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4169C -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4169C
CN100564169C CNB2005800238381A CN200580023838A CN100564169C CN 100564169 C CN100564169 C CN 100564169C CN B2005800238381 A CNB2005800238381 A CN B2005800238381A CN 200580023838 A CN200580023838 A CN 200580023838A CN 100564169 C CN100564169 C CN 1005641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entioned
overplate
container
auxiliary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38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4815A (zh
Inventor
田中健二朗
武田勇
米田敦志
肝付江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4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41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41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2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ultilayered preforms or pari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07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 B65D1/0215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ion, physical features multilay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29C48/18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 B29C48/21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the layers being joined at thei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6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pumps, e.g. piston pumps
    • B29C48/37Gear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47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pistons, accumulators or press 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49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two or more extruders to feed one die or nozz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71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e.g. geometry, dimensions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9Ampo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2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ultilayered preforms or parisons
    • B29C2049/222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ultilayered preforms or parisons only parts of the preforms or parisons are lay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5/00Printing on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C2795/007Printing on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after sha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2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having variable wall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30Preforms or parisons made of several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30Preforms or parisons made of several components
    • B29C2949/3004Preforms or parisons made of several components having longitudinally different components within one layer, e.g. tubes with longitudinal stratified lay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30Preforms or parisons made of several components
    • B29C2949/3006Preforms or parisons made of several components having tangentially different components within one layer, e.g. longitudinal str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 B29C49/041Extrusion blow-moulding using an accumulator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 B29C49/04116Extrusion blow-moul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di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中,形成覆盖容器主体(2)的覆盖层(3),该覆盖层(3),从覆盖层形成部位(4)向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边以0.1~1.5μm/mm的减少率连续、渐渐地减少厚度边消失,同时,设有厚度减少部(6);该厚度减少部(6)至少在高度方向上在从覆盖层(3)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的30mm范围内,厚度减少率为0.1~0.5μm/mm。

Description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通过使部分形成于容器主体上的覆盖层的厚度在与未形成该覆盖层的部位的边界部分上发生变化,能够实施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的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树脂制容器的需求不断增大。例如,饮料等的食品类、沐浴液和洗发剂等的清洁用品等、各种各样的商品被收纳于树脂制容器中,并在店铺内被出售。这种状况下,也存在由于商品的特性而容器形态倾向于类似的商品,且普遍存在相似的商品被收纳于类似的容器中并被出售的情况。
另一方面,一般的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时,会考虑商品的质量、价格等。当然,根据由商品外观得到的印象的不同,也会较大地左右是否购买的判断。特别是,在比较质量、价格等没有大差别的商品的情况下,这种倾向变强。另外,作为商品外观本身的容器,直接关系到商品形象的形成。一般地,可以认为如果形成良好的商品形象的话,该商品的销售额有增加的倾向,而形成不良商品形象的话,该商品的销售额存在停滞不前的倾向。这样,商品的外观、即容器的设计给予消费者的印象对于激起消费者购买热情方面极其重要。
但是,作为收纳上述那样商品的树脂制容器,一般使用的是通过被称为“吹塑成形”的成形方法而制造出的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等)。吹塑成形是以金属模具夹持由挤压机挤压成筒状的熔化物(型坯),并将空气吹入内部而得到中空成形件的方法。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挤压双层构造的型坯时,通过调整形成其中一层的树脂的挤压量而得到的具有所希望功能特点的多层薄壁容器。
这种树脂制容器中,通过一方面实施形状设计,而另一方面粘帖印刷有商品名等的标签纸、或安装收缩标签和拉伸标签等的薄膜材料来谋求商品的差别化。另外,也正在适当地进行通过丝网印刷等的适当印刷手段对容器表面进行直接印刷,和在形成容器的材料树脂中添加颜料等将容器整体进行统一着色。在对容器实施利用色彩和着色图案的设计时,一般使用这些方法。
但是,采用粘帖标签或安装薄膜材料的方法,难以得到与容器的整体感(统一感),且设计上的限制大。而且,这些容器由于在废弃时也需要进行标签的分类,因此可以认为会被消费者所回避。另外,采用对容器表面实施直接印刷的方法,也存在如果不是比较平坦的面则印刷变困难等的印刷上的限制。进而,因为这些方法需要二次工序,所以在制造成本这一点上也是不利的。而另一方面,在材料树脂中添加颜料等后对容器实施着色的方法,由于成形和着色能够同时进行,因此成本上的不利较少。但是,容器整体的着色状态均匀,因此存在无法期望色彩变化的不利。
