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6241C -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6241C
CN100556241C CNB2005101070055A CN200510107005A CN100556241C CN 100556241 C CN100556241 C CN 100556241C CN B2005101070055 A CNB2005101070055 A CN B2005101070055A CN 200510107005 A CN200510107005 A CN 200510107005A CN 100556241 C CN100556241 C CN 1005562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band
memory
programmable read
fitting machine
batch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70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6220A (zh
Inventor
冈村量
佐藤文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6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6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62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62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由通用安装机进行的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的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在载带(1)上形成有用于定位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粘接部(6),并穿设有贯通孔(8)和与安装机(10)的进给间距相一致的链轮孔(2),所述贯通孔(8)使定位于载带(1)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触头脚部(7a)与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写入用端子(19a)相接触。定位于载带(1)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能够以安装机(10)的进给间距利用同一生产线输送到成批处理写入器(9)和安装机(10)。

Description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安装机输送·供给可现场编程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的载带、以及由该载带输送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输送·供给在安装到印制布线板上之前写入程序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存储装置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在不接电的情况下写入程序的内容不会变化,所以,用作存储启动系统的引导程序、或控制固定了的系统的应用程序的存储器。其中,在制造时被编程的掩模只读存储器(Mask Read Only Memory)没有用于写入程序的回路,所以结构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适于大批量地生产以相同的应用程序工作的设备的情况。
另一方面,该掩模只读存储器缺乏通用性,若不大量地生产同一机种,则无法有效地降低成本,所述缺乏通用性指的是无法在制造后进行编程以适用于特定的使用条件。另外,制造存储有所需程序的掩模只读存储器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无法相对于设备规格的变化等而在短时间内进行应对。
因此,以往提出有下述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下称为PROM)的安装方法,即、采用制造后可写入程序的PROM,在产品的生产线上用成批处理写入器写入与要制造的产品的规格相应的程序,然后,向安装机输送,进而将其安装于产品的印制布线板(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13424号(第8栏第13行至第11栏第13行,图2、图3)
图6表示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PROM的安装方法中、用于向PROM写入程序的成批处理系统(in line system)101的概略图。图7为与该系统101连续设置的安装机102的立体图。未编程的空白PROM收纳在由盖带103所覆盖的载带104的袋内,在载带104卷绕于输入卷轴105上的状态下,向成批处理系统101供给。
通过与未图示的链轮孔相啮合的链轮106从输入卷轴105引出载带104,此时,向上方剥离盖带103,从而空白PROM在PNP(抓放(pickand place))头107的下方露出到载带104的正面。
由PNP头107从载带104依次取出空白PROM,并将其插入成批处理写入器108的多个IC插口(未图示)中。成批处理写入器108将与要制造的产品相应的程序写入到插入于IC插口的空白PROM中,并再次由PNP头107从IC插口取出已写入规定程序的PROM,进而将其收纳于缓冲带式传送机109的袋109a中。
缓冲带式传送机109向图7所示的安装机102输送收纳于袋109a中的PROM。在安装机102中,设备的印制布线板110相隔规定间隔地载置于传送带111上,并向传送带111的移动方向连续地输送。
成批处理写入器108侧的缓冲带式传送机109配置于与该传送带111的移动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在两者交叉的位置上配置有PNP头112。
