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3346C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3346C
CN100573346C CNB2007100040390A CN200710004039A CN100573346C CN 100573346 C CN100573346 C CN 100573346C CN B2007100040390 A CNB2007100040390 A CN B2007100040390A CN 200710004039 A CN200710004039 A CN 200710004039A CN 100573346 C CN100573346 C CN 1005733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recording
paper used
folde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4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801A (zh
Inventor
伊藤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33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33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35Fault detection of reproducing apparatus or receiver, e.g. ou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原稿、即叠送原稿之外而仅记载在其余的其他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仅将记录有在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本申请要求2006年1月23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06-014204号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包含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边输送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一张一张地进行读取,并在将所得到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后输送到排纸托盘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读取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并记录在记录用纸上的所谓复印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近年来,处理的高速化不断发展,在这种高速处理中,以高速输送原稿的结果是产生原稿叠送而丢失读取图像。为此,有时候产生不能够记录处理记载在原稿上的所有图像的不良情况。因此,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开发出了在原稿输送路径上配置叠送检测传感器,进行输送的原稿的叠送检测的具备叠送检测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在这些图像处理装置中,开发出了具备在排出已记录的记录用纸时分成多份的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10-236717号公报)。作为这种进行分成多份的功能,虽然除此之外还具有通过使排纸托盘上的记录用纸的排出位置在与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变化而进行的方法等,但这些不过是像上述那样用于实现进行分成多份的功能。
但是,在上述的具备叠送检测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中,通常,虽然在检测出原稿的叠送时,进行叠送原稿的再读取要求,但即使进行再读取,记录了再次读取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也原封不动地继续排出到存在最初记录并排出的记录用纸的排纸托盘上。
因此,为了按页码放排出的记录用纸,要进行首先从排出的记录用纸中取出记录有再次读取的图像的记录用纸,然后在其余的记录用纸中寻找漏掉了若没有叠送则原本应有的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的位置,再将先前取出的记录用纸插入到该位置的操作,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按页码放排出的记录用纸的操作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记载在一张原稿上的图像记载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装置(以下称为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记载在页码连续的规定张数的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装置(以下称为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原稿的张数与记录的记录用纸的张数相同,而在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记录的记录用纸张数少于原稿的张数。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将记载在一张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装置(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图像读取部,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存储部,存储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图像形成部,基于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用纸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后的输送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排出位置变更部,可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述存储部、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用纸输送部、以及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该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仅将记载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作为原稿的叠送原稿之外的其余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以仅使记载有在所述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在此,「叠送」是指多张原稿的至少一部分以重叠的状态输送。另外,「叠送原稿」是指因所述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原稿。再有,「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是指记录有在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仅将记载在叠送原稿之外的其余的其他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而且,仅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因此,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能够简单地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区分开。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是若没有叠送则记录有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原本应处的位置。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插入的位置。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若所述叠送原稿放置在所述读取托盘上,则在所有的所述记录结束后,将对所述叠送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而得到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用纸上,以记录有该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全部叠送原稿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除了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所述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所有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除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记录有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显示部,在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全部的所述原稿的读取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再读取所述叠送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进行要再读取叠送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因此,能够催促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进行叠送的原稿的再读取。
或者,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将记载在页码连续的规定张数的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装置(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图像读取部,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并能够检测原稿的叠送;存储部,存储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图像形成部,基于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用纸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后的输送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排出位置变更部,可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述存储部、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用纸输送部、以及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该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作为下述一种原稿、且包含所述叠送原稿的同时记录原稿之外仅记载在其余的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所述原稿是在若没有叠送则记录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作为原稿的叠送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上,记载有与记载在该叠送原稿上图像一起汇总记录的预定的图像,以仅使记载有在所述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在此,关于「叠送」以及「叠送原稿」与上述的内容相同。「同时记录原稿」是指在若没有该叠送则记录在叠送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上,记载有与记载在叠送原稿上的图像一起汇总记录的预定的图像的原稿,在该同时记录原稿中包含叠送原稿。「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是指记录有在同时记录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同时记录原稿之外仅记载在其余的其他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而且,仅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因此,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能够简单地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区分开。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是若没有叠送则记录有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原本应处的位置。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插入的位置。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若所述叠送原稿放置在所述读取托盘上,则在所有的所述记录结束后,将对所述叠送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而得到的图像以及该图像以外的记载在所述同时记录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用纸上,以记录有这些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全部叠送原稿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除了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所述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将记载在叠送原稿上的图像以及该图像以外的记载在同时记录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而且,所有记录了这些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除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记录有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显示部,在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全部的所述原稿的读取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再读取所述叠送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进行要再读取叠送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因此,能够催促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进行叠送的原稿的再读取。
