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8120B - 超软不锈钢 - Google Patents

超软不锈钢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8120B
CN1008120B CN86101805A CN86101805A CN1008120B CN 1008120 B CN1008120 B CN 1008120B CN 86101805 A CN86101805 A CN 86101805A CN 86101805 A CN86101805 A CN 86101805A CN 1008120 B CN1008120 B CN 1008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stainless steel
content
ultra
ferritic stain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6101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1805A (zh
Inventor
成谷哲
铃木重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8610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1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08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8120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组成中含有C、Si、Mn、P、S、Ni、Cu、Mo、Cr和N,并从Al、Ti、Nb、和V中挑选一种或多种元素作为合金成分加入这种不锈钢中,其余部分主要为Fe,这种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40左右,并在使用中,具有优异的模压成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超软铁素体不锈钢,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到一种非常软的铁素体不锈钢,例如当用它在冷冲床上用精密冲模制造诸如硬币、纪念章、钥匙等模压产品时,这种不锈钢有最佳性能。
根据1983年4月第1期,“铬评论”杂志(《Chromium    Review》),在世界上117个国家中,1979年采用各种类型不锈钢制造的硬币,超过本年度新发行的总硬币量的5.5%。这就说明,无论是从生产的经济观点考虑,还是从硬币的耐用观点考虑,不锈钢都有很大的优点。不锈钢硬币有着引人注目的光泽,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从经济上考虑,它的有利条件也超过了其它材料,如铜合金等。
然而,用于制造硬币的不锈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它的硬度。高硬度给硬币的生产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为了进行有效的冲压,必需使用大吨位的冲压机。又如,由于不锈钢的高硬度,冲币时需要的压力大,这就缩短了硬币冲模的寿命。
已公开的日本专利55-89431透露使用不锈钢制造硬币,这是一种含铬量为12-18(重量)%的铁素体不锈钢,其中尽可能减少或取消了其它加入元素,而且,为了使这种钢具有良好的压花性能,在钢的加工过程中,热轧终了温度应保持在800℃,或低于800℃。此外,钢带缠卷温度应保持在450℃,或低于450℃。
然而,试图减少除铬以外的其它元素的含量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减少碳或氮的含量造成不锈钢生产成本的增加,把硅含量限制在低水平则不能充分进行脱氧,其结果恶化了钢的表面状态,这对硬币的生 产是不利的。
众所周知,正如已公布的No.49-15696、No.58-56012和公开的No.52-66816等日本专利所透露的那样,降低缠卷温度对改善钢的压花性能是有效的。但是,把缠卷温度降到450℃或450℃以下,会使热轧带卷的形状极差。可以预料,在使用这种不锈钢制造硬币时,会有严重的缺点。因而,应当了解,降低铁素体不锈钢的硬度,将是十分有益的。这种钢作为硬币材料所具有的这种内在优点,对不锈钢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发明的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产品,这种不锈钢产品有优异的冷冲压性能,在长期使用之后仍有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而且具有制作硬币、钥匙和其它冲压或模压产品的其它有益的性能。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40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以克服同高硬度有关的问题,高硬度是先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包括生产的经济性和在现有生产流程和设备上使用时的可适应性,将在下文和附图中详细论述。
附图包括有:
图1是常规铁素体不锈钢制成的意大利100里拉硬币正面和反面表面轮廓绘制后所得到的图形。
图2是含75%Cu-25%Ni的铜镍合金制成的日本100元硬币正、反面轮廓绘制所得到的类似图形。
图3是意大利不锈钢硬币,在人工制成的汗液中,斑点腐蚀电位同铁素体不锈钢中碳含量的关系曲线。
图4是本发明实例E制成的样品,在人工制成的汗液中进行试验所得到的阳极极化曲线。