由缓冲带传输机109输送至PNP头112的拾取区域的PROM,由PNP头112从袋109a中取出,进而输送并安装到印制布线板110的规定位置上。
因此,可以在一系列的制造工序中连续地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即使是相对于少量生产的产品,也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与各个规格相对应的产品。
但是,对于该现有的PROM的安装方法,由于在收纳于载带104的袋内的状态下供给空白PROM,所以,为了使其插入成批处理写入器108的IC插口,需要采用PNP头107的输送装置。
另外,收纳于载带104的袋中的空白PROM的姿势各不相同,为了使空白PROM的各触头脚部与成批处理写入器108的IC插口的写入用端子相接触,由PNP头107将空白PROM插入IC插口的工序变得困难并需要花费时间。因此,即使是为了缩短在程序写入工序中所花的时间而在成批处理写入器108上具有多个IC插口、来向多个空白PROM中同时写入程序的情况,将各个空白PROM插入IC插口也需要时间,从而在缩短作业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度。
而且,在将写入了程序的PROM向安装机102输送的情况下,由于是收纳在缓冲带式传送机109的袋109a中而进行输送,所以,PROM的姿势各不相同,要用PNP头112将PROM安装到印制布线板110上、使得PROM的各触头脚部无偏离地配置到印制布线板110的相应的焊盘图形上,是很困难的并且需要花费时间。
另外,用于将各种装置安装到印制布线板110上的通用安装机,是用PNP头取出由根据安装机而确定了进给间距的载带供给来的装置,并自动安装于印制布线板,所以,无法使其与用缓冲带式传送机109输送PROM的成批处理系统101的生产线相连续,从而无法利用通用安装机。
另一方面,在采用通用安装机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具有与通用安装机的进给间距相一致的链轮孔的载带,将写有程序的PROM再次收纳于该载带,从而有损于成批处理写入器和安装机之间工序的连续性,无法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地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这样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带,其可使空白PROM的各触头脚部准确且容易地接触成批处理写入器(in line writer)的写入用端子,并可同时使多个空白PROM与成批处理写入器相连。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其能够采用通用安装机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地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利用通用安装机进行的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载带,与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向印制布线板上安装的安装机的进给间距相一致地穿设有链轮孔,将多个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连续地向安装机输送·供给,其特征在于,
载带具有粘接于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底面上而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定位于载带的正面上的粘接部,
在粘接部的两侧,穿设有使定位于粘接部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触头脚部到达载带的背面侧的贯通孔。
PROM粘接于粘接部上并定位于载带的正面上,所以,其在载带上的姿势得到固定,从载带的贯通孔到达背面侧的PROM的触头脚部的位置也得以固定。因此,通过将载带配置于成批处理写入器上,可以使PROM的触头脚部容易地与成批处理写入器的写入用端子相接触。
由于在载带上与安装机的进给间距相一致地穿设有链轮孔,所以,写入了程序的PROM能够以载置于载带上的状态向安装机输送·供给。PROM仅仅是粘接于载带上,所以,可由安装机的PNP头将其从载带剥离并安装到印制布线板上。
技术方案2的载带的特征在于,载带包括:穿设有窗孔的带主体、和以覆盖带主体的窗孔的方式粘贴在带主体的背面上的粘接片,通过使粘接片的粘接层露出到窗孔内而形成粘接部。
通过在带主体的窗孔以外的背面上附着粘接片的粘接层,可以构成带主体和粘接片一体化了的载带。
由于穿设窗孔的位置成为粘接部的区域,所以,可以准确地形成粘接PROM的粘接部的区域。
技术方案3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将定位于载带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经由成批处理写入器向安装机输送,在成批处理写入器中,使露出到载带的背面侧的触头脚部和成批处理写入器的写入用端子相接触,向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写入程序,利用安装机,将写入了程序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从载带分离并向印制布线板上安装。
可以利用同一生产线上的连续工序,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写入有程序的PROM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1和技术方案3的发明,容易使PROM的触头脚部与成批处理写入器的写入用端子位置对合并接触,所以可缩短向成批处理写入器输送PROM的时间。另外,由于可以同时将多个PROM配置于成批处理写入器,所以可缩短写入时间。
