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8683C - 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8683C
CN100528683C CNB2005101173278A CN200510117327A CN100528683C CN 100528683 C CN100528683 C CN 100528683C CN B2005101173278 A CNB2005101173278 A CN B2005101173278A CN 200510117327 A CN200510117327 A CN 200510117327A CN 100528683 C CN100528683 C CN 1005286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shaft
support component
electrical bicycle
pair
stor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7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5959A (zh
Inventor
冈本郁夫
平田敏树
胡鸣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86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868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80Accessories, e.g. power sour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M6/90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心降低并且零件布局变得紧凑的电动自行车。在电动自行车(10)的后轮(12)上设置电动马达(65),并且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上部设置用于支撑蓄电池(46)底部的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而且,下管(22)的后端部和支撑后轮(12)的后臂(53)的前端部连结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上。另外,用具有侧面部(31)、(32)和连接侧面部(31)、(32)的前面部(33)并且俯视为“コ”字形状的部件构成曲柄轴支撑部件(30),踏板曲柄轴(61)的两端部被侧面部(31)、(32)支撑。另外,支架(55)的支撑轴(55b)、后臂(53)的连接轴(53c)以及安装片(36)架设在侧面部(31)、(32)之间。

Description

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踏板曲柄部分和电动马达的电动自行车,其中,踏板曲柄部分用于输入驱动力;电动马达用于产生驱动力。
背景技术
以往应用的是具有踏板曲柄部分和电动马达的电动自行车,其中,踏板曲柄部分用于驾驶者输入驱动力;电动马达用于产生驾驶者输入的驱动力以外的驱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电动自行车中,在车体的中央下部一侧部分,具有踏板曲柄部分和电动马达等的动力单元通过金属板制的装配件而被下管和座管的支撑着。另外,左右一对后下叉从装配件开始向后方延伸,后下叉的后端和座管的上端通过左右一对后上叉连接。而且,用于安装蓄电池的下部的杯状的箱体通过小螺钉安装在装配件的上表面。
专利文献1:专利第3622020号公报。
由于安装在这样的电动自行车上的蓄电池的重量大,所以蓄电池最好设置在车体的重心附近。但是,在所述的以往的电动自行车中,由于蓄电池通过装配件设置在动力部分的上方,所以虽然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位于重心的附近,但是由于在蓄电池和动力部分之间设置装配件,所以蓄电池的位置相应升高。因此,由于电动自行车的重心变为较高位置并且零件数量增多,致使电动自行车整体的低重心化以及零件布局的紧凑化受到了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应对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重心降低并且零件布局变得紧凑的电动自行车。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特征为:具有踏板曲柄部、电动马达以及蓄电池,其中,踏板曲柄部具有踏板曲柄轴和支撑踏板曲柄轴的曲柄轴支撑部件并用于输入驱动力,电动马达用于对前轮、后轮中的至少一个产生驱动力,蓄电池用于驱动电动马达;在电动自行车的车体上离开踏板曲柄部的预定部分安装电动马达,并且在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上部设置用于支撑蓄电池底部的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
在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中,使曲柄轴支撑部件直接支撑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其中,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蓄电池;曲柄轴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踏板曲柄轴。因此,可以使蓄电池尽可能接近踏板曲柄轴配置。即,可以在踏板曲柄轴的上方尽可能低的位置上配置蓄电池,并且踏板曲柄轴位于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心。由此,可以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低重心化以及零件布局的紧凑化。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其他特征为:下管的前端连结在支撑转向轴的头管上,下管的后端部连结在曲柄轴支撑部件上。由此,曲柄轴支撑部件由于连接在构成车体主框架的下管上而得以坚固的固定,并从而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这种情况下的下管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也可以由两个部件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通过链条驱动后轮的驱动链轮连结在踏板曲柄轴的一端部,踏板曲柄轴从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侧面向外侧延伸,并且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部框架连结在下管的后端一侧部分,一对后部框架中的一个后部框架按照从链轮的外周的前部开始保持预定的间隔覆盖其上部的方式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从上方向下俯视电动自行车的话,链轮被后部框架覆盖。