的方框图的结构,来驱动LD,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图6是以4光束的光学系统写入2点横线的场合为例的。
2点横线有用同一的多面镜镜面以及LD1,2,LD2,3,LD3,4进行写入的场合(图7的部分扩大图中右上侧)以及跨2个多面镜镜面用LD4,1写入的场合(图7的部分扩大图中左下侧)的4种图案。使用LD1,2,LD2,3,L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但是用LD4,1的场合会产生写入的时间差,从而发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27)-(28)的实施例]
图像10(a)至图10(e)使以4光束光学系统进行2点横线的写入为例的。
图10(a)至(e)表示了用4光束的光学系统进行2点横线的场合。
图10(a)至(e)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模型图。图10(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0(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0(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0(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0(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这些图中的横轴以及纵轴所表示的内容与8(a)至8(e)表示的内容相同。
将由L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D1,2,L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在转印部件上由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求取LD4,1的场合的LD4的光束的直径,以使它们几乎是等浓度。
在进行图像处理时,通过坐标,来认识是否是跨越多面镜的镜面并由LD4,1写入的图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的控制,适用上面求取的LD4的光束的直径。在本实施例的场合,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
同一个镜面的场合(ED1,2,LED2,3,LED3,4),为同时写入(不使LD阵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相同(参照**))。
横跨复数个镜面的场合(LED4以及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体,40000rpm)。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光束的直径的调整值:只有在使用LD4,1形成潜影(点,线以及面等全部)的场合,才仅将LD4的直径减至标准值的80%(空隙径)
具体是将用于通常直径的空隙器与用于小直径的空隙器(液晶罩)组合,在必要时可以用小口径的液晶罩使光束的直径变小。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10(a)至(e))”
LD1,2,LD2,3,LD3,4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追加说明}
在实施例中,用4光束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直径不是固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变更,因此可以使用2光束。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22
[上述技术方案(29),(30)的实施例]
将由LD4以及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D1、2,LD2、3,L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在转印部件上用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求取LD4,1的场合的LD1以及LED4的光束的直径(LED1与LED4相等),以使两图像为近乎同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D4,1写入的图像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但是,
1)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
2)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
会使控制变得复杂,从而会增加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LD4,1对应于标准光束直径加以减低(LD4与LED1相等),并且将LD2,3的光束直径对应与标准直径予以增加(LD2与LD3相等),然后将LED4,1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与LD2以及3形成的基准调色剂进行比较,以便求得使光学浓度近乎相等的光束的直径。
但是,要使LD4对应于标准光束直径的减少率与LD3对应于的标准直径的增加率相等,以便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ED1-LED4的光束直径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ED1+LED2+LED3+LED4等于调整后的LED1+LED2+LED3+LED4。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同一个镜面的场合(LD1,2,LD2,3,LD3,4),为同时写入(不使LD阵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相同(参照**));横跨复数个镜面的场合(L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40000rpm)。
光束的直径标准值: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光量调整值:LD1,LD4的光束直径相对于标准值-10(依据PM)固定,
LD2,LD3的光束直径:相对于标准值+10(依据PM)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11(a)至(e))”
图11(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11(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1(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1(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1(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1(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这些图中的横轴以及纵轴所表示的内容与8(a)至8(e)表示的内容相同。
LD1,2,LD3,4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85μm
LD2,LD3的场合:光束直径无变更,约85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1μm
LD4,1:光束直径无变更:约100μm,→光束直径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直径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直径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使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幅度的差减少。
{追加说明}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为了使光束的直径变小,所以有时要将LD阵列倾斜。在该情况下,由于有极小的写出位置的变化(μm级),所以有一点极少的写入时间差。
实施例23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26)的实施例。
实施例24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2)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7)-(30)的实施例。
实施例25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3)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5)、(26)、(29)、(30)的实施例。
实施例26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4)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30)的实施例(特别是,参照图8(a)-(e)至图11(a)-(e))
实施例27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5)的实施例的说明”
感光体的感度以及显影γ随着时间以及环境发生变化。在进行图像制作条件的调整(工程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场合,如该图像制作条件的调整结束后,接着进行各光束的直径的调整时,就可以设定与这时的感光体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相适应的光束,由此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实施例28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6)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的实施例。
实施例29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7)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4)的实施例。
实施例30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8)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5)的实施例。
实施例31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9)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6)的实施例。
实施例32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0)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的实施例。
实施例33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5)的实施例。
实施例34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2)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7)的实施例。
实施例35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3)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9)的实施例。
实施例36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4)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23)-(30)的实施例。
实施例37
[有关上述(35)-(39)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6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用的成像站的结构图。在图3中,在LD单元301的出射光的光路上,配置有圆柱透镜302,在透过该302的光路上有第一反射镜303。在第一反射镜303的反射光路上,配置有被马达驱动器304驱动而旋转的多面镜(或称多面镜)用马达305。在该马达305上配置有多面反射镜。在多面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fθ透镜306。在该fθ透镜306的光路上,配置有fθ透镜307。在该fθ透镜307的光路上,有BTL透镜308。在BTL透镜308的光路上,有第二反射镜309。在第二反射镜309的光路上,有第三反射镜310。在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设置有感光鼓311。
312为防尘过滤器;313为排气扇;314为吸气扇;315为同步检测传感器;316为防尘玻璃。
LED被设置在的图6中的第二反射镜的位置上。
“上述技术方案(45)-(48)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3,图4是说明与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5)-(48)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图4是图3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用的LED阵列。
