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9532C - 蒸汽蒸煮器 - Google Patents

蒸汽蒸煮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9532C
CN100549532C CNB2005800130004A CN200580013000A CN100549532C CN 100549532 C CN100549532 C CN 100549532C CN B2005800130004 A CNB2005800130004 A CN B2005800130004A CN 200580013000 A CN200580013000 A CN 200580013000A CN 100549532 C CN100549532 C CN 1005495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vaporating kettle
mentioned
heat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13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6970A (zh
Inventor
金子府余则
山本义和
中谷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95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953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F22B1/284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with water in reservo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3/00Parts or accessories of ovens
    • A21B3/04Air-treatment devices for ovens, e.g. regulating humid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78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level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升温装置,使来自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升温;加热室,用来以上述蒸汽升温装置供给的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41)、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以及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蒸发釜(41)的细长的矩形的短边一侧。并且,以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对加热器(42)从蒸发釜(41)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Description

蒸汽蒸煮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蒸煮器以及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利用蒸汽进行食品等被加热物的加热蒸煮的蒸汽蒸煮器,有向蒸箱内送入过热蒸汽的蒸汽蒸煮器(例如可参照特开平8-49854号公报)。该蒸汽蒸煮器具有在蒸发釜内沿垂直平面设置加热器以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以及对由该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过热蒸汽的蒸汽过热器,将上述蒸汽过热器中所产生的过热蒸汽送入蒸箱内进行食品的蒸煮。
但是,上述蒸汽蒸煮器会由于产生蒸汽时沸腾而产生的气泡而无法准确检测蒸发釜内的水位,因此,无法将水位控制在加热器上部附近而不得不在向蒸发釜内预先放入很多水的状态下对水进行加热。因此,上述现有的蒸汽蒸煮器中,其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使过热蒸汽很快生成,因而与微波炉等相比存在着蒸煮时间长的问题。
此外,过去还不曾有过能够满足蒸汽很快生成的要求的蒸汽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过热蒸汽很快生成的、可缩短蒸煮时间的蒸汽蒸煮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蒸汽很快生成的、对于蒸汽蒸煮器等进行加热蒸煮的装置来说是最佳的蒸汽发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的特征是,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升温装置,使来自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升温;加热室,以所述蒸汽升温装置提供的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加热器;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对所述加热器从所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在如上构成的蒸汽蒸煮器中,虽说使蒸发釜内的水位位于比加热器的上部稍高的位置上,可使得蒸发釜内的水量为最少,但在该蒸汽蒸煮器本体倾斜故而蒸发釜倾斜时,若达不到不使加热器从水面向上露出的水位,则不能有效地利用加热器发出的热量,蒸汽的生成也要推迟。为此,在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中,将对上述加热器的露出状态进行判定的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蒸发釜内,以对加热器从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这样一来,能够根据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判定结果,将蒸发釜内的水位保持在加热器在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不会从水面露出的水位上。如上所述,即使上述蒸发釜倾斜,也能够使加热器不会从水面露出而且以加热器进行加热的蒸发釜内的水量尽可能少,可使蒸汽发生装置很快生成蒸汽。此外,还能够防止从水面露出的加热器温度升高而对周边部件产生热应力,使可靠性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是对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以蒸汽升温装置进行升温使之变成过热蒸汽,再将该过热蒸汽送入加热室内对加热室内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因此,使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很快生成蒸汽,可使提供给加热室的过热蒸汽很快生成,缩短蒸煮时间。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的特征是,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所述蒸发釜,其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通过将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的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可检测出蒸发釜在连接设置在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的状态判定元件的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的特征是,设置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是所述蒸发釜的所述细长矩形的短边一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由于将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俯视形状为细长矩形的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短边一侧,因而连接设置在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的状态判定元件的直线是在俯视形状为细长矩形的蒸发釜的长度方向上,因此,能够检测出蒸发釜在该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即,蒸发釜在对加热器从水面露出影响最大的方向上倾斜的程度。