这样,现有方法在对容器实施利用色彩和着色图案的设计方面被指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要求对于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容器,但是有效的代替方案至今未被提出。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对于这种设计上的问题也完全没有进行讨论。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0-142662号、公开日2000/05/23(参照段落号0010等)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0-238116号、公开日2000/09/05(参照段落号0012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以上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容器本身以高自由度实施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等,由此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新型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是通过将从挤压机挤压出的型坯吹塑成形而制造的树脂制容器,其构成为,至少设有容器主体、和覆盖该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覆盖层;上述覆盖层具有,沿着高度方向以0.1~1.5μm/mm的减少率连续地减少厚度的厚度减少部。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出色的设计效果或功能效果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形成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可以构成为,上述厚度减少部遍及占容器胴部(base portion)高度方向长度的1/4以上的范围而形成。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能够使不间断的层次变化在大范围内形成,能够使树脂制容器的设计性更为出色。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可以构成为,上述覆盖层随着厚度减少而消失,并且至少在高度方向上从上述覆盖层的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30mm范围内,上述覆盖层的厚度减少率为0.1~0.5μm/mm。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能够使通过覆盖层的厚度变化而实现的设计上或功能上的变化带有方向性。特别是,在使连续的层次变化发生并获得设计效果的情况下,通过使从覆盖层的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范围内的厚度减少率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回避层次变化在中途中断的情况,从而能够达到在覆盖层消失部位附近的连续的平滑的层次变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面侧设有色调调整层,同时,在上述色调调整层的外面侧形成有上述覆盖层。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通过形成用于调整容器主体和覆盖层的色调的色调调整层,能够使树脂制容器的设计性更为出色。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可以构成为,在形成上述厚度减少部的部位上,上述覆盖层和上述色调调整层各自的沿高度方向的厚度变化呈相互反向的关系。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能够使通过容器主体、覆盖层、色调调整层的各色彩组合的、连续的层次变化发生。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在设有上述那样的色调调整层时,考虑对树脂制容器的表面实施印刷时的适印性的话,以上述覆盖层和上述色调调整层由相同的树脂形成为佳。另外,为了赋予树脂制容器珠光感,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覆盖层和上述色调调整层含有珠光颜料。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可以构成为在容器最里面设有内层,也可以构成为在容器最外面设有外层。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考虑到成形性,以形成上述容器主体的基体材料树脂及形成上述覆盖层的辅助材料的MI(熔融指数)为0.1~30g/10min为佳。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也可以对上述覆盖层实施与对上述容器主体实施的着色为同色系的、不同色调的着色,或对上述覆盖层实施与对上述容器主体实施的着色不同配色的着色。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树脂制容器本身的色彩变化,从而实施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通过发挥这样的设计效果,能够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形成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覆盖层中含有抗菌剂。
通过这样的构成,部分地形成发挥抗菌作用和防霉作用的覆盖层,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并以少量的抗菌剂发挥更有效的抗菌作用和防霉作用。通过发挥这样的功能效果,也能够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形成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由主挤压机连续供给形成容器主体的基体材料树脂,同时,从设置于模头内的排出部排出由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并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之后,从在上述模头的前端侧开口的缝隙部挤压型坯,并将上述型坯吹塑成形,从而制造出覆盖层覆盖上述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该覆盖层是由上述辅助材料形成的树脂制容器的方法;是在使上述辅助材料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通过在任意时点进行将上述辅助材料从上述排出部拉回的吸回(suck-back)控制,不断调整由上述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同时,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连续地减少厚度的厚度减少部的方法。
通过形成这样的方法,能够实现辅助材料供给速度的微小调整,能够使覆盖层的厚度以微小的减少率连续地减少,特别是,在使连续的层次变化发生在厚度减少部上从而获得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回避层次变化在中途中断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为了有效地获得吸回控制的效果,以至少进行一次以上的吸回控制,直至上述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减少至使上述辅助材料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的最高树脂压的70~15%为佳,且以进行吸回控制直至上述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每单位时间的减少率变为最大减少率的10%以下为佳。
进而,为了使吸回控制后的树脂压的变化率不过于变大,以吸回控制后的上述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减少率为吸回控制前减少率的5倍以下为佳。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也能够作为通过相对于型坯的挤压方向使成形模的上下反转,使上述覆盖层的厚度变化方向为反向的方法。通过作为这样的方法,能够表现出对称的完全相反的色彩变化。
另外,为了实施上述那样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是,设有供给基体材料树脂的主挤压机和供给辅助材料的副挤压机,通过在从设置于模头内的排出部排出由上述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并与从上述主挤压机连续供给的基体材料树脂合流之后,从在上述模头的前端侧开口的缝隙部挤压型坯,并将上述型坯吹塑成形,从而制造出覆盖层覆盖由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形成的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该覆盖层是利用上述辅助材料而形成的树脂制容器的装置;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副挤压机和上述模头之间设有将上述辅助材料从上述排出部拉回的吸回机构,同时,在上述模头中,上述排出部设置于上述缝隙部的附近。这种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模头上设有,由随着从供给上述辅助材料侧离开相对接近上述排出部而形成的环状部、和从上述环状部连续至上述排出部的锤状部构成的上述辅助材料的流路;进而,也可以在靠近上述模头的位置上设置第二吸回机构。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话,通过出色的设计效果或功能效果能够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得到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概况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变形例概况的正视图及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二变形例概况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三变形例概况的正视图及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四变形例概况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五变形例概况的、相当于图1中以点划线包围部分的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8是表示通过吸回控制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发生变化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9是将图8(a)~(d)的曲线图重叠表示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中模头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中模头的其他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C-C线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中吹塑成形工序的概略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概况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概况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17是表示覆盖层的厚度分布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   树脂制容器
1a  型坯
2   容器主体
2b  胴部
3   覆盖层
4   覆盖层形成部位
5   覆盖层非形成部位
6   厚度减少部
10  主挤压机
20  模头
23  排出部
30  副挤压机
42、43  存储器
44  连通路
60  第二吸回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概况,是将树脂制容器1的一部分切断后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图示的树脂制容器1表示适用于洗发剂用容器的例子。
树脂制容器1中,部分覆盖容器主体2的覆盖层3使用着色状态不同于容器主体2的树脂而形成。容器主体2设有口部2a、胴部2b及底部2c,在本实施形态中,从胴部2b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下侧部分及底部2c被覆盖层3覆盖。