而且,在本发明的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者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理顺记录后的前述记录用纸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或者,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将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在所述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这一意思的显示。
根据这种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的的操作者等容易觉察到要理顺记录后记录用纸的页码,或者将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若没有叠送则原本应存在的、记录叠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漏掉的位置。
而且,在本发明的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者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排出位置变更机构进行的所述排出位置的变更方向优选地是是与所述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这是由于这种结构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比较容易实现的缘故。
或者,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将记载在一张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图像读取工序,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存储工序,存储在该图像读取工序中读取的图像;图像形成工序,基于在该存储工序中存储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用纸输送工序,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工序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的所述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排出位置变更工序,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控制工序,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仅将记载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作为原稿的叠送原稿之外的其余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以仅使记载有在所述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或者,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是将记载在页码连续的规定张数的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图像读取工序,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并可检测原稿的叠送;存储工序,存储在该图像读取工序中读取的图像;图像形成工序,基于在该存储工序中存储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用纸输送工序,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工序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的所述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排出位置变更工序,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控制工序,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作为下述一种原稿、且包含所述叠送原稿的同时记录原稿之外仅记载在其余的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所述原稿是在若没有叠送则记录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作为原稿的叠送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上,记载有与记载在该叠送原稿上图像一起汇总记录的预定的图像,以仅使记载有在所述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作为记录用纸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送进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安装了叠送检测传感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图一览图。
图5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6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图7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记录用纸的记录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8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记录用纸的记录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图9(a)~图9(d)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排纸托盘上的记录用纸排出位置的俯视图。
图10(a)为表示用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的排列的说明图,图10(b)为说明记录用纸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11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图一览图
图12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1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记录用纸的记录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15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记录用纸的记录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是作为具备图像读取功能和图像记录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数字复印机。在此,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的整体结构加以说明。
<数字复印机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100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数字复印机100包括:扫描部101,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用纸P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102,向该图像形成部102输送记录用纸P的用纸输送机构部103,以及控制部104。而且,在数字复印机100的主体上表面的扫描部101的侧面附近设有采用了LCD的显示面朝上的显示部105。以下,对各部加以说明。
<控制部的说明>
控制部104由微型计算机和各种存储器等硬件以及OS和各种控制程序、操作程序等软件构成。这种控制部104除了进行相对于上述的扫描部101、图像形成部102、用纸输送机构部103、以及显示部105的各种控制之外,也进行对数字复印机100整体的控制。
<扫描部的说明>
扫描部101包括原稿送进装置(RADF:Reversing AutomaticDocument Feeder)22,以及用于读取由该原稿送进装置22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扫描单元23。图2为原稿送进装置22的剖视图。该原稿送进装置22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托盘1,中间托盘2,原稿排出的原稿排纸托盘3,以及在各托盘1、2、3之间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机构4。
在原稿托盘1上备有用于检测原稿是否已放置的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控制部104能够验证原稿是否已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另外,原稿输送机构4包括用于将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经由原稿读取部位5向中间托盘2或者原稿排纸托盘3输送的主输送路径6,以及用于将中间托盘2上的原稿返回供给到主输送路径6上的副输送路径7。
在原稿输送机构4中备有检测由原稿输送机构4输送的原稿的叠送的叠送检测传感器21。图13为示意表示该叠送检测传感器21安装在原稿输送机构4上的状态的说明图。该叠送检测传感器21由发光传感器21a和受光传感器21b构成,用于检测原稿被输送时的原稿张数。也就是说,发光传感器21a发出的光透过被输送的原稿而由受光传感器21b接受,同时将接受的光的量变换成电信号发送到控制部104中。在控制部104中,根据该信号通过运算求出被输送的原稿的张数。通常,运算结果是一张,但是在产生叠送时,通过运算求出同时重叠输送的原稿的张数。
在主输送路径6的上游端侧(原稿托盘1的与排出侧对置的部分)上配设有导入辊8以及一对分离辊9。导入辊8如图2所示枢轴支撑在连接臂10的前端,该连接臂10相对于分离辊9的轴旋转自如地枢轴支撑。这样一来,导入辊8以分离辊9的轴为旋转中心旋转自如地支撑,导入辊8可以升降。在原稿被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之前,导入辊8向上方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原稿被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原稿的前端滑进原稿托盘1和导入辊8之间直至位置A。而且,当导入辊8如图1所示向下方移动时,导入辊8与原稿的前端接触。之后,在导入辊8旋转时,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被导入辊8拉出,该原稿通过各分离辊9之间被输送。
在主输送路径6和副输送路径7的合流部位B的下游侧设有一对PS辊11以及输送辊12,在更下游侧设有原稿读取装置的玻璃板13,在该玻璃板13的下方设有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单元23。使各PS辊11的旋转暂时停止,经由各分离辊9之间送来的原稿的前端抵接在该各PS辊11上,原稿的前端与该各PS辊11平行地对齐。而且,各PS辊11在扫描单元23进行的读取开始时原稿的前端到达玻璃板13的时刻开始旋转,开始原稿的输送。
在扫描单元23中,如后所述,通过玻璃板13照亮在该玻璃板13上沿副扫描方向输送的原稿,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复读取原稿图像,读取全部原稿图像。
在玻璃板13的下游侧设有输送辊14和摆动板15,在主输送路径6中的摆动板15的下游侧设有一对原稿排纸辊16以及原稿排纸托盘3,在副输送路径7中的摆动板15的下游侧设有一对输送辊17以及中间托盘2。经过玻璃板13上而来的原稿通过输送辊14、摆动板15、以及各原稿排出辊16排出到原稿排纸托盘3上,或者通过输送辊14、摆动板15、以及各输送辊17向中间托盘2输送。
摆动板15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将经过玻璃板13上而来的原稿向原稿排纸托盘3以及中间托盘2的某一侧切换引导。在通过该摆动板15将原稿引导到原稿排纸托盘3一侧的情况下,原稿通过各原稿排纸辊16排出到原稿排纸托盘3上。而且,在通过该摆动板15将原稿引导到中间托盘2一侧的情况下,原稿通过各输送辊17向中间托盘2输送,原稿的前端一侧放置在中间托盘2上。而且,在原稿的后端被夹在各输送辊17之间的时刻,各输送辊17停止并被逆向驱动,原稿经由摆动板15向副输送路径7输送。进而,原稿从副输送路径7向主输送路径6输送,原稿的正反面翻转。而且,原稿在其前端与各PS辊11平行地对齐后,经过玻璃板13之上,读取该原稿背面一侧的图像,通过各原稿排出辊16排出到原稿排纸托盘3上。
