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943C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943C
CN100572943C CNB2007101403438A CN200710140343A CN100572943C CN 100572943 C CN100572943 C CN 100572943C CN B2007101403438 A CNB2007101403438 A CN B2007101403438A CN 200710140343 A CN200710140343 A CN 200710140343A CN 100572943 C CN100572943 C CN 1005729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eltier
air conditioner
ventilation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403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0913A (zh
Inventor
渡边智力
滨田进
井本勉
宫崎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4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9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9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electric units or the Peltier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5/00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Spray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charging the spray electrically; Apparatus for spra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electric means
    • B05B5/025Discharge apparatus, e.g. electrostatic spray gu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7Condensate pipe for drainage of condensate from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了不会使空调机的性能下降并适当地进行珀耳帖元件高温部的放热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在具有具备珀耳帖元件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中,具有换气装置,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低温的吸热部处供给凝结水,该凝结水作为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水,从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高温的放热部对所述换气装置的换气气流进行放热,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配置在室内机的送风路径上,送风路径和换气风道在室内机上相互独立。根据本发明,可效率良好地发挥静电雾化功能。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特别涉及使用珀耳帖元件并以静电雾化方式能向室内放出水分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使室内空气在换热器中循环,并通过加热、冷却、除湿功能等而变成调节空气,且通过将其吹出到室内来调节室内空气。此时,除了温度、湿度的调节以外还附加各种功能,以使室内成为清洁、舒适的空间。
在室内,与生活相伴而产生各种臭味的产生源,该产生源有些刺激鼻子的臭气细胞而使人感觉到臭味。这些臭味产生源是气体、小液滴、微细尘埃等,在放置时皆与通过宇宙射线等电离的空气中的离子等碰撞而带电,或因重力而下沉,或因气流而碰撞到壁上,并吸附在室内的壁、家具、地板、天棚等固定物上而从室内的空气中被去除,或者碰到活性物质而分解、变质,从而臭味消失。但是,没有分解而是吸附、下沉到房间的壁和地板等上的臭味的产生源在温度上升或风吹或因扫除而飘起时,再次浮游在室内空气中,从而将感觉到臭味。
这样,由于使通过吸附等而附着在室内的壁等上的臭味的产生源分解、变质,所以进行了将OH游离基等活性物质添加到微细的水滴中,延长寿命,并使其与臭味的产生源相遇来进行除臭的尝试。
作为尝试之一,想出了向吹出到室内的空气放出通过静电雾化方式带电的微细粒的水而对室内进行除臭的方法,作为其水源,提出了利用向珀耳帖元件的低温部的凝结水而消除使用者的供水负担的方案。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特开2006-02966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6-234245号公报)及专利文献3(特开2006-149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1叙述了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具备装载了净化装置的室内机,该净化装置具有放电电极、对置电极、高电压施加构件、水产生构件,并具有室内温度检测构件、室内湿度检测构件、吹出温度检测构件,根据已检测的各信息和运转信息来控制水产生构件、高电压施加构件的输出。
由此,生成寿命长的高氧化力的游离基和离子等以及包含这些的微细水粒子,从而进行除臭、杀菌、除去有害物质。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其具有静电雾化构件,该静电雾化构件由放电电极、对置电极及水供给构件构成,且在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作为该静电雾化构件的水供给构件,在用于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的冷却源的冷却部一侧设置放电电极。
