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4984A -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 Google Patents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4984A
CN101004984A CNA2007100017290A CN200710001729A CN101004984A CN 101004984 A CN101004984 A CN 101004984A CN A2007100017290 A CNA2007100017290 A CN A2007100017290A CN 200710001729 A CN200710001729 A CN 200710001729A CN 101004984 A CN101004984 A CN 101004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type electronic
convex por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17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2958C (zh
Inventor
赖经泰宏
松本明
佐藤顺
西本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4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29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29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1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with inde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26Rotatable input devices for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得到旋转操作时的操作触感并且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在听觉上也可得到操作感觉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在基体上可旋转地组合旋转体,将突出设置有与该旋转体的凸缘部上面的凹凸部卡合的卡合部的动作片,以用基体的端子导出部的内壁和板状弹簧的脚部限制了移动的状态配置,并使动作片上面与板状弹簧弹接。

Description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在AV设备的音量、音质、画质调整等或车载用空调的温度调整等中使用的旋转操作型的电位器、编码器为主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在搭载于AV设备或车载用空调的旋转操作型的电位器或编码器中,希望在旋转操作时对手传递操作触感,并且希望产生听觉上感到愉快的、轻快的操作音。
在此,对于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利用附图举例说明旋转操作型编码器。
图12是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剖面图,图13是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基体1的中央部是中空部1A,基体1为上方开口的近似圆环状。在其开口部底面配置有由共用接点和两个信号用接点构成的三个固定接点2。这些固定接点2在同一圆周上以120°的间隔相互配置成绝缘状态。而且,分别与该三个固定接点2电连接的信号用接点端子3A、信号用接点端子3B和共用接点端子3C,从在基体1的侧壁突出设置的端子导出部1C向外方呈一列地并排伸出。这些端子3A、端子3B、端子3C构成了端子部3。
旋转体5具有:形成中心孔5A的圆筒部5B、和在该圆筒部5B的下方设置的凸缘部5C。在该凸缘部5C的上面遍及整周地设置有凹凸部5D。另外,在凸缘部5C的下面固定保持有滑动接点4。滑动接点4以三分割圆周的120°间隔在三处具有接触部4A,以在三个固定接点2上滑动而产生ON/OFF信号。而且,该旋转体5在形成基体1的中空部1A的内周壁1B的外周嵌入圆筒部5B的内周而能够旋转地组合。
而且,盖板6由金属板制成,被铆接固定以使旋转体5的圆筒部5B以及基体1的内周壁1B的上部从中孔6A突出,覆盖基体1的开口部,包围住基体1。在盖板6的下面安装有环状的板状弹簧7。
在侧面观察,该板状弹簧7的中央的水平部的两侧朝向斜下方弯曲加工,在与该弯曲加工的前端部对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突部7A。这两处的突部7A在盖板6被铆接固定于基体1上的状态下,与在所述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上面设置的凹凸部5D弹接。
在以上的结构中,如果旋转操作从盖板6的中孔6A向上方突出的旋转体5的圆筒部5B,则凸缘部5C下面的滑动接点4的接触部4A在设置于基体1的开口部底面的各固定接点2上顺次滑动。然后,在与各固定接点2导通的端子3A和端子3C之间、以及端子3B和端子3C之间,产生两系统的ON/OFF信号。通过该两系统的ON/OFF信号,在搭载设备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对应于旋转方向的处理,例如,发挥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等功能。
另外,通过该旋转体5的旋转,在盖板6下面固定的板状弹簧7的两处突部7A弹接于在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上面设置的凹凸部5D上,同时进行滑动,由此产生与凹凸部5D的位置对应的咔嗒感(节度感)。
此外,作为与该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平10-199371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中,伴随着旋转体5的旋转操作而产生的操作音只是与咔嗒感同时产生的低沉的音,该咔嗒感是在所述板状弹簧7的突部7A弹接于凸缘部5C上面的凹凸部5D上并同时滑动时产生的。因此,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即产生轻快的操作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具有:
基体,其在开口部具有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通过与滑动接点的接触而产生电信号;
旋转体,其在下面具备滑动接点,在外周具有凹凸部,并可旋转地支承于基体上;
板状弹簧,其与凹凸部弹接;和
