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6765C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6765C CN100586765C CN200710122714A CN200710122714A CN100586765C CN 100586765 C CN100586765 C CN 100586765C CN 200710122714 A CN200710122714 A CN 200710122714A CN 200710122714 A CN200710122714 A CN 200710122714A CN 100586765 C CN100586765 C CN 10058676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expansion
- bulge
- upper limb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其具有从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向下方的车内侧展开膨胀的后膨胀部。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其从气囊的上缘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向后方延伸;膨胀主体部,其位于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由分隔部分隔;以及分支膨胀部,其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延伸。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分支膨胀部下端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和气囊罩之间的分界线的下方。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分支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使膨胀主体部可以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护乘客头部的气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该气囊通过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而从车窗(侧窗)的上缘侧向下方展开膨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气囊由气囊罩覆盖,且被折叠并收容在包括支柱部上方部位在内的车内侧的车窗上缘侧。该气囊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以覆盖支柱部和车窗的车内侧的方式,推开气囊罩而从车窗的上缘侧向下方展开膨胀。此外,在现有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为了不使展开膨胀的气囊侵入覆盖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支柱装饰件的车外侧,而阻碍其顺利地向车内侧的展开膨胀,使用导向台和导板(参照特开平11-91490号公报、特开2000-33845号公报)。
导向台设置在支柱装饰件的车外侧的上方。导向台以如下方式向车内侧引导气囊,即,使展开膨胀的气囊在支柱装饰件上端的上方位置,从导向台上表面侧的倾斜的导向面上滑过,从而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不与其接触。
此外,导板与导向台连结,同时将其安装在折叠后的气囊的周围。导板在气囊展开膨胀时,以闭塞支柱装饰件上端的车外侧空间的方式展开。
但是,在现有的这些利用了导向台的结构中,导向台由具有刚性的部件构成,以准确地引导气囊的展开膨胀时的展开方向。因此,在利用导向台的结构中,由于使用金属板等金属,导致重量增加。或者,为了实现轻量化,使导向台为合成树脂制,然而为了确保刚性,需要在导向台上设置加强用肋板,其结果,使导向台体积变大。
此外,特别地,在以覆盖车辆后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方式配置气囊的情况下,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支柱装饰件的上端侧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在后支柱部的上端附近,导向台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也变长,使上述问题(重量增加和体积变大的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使气囊从后支柱部的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附近,顺利地向车内侧展开膨胀。
本发明所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具有气囊,该气囊被折叠收容在车辆的车内侧的车窗上缘侧,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推开气囊罩而以覆盖车窗的方式向下方展开膨胀。车辆具有后支柱部和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安装配置在车辆的车体侧。气囊具有后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后膨胀部配置在气囊的后部侧。后膨胀部收容在后支柱部的上方附近,以可以一边推开气囊罩,一边从车外侧越过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向车内侧的下方展开膨胀。此外,后膨胀部在气囊膨胀完成时,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以及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气体供给流路部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后膨胀部的前方侧的上缘侧,而向后方侧供给膨胀用气体。此外,后膨胀部具有上缘侧膨胀部、分隔部、膨胀主体部以及分支膨胀部。上缘侧膨胀部配置在后膨胀部的上缘,以从气体供给流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气囊后端的方式膨胀。分隔部从气囊后缘向前方侧连续地延伸,分隔上缘侧膨胀部、和后膨胀部的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部分(膨胀主体部)。膨胀主体部由分隔部与上缘侧膨胀部分隔,配置在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以覆盖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以及后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方式膨胀。分支膨胀部配置在膨胀主体部前侧的、从后膨胀部的前缘至下缘的区域内。分支膨胀部配置方式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的前方侧,且配置在比气囊罩的下缘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气囊罩位于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上缘侧。此外,分支膨胀部的从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流入膨胀用气体的开口,位于分隔部前端的前方、且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后端的下方。此外,膨胀主体部构成为,使膨胀用气体经配置于分支膨胀部后缘侧的流入口,即经在分隔部的前端部位、和后膨胀部下缘侧的气囊下缘之间开口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整体、或前端侧一部分配置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支柱装饰件上端和气囊罩下缘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的下方侧。此外,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膨胀主体部和分支膨胀部的车外侧位置上,以可以在气囊展开膨胀时,使膨胀主体部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如果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被折叠收容在车窗上缘侧的气囊,则对于后膨胀部,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气体供给流路部、和在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方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缘侧膨胀部,从前方侧向后方侧迅速地膨胀,将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它们下方的膨胀主体部和分支膨胀部向车内侧推出。因此,膨胀主体部越过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与分支膨胀部的部位一起,以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和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
