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4404C -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4404C
CN100574404C CNB2006100570867A CN200610057086A CN100574404C CN 100574404 C CN100574404 C CN 100574404C CN B2006100570867 A CNB2006100570867 A CN B2006100570867A CN 200610057086 A CN200610057086 A CN 200610057086A CN 100574404 C CN100574404 C CN 1005744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ontrol information
video camera
record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70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7053A (zh
Inventor
山下仁
藤原忠士
村上宏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44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44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adapting to batteries or cells of different types or different siz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4Cells with 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6/06Dry cells, i.e. cells wherein the electrolyte is rendered non-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1Caching operations, e.g. of an advertisement for later insertion during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3Processing operations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2Demultiplexing isochronously with video sync, e.g. according to bit-parallel or bit-serial interface formats, as SD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2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t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记录系统,当将由摄像机获得的视频记录在一个或者多个VTR上时,从摄像机提供的用于控制记录等的信息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摄像机将用于根据摄像机的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来控制VTR的控制信息和来自摄像机的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进行复用,并将结果作为传输串行数字信号传输给VTR。VTR从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并基于控制信息控制VTR的视频记录系统。

Description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的主题涉及2005年3月1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077965,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摄像机和由该摄像机遥控的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尤其涉及能防止视频记录装置故障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个广播站报道同一现场的情况下,有一种称为“联合报道(pool coverage)”的报道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多个广播站中的一个广播站被指定为管理站,管理站的摄影人员将摄像机带入报道现场,其他广播站准备好VTR(Videotape Recorder,磁带录像机),使得管理站的摄影人员用摄像机获得和记录的视频可同样分发并记录在其他广播站的各个VTR中。联合报道常在用于放置报道设备的空间受限的现场(例如棒球场)中进行。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进行联合报道的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摄像机51是一种结合了VTR、并具有26针连接器(一种多路接头)51a的摄像机,它由管理站的摄影人员带入报道场景。
摄像机51的26针连接器51a利用26针连接器电缆53连接到分配器54的多个26针连接器54a中的一个上。
每个VTR 52都有26针连接器52a,并由管理站之外的各个广播站(A~D)准备好。各个VTR 52的26针连接器52a也通过26针连接器电缆53分别连接到分配器54的多个26针连接器54a中的每一个上。
分配器54具有将模拟复合信号和模拟音频信号分配到多个26针连接器54a中指定用于摄像机输入的一个26针连接器54a中,以及输出来自指定给VTR的剩余26针连接器54a的信号的功能。此外,分配器54具有各自与26针连接器54a一一对应的多个提示灯(tally lamp)54b。
在报道时,如果管理站的摄影人员用摄像机51执行记录操作,则操作触发脉冲从摄像机51通过分配器54提供给各个VTR 52,并且摄像机51的模拟复合信号和模拟音频信号通过分配器54提供给各个VTR 52。之后,如果摄影人员执行操作来停止摄像机51的记录,则操作触发脉冲从摄像机51通过分配器54提供给各个VTR52。
每次通过分配器54提供触发脉冲时,各个VTR 52执行触发(toggle)操作来记录/停止记录。此外,在记录操作下,提示信号从VTR 52提供给分配器54的26针连接器54a,且对应26针连接器54a的提示灯54b变亮。
另一方面,关于视频信号的一种输出模式,除模拟复合信号以外,已知有SDI(串行数据接口)信号。SDI是一种符合SMPTE(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的串行数字接口标准,其中SD-SDI定义为SMPTE259M,HD-SDI定义为SMPTE292M。另外,一种适用于SDI的辅助数据包定义为SMPTE291M。
过去,关于在SDI中使用辅助数据包的方法,已提出过一种将用于对作为SDI信号传输的视频进行编辑的控制信息设置在辅助数据包中、并且编辑装置基于该控制信息对传输视频执行编辑操作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3-224808号(段落0027~0039,图1和图2)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的联合报道系统中存在以下的问题(a)和(b)。
(a)在噪声混合到通过电缆53传输的信号中的情况下,由于VTR 52会将噪声当作来自摄像机51的触发脉冲,因此VTR 52的记录起始操作和记录终止操作可能颠倒,导致正在获得的视频不能记录到VTR 52中。因此,由于向VTR 52提供记录/终止记录控制信息(脉冲)一侧的原因,系统可靠性会变差。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站的摄影人员或者其他人员检查分配器54的提示灯54b,能够发现VTR 52未执行记录,从而当场解决问题。然而,如果需要这样的检查,则势必加大管理站侧的工作量。
(b)由于26针连接器电缆53的延伸范围大约为3m~5m,因此需要将各个VTR 52设置在靠近摄像机51的位置。由于该原因,如果放置报道装置的场地太小,如上述的棒球场,则因为所有的多个VTR 52都不得不放置在狭窄场地,给各个VTR 52更换录像带等时就很难工作。
另一方面,上面专利文献1中所述技术是处于已记录在VTR中的视频作为素材进行编辑阶段的技术,而不是处于视频在报道现场记录到VTR中的阶段的技术。
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发明旨在当将摄像机获得的视频记录到例如VTR的视频记录装置中时,提高由摄像机提供的用于记录/停止记录等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包括摄像机和至少一个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其中,摄像机包括: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用于以预定间隔根据摄像机的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生成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以及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复用控制信息和来自摄像机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摄像机将串行数字信号传输至视频记录装置;视频记录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用于从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