图5是采用与图4相同的方法,把铜镍合金作为对比例子,在人工制成的汗液中试验后得到的阳极极化曲线。
已经发现,通过提供一种有优异硬币成形性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可实现前述目的,这种钢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如下的范围(重量%):
C:0.002~0.03%
Si:0.01~0.30%
Mn:0.01~1.5%
P:0.003~0.04%
S:0.001~0.15%
Ni:0.02~1.0%
Cu:0.005~0.5%
Mo:0.01~0.6%
Cr:11.5~20%
N:0.005~0.03%
並且,可以向上述组成中加入从Al:0.005%~0.20%、Ti:0.005%~0.2%、Nb:0.005%~0.2%、V:0.005~0.2%(按重量计)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形成的合金成分,不锈钢中的其余部分主要为Fe,它的维氏硬度等于或小于140左右。
我们对87种不同成分铁素体不锈钢中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这87种不锈钢经常含有十种不同量的元素,其中包括:C、Si、Mn、P、S、Cr、Ni、Cu、Mo和N。我们测定了这些钢种的维氏硬度,每一种钢的晶粒大小基本上控制在一个恒定值,即20微米~30微米。结果我们发现了下述关系:Hv=73.3- 12.3(%C)+22.7(%Si)+0.8(%Mn)+361(%P)-55.1(%S)+2.9(%Cr)+2.8(%Ni)+9.8(%Cu)+5.1(%Mo)+370(%N)……(1)。考虑到铁素体不锈钢中组成元素的含量,以及上述公式中的系数值,我们确定,Si、P、Cu、Mo、N为铁素体不锈钢中五种特别重要的元素,对这五种元素应特别仔细地控制。
我们意外地发现,虽然碳通常是一种增高钢的硬度的元素,但当用于本发明的成分,並把它与公式(1)相结合考虑时,碳反而有负的相关系数。
已经发现,在经过通常处理之后的铁素体不锈钢中,碳会起到有助于铬的碳化物如Cr23C6的析出。所以,在本发明中碳不表现出由于内在的固溶现象而引起的硬化作用,而是通过降低在铁素体不锈钢中有固溶质硬化作用的铬的实际含量,起到有助于硬度降低的作用。
已经发现,按照上述公式限制各元素的范围,就可以在工业规模上,以低成本生产出非常软的铁素体不锈钢,而且可以经济地实现炼钢过程,並提供出有高清洁度和优异表面性能的一种产品。
可以相应地看出,在本发明的组成中,由于铬的碳化物的形成,有硬化作用的碳反而具有软化作用。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碳的公认的作用是它的加入将提高铁素体不锈钢产品的硬度。
现在已经发现,从硬度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严格限制不锈钢中碳含量的范围。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所要求的硬币使用期限内,这一期限约15年到20年,硬币材料必需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可以想象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汗液对硬币有最强的腐蚀作用。
参看附图,图1表示一种意大利硬币的表面轮廓,这代表着在正面和反面上它的压制状态。
图2表示由75%Cu和25%Ni组成的铜镍合金所制成的100日元硬币的表面轮廓,也表示着它的正、反两面。
附图3表示浸在人工汗液中的不锈钢试验件,测量它的斑点腐蚀电位所得到的试验结果。所熔炼的不锈钢的组成为:Si/0.10%、Mn/0.50%、P/0.001%、Cr/12.5%和17.5%、Al/0.05%,碳的含量在0.010~0.074%范围内,用这种冷轧退火的不锈钢薄板制成试验件。从现行意大利硬币用的不锈钢所得到的结果也列出作为比较。
按以下方法进行了测量,在含7克NaCl、1克尿素、4克乳酸和1公升水的人工汗液中,采用一种SCE(饱和甘汞电极)作为标准电极,进行了阳极极化试验。
把每个试样浸在35℃的人工汗液中,通过饱和甘汞电极加上-500毫伏电压,保持10分钟,随后让样品在自然浸泡电位下再泡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20毫伏的速率连续地增加电压,直到电压增至1伏特。在所得到的阳极极化曲线图即图4和图5中,将斑点腐蚀电压定义为当快速溶解开始、点腐蚀出现时,对应于达到100微安/厘米2的溶解电流密度的电位。从附图中可以看到,在人工汗液中,点腐蚀电位受到钢中碳含量的强烈影响,而与铬含量无关。因此本发明中的碳含量应限制在约0.03(重量)%以下。
与现行意大利硬币所用的工业不锈钢比较,在含铬量约为17.5(重量)%的情况下,本发明通过限制碳含量可以使不锈钢得到极好的耐蚀性能。
组分的比例
在炼钢过程中,硅被认为是脱氧的一种必需元素,但它有很强的增高硬度的倾向。依照本发明,通过加入铝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脱氧反应。当使用极少量的硅时,应把硅含量的上限规定在约0.3(重量)%。
上述公式(1)清楚地表明,锰对硬度有很小的作用,加入1%(重量)的锰,维氏硬度的增量小于1。但是,当锰的含量超过1.5%左右时,耐蚀性成为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因此,锰含量的上限应保持在约1.5%(重量)。
正如上述公式(1)中所表明的那样,磷有高的相关系数(361),所以应当尽量限制磷的含量。考虑到炼钢时脱磷过程经济上的因素,磷的含量应保持在约0.04%,或低于这个值。
在上述公式(1)中可以看到,硫有负的系数,可以断定,把硫加到相当高的含量是合乎希望的。然而,硫含量超过约0.15(重量)%,会使耐蚀性恶化,所以,硫含量的上限应保持在约0.15%(重量)。