在图3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作为控制手段(Micro-Processer)的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 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
在该MSU中,装有使实质上的计算机执行使依照图像数据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的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基于相邻的图像数据而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依据该转印部件上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或者,在MSU中,还可以装载使实质上的计算机,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个以上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图像曝光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光量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图4是LED单元(4排)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如该图所示,复数的LED基片以间隔δ排列成复数行(图4中为4行,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被配置为图5所示的阵列(LEDA)。
通过图3所示的结构,LED被驱动,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2点横线有4种图案,分别使用LED1,2、LED2,3、LED3,4以及LED4,1来形成。LED1,2、LED2,3、LED3,4为同时写入,但是LED4,1的场合,由于产生写入的时间差,由此就会产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此后,在显影装部将潜影变成调色剂图像,并转印到转印部件(带)上,进一步,该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光学检测手段检测,得知其浓度。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5)、(46)的实施例]
有关上述(35)1的实施例的由LED4以及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以及2,LED2以及3,LED3以及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被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求取LED4,1的场合的LED4的光束的光量,以使它们几乎为等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ED4以及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适用前面求得的LED4的光束的光量,以控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其后,在显影部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件上。进一步,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被光学检测装置检测。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写入时间间隔:LED1、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
LED4以及1的场合为约1/4000秒(4列LED阵列,感光体的线速度为340mm/sec)
光量调整值:仅在使用LED1,4的形成潜影(点,线,面图像等)的场合,只使LED1为-25%(依据PM)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8(a)至(e))”
8(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实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8(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8(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8(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8(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8(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8(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b)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8(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8(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ED1,2、LED2,3、LED3,4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调整后:约85μm
LED4,1:光量无变更:约100μm,→光束光量变更后:约85μm
{追加}
1)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用4排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光量不是固定值,在必要时进行变更,也可以使用2排。
2)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也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38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7),(48)的实施例]
将由LE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ED1,2,LE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由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调整求取LED4,1的场合的LED1及LED4的光量(LED=LED4),以使它们几乎是等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由LE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但是,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会使控制变得复杂,从而会增加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LED4以及1对应于标准光束光量加以减低(LED4与LED1相等),并且将LED2以及3的光束光量对应与标准光量予以增加(LED2与LED3相等),然后将LED4,1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与LED2,3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进行比较,以求取使光学浓度几乎相等的光量。
但是,要使LED1对应于标准光束光量的减少率与LED3的光束光量对应与标准光量的增加相等,以便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ED1至LED4的光束光量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ED1+LED2+LED3+LED4等于调整后的LED1+LED2+LED3+LED4。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光束的直径: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写入时间间隔:
ED1,2,LED2,3,LE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4排阵列,感光体线速度为340mm/sce)。
光束调整值:LED1,LED4相对于标准值-11%(依据PM)固定LED2,LED3相对于标准值+11%(依据PM)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9(a)至(e))”图9(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9(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9(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9(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9(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9(e)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平面图。在9(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9(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9(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ED1,2、LED3,4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变更后:约85μm
LED2,3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变更后:约91μm
LED4,1:光量无变更:约100μm,→光量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光量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E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光量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减少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宽度的差。
{追加说明}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较少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39
[有关上述(49)-(52)的实施例的说明]
图5、7表示了有关上述(49)-(52)的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是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LD单元
图5表示的方框图与图3中所表示的方框图的不同点在于用LD代替了LED。
即在图5中,SBU(Ssensor Board Unite)是进行增幅以及A/D变换的单元。SICU(Scanner & Image Processing Control Unit)是图像系统主要电路板。IPU(image processing Unit)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单元。MSU(MemorySupercharger Unit)是进行图像的压缩/展开,并且具有存储器/HDD控制器的单元。LDB(Laser diode Drive Board)是安装LD的印刷电路板。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进行脉宽调制的印刷电路板。LDD(Laserdiode Drive)是进行LD点灭控制的印刷电路板。PM(Power Modulation)是指能源的调制。LDA(Laser Diode Alley)为4列LD阵列。
图7是在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LD单元(4光束)的主要部构成图。通过图5所示的方框图的结构,来驱动LD,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图7是以4光束的光学系统写入2点横向的场合为例的。
2点横线有用同一的多面镜面以及LD1,2,LD2,3,LD3,4进行写入的场合(图7的部分扩大图中右上侧)以及跨2个多面镜面用LD4,1写入的场合(图7的部分扩大图中左下侧)的4种图案。使用LD1,2,LD2,3,LD3,4的场合为同时写入,但是用LD4,1的场合会产生写入的时间差,从而发生上述的倒易律不成立的现象。
其后、在显影部制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件(转印带)上。进一步,将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用光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有关上述(49),(50)的实施例]