另外,后部框架位于蓄电池的侧面一侧。因此,避免了后部框架向车体的横向方向突出,可以使电动自行车在横向方向上紧凑。另外,链轮以及蓄电池受到后部框架的保护。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用配置在车体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一个部件构成下管,并且按照与下管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式将横梁部件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固定在下管的后部,并使一对后部框架的端部分别连结在横梁部件的两端部。由此,由于左右一对后部框架连结在一个下管上,所以可以实现结构简化以及轻量化。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支撑后轮的后臂的前端部固定在曲柄轴支撑部件上。由此,由于将曲柄轴支撑部件固定在后臂上,所以曲柄轴支撑部件得以坚固的固定,并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支架通过以支撑轴为中心旋转可以在使车体维持站立状态的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该支架的支撑轴安装在曲柄轴支撑部件上。作为这种情况下的支架,可以由一根棒状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分岔为两股的棒状的部件构成。另外,支撑轴可以设置在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侧面,也可以架设在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内部来设置。在将支撑轴架设在曲柄轴支撑部件内部的情况下,通过由支撑轴对支架进行轴支撑,使得曲柄轴支撑部件可以坚固地固定,从而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曲柄轴支撑部件由具有左右一对侧面部以及连接两个侧面部的前面部并且俯视为“コ”字形状的部件构成,踏板曲柄轴的两端部在分别贯穿侧面部的状态下受到两个侧面部的支撑。由此,由于使曲柄轴支撑部件为“コ”字形状的部件并用左右一对侧面部分别支撑踏板曲柄轴的两端部,所以尽管曲柄轴支撑部件重量变轻,但仍可以坚固地支撑踏板曲柄轴。另外,在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两个侧面部之间除踏板曲柄轴之外还架设了后臂或支架的轴部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下管的后端部在与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前面部交叉状态下与其相连结。由此,可以用简单的构造将下管坚固地连结在曲柄轴支撑部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下管的后端部与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前面部正交。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用左右一对臂部和连接两个臂部前端的连接轴构成后臂,连接轴配置在曲柄轴支撑部件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使后臂的后端可以自由摆动,并使后臂的连接轴被轴支撑在一对侧面部上。由此,通过对后臂的连接轴进行轴支撑,使得曲柄轴支撑部件变得坚固,从而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另外,通过使曲柄轴支撑部件为“コ”字形状的部件并用左右一对侧面部轴支撑后臂的连接轴,尽管曲柄轴支撑部件重量变轻,仍可以坚固地支撑后臂。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支架通过以支撑轴为中心旋转可以在使车体维持站立状态的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使支架的支撑轴轴支撑在曲柄轴支撑部件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并且使支架的前端可以自由摆动。由此,通过对支架的支撑轴进行轴支撑,可以坚固地固定曲柄轴支撑部件,从而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另外,通过使曲柄轴支撑部件为“コ”字形状的部件并用左右一对侧面部对支架的支撑轴进行轴支撑,尽管曲柄轴支撑部件重量变轻,但仍可以坚固地支撑支架。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在结构上的另外的其他特征为:支架的支撑轴配置在比安装所述后臂的连接轴的部分低的位置上并且与所述后臂的连接轴在上下方向上并列,所述后臂位于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由此,可以紧凑地安装后臂和支架,使之互相不发生干涉并且可以自由摆动。
设置用于将所述支架向后退位置偏置的弹性装置,并且在使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架设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限制所述支架进一步向后退位置一侧移动。由此,通过架设限制手段,曲柄支撑部件变得坚固,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电动自行车的上部一侧部分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车体的框架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曲柄轴支撑部件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曲柄轴支撑部件的背视图;