扫描单元23用于读取由原稿送进装置22输送的原稿的图像。这种扫描单元23包括:灯光反射组件24,多个反射镜25a、25b、25c,光学透镜体26,以及光电变换元件(CCD)27。
上述灯光反射组件24对通过玻璃板13之上的原稿照射光。各反射镜25a、25b、25c如图1中点划线所示,在使从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一旦向在图中左方向反射后再向下方反射,之后,以朝向光学透镜体26的方式向图中右方向反射。
作为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动作,相对于经过玻璃板13之上的原稿,从由灯光反射组件24以及反射镜25a构成的第1扫描单元23a向原稿整体照射光。从该原稿上反射的光被反射镜25a反射,并被由反射镜25b、25c构成的第2扫描单元23b的反射镜25b、25c反射,直至光学透镜体26,经过该光学透镜体26之后的光在光电变换元件27上成像,在该光电变换元件27上,反射光被变换成电信号(原稿图像数据)。而且,这样得到的图像数据被送往控制部(图像处理部)104,在此进行了各种处理后,暂时储存在该控制部104的存储器中,根据输出指示读出存储器内的图像数据用于图像形成部102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
<图像形成部的说明>
图像形成部102包括作为光束扫描装置的激光写入单元31以及电子照像处理部32。激光写入单元31将基于在上述光电变换元件27中变换的原稿图像数据的激光照射到电子照相处理部2的感光鼓33的表面上。具体地说,这种激光写入单元31具有:照射与上述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的半导体激光源,以等角速度偏转该激光的多角棱镜,以及该等角速度偏转的激光以等速度扫描感光鼓33上地进行补偿的fθ透镜等。
感光鼓33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通过来自激光写入单元31的激光被折返镜31a反射而照射,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而且,电子照相处理部32是在上述感光鼓33的周围配置带电器34、显影器35、转印器36、除电器37、剥离器、清洁器38、定影装置39而成。带电器34使形成静电潜像之前的感光鼓33的表面带有规定的电位。显影器35通过作为图像形成物质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像。转印器36将形成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用纸P上。除电器37对转印了调色剂像之后的记录用纸P进行除电,以使记录用纸P容易从感光鼓33上剥离。清洁器38在调色剂像转印后将残留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除去。定影装置39通过加热使转印在记录用纸P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用纸P上。
这样一来,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图像时,通过带电器34使感光鼓33的表面带有规定的电位,激光写入单元31将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照射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显影器35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显影出调色剂形成的可视像,相对于从用纸输送机构部103供纸的记录用纸P,通过转印器36转印可视像。之后,该记录用纸P被定影装置39加热,调色剂像定影。另一方面,残留在感光鼓3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被清洁器38除去。这样一来,结束在记录用纸P上的图像形成动作(印字动作)的一个循环。通过重复这种循环,能够相对于多张记录用纸P、P、…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
<用纸输送机构部的说明>
用纸输送机构部103一张一张地送出第1、第2、第3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以及可大量收放多种用纸种类的大容量供纸盒61中收放的记录用纸P、P、…,进行上述图像形成部102的图像形成,同时将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用纸P向排纸托盘51排出。本数字复印机100用于进行高速印字处理的目的,所以第1、第2、第3供纸盒41、42、43分别可收放500~1500张定型尺寸的记录用纸。
而且,这种用纸输送机构部103备有双面转印单元45,用于在一旦回收了单面上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用纸P后相对于另一面进行图像形成部102的图像形成。另外,这种双面转印单元45可与通常的供纸盒交换,能够实现供纸盒的搭载台数的增加。
各供纸盒41、42、43中分别收放有不同尺寸的记录用纸P、P、…,记录用纸P从收放有用户所希望的尺寸的记录用纸P的供纸盒中被依次逐张取出,经由输送路径40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2。
作为这种用纸输送机构部的103的输送路径40是主输送路径46和之字形输送路径47。主输送路径46的一端(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侧)分支,分别与各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以及大容量供纸盒61的排出侧对置,另一端(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的下游端侧)与备有经由转印器36以及定影装置39排出记录用纸P的排纸托盘51的后处理装置50对置。
在这种后处理装置50中组装有可进行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机构,同时组装有切换排出记录用纸P的排纸托盘51并使该排纸托盘51升降的机构。另外,在这种后处理装置50中,为了使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位置在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变化,还组装有使排纸托盘51在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位移、即移动的机构。因此,能够使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位置在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变化。
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一端(图中的上端)在定影装置39的配设位置的下游侧(图中的左侧)连接在主输送路径46上,中途部分(图中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分支成第1和第2分支路径47A、47B。第1分支路径47A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第2分支路径47B的一端与双面转印单元45的送入侧对置。
在主输送路径46与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连接部分以及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分支部分上分别设有第1和第2分支爪47a、47b。
第1分支爪47a在封闭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第1位置,以及封闭主输送路径46的排出侧、使该主输送路径46与之字形输送路径47连通的第2位置之间绕水平轴自由转动。在该第1分支爪47a位于第1位置时,经过图像形成部102之后的记录用纸P原封不动地向排纸托盘51排纸。另一方面,在第1分支爪47a位于第2位置时,经过图像形成部102之后的记录用纸P向之字形输送路径47供给。
第2分支爪47b在打开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第1分支路径47A、且封闭第2分支路径47B的第1位置,以及打开第2分支路径47B、且封闭第1分支路径47A的第2位置之间绕水平轴自由转动。在该第2分支爪47b位于第1位置时,输送到之字形输送路径47上的记录用纸P被导入第1分支路径47A并输送到其下端位置。之后,在第2分支爪47b处在第2位置,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逆转时,该记录用纸P经由分支部输送到第2分支路径47B上,向双面转印单元45供给。也就是说,通过记录用纸P经由第1分支路径47A和第2分支路径47B向双面转印单元45供给,该记录用纸P被供给到图像形成部102时上下翻转,对记录用纸P的背面进行图像形成。
这样一来,在通过本数字复印机100进行单面复印的情况下,第1分支爪47a处在第1位置,从各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或者大容量供纸盒61中取出的记录用纸P在通过图像形成部102形成了图像后,原封不动地向排纸托盘51排纸。
另一方面,在进行双面复印的情况下,首先,第1分支爪47a处在第2位置,第2分支爪47b处在第1位置。这样一来,从各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或者大容量供纸盒61取出并通过图像形成部102在单面上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用纸P被导入之字形输送路径47的第1分支路径47A。之后,第2分支爪47b处在第2位置,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逆转,该记录用纸P经由分支部从第2分支路径47B向双面转印单元45供给。在记录用纸P的另一面上进行图像形成时,第1分支爪47a处在第1位置,从双面转印单元45取出的记录用纸P在通过图像形成部102形成图像后,向排纸托盘51排纸。
在主输送路径46的上游端(与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双面转印单元45,以及大容量供纸盒61的排出侧对置的部分)配设有拾取辊48。而且,在各拾取辊48的下游一侧配设有多个供纸辊49,用于将取出的记录用纸P供纸到主输送路径46。通过该拾取辊48和供纸辊48的旋转,能够有选择地将收放在供纸盒41、42、43,手动托盘44,双面转印单元45,以及大容量供纸盒61中的记录用纸P一张一张地供纸到主输送路径46。
<关于针对原稿输送时产生叠送的对策的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100中,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一边用扫描部101进行原稿的读取,一边用图像形成部102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图像,并向后处理装置50的排纸托盘51排出。即,同时进行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因此,在扫描部101的原稿输送机构部4上产生原稿的叠送时,由于不能读取叠送的原稿,所以不进行记载在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因此,成为在向排纸托盘51排出的记录用纸P中不存在记录了在该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的漏掉状态。而且,在其他所有的图像记录结束后,再次进行叠送的原稿的读取,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向后处理装置50的排纸托盘51排出。因此,在所有的记录结束的时刻,要进行页码的理顺。
在产生了上述叠送的情况下,在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00中,要采取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使按页码放排出的记录用纸P的作业容易的的对策。以下,对这一部分加以说明。另外,在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00中,虽然可读取正反两面具有图像记载的原稿,但在此只对仅采用在表面具有图像记载的原稿的情况加以说明。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作为数字复印机100的通常模式的将一张原稿上记载的图像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P上的情况加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00相当于前述的单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
在数字复印机100的控制部104的存储器中备有图4所示的数据图。这种数据图记录与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读取的原稿的各页有关的信息。作为这种数据图的项目,采用「原稿页码(PA)」,「图像数据存储区」,「有无图像」,「有无叠送」,「处理结束确认」,以及「是否要位移」。
「原稿页码(PA)」是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读取的原稿的页码。「图像数据存储区」是读取并存储记载在该原稿上的图像的区域。该「图像数据存储区」中的D(号码)表示记载该该号码的页的原稿上的图像。「有无图像」表示在「图像数据存储区」中是否存在从该原稿读取的图像,符号○表示存在。「有无叠送」是表示各原稿在为了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读取而被输送时是否有叠送的信息,符号○表示有叠送。「处理结束确认」是表示随着各原稿的读取的处理是否结束的信息,符号○表示已结束。「是否要位移」表示记录了在该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时,是否要使排纸托盘51位移而排出到与其他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位置不同的排出位置的有无位移必要性,符号○表示要位移。
在上述的数据图中,在原稿被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输送的每一次,作出带有被输送的原稿的原稿页码(PA)的行进行记入。带有原稿页码(PA)的行被称为PA行,具体地说,例如,原稿页码(PA)为2的PA行称为PA第2行。另外,如果原稿叠送,作出带有叠送的所有原稿的原稿页码(PA)的PA行进行记入。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原稿为10张、其中第6页和第7页叠送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4表示这种情况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发生叠送,在最初的原稿读取结束之后,要指示再次的原稿读取,图4表示最初的原稿读取结束之后、再次的原稿读取之前的状态。