对于Ni、Cu和Mo,鉴于在上述公式(1)中Ni、Cu和Mo的Hv硬度增高系数分别为2.6、9.8和5.1,如三种元素各取其上限、而Hv硬度的总增量又要限制在约3以内,则Ni、Cu和Mo的含量应分别保持在约1.0%、0.50%和0.60%(重量百分数),或低于这些值。
铬是关系到铁素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其含量低于115(重量)%左右,几乎不能得到好的耐腐蚀性,如铬含量超过约20(重量)%,则热成形性能下降。所以,铬含量应限制在约11.5%到约20%的范围内(重量百分数)。
氮对增高Hv的系数有较大的作用,氮的含量应保持在低水平。在本发明中,通过加入适量的Al、Ti、Nb或V,可把氮稳定为AIN、TiN、NbN或VN,从而决定了氮的上限约为0.03(重量)%。采用已知的方法,把氮含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是麻烦而又不经济的。在本发明中,由于合金中原有的氮被稳定为AIN、TiN、NbN或VN,所以不需要降低氮的含量,氮的含量应低于0.03(重量)%左右。
控制氮化物形成元素Al、Ti、Nb和V的加入量是本发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形成了AlN、TiN、NbN和VN,在本发明中这些元素稳定氮的作用,对Hv硬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氮的固溶强化作用,並且氮同这些元素的结合实际上不会产生不希望的硬化效应。
按照上述公式(1)的相同方法,在一组含铝量约为0.5%~3%(重量)的铁素体不锈钢中,测定了铝对Hv硬度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这个系数为6.1,铝有一定的硬化作用。另一方面,在铝的加入量约0.20%或小于0.20%(重量)的情况下,由于它的加入量等于或小于氮原子百分数的三倍,在合金中的固溶质氮被稳定为AlN,所以固溶强化作用被抑止。
另一方面,因为固溶质铝的Hv硬化系数为+6.1,加入过量的铝会使Hv硬度增高。所以,确定铝含量的上限约为0.20(重量)%,而下限约为0.005(重量)%,这一切都与脱氧和把氮含量限制到0.03%或低于0.03%(重量)有关。因此,按照本发明,所确定的铝含量范围是0.005%~0.20%(重量)。
关于Ti、Nb和V在本发明中的重要作用也涉及氮的稳定作用, 而前已述及,后者对HV硬度具有强烈影响。由于有很强的形成氮化物的倾向,这些元素同氮结合分别变成TiN、NbN和VN,这就克服了氮的固溶强化作用。
某些铁素体不锈钢分别含有约0.20%~0.60%(重量)的Ti、Nb和V,具有进一步改善耐蚀性能的优点。对于Ti、Nb和V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的铁素体不锈钢,Ti、Nb和V的HV硬度系数分别为+112、+17.2和+7.4,这表明这些元素有强烈的硬化作用。
另一方面,在Ti、Nb或V总加入量为0.2%或低于0.2%(重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Ti、Nb或V的加入量,使其等于或小于约三倍的氮原子百分含量,则可抑止它们的固溶强化作用。既然氮实际上被稳定为氮化物,则每一种元素都有相当大硬化作用的固溶质Ti、Nb和V,可以保持在足以忽略不计的低含量上。
炼钢厂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Ti的加入造成中间浇铸包或浸入管喷嘴的堵塞,这同样会增加表面缺陷出现的频率。按照本发明,把N含量限制在约0.03(重量)%以下,而使Ti的加入量约为0.20%或低于0.20%,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钛含量的上限约为0.2(重量)%。即使当Ti、Nb或V的加入量较少的时候,也可以相应地实现这种作用。但是,为了起到这种最基本的作用,每一种元素必需保证在0.005%(重量)以上。所以,按照本发明,Ti、V或Nb每一种元素的加入量应限制在约0.005%~0.20%(重量)的范围内。
关于硬度指数HVN,正如下面将要说明的,本发明在引出硬度指数的数值方面有突出的特点。正象公式(1)定量表达的那样,在硬度 和铁素体不锈钢主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项重要的关系。本发明使稳定有很强固溶强化作用的氮成为可能,並且是通过加入最低限度的适量的Al、Ti、Nb和V,来稳定有强烈固溶强化作用的氮,与此同时要使Al、Ti、Nb和V的含量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上,使这些元素自身的固溶强化作用基本可忽略不计。
因此,已经发现,用硬度指数(HVN)可以确定硬度和组元之间的具体关系,在这里公式(1)中的N项和Al、Ti、Nb和V的硬化作用可忽略,从而得到如下的公式:
HVN=73.3-12.3(%C)+22.7(%Si)+0.8(%Mn)
+361(%P)-55.1(%S)+2.9(%Cr)+2.6(%Ni)
+9.8(%Cu)+5.1(%Mo)    ……(2)
按照本发明,可把硬度指数最好限制在140左右或低于140。除已说明的优点之外,同加工现有的和常规不锈钢时所用的功率相比,制造硬币或冲压操作时所用的冲压机功率可显著减小。
按照本发明,含有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的铁素体不锈钢,在其最终产品为冷轧退火的薄板中,很容易达到140的维氏硬度。因而,这种铁素体不锈钢比现有的不锈钢要软很多。
在本发明中,对达到和完成最终退火的退火条件是没有特殊限制的。然而,尤其是对于仅仅加入Al的材料,在最终冷轧之后的退火温度最好是900℃左右,或低于900℃。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约900℃或高于900℃,势必会出现AlN重新回到固溶质的现象,结果合金中固溶质N的含量增加,使钢的硬度提高。
实例