图8是表示从斜前方观察电动自行车主要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斜下方观察电动自行车主要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蓄电池容纳部分设置蓄电池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蓄电池容纳部分设置了蓄电池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从下方观察电动自行车主要部件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支架的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运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该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自行车10。该电动自行车10具有由前轮11和后轮12构成的一对车轮以及安装一对车轮的车体10a。而且,如图2所示,车把14安装在构成车体10a的前部一侧部分的前部罩体13的上方。另外,车灯15设置在前部罩体13前面的上下方向以及横向方向的中央位置上。而且,在构成车体10a的后部一侧部分的后部罩体16的上面形成有座位17,在车体10a的后部罩体16的前部一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驾驶者输入驱动力的踏板曲柄部18。
前轮11被可旋转地支承于下方分岔为两股的前叉19的下端部。即,前叉19的两个下端部将前轮11的中心轴11a的两侧部分可旋转地支承着,由此,前轮11可以以中心轴11a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在前叉19的上端部配置有头管21。如图3所示,该头管21连结在构成车体10a的主体部分的下管22的前端(上端)。该头管22位于对前部罩体13和后部罩体16进行连接的连接罩体23的内部。
而且,在头管21内,以可沿圆周方向旋转的状态安装有转向轴(没有图示),转向轴的下端部连接在前叉19的上端中央部分上。另外,转向轴的上部从头管21的上端向上方突出,车把14连结在该上端上。因此,通过操作车把14使转向轴在轴系方向上旋转,使得前轮11根据转向轴的旋转量向左右改变方向。
另外,在车把14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手柄24a、24b。手柄24a设置为在轴系方向上可以旋转的状态,除了作为用于手握的把持部来使用以外还构成加速操作部件,用于调节后述的电动马达65的旋转速度。而且,手柄24b固定在车把14上并作为用于手握的把持部来使用。另外,制动手柄25a、25b设置在手柄24a、24b附近,分别以远离手柄24a、24b的方式被加力,并且通过被拉向手柄24a、24b一侧来抑制前轮11和后轮12的旋转。
而且,在车把14内的手柄24a附近设置有电位计26,用于检测手柄24a的旋转操作量。另外,在制动手柄25a、25b上连接有制动开关27a、27b,分别对制动手柄25a、25b的操作进行检测。前部罩体13通过用多个螺钉固定后罩部13a和前罩部13b而被构成并在内部形成空间部分,其中后罩部13a构成后面,前罩部13b构成前面。而且,在该空间部分内,除了头管21、下管22的一部分以及转向轴之外,还设置有对电动自行车具有的驱动系统进行电气控制的控制器以及电源开关等(没有图示)。
另外,前端部(上端部)连结在头管21上的下管22从与头管21的连结部开始向斜后下方延伸,之后弯曲并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而且,在下管22的后端部上安装有曲柄轴支撑部件30。该曲柄轴支撑部件30如图4至图7所示那样构成。即,曲柄轴支撑部件30具有左右一对侧面部31、32和连接侧面部31、32的前部的前面部33。而且,在两个侧面部31、32的上部的前部一侧部分上,架设着用于安装后述的踏板曲柄轴61的支撑筒部34,在两个侧面部31、32的后方下部一侧部分上,架设着加强棒35。
侧面部31、32是通过相对配置同样形状的板体而形成的,其前端缘部和下端缘部大致形成直线状。而且,在下端缘部的后端一侧部分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小的突出部31a、32a,在其附近固定有加强棒35。此外,侧面部31、32的后端缘部形成为下部一侧部分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31b、32b,上部一侧部分形成比下部一侧部分凹入的曲线形状。而且,向在突出部31b、32b的上部架设斜后下方突出的安装片36。该安装片36的后端越来越细,在该后端形成上下贯通的安装孔36a。
而且,对于侧面部31、32的上端缘部来说,其前部一侧形成为用于固定支撑筒部34的半圆形的凹部,后部一侧形成向斜后上方延伸的支撑片31c、32c。另外,弹簧结合栓37安装在侧面部32的外侧面的后部一侧部分上。而且,在侧面部31、32的突出部分31b、32b、以及侧面部31、32上部稍微靠后的部分上分别设置了安装用孔38a、38b,在这以外的预定的部分上还设置了其他三个孔。另外,前面部33形成为纵长的四方形,下部一侧部分为了固定下管22的后端而形成被固定部33a,在上部一侧部分形成圆形的孔部33b。
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短棒状的横梁部件41按照与下管22正交的方式水平固定在下管22的后部一侧部分的上部。而且,一对后部框架42a、42b连接在横梁部件41的两端上,并且在后部罩体16内向斜后上方延伸。该一对后部框架42a、42b保持预定的间距来配置,其两个后端通过板状的连接部件42c被连结起来。
而且,长度不同的管状的架设部件43a、43b保持间距并分别连接在两个后部框架42a、42b的上表面(参照图3)。该架设部件43a、43b的上端部的高度被设为相同高度,其上端部上连结着座位横杆44。该座位横杆44形成为俯视为U字的形状,U字形状的弯曲部分位于电动自行车10的前部一侧,并且连接在架设部件43a、43b的上端。
另外,辅助座位横杆44b的端部通过连接部件44a分别连接在座位横杆44的两个后端,辅助座位横杆44b形成为俯视大致为U字的形状。因此,通过座位横杆44和辅助座位横杆44b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为椭圆形的框架部。而且,连接部件45的一侧部分固定在座位横杆44的前端,其中连接部件45用于将座位17铰链连接在座位横杆44上。
另外,用于支撑蓄电池46的蓄电池容纳部分47按照底部比上部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安装在一对后部框架42a、42b之间的下部一侧部分上。该蓄电池容纳部分47由倾斜导向部分47a和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构成。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由设置在倾斜导向部分47a下端的高度低的箱状体构成,并被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支撑片31c、32c所支撑。