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的特征是,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至少一个是水位传感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通过使用水位传感器作为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至少一个,可将上述水位传感器兼用于蒸发釜内的水位的检测和加热器的露出状态的判定,使结构得以简化。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的特征是,所述水位传感器是自加热型热敏电阻。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是使用自加热型热敏电阻作为上述水位传感器,从而根据其在空气中与水中的散热常数的差异来检测水位的,因此,与浮子型水位传感器相比,不存在可动部分、结构简单且能够准确检测水位。作为该实施方式,由于在水温发生变化的产生蒸汽的时候,不仅在水中、即便是在空气中水位传感器也对温度(水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因此,最好是同时使用对水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依据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从上述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判定出水位的有无。
此外,本发明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加热器;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对所述加热器从所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的。
根据如上构成的蒸汽发生装置,使蒸发釜内的水位位于比加热器的上部稍高的位置上,可使得蒸发釜内的水量为最少,但在该蒸汽蒸煮器本体倾斜故而蒸发釜倾斜时,若达不到不使加热器从水面向上露出的水位,则不能有效地利用加热器发出的热量,蒸汽的生成也将推迟。为此,在本发明的蒸汽发生装置中,将对上述加热器的露出状态进行判定的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蒸发釜内,以对加热器从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这样一来,能够依据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判定结果,将蒸发釜内的水位保持在使加热器在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不会从水面露出的水位上。如上所述,即使上述蒸发釜倾斜,也能够使加热器不会从水面露出而且以加热器进行加热的蒸发釜内的水量尽可能少,可使蒸汽很快生成。此外,还能够防止从水面露出的加热器温度升高而对周边部件产生热应力,使可靠性得到提高。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特征是,所述蒸发釜,其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将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的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能够检测出蒸发釜在连接设置在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的状态判定元件的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特征是,设置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是所述蒸发釜的所述细长矩形的短边一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由于将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的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蒸发釜的短边一侧,因而连接设置在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的状态判定元件的直线是在俯视形状大致为细长的矩形的蒸发釜的长度方向上,因此,能够检测出蒸发釜在该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即,蒸发釜在对加热器从水面露出影响最大的方向上倾斜的程度。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至少一个是水位传感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使用水位传感器作为上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至少一个,可将上述水位传感器兼用于蒸发釜内的水位的检测和加热器的露出状态的判定,使结构得以简化。
此外,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特征是,所述水位传感器是自加热型热敏电阻。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是使用自加热型热敏电阻作为上述水位传感器,从而根据其在空气中与水中的散热常数的差异来检测水位的,因此,与浮子型水位传感器相比,不存在可动部分、结构简单且能够准确检测水位。作为该实施方式,由于在水温发生变化的产生蒸汽的时候,不仅在水中、即便是在空气中水位传感器也对温度(水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因此,最好是同时使用对水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依据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从上述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判定出水位的有无。
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能够使过热蒸汽很快生成而缩短蒸煮时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发生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蒸汽很快生成的、对于蒸汽蒸煮器等进行加热蒸煮的装置来说是最佳的蒸汽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上述蒸汽蒸煮器的门打开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展示上述蒸汽蒸煮器的构成的概略构成图。
图4(a)是上述蒸汽蒸煮器的蒸汽发生装置的蒸发釜的俯视图,图4(b)是上述蒸发釜的侧视图。
图5(a)是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V-V向剖视图。
图6是上述蒸汽蒸煮器的控制框图。
图7是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使用其它加热器的蒸发釜的俯视图。
图8是对上述蒸发釜内的分隔板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a)是对气泡附着不到水位传感器上时的水位和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的变化进行展示的图,图9(b)是对气泡可附着到水位传感器上时的水位和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的变化进行展示的图。
图10是对在上述蒸发釜内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与分隔板接触时的状态进行展示的示意图。
图11是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与作为水位传感器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及蒸汽发生装置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1的外观立体图,在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0的正面的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11,在上述外壳10的正面的操作面板11的下侧,设置有以下端的边为轴转动的门12。上述门12的上部设置有把手13,上述门12上设置有耐热玻璃制造的窗口14。