由此,将含有静电雾的空气向室内吹出,从而有效除去室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特别是附着在窗帘和壁等上的臭气成分,专利文献2就是对这种带空气清洁功能的空调机进行了叙述。
专利文献3叙述了一种空调机的空气清洁装置,其具有静电雾化单元、珀耳帖元件、珀耳帖元件驱动电源、高电压电源单元、吸入温度检测构件、吸入湿度检测构件、珀耳帖冷却面温度测定构件、高电压电极、对置电极、静电雾化状态检测构件,并根据吸入温度检测构件和湿度检测构件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珀耳帖元件驱动电源及高电压电源。
从而,提供一种无供水并具有静电雾化所产生的除臭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目前,家庭用的空调机由于安装该空调机的房屋为提高节能性而增加气密化从而难以进行自然换气,所以必须具有换气功能。
再有,通过换气而导入到室内的外部空气的状态因大气污染和杉树花粉等而未必称得上清洁空气,为使导入的外部空气清洁,在其导入路径上设置换气过滤器较理想。
但是,由于在排气换气中导入到室内的外部空气是来自房屋间隙的侵入空气,所以将其清洁化是不现实的,作为空调机的换气功能,进行供气换气,并在换气风道上安装换气过滤器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在装载了采用上述珀耳帖元件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的情况下,若将其高温部的冷却放置于室内空气的气流中,则气流变得紊乱,造成噪音的产生和通风量的减少,所以需要对于向空调机的装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在空调机上安装珀耳帖元件的情况下的高温部的配置并没有提及。
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用空调机的室内空气进行冷却,珀耳帖元件整体暴露在室内空气的风道中,气流变得紊乱,虽然担心噪音的产生和通风阻力的增大,但对其并未提及。
因此,期望不会使空调机的送风性能下降且适当地进行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放热的静电雾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效率良好地发挥静电雾化功能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空调机来实现,即,在具有具备珀耳帖元件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中,具有换气装置,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低温的吸热部处供给凝结水,该凝结水作为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水,从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高温的放热部对所述换气装置的换气气流进行放热,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配置在室内机的送风路径上,送风路径和换气风道在室内机上相互独立。
根据本发明,可效率良好地发挥静电雾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机的构成图。
图2是室内机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取下室内机的装饰框而从左方向看到的立体图。
图5是室内机的换气装置部剖视图。
图6是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室内机的换气装置部局部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3的室内机的换气装置部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
1-空调机,2-室内机,5-遥控器,6-室外机,8-连接配管,20-机箱,21-机箱基座,23-装饰框,25-前面板,27-空气吸入口,29-空气吹出口,32-换气装置,33-室内换热器,35-接露盘,37-排水配管,39-换气风道,42-静电雾化装置,230、230’-空气吸入部,231、231’-过滤器,251-可动板,262、262’-毛刷支撑框,270、270’-除尘刷,281-除去尘埃漏斗、281a、281a’-漏斗开口,281b-除去尘埃排出口,281c-漏斗隔板开口,284-集尘盒,284a-除去尘埃储存部,284b-换气过滤器容纳部,284c-把手部,284k-隔板,284m-隔板封口、284n-盖部、284p-盖部封口,290-吹出风道,290c-吹出风道侧壁,291-上下风向板,295-左右风向板,311-送风风扇,313-送风电机,321-换气风扇,325-换气装置吸入口,326-换气装置吹出口,327b-换气过滤器,328b-换气吸入风道,328c-换气风道连接部,338-换气风道放热板,338a、338b-左右壁放热板,338c-底壁放热板,338d-前壁放热板,338e-前壁曲面放热板,396-受光部,397-显示部,412-吸入离子电极,422-雾化电极,422a-雾化部,422b-导水部,423-保水部件,424-雾化连接部,425-冷却板,428-吹出离子电极,429-导电体,430-放出部,431-雾化壳体,440-水源部,441-珀耳帖元件,442-低温部,443-绝缘片,444-高温部,450-高电压产生装置,451-高电压端子,452-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到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中的相同标记表示相同物体或等价物体。
(实施例1)
首先,使用图1、图2来说明空调机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构成图,图2是图1中室内机的侧剖视图。