盖板,其在下面具备板状弹簧,且覆盖基体的开口部上方,
其中,
所述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具有动作片,该动作片具备与凹凸部卡合的卡合部,
动作片配置成向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以及相对旋转中心的外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且由板状弹簧向下方施力而可上下移动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截断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除去了盖板和板状弹簧后的状态的要部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剖面图,是用于说明动作的图;
图6是图4的剖面图,是用于说明动作的图;
图7是图4的剖面图,是用于说明动作的图;
图8是图4的剖面图,是用于说明动作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截断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剖面图;
图12是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剖面图;
图13是现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所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能够得到旋转操作时的操作触感,并且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在听觉上也可得到操作感觉。
以下,利用图1到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举例说明旋转操作型编码器。但是,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并不限于旋转操作型编码器。另外,对与图12以及图13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简化其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截断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除去了盖板和板状弹簧后的状态的要部俯视图,图5到图8是图4的剖面图,是用于说明动作的图。
在这些图中,基体1是在中央具有中空部1A的上方开口的近似圆环状。在基体1的开口部1D的底面,在三分割同一圆周的位置配置有三个固定接点2。与这些固定接点2电连接的端子3A、端子3B、端子3C排成一列,从在基体1的侧壁突出设置的端子导出部1C向外方伸出。这些端子3A、端子3B、端子3C构成了端子部3。另外,端子部3是通过与滑动接点的接触而产生电信号的功能部件的一个例子。
而且,在形成基体1的中空部1A的内周壁1B外周嵌入有形成旋转体5的中心孔5A的圆筒部5B内周,能够旋转地组合了旋转体5。在该旋转体5的下方的凸缘部5C设置有在上面整周均等配置的近似波形的凹凸部5D。另外,在该旋转体5的下方的凸缘部5C的下面固定保持有滑动接点4,该滑动接点4具有在固定接点2上滑动的三个接触部4A。
另外,金属板制成的盖板6使旋转体5的圆筒部5B以及基体1的内周壁1B的上部从中孔6A向上方突出,被铆接固定以覆盖基体1的开口部1D并包围住基体1。在该盖板6的下面安装有环状的板状弹簧17。
而且,在环状的板状弹簧17设置有突部17A。突部17A在侧面观察时,中央部分由平板部构成,两侧从该平板部的端部朝向斜下方弯曲加工,位于基体1的端子导出部1C的相反侧,且向下方突出。该突部17A在盖板6铆接固定于基体1上的状态下,与在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上面设置凹凸部5D弹接。
由于该突部17A与凹凸部5D弹接,所以在突部17A对应于旋转体5的旋转操作越过凹凸部5D而滑动时,能够得到咔哒感。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3所示,板状弹簧17的突部17A的另一方也弯曲加工。其弯曲加工的前端部与在突出设置于基体1的侧壁上的端子导出部1C的内侧配置的锌压铸制的动作片19的上部弹接,对动作片19向下方施力。与此同时,作为动作片19的位置限制用,在该前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弯折形成的脚部18。三根脚部18由脚18A、脚18B和脚18C构成。
在该环状的板状弹簧17中,设置有突部17A的位置和与动作片19弹接的位置配置成对置的位置关系。通过如此配置,可隔着中央部分的平板部平衡性良好地施加突部17A与凹凸部5D弹接的载荷和与动作片19弹接的载荷。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弹簧载荷。
而且,脚部18内,两端的脚18A和脚18C的弯折位置距旋转体5离旋转中心的距离相同,位于不与旋转体5的凸缘部5C外周端接触的接近位置。中央的脚18B的弯折位置相比两端的脚18A和脚18C更靠旋转体5的径向的外侧,中央的脚18B和两端的脚18A以及脚18C的间隔设定为与动作片19的宽度相比稍大的宽度。而且,动作片19配置成位于中央的脚18B和两端的脚18A以及脚18C之间,由两端的两根脚18A以及脚18C和中央外侧的一根脚18B限制地配置动作片19,使其距旋转体5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不会较大错位。
另外,在该动作片19上,朝向旋转体5的旋转中心方向突出设置有与旋转体5的凹凸部5D卡合的半圆柱状的卡合部19A。由于通过板状弹簧17,动作片19上面承受向下方的弹簧压力,所以卡合部19A的下面的圆弧状部分成为与凸缘部5C的凹凸部5D弹接的状态。
另外,如图4所示,基体1的端子导出部1C的内侧壁和动作片19端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动作片19在旋转方向以及从旋转中心成为外方的方向上能够稍微移动的较小的尺寸。
在如上构成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中,如果旋转操作旋转体5的圆筒部5B,则旋转体5旋转,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下面的滑动接点4的接触部4A在固定接点2上滑动。于是,在端子3A和端子3C之间、以及端子3B和端子3C之间,分别产生ON/OFF信号。而且,基于该两个系统的ON/OFF信号,通过搭载设备的信号处理电路或控制部的控制,对应于旋转方向的规定的功能进行动作。
另外,通过该旋转体5的旋转,在盖板6下面固定的板状弹簧17的突部17A弹接于在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上面设置的凹凸部5D上并同时滑动,因此,产生与凹凸部5D的位置对应的咔嗒感。