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以预定间隔根据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在摄像机一侧生成,复用了控制信息和视频信号的串行数字信号传输到视频记录装置。
此外,在视频记录装置一侧,从传输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出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并基于分离出的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系统。
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如上所述,根据摄像机的操作来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作为串行数字信号的一部分定期从摄像机提供到视频记录装置。因此,当将摄像机正在拍摄的视频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中时,可以增强从摄像机提供给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此外,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优选的情况是,摄像机的控制信息生成装置以视频信号的一场或一帧为间隔生成控制信息。因此,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可以不断地提供给视频记录装置。
此外,在视频记录系统中,优选的情况是,例如,摄像机的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用于根据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摄像机的视频记录系统(例如,结合有VTR的摄像机中的VTR)中所执行的操作,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控制信息;和用于根据停止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摄像机的视频记录系统中所执行的操作,停止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控制信息。
因此,由于向视频记录装置提供了用于执行与连接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系统的记录/记录停止操作相同的操作的控制信息,所以,与摄像机记录的视频相同的视频可以记录在视频记录装置中。
此外,同样优选的情况是,摄像机的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用于根据跟踪回到视频已记录在装载于连接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记录介质上的位置所执行的操作(例如,结合有VTR的摄像机中录像带的倒带操作),跟踪回到视频已记录在装载于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记录介质上的位置的控制信息。
因此,在已记录于摄像机中的视频例如被覆盖和擦除的情况下,视频记录装置中记录的相同视频也可以被覆盖和擦除。
此外,在视频记录系统中,优选的情况是,摄像机的控制信息生成装置进一步生成指定任一视频记录装置的识别信息,摄像机的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将识别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并且仅当基于与控制信息一起由分离装置分离出的识别信息指定了相关视频记录装置时,各个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装置才基于控制信息来控制视频记录系统。
因此,在存在多个视频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只指定和控制一部分视频记录装置。
此外,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优选的情况是,视频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视频信号的存储装置,在用于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控制信息由分离装置分离并且装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记录介质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的情况下,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装置将视频信号存储到存储装置中,之后,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装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视频信号记录到载入的记录介质中。
因此,在视频记录装置一侧的记录介质中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例如,VTR的录像带中没有容量剩余)、同时将摄像机获得的视频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视频不间断地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中,这是因为摄像机之后获得的视频以一定的时间差记录在更换记录介质中。
此外,在该视频记录系统中,优选的情况是,摄像机的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生成SDI信号,并且控制信息设置在辅助数据包中。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机包括: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以预定间隔生成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以及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将控制信息和来自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进行复用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并将串行数字信号输出。
摄像机是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视频记录系统的一个,当正在获得的视频记录在视频记录装置中时,提供给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可得到提高。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频记录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用于从串行数字信号输入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视频信号,其中,在用于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控制信息由分离装置分离、并且装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记录介质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视频信号存储到存储装置中,之后,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装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载入的记录介质中。
视频记录装置是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视频记录系统的装置,其中,来自摄像机的视频可以基于具有高可靠性的控制信息来记录,并且即便在记录来自摄像机的视频的过程中记录介质中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间断地记录视频,这是因为摄像机之后传输的视频以一定的时间差记录在新换的记录介质中。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通过摄像机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摄像机的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以预定间隔生成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通过将控制信息和来自摄像机的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进行复用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以及将串行数字信号传输到视频记录装置。