另外,采用通用安装机,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地进行向PROM的程序写入和利用通用安装机进行的向印制布线板的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一边输送带主体一边将粘接片粘贴在其背面上,从而可连续地供给形成有粘接部的载带。
附图说明
图1为载带1的俯视图。
图2为沿长度方向切断的载带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沿暂时保持于载带1上的PROM7切断所得的纵剖视图。
图4为使向PROM7写入程序的工序和向印制布线板11安装的工序连续的生产线12的概略图。
图5为输送来了空白PROM7的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6为向PROM写入程序的现有的成批处理系统101的概略图。
图7为与现有的系统101连续设置的安装机10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载带1。图1为载带1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传送带1包括:由乙烯基树脂、纸等形成为带状的带主体3、以及粘接于其背面(图2中的下方的表面)上的粘接片4。在带主体3上,在其横向宽度(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的大致中央,沿带主体3的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穿设有轮廓呈细长长方形的窗孔5、5......,并且,以其长度方向作为载带1的输送方向,沿两侧穿设有与安装机10的进给间距相一致的多个链轮孔2、2......。而且,在各窗孔5的两侧与链轮孔2之间穿设有与窗孔5平行的长方形的贯通孔8。
粘接片4,以覆盖带主体3的窗孔5并且在窗孔5内挠曲的一部分漏出到带主体3的正面的方式形成为与窗孔5的横向宽度相同或比其稍细的带状,与带主体3的背面对置的一面成为形成有由均匀厚度的粘接材料构成的粘接层的粘接面。如图1、图2所示,通过使粘接片4沿窗孔5、5......附着在带主体3的背面上,将粘接片4粘接于窗孔5以外的带主体3的背面上,并且,粘接片4的粘接层从窗孔5露出到带主体3的正面,从而形成粘接部6。
在粘接部6上载置由载带1输送的PROM7,将PROM7的底面粘接于粘接部6上而加以暂时保持,从而即使在输送途中PROM7的姿势也不会发生变化,载置的姿势得以维持。在此,由载带1输送的PROM7,若为在制造后至少可以自由地写入一次程序的ROM的话,则可以为仅可写入程序一次的OTP(一次可编程)ROM、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擦去程序并由专用的EP只读存储器写入器重写的EPROM、可用电信号擦去程序并可自由重写的闪速只读存储器(EEPROM)等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3所示,对于粘接并暂时保持于粘接部6上的PROM7,呈曲柄状地突出到侧面的各触头脚部7a突出到形成于粘接部6两侧的贯通孔8内,并经由贯通孔8而到达载带1的背面。
下面参照图4、图5来说明采用这样构成的载带1而将PROM7安装于印制布线板11上的PROM的安装方法。图4为生产线12的概略图,所述生产线12使利用连续的生产线将PROM7从成批处理写入器9输送到安装机10并将程序写入PROM7的工序、和向印制布线板11安装的工序连续。
对于带主体3,预先用压力机穿设上述链轮孔2、2......、窗孔5、5......以及贯通孔8、8,并在卷绕于供给卷轴13上的状态下进行供给。由安装机10的链轮14向生产线12引出卷绕在供给卷轴13上的带主体3。链轮14通过步进电动机等驱动机构而旋转并与载带1的链轮孔2、2......啮合,从而按照由安装机10控制的规定的序列使载带1向图4中的右方移动或使其停止。
粘接片4以引出的粘接片4的粘接层为带主体3侧的方式卷绕在设置于带主体3的背面侧的输入卷轴15上,并且与带主体3一起通过依带主体3和粘接片4的厚度而设定有开口的粘接机构16,从而粘接于带主体3的背面上。另外,通过将粘接片4粘接于带主体3上,可使其与在生产线12上向右方移动的带主体3同步地从输入卷轴15引出。
经过依带主体3和粘接片4的厚度而设定的粘接机构16的间隙而形成带主体3和粘接片4一体化了的载带1,在该载带1的粘接部6上,由具有吸嘴的吸附头17载置空白PROM7。因此,空白PROM7粘接于粘接部6上并定位且暂时保持于载带1上,但为了更可靠地粘接,如图所示,用按压销18将粘接片4的背面向窗孔5内推,从而利用吸附头17和按压销18夹持空白PROM7和载带1。
将定位并保持于载带1上的空白PROM7输送到成批处理写入器9,并写入程序。图5为输送来了空白PROM7的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成批处理写入器9具有IC插口19,该IC插口19使与空白PROM7的触头脚部7a连接的写入用端子19a露出到收纳载带1的凹槽20的内底面上。如图5所示,写入用端子19a与输送到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空白PROM7的备触头脚部7a相对应,并露出到与各触头脚部7a对置的凹槽20的内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曲柄状的各触头脚部7a的底面从贯通孔8到达与载带1的背面大致相同的面上,所以各触头脚部7a与相应的写入用端子19a相接触。另一方面,当空白PROM7的各触头脚部7a与写入用端子19a之间存在间隙时,在将空白PROM7移动到成批处理写入器9后,使写入用端子19a从凹槽20的内底面突出而与各触头脚部7a相接触。
另外,图5所示的成批处理写入器9为由相同结构的多个IC插口19构成的组合写入器,使多个IC插口19的各凹槽20沿载带1的输送方向连续,可向由载带1输送的多个空白PROM7中同时写入程序。多个IC插口19的间隔与载带1的粘接部6、即由载带1输送的空白PROM7之间的间距相等。各空白PROM7通过粘接于粘接部6上而以相同的姿势暂时保持于载带1上,所以,只要停止载带1的移动以使一个空白PROM7移动到相应的IC插口19上,则其他的所有空白PROM7便都定位于相应的IC插口19上。
IC插口19还具有向凹槽20内下降的盖体21,在盖体21的背面上,朝向露出到凹槽20的内底面上的各写入用端子19a垂设有多个下压销22。在此,多个IC插口19的盖体采用一体成形的一块盖体21,从而朝向各IC插口19的写入用端子19a同时按下下压销22。