在本实施方式1中,产生咔嗒感的板状弹簧17的与突部17A相反的一侧的、位于基体1的端子导出部1C侧的端部,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对由脚部18限制了位置的动作片19向下方按压施力。因此,在旋转体5旋转时,该动作片19的卡合部19A也弹接于旋转体5的凹凸部5D上并同时进行滑动。
进一步说明该动作片19的动作。图5到图8是图4的P-P剖面图。首先如图5到图8所示,假定如下的情况:从动作片19的卡合部19A在凹凸部5D的凹部稳定的状态,沿图中的箭头20的方向使旋转体5旋转。如图6所示,动作片19沿伴随着旋转体5旋转的旋转方向被按压,其侧面移动到与端子导出部1C的内侧壁抵接的位置。与此同时,动作片19克服板状弹簧17的弹簧压力,同时卡合部19A以在凹凸部5D的倾斜面上一点点上升的方式移动。然后,在卡合部19A到达了凹凸部5D的凸部顶点部之后,如图7所示,若卡合部19A越过该凸部顶点部,则在板状弹簧17的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卡合部19A猛然地在朝向凹凸部5D的凹部的倾斜面上下降。然后,如图8所示,动作片19的相反的侧面冲撞于端子导出部1C的对应的内侧壁,产生小的冲撞音。
该动作片19的所述动作对应于旋转操作而连续地反复进行,由此,产生连续的小的冲撞音。该冲撞音作为旋转操作时的轻快的操作音而发出响声,从而可得到听觉上的操作感觉。
另外,即使沿箭头20的相反方向旋转操作旋转体5,在与所述相反的方向上动作片19也同样地动作而产生冲撞音。
此外,也可以是在动作片19的侧面冲撞于端子导出部1C的内侧壁之前,卡合部19A冲撞于凹凸部5D的下一倾斜面而产生声音那样的尺寸关系,按照冲撞音的喜好来选择即可。
进而,即使改变动作片19的侧面和端子导出部1C的内侧壁的冲撞部的形状、或将动作片19的材质改变为合成树脂等,也能够改变冲撞音,因此,进行适当选择可得到喜好的操作音。
如此,只要是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就能够实现伴随着旋转体5的旋转操作而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并也可得到听觉上的操作感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另外,在动作片19的卡合部19A位于凹凸部5D的凹部的状态下,板状弹簧17的突部17A也以位于凹凸部5D的凹部的方式对位置关系进行匹配,由此旋转操作旋转体5而感到的咔嗒感和轻快音同步出现,从而可以实现感觉上也没有不协调感且感觉到轻快的操作音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实施方式2)
以下,结合图9到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而且,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截断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要部剖面图。在这些图中,基体1具备中空部1A,并且在开口底部配置有固定接点2,且与这些固定接点2导通的端子部3分别伸出。旋转体5在形成中空部1A的内周壁1B的外周嵌入中心孔5A,从而能够旋转地进行组合。在旋转体5的凸缘部5C的外周上面构成有凹凸部5D,在该凸缘部5C下面配置有在固定接点2上滑动的滑动接点4。而且,盖板26使基体1的内周壁1B以及旋转体5的圆筒部5B从中孔26A突出,覆盖基体1的开口上面而安装。在该盖体26的下面安装有环状的板状弹簧27,该环状的板状弹簧27具备在凹凸部5D上弹接滑动的突部27A。这些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而且,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的动作片29由金属薄板制成,其形状在侧面观察时是开口朝向上方的近似U字状。即,平板部29C的两端朝向上方弯折而形成突起部29B,在该平板部29C的中央部设置有下方凸形的卡合部29A。
而且,环状的板状弹簧27的成为突部27A的相反侧的端子导出部1C侧形成为平板状,该平板状的部分弹接于动作片29的平板部29C。在环状的板状弹簧27的朝向下方的弹簧压力的作用下,下方凸形的卡合部29A与凸缘部5C的凹凸部5D弹接卡合。
而且,在动作片29上设置的两端突起部29B,分别能够上下移动地插通于在盖板26上设置的两处的导向孔26B。由此,动作片29的朝向旋转方向以及相对旋转中心的外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并且配置成能够上下移动。
本实施方式2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如上构成。下面说明其动作,旋转操作旋转体5,从端子3A和端子3C之间、端子3B和端子3C之间产生的ON/OFF信号、以及板状弹簧27在旋转体5的凹凸部5D上弹接滑动而得到的咔嗒感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一方面,以如下情况为例说明此时的动作片29的动作,即:从动作片29的卡合部29A在旋转体5的凹凸部5D的凹部内稳定地配置的状态,使旋转体5旋转的情况。动作片29伴随着旋转体5的旋转而在旋转方向上被按压,移动突起部29B和盖板26的导向孔26B之间的间隙量。与此同时,动作片29对在两处的导向孔26B插通的两端的突起部29B进行导向,同时卡合部29A克服板状弹簧27的向下方的弹簧压力,以在凹凸部5D的倾斜面上一点点上升的方式向上方移动,到达凹凸部5D的凸部顶点部。然后,如果卡合部29A的抵接位置越过凹凸部5D的凸部顶点部,则在板状弹簧27的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卡合部29A以猛然地在朝向凹部的倾斜面上下降的方式向下方移动。此时,动作片29的卡合部29A冲撞于凹凸部5D的朝向下一个凸部的倾斜面,产生小的冲撞音。
反复进行伴随着该旋转操作的动作片29的动作,动作片29的卡合部29A在旋转体5的凸缘部5C上面的凹凸部5D上滑动,此时作为轻快的操作音可以听到连续产生的小的冲撞音。
此外,通过设定动作片29、导向孔26B、凹凸部5D等相关部件的尺寸,使得动作片29的突起部29B冲撞于盖板26的导向孔26B的另一侧面,也能够产生冲撞音。