以下,对采用上述的数据图的数字复印机00的原稿读取动作以及记录用纸P的记录和排出动作加以说明。图5、图6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图7、图8为表示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为了使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同时进行,这些表示原稿读取动作的图5、图6的流程和表示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的图7、图8的流程也基本上同时地进行。另外,这些动作是通过控制部104的上述硬件和软件协调动作而进行的。
首先,对原稿读取动作加以说明。在原稿读取动作中,作为控制用的标识,采用了读取开始标识F1、有叠送标识F2。读取开始标识F1是表示数字复印机100开始了原稿的读取的标识,有叠送标识F2是表示在原稿的输送中产生了叠送的标识。
在图5、图6中,最初,将读取开始的标识F1以及有叠送标识F2复位后(F1=0,F2=0)(步骤S1),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即检验原稿是否已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步骤S2),当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将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后(步骤S2),将读取开始标识F1置位(F1=1)(步骤S3)。
然后,为了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读取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一页一页地顺序输送原稿,此时,检验被输送的原稿的张数(步骤S4)。如上所述,在原稿被正常输送时,输送张数为一张,但如果产生叠送,输送张数为多张,如上所述,通过运算求出同时叠送的原稿张数。同时叠送的原稿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原稿。
因此,由于若通过步骤S4的检验,输送的原稿的张数为一张(步骤S6),则原稿被正常地输送,所以将由扫描单元2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图中与该输送的原稿的PA页相对应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并且在将图像记入了「有无图像」的栏目中后(步骤S6),在「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7)。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由这些步骤S6和步骤S7的处理而记入的数据图的PA行,图4的数据图中的第PA第1行~PA第5行以及PA第8行~PA第10行相当于此。
由于若通过步骤4的检验,被输送的原稿的张数不是一张(步骤S5),则产生了叠送,所以将有叠送的标识F2置位(F2=1)(步骤S9)。而且,在设于控制部104中的数据图中对应于叠送的原稿的PA页的PA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有叠送(步骤S10)。
叠送是多张原稿重叠输送的状态。因此,以下检验该PA页是否是该叠送的多张原稿的最初的页(步骤S11)。如果是最初的页,则在对应于该PA的一页之前的PA的数据图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要有位移(步骤12)。而且,在数据图中该PA行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13)。
当步骤S13的处理结束时,检验作为这些处理所叠送的张数部分的处理是否结束(步骤S14),若未结束,则返回步骤S10,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但是,若不是该叠送中的最初的页,即是第2页以后(步骤S11),则在步骤S10的处理之后不进行步骤S12的处理,直接进行步骤S13的处理。
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是原稿的第6页和第7页叠送,所以在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6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有叠送(步骤S10)。另外,由于原稿的第6页是该叠送中的多张原稿最初的页(步骤S11),所以在与原稿第6页前一页的第5页相对应的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5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要有位移之后(步骤S12),在PA第6行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13)。另外,由于原稿的第7页也是叠送的,所以进行同样的处理,但由于原稿的第7页不是该叠送中的多张原稿最初的页,所以不进行步骤S12的处理。
因此,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由上述的步骤S10至步骤S13的处理记入的PA行,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6行以及PA第7行相当于此。另外,作为由步骤S12的处理记入的PA行,PA第5行相当于此。
在原稿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的步骤S7的处理结束,或者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的步骤S10至步骤S13的处理结束了叠送的张数量时、检验是否存在未被输送而是残留在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即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步骤S8),在有原稿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当所有的原稿输送结束时,即在原稿托盘1上不再有原稿(步骤S8),则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检验有叠送标识F2是否已置位,若尚未置位,则未产生叠送,原稿的输送和读取正常地进行,从而将读取开始标识F1复位(步骤S14),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
在步骤S15中,若有叠送标识F2已置位,则产生叠送,因而在显示部105上进行原稿要再读取的表示(步骤S1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要进行叠送的原稿的再读取,所以叠送的原稿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再次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因此,检验要再读取的原稿是否已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即检验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步骤S17),如果原稿已放置,则消除显示部105上的原稿要再读取的显示(步骤S18),同时按照放置的页的顺序一张一张地输送原稿,并检验输送张数(步骤S19)。若张数不是一张(步骤S20),则成为发生了再次叠送,认为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输送机构4的调整不良,停止数字复印机100的工作(步骤S21)。
在步骤S16中,若输送张数是一张,则原稿的输送正常,因而进行原稿的读取,并存储在成为空栏的与该原稿的PA页相对应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同时在相同的成为空栏的「有无图像」栏目中记入有图像(步骤S22)。在上述的例子中,原稿的第6页和第7页是叠送的页,成为再读取的对象,因而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6行以及PA第7行的(*1)部分相当于此。
在步骤S22的处理结束时,检验是否有尚未输送而残留在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即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步骤S23),在有原稿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9,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在所有的原稿输送结束时,即在原稿托盘1上不再有原稿时(步骤S23),将读取开始标识F1复位(步骤S24),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
以下,对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加以说明。在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中,作为控制用的标识,与原稿读取动作同样地采用了读取开始标识F1和有叠送标识F2。
在图7、图8中,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是以已进行了读取动作为前提的。因此,首先,检验数字复印机100是否开始了读取动作,即检验读取开始标识F1是否已置位(步骤S31),若已置位,则开始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因而开始读取的图像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动作,以及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动作流程。
而且,以PA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数据图中读出一个(一行)的PA行的数据(步骤S32),检验读出的该PA行的数据是否结束了处理,即检验在该PA行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有无处理结束的记入(步骤S33)。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是同时进行的,在向记录用纸P上记录时,要确认从应记录的图像的原稿的读取是否结束的缘故。
若该PA行的数据处理结束(步骤S33),则以下在数据图中检验与该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页是否为叠送的页,即检验在该PA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是否记入了有叠送(步骤S34)。若是叠送的页,则由于与该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图像无需在记录用纸P上进行记录,所以进入步骤S39。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图4的数据图中PA第6行和PA第7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进行了有叠送的记入,记载在与这些PA第6行和PA第7行相对应的原稿第6页和第7页上的图像在这一阶段不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也不进行该记录用纸P的排出。
若与该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页不是叠送的页(步骤S34),则将记录用纸P从供纸盒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将存储在数据图中的该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栏目中的图像向记录用纸P上记录(步骤S35)。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该PA行,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1行~PA第5行以及PA第8行~PA第10行相当于此。而且,进而检验在数据图中的该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是否记入了要有位移(步骤36),若未记入要有位移,则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被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后,原封不动第将记录用纸P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步骤S37),进入步骤S39。
图9(a)~图9(d)是从排纸托盘51的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中的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的附图,各图中的箭头表示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图9(a)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37,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通常的排出位置71。
若在上述该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步骤S36),则记录后的该记录用纸P被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时,首先使排纸托盘51沿着相对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朝左位移,排出记录用纸P,排出后进行再次返回原来的位置的处理(步骤S38)。即,这种记录有在与「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的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PA页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