此外,如果使上缘侧膨胀部从前端向后端膨胀而完成膨胀,则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的至少前端侧,在气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支柱装饰件的上端和气囊罩的下缘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的下方侧。其结果,对于上缘侧膨胀部,至少使其前端侧位于支柱装饰件上端的车内侧,而以楔状配置在支柱装饰件上端的车内侧、和位于后支柱部上方的气囊罩的下缘的车外侧之间,从而,使气囊罩向车内侧大幅打开,并维持该打开状态(此外,此时,如果使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侧整体配置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支柱装饰件的上端和气囊罩的下缘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的下方侧,则在上缘侧膨胀部膨胀完成时,可以利用上缘侧膨胀部,确保气囊罩向车内侧大幅打开的区域,在后支柱部上方沿前后方向较长)。
此外,通过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的膨胀而向车内侧推出的分支膨胀部,配置在从后膨胀部的前缘至下缘的区域内。此外,分支膨胀部通过从分隔部前端的前方的、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端的下方处的开口,向下方流入膨胀用气体而膨胀。因此,分支膨胀部以沿车窗的车内侧而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膨胀。此外,该分支膨胀部配置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后支柱部的前方侧的、且比气囊罩的下缘更靠下方的位置上,该气囊罩位于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上缘侧。因此,分支膨胀部抑制与后支柱部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以沿车窗的车内侧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进行膨胀。
此外,膨胀主体部的上方侧的上缘侧膨胀部,成为由从气囊的后缘侧延伸出的分隔部闭塞后端侧的状态,而不与膨胀主体部连通。因此,膨胀主体部仅通过从在分支膨胀部后缘侧的分隔部前端部位、和气囊的下缘之间开口的流入口,流入膨胀用气体而膨胀。此外,由于分支膨胀部以沿车窗的车内侧而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膨胀,因此,膨胀主体部以由分支膨胀部沿上下方向保持前缘侧的状态膨胀。此外,在膨胀主体部通过使膨胀用气体从流入口流入而膨胀时,上缘侧膨胀部已迅速地完成膨胀,并且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部的上方,而维持使气囊罩大幅打开的状态。其结果,可以使膨胀主体部,首先通过上缘侧膨胀部和气体供给流路部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然后,以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和在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随后,在位于后支柱部上方侧的、由上缘侧膨胀部大幅打开的气囊罩的下方,不向车内侧大幅突出,而是在覆盖支柱装饰件的车内侧、和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的状态下以厚度增加的方式膨胀,从而完成膨胀。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可以通过气囊的各个膨胀部的折叠收容时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和各个膨胀部相对于后支柱部或气囊罩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利用气囊自身的简单的结构,使气囊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附近顺利地向车内侧展开膨胀。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可以使膨胀主体部稳定地张开膨胀,而不向车内外方向摆动。
此外,气囊的上缘侧膨胀部可以配置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或者,也可以配置为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部侧向后部侧逐渐变小。此外,作为上缘侧膨胀部,在配置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后支柱部上方的、气囊罩向车内侧大幅打开的区域,在前后方向较宽。因此,在该情况下,可以使膨胀主体部的展开膨胀动作更加稳定。此外,作为上缘侧膨胀部,在配置为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部侧向后部侧逐渐变小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使气囊罩向车内侧大幅打开的区域增大的作用。但是,在该情况下,可以使上缘侧膨胀部的容积变小,相反地,可以使膨胀主体部的容积变大。因此,在使上缘侧膨胀部的内径尺寸变小的情况下,可以使膨胀主体部的保护区域变大。
此外,分隔上缘侧膨胀部和膨胀主体部的分隔部构成为设有:横线部,其从气囊的后缘向前方侧延伸;以及纵线部,其作为分隔部的前端部位,从横线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此外,优选使纵线部的前方侧作为分支膨胀部而构成,同时,使膨胀主体部的流入口构成为在纵线部的下端和气囊的下缘之间开口。
如果这样构成,则在使膨胀用气体从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后端的下方处的开口流入分支膨胀部时,膨胀用气体在后膨胀部的前缘侧、和作为分隔部前端部位的纵线部之间,受到引导而顺利地向下方流入分支膨胀部。因此,分支膨胀部可以进一步抑制与后支柱部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可以以沿车窗的车内侧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以棒状膨胀。此外,膨胀主体部使膨胀用气体,经由位于分支膨胀部后缘的下端处的流入口,以从向后变为向上的方式流入。即,膨胀主体部从后膨胀部的下缘侧,膨胀至已完成膨胀而处于大致静止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侧的后膨胀部的上缘侧。因此,在上述结构中,膨胀主体部成为由完成膨胀而使姿势稳定的分支膨胀部和上缘侧膨胀部,保持前缘侧和上缘侧的状态,并且,成为从分支膨胀部的下端测膨胀至上方的上缘侧膨胀部侧的状态,可以更加稳定地展开膨胀,而不向车内外方向摆动。
此外,气囊的分隔部中从气囊后缘向前方侧连续延伸的部位也可以配置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位于分界线的下方侧、且以沿分界线的方式配置。在这种结构中,上缘侧膨胀部的膨胀完成时的下缘侧的整个区域,以沿分界线的方式配置在分界线的下方。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利用上缘侧膨胀部,可以确保后支柱部上方的、气囊罩大幅向车内侧打开的区域,沿前后方向较宽,同时可以使从分界线附近向车内侧突出的膨胀主体部的部位整体,在上缘侧膨胀部膨胀时顺利地向车内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车辆搭载状态的概略正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膨胀时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2的III-III部位。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车辆搭载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对应于图1的IV-IV部位。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车辆搭载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对应于图1的V-V部位。
图6A、6B是按顺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的前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VI-VI部位。
图7A、7B是按顺序表示图6B中示出部位的随后的直至膨胀完成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8A、8B是按顺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的后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VIII-VIII部位。
图9A、9B是按顺序表示图8B中示出部位的随后的直至膨胀完成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0A、10B、10C是按顺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X-X部位。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完成时的概略正视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膨胀时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XIII-XIII部位。