该控制方法是由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摄像机执行的控制方法,当正在获得的视频记录在视频记录装置中时,提供给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可得到提高。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中的方法包括:第一步,从输入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第二步,基于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系统,在第二步中,在用于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控制信息在第一步中分离并且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记录介质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的情况下,将视频信号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装置中,之后,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加载于视频记录系统中的情况下,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视频信号记录到所加载的记录介质中。
该记录方法是通过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视频记录系统中的视频记录装置执行的记录方法,来自摄像机的视频可以基于具有高可靠性的控制信息来记录,并且即便在记录来自摄像机的视频的过程中视频介质中没有未记录区域剩余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间断地记录视频,这是因为摄像机之后传输的视频以一定的时间差记录在新换的记录介质中。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可得到的效果是,当将正在获得的视频记录在视频记录装置中时,从摄像机提供给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可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联合报道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报道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摄像机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类型2的ANC包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为了生成“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而从图3中的CPU提供的参数和数据的表格;
图6示出了VTR控制命令的内容的表格;
图7示出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结构的表格;
图8示出了为了生成独立“VTR控制包”而从图3中的CPU提供的参数和数据的表格;
图9示出了独立“VTR控制包”的结构的例子的表格;
图10示出了独立“VTR控制包”的结构的例子的表格;
图11示出了图2中各个VTR的记录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CPU基于VTR控制命令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REC命令执行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STOP命令执行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在生成单独“VTR控制包”情况下,图12的处理中的修改部分的流程图;以及
图16示出了图2系统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利用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执行“联合报道”的例子。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报道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摄像机1是支持数字HD的结合有VTR的摄像机,具有HD-SDI输出终端1a,由管理站的摄影人员将其带入报道现场。
摄像机1的HD-SDI输出终端利用BNC电缆4连接到HD-SDI分配器3的HD串行数字输入终端3a。
每个VTR 2都是具有HD串行数字信号终端2a的VTR,并由各个广播站A~D而不是管理站预备。每个VTR 2的HD串行数字信号输入终端2a分别利用BNC电缆5连接到HD-SDI分配器3的多个HD串行数字输出终端3b中的一个。
HD-SDI分配器3结合有放大器和PLL,输入到HD串行数字信号输入终端3a的信号被放大并重新计时,以从每个HD串行数字输出终端3b输出。
由于有些BNC电缆可伸展100米,因此,每个VTR 2不仅可置于摄像机1的附近,也可以远离它。
图3示出了摄像机1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框图。从摄像机1的成像单元(CCD成像器)11输出的成像信号传送到视频信号处理器12。视频信号处理器12在成像信号经数字化转换后,执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亮度信号处理、颜色信号处理、γ校正及变换为Y、Pb、Pr)等来生成数字HDTV信号。数字HDTV信号传输到SDI编码器13,同时用并行系统传输到摄像机1的VTR单元(记录和再生系统)17。
此外,尽管图中未显示,来自摄像机1所连麦克风的音频信号经数字转换,并用并行系统传输到VTR单元17和SDI编码器13。
SDI编码器13是根据SMPTE292M(HD-SDI)定义对这些数字HDTV信号和数字音频信号执行格式转换的处理器。此外,SDI编码器13根据SMPTE291M的定义,在控制摄像机1各个单元的CPU 14的控制下生成辅助数据包,辅助数据包与HD-SDI的辅助数据空间复用。注意,下文将辅助数据包描述为ANC包。
SMPTE291M定义了两种ANC包,称为类型1和类型2。类型1只利用一个字的数据ID(DID),类型2利用包括DID和二级ID(SDID)的两个字的数据ID。
在各种类型的ANC包中都有分配给DID的值,使用户可以任意使用(用户应用)。关于类型2,该值范围从50h到5Fh(h代表十六进制数)。
图4示出了类型2的ANC包的格式的示意图。类型2的ANC包包括:表明ANC包起点的辅助数据标记(ADF)、数据ID(DID)、二级数据ID(SDID)、表明用户数据量的数据计数(DC)、最多255个字的用户数据字(UDW)以及校验和(checksum)(CS)。
CPU 14向SDI编码器13提供参数(用于复用ANC包的水平行号,图4的DID、SDID、和DC的值)和数据(图4的UDW),以生成和复用类型2的ANC包。
在输出HD-SDI信号的现有摄像机中,作为音频控制包和作为元数据包的用途通常分派给ANC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CPU 14向SDI编码器13不仅提供用于生成音频控制包和元数据包的参数和数据,而且还提供用于以数字HDTV信号的一场为间隔生成控制图2中各个VTR的“VTR控制包”的参数和数据。
如图3所示,根据用来操作摄像机1自身的VTR单元17的、设置在操作单元15中的REC(记录开始)按钮15a、STOP(记录停止)按钮15b、PLAY(播放录像带)按钮15c、F.FWD×5(录像带以×5倍速快进)按钮15d、REW×5(录像带以×5倍速倒带)按钮15e、以及EJECT(弹出录像带)按钮15f的当前操作内容,用于控制各个VTR 2响应该操作的数据(VTR控制命令)作为用于生成“VTR控制包”的数据(图4中的UDW)提供给SDI编码器13。
此处,能够在SDI编码器13中生成的ANC包的数目受限于或者小于一定数目(例如,最大为5),这取决于构成SDI编码器13的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等。然后,CPU 14使通常用作音频数据包的ANC包的其中之一(这里指的是,CH1~CH4和CH5~CH8这两个音频控制包中CH5~CH8音频控制包)用作“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它是也起“VTR控制包”作用的ANC包。
图5示出了为了生成“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而从CPU 14提供给SDI编码器13的参数和数据。关于行号(用于复用HD-SDI的辅助数据空间中ANC包的水平行号),第9行分配到奇数场中,第571行分配到偶数场中。关于DID,赋的是由用户随意使用的落在范围(50h~5Fh)内的值52h。4Dh赋给SDID,0Bh赋给DC。
关于UDW,UDW0~UDW8(第1个字到第9个字)具有与典型音频控制包的UDW相同的内容,UDW 9(第10个字)的取值CMD0和UDW10(第11个字)的取值CMD1组合起来得到VTR控制命令。
如上所述,VTR控制命令(CMD0和CMD1的具体数值)的内容由图3中操作单元15的按钮15a~15f的操作决定。图6示出了与15a~15f每个按钮的操作相对应的VTR控制命令的内容的表格。
如果操作STOP按钮15b,则CMD0和CMD1分别为20h和00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STOP命令)使各个VTR 2停止录像带的记录。
如果操作PLAY按钮15c,则CMD0和CMD1分别为20h和01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PLAY命令)使各个VTR 2播放录像带。
如果操作REC按钮15a,则CMD0和CMD 1分别为20h和02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REC命令)使各个VTR 2执行录像带的记录。
如果操作F.FWD×5按钮15d,则CMD0和CMD1分别为20h和03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F.FWD×5命令)使各个VTR 2以×5倍速快进录像带。
如果操作REW×5按钮15e,则CMD0和CMD1分别为21h和03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REW×5命令)使各个VTR2以×5倍速使录像带倒带。