在使空白PROM7的各触头脚部7a接触于IC插口19的写入用端子19a上的状态下,按下盖体21而将触头脚部7a夹持于下压销22和写入用端子19a之间。由此,触头脚部7a和写入用端子19a以规定的接触压力相连接,进而从成批处理写入器9向空白PROM7写入与要制造的产品的规格相一致的规定的程序。
向PROM7写入程序后,盖体21上升,载带1向图4中的右方移动,从而写入了程序的PROM7被输送到安装机10的拾取区域。
安装机10为将各种电子部件安装到产品的印制布线板11上的通用安装机,具有输送工作台23和吸附头24,所述输送工作台23朝图4中的与纸面相正交的方向按顺序输送·供给多个印制布线板11,所述吸附头24在拾取区域和由输送工作台23输送来的印制布线板11之间往复移动。
吸附头24具有与真空吸引部连通的吸嘴,由吸嘴吸取通过载带1输送到拾取区域的PROM7,并从粘接部6剥离并拉起PROM7,进而将其输送到印制布线板11,从而PROM7以各触头脚部7a与印制布线板11的相应焊盘图形连接的方式安装到印制布线板11上。
PROM7已被拉离了的载带1在通过链轮14后,由卷取卷轴25卷取。卷起来的载带1只要是粘接部6的粘性没有劣化即可进行再利用,并以卷取卷轴25为输入卷轴,作为PROM7的输送装置而再次向生产线12供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通孔8是以包括突出到PROM7的一侧的多个触头脚部7a整体的长方形轮廓而进行穿设的,但是,只要是使触头脚部7a到达载带1的背面侧的形状,其轮廓可设为任意形状。另外,以载带1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为PROM7的长度方向而将PROM7粘接于粘接部6上,但是,也可以以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长度方向而暂时保持PROM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带主体3上重叠粘接片4而形成粘接部6,但是,也可以仅以带主体3来构成载带1,即在带主体3正面的规定位置上附着粘接材料来形成粘接部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从供给卷轴13引出带主体3开始直到安装到印制布线板11上的工序都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进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至少成批处理写入器9至安装机10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即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可以为下述情况,即、在其他工序中,预先向供给卷轴卷取已将空白PROM7粘接并定位于粘接部6上的载带1,并通过从供给卷轴引出的载带1而将空白PROM7供给到成批处理写入器9。
本发明适用于由载带将PROM输送·供给到成批处理写入器、和向印制布线板上进行安装的安装机的生产线。

Claims (2)

1.一种载带,其与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向印制布线板(11)上安装的安装机(10)的进给间距相一致地穿设有链轮孔(2),将多个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连续地向安装机(10)输送·供给,其特征在于,
载带(1)包括: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穿设有窗孔(5)的带主体(3)、和以覆盖带主体(3)的窗孔(5)的方式粘贴在带主体(3)的背面上的粘接片(4),
通过使粘接片(4)的粘接层露出到窗孔(5)内而形成粘接于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底面上而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定位于载带(1)的正面上的粘接部(6),
在窗孔(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穿设有使定位于粘接部(6)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触头脚部(7a)到达载带(1)的背面侧而将触头脚部(7a)夹持于前述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下压销和写入用端子之间的贯通孔(8)。
2.一种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载带(1),将定位于载带(1)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经由成批处理写入器(9)向安装机(10)输送,所述载带(1)为,与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向印制布线板(11)上安装的安装机(10)的进给间距相一致地穿设有链轮孔(2),将多个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从向前述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写入程序的成批处理写入器(9)连续地向安装机(10)输送·供给,该载带(1)具有粘接于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底面上而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定位于载带(1)的正面上的粘接部(6),在粘接部(6)的两侧,穿设有使定位于粘接部(6)上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的触头脚部(7a)到达载带(1)的背面侧而将触头脚部(7a)夹持于前述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下压销和写入用端子之间的贯通孔(8),