空调机1用连接配管8将室内机2和室外机6连接,并调节室内空气。室内机2在机箱基座21的中央部放置室内换热器33,并在换热器33下配置与换热器33的宽度大致相等长度的横流风扇方式的送风风扇311,安装接露盘35等,并用装饰框23将它们覆盖,且在装饰框23的前面安装前面板25。在该装饰框23上,上下设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27和吹出调节好温湿度的空气的空气吹出口29。可以使来自送风风扇311的吹出气流向具有与送风风扇311的长度大致相等的宽度的吹出风道290流动,并用在吹出风道290中途配置的左右风向板295来使气流的左右方向偏转,再用在空气吹出口29处配置的上下风向板291来使气流的上下方向偏转而向室内吹出。
室内换热器33由铝制的多个叶片和在这些叶片上开的孔中插入的铜制的制冷剂管形成。叶片与叶片间的间隔做成微小间隙,通过在其间流通室内的空气流而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换热。在该室内换热器33的空气流下游设有送风风扇311。在送风风扇311旋转时,室内空气从设置在室内机2中的空气吸入口27经过室内换热器33、送风风扇311而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
在机箱基座21上安装了送风风扇311、过滤器231、231’、室内换热器33、接露盘35、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等基本的内部构造体。而且,该基本的内部构造体内装在由机箱基座21、装饰框23、前面板25构成的机箱20中而构成室内机2。
此外,在前面板25的下部一侧,配置了显示运转状况的显示部397和接受来自另外一体的遥控器5的红外线操作信号的受光部396。
在装饰框23的下面形成的空气吹出口29与前面板25的分割部邻接而配置,并与里头的吹出风道290连通。两个上下风向板291构成为具有在锁闭状态下大致隐藏吹出风道290并与室内机2的底面连续的大曲面。这些上下风向板291以设在两端部的转轴为支点,并根据来自遥控器5的指示,通过驱动电机在空调机1的运转时转动所需角度而打开空气吹出口29,且保持在该状态。在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时,控制这些上下风向板291以关闭空气吹出口29。
左右风向板295以设在下端部的转轴为支点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并根据来自遥控器5的指示而转动且保持在该状态。这样,吹出空气向左右的所需方向吹出。再有,通过从遥控器5指示,也可以在空调机1的运转中使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周期性地摆动,从而向室内的广阔范围内周期性地输送吹出空气。
可动板251构成为以设在下部的转轴为支点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且在空调机1的运转时打开前侧空气吸入部230’。这样,室内空气在运转时还从前侧空气吸入部230’吸入到室内机2内。在空调机1停止时对其进行控制以关闭前侧空气吸入部230’。
在使空调机1运转时,连接到电源并操作遥控器5,进行所需的冷气、除湿、暖气等运转。在冷气等运转的情况下,为使室内空气通过送风风扇311的前方部分的室内换热器33,如图2所示,使构成前面板25的一部分的可动板251转动并打开。通过上侧空气吸入部230及打开的可动板251的里头的前面板25的前侧空气吸入部230’而使室内空气向室内换热器33流通。
室内机2在内部的电气安装件盒中具备控制基板,在该控制基板上设置微型机。在该微型机上输入来自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此外,输入由受光部396接收的来自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该微型机根据这些信号来控制室内送风风扇311、可动板驱动电机、上下风向板驱动电机、左右风向板驱动电机等,并管理与室外机6的通信,总体控制室内机2。
此外,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各运转模式的切换用遥控器5的操作部来进行,或用室内机2的操作部来进行。此外,也可以通过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指令,根据周围的环境条件和空调机1的运转经过等来自动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
在运转停止状态下,微型机根据来自遥控器5的运转操作信号或者如果设定自动运转则根据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来确定冷气、暖气、除湿等运转模式。根据该决定来使可动板251及上下风向板291动作,而使气流的通道成为打开状态。即,微型机使驱动电机工作,并使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转动到与来自遥控器5的指示对应的吹出角度。此外,微型机与上下风向板291的动作联动并使打开可动板251的可动板驱动电机工作。
其次,微型机使室内送风风扇311旋转,从上侧空气吸入部230及前侧空气吸入部230’吸入室内空气。控制将吸入的室内空气用室内换热器33变成暖气或冷气,或者不进行换热而沿上下风向板291、左右风向板295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另一方面,在停止运转时,在使室内送风风扇311停止后,使可动板251的驱动电机及上下风向板291的驱动电机反转。这样,控制从开状态回到闭状态。
过滤器231、231’用于除去吸入的室内空气中所含的尘埃,并配置成覆盖室内换热器33的吸入侧。送风风扇311配置在室内机2内的中央,以便将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27吸入并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室内换热器33配置于送风风扇311的吸入侧,并形成为大致倒V形。
接露盘35配置于前后两侧的室内换热器33的下端部下方,用于接收在冷气运转时和除湿运转时在室内换热器33上产生的凝结水。收集的凝结水通过排水配管37排出到室外。
这样,形成了使调节空气的室内空气流动的主风道。即,通过使送风风扇311,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27被吸入,通过过滤器231、231’,并在室内换热器33中进行换热后,从空气吹出口29吹出到室内。
其次,使用图3、图4来说明静电雾化装置。图3是表示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取下室内机的装饰框而从左方向看到的立体图。而且图4的纸面的里侧是房间的壁。