图14A、14B是按顺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的前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XIV-XIV部位。
图15A、15B是按顺序表示图14B中示出部位的随后的直至膨胀完成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6A、16B是按顺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的后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XVI-XVI部位。
图17A、17B是按顺序表示图16B中示出部位的随后的直至膨胀完成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8A、18B、18C是按顺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12的XVIII-XVIII部位。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动作完成时的概略正视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变形例的正视图。
图21是图20中示出的气囊的分隔部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图。
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其它变形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1,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有气囊20、充气机13、安装托架10、14以及气囊罩8。此外,气囊20被折叠收容在车辆V的车内侧的侧窗W1、W2上缘侧之中,从前支柱部FP的下缘侧,经由上边梁部RR的下缘侧,直至后支柱部RP上方侧的范围内。
充气机13如图1所示,是大致圆柱状的圆筒型,插入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气囊20的连接口部22中,利用从连接口部22的外周侧进行紧固的夹具16而与气囊20连结。此外,充气机13利用安装托架14,以被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5a覆盖的方式,安装固定在中心支柱部CP上方附近的上边梁部RR的内面板2上。此外,内面板2是车辆V的车身(车体)1侧的部件。此外,安装托架14由金属板制成,用于保持充气机13,利用安装螺栓15而固定在内面板2上。
各个安装托架10通过安装螺栓11,将气囊20的各个安装部37安装固定在内面板2上(参照图4、5)。此外,各个安装螺栓11通过设置螺母2b而紧固在形成于内面板2上的安装孔2a中。
气囊罩8由配置在前支柱部FP上的前柱装饰件4和配置在上边梁部RR上的天花板衬里5的各自的下缘4a、5a侧构成。此外,前柱装饰件4和天花板衬里5为合成树脂制,分别在车身1的内面板2的车内侧,安装固定在前支柱部FP和上边梁部RR上。此外,天花板衬里5配置在从前支柱部FP的上方附近,经由中心支柱部CP的上方,直至后支柱部RP的上方附近。此外,在后部侧的侧窗W2附近,气囊罩8具有:车窗侧部位8a,其位于侧窗W2的上缘侧;以及支柱侧部位8c,其位于后支柱部RP的上端侧(参照图2、11)。
此外,在后支柱部RP和中心支柱部CP的车内侧,分别配置合成树脂制的后支柱装饰件6和中心支柱装饰件7。在中心支柱装饰件7上,如图5所示,从上端7a向车外侧O延伸而形成被内面板2抵接支撑的兼用作导向台的支撑肋板7b。支撑肋板7b的上表面作为导向面7c,使展开膨胀时的气囊20不会被上端7a卡住而将其向车内侧I引导。该中心支柱装饰件7,使上端7a侧插入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5a的车外侧O,使支撑肋板7b被内面板2抵接支撑,同时使未图示的下端侧向车外侧O移动,通过螺栓紧固而安装在内面板2上。另一方面,在后支柱装饰件6中,如图4所示,在上端6a下方的车外侧O上,朝向车外侧O方向,突出设置被内面板2抵接支撑的支撑肋板6c,在上端6a和支撑肋板6c之间形成凹部6b。该后支柱装饰件6的安装方法为,在使下端侧的安装部6d(参照图1)由螺栓3紧固在内面板2上的状态下,向内面板2侧的车外侧O推压上端6a侧,从而嵌入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5a的下端5b的凹部5c中。因此,为了在安装时使支撑肋板6c不会与下端5b抵接,在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外侧O,不能形成导向台,而是形成凹部6b。
气囊20如图1、4、5、11所示,使来自充气机13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从折叠状态展开,以覆盖侧窗W1、W2、以及中心支柱部CP、后支柱部RP的中心支柱装饰件7和后支柱装饰件6的车内侧I的方式展开膨胀。此外,气囊20如图2、3所示,构成为具有:气体流入部21,其可以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而以使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分离的方式膨胀;以及非流入部35,其以使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结合的状态,使膨胀用气体G无法流入。该气囊20中除了前端侧的三角板状的板状部46以外,都是由聚酰胺或聚酯等丝线通过筒织而制造的。此外,板状部46利用缝合等与气囊20的前端侧结合。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20构成为具有:前膨胀部24,其在前座席侧的侧窗W1和中心支柱部CP之间的车内侧的区域内膨胀;以及后膨胀部26,其在后座席侧的侧窗W2和后支柱部RP之间的车内侧的区域内膨胀。
此外,气囊20的非流入部35由周缘部36、安装部37、分隔部38、39、40、41以及板状部45、46构成。周缘部36以围绕气体流入部2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安装部37以从气囊20的上缘20a侧的周缘部36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多个(在实施方式中为6个)。在各安装部37上形成使安装螺栓11(参照图4、5)插入的安装孔37a。此外,各个安装部37如上所述,通过将用于进行安装的安装托架10紧固在内面板2上,然后使插入各个安装孔37a的安装螺栓11与螺母2b螺合,而固定在内面板2上。
板状部45为长方形板状,以从气囊20的下缘20b侧向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前膨胀部24和后膨胀部26之间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下方。板状部45的后缘45a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分隔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配置该板状部45是用于确保气囊20的整体形状,同时用于减小气体流入部21的容积,而缩短直至完成膨胀为止的时间。板状部46由聚酯等织布形成,利用缝合等而与气囊20的前端结合。此外,在板状部46的前端也形成安装部37。
分隔部38~41以从周缘部36延伸而进入前膨胀部24和后膨胀部26的区域内的方式配置,用于控制膨胀用气体G的流动,或限制厚度以使气囊20可以膨胀为板状。此外,配置在前膨胀部24内的分隔部38~40,配置为用于限制厚度,同时用于将前膨胀部24分割为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在实施方式中为4个)的小室单元24a、24b、24c、24d。
此外,配置在后膨胀部26上的分隔部41形成为L字形状,其具有横线部42和纵线部43。横线部42是从气囊20的后缘20c向前方侧连续延伸的部位。纵线部43是从横线部42的前端42a(也成为分隔部41的前端41a)向斜后下方延伸的部位。此外,纵线部43也是分隔部41的前端部位41b。
气体流入部21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为具有连接口部22、气体供给流路部23、前膨胀部24以及后膨胀部26。气体供给流路部23在气囊20的上缘20a侧,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以直线状配置,以在板状部45的上方侧连结前膨胀部24和后膨胀部26的方式配置。连接口部22从气囊20的上缘20a侧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向上方延伸,与充气机13连接,以使来自充气机13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气体流入部21内。此外,在连接口部22内,配置未图示的整流布。该整流布以插入气体供给流路部23内的方式配置,由此,使来自充气机13的膨胀用气体G向前后两侧分开,通过气体供给流路部23流向车辆V的前后方向两侧。
此外,气体供给流路部23构成为,在车辆搭载状态下完成膨胀时,上缘23a侧被气囊罩8覆盖,同时下缘23b侧从气囊罩8向下方突出(参照图11)。
此外,气囊20的气体流入部21的前膨胀部24,如图2、11所示,以在侧窗W1和中心支柱部CP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区域内展开膨胀的方式构成。此外,前膨胀部24由3个分隔部38~40分隔,具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4个小室单元24a、24b、24c、24d。小室单元24a、24b的上端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前方侧的延长线上。小室单元24c、24d构成为,使膨胀用气体G从小室单元24b的下端流入而膨胀。此外,在前膨胀部24的前端的上端上,配置向前方侧突出的小室单元24e。该小室单元24e是为了使前柱装饰件4的下缘4a顺利地打开而配置的。