这种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时,如上所述,被排出到与其他的记录用纸不同的排出位置上。这是由于因原稿输送时的叠送而该原稿的图像不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而是之后记录,所以要进行页码理顺,但在进行这种页码理顺时,作为容易以手工操作将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插入先前记录的记录用纸P原本应存在的记录用纸P之间的标记而进行的。
在上述的例子中,PA第5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记录原稿第5页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即与PA第5行相对应的记录用纸P的第5页成为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并被排出到与其他的记录用纸不同的排纸托盘51的排出位置上。图9(b)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作为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P的第5页在步骤S38中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在步骤S38中排出的记录用纸P位于与其他的记录用纸P的位置相比靠右侧的、位移后的排出位置72。
如上所述,在步骤S38的处理结束时,进入步骤S39。在步骤S39中,检验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是否已读出,若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未被读出,则返回步骤S32,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图9(c)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38中记录用纸P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以后,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状态,这些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通常的排出位置71。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成为仅作为先前在步骤S38中排出的记录用纸P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位于排纸托盘51上的位移后的排出位置72,并向右侧伸出的状态。
若在步骤S39中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被读出,则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检验有叠送标识F2是否已置位,由于若F2未置位,则在原稿输送时未产生叠送,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以及排出全部结束,所以停止处理。
在步骤S40中,由于在有叠送标识F2被置位时,原稿输送时产生叠送,叠送的原稿被再读取,所以需要将该再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因此,以PA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数据图中读出一个(一行)在「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了有叠送的PA行的数据(步骤S41),检验在读出的数据中是否有图像的记录,即检验在该PA行的「有无图像」栏目中是否记入了有图像(步骤S42)。由于若没有有图像的记入,则图像从该PA原稿的读取结束,所以等待读取结束,在图像的读取结束后,将记录用纸P从供纸盒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将存储在数据图中的该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的图像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步骤S43)。
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在图4的数据图中的PA第6行以及PA第7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了有叠送,所以原稿第6页和第7页的图像通过步骤S43的处理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该记录用纸P是前述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
在步骤S43中记录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时,使排纸托盘51在相对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位移,排出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后,进行返回原来位置的处理(步骤S44)。这样一来,通过这种处理,记录了在读取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排出托盘51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的记录用纸不同的排出位置上。这是为了使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容易识别记录了再读取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与其他的记录用纸的缘故。
图9(d)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44,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记录了原稿第6页和第7页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位于与其他的记录用纸的位置相比靠右侧的、位移后的排出位置72。
在步骤S44的处理结束时,检验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是否已经读出(步骤S45),若不是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已读出,则返回步骤S41,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若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已经读出(步骤S45),则在显示部105上进行了要重新按页码放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的显示后(步骤S46),将有叠送标识F2复位(步骤S47),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仅将作为记录了在叠送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成在排纸托盘中的位置与其他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因此,能够简单地区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其他的记录后记录用纸。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是若没有叠送则原本应有的、记录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所位于的部位。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出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所插入的部位。
另外,由于若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进行要再读取叠送的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所以能够催促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再读取叠送的原稿。另外,叠送原稿全部是以排纸托盘中的排出位置与除了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的方式排出。因此,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能够容易地区分出记录有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
另外,为了理顺记录后记录用纸的页码,在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进行要理顺记录后记录用纸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因此,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容易发觉要理顺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页码。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记录份数为一份的情况下,或者在记录份数为多份的情况下,在最初的一份时,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同时进行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因此,在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记载在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的记录是在正常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的记录全部结束后进行的。因此,产生了如上所述要重新理顺页码的必要。
但是,在记录的份数为多份的情况下,除了最初的一份之外的其余的份数时,即使在原稿输送时产生了叠送,在记录第2份的时刻,由于所有原稿的图像已经读取,所以能够按照原稿的页码顺序,将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重新理顺记录用纸的页码。
在次,多少牺牲了处理速度的提高,在读取了所有原稿的图像后,采用将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的方式,即使在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通过再读取,在所有原稿的图像全部被读取后的时刻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可消除重新理顺页码的必要。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在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进行的理顺记录后记录用纸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而进行要将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这一意思的显示。这样一来,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容易发觉要将作为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若没有叠送则原本应存在的、记录叠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漏掉的部位。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采用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00。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对采用仅在正面具有图像的记载的单面原稿的情况加以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例如图10(a)所示,将记录在页码联系的多张原稿上的图像如图10(b)所示那样汇总记载在一张记录用纸P上。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将记载在多张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P上的数字复印机100的特殊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数字复印机100相当于前述的多张原稿单页记录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此,如图10(b)所示,以将记载在四张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P上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另外,图10(a)的PA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是原稿的页码,图10(b)的PB是记录用纸P的页码。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数据图,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数据图除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项目之外,还采用了表示记录在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的页码的记录用纸页码(PB),和表示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的排列顺序号的记录用纸P上的排列顺序(PC)的项目。图11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这种数据图。
上述的数据图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原稿被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输送的每一次,作为带有被输送的原稿页码编号的原稿页码(PA)的行进行记入。另外,在原稿叠送时,作出叠送的原稿的所有原稿页码(PA)的行进行记入这一点上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记录用纸页码(PA)以及记录用纸上的排列顺序(PC)是在作出原稿的原稿页码(PA)的行时通过下述计算示根据PA自动地计算出并记入的。其中,M示记载了在一张记录用纸上所记录的图像的原稿张数,在上述的例子中,M=4。另外,Int[x]表示x的整数部分,x%y表示用y除以X之后的余值。