选择以下的实例作为实施本发明的例证,但並不打算把它们规定 或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而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确定了发明的范围。采用上述公式处理这些实例。为了说明先有技术的成分,也提供了几种对照例。对照例为普通的SUS    430不锈钢和成分与意大利硬币所用铁素体不锈钢相当像的一种不锈钢。
还要提到表1,表1示出了按本发明生产的、有上述特征的试样A-X,把它们同不是按本发明生产的其它产品的特征相比较。应当注意,例如铁素体不锈钢1和2所含的Ti或Nb分别为0.36%或0.50%,虽然它们有低的碳含量和低的氮含量,但Ti或Nb的含量超出了本发明的限定范围。
再来讨论表1,采用真空高频感应炉熔炼A到X中的每一个样品以及1和2,並以同样的方法铸成一个30公斤的铸锭。每一个铸锭都在相互等同的条件下加热到1250℃,然后,热轧成厚度为3毫米的热轧板,热轧终了温度为830℃。每一块热轧板都以常规的方式退火,然后冷轧,並进行最终退火。退火的冷轧薄板每一块的厚度都为1.2毫米。
用于制造硬币的金属通常的厚度为1.2毫米到2.7毫米。无论是本发明实例的产品,还是对照例的产品都没有出现由于起皱而造成的任何表面恶化现象。而且,在随后的试验中没有遇到由于起皱而造成的困难。从而,没有必要因为起皱而再次进行补充测量。
对每一种实例产品的机械性能,即每一样品的HV硬度、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都进行了测定,並示于表1中。表1还给出了有关100里拉意大利硬币的数据(从下向上数,第三行),在制造不锈钢硬币方面,意大利民族已有多年的工业实践经验。表1给出了对在750℃热处理5分钟之后有再结晶组织的试验件所测得的硬度
Figure 86101805_IMG2
Figure 86101805_IMG3
Figure 86101805_IMG4
Figure 86101805_IMG5
数据。表1清楚地表明,本发明实例的HV硬度处在103到138范围内,这比对照例产品-意大利硬币用不锈钢的硬度软很多。在对照例中,制成的产品有相当高的硬度值。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固溶质N和固溶质Ti与Nb造成的,这些元素对硬度的增高有相当大的作用。
参照实例,特别是参照含铬12.5(重量)%的钢试样代表B和J,以及含铬17.5(重量)%的钢试样代表F和L,把对它们进行的耐腐蚀试验、耐磨试验和制币成形性能试验结果。同已用作为硬币材料的铜镍合金、黄铜、铝和镍的有关性能进行对比。每个试样的耐蚀性能是由在人工汗液中的点腐蚀电位决定的。
使用了一种OHGOSHI型耐磨试验机,在3.2公斤的载荷、摩擦距离66.6米及摩擦速度0.51米/秒下测定了具体的磨损量。
按如下方式测定了最佳模压压力,采用试样B、F、J和L的材料冲出直径25毫米的硬币毛坯,通过一种修边机对每一个冲出的硬币毛坯进行修边,然后采用模具压出硬币,模具材料为SKD    11    JIS    G    4404。
模压深度为250微米。对制成的每一个硬币都要仔细观察附在其边缘上的凸纹状况,以及硬币表面花纹的雕刻情况,从这里确定材料的最佳模压压力。
对照例所用的铜镍合金是一种由75%Cu-25%Ni组成的合金,所用的黄铜是一种由70%Cu-30%Zn组成的合金。
表2给出了耐腐蚀、耐磨试验结果,以及在对每一种样品适用的最佳模压压力下得到的制币成形性能试验结果。
正如表2所清楚表明的那样,同对照例相比,本发明实例B、F、J和L有优异的性能。
就耐腐蚀性而言,本发明中的钢种远优于制造硬币用的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铜镍合金、黄铜、铝和镍,而与SUS    430和意大利硬币用不锈钢的性能大致相同。
就耐磨性而言,本发明中的钢种远优于制造硬币用的有色金属材料和意大利硬币用不锈钢,而与SUS    430大致相同。就最佳模压压力而言,对于通过冷冲来模压成形诸如硬币一类零件的材料,最佳模压压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性能,本发明中的钢种即使在修边之后不进行任何退火也表现出非常低的压力值。
甚至同硬币用有色金属材料的对照例比较,本发明的钢种也优于黄铜和镍,而且模压压力是如此之低,甚至达到了适用于铜镍合金和铝的压力水平。从而,证明了本发明的钢种是一种非常利于冷压成型的材料,例如易于制造硬币。
测得的柔软性为表1给出的本发明钢种所特有。
表1清楚地表明,现行意大利硬币用不锈钢是相当硬的,维氏硬度为163。从图1和图2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意大利不锈钢硬币上刻出的表面花纹是较浅的,而且,与铜镍合金制成的100日元硬币相比,给人一种非常模糊的印象。
增大模压机的使用压力似乎可改善硬币雕刻的深度,但另一方面,这就会大大缩短模具的寿命。而这些模具通常是相当昂贵的。
在加入铝、而又不加多少Ti、Nb或V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把铬含量限制在11.5%到14%(重量)的范围内,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20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见表1,例A和B),可以看出这种不锈钢用于制造硬币是非常合适的。
按照本发明,把铬含量限制在约14%~约19%(重量)的范
Figure 86101805_IMG6
围内,(如表1所示的实例C到H),最好把磷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到0.022(重量)%,以及把锰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到0.50(重量)%(如表1中的实例C、D、F、H和I),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30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