静电雾化装置42包括:高电压产生装置450;从高电压产生装置450的高电压端子451伸出的导电体429;吸水时用雾化连接部424与导电体429电连接的雾化电极422及离子电极428;以及向雾化电极422供给的水的水源部440等。
将在该高电压产生装置450产生的-3kV~-6kV的高电压施加到雾化电极422及离子电极428,通过从水源部440向雾化电极422供给水分而从雾化电极422前端放出带电的微细粒的水,而且,从离子电极428放出离子。这样,若使微细粒的水带电并在室内浮游,则由该电荷而产生游离基等并表现出除臭作用。
雾化电极422是形成前端呈圆形的圆锥状的雾化部422a(未图示)和棒状的导水部422b(未图示)的多孔体,例如含有聚酯树脂纤维等而形成。这样,通过由多孔体形成,而吸取来自水源部440的水,并输送到雾化部422a。通过向吸取的水施加电压,而使其带静电,并使带电的水从雾化部422a的前端以静电推斥力放出到空气中,即产生所谓的静电雾化。
雾化电极422和离子电极428用雾化连接部424与导电体429电连接。
在实施例中,采用在水源部440利用珀耳帖效应从室内的空气凝结水分的方式。所谓珀耳帖效应是通过向珀耳帖元件流通直流电流而可以得到低温部和高温部的效应。在珀耳帖元件441的低温部442设置使室内空气的水分凝结的冷却板425。此外,在高温部444设置放热板338。
冷却板425的下部由保水部件423覆盖,并接收、保持在冷却板425上凝结的室内空气的水分。在保水部件423的下部有插入相当于上述雾化电极422的根部的导水部422b的孔,插入导水部422b,并在保水部件423中保持的水分因毛细管现象而通过导水部422b向雾化部422a供给。
驱动送风风扇311,使静电雾化装置42运转,并将来自高电压产生装置450的负高电压施加到雾化电极422及离子电极428上。
此时,从离子电极428向周围空气产生电晕放电,放出电子,并产生离子。该离子放出到吹出风道290中,随吹出气流而被吹出到室内。
与上述静电雾化装置42的运转联动,而进行向水源部440的珀耳帖元件441的通电,珀耳帖元件441的低温部442被冷却,隔着绝缘片443,冷却板425变冷,其温度下降到周围的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此时,周围的室内空气的水分凝结在冷却板425上。
由冷却板425下部的保水部件423来接收该凝结水,并经过导水部422b并以毛细管现象输送到雾化部422a。若水到达雾化部422a则通过向雾化连接部424施加的高电压,而开始静电雾化,带电的微细粒的水放出到吹出风道290,并随吹出气流吹出到室内。因此,不用强迫使用者进行补充水的作业,而可向雾化部供给水。这样,可连续产生具有除臭效果的带电的微细粒的水,进而使室内成为清洁的环境。
此外,在实施例的情况下,冷却珀耳帖元件441的放热板338与换气装置32的换气吸入风道328b(图5等)面对。因此,放热板338被换气的气流强制冷却,并能可靠地控制冷却板425在周围的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
接着,参照图5、图6来说明换气装置32。图5是室内机的换气装置部剖视图。图6是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换气装置32配置在室内机2的一侧。具体地说,换气装置32组装在与送风风扇311用的送风电机313相反的一侧部。
换气装置32在后部具有吸取新鲜空气的换气装置的吸入口325。而且,在换气装置的吸入口325连接有换气风道39,该换气风道39与连接室内机2和室外机6的连接配管8一同穿过房屋的配管孔而引出到室外,换气风道39的前端向外部空气开放,连接配管8连接到室外机6。
换气装置32存在供气运转、排气运转和运转停止的状态。
在供气运转中吸入室外空气,用在换气吸入风道328b的途中放置的换气过滤器327b来以接近99.9%的高效率捕集粒径10μm以上的尘埃,并作为清洁空气向室内吹出。作为此类换气过滤器327b,已知例如带电过滤器中还带有除臭功能的过滤器。这样,由换气过滤器327b来除去空气中所含的微小尘埃和臭气,并吸入到换气风扇321中。此外,在运转停止时,换气风扇321停止,供气运转结束。
此时,如图5所示,将上述换气装置32配置于室内机2的背部(即壁侧)及下部,并将后述除去尘埃漏斗281配置在换气装置32的前部、上部。通过如此配置,可简化与连接配管8和排水配管37同样多从室内机2的背面下部导入的供气用的换气风道39的路径。因此,可构成弯曲少、阻力小的风道。当然通过构成阻力小的风道而可以提高换气装置32的运转噪音和导入风量等的性能。
在实施例的空调机中具备过滤器231、231’的清扫装置。如图4、图5所示,该清扫装置使毛刷支撑框262、262’左右移动,并用安装在毛刷支撑框262、262’上的扫除用毛刷(未图示)来扫去附着在过滤器231、231’的表面上的尘埃,使其粘附在除尘刷270、270’上,并将粘付的尘埃从漏斗开口281a、281a’放入除去尘埃漏斗281中使其落下,并收集在集尘盒284的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中。
换气过滤器327b是使树脂制过滤器永久带电的过滤器,用于除去导入的外部空气中的尘埃而使其清洁并向室内供给。该换气过滤器327b的容纳部284b如图6所示设置在集尘盒284的后侧(即壁侧),并在与前部(不是壁侧而是房间侧)的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之间由隔板284k隔开,而且,通过隔板封口284m与除去尘埃漏斗281的隔板开口281c密合,而完全隔断换气过滤器327b的容纳部284b和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
集尘盒284在后侧(即壁侧)如上述那样设置换气过滤器327b的容纳部284b,且前侧(不是壁侧而是房间侧)成为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储存部284a的前壁成为断开与室内的通气的盖部284n,其周围用盖部封口284p与除去尘埃排出口281b密合,从而防止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的尘埃向室内飞散。
换气过滤器327b的容纳部284b设于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的后方(即壁侧),并插入到换气吸入风道328b从后方向前方延伸并折弯而朝向上方的换气风扇321的中途部分。换气吸入风道328b的折弯部的风道壁由上述珀耳帖元件441的放热板338构成,且成为将珀耳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的热放出到换气气流中的构造。