在此,所谓的“高度方向”是指,在使口部2a朝上并将容器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沿着与水平面垂直相交方向的方向。
树脂制容器1,以是否形成有覆盖层3划分为覆盖层形成部位4和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两个区域。覆盖层3的在这些部位4、5的边界侧上,形成有从覆盖层形成部位4向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覆盖层3的厚度连续减少的厚度减少部6。
具体地说,覆盖层3形成为,从覆盖层形成部位4向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一边以0.1~1.5μm/mm的减少率连续渐渐地减少厚度一边消失,同时,至少在高度方向上的从覆盖层3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的至少30mm范围内,厚度减少率为0.1~0.5m/mm,其中该范围以50mm为佳,更为理想的是90mm。另外,图中以虚线表示覆盖层3消失的位置。
覆盖容器主体2表面的覆盖层3的厚度变薄的话,伴随与此容器主体2的表面渐渐趋于透明。而且,如果覆盖容器主体2表面的覆盖层3不存在则容器主体2露出,从而能够直接看到其表面。
本实施形态是,在形成于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部6中,通过这种现象的出现产生色彩的变化(层次变化),对容器本身以高自由度实施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特别是,通过使覆盖层3的厚度以上述减少率连续地减少,能够发生连续的层次变化,例如,能够有效地回避,因在覆盖层3临消失前的部位上持续一定浓度的范围,或覆盖层3的色彩变化与容器主体2的色彩不连续,在覆盖层形成部位4和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之间层次变化的连续性消失等而层次变化在中途中断的情况。
在此,这样的厚度减少部6也可以遍及覆盖层形成部位4的整体而形成。即,也可以使上述现象遍及覆盖层形成部位4的整体而出现。从实际的制造方面来看,如在后面树脂压的说明中所述,使覆盖层3厚度遍及覆盖层3的整体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制造。而且,该情况下,存在即使在覆盖层3的厚度为一定以上的部分上覆盖层3的厚度发生变化,也不会作为色调的变化而被识别的情况。
厚度减少部6以遍及占有容器胴部高度方向长度的1/4以上的范围而形成为佳,由此,能够使不间断的层次变化在大范围内形成,能够使树脂制容器1的设计性更为出色。
而且,在厚度减少部6以外,覆盖层3的厚度可以为大致一定的厚度,也可以有稍微的厚度变化。在厚度减少部6以外的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不会对树脂制容器1的外观带来影响。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对树脂制容器1的外观带来影响的部分成为厚度减少部6。
另外,在覆盖层3的透明度高的情况下,所看到的下层的容器主体2没有变化,上述现象难以出现。但是,只要能够使上述现象出现,即只要能够通过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使所看到的下层的容器主体2发生变化的话,则覆盖层3也可以具有某种程度的透明性。
在此,对于将洗发剂、软化剂用的聚丙烯树脂制多层吹瓶(blowbottle)(内容量600ml、高度180mm、胴直径(shell diameter)70mm、胴部平均厚度约1.0mm)作为对象,并使色调和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不同的五种树脂制容器1,将沿着由胴部2b的底部2c侧的高度方向测定覆盖层3厚度时的覆盖层3厚度分布的一个例子(测定例1~5)在图17中进行表示。这些树脂制容器1均为,圆周方向形成同一色调,从胴部2b的底部2c侧向上方(口部2a方向)色调由深色向浅色发生层次变化。
而且,图17所示曲线图的横轴表示由胴部2b的底部2c侧起的高度位置,纵轴表示覆盖层3的圆周方向的平均厚度。
在图17所示的测定例中,对于测定例1、2、3,在树脂制容器1的顶部覆盖层3完全消失,容器主体2露出于表面。另一方面,在测定例4、5中,覆盖层3随着向上方前进而变薄,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另外,测定例1~5的树脂制容器1,均得到色调的层次变化。而且,
色调变化并未在中途突然地断掉,而是连续性的。但是,比较测定例1、2、3的树脂制容器1和测定例4、5的树脂制容器1的话,在测定例4、5的树脂制容器1中上方也残留覆盖层3,没有出现纯粹的容器主体2的色调,因此,存在根据覆盖层3和容器主体2的颜色组合的不同未必能够得到所希望的色调变化的情况。相对于此,在测定例1、2、3的树脂制容器1中,通过在沿着高度方向的从覆盖层3的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的至少30mm范围内,使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率为0.1~0.5μm/mm,能够实现与容器主体2的色调连续的、覆盖层3的连续且平滑的层次变化,其中该范围以50mm为佳,更为理想的是90mm。
而且,图17中分别将表示减少率0.1μm/mm的倾斜直线以点划线表示,将表示减少率0.5m/mm的倾斜直线以一点虚线表示,将表示减少率1.5μm/mm的倾斜直线以两点虚线表示,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在测定例1~5中,覆盖层3的厚度沿着树脂制容器1的高度方向以0.1~1.5μm/mm的减少率减少,在测定例1、2、3中,覆盖层3的厚度以0.1~0.5m/mm的减少率发生变化。
进而,进行色差的测定(Lab系-实验室参考系)来确认色调变化程度的结果,任意树脂制容器1的颜色深的部分(覆盖层3的厚度最厚的部分)和颜色最浅的部分(图17右端的数据图部分)的色差为ΔE=15及ΔE>15。ΔE=15的部分以图17的高度方向位置来说的话,在测定例1~5的树脂制容器1中为从胴部2b的底部2c侧起约90mm高度的位置。因此,从图17和色差的测定结果可知,测定例1、2、3的树脂制容器1的厚度减少率的变化,在沿着高度方向以覆盖层3的消失部位为基准在色差变化为ΔE=15的范围内为0.1~0.5μm/mm。
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调变化,在测定例1、2、3和测定例4、5中覆盖层3的厚度也颇为不同。例如,在发生ΔE=15的变化的90mm高度部位,相对于前者为50μm以下的覆盖层3的厚度,后者为80~140μm左右。该差异是由于覆盖层3所含有的颜料含有量的不同而造成的。颜料含有量多的话,可以使覆盖层3的厚度变薄。
在本实施形态中,具体地说,能够如下述那样使色彩发生变化。即,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容器主体2由添加了被任意选择的颜料等的着色材料的基体材料树脂形成。由此,容器主体2被实施任意的着色。
另一方面,覆盖层3由添加了与基体材料树脂中添加的不同的着色材料,例如添加了虽为同色系的着色材料,但为更深色调的着色材料的辅助材料形成。即,对容器主体2实施同色系的相对浅色调的着色,而对覆盖层3实施同色系的相对深色调的着色。
如上所述,在覆盖层3上形成有,随着朝向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其厚度变薄的厚度减少部6。覆盖层3变薄的话,则透过覆盖层3能够看见容器主体2的表面。因此,随着覆盖层3变薄容器主体2的色调强烈出现,而另一方面,覆盖层3的深色调渐渐变弱。而且,覆盖层3消失的话,在该部位、即在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上可以从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观察到容器主体2本身的色彩。由此,将树脂制容器1沿着高度方向从下向上观察的话,可以在厚度减少部6观察到覆盖层3的深色调的色彩渐渐变化为浅色调,最后变为容器主体2的浅色调色彩那样的色彩变化(深浅变化)。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使用色调不同的同色系着色材料以外,也可以使用配色不同的着色材料使色彩发生变化。
例如,在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中添加兰色着色材料,而在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中添加红色着色材料。由此,将树脂制容器1沿着高度方向从下向上观察的话,可以在厚度减少部6观察到覆盖层3的红色色彩渐渐变弱,同时,兰色色彩强烈出现,最后变为容器主体2的兰色色彩那样的色彩变化(配色变化)。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不在基体材料树脂中添加着色剂而形成容器主体2。
本实施形态的这种色彩的变化,作为树脂制容器1本身的色彩变化被观察。因此,能够对树脂制容器1实施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
而且,将添加于基体材料树脂中的着色材料和添加于辅助材料中的着色剂进行交换的话,也可以沿着与上述相同的方向观察到相反的色彩变化。另外,虽未特别地图示,但是也可以将容器主体2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保留,而以覆盖层3覆盖其下侧部分和上侧部分的双方。此时,上下的覆盖层3可以被着色为相同的颜色,也可以实施不同的着色。如果着色为相同颜色的话,沿着与上述相同的方向可以表现出上下方向对称的色彩变化。
在此,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包括形成厚度减少部6的部位将容器自身的厚度维持于大致一定的厚度,但是也可以使形成厚度减少部6的部位的厚度发生变化。例如,也可以使容器主体2的厚度为一定,在此基础上形成覆盖层3。只要覆盖层3形成为边向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厚度慢慢减少边消失,就可以使上述那样的色彩变化发生。
在使形成厚度减少部6的部位的厚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将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形成于大致同一平面等、以树脂制容器1和对树脂制容器1实施的装饰设计的整体感不被损坏的程度为佳。
为了容易实现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以在形成使色彩变化发生的厚度减少部6的部位上,将容器自身的厚度维持于大致一定的厚度为佳。而且以无论是覆盖层形成部位4还是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至少使容器主体2的胴部2b的厚度大致一定为更佳。由此,可以使容器形状本身与通常使用的同种容器无任何变化。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作图上在其剖面中明确表示了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的边界。但是,实际上也存在两者的边界未被明确形成的情况。即,也存在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和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在其一部分上呈混杂在一起的状态的情况。
特别是,在利用后述那样的吹塑成形制造树脂制容器1时,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在模头内以熔化状态合流。因此,通过调整两者的互溶性和型坯形成用的诸条件(例如,合流时的基体材料树脂的表面固化程度)等,在型坯形成时,在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的接触界面上可以使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呈混融状态。对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在其接触界面呈相互混在一起的状态的型坯实施吹塑成形的话,也可以使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的边界不明确地形成。