如果操作EJECT按钮15f,则CMD0和CMD1分别为20h和0Fh,VTR控制命令的功能是作为命令(EJECT命令)使各个VTR2弹出录像带。
SDI编码器13生成并复用“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其中已经基于来自CPU 14的参数和数据设置了VTR控制命令。图7示出了由SDI编码器13生成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结构的表格。UDW包括AF(音频帧号数据)、RATE(采样频率数据)、ACT(占线通道数据)、DEL5-6(CH5、6音频延迟信息数据)以及DEL7-8(CH7、8音频延迟信息数据)作为音频控制的数据,并且进一步包括VTR控制命令(CMD0和CMD1)。由于每个数据的具体数值有差别,取决于控制的内容,所以该值未显示于图7中。
因此,SDI编码器13以数字HDTV信号的一场为间隔生成“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作为ANC包中的一个,并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复用到HD-SDI的辅助数据空间中。
然而,作为另外一个例子,在能够由SDI编码器13生成的ANC包的数目有限制的情况下,可以生成“VTR控制包”代替“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作为与音频控制包分离的单独ANC包。
图8的表中,在生成“VTR控制包”作为单独ANC包的情况下,对应图5显示了从CPU 14提供给SDI编码器13的参数和数据。行号和DID与图5所示的相同。4Eh赋给SDID。
UDW包括一个或者多个VTRID和与各个VTRID一一对应的VTR控制命令(图5和图6所示CMD0和CMD1的组合)。因此,UDW中字的数目不固定,其变化取决于VTRID的数目。相应地,DC的值也不固定,其变化取决于各个“VTR控制包”。
VTRID是用于指定图2的各个VTR 2中要控制的VTR的信息。唯一识别码,例如01h、02h、03h和04h分别赋给VTR 2,如果单独指定了要控制的某个VTR 2,则赋给该VTR的识别码设置为VTRID。此外,如果指定要控制所有的VTR 2,则VTRID赋为00h。
图9和图10的表格中,作为对应图7的例子示出了由SDI编码器13生成的、作为独立ANC包的“VTR控制包”的结构。在这些图中,图9是00h设置为VTRID(所有的VTR 2都被指定)的例子。图10是VTRID分别赋为01h和03h(VTR 2中的两个被单独指定)的例子。
如图3所示,执行了格式转换并由SDI编码器13复用了ANC包的数字信号,通过并/串转换电路16转换为串行系统的信号。此外,如图2所示,并/串转换电路16的输出信号(HD-SDI信号)分别通过分配器3从摄像机1的HD-SDI输出终端1a传输到各个VTR 2。
图11示出了各个VTR 2的记录系统的配置的框图。输入到HD串行数字输入终端2a(图2)的HD-SDI信号通过串/并转换电路21转换为并行系统信号,然后传送给SDI解码器22。
SDI解码器22是从HD-SDI信号中分离数字HDTV信号、数字音频信号、和ANC包的处理器。通过SDI解码器22分离的数字HDTV信号传送给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进行比特率压缩。将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中压缩的视频数据传送到缓存器25中,同时也传送到具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开关26的一个输入终端。
缓存器25能够存储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持续大约一到两分钟(近似为下文所述更换录像带所需的时间)。从缓存器25中读取的视频数据传送到开关26的另一输入终端。
将从开关26输出终端输出的视频数据在信号处理电路27中进行误差校正编码处理之后,通过记录放大器28传送到记录头29,然后记录到录像带(未示出)上。
此外,尽管图上未说明,由SDI解码器22分离的数字音频信号同样传送到记录头29并记录在录像带上。
另一方面,由SDI解码器22分离的ANC包传送至控制VTR 2中各个单元的CPU 24。图12示出了CPU 24基于ANC包中包含的VTR控制命令(图6和图7)执行的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该处理以数字HDTV信号的一场为间隔执行,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从SDI解码器22传送的ANC包(步骤S1),以判断是否传送了该ANC包(步骤S2)。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读取传送的ANC包(步骤S3)。此外,基于ANC包的数据ID和二级数据ID判断ANC包是否为“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步骤S4)。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从“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分离出VTR控制命令(图7中的CMD0和CMD1)(步骤S5),然后识别VTR控制命令的内容(图6)(步骤S6)。
此外,判断VTR控制命令是否为REC命令(图6)(步骤S7)。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文所述的“REC命令执行处理”(步骤S8),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步骤S7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VTR控制命令是否为STOP命令(图6)(步骤S9)。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文所述的“STOP命令执行处理”(步骤S10),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步骤S9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VTR控制命令是否为PLAY命令(图6)(步骤S11)。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VTR 2的再生系统(未示出)来播放录像带(步骤S12),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步骤S11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VTR控制命令是否为F.FWD×5命令(图6)(步骤S13)。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VTR 2的再生系统以×5倍的速度快进录像带(步骤S14),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步骤S13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VTR控制命令是否为REW×5命令(图6)(步骤S15)。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VTR 2的再生系统以×5倍的速度使录像带倒带(步骤S16),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步骤S15中判断结果也为“否”,则由于VTR控制命令为EJECT命令,控制VTR 2的装载机构(未示出)弹出录像带(步骤S17),并在之后结束该处理。
图13示出了图12中步骤S8所示的“REC命令执行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首先,检查是否有录像带载入VTR 2中(步骤S21),以判断录像带是否已经载入(步骤S22)。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REC命令执行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检查录像带中录像带的剩余容量(未记录部分的容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剩余容量(步骤S24)。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检查是否存在有存储于缓存器25(图11)中但还未记录在录像带上的视频数据(要注意,在视频数据存储于缓存器25之后,基于图12的步骤S15和S16中的REW×5命令执行录像带倒带的情况下,缓存器25中的视频数据不作为这种未记录数据处理)(步骤S25)。此外,判断在缓存器25中是否存在这种未记录在录像带上的数据(步骤S26)。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并且开关26(图11)被切换到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一侧,则将输入到VTR 2中并且当前正在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中压缩的视频数据记录在录像带上(步骤S27)。然后,结束“REC命令执行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26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未记录数据通过FIFO系统从缓存器25中读取出来,此外开关26切换到缓存器25的一侧,则将未记录数据记录到录像带上(步骤S28)。然后,结束“REC命令执行处理”。