标记328c(图5等)是用于将换气风道39连接到换气装置吸入口325的换气风道连接部,将换气风道39通过软管夹箍等进行连接以防止换气气流泄漏。
此外,换气装置32和静电雾化装置42的放出部430如图3所示那样,朝向室内机2主体而配置在左侧,即配置在送风风扇311的轴向上同一侧(与送风风扇311的驱动电机相反的一侧),并接近珀耳帖元件441而设置。这样可缩短换气装置32和珀耳帖元件或者珀耳帖元件和雾化部之间的距离。
换气装置和珀耳帖元件之间的距离短是指,向换气气流放热的放热部和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之间的距离短。即,由于热阻小,所以若是相同的空气温度,则容易降低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温度。
此外,珀耳帖元件和雾化部的距离短是指,从在周围空气凝结水分的吸热部到雾化部的距离短,即,从其吸热部到雾化部之间的导水路径的吸水容积小。因此,即使是在导水路径从干燥的状态开始静电雾化运转的情况下,也可缩短凝结水充满导水路径而到达雾化部的时间。因此,还缩短了雾化的开始时间,即到静电雾化功能建立的时间。如果遥控器上有“雾化功能”等按钮,则可缩短在遥控器进行操作后到实际上出现雾的时间,可以实现不会对用户带来不协调的感觉的好用的雾化功能。此外,使用时不会大幅度提高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温度,从而实现了珀耳帖元件的节能。
在使空调机运转并经过较长时间后,反复进行过滤器231、231’的清扫,并在上述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积存已除去的尘埃。此外,在长时间进行换气运转时,在换气过滤器327b积存尘埃的同时,带电量减少而使集尘效果下降。
因此,在尘埃多的环境下使用时,短则2~3年需要进行一次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的清扫、换气过滤器327b的清扫和交换。在实施例中,将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换气过滤器327b一体化构成,所以可将前面板25如图5中虚线那样打开而清扫。即,通过握住盖部284n的把手部284c并从除去尘埃排出口281b拉出、取下,而清扫取下的集尘盒284的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同时,检查容纳部284b的换气过滤器327b,并可进行清扫或更换。
然后,将集尘盒284从除去尘埃排出口281b插入、安装、并关闭前面板25,从而结束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和换气过滤器327b的维护。这样,通过一体化换气装置32的换气过滤器327b的容纳部284b和清扫装置240的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这两个不同功能的构成部,可共用维护用的开口,并可节省空间。此外,通过清扫该一体化的部件,可同时维护该不同的两个功能。
这样,通过将换气装置32放置在除去尘埃漏斗281的后侧(即壁侧),可以仅通过集尘盒284的装卸来进行换气过滤器327b的更换和除去尘埃储存部284a的清扫,并且静电雾化装置42的珀耳帖元件441的高温部444和换气装置32的距离变近,可以用换气装置32的换气气流来冷却珀耳帖元件441的放热板338。
此外,具有与送风风扇311不同的换气风扇,使放热板338面对在该换气风扇的吸入风道中所具备的换气过滤器的上游。气流的过滤器具有除尘功能还具有整流作用,所以过滤器的下游比上游紊乱减少。即,即使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在上游放热,气流的紊乱较大,所以导热率变大。因此,使放热板338面对过滤器上游可将放热面积构成得较小。这样,可紧凑地构成珀耳帖元件的放热部,甚至静电雾化装置整体。此外,还有助于节省资源。
以上,由于不是在送风风扇的送风路径上而是在换气风扇的换气风道上配置放热部,所以不会使空调机的送风性能下降,并能适当地进行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放热。
此外,如图6所示,将放热板338设置在换气装置32的换气吸入风道328b的折弯部。将该放热板338形成为U字形(凹字形、コ字形),并作为换气吸入风道328b的折弯部的左右壁放热板338a、338b和底壁放热板338c。通过使放热板面对该折弯部,将在导入气流的紊乱大的折弯部进行放热,且放热良好。这是因为,在风道的折弯部,由于气流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气流的紊乱变大。因此,根据气流的紊乱而导热率也提高,且用于放出相同热量的放热面积即放热板较小即可。因此,可紧凑地构成珀耳帖元件的放热部。此外,可有助于节省资源。
另外,如果将放热部作为换气装置的风道内壁的一部分来构成,即,如果构成为用放热板兼作换气风道的壁,则不用将放热板配置在换气风道内,不会增加换气风道的通风阻力。因此,换气性能不会下降,并可达到静电雾化功能。
(实施例2)
实施例2改变了放热板338的形状。在此说明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省略其它说明。图7是实施例2的换气装置32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2的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图8所示,实施例2在底壁放热板338c的前侧(不是壁侧而是房间侧)还追加了前壁放热板338d。前壁放热板338d成为延长放热板338的部分。即,在延长放热部的上游风道的部分也具备放热板。来自上游的气流碰撞在作为该前壁放热板338d的放热板338上,并朝向下游的换气风扇321改变气流的方向。由于在风力最强之处设置放热板,所以导热率提高,放热效率变好。通过如此构成,可缩小其它部分的放热板,并可作为整体而减小放热板338的导热面积。即,可紧凑地构成静电雾化功能相关的部分。此外,还有助于节省资源。
(实施例3)
实施例3改变了放热板338的形状。在此说明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省略其它说明。图9是实施例3的换气装置32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实施例3的珀耳帖元件放热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图10所示,实施例3将底壁和前壁用平缓的曲面连接而作为前壁曲面放热板338e。将空气流的上游的风道延长的部分的放热板朝向下游方向描绘曲面而设置。