此外,图2是上述蒸汽蒸煮器1的门12打开时的外观立体图,在上述外壳10内设置有长方体形状的加热室20。上述加热室20在面向门12的正面具有开口部20a,加热室20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由不锈钢板形成。此外,上述门12的面向加热室20的一侧由不锈钢板形成。在上述加热室20的周围以及门12的内侧设置有绝热材料(未图示),对加热室2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绝热。
此外,在上述加热室20的底面上放置有不锈钢制造的接盘21,接盘21上可放置用来放置被加热物的不锈钢丝制造的架子24(示于图3)。再有,在上述加热室20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其长度方向大约水平的大致为长方形形状的侧面蒸汽吹出口22(图2中仅示出其中的一个)。
图3是展示上述蒸汽蒸煮器1的基本构成的概略构成图。如图3所示,上述蒸汽蒸煮器1具有:加热室20;用来储存产生蒸汽用的水的水箱30;使由上述水箱30供给的水蒸发的蒸汽发生装置40;对来自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汽进行加热的蒸汽升温装置50;对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和蒸汽升温装置50等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0。
将栅格状的架子24放置在放在上述加热室20内的接盘21上,在该架子24的大约正中放置被加热物90。
此外,设置在水箱30的下部的连接部30a连接在设置在第1给水管31的一端上的漏斗形的进水口31a上。泵35的输入端连接在从上述第1给水管31上分支出来向上方延伸的第2给水管32另一端上,第3给水管33的一端连接在该泵35的输出端上。此外,在从上述第1给水管31上分支出来向上方延伸的水位传感器用管38的上端装设有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再有,从上述第1给水管31上分支出来向上方延伸的大气连通管37的上端连接在后述的排气管道65上。
此外,上述第3给水管33呈垂直设置的部分大致向水平方向弯曲的L形,辅助水箱39连接在第3给水管33的另一端上。第4给水管34的一端连接在上述辅助水箱39的下端上,该第4给水管34的另一端连接在蒸汽发生装置40的下端上。此外,排水阀70的一端连接在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连接了第4给水管34的下端上。此外,排水管71的一端连接在排水阀70的另一端上,排水箱72连接在排水管71的另一端上。上述辅助水箱39的上部通过大气连通管37和排气管道65与大气连通。
一旦将上述水箱30连接好,水箱30内的水便流入大气连通管37内并一直上升到与水箱30的水位相同的位置上为止,与上述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相连的水位传感器用管38的前端是密闭的,因而虽然水位不会上升,但水位传感器用管38的密闭空间内的压力将与水箱30的水位相应地从大气压值开始升高。以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内的压力检测元件(未图示)对该压力的变化进行检测,便可检测出水箱30内的水位。若在泵35静止的过程中进行水位的测定,则可以不需要大气连通管37,但为了防止泵35的抽吸压力直接作用于压力检测元件上而导致水箱30的水位检测精度降低,使用的是具有开放端的大气连通管37。
此外,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具有:下部与第4给水管34的另一端相连的蒸发釜41;设置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底面附近的加热器42;设置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的上部附近的水位传感器43;安装在上述蒸发釜41的上部的蒸汽抽吸喷射器44。并且,在设置在加热室20的侧面的上部的吸入口25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外壳26。可通过设置在上述风扇外壳26内的送风风扇28,将加热室20的蒸汽从吸入口25吸入。被吸入的蒸汽经第1管61和第2管62进入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汽抽吸喷射器44的入口端。上述第1管61大致水平设置,其一端连接在风扇外壳26上。此外,上述第2管62大致垂直设置,其一端连接在第1管61的另一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蒸汽抽吸喷射器44的内喷嘴45的入口端上。
上述蒸汽抽吸喷射器44具有将内喷嘴45的外部包起来的外喷嘴46,内喷嘴45的喷出端与蒸发釜41的内部空间连通。此外,上述蒸汽抽吸喷射器44的外喷嘴46的喷出端连接在第3管63的一端上,蒸汽升温装置50连接在该第3管63的另一端上。
由上述风扇外壳26、第1管61、第2管62、蒸汽抽吸喷射器44、第3管63以及蒸汽升温装置50形成了外部循环路径60。此外,排放通路64的一端连接在设置在上述加热室20的侧面的下部的排放口27上,排放通路64的另一端连接在排气管道65的一端上。在排气管道65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66。在排放通路64的排气管道65一侧外嵌安装有散热器69。此外,形成上述外部循环路径60的第1管61、第2管62的连接部通过排气通路67连接在排气管道65上。在上述排气通路67的第1、第2管61、62连接侧,设置有用来打开和关闭排气通路67的风门68。
此外,上述蒸汽升温装置50在加热室20的顶部的大约正中,具有开口朝下的盘形外壳51、设置在上述盘形外壳51内的第1蒸汽过热器52、以及设置在上述盘形外壳51内的第2蒸汽过热器53。上述盘形外壳51的底面由设置在加热室20的顶面上的金属制造的顶板54形成。上述顶板54上形成有多个顶部蒸汽吹出口55。此外,将上述顶板54的上下两面以涂装等方式加工成暗色。也可以采用通过重复使用可变成暗色的金属材料或暗色的陶瓷成形件形成顶板54。
再有,向加热室20的左右两侧延伸的蒸汽供给通路23(图3中仅示出其中的一个)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上述蒸汽升温装置50上。并且,上述蒸汽供给通路23的另一端沿着加热室20的两个侧面向下延伸,连接在设置在加热室20的两个侧面的下部的侧面蒸汽吹出口22上。
下面,结合图4、图5对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图4(a)是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发釜41的从上方看过去的俯视图,图4(b)是上述蒸发釜41的侧视图。
如图4(a)、(b)所示,蒸发釜41具有:在俯视图上大致为长方形的筒部41a;设置在上述筒部41a的下部的、由朝向正中部位逐渐变低的倾斜面形成的底部41b;设置在上述底部41b的大约正中的给水口41c。上述蒸发釜41的俯视形状的长宽比为1∶2.5,但只要是细长的形状、即长方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即可。为长方形时,其长宽比以1/2为宜,尤以1/2.5为佳,若在1/3以下则更好。
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底部41b附近设置有加热器42,该加热器42由作为U形大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以及作为在该U形的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的内侧设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的U形小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构成。上述加热器42沿着蒸发釜41的筒部41a的侧壁靠近设置,加热器42的外缘与筒部41a的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mm~5mm。此外,加热器42的下缘靠近蒸发釜41的底部41b,加热器42的最下部与蒸发釜41的底部41b的最短距离为2mm~5mm。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使用的是700W的大管径的铠装式加热器,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使用的是300W的小管径的铠装式加热器。上述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具有大致为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42Aa、以及从该弯曲部42Aa的两端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两个直线部42Ab、42Ac。而上述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具有大致为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42Ba、以及从该弯曲部42Ba的两端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两个直线部42Bb、42Bc。上述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的弯曲部42Aa具有由所使用的大管径的铠装式加热器决定的最小曲率半径r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的弯曲部42Ba具有由所使用的小管径的铠装式加热器决定的最小曲率半径r2(<r1)。
