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5524A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5524A
CN101005524A CNA2007100020931A CN200710002093A CN101005524A CN 101005524 A CN101005524 A CN 101005524A CN A2007100020931 A CNA2007100020931 A CN A2007100020931A CN 200710002093 A CN200710002093 A CN 200710002093A CN 101005524 A CN101005524 A CN 101005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housing
mentioned
direction indication
indication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20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9139C (zh
Inventor
福家正刚
上杉雅树
森田博
太田雄一
田中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5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91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91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33Including a rotatable display body pa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在第2壳体(2)的操作面上设置十字键(242e),并且在第2壳体(2)的一个侧面设置侧面左右键(203),该侧面左右键(203)具有与十字键(242e)中的2方向的键相同的功能。并且,在显示部(14)朝向外面折叠时,在第1壳体(1)侧面中的与侧面左右键(203)相同侧的侧面,与侧面左右键(203)接近地设置侧面上下键(104),该侧面上下键(104)具有与十字键(242e)中的其他2方向键相同的功能。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关于具备具有显示部的第1壳体和具有操作部的第2壳体,并且可以在露出显示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壳体重叠设置在上述第2壳体的操作部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便携电话机中存在如下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通过双轴铰链连接具有显示部的第1壳体和具有操作部的第2壳体,不管将显示部作为正面还是背面均可折叠。例如,作为这种折叠式便携电话机,在特开2005-277627号公报中公开一种在第2壳体的背面侧设置了镜头的带照相功能的便携电话机。并且,在该便携电话机中,在第2壳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快门按钮,在第2壳体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十字键(4方向键)和确定键。设置在第2壳体侧面的十字键和确定键,与设置在第2壳体的操作面(表面)上的用于进行各种设定/功能转换的十字键和确定键,具有相同的功能。并且,设置在第2壳体侧面的十字键和确定键为,可判明与设置在操作面的十字键和确定键的对应关系那样的形状或构成。
由此,在特开2005-277627号公报公开的便携电话机中,不仅是在将第1壳体相对于第2壳体打开的状态,而且在将显示部朝向外面折叠第1壳体的状态,也可以进行各种设定/功能转换。并且,在将显示部朝向外面折叠第1壳体的状态,可以进行照相机摄像,并且,此时关于照相机摄像的各种设定,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第2壳体侧面的十字键和确定键来进行。
由于在十字键的情况下,4个键操作部邻接,可以用同一手指进行操作,因此很方便。但是,由于十字键是将4个方向键的键面(key top)连接而一体化的组合键,因此,与将独立构成的4个方向键并列设置的情况相比,其安装空间很小即可,但键本身很大。因此,如特开2005-277627号公报所记载的便携电话机具有如下的缺点,在将十字键设置在一个壳体侧面的情况下,需要使该壳体的厚度变厚,不可实现便携电话机的薄型化。
并且,在特开2004-270807号公报所记载的指甲刀式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特开2005-136778号公报所记载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特开2005-109538号公报所记载的转动式便携电话机等,在壳体侧面设置十字键(4方向键)的情况下,也产生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侧面的方向指示键,用同一手指连续地进行4个方向的指示,并且,可以实现设备的薄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具备具有显示部(14)的第1壳体(1)、和具有操作部(24)的第2壳体(2),并且可以在露出显示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壳体重叠配置在上述第2壳体的操作部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除设置在上述操作部的操作键之外,还具备:
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a及203b/图8B的203a及104a)在上述第2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相互接近地设置;以及
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a及104b/图8B的203b及104b)在上述第1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相互接近地设置,
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所设置的上述第1壳体的侧面为,在露出显示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壳体重叠设置在上述第2壳体的操作部上时,位于与上述第2壳体的上述侧面相同侧的侧面,