这样,适当调整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的混融状态,并使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的边界不明确形成的话,与通过覆盖层3单调的厚度变化来表现色彩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色彩的变化更丰富。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微观地观察覆盖层3消失的位置时,覆盖层3消失的位置以随机地出现、非连续地(例如直线状地)出现为佳。即,将覆盖层3临消失前的部分沿着直线观察的话,以能够确认一部分残存有覆盖层3,而在另一部分覆盖层3已经消失这样的状态混在一起为佳。由此,能够表现出色彩的更连续的协调变化。
进而,覆盖层3消失的位置是连续的话,也存在沿着覆盖层3的消失位置(例如,图1所示的虚线那样)色彩的不连续变化被观察为条纹状的情况。即,虽然在厚度减少部6色彩连续地变化,但是在该变化与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容器主体2的色彩不连续这样的情况下,其不连续性被观察为条纹状。上述形态即使在使这样的条纹不发生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这种形态的容器,可以通过在后述吹塑成形中形成型坯时和进行其延伸工序时适当设定条件而实现。
本实施形态的树脂制容器1,可以通过将由挤压机挤压出的型坯进行吹塑成形而制造,从热能经济性的观点来看,以利用将由挤压机挤压出的型坯立刻成形的熔化吹塑成形为佳。
作为制造树脂制容器1中所使用的树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或在这些中组合了乙烯-乙烯醇共聚体、聚酰胺、环状烯烃、聚酯、变性聚乙烯等的树脂等、通常使用于这种树脂制容器的热塑性树脂,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和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考虑到成形性,以MI为0.1~30g/10min为佳。特别是,通过使辅助材料的MI在上述范围,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作为着色材料,也可以利用有机系、无机系或光辉性的各种颜料和各种染料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在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中添加不同的着色材料,使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的性质不同,但是也可以同时使树脂的种类和等级在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中适当地不同。例如,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中使机械强度等诸物理性质不同。
而且,在本发明中,作为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使用与基体材料树脂性质不同的树脂,但是,作为这样的辅助材料,只要是根据形成覆盖层3的目的的不同某种性质与基体材料树脂不同即可,例如,与基体材料树脂是相同种类的树脂但仅着色状态不同的材料、与基体材料树脂是不同种类的树脂且着色状态也不同的材料、与基体材料树脂在组成、特性、物理性质、添加剂等不同的材料等。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图2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概况,图2(b)是图2(a)的A-A线剖面图。图3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概况,是将树脂制容器1的一部分切断后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图4表示第三变形例的概况,图4(b)是图4(a)的B-B线剖面图。图5表示第四变形例的概况,是将树脂制容器1的一部分切断后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图6表示第五变形例的概况,是相当于图1中以点划线包围部分的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从胴部2b的高度方向大致中央的下侧部分及底部2c上形成覆盖层3,但是覆盖层3并不限于以这种形态形成。例如,如图2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也可以将矩形的覆盖层3形成于树脂制容器1侧面(胴部2b)的任意位置上。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覆盖层3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形成三角形等其他多角形状、圆形、星形、条纹状等任意的形状。形成于树脂制容器1的位置、大小、范围,也可以按照需要适当地选择。如果存在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话,也可以以覆盖层3覆盖容器主体2的大致整个面。即,只要存在覆盖层3以上述减少率边渐渐变薄边消失的厚度减少部6,就属于本实施形态的范围内。
进而,覆盖层3并不限于在厚度减少部6中单调地减少厚度的形态。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也可以重复进行一旦厚度减少后再增加厚度、并再次减少厚度等这样的厚度变化。由此,能够表现出色彩重复变化的状态。
这样的覆盖层3,不仅是一种,也可以形成多个形状、大小、色彩等不同的覆盖层,并通过这些的组合来构成色彩图案。
另外,覆盖层3并不限于出现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侧而形成的情况。如图4所示的第三变形例,也可以形成于树脂制容器1的里面侧。此时,在覆盖层3厚度薄、相对地容器主体2变厚的部分,覆盖层3不会对树脂制容器1的外观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在覆盖层3厚、相对地容器主体2变薄的部位,透过容器主体2能够看到覆盖层3。因此,如果以这样的形态形成覆盖层3的话,随着覆盖层3变厚可以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隐约地观察到覆盖层3的色彩等。
由此,可以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另外,通过将这样形成的覆盖层3与已形成于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侧的覆盖层3适当地组合,能够构成自由度更高的色彩图案。此时,与形成于树脂制容器1表面侧的覆盖层3相同地,容器主体2也可以具有某种程度的透明性。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色彩图案,根据需要也可以与金属模具里面的凹凸形状的复制和压花加工等的适当的凹凸赋形处理相组合,或与利用丝网印刷等的印刷组合。
进而,如图5所示的第四变形例,也可以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上适当地形成透明层等的外层7。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里面形成阻气层等的内层8。
另外,如图6所示的第五变形例,在树脂制容器1中,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的外面侧设有色调调整层9,同时,在该色调调整层9的外面侧形成覆盖层3。如图示那样,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树脂制容器1的最里面设有内层8。
色调调整层9在覆盖层形成部位4被覆盖层3所覆盖,但在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上露出于外部,与覆盖层3一起出现于树脂制容器1的外观上。因此,通过色调调整层9能够调整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的色调。
例如,在欲赋予树脂制容器1以珠光感的情况下,可以使覆盖层3和色调调整层9中含有珠光颜料。另外,在欲赋予光泽感的情况下,可以将覆盖层3和色调调整层9由具有光泽感的材料形成。另外,在将成形不良的树脂制容器1和粉碎飞边等而再利用的再生树脂混入纯树脂中后的树脂使用于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选择色调调整层9中所含有的颜料和所使用的材料,来调整容器主体2的色调。
另外,在增加色调调整层9并使层次变化发生的情况下,以在形成厚度减少部6的部位上,覆盖层3和色调调整层9各自的沿着高度方向的厚度变化呈相互反向的关系为佳。即,以相对于沿着高度方向覆盖层3的厚度相对地减少、色调调整层9的厚度相对地变厚,相反的,相对于覆盖层3的厚度相对地增加、色调调整层9的厚度相对地变薄为佳。通过这样操作,能够使通过容器主体2、覆盖层3、中间层的各色彩的组合的、连续的层次变化发生。
另外,对于形成色调调整层9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考虑到对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实施印刷时的适印性的话,色调调整层9以与覆盖层3相同的树脂形成为佳。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仅通过与容器主体2整体形成的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就能够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上表现出色彩的变化。
由此,能够对容器本身以高自由度实施利用色彩和着色图案的装饰设计。不仅如此,由于所得到的装饰设计是通过与容器主体2整体形成的覆盖层3而实现的,因此成为与容器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由此,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得到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接着,参照附图对制造这样的树脂制容器最适宜的、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同时,对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一并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形态的概略剖面图。主挤压机10加热熔化并挤压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
,并按照成形周期连续地向模头20进行供给。模头20根据基于来自未图示控制部的型坯控制程序的指示,按照需要调整外壳21和型芯22的间隔。由此,型坯从在外壳21和型芯22之间开口的缝隙部28以规定的厚度被挤压。
在外壳21上,设有将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供给到模头20内的排出部23。为了在型坯被挤压之前,在由主挤压机10供给的基体材料树脂中合流辅助材料,排出部23设置在模头20的前端侧上的在外壳21和型芯22之间开口的缝隙部28的附近,且以设置在离模头20前端5mm以内的范围内为佳。由此,无论辅助材料是否附加于型坯中,都可以以大致一定的厚度挤压型坯。进而,在辅助材料排出之后,马上从缝隙挤压,因此辅助材料在型坯的圆周方向的紊乱少,从而能够制造出设计、功能上出色的树脂制容器1。