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的上部附近、且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的内侧的非发热部(图4(a)的C区域)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3。此外,蒸发釜41内设置有将水位传感器43的四周围起来的横截面呈∏形的分隔板47。由上述分隔板47与蒸发釜41内的侧壁形成了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筒体。上述分隔板47的下端位于比蒸发釜41的底部41b靠上、且比第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A、42B的最下部靠下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上述分隔板47的上端的高度为从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水位传感器43的安装位置的高度的2倍以上。此外,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与水位传感器43相向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8。
上述水位传感器43是自加热型热敏电阻,在水中,相应于20℃~100℃的水的温度检测到的是100℃~140℃这种程度的温度,在空气中,检测到的是大约140℃~150℃左右的温度。并且,是依据温度传感器48所检测到的水的温度对水位传感器43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定,从而判定出水的有无、即水位传感器43的安装位置处是否有水的。
此外,图5(a)是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V-V向剖视图。
如图5(a)、(b)所示,以将内部设置有第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A、42B的蒸发釜41的上部开口盖住的方式安装有蒸汽抽吸喷射器44。从上述蒸汽抽吸喷射器44的内喷嘴45的入口45a流入的流体(蒸汽)从内喷嘴45的喷出口45b喷出,再从外喷嘴46的喷出口46a喷出。此时,由于上述内喷嘴45的喷出端与蒸发釜41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蒸发釜41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将被吸入外喷嘴46的喷出口46a中,与从内喷嘴45的喷出口45b喷出的蒸汽一起从外喷嘴46的喷出口46a喷出。即,蒸发釜41内的水沸腾而产生的100℃、一个气压的饱和蒸汽被抽吸到在外部循环路径60(示于图3)中流通的循环气流中。按照上述蒸汽抽吸喷射器44的构造,可将饱和蒸汽迅速抽吸上来,不会对蒸汽发生装置40内产生压力作用,因此,不会妨碍饱和蒸汽的放出。
下面,对图6所示的蒸汽蒸煮器1的控制框图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80上连接有送风风扇28、第1蒸汽过热器52、第2蒸汽过热器53、风门68、排水阀70、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操作面板11、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水位传感器43、对加热室20(示于图3)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81、对加热室20内的湿度进行检测的湿度传感器82、以及泵35。
上述控制装置80由微计算机和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依据来自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水位传感器43、温度传感器81以及湿度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按照既定的程序对送风风扇28、第1蒸汽过热器52、第2蒸汽过热器53、风门68、排水阀70、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操作面板11以及泵35进行控制。
在如上构成的蒸汽蒸煮器1中,随着按下操作面板11上的电源开关(未图示)将电源接通并对操作面板11进行操作,加热蒸煮的运行便开始。于是,首先,控制装置80将排水阀70关闭,在风门68将排气通路67关闭的状态下使泵35开始运行。由上述泵35从水箱30经第1~第4给水管31~34向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发釜41内给水。之后,当水位传感器43检测到上述蒸发釜41内的水位达到既定水位时,使泵35停止运行而停止给水。
其次,对第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A、42B通电,对放入蒸发釜41内的既定量的水以第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A、42B进行加热。
其次,在第1、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A、42B通电的同时,或者当蒸发釜41内的水的温度达到既定温度时,接通送风风扇28,并对蒸汽升温装置50的第1蒸汽过热器52通电。这样一来,送风风扇28将加热室20内的空气(含有蒸汽)从吸入口25吸入,向外部循环路径60送出空气(含有蒸汽)。由于上述送风风扇28使用的是离心风扇,因而与螺旋浆式风扇相比,能够产生更高的压力。而且,对用作送风风扇28的离心风扇采用直流马达进行驱动而使之高速旋转,可使循环气流达到很高的流速。
其次,当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发釜41内的水沸腾时将产生饱和蒸汽,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在蒸汽抽吸喷射器44处与从外部循环路径60中流通的循环气流汇合。从上述蒸汽抽吸喷射器44中喷出的蒸汽经第3管63高速流入蒸汽升温装置50。
之后,流入上述蒸汽升温装置50的蒸汽被第1蒸汽过热器52加热而成为大约300℃(因蒸煮内容而异)的过热蒸汽。该过热蒸汽的一部分从设置在下侧的顶板54上的多个顶部蒸汽吹出口55向加热室20内的下方喷出。此外,过热蒸汽的另一部分经设置在蒸汽升温装置50的左右两侧的蒸汽供给通路23从加热室20的两个侧面的侧面蒸汽吹出口22喷出。
于是,从上述加热室20的顶部喷出的过热蒸汽强有力地喷向位于正中的被加热物90,并且,从加热室20的左右侧面喷出的过热蒸汽在与接盘21发生碰撞后,边从被加热物90的下方上升边将被加热物90包住。由此,在上述加热室20内形成中间向下吹、外周向上升这样一种形式的对流。并且,对流的蒸汽反复进行这样的循环,即,依次被吸入吸入口25、流经外部循环路径60再次返回加热室20内。
如上所述,能够在上述加热室20内形成过热蒸汽的对流使得加热室20内维持均匀的温度、湿度分布的同时,使来自蒸汽升温装置50的过热蒸汽从顶部蒸汽吹出口55和侧面蒸汽吹出口22喷出,与放置在架子24上的被加热物90高效率地碰撞。由此,利用过热蒸汽的碰撞对被加热物90进行加热。此时,与上述被加热物90的表面接触的过热蒸汽,还能够通过在被加热物90的表面凝结时释放潜热而对被加热物90进行加热。这样一来,能够切实且迅速地将过热蒸汽的大量的热均匀地给予被加热物90的整个面。因此,能够实现加热均匀的烹制效果良好的加热蒸煮。
此外,在上述加热蒸煮的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加热室20内的蒸汽量增加,从量上来说过剩的那部分蒸汽将从排放口27经排放通路64、排气管道65从排气口66排放到外部。此时,以设置在排放通路64中的散热器69对从排放通路64通过的蒸汽进行冷却而使之凝结,从而避免将蒸汽直接排放到外部。通过上述散热器69而凝结在排放通路64内的水,在排放通路64内向下流动而被引向接盘21,在蒸煮结束后与因进行蒸煮而产生的水一起进行处理。
