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4838C -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4838C
CN100584838C CN200610053575A CN200610053575A CN100584838C CN 100584838 C CN100584838 C CN 100584838C CN 200610053575 A CN200610053575 A CN 200610053575A CN 200610053575 A CN200610053575 A CN 200610053575A CN 100584838 C CN100584838 C CN 1005848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ell
application
acid compound
tumou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53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3827A (zh
Inventor
赵昱
周长新
施树云
王晓雨
巫秀美
张勇民
白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0610053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4838C/zh
Publication of CN1923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3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48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483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艾里莫芬烷内酯酸化合物,其化学名称是:3β-当归酰氧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β-内酯-14-酸。本发明提供一种艾里莫芬烷内酯酸化合物及其盐具有体外抑制五种肿瘤细胞株,即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CNE)、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P388D1)的生物活性,可在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也不断上升。然而目前临床所用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导致对正常细胞的恶性杀伤,限制了该类药物的普遍使用性。因此,寻找和发现新的选择性高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我们也致力于这类药物的研究。
黑紫橐吾Ligularia atroviblacea(Franch.)Hand.-Mazz.是菊科橐吾属植物,云南民间用于清热解毒及治疗感冒、咳嗽用。本发明人在对菊科橐吾属植物和菊科千里光属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中,曾经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艾里莫芬烷内酯,如近年来发明人发现岩生千里光中的艾里莫芬烷内酯具有对肿瘤细胞HL-60,A549和KB株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赵昱等,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2年,13卷第4期,333-334页)。此外,本发明人还报道了鸡足千里光的几个艾里莫芬烷内酯也对KB细胞株和A-549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赵昱等,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2年,13卷第8期,754-757页;赵昱等,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5年,16卷第3期,362-364页)。但是,对于黑紫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据此,本发明人对该种植物进行了生物追踪的化学分离及结构鉴定,得到了本发明中所述的一个具有新颖结构的艾里莫芬内酯酸类化合物;并根据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常发肿瘤疾病谱及肿瘤细胞的敏感性,选择了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CNE),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P388D1),共五株肿瘤细胞株作为体外细胞毒活性药理评价的指标。结果显示出其有抑制上述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由此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里莫芬烷内酯酸化合物,其化学名称是:3β-当归酰氧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β-内酯-14-酸,具有下列结构:
Figure C2006100535750004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A)及其盐在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A)及其盐在制备抑制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CNE)、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P388D1)生长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橐吾属植物中一般富含艾里莫芬烷内酯,其提取方法多为有机溶剂浸泡抽提或者回流提取,回收溶剂后,所得浸膏进行溶剂分配和/或各种层析方法,结合重结晶技术纯化而得。
本发明中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如下:由黑紫橐吾的地下部分经醇水或酮水系统提取、有机溶剂柱层析、制备性薄层层析和重结晶方法纯化。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a.用醇水或者酮水混合溶剂提取经粉碎的药材,浓缩提取液回收醇溶剂或酮溶剂;
b.将步骤a得到的浸膏经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溶剂分配;将得到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柱层析,用有机溶剂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分别收集含有化合物(A)的流份,再经制备薄层或者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含化合物(A)的流份分别减压挥干溶剂,选用适当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品。
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中,醇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乙醇。醇水混合溶剂可以是醇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溶剂,优选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尤其优选60-95%的乙醇水溶液。酮可以是丙酮、甲乙酮、丁酮或它们的混合物,酮水混合溶剂可以是酮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溶剂,优选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尤其优选丙酮含量大于60%的酮溶液。
步骤b中重结晶溶剂可以是1至6个碳的直链或支链酯类、醚类、醇类、酮类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丙酮和醋酸乙酯。步骤b中柱层析所用介质可以是硅胶、硅藻土、反相硅胶、大孔树脂、氧化铝、葡聚糖凝胶(Sephadex)类。优选硅胶。洗脱溶剂可以是醚、酯、酮、氯仿、二氯甲烷、醇或者是它们二者或三者的混合物。优选石油醚与丙酮或石油醚与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或者氯仿与甲醇的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
本发明中的药材可以是黑紫橐吾Ligularia atroviblacea(Franch.)Hand.-Mazz.的任一部位,即可以是其根、茎、叶、种子、皮、果实,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其地下部分。