虽然在本发明中允许铝的总含量达到0.2%(重量),但从使不锈钢得到充分软化和充分脱氧的观点来看,最好把它限制在0.03%到0.09(重量)的范围内,这种限制示于实例D、E和F。
在加入Ti、Nb和/或V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把铬含量限制在11.5%到14%(重量)的范围内,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25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如表1中所示实例T和W,可以看出这种不锈钢用于制造硬币是非常合适的。
按照本发明,如表1所示,把铬含量限制在约14%到约19%(重量)的范围内,並且最好是把磷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到0.22(重量)%,把锰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在0.61(重量)%,则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35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如表1中的实例V和Z。
虽然在本发明中允许钛、铌和钒的含量达到0.2%(重量),但这三种元素的总含量最好处在0.015%到0.16%(重量)的范围内,这种限制示于实例T、W、X和Z。
在加入Al和Ti、Nb和/或V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把铬含量限制在11.5%到15%(重量)的范围内,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25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如表1所示的实例J、K和Q),可以看出这种不锈钢用于制造硬币是非常合适的。
按照本发明,如表1所示,把铬含量限制在约15%到约20%(重量)的范围内,並且最好是把磷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到0.024 (重量)%,把锰含量的最大值限制到0.61(重量)%,则可以得到维氏硬度低于135左右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如表1中示出的实例L、M、N、O、P和S。
虽然在本发明中允许铝的总含量达到0.2%(重量),但从脱氧的观点来看,铝的含量最好处在0.010%到0.030%(重量)的范围内,这种限制示于实例L、N、O和R。
在本发明中,最好把碳含量限制在0.002到0.02%(重量)范围内,这样可以得到有特别优异耐蚀性能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如实例A、B、C、E、G、H、I、K、L、M、V、W、X和Z所示。
如下的评价将是适当的:本发明的铁素体不锈钢是独特的,其成分具有显著优越性。实现了超软性和高耐蚀性,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仔细的控制,可减少钢中Si、P、Cu、Mo和N的有效含量。对于Al、Ti、Nb和V这一组元素,以0.005%到0.2%的加入量,加入一种或同时加入多种元素,可使有固溶强化作用的N变为无害,这些元素使N分别稳定为AlN、TiN、NbN和VN,消除了N的硬化作用。
从而,本发明的钢种有非常软的性能,其HV硬度约为100到140,因此,它的最佳模压压力是非常低的。
同制造硬币常用的几种其它有色金属材料相比,本发明中的钢种有非常优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本发明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是优良的。
本发明中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的生产成本是比较低的。作为硬币材料实际使用时,本发明中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在所有实质性的重要特征方面,都明显地优于意大利硬币用的常规铁素体不锈钢。

Claims (16)

1、一种有优异模压成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基本组成为:
0.002到0.03%(重量)的碳,0.01到0.30%(重量)的硅,0.01到1.5%(重量)的锰,0.003到0.04%(重量)的磷,0.001到0.15%(重量)的硫,0.02到1.0%(重量)的镍,0.005到0.50%(重量)的铜,0.01到0.6%(重量)的钼,11.5%到20%(重量)的铬,0.005-0.03%(重量)的氮,0.005%到0.20%(重量)的铝,余量为铁和常规杂质,所述超软钢的维氏硬度等于140或低于140,用作硬币、钥匙、纪念章及其它冲压或模压制品。
2、一种有优异模压成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基本组成为:
0.002到0.03%(重量)的碳,0.01到0.30%(重量)的硅,0.01到1.5%(重量)的锰,0.003到0.04%(重量)的磷,0.001到0.15%(重量)的硫,0.02到1.0%(重量)的镍,0.005到0.5%(重量)的铜,0.01到0.6%(重量)的钼,11.5%到20%(重量)的铬,0.005到0.03%(重量)的氮;
其组成还包括:
从主要由如下成分的一组元素中挑选一种或多种构成合金中的成分:0.005%到0.20%(重量)的钛,0.005%到0.20%(重量)的铌和0.005%到0.20%(重量)的钒,
其余的含量为铁和常规杂质,所述的超软钢的维氏硬度等于140或低于140,用作硬币、钥匙、纪念章及其它冲压或模压制品。