后膨胀部26如图2、11所示,配置有上述的分隔部41,此外构成为具有上缘侧膨胀部27、分支膨胀部29以及膨胀主体部31。上缘侧膨胀部27沿前后方向配置在后膨胀部26的上缘26a侧,以从气体供给流路部23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气囊20的后端(后缘)20c而膨胀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缘27c侧的前端27a侧的一部分配置为,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该分界线PL是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侧和气囊罩8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此外,图2示出的双点划线的气囊罩8和后支柱装饰件6的轮廓线,仅在将气囊20展平后的状态的分界线PL附近(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缘27c附近)的部分处相互对应,而不是在气囊20的整体范围内对应。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隔部41的横线部42的前端42a,位于分界线PL的前端PLf的前方。此外,上缘侧膨胀部27构成为,在比分隔部41的横线部42的前端42a更靠前方一侧上,配置连接口部22,以使膨胀用气体G从前端27a向后端27b稳定地流动。
膨胀主体部31利用从气囊20的后缘20c向前方侧连续延伸的分隔部41,与上缘侧膨胀部27分隔开,并配置在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方。此外,膨胀主体部31以覆盖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车内侧I、和后支柱部RP的车内侧I的方式膨胀。
分支膨胀部29配置在膨胀主体部31的前侧的、从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至下缘26b的区域内,以从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分叉而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即,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支膨胀部29配置在分隔部41的纵线部43和其前方侧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之间。此外,该分支膨胀部29配置为,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RP的前方侧,且配置在比气囊罩8的车窗侧部位8a的下缘8b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气囊罩8位于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上缘侧(参照图2、11)。此外,在分支膨胀部29上,在位于分隔部41的前端41a的前方、且位于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的下方的部位上形成开口29a,以使膨胀用气体G从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向下方流入。该开口29a,详细地说,配置在分隔部41的前端41a、和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的非流入部35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之间。此外,在分支膨胀部29的后缘29b侧配置流入口32,其在分隔部41的前端部位41b和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的气囊20的下缘20b之间开口,用于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膨胀主体部31。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隔部41的纵线部43的下端43a,在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配置在从气囊20的下缘20b的周缘部36远离的上方侧。因此,流入口32在作为分支膨胀部29的后缘29b的下端29c的、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开口。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支膨胀部29在膨胀完成时,沿后支柱装饰件6的侧窗W2侧的前缘而配置在侧窗W2的车内侧I的区域内,并且,从上端侧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至下端侧的流入口32侧,以朝向斜后下方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0、11)。
该气囊20的制造,可以通过在筒织制造后,利用缝合等使板状部46与气囊20的前缘侧结合,在连接口部22内配置未图示的整流布而制造。
该气囊20向车辆搭载之前的折叠,是以使气囊20的下缘20b侧接近设有安装部37的上缘20a侧的方式折叠。此时,为了在气囊20展开膨胀时,使膨胀主体部31可以越过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而向车内侧I推出,将上缘侧膨胀部27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分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膨胀主体部31和分支膨胀部29的车外侧O的位置。这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5所示,成为以使下缘20b朝向车外侧O的方式进行卷绕的卷绕式折叠,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附近和上缘侧膨胀部27附近,向相反侧的卷绕方向卷绕。换言之,以使气体供给流路部23附近和上缘侧膨胀部27配置在下缘20b侧的卷绕折叠部位33的车外侧O的方式进行卷绕,而完成气囊20的折叠。即,使上缘侧膨胀部27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配置在膨胀主体部31和分支膨胀部29(参照图10)的车外侧O,而完成气囊20的折叠。此外,在前膨胀部24处也设置与后膨胀部26一致的折痕和折叠宽度等而进行折叠。
然后,在折叠完成时,利用可以断裂的未图示的防松散用的包裹材料卷绕气囊20。随后,利用夹具16将已安装有安装托架14的充气机13,与气囊20的连接口部22连接,此外,在气囊20的各个安装部37上安装安装托架10,即可以形成气囊组装体。
然后,将各个安装托架10、14配置在车身1侧的内面板2的规定位置上,将螺栓11、15插入各个安装孔37a等而紧固,由此,将各个安装托架10、14固定在内面板2上,将气囊组装体安装在车身1上。此后,将从规定的充气机动作用的控制装置延伸出的未图示的导线连接到充气机13上,再将前柱装饰件4和天花板衬里5安装到车身1上,然后,将后支柱装饰件6和中央支柱装饰件7安装在车身1上,就可将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1搭载到车辆V上。
将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1搭载到车辆V上后,如果充气机13动作,则来自充气机13的膨胀用气体G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从气囊20的连接口部22流入气体供给流路部23。然后,膨胀用气体G向前后方向两侧流入气体供给流路部23,流入气囊20的前膨胀部24和后膨胀部26。因此,前膨胀部24和后膨胀部26使包裹的未图示的包裹材料断裂,推开前柱装饰件4和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4a、5a侧的气囊罩8,一边向下方突出,一边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以覆盖侧窗W1、W2、中心支柱部CP、后支柱部RP的车内侧I的方式,大幅展开膨胀。
此时,在气囊20的展开膨胀的初期阶段,在后膨胀部26中,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后方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缘侧膨胀部27,从前方侧迅速地膨胀至后方侧。这样,如图6A、B和图10A、B所示,将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方的膨胀主体部31和分支膨胀部29向车内侧I推出。然后,膨胀主体部31越过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而与分支膨胀部29的部位一起,以覆盖后支柱部RP的车内侧I、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车内侧I的方式展开。