蒸煮结束后,由控制装置80在操作面板11上显示蒸煮结束的信息,还由操作面板11上所设置的蜂鸣器(未图示)发出告示声音。当使用者由此获悉蒸煮结束而将门12打开时,控制装置80可通过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门12打开,从而将排气通路67的风门68立刻打开。这样一来,外部循环路径60的第1管61便通过排气通路67与排气管道65连通,加热室20内的蒸汽被送风风扇28通过吸入口25、第1管61、排气通路67以及排气管道65从排气口66排出。该风门的动作在进行蒸煮的过程中使用者将门12打开时也是一样的。因此,使用者能够安全地将被加热物90从加热室20中取出而避免被蒸汽烫伤。
通过如上所述在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发釜41内的底部41b附近、且大致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加热器42,可使供给到蒸发釜41内的水的水位位于从蒸发釜41的底部41b到加热器42的上部的稍上方的位置上。因此,由于使蒸发釜41内的水位位于从蒸发釜41的底部41b到加热器42的上部的稍上方的位置上从而使水位尽可能低,可使得以加热器42进行加热的蒸发釜41内的水量尽可能少,能够使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使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可使过热蒸汽很快生成,缩短蒸煮时间。特别是,在长时间停止运行后进行最初的加热蒸煮时,不必采取在停止期间进行预热等措施便能够使提供给加热室20的过热蒸汽很快生成,因此,缩短蒸煮时间的效果非常显著。
此外,通过在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俯视形状为细长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为长方形)的蒸发釜41内设置加热器42,将作为该加热器42使用的铠装式加热器(42A、42B)沿蒸发釜41的侧壁设置,可减小被加热器42的外缘围起来的区域的占用面积,提高蒸发釜41内的单位加热器占用底面积(或者水面面积)的加热器功率,而且还能够减小蒸发釜41的俯视形状的面积。因此,提高上述蒸发釜41内的单位加热器占用底面积(或者水面面积)的加热器功率,并且减小蒸发釜41的俯视形状的面积从而使得水量减少,可使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
此外,对于作为上述U形大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以及作为设置在该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的内侧的大致同一平面上的U形小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使弯曲部42Ba的曲率半径为由铠装式加热器的管径等决定的最小曲率半径,从而在向加热器42供给的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可使得被直径不同的两种铠装式加热器构成的加热器42的外缘围起来的区域的占用面积小到能够使蒸发釜41内的单位加热器占用底面积(或者水面面积)的加热器功率达到最高。提高蒸发釜41内的单位加热器占用底面积(或者水面面积)的加热器功率,可使上述蒸汽发生装置更快地生成蒸汽。此外,以控制装置80对上述大功率(700W)的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与小功率(300W)的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的通电进行切换,便能够通过它们的组合对为产生蒸汽而输入的功率进行控制,产生出与蒸煮内容相应的蒸汽。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1,如图4所示,由于将隔开水位传感器43与加热器42的分隔板47设置在蒸发釜41内,以防止产生蒸汽时产生的气泡进入到分隔板47内,因而即使蒸发釜41内的水位降低到水位传感器43的安装位置以下,所产生的气泡也不会与水位传感器43接触,可防止产生的气泡导致水位传感器43发生误检测,能够可靠地把握蒸发釜41内的水位。因此,上述控制装置80能够依据水位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对泵35和加热器42进行控制以防止空烧,而且还能够依据水位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控制以加热器42进行加热的蒸发釜41内的水量达到尽可能少,使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
因此,使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可使向加热室供给的过热蒸汽很快生成,缩短蒸煮时间。
此外,图8是对上述蒸发釜内的分隔板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8中,HSt是从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分隔板47的上端的高度,Hhi是从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水位的上限的高度,Hlow是从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水位传感器43将判断为无水位的水位的高度,HSb是从分隔板47的下端到加热器42的最下部的高度。
通过使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分隔板47的上端的高度Hst为从加热器42的最下部到水位上限的高度Hhi的约2倍以上,可使得蒸汽产生时蒸发釜41内产生的气泡达不到分隔板47的上端,使气泡无法越过分隔板47进入到分隔板47的内侧、即水位传感器43一侧。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产生的气泡导致水位传感器43发生误检测。
此外,通过确保从上述分隔板47的下端到加热器42的最下部的高度HSb,即,确保蒸汽发生装置40的分隔板47的下端在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的最下部以下,可使得蒸汽产生时蒸发釜41内产生的气泡到不了分隔板47的下端,使气泡无法从分隔板47的下侧进入到分隔板47的内侧即水位传感器43一侧。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产生蒸汽时产生的气泡导致水位传感器43发生误检测。
图9(a)展示的是气泡附着不到水位传感器43上时的水位和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的变化,图9(b)展示的是气泡可附着到水位传感器43上时的水位和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的变化。如图9(a)所示,由于将上述分隔板47设置在蒸发釜41内而形成气泡无法附着到水位传感器43上的结构,因而在水位到达下限时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而变成反映无水时的值。而当泵35(示于图3)工作,向蒸发釜41内补给水而水位到达上限时,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将变成反映有水时的值。相对于此,若没有分隔板,则如图9(b)所示,尽管处于水浸润不到水位传感器43的水位,但由于气泡会附着到水位传感器43上,因而会导致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紊乱,无法恰当地进行水的补给。
此外,通过将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分隔板47与水位传感器43隔开一段距离设置在蒸发釜41内,可避免在水位下降到水位传感器43以下时,水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附着到水位传感器43的表面与分隔板47的内壁面之间,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水位传感器43发生误检测。