步骤S24中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检查缓存器25的可用容量(这里,在步骤S28中已读出视频数据之后,已经存储了视频数据的存储区域也当作可以覆盖的区域)(步骤S29)。然后,判断是否存在可用容量(步骤S30)。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将从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传送到缓存器25的视频数据存储在缓存器25中(步骤S31)。然后,结束“REC命令执行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30中判断结果为“否”,则无须执行任何处理就结束“REC命令执行处理”。
图14使出了图12中步骤S10所示的“STOP命令执行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在视频数据已经记录于缓存器25中的情况下(图11),缓存器25中的视频数据中止记录之后,检查是否存在存储于缓存器25中但并未记录在录像带上的视频数据(步骤S41)。此外,判断这种未记录于录像带的数据是否存在于缓存器25中(步骤S42)。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未记录数据通过FIFO系统从缓存器25中读取,开关26切换到缓存器25一侧,将未记录数据记录到录像带上(步骤S43)。然后,结束“STOP命令执行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42中判断结果为“否”,则停止在录像带上记录视频数据(步骤S44)。然后,结束“STOP命令执行处理”。
注意,图12所示的处理是摄像机1的SDI编码器13(图3)生成“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情况下的处理。另一方面,在SDI编码器13生成如图9和图10所示的作为独立ANC包的“VTR控制包”情况下,仅当相关VTR 2赋以“VTR控制包”的UDW中的VTRID时,可以改变处理过程使得VTR控制命令得到执行。
图15示出了这种情况下被改变的处理,步骤S1~S3与图12中步骤S1~S3的处理相同。这种情况下,步骤S3之后,基于ANC包的数据ID和二级数据ID判断ANC包是否为“VTR控制包”(图9和图10)(步骤S51)。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检查“VTR控制包”的UDW中的VTRID(步骤S52),来判断是否满足‘VTRID与提供给相关VTR 2或者指定所有VTR 2(VTRID=00h)的识别码相同’这个条件(步骤S53)。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与图12中步骤S5以及其后步骤相同的处理。
接下来描述的是,在上述联合报道系统中,把由管理站摄像机获得的视频方面(aspect)记录在其他广播站的各个VTR中。
当管理站的摄影人员通过对操作单元15中的REC按钮15a(图3)进行操作而用摄像机1(图2)开始记录时,SDI编码器13(图3)以一场为间隔生成并复用包括REC命令(图6)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复用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HD-SDI信号通过HID-SDI分配器3(图2),从摄像机1传输到其他广播站的各个VTR 2(图2)。
在各个VTR 2中,“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以一场为间隔由SDI解码器22(图11)分离,基于“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中REC命令的“REC命令执行处理”(图12和图13中步骤S1~S8)由CPU 24(图11)执行。
此外,在录像带中存在剩余容量的情况下,将输入到VTR 2并且当前在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图11)中压缩的视频数据记录于录像带上(图12中步骤S21~S27)。
另一方面,在录像带中不存在剩余容量的情况下(具体来说,当有必要更换录像带时),正在图像压缩处理电路23中压缩的视频数据开始记录到缓存器25中(图13中步骤S21~S24以及步骤S29~S31)。
此外,如果已经完成录像带的更换,则到此时为止存储在缓存器25中的视频数据记录在新更换的录像带上(图13中的步骤S21~S26以及S28)。因此,在录像带更换期间,已经用摄像机1获得的视频将以更换操作带来的时间差记录在VTR 2中。
之后,当管理站的摄影人员通过对操作单元15中STOP按钮15b(图3)进行操作而结束摄像机1的记录时,SDI编码器13(图3)以一场为间隔生成并复用包括STOP命令(图6)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复用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HD-SDI信号通过HD-SDI分配器3从摄像机1传输到各个VTR 2(图2)。
在各个VTR 2中,“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以一场为间隔由SDI解码器22分离,基于“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中STOP命令的“STOP命令执行处理”(图12和图14中步骤S1~S7、S9、S10)由CPU 24执行。
此外,在到此时为止一直在执行的“REC命令执行处理”中未进行时间差记录(图13中步骤S21~S26和S28)的情况下(具体来说,在由于录像带有剩余容量而未更换录像带的情况下),立即停止往录像带上的记录(图14中步骤S41、S42和S44)。
另一方面,在到此时为止一直在执行的“REC命令执行处理”中进行时间差记录(图13中步骤S21~S26和S28)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已经更换录像带的情况下),将存储于缓存器25的视频数据中所有未记录在录像带上的视频数据记录在录像带上(图14中步骤S41~S43),之后,停止往录像带上的记录(图14中步骤S41、S42和S44)。
注意,不存在摄像机1中未记录的视频记录在VTR 2中的情况,这是因为,即便在“REC命令执行处理”中开始向缓存器25中记录视频数据之后,当结束了用摄像机1的记录时,向缓存器25中记录视频数据首先在“STOP命令执行处理”中停止(图14中步骤S41)。
因此,在该系统中,作为从摄像机1传输到各个VTR 2的与HD-SDI信号复用的ANC包,用于控制各个VTR 2执行与摄像机1的记录/记录停止操作相同操作的命令以一场为间隔(换句话说,稳定地)提供给各个VTR 2。
因此,由于从管理站的摄像机1提供给其他广播站(A~D)每个VTR 2的命令的可靠性可以提高,因此各个VTR 2可以记录与摄像机1记录内容相同的视频,除非存在由于其他广播站一侧例如VTR 2的设置不当和故障等责任的情况。因此,针对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领域的联合报道系统,可以解决“发明内容”部分描述的问题(a),可以降低联合报道中管理站一侧的工作量。
此外,在VTR 2一侧的录像带没有容量剩余、同时将用摄像机1获得的视频记录到VTR 2中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视频不间断地记录到VTR 2中,这是因为摄像机1之后获得的视频以一定的时间差记录在新更换的录像带中。
此外,由于BNC电缆可伸展100米,如上所述,各个VTR 2可置于远离摄像机1的位置,所以,上述问题(b)也可以得到解决。
此外,在该系统中,当管理站的摄影人员发现用摄像机1开始记录之后记录了不准备记录的视频,并且当为了覆盖和擦除该视频而通过对操作单元15中REW×5按钮15e(图3)的操作在摄像机1的VTR单元17(图3)中进行录像带倒带时,由SDI编码器13(图3)以一场为间隔生成并复用包括REW×5命令(图6)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复用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HD-SDI信号通过HD-SDI分配器3(图2)从摄像机1传输到其他广播站中的各个VTR 2中(图2)。
在各个VTR 2中,“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以一场为间隔由SDI解码器22(图11)分离,并基于“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中的REW命令对录像带倒带(图12中步骤S7、S9、S11、S13、S15和S16)。
因此,在已记录在摄像机1中的视频被覆盖和擦除的情况下,各个VTR 2中记录的相同视频也可以被覆盖和擦除。
此外,在该系统中,当管理站的摄影人员对操作单元15中PLAY按钮15c、F.FWD×5按钮15d、和EJECT按钮15f(图3)操作来执行录像带的播放和快进以及摄像机1的VTR单元17(图3)中录像带的弹出时,SDI编码器13(图3)以一场为间隔生成并复用包括PLAY命令、F.FWD×5命令以及EJECT命令(图6)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图7),复用了“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的HD-SDI信号通过HD-SDI分配器3(图2),从摄像机1传输到其他广播站的各个VTR 2中(图2)。
在各个VTR 2中,“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以一场为间隔由SDI解码器22(图11)分离,并且基于“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中PLAY命令、F.FWD×5命令、以及EJECT命令,执行录像带的播放(图12中步骤S1~S7、S9、S11和S12)、录像带的快进(图12中步骤S1~S7、S9、S11、S13和S14)、以及录像带的弹出(图12中步骤S1~S7、S9、S11、S13、S15和S17)。
因此,当摄像机1中执行录像带的播放、录像带的快进、和录像带的弹出时,相同的操作也可以在各个VTR 2中执行。
此外,在摄像机1的SDI编码器13生成作为独立ANC包的“VTR控制包”(图9和图10)的情况下,各个VTR 2检查“VTR控制包”的UDW中的VTRID,并且仅当VTRID与提供给相关VTR2或者指定所有VTR2的识别码(图15)相同时,执行VTR控制命令。