然后,上缘侧膨胀部27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前端27a向后端27b流入而膨胀,如果完成膨胀,则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缘27c侧的至少前端27a侧,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和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I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因此,上缘侧膨胀部27如图6A、B、以及图7A所示,至少使前端27a侧位于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I,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I、和位于后支柱部RP上方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的车外侧O之间。此外,上缘侧膨胀部27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向车内侧I大幅打开,并保持该打开状态。
此外,通过上缘侧膨胀部27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I的分支膨胀部29,如图2、11所示,配置在后膨胀部26的从前缘26c至下缘26b的区域内。此外,分支膨胀部29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开口29a向下方流入而膨胀,该开口29a配置在分隔部41的前端41a前方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的下方。因此,分支膨胀部29如图10A~C所示,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膨胀。此外,该分支膨胀部29配置为,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RP的前方侧,且配置在比气囊罩8的车窗侧部位8a的下缘8b更靠下方的位置上,该气囊罩8位于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上缘侧(参照图10C)。因此,分支膨胀部29如图10A、B、C所示,抑制与后支柱部RP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而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膨胀。
此外,膨胀主体部31上方侧的上缘侧膨胀部27,如图2、11所示,成为利用从气囊20的后缘20c侧延伸出的分隔部41,闭塞后端27b侧而不与膨胀主体部31连通的状态。因此,膨胀主体部3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仅从流入口32流入而膨胀,该流入口32在分支膨胀部29的后缘29b侧的、分隔部41的前端部位41b和气囊20的下缘20b之间开口。此外,分支膨胀部29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膨胀。因此,膨胀主体部31以由分支膨胀部29沿上下方向保持前缘31a侧的状态膨胀。此外,在膨胀主体部3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口32流入而膨胀时,如图6B、图7A所示,上缘侧膨胀部27已迅速地完成膨胀,而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部RP的上方,从而,维持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大幅打开的状态。其结果,膨胀主体部31如图6A、B、和图8A、B所示,首先,通过上缘侧膨胀部27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I,以覆盖后支柱部RP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方式展开。随后,膨胀主体部31如图7A、B、和图9A、B所示,在位于后支柱部RP上方侧而由上缘侧膨胀部27大幅打开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方,不向车内侧I大幅突出,而是以覆盖后支柱装饰件6和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状态,以厚度增加的方式膨胀,从而完成膨胀。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1中,可以通过气囊20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上缘侧膨胀部27、分隔部41、分支膨胀部29、膨胀主体部31等各个膨胀部在折叠收容时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和各个膨胀部相对于后支柱部RP和气囊罩8的配置位置的调整,从而通过气囊20自身的简单的结构,使气囊20顺利地从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附近向车内侧I展开膨胀。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1中,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稳定地展开膨胀,而不会向车内外方向摆动。
特别地,在第1实施方式中,分隔上缘侧膨胀部27和膨胀主体部31的气囊20的分隔部41构成为设有:横线部42,其从气囊20的后缘20c向前方侧延伸;纵线部43,其作为分隔部41的前端部位41b,从横线部42的前端42a向下方延伸。此外,纵线部43的前方侧作为分支膨胀部29而构成,同时膨胀主体部31的流入口32作为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在纵线部43的下端43a、和气囊20的下缘20b之间开口。
在这种结构中,在使膨胀用气体G从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下方的开口29a流入分支膨胀部29时,膨胀用气体G在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板状部45的后缘45a侧)、和分隔部41的前端部41b即纵线部43之间,受到引导而顺利地向下流入分支膨胀部29(参照图2、11的双点划线)。因此,对于分支膨胀部29,可以进一步抑制与后支柱部RP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如图10A~C所示,可以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以棒状膨胀。其结果,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在膨胀时,由分支膨胀部29更加稳定地沿上下方向保持。此外,膨胀主体部31如图9A、B所示,使膨胀用气体G经由位于分支膨胀部29的后缘29b的下端29c上的流入口32,以从向后变为向上的方式流入,从而,从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膨胀至已完成膨胀而成为大致静止状态的上缘侧膨胀部27侧的后膨胀部26的上缘26a侧。因此,膨胀主体部31成为由完成膨胀而姿势稳定的分支膨胀部29和上缘侧膨胀部27,保持前缘31a侧和上缘侧(横线部42侧)的状态,并且,成为从分支膨胀部29的下端29c侧,膨胀至上方的上缘侧膨胀部27侧的状态,可以更加稳定地展开膨胀,而不会向车内外方向摆动。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气囊20的上缘侧膨胀部27以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部侧向后部侧逐渐变小的方式配置。此外,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缘27c侧的前端27a侧的一部分配置为,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和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I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但是,如图12、19示出的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2的气囊20A所示,上缘侧膨胀部27A也可以以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的方式配置,并且,下缘27c侧的整体构成为,在气囊20A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和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I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
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2中,仅在气囊20A的上缘侧膨胀部27A如上构成这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气囊20A的其它结构和充气机13等其它部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第2实施方式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省略说明。此外,气囊20A的折叠和向车辆的搭载工序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动作时的气囊20A的展开膨胀的初期阶段时,对于后膨胀部26,也是使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后方侧的上缘侧膨胀部27A,从前方侧迅速地膨胀至后方侧。然后,如图14A、B、图16A、B以及图18A、B所示,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上缘侧膨胀部27A,将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它们下方的膨胀主体部31和分支膨胀部29向车内侧I推出。因此,膨胀主体部31越过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侧6a,与分支膨胀部29的部位一起,以覆盖后支柱部RP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方式展开。