另外,在座位横杆44的前端一侧部分上架设支撑片48,在座位横杆44的中央下端部分上安装限制部件48a,该限制部件48与蓄电池46的前面上部接触并且和倾斜导向部分47a一起限制蓄电池46在前后方向上的摇摆。如图10所示,通过使蓄电池46沿着倾斜导向部分47a从上方向斜下方滑下从而使之安装在蓄电池容纳部分47内。在该蓄电池46的上部设置把手46a,其可以在蓄电池46的后部一侧的上端缘和上方之间旋转。使蓄电池46移动时,使该把手46a向上方旋转并用手抓持进行操作。然后,蓄电池46安装在蓄电池容纳部分47中,变为如图11所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蓄电池46的下端部进入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内,防止了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偏移。另外,通过倾斜导向部分47a和限制部件48a防止了蓄电池46的上部一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偏移。另外,支撑板49设置在座位横杆44上与蓄电池46的两个侧面对应的部分上,通过该支撑板49防止了蓄电池46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
另外,在后部框架42a、42b的后端部固定有箱状的容纳部分51。容纳部分51由容纳部分下部51a和容纳部分上部51b构成,其中,容纳部分下部51a位于比后部框架42a、42b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容纳部分上部51b位于比后部框架42a、42b的上表面高的位置。虽然容纳部分下部51a和容纳部分上部51b设定为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但是容纳部分下部51a的宽度设定为比容纳部分上部51b的宽度小。在该容纳部分51和蓄电池容纳部分47之间通过倾斜导向部分47a进行划分。于是,蓄电池容纳部分47、容纳部分51、后部框架42a、42b以及座位横杆44等被后部罩体16覆盖,并如图1所示不能从外部看见。
另外,在座位17的下面的前端部固定着连接部件45的另一侧部分,座位17可以以连接部件45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在倾斜导向部分47a的上面中央部分和座位17下面的与倾斜导向部分47a的上面中央部分正对的部分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没有图示)。该锁定机构按照通过将座位17压向座位横杆44而上锁并通过钥匙的操作而开锁的方式构成。另外,在座位横杆44上安装支撑板49的部分的外侧部分上安装装配件52a,通过该装配件52a设置充电用的插接件52。该插接件52被设置成可以与蓄电池容纳部分47上设置的蓄电池46连接来进行充电。
另外,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安装用孔38b上,连结着向后方延伸的后臂53。如图12所示,该后臂53是通过用连接轴53c连接一对臂部53a、53b的基端部(前端部)而构成的。臂部53a、53b的基端部排列在连接轴53c的轴方向上并按照与连接轴53c大致正交的方式连接,后部一侧按照分别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曲,之后变为平行并向后延伸。于是,连接轴53c通过安装用孔38b架设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侧面部31、32上。
另外,在臂部53a、53b的后端部上,可以旋转地支承着后轮12的中心轴12a的两侧部分。由此,后轮12可以以中心轴12a为中心进行旋转。另外,后减震器54分别架设在臂部53a、53b的后端上部一侧部分和后部框架42a、42b的大致中央部分之间。通过该减震器54的伸缩,使得后臂53的后端一侧部分被摆动自如地支撑着。
另外,如图13所示,支架55安装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安装用孔38a上,并且可以在下方和后方的大致水平方向之间进行旋转。该支架55由支架主体55a、支撑轴55b、连接部分55c以及脚蹬部分55d构成,其中,支架主体55a由形成为大致为U字形状的一对脚构成;支撑轴55b安装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上;连接部分55c连接支架主体55a的中央部分(弯曲部分)和支撑轴55b的轴方向的中央部分;脚蹬部分55d设置在支架主体55a的一侧的外侧面的下部一侧部分上。
于是,支架55通过安装用孔38a将支撑轴55b的两端架设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侧面部31、32上而被旋转自如地安装着,当进行从上方旋转到下方的操作时,脚蹬部分55d被驾驶者的脚踩蹬。另外,在支架主体55a的一个外侧面的上部一侧部分设置有弹簧结合栓56,在该弹簧结合栓56和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弹簧结合栓37之间架设有作为本发明的弹性装置的弹簧部件57。通过该弹簧部件57,使得支架55被向上方偏置。
通过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加强棒35可以防止支架本体55a旋转到比图13中实线表示的位置靠前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由于弹簧部件57将支架55向前方上部偏置,所以支架主体55a在该位置上维持静止状态。另外,在安装片36下面的后端的安装孔36a上,通过弹簧安装有制动器58,通过该制动器58可以防止支架主体55a旋转到比图13中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高的位置上。本发明的限制装置通过该制动58和安装片36构成。
另外,在踏板曲柄部18所配有的曲柄轴61上固定有链轮62,在该链轮62和后轮12具有的链轮之间架设有链条63。因此,通过驾驶者用脚使踏板64旋转,从而由人力产生的驱动力从踏板曲柄部18经过链条63传送到后轮12。如图12所示,链轮62安装在后部框架42a的正下方的位置上,因此,链轮62和链条63受到后部框架42a的保护。另外,踏板曲柄部18被罩体18a覆盖,该罩体18a通过装配件18b来进行安装,该装配件18b通过焊接被固定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侧面部31上,并带有螺钉孔。
另外,在后轮12的中央部分上设置传动鼓12b,在该传动鼓12b内收纳有电动马达65和减速器。而且,在该传动鼓12b的左侧面设置有鼓式制动器(没有图示)。该电动马达65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根据手柄24a的操作量进行动作,对后轮12产生驱动力。而且,该电动马达65在制动手柄25a、25b被操作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停止动作。并且,在前轮11上也设置有制动器(没有图示),该制动器以及后轮12的制动器根据制动手柄25a、25b的操作量分别进行动作,对相对应的前轮11或后轮12进行制动。