图10(a)至(e)表示了用4光束的光学系统进行2点横线的场合。图10(a)至(e)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模型图。图10(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0(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0(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0(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0(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10(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0(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10(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将由L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D1,2,LD2,3,LE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由光传感器加以测定并比较,调整以求取LD4,1的场合的LD4的光量,以使它们近乎等浓度。
在进行图像处理时,通过坐标,来认识是否是跨越多面镜的镜面并由LD4,1写入的图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的控制,适用上面求取的调整的LD4的光束的光量。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光束直径: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写入时间间隔:
同一个镜面的场合(ED1,2,LED2,3,LED3,4),为同时写入(不使LD阵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参照**))。
跨复数个镜面的场合(LE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镜,40000rpm)。
光量的调整值:仅在使用LD4,1形成潜影(点,线以及面等)的场合,只将LD1的光量-25%(依据PM)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11(a)至(e))”
LD1,2,LD2,3,LD3,4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变更后:约85μm
LD4,1:光量无变更:约100μm,→光量变更后:约85μm
{追加说明}
在实施例中,用4光束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光束的光量不是固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变更,因此也可以使用2光束的。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实施例40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1),(52)的实施例]
将由LD4,1制作的基准图像(2点横线的集合)和由LD1、2,LD2、3,LD3、4中的至少1组制作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光学浓度用光传感器测定以及加以比较,调整并求取必要的LD4,1的场合的LD1以及LD4的光量(LED1与LED4相等),以使它们的近乎同浓度。
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但是,
1)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从坐标对是否是LD4,1写入的图像与否进行认识,
2)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控制以抑制倒易律不成立现象。
会使控制变得复杂,从而会增加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LD4,1对应于标准光束光量加以减低(LD4与LD1相等),并且将LD2,3的光束光量对应与标准光量予以增加(LD2与LD3相等),然后将LED4,1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与LD2以及3形成的基准调色剂进行比较,以求得使光学浓度近乎相等的光束的光量。
但是,要使LD1对应于标准光束光量的减少率与LD3对应于标准光量的增加率相等,以便使调整前与调整后的LED1-LED4的光束光量总和不发生变化。即调整前的LED1+LED2+LED3+LED4等于调整后的LED1+LED2+LED3+LED4。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各数据如下:
充电电位:-800V
曝光后的电位:-100V
析像度:1200dpi
光量(感光体表面):0.44μJ/cm2
光束直径:副扫描方向为70μm;主扫描方向:55μm。
写入时间间隔:同一个镜面的场合(LD1,2,LD2,3,LD3,4),为同时写入(不使LD阵倾斜,写出的位置相同相同(参照**));
横跨复数个镜面的场合(LD4,1的场合)为约1/4000秒(6面,40000rpm)。
光量调整值:LD1,LD4的光束光量相对于标准值-11%(依据PM)固定,
LD2,LD3的光束光量:相对于标准值+11%(依据PM)固定
“2点横线的宽度(1200dpi)的结果(参照图11(a)至(e))”
图11(a)至(e))是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型图。图11(a)表示了2点横线的静电潜影的平面图;图11(b)表示了感光体表面的电位;图11(c)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图11(d)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侧面图;图11(e)表示了调色剂图形的平面图。在11(a)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b)中,横轴表示了电位,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c)中,横轴表示了浓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图11(d)中,横轴表示了调色剂图像的厚度,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在11(e)中,横轴表示了主扫描方向,纵轴表示了副扫描方向。
LD1,2,LD3,4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变更后:约85μm
LD2,3的场合:光量无变更,约85μm,→光量变更后:约91μm
LD4,1:光束光量无变更:约100μm,→光束光量变更后:约92μm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的光量并不随着写入的图案而发生变化,而是固定值。由此虽然不能说不管用那一个LD的组合进行写入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直线的宽度,但是却可以不需进行复杂的控制,仅将光束的光量按固定值进行变更,就可以减少由于倒易律不成立而造成的直线的幅度的差。
{追加说明}
虽然即使是600dpi,也可能发生倒易律不成立。但是,由于原来的线的幅度粗,所对显影的影响小并不太明显。因此,在析像度小的场合,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少量的变更即可。另外,在时间间隔比1/4000sec小的情况,也是仅对光束的光量加以小量的变更即可。
(**)为使光束的光量变小,所以有时要将LD阵列倾斜。在该情况下,由于有极小的写出位置的变化(μm级),所以有一点极小的写入时间差。
实施例41
有关上述(53)的实施例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3)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7)-(49)的实施例。
实施例42
“有关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4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7)的实施例。
实施例43
“有关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5)1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7)、(48)、(51)、(52)的实施例。
实施例44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6)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5)-(52)的实施例(特别是,参照图8(a)-(e)至图11(a)-(e))
实施例45
“有关上述(57)的实施例的说明”
感光体的感度以及显影γ随着时间以及环境发生变化。在进行成像条件的调整(工程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场合,如该成像条件的调整结束后,接着进行各光束的光量的调整时,就可以设定与此时的感光体感度、显影γ(对显影电位的显影特性)相适应的光束,由此可以得到更大的效果。
实施例46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8)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5)的实施例。
实施例47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9)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6)的实施例。
实施例48
“有关上述技术方案(60)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7)的实施例。
实施例49
“有关上述(61)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8)的实施例。
实施例50
“有关上述(62)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5)的实施例。
实施例51
“有关上述(63)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6)的实施例。
实施例52
“有关上述(64)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7)的实施例。
实施例53
“有关上述(65)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8)的实施例。
实施例54
“有关上述(66)的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有关上述(45)-(52)的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存储有图像形成程序的记录媒体。

Claims (6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装置、
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以及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控制光束的直径的控制装置。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其中,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和
控制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致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写入的时间间隔发生偏离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其包括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机构,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控制机构,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静电潜影相比较。
10.根据权利要求5-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是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11.根据权利要求3、4、7、8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束直径是一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进行成像条件调整,然后在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按在副扫描方向上根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直径进行调整,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加以检测,依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用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杂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18.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图像曝光用的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