然后,上缘侧膨胀部27A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前端27a流向后端27b而膨胀,随后,如果完成膨胀,则从上缘侧膨胀部27A的下缘27c侧的前端27a直至后端27b的整体,在气囊20A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和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I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由此,上缘侧膨胀部27A,如图14B至图15A、或图16B至图17A所示,使从前端27a至后端27b的整体位于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I,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I、和位于后支柱部RP上方的气囊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的车外侧O之间。此外,上缘侧膨胀部27A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向车内侧I大幅大开,并维持该打开状态。
此外,通过上缘侧膨胀部27A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I的膨胀主体部31,如图15A、B和图17A、B所示,以覆盖后支柱部RP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车内侧I的方式展开。此外,膨胀主体部3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经由从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向下放延伸的分支膨胀部29,而从分支膨胀部29下端的、位于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的流入口32,以从向后变为向上的方式流入(参照图12、19),而成为膨胀完成的状态。
此时,向膨胀主体部31引导膨胀用气体G的分支膨胀部29配置为,如图12、19所示,在气囊20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RP的前方侧,并且,配置在比气囊罩8的车窗侧部位8a的下缘8b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气囊罩8位于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上缘侧(参照图18C)。因此,分支膨胀部29如图18A、B、C所示,抑制与后支柱部RP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而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以板状膨胀。其结果,分支膨胀部29,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不向车内侧I突出,而是以沿后支柱部RP和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方式,以稳定的状态展开。此外,分支膨胀部29可以使从沿侧窗W2的上缘侧在前后方向上设置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导入的膨胀用气体G,经由下端的流入口32,以从向后变为向上的方式,顺利地流入膨胀主体部31内(参照图12、19的双点划线)。
此外,膨胀主体部31上方侧的上缘侧膨胀部27A,不与膨胀主体部31连通,而是成为由从气囊20的后缘20c侧延伸出的分隔部41,闭塞后端27b侧的状态。因此,膨胀主体部31仅通过从膨胀主体部31前缘侧的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的流入口32,向后方、且向上方流入膨胀用气体G而完成膨胀。此外,在膨胀主体部3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口32流入,而从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开始膨胀时,如图15A、B和图17A、B所示,上缘侧膨胀部27A已迅速完成膨胀,上缘侧膨胀部27A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部RP的上方,而维持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大幅打开的状态。其结果,膨胀主体部31,可以在位于后支柱部RP上方侧,在利用上缘侧膨胀部27A大幅打开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方,不向车内侧I大幅突出,而是以稳定的姿势,从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向上方膨胀,然后在覆盖后支柱装饰件6和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I的状态下,以厚度增加的方式进行膨胀,并完成膨胀。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2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通过气囊20A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上缘侧膨胀部27A、分隔部41、分支膨胀部29、膨胀主体部31等各个膨胀部在折叠收容时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和各个膨胀部相对于后支柱部RP和气囊罩8的配置位置的调整,从而通过气囊20A自身的简单的结构,使气囊20A顺利地从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附近向车内侧I展开膨胀。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2中,也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稳定地展开膨胀,而不会向车内外方向摆动。
此外,作为气囊的上缘侧膨胀部,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20A的上缘侧膨胀部27A这样,以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的方式配置。或者,上缘侧膨胀部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20的上缘侧膨胀部27这样,以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部(前端)27a侧向后部(后端)27b侧逐渐变小的方式配置。此外,如第2实施方式所示,在作为上缘侧膨胀部27A,以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后支柱部RP上方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大幅向车内侧I打开的区域,在前后方向上较大。因此,在该情况下,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的展开膨胀的动作更加稳定。此外,如第1实施方式所示,在作为上缘侧膨胀部27,以使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端27a侧向后端27b侧逐渐变小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向车内侧I大幅打开的区域增大的作用。但是,可以使该上缘侧膨胀部27的容积变小,相反地,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的容积增大。其结果,利用内径尺寸变小的上缘侧膨胀部27,可以使膨胀主体部31的保护区域变大。
此外,如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20A所示,从气囊20A的后缘20c向前方侧连续延伸的、分隔部41的横线部42也可以配置为,在气囊20A膨胀完成时,位于分界线PL的下方侧,且沿分界线PL配置。在这种结构中,对于上缘侧膨胀部27A,使膨胀完成时的下缘27c侧的整个区域,沿分界线PL而配置在分界线PL的下方。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可以确保后支柱部RP的上方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向车内侧I大幅打开的区域,沿前后方向较大,同时可以使从分界线PL附近向车内侧I突出的膨胀主体部31的部位整体,在上缘侧膨胀部27A膨胀时,顺利地向车内侧突出。
此外,在第1、2实施方式的气囊20、20A中,作为将上缘侧膨胀部27和膨胀主体部31分隔开的分隔部41,示出了在前端41a上配置向下方延伸的纵线部43的情况。但是,作为设置于后膨胀部上的分隔部,也可以如图20、21中示出的气囊20B所示,是不具有纵线部的分隔部41B。
该气囊20B是通过在气囊20的分隔部41的前端41a上不设置纵线部43而构成的,以使下方的膨胀主体部31侧以圆形膨胀,从而可以防止膨胀时的应力集中。此外,在该气囊20B中,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的下端45c侧,以向下方延伸而与气囊20B的下缘20b侧的周缘部36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