因此,在视频仅仅需要记录在非管理站的其他广播站的部分广播站的VTR 2中的情况下,只能指定和控制部分广播站中的VTR 2。
应当注意,来自连接到摄像机1的麦克风的音频信号在图2所示系统配置中作为HD-SDI信号传输到各个VTR 2。然而,在联合报道在例如棒球场中进行的情况下,存在一种情况:在采访比赛运动员等时候,期望利用单独的麦克风在各个VTR 2中记录音频。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所示,单独麦克风31和32的模拟音频信号在混频器33中混合,并且在A/D转换器34中转换为要输入到复用器(将AES/EBU格式的串行数字音频信号与HD-SDI信号复用的设备)35中的AES/EBU格式的串行数字音频信号,并且来自摄像机1的HD-SDI信号也输入到复用器35,因此,在复用器35中复用了串行数字音频信号的HD-SDI信号输入到HID-SDI分配器3。
此外,在图2所示的系统配置中,HD-SDI信号通过HD-SDI分配器3从摄像机1传输到各个VTR 2。然而,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各个VTR 2可以菊链式系统(daisy-chain system)连接到摄像机1,并且HD-SDI信号可以无须利用HD-SDI分配器3从摄像机1传输到各个VTR 2。
此外,尽管在摄像机1的一侧以一场为间隔生成并复用上述实施方案中的“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但是也可以以一帧为间隔生成并复用“音频控制和VTR控制包”,或者作为其他实施方案每隔三场或更多场来生成并复用。同样,在那种情况下,由于作为ANC包与从摄像机1提供到各个VTR 2的HD-SDI信号复用,VTR控制命令有规律地提供给各个VTR 2,这就可以增强从摄像机1提供给每个VTR 2的命令的可靠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案中,HD-SDI信号从摄像机1传输到各个VTR 2,并且VTR控制命令设置在复用了HD-SDI信号的ANC包中。然而,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也能从摄像机1到各个VTR 2传输SD-SDI信号、SDDI(串行数字数据接口)信号或者SDTI(串行数据传输接口)信号,并且在与该信号复用的ANC包中设置VTR控制命令。一般来说,根据摄像机1中操作单元15的操作状态,有规律地生成控制VTR 2的控制信息,将摄像机1获得的控制信息和视频信号复用来生成适当格式的串行数字信号,然后将串行数字信号传输给各个VTR 2。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包括VTR内置式摄像机以及VTR的系统。然而,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采用摄像机和将视频记录于录像带之外的其他记录介质(例如,光盘上)上的视频记录装置的系统。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联合报道,然而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备份记录(用摄像机记录的视频也记录在用作备份的独立VTR中),也可以应用于远距离记录(摄像机获得的视频记录在位于远距离位置的VTR中)。更普遍来讲,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摄像机获得的视频记录于其他视频记录装置的所有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视频记录系统,包括:
摄像机和至少一个视频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机包括
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用于以预定间隔根据所述摄像机的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生成控制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以及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复用所述控制信息和来自所述摄像机的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并且
传输所述串行数字信号到所述视频记录装置;以及
所述视频记录装置包括
分离装置,用于从所述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所述视频信号和所述控制信息,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视频记录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摄像机的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以所述视频信号的一场或一帧为间隔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摄像机的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
用于根据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单元中所执行的操作,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控制信息,以及
用于根据停止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所执行的操作,停止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摄像机的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
控制信息,用于根据被执行以跟踪回到视频已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位置的操作,跟踪回到所述视频已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载于连接到所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单元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摄像机的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进一步生成用于指定任一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识别信息,
所述摄像机的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将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复用,以及
只有在相关视频记录装置根据与所述控制信息一起由所述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识别信息指定的情况下,每个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控制装置才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视频记录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视频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所述视频信号的存储装置,以及
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控制装置
在通过所述分离装置分离用于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所述控制信息并且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记录介质中没有留下未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视频信号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之后,
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装载的记录介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记录系统,
其中,所述摄像机的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生成串行数据接口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息设置在辅助数据包中。
8.一种摄像机,包括:
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以预定间隔生成用于控制一个或者多个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以及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用于通过将所述控制信息和来自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复用来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并
输出所述串行数字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以所述视频信号的一场或一帧为间隔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
用于根据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单元中所执行的操作,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控制信息,以及