另外,沿相反方向旋转操作旋转体5,在与所述相反的方向上动作片29也同样动作而产生冲撞音。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2,通过构成为将动作片29的两端的突起部29B插通于在盖板26上设置的两处的导向孔26B,动作片29能够上下运动,只利用盖板26来限制动作片29的向旋转方向以及从旋转中心成为外方的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简单地实现由简单的结构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并也得到听觉上的操作感觉的旋转操作型编码器(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从这些说明可以明确,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伴随着旋转体5的旋转操作,动作片19或29的卡合部19A或29A与旋转体5的凹凸部5D卡合,刚从凹部越过凸部之后,在板状弹簧17或27等的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动作片在从凸部朝向凹部的倾斜面上一下子下降,冲撞于基体或者凹凸部5D的下一个倾斜面。由此,能够提供可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并也可得到听觉上的操作感觉的旋转型电子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也可以对应于旋转体5的旋转操作而同时产生咔嗒感。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由于咔嗒感觉和轻快音同步,所以可得到没有不协调感的操作触感。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由于板状弹簧17或27的突部17A或27A与凹凸部5D弹接时的载荷、和与动作片弹接时的载荷可平衡性良好地施加于板状弹簧,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弹簧载荷。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由于可以只用盖板限制动作片19或29的向旋转方向侧等的移动,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得到轻快的操作音。
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以旋转操作型编码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适用于旋转型可变电阻器或旋转型开关等,动作片的形状等也可以是所述以外的情况。另外,如果是通过用于得到咔嗒触感的板状弹簧17或板状弹簧27将动作片19或动作片29向凹凸部5D侧施力的所述结构,则部件数量少,从而是优选的。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其他的弹簧体等对动作片同样地进行施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旋转型操作型电子部件,可得到旋转操作时的操作触感并且产生轻快的操作音,在听觉上也可得到操作感觉。因此,本发明的旋转型操作型电子部件可用于AV设备的音量、音质、画质调整等或用于车载用空调的温度调整等。

Claims (5)

1.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具有:
基体,其在开口部具有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通过与滑动接点的接触而产生电信号;
旋转体,其在下面具备所述滑动接点,在外周具有凹凸部,并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基体上;
板状弹簧,其与所述凹凸部弹接;和
盖板,其在下面具备所述板状弹簧,且覆盖所述基体的开口部上方,
其中,
所述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具有动作片,该动作片具备与所述凹凸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动作片配置成向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以及相对旋转中心的外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且由所述板状弹簧向下方施力而可上下移动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板状弹簧具有突部,
所述突部与所述凹凸部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突部和所述卡合部在同步的位置与所述凹凸部的凹部或凸部卡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板状弹簧的、设置有所述突部的位置和与所述动作片弹接的位置是对置的位置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中,
所述动作片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动作片配置成所述突起部可上下移动地插通于在所述盖板上设置的导向孔。
CNB2007100017290A 2006-01-18 2007-01-16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9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9549 2006-01-18
JP2006009549A JP4720515B2 (ja) 2006-01-18 2006-01-18 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4984A true CN101004984A (zh) 2007-07-25
CN100562958C CN100562958C (zh) 2009-11-25

Family

ID=3826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172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958C (zh) 2006-01-18 2007-01-16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23230B2 (zh)
JP (1) JP4720515B2 (zh)
CN (1) CN10056295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4170A (zh) * 2010-02-03 2012-01-25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部件的卡止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1876B2 (en) * 2008-04-22 2012-01-24 Sonion Aps Electro-mechanical pulse generator
TWI371770B (en) * 2008-12-04 2012-09-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trol board and rotary control switch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JP5446801B2 (ja) * 2009-12-07 2014-03-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子部品