当然,在该气囊20B中,分支膨胀部29B也配置在膨胀主体部31前侧的、从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至下缘26b的区域(由非流入部35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分隔的区域)中。此外,分支膨胀部29B配置为,在气囊20B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RP的前方侧,并且,配置在比气囊罩8的车窗侧部位8a的下缘8b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气囊罩8位于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上缘侧。此外,分支膨胀部29B构成为,使从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向下方流入膨胀用气体G的开口29a,位于分隔部41B的前端41a的前方、并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的下方。此外,向膨胀主体部31流入膨胀用气体的流入口32,配置在分支膨胀部29B的后缘29b侧,作为分隔部41B的前端部位41b、和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侧的气囊20B的下缘20b之间的上下方向开口宽度大的部位。此外,在图21中,分支膨胀部29B作为斜线(格状的斜线)区域进行图示。
此外,气囊20B的其它各个部位,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20相同,对于与气囊20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此外,该气囊20B也与气囊20同样地使用,搭载在车辆中。
此外,对于该气囊20B也是,在被折叠收容在侧窗W2的上缘侧的状态下,如果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则对于后膨胀部26,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在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方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上缘侧膨胀部27,从前方侧迅速地膨胀至后方侧。然后,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上缘侧膨胀部27,将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它们下方的膨胀主体部31和分支膨胀部29B向车内侧推出。由此,膨胀主体部31越过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而与分支膨胀部29B的部位一起,以覆盖后支柱部RP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
这样,如果上缘侧膨胀部27从前端27a向后端27b膨胀,并完成膨胀,则上缘侧膨胀部27的下缘27c侧的至少前端27a侧,在气囊20B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气囊罩8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和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PL的下方侧。其结果,上缘侧膨胀部27至少使前端27a侧位于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而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装饰件6的上端6a的车内侧、和位于后支柱部RP上方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缘8d的车外侧之间。并且,上缘侧膨胀部27使气囊罩8向车内侧大幅打开,并维持该打开状态。
此外,通过上缘侧膨胀部27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的分支膨胀部29B,配置在从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至下缘26b的区域中,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开口29a向下方流入而膨胀,该开口29a配置在分隔部41B的前端41a的前方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端23c的下方。因此,分支膨胀部29B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膨胀。此外,该分支膨胀部29B还配置为,在气囊20B膨胀完成时,位于后支柱部RP的前方侧、且配置在比气囊罩8的车窗侧部位8a的下缘8b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气囊罩8位于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的上缘侧。因此,对于分支膨胀部29B,抑制与后支柱部RP抵接等而向车内外方向移动这样的不稳定状态,而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以板状膨胀。
此外,膨胀主体部31上方侧的上缘侧膨胀部27,不与膨胀主体部31连通,而是成为由从气囊20B的后缘20c侧延伸出的分隔部41B闭塞后端27b侧的状态。此外,膨胀主体部31仅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口32流入而膨胀,该流入口32在分支膨胀部29的后缘29b侧的、分隔部41B的前端部位41b和气囊20B的下缘20b之间开口。此外,分支膨胀部29B以沿侧窗W2的车内侧I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以稳定的姿势膨胀。因此,膨胀主体部31以由分支膨胀部29B沿上下方向保持前缘31a侧的状态膨胀。此外,在膨胀主体部3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从流入口32流入而膨胀时,上缘侧膨胀部27已迅速地完成膨胀,且上缘侧膨胀部27以楔状配置在后支柱部RP的上方,从而,维持使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大幅打开的状态。其结果,膨胀主体部31,首先,通过上缘侧膨胀部27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膨胀而被推向车内侧,以覆盖后支柱部RP和在后支柱部RP的前侧与其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随后,膨胀主体部31,可以在后支柱部RP上方侧利用上缘侧膨胀部27大幅打开的气囊罩8的支柱侧部位8c的下方,不向车内侧大幅突出,而是以覆盖后支柱装饰件6和邻接的侧窗W2这两者的车内侧的状态,以厚度增加的方式膨胀,并完成膨胀。即,利用该气囊20B也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20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图20、21示出的气囊20B中,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的下端45c侧,以与气囊20B的下缘20b侧的周缘部36大致正交的方式,向下方延伸,而使从分支膨胀部29B的开口29a至下端29c的长度本身,比从开口29a向斜下延伸至下端29c的气囊20的分支膨胀部29短。因此,利用该气囊20B,在膨胀用气体G流入时,可以迅速、容易地向下方展开至后膨胀部26的下缘26b。
后膨胀部26的前缘26c侧的板状部45的后缘45a的下端45c侧的这种形状,也可以如图22示出的气囊20C所示,与气囊20的设有分隔部41的形状一起使用。
此外,如图20、22的气囊20B、20C所示,位于在后膨胀部26的前侧与其邻接的非流入部35的板状部45也可以配置为,如板状部46这样,另外利用缝合等而与通过筒织形成的部位的周缘部36结合。
Claims (5)
1.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气囊,该气囊被折叠收容在车辆的车内侧的车窗上缘侧,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推开气囊罩,以覆盖所述车窗的方式向下方展开膨胀,
该气囊具有后膨胀部,其配置在后部侧,在膨胀完成时,覆盖后支柱部的车内侧、和在该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车窗的车内侧,
该后膨胀部被收容在所述后支柱部的上方附近,以可以一边推开所述气囊罩,一边从所述后支柱部的车外侧方向越过覆盖所述后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向车内侧的下方展开膨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有气体供给流路部,其沿前后方向配置在膨胀完成时的所述后膨胀部的前方侧的上缘侧,并向后方侧供给膨胀用气体,同时使所述气囊的膨胀完成时的上缘侧安装配置在车辆的车体侧,
所述后膨胀部具有:
上缘侧膨胀部,其配置在所述后膨胀部的上缘侧,以从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气囊的后端的方式膨胀;
分隔部,其从所述气囊的后缘向前方侧连续地延伸,分隔所述上缘侧膨胀部和所述后膨胀部的所述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部分;