PB=Int[(PA+M-1)/M]    (1)
PC=(PA+M-1)%M+1    (2)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原稿为18张,其中,第11页以及第12页叠送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图11表示该例情况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叠送时,在最初的原稿读取结束后,指示再次的原稿读取,图11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表示在最初的原稿的读取结束后再次读取原稿前的状态。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数据图中在PB栏目中记入了相同的PB值的所有PA行称为PB相对于该相同的PB相同的PA行。例如,在图11的数据图中,由于在从PA第5行至PA第8行的PB栏目中记入了相同的PB值的PB2,所以从PA第5行至PA第8行全部是PB相对于PB2相同的PA行。
以下,对采用了上述的数据图的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以及记录用纸P记录和排出动作加以说明。图12、图1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的流程图,图14、图15为表示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的流程图。为了同时进行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这些表示原稿读取动作的图12、图13的流程和表示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的图14、图15的流程也基本上同时进行。另外,这些动作是通过控制部104的上述硬件和软件的协调动作而进行的。
首先,对原稿读取动作加以说明。在原稿读取动作中,作为控制用的标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采用了读取开始标识F1、有叠送标识F2。读取开始标识F1是表示数字复印机100开始了原稿的读取的标识,有叠送标识F2是表示在原稿的输送中产生了叠送的标识。
在图12、图13中,最初,将读取开始的标识F1以及有叠送标识F2复位后(F1=0,F2=0)(步骤S51),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即检验原稿是否已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步骤S52),当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将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后(步骤S52),将读取开始标识F1置位(F1=1)(步骤S53)。
然后,为了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扫描部101读取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一页一页地顺序输送原稿,此时,检验被输送的原稿的张数(步骤S54)。如上所述,在原稿被正常输送时,输送张数为一张,但如果产生叠送,输送张数为多张,如上所述,通过运算求出同时叠送的原稿张数。同时叠送的原稿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原稿。
因此,若通过步骤S54的检验,输送的原稿的张数为一张(步骤S55),则首先根据输送的页的PA计算PB以及PC,并记入数据图的PA行的PB栏目以及P(栏目)中(步骤56)。而且,由于若输送的原稿的张数为一张,原稿被正常地输送,所以将由扫描单元2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图中与该输送的原稿的PA页相对应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并且在将有图像记入了「有无图像」的栏目中后(步骤S57),在「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58)。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由这些步骤S56~步骤S58的处理而记入的PA行,图11的数据图中PA第1行~PA第10行以及PA第13行~PA第18行相当于此。
由于若通过步骤S54的检验,被输送的原稿的张数不是一张(步骤S55),则产生了叠送,所以将有叠送的标识F2置位(F2=1)(步骤S60)。而且,根据与叠送的PA页相对应的PA计算PB以及PC,在记入数据图中的该PA行的PB栏目以及PC栏目中后(步骤S61),在「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有叠送(步骤S62)。
叠送是多张原稿重叠输送的状态。因此,以下检验该PA页是否是该叠送的多张原稿的最初的页(步骤S63)。如果是最初的页,则进行步骤S64的处理。在步骤S64中,在数据图中,针对PB相对于作为具有记入在对应于该PA页的PA行的PB栏目中的该PB值前一个(一页)的PB值的PB的前页PB相同的PA行,在该PB相同的各PA行的「有无要位移」的栏目中记入要有位移(步骤S64)。而且,在数据图中该PA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65)。
当步骤S65的处理结束时,检验作为这些处理所叠送的张数部分的处理是否结束(步骤S66),若未结束,则返回步骤S61,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但是,若该PA页不是该叠送中的最初的页,即是第2页以后的页(步骤S63),则在步骤S62之后不进行步骤S64的处理,直接进行步骤S65的处理。
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是原稿的第11页和第12页叠送,所以首先在图11的数据图中的PA第11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有叠送(步骤S62)。另外,由于PA第11页是该叠送中的多张原稿最初的页(步骤S63),所以进行步骤S64的处理。在该步骤S64的处理中,记录在PA11页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P的页码是记入在图11的数据图的PA第11行的PB栏目中的3。即,在PB3页的记录用纸P上记录在PA11页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
因此,作为PB3页的前一页的PB2页是上述的前页PB,在PB相对于与该PB2页相对应的PB2相同的PA行的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要有位移(步骤S64)。在该要位移的记入结束后,在数据图的PA第10行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记入处理结束(步骤S65)。
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叠送的页是PA11页和PA12页,所以接着对PA12也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步骤S66),由于PA12的页不是该叠送中的多张原稿的最初的页(步骤S63),所以不进行步骤S64的处理。即,作为通过上述的步骤S61至步骤S65的处理记入的PA行,图11的数据图中的PA第11行以及PA第12行相当于此。另外,作为通过步骤S64记入的PA行,PA第5行~PA第8行相当于此。
在原稿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的步骤S56至步骤S58的处理结束,或者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的步骤S61至步骤S65的处理在叠送的张数量的处理结束时(步骤S66),检验是否存在未被输送而是残留在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即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步骤S59),在有原稿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4,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当所有的原稿输送结束时,即在原稿托盘1上不再有原稿(步骤S59),则进入步骤S70。
以下进行的从步骤S70至步骤S79的处理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5至步骤S24基本相同的内容。即,在步骤S70中,检验有叠送标识F2是否已置位,由于若未置位,则没有产生叠送,正常地进行原稿的输送以及读取,所以将读取开始标识F1复位(步骤S79),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
在步骤S70中,由于若有叠送标识F2已置位,则产生了叠送,所以在显示部105上进行要原稿再读取显示(步骤S7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要进行叠送的原稿的再读取,所以叠送的原稿由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再次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因此,检验要再读取的原稿是否已放置在原稿托盘1上,即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由原稿(步骤S72)。若原稿已放置,则取消显示部105的要原稿再读取显示(步骤A73),同时按照放置的页码顺序一张一张地输送原稿,检验输送张数(步骤S74)。若该张数不是一张(步骤S75),则产生了再次叠送,视为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输送机构4的调整不良,停止数字复印机100的工作(步骤S76)。
由于若在步骤S75中输送张数为一张,则原稿的输送正常,所以进行原稿的读取,并储存在数据图中成为空栏的与该原稿的PA页相对应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同时在相同的成为空栏的「有无图像」栏目中记入有图像(步骤S77)。在上述的例子中,原稿的第11页和第12页是叠送的页,成为再读取的对象,因而图11的数据图中(*2)的部分相当于此。
在步骤S77的处理结束时,检验是否有尚未输送而残留在原稿托盘1上的原稿,即检验在原稿托盘1上是否有原稿(步骤S78),在有原稿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74,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在所有的原稿输送结束时,即在原稿托盘1上不再有原稿时(步骤S78),将读取开始标识F1复位(步骤S79),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动作。
以下,对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加以说明。在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中,作为控制用的标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与原稿读取动作同样地采用了读取开始标识F1和有叠送标识F2。
在图14、图15中,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是以已进行了读取动作为前提的。因此,首先,检验数字复印机100是否开始了读取动作,即检验读取开始标识F1是否已置位(步骤S81),若已置位,则开始数字复印机100的原稿读取,因而开始读取的图像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动作,以及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动作流程。
而且,在数据图中,以记入在PB栏目中的PB从小到大的顺序,相对于一个该PB,读出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中所有PA行的数据(步骤S82)。在上述的例子中,通过图11的数据图可知,PB相同的PA行、即记入在PB栏目中的PB的值相同的PA行针对各自的PB通常存在4个。
检验在步骤S82读出的、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PA行的数据是否已结束处理,即检验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处理结束确认」栏目中有无处理结束的记入(步骤S83)。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原稿的读取和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是同时进行的,在向记录用纸P上记录时,要确认从应记录的图像的原稿的读取是否结束的缘故。
若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数据处理结束(步骤S83),则进入步骤S84。在步骤S84中,检验与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页中是否有叠送的页,即检验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的至少某一个的PA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是否记入了有叠送(步骤S84)。这是检验记载有在与该PB相对应的该PB页的记录用纸P上所记录的图像的原稿中是否有叠送,若有叠送的页,则由于要进行相对于与该PB相对应的该PB页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所以进入步骤S89。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图11的数据图中PB3为该PB的情况下(步骤S82),PB相对于PB3相同的PA行中的所有PA行是PA第9行~PA第12行。其中,在PA第11行和PA第12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进行了有叠送的记入(步骤S84)。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需相对于与作为该PB的PB3相对应的PB3页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要记录在PB3页的记录用纸P上的原稿PA第9页~PA第12页的图像在这一阶段不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也不进行该记录用纸P的排出。即,在图11的数据图中,作为该PB,PB3相当于此,作为与相对于该PB3的PB3页的记录用纸P上记录的图像的原稿的页相对应的该PA行,PA第9行~PA第12行相当于此。另外,与该PA第9行~PA第12行相对应的PA9页~PA12页的4张原稿相当于前述的同时记录原稿。