19.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混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场合,对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2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即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场合,依据各镜面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进行检测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处理。
21.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电位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电位来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22.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2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包括,
浓度检测装置,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
控制装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直径的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来变更光束的直径。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之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控制装置。
2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图像曝光的各个光束的直径加以调整。
2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手段,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2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的场合,依据各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其具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直径。
2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3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将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
31,根据权利要求23-26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32.根据权利要求27-30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33.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直径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直径总和相等。
34.根据权利要求23-33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3-34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先进行成像条件的调整,然后在该成像条件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直径的调整。
3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对光束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按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
3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进行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将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3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时间的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
3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40.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的处理的同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进行调整的处理。
41.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中,将时间间隔变长的光束的直径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光束的直径要小的处理。
4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束的直径调整处理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基于曝光时间间隔对光束的直径加以变更的处理。
4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处理,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以及在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调整光束的直径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直径要小。
44.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权利要求40-43中任一项的计算机程序。
4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基于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的变更装置;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基于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来控制光束的光量的控制装置。
4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基于该时间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其中,
具有可以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的浓度的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根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4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包括,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变更装置,和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检测装置,和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控制装置。
4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变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变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中包括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图像曝光场合的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4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装置,其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的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光学检测;
控制装置,其依据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5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相混杂时,依据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其中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进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包括
变更手段,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光学检测装置,其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且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反射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其包括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光学检测装置;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53.根据权利要求45-48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54.根据权利要求49-52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数据为同一的,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图像与使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曝光而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相比较。
55.根据权利要求47、48、51、52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光束的光量调整前后,复数的光束的光量总和相等。
56.根据权利要求45-55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基准调色剂的图案是由连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形成的。
57.根据权利要求45-56中的任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进行成像条件调整,在该成像调整结束后,进行各光束光量的调整。
5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依据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依次曝光,其中包括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基于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光束光量进行调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5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用基于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将时间间隔长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一方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对所述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
6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照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
其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的各光束的光量。
6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中,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其中
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并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所述光量。