在这种结构中,在驾驶者驾驶电动自行车10时,驾驶者坐在座位17上,使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接着,驾驶者两脚分别踏在踏板64上,在通过电动马达65产生驱动力使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向上倾斜的道路等上时,根据使之加速的速度来操作手柄24a。由此,电动自行车10在重心降低的稳定状态下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在两脚踏在踏板64上但不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设置在后轮12一侧的单向离合器的动作,电动马达65的旋转不会经过链条63传递到踏板64上。
另一方面,也可以一边驱动电动马达65一边用两脚对踏板64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可以通过驾驶者用小的力进一步提高电动自行车10的行驶速度。而且,在减缓电动自行车10的行驶速度时,操作制动手柄25a、25b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停止电动马达65的动作,之后再继续制动手柄25a、25b的操作,根据制动手柄25a、25b的操作量使电动自行车减速。另外,将电动自行车10作为自行车行驶在水平或下倾的道路等上时,用两脚使踏板64旋转从对后轮12产生驱动力。
另外,在减缓电动自行车10的行驶速度时,根据需要操作制动手柄25a、25b。由此,电动自行车10根据制动手柄25a、25b的操作量减速。而且,在电动自行车的行驶结束时,使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支架55旋转到下方并与地面接触,由此使电动自行车10处于站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脚踩踏脚踏板部55d使支架主体55a旋转到下方并且向后方拉电动自行车10。
此时,蓄电池46的蓄电量减少的话,将充电用的连接软线(没有图示)连接在插接件52上给蓄电池46充电。充电时用钥匙打开锁定机构并使座位17向上方旋转。然后,通过将连接在电源上的连接软线的插接件连接在插接件52上来给蓄电池46充电。在该充电过程中,可以放下座位17并闭合后部罩体16的上面。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将各种物品收纳在后部罩体16中的后部收纳部分51内。
如此,在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10中,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支撑片31c、32c支撑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该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蓄电46的下端。因此,可以将蓄电池46设置在曲柄轴61的附近。由此,可以将蓄电池46配置在车体10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上尽可能低的位置上,从而实现电动自行车10的低重心化。另外,由于将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47b直接设置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上,因而减少了零件数量,还实现了零件布局的紧凑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10中,由于将下管22的后端部和后臂53的前端部连结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上,所以曲柄轴支撑部件30得以坚固的固定,并且可以牢固地支撑蓄电池46。而且,用具有左右一对侧面部31、32和连接两个侧面部31、32的前面部33并且俯视为“コ”字形状的部件构成曲柄轴支撑部件30,在曲柄轴61的两端分别贯穿侧面部31、32的状态下使之受到两个侧面部31、32的支撑。并且,由于支撑筒部34、加强棒35、安装片36、后臂53的连接轴53c以及支架55的支撑轴55b架设在两个侧面部31、32之间,所以尽管曲柄轴支撑部件30重量变轻但仍可以牢固地支撑曲柄轴61和蓄电池46。
另外,由于使后部框架42a按照从链轮62外周的前部开始保持预定的间距来覆盖其上部部分的方式弯曲并向后延伸,从而使得链轮62受到后部框架42a的保护。另外,由于后部框架42a、42b位于蓄电池46的侧面一侧,所以蓄电池46受到后部框架42a、42b的保护。并且,后臂53的连接轴53c和支架55的支撑轴55b在上下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侧面部31、32之间,所以后臂53和支架55可以被紧凑地安装,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并可以自由摆动。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有适宜的变更实施。例如,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65设置在后轮12上,但是该电动马达65也可以设置在前轮11上或其他的部分上。只是,为了使蓄电池46接近曲柄轴61以实现布局的紧凑化,电动马达65最好设置在离开踏板曲柄部18的位置上。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下管22由一个部件构成,但也可以用两个部件构成该下管22。并且,支架55不限于具有一对脚的部件,也可以由具有一个脚的部件构成。另外,在该情况下,支撑轴也可以设置在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侧面。并且,曲柄轴支撑部件30的形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连接在下管22或后臂53上从而可以支撑蓄电池46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自行车,具有踏板曲柄部、电动马达和蓄电池,其中,踏板曲柄部用于输入驱动力,其具有踏板曲柄轴和支撑所述踏板曲柄轴的曲柄轴支撑部件,电动马达用于对前轮和后轮中至少一个产生驱动力,蓄电池用于驱动所述电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自行车的车体上离开所述踏板曲柄部的预定部分配置所述电动马达,并且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上部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蓄电池底部的蓄电池底部支撑部件,