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组成还包括:
从由如下成分的一组元素中挑选一种或多种组成合金的成分:0.005%到0.20%(重量)的钛,0.005%到0.20%(重量)的铌和0.005%到0.20%(重量)的钒。
4、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1.5到14%(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20左右。
5、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4%到19%(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30左右。
6、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磷的含量低于0.022%(重量),锰的含量低于0.50%(重量)。
7、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铝的总含量是从0.03到0.09%(重量)。
8、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1.5到14%(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25左右。
9、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4%到19%(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35左右。
10、按权利要求9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磷的含量低于0.022%(重量),锰的含量低于0.61%(重量)。
11、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钛、铌和钒的总含量是从0.015到0.16%(重量)。
12、按权利要求3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1.5到15%(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25左右。
13、按权利要求3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的含量是从15%到20%(重量),所述的超软不锈钢的维氏硬度等于或低于135左右。
14、按权利要求3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磷的含量低于0.024%(重量),锰的含量低于0.61%(重量)。
15、按权利要求13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铝的总含量是从0.010到0.030%(重量)。
16、按权利要求1到3规定的一种超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碳的含量是从0.002%到0.02%(重量)。
CN86101805A 1985-02-19 1986-02-19 超软不锈钢 Expired CN1008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02085 1985-02-19
JP60-31020 1985-02-19
JP31020/85 1985-02-19
JP7787685 1985-04-12
JP60-77876 1985-04-12
JP77876/85 1985-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1805A CN86101805A (zh) 1986-08-20
CN1008120B true CN1008120B (zh) 1990-05-23

Family

ID=2636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1805A Expired CN1008120B (zh) 1985-02-19 1986-02-19 超软不锈钢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4690798A (zh)
EP (1) EP0192236B1 (zh)
KR (1) KR900007665B1 (zh)
CN (1) CN1008120B (zh)
BR (1) BR8600709A (zh)
CA (1) CA1280301C (zh)
DE (1) DE367228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05944A (ja) * 1989-05-20 1990-12-19 Tohoku Tokushuko Kk 高耐食電磁ステンレス鋼
JPH08176750A (ja) * 1994-12-28 1996-07-09 Nippon Steel Corp ベローズ加工用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US5851316A (en) * 1995-09-26 1998-12-22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Ferrite stainless steel sheet having less planar anisotropy and excellent anti-rid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US6458221B1 (en) 1999-03-30 2002-10-01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plate