US8686306B2 (en) * 2011-06-15 2014-04-0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knob assembly
CN102683080A (zh) * 2012-06-14 2012-09-19 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开关编码器
CN102709092A (zh) * 2012-06-14 2012-10-03 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模式开关
JP6857845B2 (ja) * 2017-03-16 2021-04-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8577U (zh) * 1976-02-14 1977-08-18
JPS5828945U (ja) * 1981-08-20 1983-02-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パルススイツチ
US4855541A (en) * 1986-10-08 1989-08-08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nic component having improved rotary switch detent spring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d terminal seal structure
US5134898A (en) * 1991-03-07 1992-08-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otary tactile feedback apparatus
JP3034210B2 (ja) 1997-01-09 2000-04-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スイッチ
JP3103880B2 (ja) * 1997-07-16 2000-10-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形dipスイッチ
JP2001243849A (ja) * 2000-03-01 2001-09-07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電気部品のクリック構造
JP3923714B2 (ja) * 2000-09-26 2007-06-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回転型電気部品
JP2005078844A (ja) * 2003-08-28 2005-03-24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クリック機構
JP2006012701A (ja) * 2004-06-29 2006-01-1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電気部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4170A (zh) * 2010-02-03 2012-01-25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部件的卡止机构
CN102334170B (zh) * 2010-02-03 2014-08-27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部件的卡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2958C (zh) 2009-11-25
US20070163870A1 (en) 2007-07-19
US7423230B2 (en) 2008-09-09
JP2007194008A (ja) 2007-08-02
JP4720515B2 (ja)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958C (zh)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EP1455370B1 (en) Combined roller and push switch assembly
EP0724278B1 (en) Rotatively-operated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push switch
US6720504B2 (en) Multi-operational electronic device
JP4039030B2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2004241317A (ja) ロータリー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JP5446801B2 (ja) 回転型電子部品
JPH11260201A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とその操作方法
JP400576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6310535B2 (en) Rotary electric part superior in click feeling
US6396016B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corporating push switch and rotary encoder
JP6729849B2 (ja) 操作ユニットの組み付け構造
JP3261873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付き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KR100681753B1 (ko) 다방향 입력 장치
JP4136625B2 (ja) 回転式電子部品
JP4471817B2 (ja) 多機能型電子部品
US20230039228A1 (en) Wireless switch assembly
JP2009259483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4619196B2 (ja) 押圧スイッチ付き摺動式電子部品
JPH11329806A (ja) 車載用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JP3721251B2 (ja) 多方向スイッチ
JPH0337208Y2 (zh)
JP2004265687A (ja) 回転型電気部品
KR20190003037A (ko) 푸시 스위치
JPS587606Y2 (ja) レバ−操作可変抵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