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与上述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接近地设置。
上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可以通过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双轴铰链连接,以便使上述第1壳体能够以显示部朝向外部或显示部朝向第2壳体的方式相对于上述第2壳体被折叠。
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可以通过滑动机构连接,以便上述第1壳体可在上述第2壳体上滑动。
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可以通过在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枢轴连接,以便上述第1壳体可相对上述第2壳体在平面内旋转。
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a)可以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上述第2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b)可以是用于输入与上述第3方向指示键反方向的方向指示的键,
上述第3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a)可以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上述第4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b)可以是用于输入与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反方向的方向指示的键。
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图8B的203a)可以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位于与该第1方向指示键对角的第3方向指示键(图8B的203b)可以是用于输入与该第1方向指示键的方向指示相反的方向,
上述第2方向指示键(图8B的104a)可以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位于与该第2方向指示键对角的第4方向指示键(图8B的104b)可以是用于输入一个与该第2方向指示键的方向指示相反的方向。
设置在上述第2壳体侧面的上述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的键面部可以是连接着的。
设置在上述第1壳体侧面的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的键面部可以是连接着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正面图。
图3是图1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背面图。
图4是将显示部14朝向内侧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A是图4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右视图。
图5B是图4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左视图。
图5C是将耳机盖206和外部连接端子盖208取下时的图4状态的左视图。
图6A是将显示部14朝向外侧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B是图6A的重要部位放大图。
图7A是图6A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右视图。
图7B是图6A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左视图。
图8A是表示侧方向键以外的键的设置的图。
图8B是表示侧方向键以外的其他键的设置的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在滑动式便携电话机中的例子的图。
图10A到图10C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在转动式便携电话机中的例子的图。
图11A到图11C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在指甲刀式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中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使用了双轴铰链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为例,根据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将使用了双轴铰链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正面图。图3是图1状态的便携电话机100的背面图。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具备设置了显示部14的第1壳体1、和设置了操作部24的第2壳体2。显示部14由液晶显示器等电光显示器件构成,操作部24由具有多个操作键的按键盘构成。并且,第1壳体1相对于第2壳体2开闭自由且转动自由地连接。
第1壳体1由在图示的状态下折叠时位于内侧(第2壳体2侧)的前壳12、和位于外侧的后壳13构成。在前壳12的下端部设置有前铰链壳16。并且,在后壳13的下端部设置有后铰链壳17。
在前壳12和后壳13之间收纳有中壳(未图示)和扬声器15等,该中壳对构成显示部14的电光显示装置和电路基板(未图示)等进行支持。
并且,在将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打开的状态,使第1壳体1相对于第2壳体2进行转动动作时作为中心的上下延伸的转动轴3,通过第1托架(未图示)被固定在中壳上。在转动轴3的下端部以与转动轴3垂直的方式安装有向第2壳体2侧延伸的第2托架5。该第2托架5的向第2壳体2侧延伸的端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开闭轴4。在使第1壳体1相对于第2壳体2进行转动动作时以该开闭轴4为中心。并且,转动轴3和第2托架5的一部分成为,被前铰链壳16和后铰链壳17盖住,从外侧看不到。并且,第2托架5的剩余部分及开闭轴4为,被开闭轴部前盖18和开闭轴部后盖19盖住,从外侧看不到。
第2壳体2由折叠时位于内侧(第1壳体1侧)的前壳22、和位于外侧的后壳23构成。