AT409636B9 (de) * 2001-02-14 2002-12-27 Boehler Edelstahl Gmbh & Co Kg Stahl für kunststoffformen und verfahren zur wärmebehandlung desselben
US7981561B2 (en) 2005-06-15 2011-07-19 Ati Properties, Inc. Interconnect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n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adapted for use with solid oxide fuel cells
US8158057B2 (en) 2005-06-15 2012-04-17 Ati Properties, Inc. Interconnect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n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adapted for use with solid oxide fuel cells
US7842434B2 (en) 2005-06-15 2010-11-30 Ati Properties, Inc. Interconnects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n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adapted for use with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P4959937B2 (ja) 2004-12-27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腐食診断部品を設けてなる配電用変圧器
CN100485077C (zh) * 2007-06-13 2009-05-06 陈卫东 超薄合金材料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052954A (ko) * 2007-11-22 2009-05-2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내식성 및 장출성형성이 우수한 저크롬 페라이트계스테인리스강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38684B (zh) * 2008-09-23 2011-06-0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车辆制动系统用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JP5501795B2 (ja) * 2010-02-24 2014-05-28 新日鐵住金ステンレス株式会社 溶接部の耐食性に優れた低クロム含有ステンレス鋼
JP5931053B2 (ja) * 2011-03-29 2016-06-08 新日鐵住金ステンレス株式会社 溶接部の耐食性及び強度に優れる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およびtig溶接構造物
UA111115C2 (uk) 2012-04-02 2016-03-25 Ейкей Стіл Пропертіс, Інк. Рентабельна феритна нержавіюча сталь
MY160968A (en) * 2012-09-24 2017-03-31 Jfe Steel Corp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sheet with excellent formability
CN105466129A (zh) * 2015-12-19 2016-04-06 丹阳市宸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后背板用钢板
CN105715113A (zh) * 2016-01-20 2016-06-29 广西丛欣实业有限公司 铁合金钥匙
CN113757460B (zh) * 2021-03-23 2023-06-09 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卡压式厚壁管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89874A (en) * 1951-01-19 1953-04-08 Electric Furnace Prod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erritic chromium steel
US3607237A (en) * 1969-02-26 1971-09-21 Allegheny Ludlum Steel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US3607246A (en) * 1969-02-26 1971-09-21 Allegheny Ludlum Steel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SE352662B (zh) * 1969-02-26 1973-01-08 Allegheny Ludlum Steel
JPS4915696A (zh) * 1972-06-03 1974-02-12
JPS5266816A (en) * 1975-12-01 1977-06-02 Nippon Steel Corp Preparation of rigging free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plate