此外,通过将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加热器42与分隔板47隔开一段距离设置在蒸发釜41内,可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即,例如如图10所示,在加热器(图10中为42B)与分隔板47的外壁面接触的状态下产生蒸汽时所产生的气泡被夹在加热器(42B)与分隔板47之间,该气泡变大而从分隔板47的下部进入到分隔板47内。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产生蒸汽时产生的气泡导致水位传感器43发生误检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1中,虽说使蒸发釜41内的水位位于比加热器42的上部稍高的位置可使得蒸发釜41内的水量达到最少,但当该蒸汽蒸煮器1的本体倾斜故而蒸发釜41倾斜时,若达不到不使加热器42从水面向上露出的水位,则不能有效地利用加热器42发出的热量,蒸汽的生成也将推迟。为此,在上述蒸汽蒸煮器1中,将作为对加热器42的露出状态进行判定的状态判定元件的一个例子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蒸发釜41内,以对加热器42从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例如,在产生蒸汽时蒸发釜41发生倾斜,水位传感器43一侧的位置变低、温度传感器48一侧的位置变高,水位传感器43位于水中,温度传感器48位于空气中的场合,水位传感器43的检测温度将约为100℃,温度传感器48因受到加热器42加热其检测温度将达到100℃以上。由此可得知蒸发釜41发生了倾斜,可得知正处于加热器42的温度传感器48一侧从水面露出的状态。而在产生蒸汽时蒸发釜41发生倾斜,水位传感器43一侧的位置变高、温度传感器48一侧的位置变低,水位传感器43位于空气中,温度传感器48位于水中的场合,水位传感器43的检测温度将变成要被判断为无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48的检测温度在100℃以下。由此可得知蒸发釜41发生了倾斜,可得知正处于加热器42的水位传感器43一侧从水面露出的状态。
如上所述,依据利用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定的结果,控制装置80对泵35进行控制,使得蒸发釜41内的水位保持不使加热器42在上述蒸发釜内的水中从水面露出的水位。因此,即便是像一般家庭厨房那样安装位置并非水平而蒸发釜41多少有些倾斜的情况下,加热器42也不会从水面露出,并且能够使以加热器42进行加热的蒸发釜41内的水量尽可能少,使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此外,还能够避免从水面露出的加热器42的温度升高而对周边零部件产生热应力。
因此,使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很快生成蒸汽,可使向加热室20供给的过热蒸汽很快生成,缩短蒸煮时间。
此外,通过将作为对上述加热器42的露出状态进行判定的状态判定元件的一个例子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俯视形状为细长矩形的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可检测出蒸发釜41在连接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的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再有,由于将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短边一侧,因而连接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的直线是在蒸发釜41的长度方向上,因此,能够检测出蒸发釜41在该直线所在的垂直平面上的倾斜程度,即,蒸发釜41在对加热器42在上述蒸发釜41内的水中从水面露出影响最大的方向上倾斜的程度。
此外,通过使用水位传感器43作为对上述加热器42的露出状态进行判定的状态判定元件之一,可将水位传感器43兼用于蒸发釜41内的水位的检测以及加热器42的露出状态的判定(即蒸发釜的倾斜),使结构得以简化。
此外,使用自加热型热敏电阻作为上述水位传感器43,便可利用其在空气中和水中的散热常数的差异来检测水位,因此,与浮子型水位传感器相比,不存在可动部分、结构简单且能够准确检测水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蒸汽蒸煮器1中,产生蒸汽时,不仅在水中、而且在空气中水位传感器43也对温度(水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因此,是同时使用对水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8,并依据该温度传感器48检测到的水温从作为上述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判定出水位的有无的。
图11展示的是温度传感器48检测到的水温与作为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图11中,横轴表示温度传感器48检测到的水温(蒸汽温度)[℃],纵轴表示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
如图11所示,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所检测到的温度,无论在水中还是在空气中均与温度传感器48所检测到的水温(蒸汽温度)的上升一起逐渐上升。对于用来判别作为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所检测到的温度究竟是水中温度还是空气中温度的基准值,上述控制装置80依据温度传感器48检测到的水温(蒸汽温度)决定。控制装置80依据该基准值对作为水位传感器43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定,从而判断出水位传感器43是在水中还是在空气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铠装式加热器,但也可以使用具有加热平面的筒式加热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40中使用的是具有作为U形大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1蒸汽发生加热器42A、以及作为设置在其内侧的U形小管径铠装式加热器的第2蒸汽发生加热器42B的加热器42,但加热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优选地是设置在蒸发釜内的底部附近的、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加热器。
例如,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加热器90的形状。该加热器90如图7所示,是具有直线部90a、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90b、直线部90c、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90d、直线部90e、曲率半径小于弯曲部90b、90d的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90f、以及直线部90g的铠装式加热器。上述位于内侧的半圆弧形状的弯曲部90f的曲率半径r3是铠装式加热器的最小曲率半径。其中,虽然直线部90g的一部分是位于弯曲部90d的下方的,但只要加热器90的主要部分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

Claims (3)

1.一种蒸汽蒸煮器,其特征是,
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升温装置,使来自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升温;加热室,以所述蒸汽升温装置提供的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的底面附近的加热器;多个状态判定元件,设置在所述蒸发釜内,用于对所述加热器从所述蒸发釜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是作为水位传感器的自加热型热敏电阻,和检测所述蒸发釜内的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自加热型热敏电阻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侧附近、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两个侧面上,
具有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以及所述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检测出的温度,判定所述自加热型热敏电阻是位于水中还是位于空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蒸煮器,其特征是,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所述蒸发釜,其俯视形状为细长的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蒸煮器,其特征是,
设置所述多个状态判定元件的所述蒸发釜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是所述蒸发釜的所述细长矩形的短边一侧。
CNB2005800130004A 2004-02-27 2005-02-23 蒸汽蒸煮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5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3646A JP3722820B2 (ja) 2004-02-27 2004-02-27 蒸気調理器