在前壳22和后壳23之间收纳有中壳(未图示)和构成操作部24的具备多个操作键的按键盘、话筒(未图示)、电池(未图示)、照相单元26等,该中壳对设有控制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的整体的主处理器等的电路基板进行支持。
前壳22为前表面侧凹下的大体箱形。在前壳22的前表面上形成俯视为大体长方形的开口部221。该开口部221用来使按键盘的操作键部露出。
按键盘、即操作部24作为操作键,具有拨号键242a、发送键242b、电源/结束键242c、记录/清除键242d、十字键(4方向键)242e、确定键242f、应用键242g、邮件键242h、地址簿键242i、以及网络连接键242j。拨号键242a包括10个文字·数字键、星号键、及井号键,用于进行电话号码的输入和文字的输入。发送键242b用于进行拨通电话和邮件发送。电源/结束键242c用于进行电源的通/断和结束进行中的处理(通话结束等)。记录/清除键242d用于进行通话记录(通话录音)和清除(取消?)输入的文字和数字等。十字键242e是将4个方向键(即,上键、下键、右键、以及左键)的键面连接并一体化的组合键,用于进行显示部14所显示的菜单的项目选择和(将显示部14所显示的菜单切换到上级菜单或下级菜单)菜单切换等。确定键242f用于进行主菜单的呼出和对由十字键242e所选择的项目(即,设定对象或使用功能等)进行确定等。应用键242g用于直接显示由十字键和确定键的操作可显示的子菜单之一的应用菜单。邮件键242h用于直接显示由十字键和确定键的操作可显示的子菜单之一的邮件菜单。地址簿键242i用于直接显示由十字键和确定键的操作可显示的子菜单之一的地址簿。以及网络连接键242j用于直接显示由十字键和确定键的操作可显示的子菜单之一的网络连接菜单。
并且,在前壳22及后壳23的上端部形成俯视大致为长方形的切口部222。在该切口部222的内部设置有开闭轴4。另外,如上所述,开闭轴4被开闭轴部的前盖18和开闭轴部的后盖19盖住,从外侧看不到。
后壳23为背面侧凹下的大致箱形的构造。后壳23的底面上形成开口部,使收纳在内部的电池可以取出到外部,该开口部由电池盖231盖住。并且,在后壳23的底面上露出灯233、摄像用照明灯234、红外线通信用的红外线接口235等,在起动收纳在内部的照相单元26的镜头部261、照相机时或摄像时,灯233进行点灯闪光。
第2壳体2的中壳由镁合金构成。在第2壳体2的中壳的上端部通过未图示的托架安装着开闭轴4。
并且,在第2壳体2的中壳的背面侧,安装有未图示的设置了主处理器、存储器、调制解调器、TV调谐器、电源IC等的电路基板。在第2壳体2的中壳的前表面侧安装有键基板。该键基板上与多个操作键242a~242j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具备圆顶开关那样的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的薄型按压式开关。另外,由于十字键242e是将4个方向键的键面连接并一体化的组合键,因此在十字键242e上与各个方向键部对应地设置有4个按压式开关。
在键基板的前表面上设置具有多个操作键242a~242j的按键盘。按键盘具有:橡胶基座(未图示),与成为各个操作键的按钮部的凸部一体地形成;中框架241,覆盖除凸部以外的橡胶基座;键面,安装在凸部的顶端。中框架241由不锈钢等金属板构成,具有作为加强板的功能和作为装饰板的功能。并且,中框架241形成为比在前壳22上形成的开口部221大,其周缘部由前壳22覆盖。
并且,在中框架241的左上即右上角部,形成沿着各个角部隆起为圆弧状的第1凸部28a、28b。在折叠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时,这些第1凸部28a、28b用于防止转动轴3以及开闭轴4的各个壳体1、2的松动。并且,在左上的角部设置的第1凸部28a的附近、即第1凸部28a的与开闭轴24侧的相反侧的根部,形成话筒孔251。话筒孔251贯通中框架241。在话筒孔251的背面安装有未图示的话筒。因此,即使通话者的手指碰到话筒孔251的附近,由于手指碰到第1凸部28a,第1凸部28a与手指之间形成间隙。由此,用手指不能堵住话筒孔251。
并且,在中框架241的下端部中央形成左右延伸的直线状隆起的第2凸部29。第2凸部29用于防止折叠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时的松动。另外,在该第2凸部29附近形成将第2壳体2内产生的热量排出的放热孔291。
图4是将便携电话机100的显示部14朝向内侧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A是图4状态的右视图。图5B是图4状态的左视图。图5C是将耳机盖206和外部连接端子盖208取下时的图4状态的左视图。图6A是将便携电话机100的显示部14朝向外侧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重要部位放大图。图7A是图6A状态的右视图。图7B是图6A状态的左视图。
使第1壳体1的显示部14向外侧,处于如图6A所示的折叠状态,在第1壳体1的右侧面(参照图7A)设置静音键101、侧面确定键102、TV键103、和侧面上下键(第1壳体用2方向键)104。静音键101用于进行静音模式的设定及解除,静音模式是使电话的来电或邮件的接收的告知以小的声音或震动来进行。侧面确定键102具有与上述确定键242f相同的功能。即,用于进行主菜单的呼出或通过十字键242e选择的项目(即、设定对象或使用功能等)的确定等。TV键103用于起动TV模式。侧面上下键104具有与上述十字键242e中上键和下键相同的功能。即、例如在显示部14显示功能项目的菜单时,可以选择希望的功能。由侧面上下键104选择的功能,由上述的侧面确定键102或后述的侧面左右键203确定。并且,在TV模式时可以通过侧面上下键104调整音量。并且,在照相机模式时(摄像时)可以由侧面上下键104调整显示图像的明亮度。
并且,将显示部14向外侧折叠的状态,第2壳体2的右侧面(参照图7A)、即、后壳23的右侧面上,沿第2壳体2的长度方向形成收纳TV用天线27的收纳部201。并且,该收纳部201中收纳有TV用天线27。并且,前壳22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存储卡插槽202、侧面左右键(第2壳体用2方向键)203、以及照相机的快门键204。侧面左右键203具有与上述十字键242e的左键和右键相同的功能。即、例如在显示部14显示设定项目菜单或功能项目菜单等菜单时,可以将显示菜单返回上一级菜单,或前进到下一级菜单(即、在显示中的菜单中所选择的项目的子菜单)。并且,在TV模式时可以由侧面左右键203切换频道。并且,在照相模式时(摄像时)可以由侧面左右键203调整焦距。快门键204在照相模式被起动时作为快门键起作用,在照相模式未被起动时作为照相模式起动键起作用。
侧面上下键104的上键部104a和下键部104b为沿第1壳体1的侧面延伸的2接点键。侧面左右键203的右键部203a和左键部203b为沿第2壳体2侧面延伸的2接点键。