若与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相对应的原稿的页中没有叠送的页(步骤S84),则将记录用纸P从供纸盒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将存储在数据图中的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栏目中的图像排列成PC的排列顺序,向记录用纸P上记录(步骤S85)。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图11的数据图中,作为该PB行,PB1、PB2、PB4以及PB5相当于此,与记录在与该PB相对应的PB1页、PB2页、PB4页以及PB5页的记录用纸P上的图像的原稿相对于的PA行、即作为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PA第1行~PA第8行,以及PA第13行~PA第18行相当于此。
在步骤85的处理结束时,检验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是否记入了要有位移(步骤86),入未记入要有位移,则在将由步骤S85记录的记录用纸P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后,原封不动第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步骤S87),进入步骤S89。
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即,从排纸托盘51的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为图9(a)~图9(d)。各图中的箭头表示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另外,图9(a)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87,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通常的排出位置71。
在步骤S86中,若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则在与该PB相对应的记录后的PB页的记录用纸P被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时,使排纸托盘51沿着相对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朝左位移,排出记录用纸P,排出后进行再次返回原来的位置的处理(步骤S88)。与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的该PB相对应的PB页的记录用纸P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图11的数据图中,作为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有无要位移」栏目中记入了要有位移的该PB,PB3相当于此,作为PB相对于该PB3相同的PA行,PA第9行~PA第12行相当于此。另外,与PB3相对应的PB3页的记录用纸P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另外,图9(b)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与该PB相对应的该PB页的记录用纸P在步骤S88中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在步骤S88中被排出的记录用纸P位于与其他的记录用纸P的位置相比靠右侧的、移位后的排出位置72。
上述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在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时,如上所述,被排出到与其他的记录用纸不同的排出位置上。这是由于因原稿输送时的叠送而该原稿的图像不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而是之后记录,所以要进行页码理顺,但在进行这种页码理顺时,作为容易以手工操作将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插入先前记录的记录用纸P原本应存在的记录用纸P之间的标记而进行的。
如上所述,在步骤S88的处理结束时,进入步骤S89。在步骤S89中,检验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是否已读出,若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未被读出,则返回步骤S82,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图9(c)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88中记录用纸P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以后,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记录用纸P的排出状态,这些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通常的排出位置71。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成为仅作为先前在步骤S88中排出的记录用纸P的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位于排纸托盘51上的位移后的排出位置72,并向右侧伸出的状态。
若在步骤S89中数据图的所有PA行的数据被读出,则进入步骤S90。在步骤S90中,检验有叠送标识F2是否已置位,由于若F2未置位,则在原稿输送时未产生叠送,向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以及排出全部结束,所以结束处理。
在步骤S90中,由于在有叠送标识F2被置位时,原稿输送时产生叠送,叠送的原稿被再读取,所以需要将该再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因此,以在「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了叠送的记入在PA行的PB栏目中记入的PB从小到大的顺序,相对于一个该PB,读出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数据(步骤S91),检验在所有的PA行中是否有图像的记录,即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有无图像」栏目中是否有有图像的记入(步骤S92)。由于若没有有图像的记入,则图像从再读取的原稿的读取未结束,所以等待到读取结束,在图像的读取结束后,将记录用纸P从供纸盒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将存储在PB相对于该PB相同的PA行中所有的PA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区」中的图像在记录用纸P上记录(步骤S93)。该记录用纸P是前述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
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该PB,PB3相当于此,与PB3相对应的PB3页的记录用纸P相当于前述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另外,作为PB相对于该PB的PB3相同的PA行,图11的数据图中的PA第9行~PA第12行相当于此。
在步骤S93中记录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输送到后处理装置50中时,使排纸托盘51在相对于记录用纸P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上位移,排出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后,进行返回原来位置的处理(步骤S94)。这样一来,通过这种处理,记录了再读取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排出托盘51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的记录用纸不同的排出位置上。这是为了使数字复印机100的操作者等容易识别记录了再读取的图像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与其他的记录用纸的缘故。
图9(d)表示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在步骤S94,记录用纸P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1上的状态,上述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位于与其他的记录用纸的位置相比靠右侧的、位移后的排出位置72。
在步骤S94的处理结束时,检验PB相对于在「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了叠送的PA行的PB栏目中记入的所有的PB相同的PA行是否已经读出(步骤S95),若不是PB相对于所有的PB相同的PA行已读出,则返回步骤S91,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若PB相对于上述所有的PB相同的PA行已经读出(步骤S95),则在显示部105上进行了要重新理顺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之后(步骤S96),将有叠送标识F2复位(步骤S97),结束数字复印机100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以及排出动作。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以原稿为18张,其中第11页以及第12页叠送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叠送不仅是第11页以及第12页,也涉及第13页的情况下,主要有以下的不同之处。首先,在图11的数据图中,在叠送也涉及第13页的情况下,在PA第13行的「有无叠送」栏目中记入有叠送,在相同的PA第13行的「有无图像」栏目、以及「图像数据存储区」栏目中记载(*2)。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叠送原稿的页是PA第11页以及PA第12页,同时记录原稿的页是PA9页~PA12页,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页是PB3页,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的页是PB2页。而在叠送也涉及第13页的情况下,叠送原稿的页是PA第11页~PA第13页,同时记录原稿的页是PA9页~PA16页,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页是PB3页以及PB4页,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的页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是PB2页。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仅是在将记载在多张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基本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记录的份数为1份的情况下,或者在记录份数为多份的情况下,在最初的一份时,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同时进行原稿的读取和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因此,在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记载在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的记录是在正常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的记录全部结束后进行的。因此,产生了如上所述要重新理顺页码的必要。
但是,在记录的份数为多份的情况下,即使在除了最初的一份之外其余的份数的情况下在原稿输送时产生了叠送,由于在记录第2份的时刻,所有的原稿图像已经被读取,所以能够按照原稿的页码顺序将记载在原稿上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重新理顺记录用纸的页码。
在此,多少牺牲了处理速度的提高,在读取了所有原稿的图像后,采用将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的方式,即使在产生了叠送的情况下,通过再读取,在所有原稿的图像全部被读取后的时刻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可消除重新理顺页码的必要。
另外,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在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进行的理顺记录后记录用纸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而进行要将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这一意思的显示。这样一来,能够使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等容易发觉要将作为记录了在叠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的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若没有叠送则原本应存在的、记录叠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记录用纸漏掉的部位。