排出部23也可以遍及型芯22的全周而开口,对型坯的全周附加辅助材料。由此,能够以图1所示的树脂制容器1那样的形态形成覆盖层3。另外,也可以从包围型芯22全周中的一部分(一处或多处)附加辅助材料。具体地说,只要将遍及型芯22的全周开口的排出部23以适当的堵塞部件部分堵塞等即可。由此,可以形成例如矩形或条纹状的覆盖层3。
进而,如图10所示,也可以沿着型坯被挤压的方向将排出部23a、23b设置成两段。此时,从排出部23a、23b可以供给性质分别不同的两种辅助材料,也可以供给相同性质的辅助材料。形成这种形态时,可以分别对应排出部23a、23b个别设置后述的副挤压机30。
另外,也可以从排出部23a供给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同时,从排出部23b供给形成上述那样的透明层7等的材料。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在型坯的表面形成透明层7等时,模头20也可以构成为在型坯被挤压后紧接着、或在之后供给在型坯表面形成透明层7等的材料。
而且,通过对应于多个排出部23而设置多个副挤压机30,能够供给更多种类的辅助材料。
这样,只要排出部23被设置为使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在模头20内合流,模头20的具体构造就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形成如图11所示的旋转式模头20。这是构成为缝隙状排出部23(缝隙24)以型芯22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模头。
具体地说是,如以下那样被构成的。由定模部21a和旋转模部21b构成模头20,并通过两者的间隙形成排出部23。如图12(图11的C-C剖面图)所示,以堵塞部件21c部分堵塞排出部23的一部分。堵塞部件21c整体地设置于旋转模部21b。由此,形成缝隙24。缝隙24也可以为多条。通过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源而旋转的齿轮25,旋转模部21b以型芯22为中心进行旋转。伴随于此,缝隙24以型芯22为中心进行旋转。使用这样的旋转式模头20的话,通过控制其旋转能够以更复杂的形状形成覆盖层3。
另外,供给到模头20的辅助材料,经过包围型芯22的全周而形成的环状部26、和由从该环状部26连续至排出部23的大致形成圆锥状的间隙构成的锤状部27,到达排出部23(参照图7)。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话,辅助材料边填满环状部26边流入锤状部27,并供给到排出部23。
因此,在使排出部23遍及型芯22的全周而开口时,存在在接近将辅助材料供给到模头20的后述连通路44的、图7中在型芯22的右侧开口的部分,和从连通路44远离的在其左侧开口的部分,辅助材料排出的时点发生偏差的情况。即,与在上述右侧开口的部分相比,从在上述左侧开口的部分的辅助材料的排出迟。
这种时点的偏差,可以通过如随着从辅助材料被供给侧离开相对地接近排出部23那样,使环状部26相对于水平面向图7中的左下方倾斜而消除,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或在此基础上通过下述手段来消除。即,也可以使环状部26的直径变大等,在辅助材料填满环状部26之后经过环状部26的全周均匀地开始流向锤状部27,或使环状部26及/或锤状部27的适当部位变窄,对每一变窄的部位调整辅助材料的流速。通过这样进行来消除辅助材料排出时点的偏差,能够沿着圆周方向水平保持覆盖层形成部位4和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边界,通过有意识地使这样的辅助材料的排出时点的偏差产生,也能够使覆盖层3的形状具有更多的变化。
如图13中所示的概况,从模头20被挤压出、并附加有在规定位置上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3a的型坯1a,被送到一对金属模具60a、60b之间。型坯1a被送到金属模具60a、60b之间的话,金属模具60a、60b向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并进行合模工作。合模工作结束后,向金属模具内吹入高压空气并进行吹塑成形。由此,可以得到覆盖容器主体2的一部分的覆盖层3与容器主体2整体形成的中空状树脂制容器1。
而且,基体材料树脂从主挤压机10的供给,可根据成形周期适当地控制,但是,在型坯挤压后紧接着进行吹塑成形时,基体材料树脂从主挤压机10的供给控制为与成形的时点同步。
在图示的例子中,将金属模具60a、60b固定为型坯1a被挤压的下游侧成为容器的底部侧。根据对树脂制容器1实施的装饰设计的不同,也可以使金属模具60a、60b的上下颠倒。即,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但是也可以将金属模具60a、60b固定为型坯1a被挤压的上游侧成为容器的底部侧。
例如,图13所示的例子,假设为制造在从高度方向大致中央起的下侧形成有覆盖层3的树脂制容器1(参照图1)的情况,但是,使金属模具60a、60b的上下反转的话,也可以在从高度方向大致中央起的上侧形成覆盖层3。使金属模具60a、60b的上下反转的工作,可以对每一批量进行,但是也可以设有能够在同一批量任意地使金属模具60a、60b的上下反转的旋转机构。
但是,在上述树脂制容器1的例子中,说明了如果将基体材料树脂中添加的着色材料和辅助材料中添加的着色剂交换的话,则能够观察到相反的色彩变化。但是,由于覆盖层3厚度变化的方向没有改变,因此并不是能够得到完全相反的色彩变化。
例如,将洗发剂用容器和漂洗用容器沿着相同方向观察的话,在从洗发剂用容器和漂洗用容器中可以观察到对称的完全相反的色彩变化、从而使两者区别的情况下并不充分。使金属模具60a、60b的上下反转的话,覆盖层3厚度变化的方向自身变为相反方向。由此,能够表现出对称的完全相反的色彩变化,即使对于上述那样的情况也能够充分对应。
在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中,在每一次成形周期进行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的供给。具体地说,如下述那样进行供给。
而且,所谓的“一次成形周期”是指,在一个树脂制容器1成形后直至下一个树脂制容器1成形为止的时间过程。
在图7中,在模头20内与基体材料树脂合流的辅助材料,从副挤压机30被供给。副挤压机30与转换部41连接,将熔化的规定量的辅助材料间歇地挤压。转换部41构成贮藏部40的一部分,通过转换阀45进行辅助材料的贮藏和供给的转换。
由副挤压机30挤压出的辅助材料暂时贮藏于贮藏部40。贮藏部40设有两个存储器42、43。转换部41的转换阀45交替地进行副挤压机30和存储器42、43之间、以及存储器42、43和连通路44之间的连接、切断。连通路44连接贮藏部40和模头20。
储存于贮藏部40的辅助材料,通过连通路44供给到模头20的排出部23。此时,辅助材料的供给从两个存储器42、43交替地间歇地进行。
转换阀45和存储器42、43的工作,也根据基于来自未图示控制部的型坯控制程序的指示而进行。
具体地说,将由副挤压机30熔化挤压出的辅助材料通过转换阀45填充到一方的存储器42中。然后,基体材料树脂从主挤压机10被挤压出、欲使辅助材料合流的部位接近模头20的出口附近的话,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令转换阀45被转换。与此同时,存储器42进行工作。接着,填充于存储器42的辅助材料通过连通路44供给到模头20的排出部23。由此,在模头20内辅助材料与基体材料树脂合流,在规定部位附加有辅助材料的型坯被挤压。
此时,转换阀45将一方的存储器42和连通路44连接,同时,将另一方的存储器43和副挤压机30连接(图7所示的状态)。由此,由副挤压机30挤压出的辅助材料填充到存储器43中。
这样,辅助材料从副挤压机30交替地贮藏于两个存储器42、43中,并且从存储器42、43交替地向模头20的排出部23供给规定量的辅助材料。
在此,转换阀45的转换工作通过未图示的气缸进行,两个存储器42、43的工作通过各自的气缸42a、43a等进行。
此时,通过调整存储器42、43的工作速度,可以调整辅助材料的供给速度、即辅助材料向型坯的附加量。
由此,能够使覆盖层3的厚度发生变化,但是,在覆盖层3上形成以如上所述那样的减少率连续地使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的厚度减少部6时,需要辅助材料供给速度的微小调整。特别是,在覆盖层3边减少厚度边消失这样的情况下,存在使覆盖层3临消失前的辅助材料供给速度的微小调整变得困难,排出部23附近的辅助材料被拉进基体材料树脂的流动中,从而无法减少辅助材料的供给量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按照意愿使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或覆盖层3的厚度不减少、相反却变厚。另外,也存在应从排出部23排出的辅助材料在排出部23附近滞留,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到意愿以上的情况。
因此,存在由于在覆盖层3临消失前的部位上持续一定浓度的范围,或覆盖层3的色彩变化与容器主体2的色彩不连续、在覆盖层形成部位4和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之间层次变化的连续性消失,从而层次变化在中途中断的情况。这样的不良情况在考虑生产效率使成形周期变快时特别明显。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况,在使辅助材料从模头20的排出部23排出并与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在任意的时点调整从副挤压机30向模头20供给的辅助材料的送料道、即调整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并进行从模头20的排出部23将辅助材料拉回的吸回控制是有效的。
这种吸回控制,例如,只要在从存储器42、43供给辅助材料之后,通过使各自的气缸42a、43a相反地工作,将连通路44内的辅助材料拉回到存储器42、43内,并使存储器42、43作为吸回机构发挥功能即可。
具体地说,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只要在从存储器42供给辅助材料后使活塞42b向图中箭头方向工作,并将辅助材料拉回到存储器42、43内即可。
另外,在连通路44长等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即使使存储器42、43作为吸回机构发挥功能,将辅助材料从模头20的排出部23拉回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难以瞬间得到吸回控制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靠近模头20的位置上设置第二吸回机构60。
该第二吸回机构60,只要是能够吸引连通路44内的辅助材料并调整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的机构,其具体的构成就没有限制。例如,如图所示,可以构成为通过气缸60a使活塞60b向图中箭头方向工作从而吸引连通路44内的辅助材料。
第二吸回机构60,越接近模头20设置,吸回控制越敏感地作用。但是,相应地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的减少率过于变大,伴随于此,存在需要以上的辅助材料从模头20的排出部23被拉回的情况。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覆盖层3的厚度减少率变大,从而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层次变化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吸回控制以将存储器42、43和第二吸回机构60并用而进行为佳。即,以将利用存储器42、43的钝感的吸回控制和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敏感的吸回控制相配合为佳,由此,能够使其适用范围格外地扩大。