本发明的化合物(A)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载体结合,制备得到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从而可以用于防治肿瘤的药物组合物。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还可以采用现代制药界所公知的控释或缓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A)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现已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如铂类药物顺铂(DDP)、喜树碱类药物伊立替康(Irinatecan,CPT-11)、长春花碱类药物失碳长春花碱(Vinorebine,NVB,诺维本)、脱氧胞昔类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zar,健择)、足叶乙甙(Etoposide)、紫杉醇(Paclitaxel)等联合使用,制备得到防治肿瘤疾病类药物组合物。该类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还可以采用现代制药界所公知的控释或缓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A)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体外对五株肿瘤细胞,包括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CNE)、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P388D1)的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此类艾里莫芬烷内酯酸化合物(具体见实施例)对人体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防治肿瘤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首先用实施例的形式说明化合物(A)制备的过程,实施例给出了代表性化合物的部分物理和化学及波谱学数据。必须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其次分别用该艾里莫芬烷内酯酸化合物对五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的药理实验结果,说明其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中的新用途。药理实施例给出了该化合物的部分活性数据。必须说明,本发明的药理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A)的制备
取5.0公斤干燥的黑紫橐吾地下部分粉碎成粉末,加50升95%乙醇浸泡。在室温下浸泡3次,每次7天。乙醇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得到462克浸膏,用3公升水分散,再依次用60-90°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减压回收醋酸乙酯提取液得到89.0克浸膏。该浸膏用800克100-200目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50∶0-0∶1)梯度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流份,含有化合物(A)的流份集中在20∶1和10∶1洗脱液中。减压挥干溶剂得浸膏6.9克,再经柱层析(200-300目)和制备薄层(60-90°石油醚-醋酸乙酯8∶1)纯化,最终得到化合物(A)(120mg)。
化合物(A)的物理和光谱数据:无色粉末;熔点:200-202℃(丙酮);[α]D 20:-136.5°(c 0.30,甲醇);紫外λmax(甲醇)nm:224;IR vmax KBr(cm-1):2985,1768,1714,1706,1654;电喷雾质谱ESI-MS(m/z):361[M-H]-;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ESI-MS(m/z):361.1742(计算值[C20H26O6+H]+361.1729);13C和1H NMR谱图数据见表1。
表1.化合物(A)的13C-NMR和1H-NMR谱数据*
Figure C20061005357500061
Figure C20061005357500071
*(在氘代甲醇中测定)。
实施例2:化合物(A)对KB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KB(口腔上皮癌)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的链霉素。细胞以每孔5×103的浓度加入到96孔板中,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用改良MTT法。细胞经过24小时的孵育后,分别将新配的化合物(A)的二甲亚砜溶液以浓度梯度加入到各孔中,使孔中化合物(A)最终浓度分别为100μg/mL,33.3μg/mL,11.1μg/mL和3.7μg/mL。72小时后,加入10μL MTT(5mg/mL)的磷酸盐缓冲液,再继续在37℃培养4小时后,离心5分钟除去未转化的MTT,每孔中加入200μL二甲亚砜,以溶解还原的MTT晶体甲臜(formazan),所形成的formazan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下比色,细胞存活率由样品相对于对照品的比值计算。其中化合物(A)对KB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由剂量效应曲线得到。
化合物(A)的IC50为:9.97×10-5M;阳性对照顺铂对KB细胞的IC50为5.67×10-6M。
实验结论:KB细胞是测试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的有效工具和评价指标。本实验表明该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对KB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
实施例3:化合物(A)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HL-60(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小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细胞以每孔1×104个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用改良MTT法,具体方法同实施例2。其中化合物(A)对HL-60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由剂量效应曲线得到。
化合物(A)的IC50为:2.08×10-4M;而阳性对照顺铂对HL-60细胞的IC50为2.07×10-5M。
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该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对HL-60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治疗白血病及相关肿瘤作用的药物。
实施例4:化合物(A)对CNE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CNE(鼻咽癌)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的链霉素。以每孔5×103细胞的浓度加入到96孔板中,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用改良MTT法,具体方法同实施例2。其中化合物(A)对CNE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由剂量效应曲线得到。
化合物(A)的IC50为:1.67×10-4M;而阳性对照顺铂对CNE细胞的IC50为4.62×10-6M。
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该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对CNE细胞具有较弱的细胞毒性。
实施例5:化合物(A)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Hela(人子宫颈癌)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的链霉素。细胞以每孔5×103的浓度加入到96孔板中,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用改良MTT法,具体方法同实施例2。其中化合物(A)对Hela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由剂量效应曲线得到。
化合物(A)的IC50为:8.89×10-5M;而阳性对照顺铂对Hela细胞的IC50为4.20×10-6M。
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该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抗子宫颈癌及相关肿瘤作用的药物。
实施例6:化合物(A)对P388D1的细胞毒活性
P388D1(小鼠淋巴样瘤)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小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细胞以每孔5×103个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方法用改良MTT法。细胞经24小时的孵育后,分别将新配的化合物(A)的二甲亚砜溶液以浓度梯度加入到各孔中,使孔中化合物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00μg/mL、50μg/mL、25μg/mL、5μg/mL。72小时后,加入10μL MTT(5mg/mL)的生理盐水溶液,再继续在37℃,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3小时,每孔中加入150μL二甲亚砜,振荡溶解生成的MTT晶体甲臜(formazan),所形成的甲臜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下比色,细胞存活率由样品OD值对于对照OD值的比值计算。其中化合物(A)对P388D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剂量效应曲线得到。