用于根据停止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连接于所述摄像机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所执行的操作,停止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生成:
控制信息,用于根据被执行以跟踪回到视频已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位置的操作,跟踪回到所述视频已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载于连接到所述摄像机的视频记录单元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生成装置进一步生成用于指定任一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
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将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复用。
13.一种视频记录装置,包括:
分离装置,用于从输入的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单元;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视频信号,
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
在通过所述分离装置分离用于将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所述控制信息并且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记录介质中没有留下未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视频信号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中,之后,
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装载的记录介质中。
14.一种用摄像机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摄像机的操作单元的操作状态,以预定间隔生成用于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视频记录装置的控制信息;
通过将所述控制信息和来自所述摄像机的成像单元的视频信号进行复用,生成传输串行数字信号;以及
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传输到所述视频记录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摄像机控制视频记录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以所述预定间隔生成,所述预定间隔是等于所述视频信号的一场或一帧的间隔。
16.一种视频记录装置中的视频信号记录方法,包括:
第一步,从输入的串行数字信号中分离视频信号和控制信息;以及
第二步,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视频记录单元,
其中,在所述第二步中,
在所述第一步中分离出来用于将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所述控制信息并且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的记录介质中没有留下未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视频信号存储到另一存储装置中,之后,
在具有未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装载于所述视频记录单元中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视频信号记录到所装载的记录介质中。
CNB2006100570867A 2005-03-17 2006-03-17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44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7965A JP4264655B2 (ja) 2005-03-17 2005-03-17 映像記録システム,映像記録装置,映像信号の記録方法
JP2005077965 2005-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7053A CN1867053A (zh) 2006-11-22
CN100574404C true CN100574404C (zh) 2009-12-23

Family

ID=3620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70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4404C (zh) 2005-03-17 2006-03-17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08785B2 (zh)
EP (1) EP1703728A3 (zh)
JP (1) JP4264655B2 (zh)
KR (1) KR101251643B1 (zh)
CN (1) CN1005744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5483B2 (ja) 2006-09-12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生成装置,映像信号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生成・受信システム
JP4557016B2 (ja) 2007-11-22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送信装置
JP4702402B2 (ja) * 2008-06-05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送信装置、信号送信方法、信号受信装置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US20100321474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three-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images
US20100321476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for captur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US9466148B2 (en) * 2010-09-03 2016-10-11 Disney Enterpris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ynamically adjust an image on a display monitor represented in a video feed
JP2012151795A (ja) 2011-01-21 2012-08-09 Sony Corp 映像記録装置と映像記録制御方法
JP5899643B2 (ja) * 2011-04-08 2016-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伝送装置、映像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伝送システム
JP2012253689A (ja) * 2011-06-06 2012-12-20 Sony Corp 信号送信装置、信号送信方法、信号受信装置、信号受信方法及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5973766B2 (ja) * 2012-03-30 2016-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9781576B2 (en) * 2013-04-05 2017-10-03 Iheartmedia Management Services, Inc. Segmented WANcasting
JP6221606B2 (ja) * 2013-10-08 2017-11-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6355392B2 (ja) * 2014-04-02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6311411B2 (ja) 2014-04-02 2018-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および接続制御方法
WO2021029165A1 (ja) * 2019-08-09 2021-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10620903B (zh) * 2019-08-28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图像采集系统和输出图像数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3650A (en) * 1988-10-05 1990-04-11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Teletext decoder prevents over-writing of special character codes