并且,在使显示部14向外侧地将第1壳体1及第2壳体2折叠时,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相互接近地被设置在第1壳体1的侧面和第2壳体2的侧面。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使显示部14向内侧地折叠的情况下,该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被设置在不同侧面。
并且,在使显示部14向内侧如图4所示地折叠的状态下,在第2壳体2的左侧面(参照图5B及图5C)上设有耳机端子205、外部连接端子207、充电端子209。耳机端子205连接平型的立体声耳机。该耳机端子205上安装有耳机盖206。外部连接端子207用于连接USB数据线等。该外部连接端子207上安装有外部连接端子盖208。充电端子209设置在耳机端子205与外部连接端子207之间,通过座充进行充电时使用。
下面,对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如上所述具有:开闭轴4,使第1壳体相对于第2壳体可以开闭;转动轴3,在第1壳体和第2壳体打开的状态下,使第1壳体相对于第2壳体可以转动。并且,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具有未图示的检测第1壳体的转动的开关、和检测第1壳体开闭的开关。并且,根据这2个开关的检测状态,可以判断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可以取得的4个状态。该4个状态是:如图4所示的使显示部14向内侧地折叠的状态;如图1所示的第1壳体1相对于第2壳体2打开的状态;在图1所示的打开状态使第1壳体1转动180度,使显示部14朝向外侧的状态;以及如图6所示的使显示部朝向外面(外侧)折叠的状态。并且,根据这4个状态进行如下切换设定:显示部14的通\断、显示部14的显示画面的方向、操作键242a~242j、101~104、203及204的有效\无效。
在将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如图4所示显示部14为内侧地折叠的状态下,设置在第2壳体2的表面的操作部24由第1壳体1覆盖。并且,如图5A及图5B所示,侧面上下键104设置在第1壳体1的左侧面,侧面左右键203设置在第2壳体2的右侧面。在该状态下,显示部14被设定为切断,并且,静音键101以外的操作键被设定为无效。
在将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如图1所示地以开闭轴4为中心打开的情况下,显示部14和操作部24露出。因此,可以按下设置在第2壳体2表面的操作键242a~242j,并可以进行想要的操作。例如,通过操作拨号键242a和发送键242b可以进行电话拨通和邮件发送。并且,通过操作十字键242e和确定键242f可以启动电视模式、照相摄像模式、摄像图像再生模式等起动。并且,在电视模式工作中可以通过十字键242e进行频道切换或音量调节。并且,在照相摄像模式工作中可以通过十字键242e进行焦距的调节,并且可以通过确定键242f进行摄像。
并且,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从图1所示的打开状态,通过以转动轴3为中心使第1壳体1转动180度,将显示部14朝向外侧之后,可以如图6A所示以开闭轴4为中心进行折叠。在将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以显示部14为外侧的方式折叠的状态下,如图6A及图7A所示,侧面上下键104设置在第1壳体1的右侧侧面,侧面左右键203设置在第2壳体2的右侧面。即、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的设置与第2壳体2的操作部24所设置的十字键242e相同,都可以用一个手指进行操作。并且,在该状态下,操作部24的键虽然被设定为无效,但是侧面键101~104、203及204都被设定为有效。
因此,如图1那样将第1壳体1打开,即使不操作第2壳体2的操作部24上所设置的十字键242e等,通过操作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以及侧面确定键102,也可以选择所要的功能并使其起动。另外,也可以通过TV键启动电视模式。并且,也可以通过操作快门键204起动照相模式(摄像模式)。
并且,在将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折叠为显示部14为外侧的状态下,显示画面的方向可以切换为设有侧面键101~103、203以及204的侧面为上方的方向,显示屏成为横宽的显示。因此,在视听电视节目时、照相摄像时、浏览网页时、地图显示时等,显示屏便于观看。并且,由于在两手持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的状态下,可以用左右的食指对所有侧面键进行操作,因此侧面键的操作也很简单。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显示部14朝向外面折叠第1壳体1时,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在第1壳体1及第2壳体2的相同侧面接近地设置。由此,对由侧面上下键104的上键104a和下键104b、及侧面左右键203的右键203a和左键203b构成的4个方向键部,可以与十字键242e同样用一个手指进行操作。
并且,由于在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的侧面分别分割地设置了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键接点之间的距离。因此,键设置变得简单、并且可以防止误操作。而且,为了确保键接点之间的距离不需要加厚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的厚度,因此可以实现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的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例如,侧面上下键104做成2接点键,但是也可以将该侧面上下键104进一步分割为侧面上键和侧面下键,使其分别为1接点键,并且相互接近地设置。而且,侧面左右键203也一样,分割为侧面左键和侧面右键,使其分别为1接点键,并且相互连接地设置。即、也可以构成为如图8A所示,在第1壳体1的侧面将侧面上键104a和侧面下键104b接近地设置,在第2壳体2的侧面将侧面右键203a和侧面左键203b接近地设置。
并且,也可以只使侧面上下键104为2接点键,将侧面左右键203分为侧面左键和侧面右键,还可以只使侧面左右键203为2接点键,将侧面上下键104分为侧面上键和侧面下键。
并且,也可以进行如下的键设置:使侧面上键104a和侧面下键104b位于对角,侧面右键203a和侧面左键203b位于对角。即、也可以构成为如图8B所示,在第1壳体1的侧面将侧面下键104b和侧面左键203b接近地设置,在第2壳体2的侧面将侧面上键104a和侧面右键203a接近地设置。另外,在该键设置中,侧面下键104b和侧面左键203b也可以为键面一体化的2接点键。并且,同样侧面上将104a和侧面右键203a也可以是键面一体化的2接点键。