这种吸回控制,能够根据欲得到的层次变化等在任意的时点进行,但是,以至少进行一次以上的吸回控制,直至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减少至使辅助材料与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的最高树脂压的70~15%为佳。
在树脂压减少到上述范围之前进行吸回控制的话,存在将需要以上的辅助材料从排出部23拉回的倾向。相反地,在树脂压减少至上述范围之外后进行吸回控制的话,难以得到吸回控制的效果。其结果是,存在难以使覆盖层3厚度按照意图减少,难以得到连续的层次变化的倾向。
另外,通过辅助材料从排出部23排出,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渐渐减少,其减少率也随着树脂压的减少而变小。吸回控制,以进行到此时的树脂压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率为最大减少率的10%以下为佳,在错过该时点时也存在难以得到吸回控制的效果的倾向。
另外,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的减少率变大至需要以上的话,存在从排出部23被拉回的辅助材料过多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仅进行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时更为明显。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吸回控制后的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的减少率,以吸回控制前的树脂压的减少率的5倍以下为佳。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将存储器42、43和第二吸回机构60并用进行吸回控制,同时,通过适当调整并用的两个吸回机构的各吸引连通路44内的辅助材料的量(吸回量),使吸回控制后的树脂压的变化率不过于变大为佳。
具体地说,以较少地设定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量,在吸回控制的初期阶段进行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敏感的吸回控制,接着,进行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为佳。由此,能够一边避免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的减少率极端地变大,一边使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任意地减少,可以对辅助材料的供给速度进行微小的调整。
在此,在图8中表示,图7所示的制造装置中,未进行吸回控制的情况和进行吸回控制的情况下的连通路44内树脂压变化的一例。
图8(a)的曲线图表示未进行吸回控制时的连通路44内树脂压变化的一例。而且,树脂压是在连通路44的模头20附近的部位测定的。
图8(b)的曲线图表示仅进行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时的情况,图8(c)的曲线图表示仅进行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时的情况。另外,图8(d)的曲线图表示将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和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并用时的情况。
而且,在图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纵轴为树脂压、横轴为时间,将利用存储器42、43的辅助材料的供给开始时间以ta表示,将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开始时间以tb表示,将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开始时间以tc表示。另外,将图8(a)~(d)的曲线图重叠的情况在图9中进行表示。
在相对于不进行吸回控制时连通路44内通常为阳压状态(参照图8(a)),通过进行吸回控制,在辅助材料的供给结束后连通路44内的阳压状态被消除(参照图8(b)~(d))。
另外,将图8(b)的曲线图和图8(c)的曲线图进行对比的话,可知开始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后的树脂压的减少率与仅进行了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时相比变大。相对于此,在图8(d)的曲线图中,可知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量设定为少于进行了仅利用第二吸回机构进行吸回控制时的吸回量,通过在利用第二吸回机构60的吸回控制之后接着进行利用存储器42、43的吸回控制,其减少率不会极端地变大,能够使连通路44内的树脂压减少。
在本实施形态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中,作为副挤压机30,不仅可以使用根据规定的操作定量地挤压树脂的挤压机,也可以使用设有以一定间隔挤压定量树脂的往返移动型的螺杆的挤压机。此时,副挤压机30的螺杆的前进后退运动与转换阀45的工作和存储器42、43的工作同步并被控制。进而,作为副挤压机30,也可以使用连续地挤压树脂的挤压机。
在上述例子中,一定量的辅助材料被间歇地供给到模头20,但是,只要是辅助材料的供给在每一次成形周期进行,辅助材料的供给也可以是连续的。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用齿轮泵50替换贮藏部40,控制由副挤压机30挤压出的辅助材料的流速,从而实现连续的供给。
齿轮泵50设有齿轮箱51和两个齿轮52a、53a。齿轮52a、53a一边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啮合一边进行旋转。在流入部54中,两个齿轮52a、53a的啮合脱离的话,从副挤压机30供给的辅助材料进入齿槽52b、53b内。
进入到齿槽52b、53b内的辅助材料保持于齿轮箱51和齿槽52b、53b之间,通过齿轮52a、53a的旋转,沿着其旋转方向、即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运送到流出部55。在流出部55中,齿轮52a、53a的齿再次啮合的话,齿槽52b、53b内的辅助材料被挤压并被依次供给到流出部55。
使用这样的齿轮泵50的话,通过适当调整从副挤压机30的辅助材料的挤压量和齿轮52a、53a的旋转速度,也能够一边控制供给到模头20的辅助材料的流速,一边连续地进行供给。另外,通过使齿轮52a、53a反转,吸回控制也是可能的。
将本装置这样构成的话,能够以更高的自由度使覆盖层3的厚度发生变化。进而,如果与上述旋转式模头20配合的话,也可以使覆盖层3的形状更加复杂。
(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概况,是将树脂制容器1的一部分切断后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
图中所示的树脂制容器1,表示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适用于洗发剂用容器的例子。在树脂制容器1中形成有覆盖容器主体2的覆盖层3,但是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形成覆盖层3的位置是容器的整个面。
在覆盖层3中,设有使厚度渐渐地减少的薄壁部分6a。薄壁部分6a中,随着覆盖层3渐渐变薄,透过覆盖层3可以看到容器主体2的表面。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厚度减少部6相同地出现色彩的变化。即,本实施形态的薄壁部分6a是发挥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厚度减少部6相同功能的部分。
在此,薄壁部分6a是出现上述现象的部分,是指与覆盖层3的其他部分相比形成为薄壁的覆盖层3的规定范围。图中,以虚线表示薄壁部分6a和其他覆盖层3的边界。
本实施形态,在覆盖层3不消失这一点上也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薄壁部分6a中,在覆盖层3渐渐变薄之后,或维持该厚度不变、或厚度渐渐增加。也可以重复厚度增加之后再次变薄的厚度变化。如上所述,如果是覆盖层3边渐渐变薄边消失,从而形成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容器,例如,即使是覆盖层3覆盖容器主体2的大致整个面的容器,也是第一实施形态的范围内。
通过图15所示的例子,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树脂制容器1中,形成有覆盖容器主体1的整个面的覆盖层3。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沿着树脂制容器1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带状的薄壁部分6a。如图中的剖面所示,将树脂制容器1从高度方向的下方向上观察的话,覆盖层3在厚度渐渐减少之后维持一定的厚度,之后厚度渐渐增加。这大致相当于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三变形例中,将容器主体2和覆盖层3的位置关系调换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能够在薄壁部分6a中表现出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色彩变化。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由于在能够容易地实现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容器形状本身与通常所用的同种容器无任何变化的容器,因此,无论是覆盖层形成部位4还是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都以将容器自身的厚度设为大致一定为佳。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同样的理由,无论是不是薄壁部分6a,也以至少将容器主体2的胴部2b的厚度设为大致一定为佳。
以上为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较大不同的点,除此之外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关于其他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树脂制容器1,也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能够利用上述制造装置较好地进行制造。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形态中,也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仅通过与容器主体2整体形成的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就能够在树脂制容器1的表面上表现出色彩的变化。由此,能够对容器本身以高自由度实施利用色彩和着色图案的装饰设计。不仅如此,由于所得到的装饰设计是通过与容器主体2整体形成的覆盖层3而实现的,因此成为与容器更具整体感的装饰设计。由此,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得到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第三实施形态)
以上说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是通过发挥设计效果,对树脂制容器赋予高附加价值。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也可以通过发挥功能效果赋予高附加价值。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第三实施形态,以下说明后者的例子。