在成批处理写入器(9)中,使露出到载带(1)的背面侧的触头脚部(7a)和成批处理写入器(9)的写入用端子(19a)相接触,向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中写入程序,
利用安装机(10),将写入了程序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7)从载带(1)分离并向印制布线板(11)上安装。
CNB2005101070055A 2005-04-26 2005-09-30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62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7279/05 2005-04-26
JP2005127279A JP4118898B2 (ja) 2005-04-26 2005-04-26 キャリアテープとプログラマブルromの実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6220A CN1856220A (zh) 2006-11-01
CN100556241C true CN100556241C (zh) 2009-10-28

Family

ID=3719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70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6241C (zh) 2005-04-26 2005-09-30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18898B2 (zh)
CN (1) CN1005562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3140B2 (ja) * 2013-09-12 2017-08-0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ライン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JP7197682B2 (ja) * 2019-03-27 2022-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CN110817406B (zh) * 2019-11-06 2021-02-02 昆山中新捷信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料机构的作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18898B2 (ja) 2008-07-16
JP2006310335A (ja) 2006-11-09
CN1856220A (zh) 200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1562B (zh) 供料器装置
JP6377752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CN106538088A (zh) 供料器自动更换系统
US4354337A (en)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electrical circuit components
US20100239401A1 (en) Carrier tape feeder for chip mounter
CN103906423A (zh) 盖带剥离方法以及带式供料器
CN104272892B (zh) 自动存储带引导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0556241C (zh) 载带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安装方法
CN101450518A (zh) 载带制作装置,元件插入装置及元件供应装置
CN101869011B (zh) 元件供给方法、表面安装机、送料器及台车
CN104249906B (zh) 吸取机构及采用该吸取机构的贴合装置
CN105519250A (zh) 供料器
CN103262680A (zh) 元件供给装置、电子元件安装机、元件供给方法
KR20140031009A (ko) 전자부품 캐리어 테이프 공급장치 및 전자부품 캐리어 테이프 공급방법
CN104641736A (zh) 散装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KR20150020981A (ko) 필름 공급 및 부착 장치, 이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칩 패키지 제조 장치, 및 반도체 칩 패키지 제조 방법
US3669309A (en) Machines for sequenc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4365189B (zh) 上封带填装装置及带自动设置装置
JP2017027996A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JP6956179B2 (ja) ノズル清掃ユニット自動交換システム
US7475784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removal of a product from a packing system by an electronic unit
CN107926147A (zh) 料带处理方法及料带修复构件
CN102245009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N110301171B (zh) 拼接带管理系统
US6230394B1 (en) X-Y table shield for component placemen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6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