膨胀主体部,其由该分隔部而与所述上缘侧膨胀部分隔,配置在所述上缘侧膨胀部的下方,以覆盖在所述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所述车窗的车内侧、和所述后支柱部的车内侧的方式膨胀;以及
分支膨胀部,其配置在该膨胀主体部前侧的、从所述后膨胀部的前缘至下缘的区域内,同时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成时,位于所述后支柱部的前方侧,且配置在比所述气囊罩的下缘更靠下方的位置,所述气囊罩位于在所述后支柱部的前侧与其邻接的所述车窗的上缘侧,分支膨胀部的从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向下方流入膨胀用气体的开口,位于所述分隔部前端的前方、且配置在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后端的下方,
所述膨胀主体部构成为,通过使膨胀用气体经由配置在所述分支膨胀部后缘侧的流入口流入而膨胀,该流入口是在所述分隔部的前端部位和所述后膨胀部的下缘侧的所述气囊的下缘之间开口的流入口,
所述上缘侧膨胀部的下缘整体或前端侧一部分配置为,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所述气囊罩打开之前的状态下的、所述支柱装饰件上端和所述气囊罩下缘之间的车内侧的分界线的下方侧,
所述上缘侧膨胀部和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分别被折叠收容在折叠后的所述膨胀主体部和所述分支膨胀部的车外侧方向的位置上,以可以在所述气囊展开膨胀时,使所述膨胀主体部越过所述支柱装饰件的上端而被推向车内侧,
其中,所述上缘侧膨胀部成为利用从所述气囊的后缘侧延伸出的所述分隔部闭塞后端侧而不与所述膨胀主体部连通的状态,
所述气囊具有连接口部,其从所述气囊的上缘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向上方延伸,与供给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连接,以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所述气囊内,
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在所述气囊的上缘沿前后方向以直线状配置,
来自所述充气机的膨胀用气体从所述连接口部流入至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在所述后膨胀部中,经过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从所述上缘侧膨胀部的前端向后端流入的同时,从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的后端向下方流入至所述分支膨胀部,然后,仅经过所述流入口而流入至所述膨胀主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所述上缘侧膨胀部配置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所述上缘侧膨胀部配置为,使膨胀完成时的内径尺寸从前部侧向后部侧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具有:
横线部,其从所述气囊的后缘向前方侧延伸;以及
纵线部,其作为所述分隔部的前端部位,从该横线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
所述纵线部的前方侧作为所述分支膨胀部而构成,
所述膨胀主体部的所述流入口,在所述纵线部的下端和所述气囊的下缘之间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分隔部中从所述气囊的后缘向前方侧连续延伸的部位配置为,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成时,位于所述分界线的下方侧,且沿所述分界线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85788 | 2006-07-05 | ||
JP2006185788 | 2006-07-05 | ||
JP2007089303 | 2007-03-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0181A CN101100181A (zh) | 2008-01-09 |
CN100586765C true CN100586765C (zh) | 2010-02-03 |
Family
ID=3903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2714A Active CN100586765C (zh) | 2006-07-05 | 2007-07-02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8676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31133B2 (ja) * | 2008-10-03 | 2013-01-3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
US9174602B1 (en) * | 2014-11-12 | 2015-11-03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Side pillar assemblies with multi-surface retention structures for side airbags |
KR101724962B1 (ko) * | 2015-12-09 | 2017-04-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커튼 에어백 |
JP6596742B2 (ja) * | 2017-12-28 | 2019-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2007
- 2007-07-02 CN CN200710122714A patent/CN100586765C/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0181A (zh) | 2008-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81304C (zh)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
EP1262378B1 (en) | Knee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
CN101712308B (zh) | 头部保护气囊 | |
US7988187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 |
US6811184B2 (en) |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
CN101005974B (zh) | 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 | |
US7766378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 |
CN100364816C (zh)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
CN100586765C (zh)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
JP2003034221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ディフューザ構造 | |
CN101927747B (zh)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
JP2004058848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6142964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及び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02729944B (zh) |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 |
CN101659247B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JP2009040265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1277987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4618023B2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5912938B2 (ja) |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11230645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9040264A (ja)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00417550C (zh) | 头部保护用气囊 | |
JP5230555B2 (ja) | 乗員拘束装置 | |
JP2002370601A (ja) |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4959537B2 (ja) |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