并且,使侧面上下键104具有与十字键242e的上键和下键相同的功能、侧面左右键203具有与十字键242e的左键和右键相同的功能,但是侧面上下键104及侧面左右键203的功能也可以分别相反。
并且,侧面上下键104及侧面左右键203设置在将第1壳体1打开时的自由端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在转动轴3及开闭轴4侧(固定端侧)。此时,对侧面上下键104及侧面左右键203进行操作时,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更稳定、操作性提高。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1壳体1的侧面设置静音键101、侧面确定键102以及TV键103,在第2壳体2的侧面设置快门键204,但是这些键设置在哪个壳体的侧面都可以。
并且,也可以在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的侧面只设置方向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侧面确定键102来显示主菜单,并且通过侧面确定键102对由侧面上下键104选择的菜单的项目进行确定,但是主菜单的显示及选择的项目的确定,例如可以通过侧面左右键203的右键进行。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形状的便携电话机中。
例如,也可以应用在图9A和图9B所示的滑动式便携电话机300中。滑动式便携电话机300将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通过滑动机构连接,使第1壳体1在第2壳体2的操作部上滑动地构成。因此,可以从图9A所示的打开状态,使第1壳体1滑动成为图9B所示的闭合状态。
如图9A所示,滑动式便携电话机300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同样具备十字键242e。并且,如图9B所示,即使在将显示部朝向外侧关闭的状态下,与十字键242e具有相同功能的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被接近地设置。由此,即使在关闭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进行与十字键242e相同的操作。
并且,也可以应用在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转动式便携电话机400中。转动式便携电话机400将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通过在壳体厚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连接,第1壳体1在第2壳体2的操作部上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地构成。因此,可以从图10A所示的打开状态,如图10B所示使第1壳体1以转动轴的轴心410为中心转动,成为图10C所示的闭合状态。如图10A所示,转动式便携电话机400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同样具备十字键242e。并且,如图10C所示即使在将显示部14朝向外侧关闭的状态下,与十字键242e具有相同功能的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被接近地设置。由此,即使在关闭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进行与十字键242e相同的操作。
并且,也可以应用在如图11A到图11C所示的指甲刀式便携电话机500中。指甲刀式便携电话机500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同样地被构成为,第1壳体1和第2壳体2通过双轴铰链连接,但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的情况相反,转动轴与第2壳体2连接、开闭轴与第1壳体1连接地构成。即、指甲刀式便携电话机500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第1壳体1以转动轴的轴心510为中心转动,并且第1壳体1能够以开闭轴的轴心520为中心进行开闭。因此,可以从图11A所示的打开状态,使第1壳体1以转动轴的轴心510为中心转动,而成为图11C所示的闭合状态。如图11A所示指甲刀式便携电话机500与折叠式便携电话机100同样具备十字键242e。并且,如图11C所示即使在将显示部14朝向外侧关闭的状态下,与十字键242e具有相同功能的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被接近地设置。由此,即使在关闭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进行与十字键242e相同的操作。
另外,在这些便携电话机300、400、500中,在侧面虽然只设置了侧面上下键104和侧面左右键203,但是也可以设置侧面确定键等。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适用于便携电话机中,但是不限于便携电话机,也可以应用在PHS、无线电收发机、PDA、便携用个人计算机等其他便携电子设备中。
在不脱离本发明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实施例和改变。上文描述的实施例意图示例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实施例所表示。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应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具备具有显示部(14)的第1壳体(1)、和具有操作部(24)的第2壳体(2),并且可以在露出显示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壳体重叠配置在上述第2壳体的操作部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除设置在上述操作部的操作键之外,还具备:
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a及203b/图8B的203a及104a)在上述第2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相互接近地设置;以及
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a及104b/图8B的203b及104b)在上述第1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相互接近地设置,