在支撑转向轴的头管上连结下管的前端部,并将所述下管的后端部连结到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上,
通过链条驱动后轮的链轮连结在从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侧面向外侧延伸的所述踏板曲柄轴的一端部,并且将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部框架连结在所述下管的后端一侧部分,所述一对后部框架中的一个后部框架按照从所述链轮的外周的前部开始保持预定的间距覆盖上部的方式弯曲并向后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用配置在所述车体横向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一个部件构成所述下管,并且按照与所述下管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式将横梁部件大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下管的后部,所述一对后部框架的端部分别连结在所述横梁部件的两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支撑所述后轮的后臂的前端部固定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支架可以在使所述车体维持站立状态的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将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撑轴安装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由具有左右一对侧面部和连接所述两个侧面部的前面部并且俯视为“コ”字形状的部件构成,所述踏板曲柄轴的两端部在分别贯穿所述侧面部的状态下被所述两个侧面部支撑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管的后端部在与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所述前面部交叉的状态下连结在所述前面部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臂由左右一对臂部和连接所述两个臂部前端部的连接轴构成,所述连接轴配置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使所述后臂的后端部可以自由摆动,所述后臂的连接轴被轴支撑在所述一对侧面部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支架可以在使所述车体维持站立状态的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将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撑轴轴支撑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并使所述支架的前端部可以自由摆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臂位于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所述支架的支撑轴配置在比安装所述后臂的连接轴的部分低的位置上并且与所述后臂的连接轴在上下方向上并列。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将所述支架向后退位置偏置的弹性装置,并且在使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曲柄轴支撑部件的左右一对侧面部之间架设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限制所述支架进一步向后退位置一侧移动。
CNB2005101173278A 2005-07-11 2005-11-01 电动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86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1483 2005-07-11
JP2005201483A JP2007015642A (ja) 2005-07-11 2005-07-11 電動自転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5959A CN1895959A (zh) 2007-01-17
CN100528683C true CN100528683C (zh) 2009-08-19

Family

ID=3708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73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8683C (zh) 2005-07-11 2005-11-01 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07063A1 (zh)
EP (1) EP1743834A1 (zh)
JP (1) JP2007015642A (zh)
CN (1) CN100528683C (zh)
TW (1) TWI302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5641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EP2353980A1 (en) * 2010-02-09 2011-08-10 Pro-Movec A/S Power-source placement on electrically motorised bicycle
KR101097268B1 (ko) * 2010-03-03 2011-1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방열효율 및 장착구조가 개선된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조립체
TWI460087B (zh) * 2010-08-27 2014-11-11 Kwang Yang Motor Co Electric car
JP5738124B2 (ja) * 2011-08-29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
WO2013077213A1 (ja) * 2011-11-25 2013-05-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スクータ