JP053646/2004 2004-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970A CN1946970A (zh) 2007-04-11
CN100549532C true CN100549532C (zh) 2009-10-14

Family

ID=34908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300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532C (zh) 2004-02-27 2005-02-23 蒸汽蒸煮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09204B2 (zh)
EP (1) EP1731840A1 (zh)
JP (1) JP3722820B2 (zh)
CN (1) CN100549532C (zh)
WO (1) WO20050833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2153Y (zh) * 2006-01-11 2007-02-21 王冬雷 一种带有过热蒸汽的多功能微波炉
DE102007007354B4 (de) 2006-02-20 2013-10-10 Lg Electronics Inc. Wäschetrockner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US7730568B2 (en) 2006-06-09 2010-06-08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moval of scale and sludge in a steam generator of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7941885B2 (en) 2006-06-09 2011-05-17 Whirlpool Corporation Steam washing machine operation method having dry spin pre-wash
US7765628B2 (en) 2006-06-09 2010-08-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Steam washing machine operation method having a dual speed spin pre-wash
KR100830514B1 (ko) * 2006-06-12 2008-05-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7681418B2 (en) 2006-08-15 2010-03-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ter supply control for a steam generator of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US7886392B2 (en) 2006-08-15 2011-02-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sanitizing a fabric load with steam in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7665332B2 (en) 2006-08-15 2010-02-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Steam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with exhaust
US7707859B2 (en) 2006-08-15 2010-05-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ter supply control for a steam generator of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7841219B2 (en) 2006-08-15 2010-11-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ing appliance utilizing steam
US7753009B2 (en) 2006-10-19 2010-07-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sher with bio prevention cycle
JP4311688B2 (ja) * 2006-11-02 2009-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気蒸気希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KR100824006B1 (ko) * 2006-12-29 2008-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팀 오븐의 스팀 발생장치
KR101059818B1 (ko) * 2007-01-08 2011-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팀발생기와 이를 갖는 조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393183B2 (en) 2007-05-07 2013-03-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and associated steam operations
JP4444313B2 (ja) 2007-06-27 2010-03-31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US9295354B2 (en) 2007-07-31 2016-03-2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king food such as rice
US7905119B2 (en) 2007-08-31 2011-03-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with steam generator having a variable thermal output
US7966683B2 (en) 2007-08-31 2011-06-28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am generator in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7861343B2 (en) 2007-08-31 2011-01-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am generator in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US8555676B2 (en) 2007-08-31 2013-10-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with steam backflow device
US8555675B2 (en) 2007-08-31 2013-10-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with steam backflow device
US8037565B2 (en) 2007-08-31 2011-10-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abnormality in a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having a steam generator
US7918109B2 (en) 2007-08-31 2011-04-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bric Treatment appliance with steam generator having a variable thermal output
US7690062B2 (en) 2007-08-31 2010-04-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leaning a steam generator
NL2001690C2 (en) * 2008-06-16 2009-12-17 Otter Controls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team, and heating element for use in such a device.