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所设置的上述第1壳体的侧面为,在露出显示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壳体重叠设置在上述第2壳体的操作部上时,位于与上述第2壳体的上述侧面相同侧的侧面,
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与上述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接近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中,上述第1壳体与第2壳体通过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双轴铰链连接,以便使上述第1壳体能够以显示部朝向外部或显示部朝向第2壳体的方式相对于上述第2壳体被折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通过滑动机构连接,以便上述第1壳体可在上述第2壳体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通过在壳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枢轴连接,以便上述第1壳体可相对上述第2壳体在平面内旋转。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a)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上述第2方向指示键(图8A的203b)是用于输入与上述第3方向指示键反方向的方向指示的键,
上述第3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a)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上述第4方向指示键(图8A的104b)是用于输入与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反方向的方向指示的键。
6.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方向指示键(图8B的203a)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位于与该第1方向指示键对角的第3方向指示键(图8B的203b)是用于输入与该第1方向指示键的方向指示相反的方向,
上述第2方向指示键(图8B的104a)是用于输入方向指示的键,位于与该第2方向指示键对角的第4方向指示键(图8B的104b)是用于输入一个与该第2方向指示键的方向指示相反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第2壳体侧面的上述第1及第2方向指示键的键面部是连接着的。
8.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第1壳体侧面的上述第3及第4方向指示键的键面部是连接着的。
CN200710002093A 2006-01-18 2007-01-18 便携式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1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0348A JP2007194855A (ja) 2006-01-18 2006-01-18 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JP010348/2006 2006-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5524A true CN101005524A (zh) 2007-07-25
CN100579139C CN100579139C (zh) 2010-01-06

Family

ID=3796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139C (zh) 2006-01-18 2007-01-18 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67197A1 (zh)
EP (1) EP1811751A3 (zh)
JP (1) JP2007194855A (zh)
KR (1) KR100835805B1 (zh)
CN (1) CN1005791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0008B2 (ja) * 2007-04-17 2010-04-14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
US8478368B2 (en) * 2007-07-30 2013-07-02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4924360B2 (ja) * 2007-10-30 2012-04-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JP2009272996A (ja) * 2008-05-09 2009-11-19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US20100015992A1 (en) * 2008-07-15 2010-01-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hysical configu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D666986S1 (en) * 2011-12-07 2012-09-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47035B1 (en) * 2014-03-01 2016-01-26 Luca D'Ottone Twisted case
US10833465B2 (en) 2016-10-20 2020-11-10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device with edge activation
WO2020002984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Vakili Ghomi Amirabbas Smartpho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6784B2 (ja) * 1999-12-14 2004-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3530475B2 (ja) * 2000-09-25 2004-05-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畳式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JP2002152346A (ja) 2000-11-14 2002-05-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装置