前壁曲面放热板338e成为延长放热板338的部分,所以来自上游的气流碰撞在该前壁曲面放热板338e上,并朝向下游的换气风扇321而平缓地改变气流的方向。即,放热板其本身起到了引导气流方向的气流导向件的作用,从上游风道流动的气流的方向沿放热板的曲面而顺利地转换为下游方向。因此,在该部分导热率将上升。通过如此构成而提高导热率,可缩小其它部分的放热板,并可作为整体而减小放热板338的导热面积。
此外,该曲面引导气流的平缓的方向转换,从而气流的方向转换顺利地进行,所以抑制了噪音等的产生。此外,在换气风扇中不会消耗多余的动力,可得到装载节能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
如上所述,作为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水,向在珀耳帖元件中成为低温的吸热部供给来自周围空气的凝结水,并从在珀耳帖元件中成为高温的放热部向换气装置的换气气流进行放热。这样,不会降低空调机的性能,且可适当地进行珀耳帖元件的高温部的放热。珀耳帖元件的低温一侧的凝结如上述那样无障碍地进行,并顺利地进行向雾化部的供水,且不会产生气流的紊乱和通风阻力的增加所致的噪音。因此,可获得装载了不会使空调机的性能下降而适当地进行珀耳帖元件高温部的放热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空调机。
此外,珀耳帖元件的放热部没有配置在室内空气的循环风道中。这就是说也没有配置在送风风扇311的风道中。这是因为如果珀耳帖元件露出于室内空气的风道中,则可能出现气流紊乱、噪音的产生和通风阻力的增大。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具有具备珀耳帖元件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换气装置,
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低温的吸热部处供给凝结水,该凝结水作为该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水,
从在所述珀耳帖元件成为高温的放热部对所述换气装置的换气气流进行放热,
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配置在室内机的送风路径上,送风路径和换气风道在室内机上相互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部和所述换气装置均配置在室内机主体内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具有与主气流用送风风扇不同的换气风扇,并在该换气风扇的吸入风道中具备换气过滤器,且使所述放热部面对该换气过滤器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具有与主气流用送风风扇不同的换气风扇,并在该换气风扇的吸入风道中具备折弯部,且使所述放热部面对该折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热部构成所述换气装置的风道内壁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热部在上游风道中延长的部分成为放热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热部在上游风道中延长的部分朝向下游方向构成曲面而设置。
CNB2007101403438A 2007-02-07 2007-08-09 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7466A JP4399469B2 (ja) 2007-02-07 2007-02-07 空気調和機
JP2007027466 2007-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913A CN101240913A (zh) 2008-08-13
CN100572943C true CN100572943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75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034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43C (zh) 2007-02-07 2007-08-09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99469B2 (zh)
KR (1) KR100881535B1 (zh)
CN (1) CN10057294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0898A (zh) * 2010-02-12 2011-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离子产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1263A (ja) * 2008-09-11 2010-04-22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5405943B2 (ja) * 2008-09-12 2014-0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522930B2 (ja) * 2008-12-10 2014-06-18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性を高めた換気装置及び同換気装置に使用する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CN102513242B (zh) * 2009-03-27 2016-0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雾化装置、设备、空气调节器以及电冰箱
US20120151939A1 (en) * 2009-09-25 2012-06-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oling control circuit for peltier device