JP4435246B2 (ja) * 2008-06-26 2010-03-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装置及び加熱調理器
DE102008056324B4 (de) 2008-11-07 2016-07-07 Rational Ag Verfahren zur Nachbefüllung eines Dampfgenerators mit Wasser, Dampfgenerator dafür und Gargerät damit
JP5243608B2 (ja) * 2009-07-30 2013-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02834671B (zh) * 2010-04-28 2015-05-20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1943394B (zh) * 2010-08-25 2013-07-10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装置及家用电蒸箱
JP2012139461A (ja) * 2011-01-06 2012-07-26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ケトル
EP2606776B1 (en) * 2011-12-23 2014-05-21 Katrin Schmidt Pressurized steam cooker
KR101931364B1 (ko) * 2012-08-30 2018-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팀발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리기기
JP6010764B2 (ja) * 2013-03-13 2016-10-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装置
WO2014190274A1 (en) 2013-05-23 2014-11-27 Duke Manufacturing Co. Food pr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918112B2 (en) 2013-05-23 2021-02-16 Duke Manufacturing Co. Dough pr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357787B2 (en) 2013-06-27 2016-06-07 Middleby Marshall Holdings Llc Forced moisture evacuation for rapid baking
CN10468801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高耀宗 家用电热式汽化加热器
FR3037493B1 (fr) * 2015-06-16 2018-10-26 Seb S.A. Accessoire cuiseur vapeur pour chauffer et/ou cuire a la vapeur des aliments contenus dans un recipient
US20170095105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Joseph R. Clark Mini steam generator for cooking food, modular cooking appliance, and modular food preparation station
EP3397903A1 (en) * 2015-12-29 2018-11-07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An oven comprising a water tank
DE102016215650A1 (de) * 2016-08-19 2018-02-22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argerät
CN106377169B (zh) * 2016-10-31 2019-03-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电蒸箱积水处理结构
KR102440485B1 (ko) * 2017-05-25 2022-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팀 조리 기기
CN113647800B (zh) * 2017-05-25 2022-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蒸汽烹调器
CN107726288A (zh) * 2017-09-23 2018-02-23 南京律智诚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锅炉节能装置
JP7153902B2 (ja) * 2018-05-10 2022-10-17 株式会社幸和電熱計器 流体加熱装置
CN112438608B (zh) * 2019-08-29 2022-02-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箱水位测量装置
CN114129073B (zh) * 2020-09-03 2023-06-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缺水检测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83A (zh) * 1992-05-26 1994-05-11 沃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烹调设备
CN2172065Y (zh) * 1993-10-06 1994-07-20 喻志坚 家庭用电蒸汽炉
JP2000266302A (ja) * 1999-03-17 2000-09-29 Shokuhin Sangyo Denshi Riyo Gijutsu Kenkyu Kumiai 蒸気発生器
JP2002153380A (ja) * 2000-11-17 2002-05-28 Nakanishi Mfg Co Ltd 調理加熱装置
CN1413545A (zh) * 2001-10-26 2003-04-30 汉悦厨具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的食品蒸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8758U (zh) * 1980-05-16 1981-12-14
JPS6044701A (ja) * 1983-08-20 1985-03-09 小幡 福治 電熱ボイラ−
JPS6095522U (ja) * 1983-12-07 1985-06-2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液面レベル検出装置
US5182925A (en) * 1991-05-13 1993-02-02 Mile High Equipment Company Integrally formed, modular ice cuber having a stainless steel evaporator and microcontroller
US5458050A (en) * 1993-03-01 1995-10-17 Su; Johnson Multi-purpose cooker
US5400701A (en) * 1994-01-12 1995-03-28 Sham; John C. K. Steam cooking appliance
JP2897645B2 (ja) 1994-08-04 1999-05-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EP0952400B1 (en) 1996-09-03 2003-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JPH10110903A (ja) * 1996-10-09 1998-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水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液体容器
US6310322B1 (en) * 2000-05-05 2001-10-30 Raymond Industrial Limited Heated roller and heated roller assembly
US6389959B1 (en) * 2001-07-27 2002-05-21 Harold E. Robertson Multipurpose grill
JP3533457B2 (ja) * 2001-08-07 2004-05-31 株式会社メタルテック 液面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83A (zh) * 1992-05-26 1994-05-11 沃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烹调设备
CN2172065Y (zh) * 1993-10-06 1994-07-20 喻志坚 家庭用电蒸汽炉
JP2000266302A (ja) * 1999-03-17 2000-09-29 Shokuhin Sangyo Denshi Riyo Gijutsu Kenkyu Kumiai 蒸気発生器
JP2002153380A (ja) * 2000-11-17 2002-05-28 Nakanishi Mfg Co Ltd 調理加熱装置
CN1413545A (zh) * 2001-10-26 2003-04-30 汉悦厨具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的食品蒸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09204B2 (en) 2012-02-07
JP2005241191A (ja) 2005-09-08
JP3722820B2 (ja) 2005-11-30
US20080229936A1 (en) 2008-09-25
CN1946970A (zh) 2007-04-11
WO2005083328A1 (ja) 2005-09-09
EP1731840A1 (en)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9532C (zh) 蒸汽蒸煮器
CN100431452C (zh) 蒸汽蒸煮器
CN100459913C (zh) 蒸汽蒸煮器
CN100477944C (zh) 蒸汽烹调器
US9173408B2 (en) Heating cooker
CN100523621C (zh) 蒸汽烹调器
US8161870B2 (en) Heating cooker
CN101454614B (zh) 加热烹调器
US20070187388A1 (en)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and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JP532930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405315B2 (ja) 蒸気調理器
JP4421952B2 (ja) 蒸気調理器
JP464100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5241190A (ja) 蒸気調理器および蒸気発生装置
JP4405318B2 (ja) 蒸気調理器
JP2006284015A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蒸気発生装置
JP4191064B2 (ja) 蒸気調理器
CN101404836A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JP4405319B2 (ja) 蒸気調理器
JP2007032982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