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树脂制容器的概况,是将树脂制容器1的一部分切断后的一部分切断剖面图。图示的树脂制容器1,表示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适用于洗发剂用容器的例子。在树脂制容器1中形成有部分覆盖容器主体2的覆盖层3,但是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形成覆盖层3的位置,如图所示,是容器的底部2c及其附近。
在本实施形态中,对形成容器主体2的基体材料树脂不实施特别的处理。通常,将使用于制造这种树脂制容器的树脂原封不动地进行利用。另一方面,形成覆盖层3的辅助材料,通过在与基体材料树脂相同的树脂中添加抗菌剂,使其性质与基体材料树脂不同。以上为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较大不同的点,除此之外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关于其他构成的详细说明省略。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树脂制容器1也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能够利用上述制造装置较好地进行制造。
作为本实施形态例示的洗发剂用容器,是长期在浴室等高湿环境下使用的容器,普遍存在发霉的情况。将发霉的容器置之不问的话是不卫生的,看到也会不愉快。为了抑制这种霉菌的发生,可以考虑在形成容器的树脂中添加抗菌剂。但是,抗菌剂价格贵,容器成本的增加不能避免。采用本实施形态的话,在容易发霉的容器底部及其附近部分地形成含有抗菌剂的覆盖层3。由此,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从而可以提供以少量的抗菌剂发挥更有效的抗菌作用和防霉作用的、附加价值高的树脂制容器1。
另外,容易发霉的是容器的底部及其附近,但是容器侧面也并不是完全不发霉的。即使万一在容器侧面发霉,本实施形态的树脂制容器1也不会出现发霉的部分和通过抗菌剂的防霉作用霉菌的发生被抑制的部分被清晰观察到的情况。即,添加了抗菌剂的覆盖层3,在厚度减少部6中其厚度渐渐变薄,因此,伴随于此防霉作用也渐渐变弱。若没有这种覆盖层3的厚度变化的话,发挥防霉作用的部分和不发挥防霉作用的部分的边界变得明确,以是否发霉而出现明确的边界,从而造成非常不愉快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施形态中,能够有效地回避这种不良情况。进而,在本实施形态中,基体材料树脂和辅助材料仅在是否添加有抗菌剂上有所不同。因此,外观上不太容易辨别覆盖层形成部位4和覆盖层非形成部位5的区别,与通常的容器没有任何变化。由此,也能够给予消费者以出乎意料的感觉。
这样,采用本实施形态的话,通过上述功能效果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得到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
以上,对本发明示以较佳实施形态并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当然也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列举洗发剂用容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食品、饮料等的食品类、沐浴液等的其他清洁用品、化妆品类、医药类等的容器。另外,不限于洗发剂用容器等的较具刚性的容器,也可以适用于具有柔性的容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是通过出色的设计效果或功能效果,赋予容器高附加价值、从而提供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的树脂制容器、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laims (21)

1.一种树脂制容器,是通过将由挤压机挤压出的型坯吹塑成形而制造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有容器主体、和覆盖上述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覆盖层;上述覆盖层具有,沿着高度方向以0.1~1.5μm/mm的减少率连续地减少厚度的厚度减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减少部是遍及占容器胴部高度方向长度的1/4以上的范围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随着厚度减少而消失,并且,至少在高度方向上在从上述覆盖层消失部位至临消失前的30mm范围内,上述覆盖层的厚度减少率为0.1~0.5μm/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外面侧设有色调调整层,同时,在上述色调调整层的外面侧形成有上述覆盖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上述厚度减少部的部位上,所述覆盖层和所述色调调整层各自的沿高度方向的厚度变化呈相互反向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和所述色调调整层由相同的树脂形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和所述色调调整层含有珠光颜料。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最里面设有内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最外面设有外层。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容器主体的基体材料树脂及形成上述覆盖层的辅助材料的MI为0.1~30g/10min。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覆盖层实施,与对上述容器主体实施的着色为同色系的、不同色调的着色。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覆盖层实施,与对上述容器主体实施的着色不同配色的着色。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中含有抗菌剂。
14.一种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从主挤压机连续供给形成容器主体的基体材料树脂,同时,使由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从设置于模头内的排出部排出并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之后,从在上述模头的前端侧开口的缝隙部挤压型坯,并将上述型坯吹塑成形,从而制造出覆盖层覆盖上述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该覆盖层是由上述辅助材料形成的树脂制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辅助材料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通过在任意时点进行将上述辅助材料从上述排出部拉回的吸回控制,不断调整由上述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的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同时,在上述覆盖层上形成使厚度连续减少的厚度减少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进行一次以上的吸回控制,直至所述辅助材料的送料道中的树脂压减少至使上述辅助材料与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合流时的最高树脂压的70~15%。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吸回控制直至所述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每单位时间的减少率变为最大减少率的10%以下为止。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吸回控制后的上述辅助材料送料道中的树脂压的减少率为,吸回控制前的减少率的5倍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相对于型坯的挤压方向使成形模的上下反转,使上述覆盖层厚度变化的方向为反向。
19.一种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它是设有供给基体材料树脂的主挤压机和供给辅助材料的副挤压机;通过在使由上述副挤压机供给的辅助材料从设置于模头内的排出部排出并与从上述主挤压机连续供给的基体材料树脂合流之后,从在上述模头的前端侧开口的缝隙部挤压型坯,并将上述型坯吹塑成形,从而制造出覆盖层覆盖由上述基体材料树脂形成的容器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该覆盖层是利用上述辅助材料而形成的树脂制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副挤压机和上述模头之间,设有将上述辅助材料从上述排出部拉回的吸回机构,同时,
在上述模头中,上述排出部设置于上述缝隙部的附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头上设有:由随着从供给上述辅助材料侧离开相对接近上述排出部而形成的环状部、和从上述环状部连续至上述排出部的锤状部构成的上述辅助材料的流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模头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吸回机构。
CNB2005800238381A 2004-07-28 2005-07-28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1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0444 2004-07-28
JP220444/2004 2004-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815A CN1984815A (zh) 2007-06-20
CN100564169C true CN100564169C (zh) 2009-12-02

Family

ID=3578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2383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169C (zh) 2004-07-28 2005-07-28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20080063823A1 (zh)
EP (2) EP2186737B1 (zh)
JP (2) JP4924036B2 (zh)
KR (1) KR101280765B1 (zh)
CN (1) CN100564169C (zh)
AT (2) ATE525296T1 (zh)
DE (1) DE602005026011D1 (zh)
WO (1) WO20060115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8837A1 (de) * 2006-02-27 2007-09-07 Alpla-Werke Alwin Lehner Gmbh & Co. Kg Herstellverfahren für extrusionsgeblasene kunststoffflaschen und extrusionsgeblasene kunststoffflasche