62.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基于图像数据的光束在图形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处理,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
依据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对各个光束的光量进行调整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并且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所述光束的光量调整的处理。
6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用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在图像承载体的副扫描方向上依次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其中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的功能:
在副扫描方向上用邻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的时间间隔不同的场合,对时间间隔长的光束的光量进行使其始终比时间间隔短的光束的光量要小的处理;
检测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基于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进行所述光量调整的处理。
6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按图像数据的复数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
该计算机程序还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在副扫描方向上依据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基于曝光间隔对各光束的光量加以变更的处理;
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的处理;
在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的处理;
并且基于在所述在转印部件上形成的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各光束的光量的处理。
65.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使实质上的计算机进行,依据图像数据的3条以上的光束被多面镜反射而扫描从而在图像承载体上进行曝光的图像形成处理,其中还使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
变更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以相邻的图像数据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和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场合,将用不同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进行变更,使其始终比仅用同一的多面镜的镜面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量要小;
检测处理,对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
基准图像形成处理,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形成基准调色剂图像;
调整处理,依据该基准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调整图像曝光场合的各光束的光量
66.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有权利要求62-65中任1项的计算机程序。
CN2007100077198A 2006-01-27 2007-01-29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9715/06 2006-01-27
JP019451/06 2006-01-27
JP019698/06 2006-01-27
JP2006019451A JP2007196580A (ja) 2006-01-27 2006-01-2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019698A JP4713351B2 (ja) 2006-01-27 2006-01-2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19715A JP2007196589A (ja) 2006-01-27 2006-01-2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809A true CN101008809A (zh) 2007-08-01
CN101008809B CN101008809B (zh) 2010-12-15

Family

ID=3845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77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8809B (zh) 2006-01-27 2007-01-29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96580A (zh)
CN (1) CN1010088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075B (zh) * 2007-08-06 2011-01-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CN102789155A (zh) * 2009-06-05 2012-11-21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成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3060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10231758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3644B2 (ja) * 2007-08-24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潜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3676B2 (ja) * 2009-02-02 2014-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2770B2 (ja) * 1975-10-24 1984-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ハ−フト−ン記録装置
JP2005212223A (ja) * 2004-01-28 2005-08-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9534B2 (ja) * 2004-12-20 2006-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075B (zh) * 2007-08-06 2011-01-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US7933528B2 (en) 2007-08-06 2011-04-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correcting density nonuniformity
CN102789155A (zh) * 2009-06-05 2012-11-21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成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186906B2 (en) 2009-06-05 2015-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medium ima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89155B (zh) * 2009-06-05 2016-01-20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成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3060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8929757B2 (en) 2011-06-15 2015-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thickness and area ratio of toner layer
CN110231758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10231758B (zh) * 2018-03-06 2022-04-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96580A (ja) 2007-08-09
CN101008809B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8809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7272333B2 (en)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s using linear array in specular mode
US8687036B2 (en) Light source driver,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694637A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uses plural laser beams
KR20000027725A (ko) 인쇄기 및 그 컬러 레지스트레이션 에러 보정방법
CN118496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23332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060192843A1 (en) LED array expo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5009396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hotoconductive body,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DE60213306T2 (de)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Steuerung der Lichtmenge von mindestens zwei Laserstrahlen
CN104102105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基准图像的读取方法
JP20050749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質調整システム
JP20070905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るライン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方法
JP2008035515A (ja) デジタルスキャン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10694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789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034980A (en) Laser scanning unit module
JP47133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5973795A (en) Toner mark for toner concentration control
JP20071965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3182151A (ja) 画像濃度調整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91403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の輝度補正方法及び補正値を書き込んだメモリ部を備えた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52626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78123A (ja) デジタル画像形成方法、デ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024468A1 (en) Exposur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exposure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