CA2459392A1 (en) * 2001-08-29 2003-03-13 Katsuzo Tanaka Ultrahigh rate character input unit of portable telephone
JP2003324512A (ja) * 2002-05-08 2003-11-14 Tsutomu Wada 携帯電話機
US6775560B2 (en) * 2002-05-31 2004-08-10 Lavaflow, Llp Cellular telephone having a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JP3675430B2 (ja) * 2002-09-20 2005-07-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電話機
JP4384467B2 (ja) 2003-10-06 2009-12-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型通信端末機
JP4213015B2 (ja) * 2003-10-31 2009-0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064367B2 (ja) * 2004-03-24 2008-03-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JP3894449B2 (ja) 2004-04-22 2007-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
WO2005117400A1 (ja) * 2004-05-31 2005-12-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携帯通信端末
US20050282595A1 (en) 2004-06-21 2005-12-22 Spence Michael F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one or more electrical control buttons in an upper housing part
JP3925519B2 (ja) * 2004-08-02 2007-06-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折畳回動式携帯端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11751A2 (en) 2007-07-25
CN100579139C (zh) 2010-01-06
JP2007194855A (ja) 2007-08-02
KR20070076479A (ko) 2007-07-24
KR100835805B1 (ko) 2008-06-05
US20070167197A1 (en) 2007-07-19
EP1811751A3 (en) 201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139C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EP1610530B1 (en) Dual-axis rotation folder-type portable apparatus
WO2005117400A1 (ja) 携帯通信端末
CN100463463C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设备
JP2006311224A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KR20040025809A (ko) 휴대전화기
JP2003319044A (ja) 携帯電話機
JP4442385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66477A (ja) 携帯端末
US20040198476A1 (en) Cell phone
JP2007505584A (ja) 携帯型電子装置用キーパッド
US8275425B2 (en) Portable terminal for multimedia
JP2007516628A (ja) 折りたたみかつ回転可能な格納部材を有する通信装置
CN1985501A (zh) 折叠转动式便携终端装置
JP4107194B2 (ja)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JP3894449B2 (ja)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
EP1959648A2 (en) Foldable portable terminal
KR20030068684A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키패드 어셈블리
JP4267024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
JP2007194853A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機
JP4480546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KR100688466B1 (ko) 양면 사용을 위한 핸드폰의 구조
JP3934121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通信端末
AU2007201325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imag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KR100557095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8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KANAGAWA,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813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1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