DE102006034318C5 (de) * 2006-07-21 2011-02-24 Henkel Ag & Co. Kgaa Mehrschichtige Verpackung
US7959426B2 (en) 2007-09-27 2011-06-14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multi-layer parison having a layer of varying thickness
KR100980689B1 (ko) * 2008-06-27 2010-09-07 애경산업(주) 다색조 용기
IT1397716B1 (it) * 2009-02-05 2013-01-24 Lumson Spa Contenitore con decorazioni in rilievo
US9125018B2 (en) * 2009-02-09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ed location services
CN101537900B (zh) * 2009-04-24 2010-12-08 广东欧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变壁铝质包装罐、其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
EP2384984B8 (en) * 2010-05-06 2013-09-25 Clariant Masterbatches (Italia) S.p.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 blow-molded hollow articles, and such a multilayer blow-molded hollow article
DE102010036103B4 (de) * 2010-09-01 2018-11-08 Inotech Kunststofftechnik Gmbh Mehrkomponenten-Spritzguss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ülsenförmigen Vorformlings und Vorformling
JP5382162B2 (ja) * 2012-04-10 2014-01-0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加飾性に優れた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WO2015099151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CA3017353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Ring Container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 container
WO2017207367A1 (en) * 2016-05-31 2017-12-07 Sig Technology Ag Laminate for dimensionally stable foodstuff containers having an outer polymer layer with a reflectance
CN106476245A (zh) * 2016-10-14 2017-03-08 宁波志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出气管的加工设备和制备方法
US11040475B2 (en) 2017-09-08 2021-06-22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Vertically added processing for blow molding machine
CN218399382U (zh) * 2022-03-17 2023-01-31 鹿啄泉矿泉水有限公司 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瓶体以及瓶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587A (ja) * 1999-01-19 2000-07-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汚染防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11523A (ja) * 2002-01-29 2003-07-2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プラスチック製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装置
WO2004022307A1 (ja) * 2002-09-05 2004-03-1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積層形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9752A (en) * 1963-10-07 1967-07-04 Owens Illinois Inc Method for making plastic articles
JPS5314105B2 (zh) * 1973-05-24 1978-05-15
JPS5453088A (en) * 1977-10-03 1979-04-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ultilayer container with appearance of different hu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id container
JPS5862634A (ja) * 1981-10-12 1983-04-14 Nippon Kogaku Kk <Nikon> 電子閃光装置
JPS5862634U (ja) * 1981-10-22 1983-04-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呈色性多層容器
JP2510101B2 (ja) * 1991-07-03 1996-06-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ニック 屎尿処理装置
AUPO617497A0 (en) * 1997-04-14 1997-05-08 Jacobs, Ian Orde Michael Injection moulding
JP2000117818A (ja) * 1998-10-14 2000-04-25 Tigers Polymer Corp 複合パリソン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186275B2 (ja) * 1998-10-30 2008-11-26 阪神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多層薄肉容器
JP3464405B2 (ja) * 1999-02-18 2003-11-10 阪神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多層薄肉容器
JP3982173B2 (ja) * 2000-12-05 2007-09-26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US6547995B1 (en) * 2001-09-21 2003-04-15 Stratasys, Inc. Melt flow compensation in an extrusion apparatus
JP4334204B2 (ja) * 2002-11-21 2009-09-30 メルク株式会社 高輝度高彩度虹彩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587A (ja) * 1999-01-19 2000-07-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汚染防止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11523A (ja) * 2002-01-29 2003-07-29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プラスチック製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装置
WO2004022307A1 (ja) * 2002-09-05 2004-03-1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積層形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11565A1 (ja) 2006-02-02
CN1984815A (zh) 2007-06-20
ATE495981T1 (de) 2011-02-15
US7935300B2 (en) 2011-05-03
JP4924036B2 (ja) 2012-04-25
EP1772385A1 (en) 2007-04-11
JPWO2006011565A1 (ja) 2008-05-01
KR101280765B1 (ko) 2013-07-05
US7891963B2 (en) 2011-02-22
EP1772385B1 (en) 2011-01-19
US20090208599A1 (en) 2009-08-20
EP2186737A1 (en) 2010-05-19
ATE525296T1 (de) 2011-10-15
US20080063823A1 (en) 2008-03-13
KR20070053208A (ko) 2007-05-23
JP2012035915A (ja) 2012-02-23
DE602005026011D1 (de) 2011-03-03
US20090206523A1 (en) 2009-08-20
EP1772385A4 (en) 2009-07-08
JP5321663B2 (ja) 2013-10-23
EP2186737B1 (en)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4169C (zh) 树脂制容器、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
AU2005210651B2 (en) Preforms made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CN101616846B (zh) 显示有色外观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填充包装
JP2023509523A (ja) 色のグラデーションを有するブロー成形多層物品
JP2014530125A (ja) プリフォームを製造する方法
WO2007065508A2 (en) Multi-layer container
CN201086921Y (zh) 一种全塑透明彩色复合片材
JPH0538787A (ja) 表面光沢性に優れた多層プラスチツク容器
CA2105117A1 (en) Multi layer plastic produc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co-extruder
JPS6134970B2 (zh)
CN203094696U (zh) 具有闪烁光泽的软管
TW492910B (en) Multi-color mesh belt extruder
TW201901281A (zh) 能呈現由前景影像及背景影像共同構成立體景像之自動充氣式氣球
JPS6189023A (ja) スパークルカラー容器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