JPS608288B2 (ja) * 1978-12-27 1985-03-01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コイン用ステンレス鋼板の製造法
US4294613A (en) * 1979-07-03 1981-10-13 Henrik Giflo Acid resistant, high-strength steel suitable for polishing
JPS56123356A (en) * 1980-03-01 1981-09-28 Nippon Steel Corp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with superior formability
US4331474A (en) * 1980-09-24 1982-05-25 Armco Inc.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having toughness and weldability
JPS5856012A (ja) * 1981-09-29 1983-04-02 Toshiba Corp 割込み制御方式
JPS59123718A (ja) * 1982-12-29 1984-07-17 Nisshin Steel Co Ltd 耐食性合金鋼板の製造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4690798A (en) 1987-09-01
CA1280301C (en) 1991-02-19
DE3672280D1 (de) 1990-08-02
BR8600709A (pt) 1986-10-29
EP0192236A3 (en) 1988-10-05
KR870008048A (ko) 1987-09-23
EP0192236B1 (en) 1990-06-27
KR900007665B1 (ko) 1990-10-18
CN86101805A (zh) 1986-08-20
EP0192236A2 (en) 1986-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8120B (zh) 超软不锈钢
KR100429050B1 (ko) 플라스틱용금형의제조를위한저합금강,용접용와이어및블록
CN1124361C (zh) 成形性优良的铁素体不锈钢板
JP2010500471A (ja) 鋼、工具鋼、特に熱間加工鋼の熱伝導度の調整方法、並びに鋼製品
JP2009167435A (ja) 冷間金型用鋼および冷間プレス用金型
JP2006328524A (ja) 成形時の面内異方性が小さく耐リジング性及び耐肌荒れ性に優れた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薄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55306A (ja) 優れた高温強度および靱性を有する熱間工具鋼
CN103282530A (zh) 耐生锈性及导热性优异的模具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JP4721917B2 (ja) 成形時の面内異方性が小さく耐リジング性及び耐肌荒れ性に優れた低炭素低窒素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薄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28811B (en) A martensitically hardenable steel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JP518687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用鋼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
US6663726B2 (en) High-hardness prehardened steel for cold working with excellent machinability, die made of the same for cold working, and method of working the same
JP2010070812A (ja) 冷間鍛造性に優れる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快削鋼線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498282A (zh) 铸钢与铸造金属模具
CN102242318A (zh) 用于双层堆焊制备锻模工艺的铸钢基体及其制备方法
JP5950653B2 (ja) 耐加工肌荒れ性に優れる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板
CN1802446A (zh) 高频淬火用钢材、使用其的高频淬火部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H0353384B2 (zh)
JPH0688166A (ja) 耐ヒートクラック性にすぐれる熱間加工用金型
US3970448A (en) Low alloy die steel (Type F)
JP3386525B2 (ja) 金型用鋼
JP2003001307A (ja) 圧延ロール
JP2002363690A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用鋼
JPS6056055A (ja) 熱間工具鋼
JPS62267455A (ja) 被削性にすぐれた軟質フエ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