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旨或者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不过是例示,并不是限定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不局限于说明书。另外,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将记载在页码连续的规定张数的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其特征是,
包括:图像读取部,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并能够检测原稿的叠送;存储部,存储由该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图像形成部,基于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用纸输送部,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后的所述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排出位置变更部,可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控制部,控制所述图像读取部、所述存储部、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用纸输送部、以及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
该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
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同时记录原稿之外仅记载在其余的其他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所述同时记录原稿是在若没有叠送则记录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原稿、即叠送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上,记载有与记载在该叠送原稿上的图像一起汇总记录的预定的图像,包括所述叠送原稿,
仅将记录有在所述同时记录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
若所述叠送原稿放置在所述读取托盘上,则在所有的所述记录结束后,将对所述叠送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而得到的图像以及该图像以外的记载在所述同时记录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用纸上,
将记录有这些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除了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之外已排出的所述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还包括显示部,
在检测出叠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全部的所述原稿的读取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再读取所述叠送原稿这一意思的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理顺记录后的前述记录用纸的页码这一意思的显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为了理顺记录后的前述记录用纸的页码,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的记录结束后在所述显示部上进行要将所述叠送原稿记录用纸插入在所述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与该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之后排出的记录后记录用纸之间这一意思的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进行的所述排出位置的变更方向是与所述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进行的所述排出位置的变更方向是与所述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进行的所述排出位置的变更方向是与所述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出位置变更部进行的所述排出位置的变更方向是与所述记录用纸的排出方向为直角的方向。
10.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将记载在页码连续的规定张数的原稿上的图像汇总记录在一张记录用纸上,其特征是,包括:
图像读取工序,对放置在读取托盘上、记载有图像的多张原稿一边输送一边一张一张地读取,并可检测原稿的叠送;
存储工序,存储在该图像读取工序中读取的图像;
图像形成工序,基于在该存储工序中存储的所述图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
用纸输送工序,输送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工序的图像记录,同时将进行了该图像记录的所述记录用纸排出到排纸托盘上;
排出位置变更工序,改变所述记录用纸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
控制工序,若在所述原稿输送时检测出叠送,则将除了同时记录原稿之外仅记载在其余的其他原稿上的图像记录在记录用纸上,所述同时记录原稿是在若没有叠送则记录在因该叠送而同时叠送的所有原稿、即叠送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上,记载有与记载在该叠送原稿上的图像一起汇总记录的预定的图像,包括所述叠送原稿,仅将记录有在所述同时记录原稿中最初输送的原稿之前输送的原稿上所记载的图像的记录用纸、即叠送前原稿记录用纸排出到在所述排纸托盘上的排出位置与其他记录后记录用纸不同。
CNB2007100040390A 2006-01-23 2007-01-23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3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4204 2006-01-23
JP2006014204A JP2007201548A (ja) 2006-01-23 2006-01-23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801A CN101008801A (zh) 2007-08-01
CN100573346C true CN100573346C (zh) 2009-12-23

Family

ID=3828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40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346C (zh) 2006-01-23 2007-01-23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59685B2 (zh)
JP (1) JP2007201548A (zh)
CN (1) CN10057334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5462B (en) * 2003-07-28 2004-12-21 Avision Inc Duplex/simplex automatic sheet feeder
JP5202399B2 (ja) * 2009-03-13 2013-06-05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81097B2 (ja) 2009-04-02 2012-07-1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211003B2 (ja) * 2009-09-18 2013-06-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66078B2 (ja) * 2011-09-20 2015-08-19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6134939B2 (ja) * 2012-09-20 2017-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572735B2 (ja) * 2015-10-30 2019-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077789B2 (ja) * 2018-05-30 2022-05-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7490B2 (ja) 1997-02-25 2004-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302307B2 (ja) * 1997-11-17 2002-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109899B2 (ja) * 2002-05-14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4170729A (ja) 2002-11-20 2004-06-1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159862B2 (en) * 2003-01-14 2007-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186666B2 (ja) * 2003-03-24 2008-1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重送状態判定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4405831B2 (ja) * 2003-05-20 2010-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389550B2 (ja) * 2003-10-31 2009-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出装置及び複合処理装置
JP4419527B2 (ja) * 2003-11-13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小切手処理装置用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小切手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小切手処理方法
JP4322657B2 (ja) 2003-12-15 2009-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654521B2 (en) * 2004-04-06 2010-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cting article multifeed overl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01548A (ja) 2007-08-09
US20070171438A1 (en) 2007-07-26
US8159685B2 (en) 2012-04-17
CN101008801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346C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692269B (zh) 自动文件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CN10052701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54602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01339382B (zh) 图像处理装置
KR100366550B1 (ko) 화상독해장치
CN103795884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0389505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00414444C (zh)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S617855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36671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451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5151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0156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136379B2 (ja)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479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49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061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32915B2 (ja) 原稿循環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6934A (ja) 複合機
JPH06301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139065A (ja) 製本機能を備えた複写機
JP20080651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77746A (ja) 複写機およびその両面複写印刷方法
JP20100880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