化合物(A)的IC50为:6.15×10-5M;而阳性对照顺铂对P388D1细胞的IC50为1.03×10-6M。
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该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对P388D1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抗子宫颈癌及相关肿瘤作用的药物。

Claims (9)

1.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化学名为:3β-当归酰氧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β-内酯-14-酸,具有以下结构:
Figure C2006100535750002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3.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的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制备抑制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鼻咽癌细胞、口腔上皮癌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中任一种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的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制备抑制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鼻咽癌细胞、口腔上皮癌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和小鼠淋巴样瘤细胞中任一种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与制剂允许的赋形剂或药用辅料组合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的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的盐,与制剂允许的赋形剂或药用辅料组合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控释或缓释剂或纳米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艾里莫芬内酯酸化合物的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控释或缓释剂或纳米制剂。
CN200610053575A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8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53575A CN100584838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53575A CN100584838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827A CN1923827A (zh) 2007-03-07
CN100584838C true CN100584838C (zh) 2010-01-27

Family

ID=3781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3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838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483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5372A (zh) * 2016-05-28 2016-10-26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小麦吸浆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7233B (zh) * 2021-10-27 2024-01-09 武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 佛术烯的合成酶基因和高产菌株以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太白山橐吾中一个新的豆甾醇和一个新的艾里莫芬内酯. 李二伟等.有机化学,第23卷第增刊期. 2003
太白山橐吾中一个新的豆甾醇和一个新的艾里莫芬内酯. 李二伟等.有机化学,第23卷第增刊期. 2003 *
狭苞橐吾内酯A的2D NMR研究. 陈宏明等.波谱学杂志,第13卷第5期. 1996
狭苞橐吾内酯A的2D NMR研究. 陈宏明等.波谱学杂志,第13卷第5期. 199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827A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Cordyceps sinensis mycelium on various cancer cells in culture and B16 melanoma in C57BL/6 mice
CN101279964B (zh) 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Li et al. Lignans from the heartwood of Streblus asper and their inhibiting activities to hepatitis B virus
CN101190258A (zh) 富含小白菊内酯的总倍半萜内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aggoune et al. Components and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ulcer and antinociceptive activities of the endemic species Stachys mialhesi de Noe
CN105218617A (zh)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0584838C (zh) 一种艾里莫芬内酯酸天然产物及其应用
CN101880306B (zh) 黄腊果皂苷类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7324A (zh) 暗绿蒿烯内酯a-l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00491364C (zh) 蒲公英中的倍半萜内酯及其抗格兰氏阳性菌的用途
CN104892713A (zh) 葫芦素c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48327B (zh) 降碳贝壳杉烷型二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CN100471847C (zh) 黑紫橐吾中的含氯原子艾里莫芬烷及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
CN112898357B (zh) 金莲花中一种二萜苷类新化合物及其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
CN100410257C (zh) 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艾里莫芬双内酯及用途
Tsai et al. Briaviolide Q, a new briarane from the cultured Briareum violaceum
CN100387603C (zh) 一个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艾里莫芬双内酯天然产物
CN112062738B (zh) 暗绿蒿醇a-b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556908C (zh) 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艾里莫芬双内酯二聚体及用途
CN113968869A (zh) 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Artemvulactone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79011A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的制备和应用
CN102311476B (zh) 毛红椿苦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95678B (zh) 从太白银莲花提取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用途
CN105712878A (zh) 一种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184B (zh) 一种楝苦素类四降三萜化合物和该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