JP2012002447A (ja) * 2010-06-18 2012-01-05 Panasonic Corp 換気装置
CN104014211B (zh) * 2014-06-24 2015-09-23 李军 水浴式雾化空气净化装置
CN108224563A (zh) * 2018-02-01 2018-06-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507013A (zh) * 2018-02-11 2018-09-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386914A (zh) * 2018-03-06 2018-08-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361889A (zh) * 2018-03-06 2018-08-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548216A (zh) * 2018-03-20 2018-09-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548215A (zh) * 2018-03-20 2018-09-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386917B (zh) * 2018-04-20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397829B (zh) * 2018-04-20 2021-05-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8954500A (zh) * 2018-04-28 2018-1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21A (zh) * 2018-08-15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3203B2 (ja) * 2004-07-15 2008-07-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742572B2 (ja) * 2004-11-26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空気清浄装置
JP4701746B2 (ja) * 2005-02-23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JP2006305321A (ja) * 2005-03-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浄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空気清浄機および加湿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0898A (zh) * 2010-02-12 2011-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离子产生装置
CN102160898B (zh) * 2010-02-12 2014-07-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离子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913A (zh) 2008-08-13
JP2008190811A (ja) 2008-08-21
JP4399469B2 (ja) 2010-01-13
KR20080074012A (ko) 2008-08-12
KR100881535B1 (ko)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943C (zh) 空调机
CN101240912B (zh) 空调机
JP4534853B2 (ja) 静電霧化装置
JP5183274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3079755A (ja) イオン送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TWI436011B (zh) 空氣調節機
KR200428759Y1 (ko) 냉방 기능을 구비하는 공기청정기
JP540594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7021375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294874B1 (ko) 정전 분무화 장치 및 전기 청소기
KR20090086142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2650454B (zh) 空调机
JP5558924B2 (ja) 静電霧化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432301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1016425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539394A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
CN102486320A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室内机
JP20080457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9008337A (ja) 住宅向け換気システム用の給気グリル
KR101081081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12235862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2138044A (zh) 空调机
JP2006118798A (ja) 加除湿・消臭装置
JPH11281078A (ja) 空気調和装置室内機付設用の空気清浄装置
JP2009210227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