JP6054817B2 (ja) * 2013-06-20 2016-12-27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TWM509473U (zh) * 2015-05-14 2015-09-21 Neco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結合於自行車前叉立管之行動電源裝置
JP6692139B2 (ja) * 2015-10-02 2020-05-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
TWI735283B (zh) * 2017-05-23 2021-08-0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車輛
USD988200S1 (en) * 2021-03-09 2023-06-06 Beijing Niu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bi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3284A (en) * 1993-12-21 1995-07-18 Chou; Wen-Cheng Electrical bicycle
JP3056640B2 (ja) * 1994-06-11 2000-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電源用バッテリ収納構造
US6073717A (en) * 1996-07-03 2000-06-1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motor assisted vehicle
JP3622020B2 (ja) 1996-07-31 2005-02-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脱着構造
JPH11124071A (ja) * 1997-10-22 1999-05-11 Suzuki Motor Corp 電動補助自転車
US6464031B1 (en) * 1999-04-19 2002-10-15 Michael B. Cobb Motorized vehicle
JP4189936B2 (ja) * 1999-05-25 2008-1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3998118B2 (ja) * 2000-10-10 2007-10-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US6482069B1 (en) * 2000-11-27 2002-11-19 Leynian Ltd. Co. Radio controlled bicycle
JP4117825B2 (ja) * 2001-09-25 2008-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付き自転車
JP2003194194A (ja) * 2001-12-28 2003-07-09 Sunstar Eng Inc ギアボックス及び該ギアボックスを用いた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JP4010834B2 (ja) * 2002-03-19 2007-11-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ル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US6964313B2 (en) * 2003-01-23 2005-11-15 Biketoo, Incorporated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such as a bicycle
TW568050U (en) * 2003-03-04 2003-12-21 Takara Co Ltd Electric bicycle
CA2461766C (en) * 2003-03-26 2011-05-03 John Schmider Cantilever rear suspension for a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43834A1 (en) 2007-01-17
US20070007063A1 (en) 2007-01-11
JP2007015642A (ja) 2007-01-25
TW200716435A (en) 2007-05-01
TWI302511B (en) 2008-11-01
CN1895959A (zh) 2007-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8683C (zh) 电动自行车
CN1323717A (zh)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三轮车
JP2001506947A (ja) 単軌二輪車
JP2015058740A (ja) 電動車両
JP2015037928A (ja) スイングロック装置付き車両
US6338393B1 (en) Pivoting frame suspension scooter
TW201713544A (zh) 自行車車架
US11345438B2 (en) Vehicle with a power unit
JP4198186B1 (ja) 子供用前籠付きハンドル操作前二輪自転車
KR100555637B1 (ko) 이륜차 및 이륜차의 리어암
JP4151773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ォーク構造
JP5687378B1 (ja) スイングロック装置付き車両
JP2015229490A (ja) スイングロック装置付き車両
TW580471B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i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JP2018001785A (ja) キャノピー付き三輪車
CN102039827B (zh) 延长曲柄系统及自行车
CN116981615A (zh) 车辆
NL1035799C2 (en) Tiltable tricycle.
CN1329553A (zh) 两轮运输车,特别是运输用摩托车
JP3626293B2 (ja) 揺動式3輪車の牽引構造
JP2002211431A (ja) 単座小型電動四輪車の操舵装置
KR101608186B1 (ko) 결합이동수단의 측면결합을 위한 링크장치
JP7424858B2 (ja) 自転車
WO2007007820A1 (ja) 二輪車
CN218703710U (zh) 打猎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