JP2941867B2 (ja) * 1989-12-15 1999-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EP0501343A3 (en) * 1991-02-28 1994-09-07 Toshiba Kk Use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a plurality of cassettes
JPH05292447A (ja) 1992-04-10 1993-11-05 Teac Corp ビデオ信号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US20020100052A1 (en) * 1999-01-06 2002-07-25 Daniels John J. Methods for enabling near video-on-demand and video-on-request services using digital video recorders
JPH07203265A (ja) 1993-12-28 1995-08-04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システム
US5579183A (en) * 1994-04-08 1996-11-2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n MPEG information signal on/from a record carrier
JP3870486B2 (ja) * 1997-06-06 2007-0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3545912B2 (ja) * 1997-07-11 2004-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12919A (ja) * 1997-10-03 1999-04-23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3652125B2 (ja) * 1998-07-10 2005-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撮像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GB2356099B (en) 1999-11-05 2004-04-14 Sony Uk Ltd SDTI systems
JP4273636B2 (ja) 2000-06-30 2009-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JP2002157824A (ja) 2000-11-17 2002-05-31 Toshiba Corp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2003069977A (ja) * 2001-08-28 2003-03-07 Sony Corp ネット配信によるデータ送出方法、及びネット配信の受信方法、及びネット配信によるデータ送出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配信の受信システム
JP3949431B2 (ja) 2001-11-12 2007-07-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撮像記録システム
EP1445944A4 (en) 2001-11-12 2008-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ICTURE TAKER DEVICE
US20030185302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Abrams Thomas Algie Camera and/or camera converter
JP4332364B2 (ja) 2003-04-04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記録システム,映像記録方法
US7668099B2 (en) 2003-06-13 2010-02-23 Apple Inc. Synthesis of vertical blanking signal
US7079028B2 (en) * 2004-03-11 2006-07-18 Robert Bosch Gmbh Modula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US20060171667A1 (en) * 2005-02-03 2006-08-03 David C. Bruce Real time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492821B2 (en) * 2005-02-08 2009-0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image capture, transmi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64655B2 (ja) 2009-05-20
CN1867053A (zh) 2006-11-22
KR20060101354A (ko) 2006-09-22
KR101251643B1 (ko) 2013-04-05
US20060210254A1 (en) 2006-09-21
US8208785B2 (en) 2012-06-26
EP1703728A3 (en) 2008-07-16
EP1703728A2 (en) 2006-09-20
JP2006262194A (ja)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4404C (zh) 视频记录系统、视频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及视频信号记录方法
AU710297B2 (en) Portable moving picture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switching control for multiple data flow configurations
US6574416B1 (en) Picture-based video indexing system
JPH07272404A (ja) ビデオデータ蓄積方式
EP1018836A1 (e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US6977673B1 (en) Portable moving picture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switching control for multiple data flow configurations
US6163428A (en) Information-signal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a cassette having a recording medium housed therein
US5774192A (e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video data to/from a solid-state
EP0777383B1 (en)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266477B1 (en) Data sign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and system operable with analog and/or digital data signals
US579055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US6694088B1 (en) Progressive scan video production system and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7092613B1 (en) Backup devic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i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7298958B2 (en)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6292116A (ja) カメラ一体型記録装置
CN100574401C (zh) 成像装置和记录控制方法
KR100292397B1 (ko) 멀티채널기록재생장치
JPH0644744A (ja) メモリ内蔵磁気テープカセットのインデックス作成方法
JP4521336B2 (ja) ビデオサーバシステム
CA2213627C (en) Portable moving picture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switching control for multiple data flow configurations
JPH02108381A (ja) ビデオ信号処理方法
EP1271946A1 (en) Video recorder/player, and method of video recording and playback
JPH02149991A (ja) 画像信号および音声信号の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テープファイル編集方法
JPH089320A (ja) 再生装置
JP2003125332A (ja) 多チャンネル同時録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