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4081C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4081C
CN100524081C CNB2007100789050A CN200710078905A CN100524081C CN 100524081 C CN100524081 C CN 100524081C CN B2007100789050 A CNB2007100789050 A CN B2007100789050A CN 200710078905 A CN200710078905 A CN 200710078905A CN 100524081 C CN100524081 C CN 1005240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image
bearing member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78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5595A (zh
Inventor
望月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25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5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05Cleaning of residual toner
    • G03G2221/0015Width of cleaning device related to other parts of the apparatus, e.g. transfer belt wid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其在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同时旋转;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初级转印到其上,并且由此将调色剂图像次级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其从图像承载部件去除调色剂,并且其在旋转轴方向的长度比图像承载部件短;以及弯曲部件,其与被初级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并使中间转印带弯曲,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假设将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drcln,将中间转印带的长度设定为Lb,并将弯曲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r,则存在关系Lb>Ldrcln>Lr。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将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初级转印到旋转的中间转印材料上,将初级转印图像次级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并形成图像。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用于通过弯曲部件使中间转印材料从已经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外周面向内周面弯曲。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子照相设备中,市场对实现高画质、高耐久性、低成本、全色等的要求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彩色打印机和彩色复印设备的普及,正在推进实现办公室中文档的全色化,并且对于实现以类似于单色图像的速度输出全色图像的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人们关注所谓的级联式全色图像形成设备。级联式图像形成设备是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构成的设备,其中设有多个感光体,每个感光体分别具有显影装置,在每个感光体上形成单色调色剂图像,并且各个单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依次叠加,从而将合成的彩色图像记录到记录材料上。
在级联式图像形成设备中,与使用一个感光体通过重复图像形成操作多次(通常为四次)在感光体上形成合成全色图像的所谓单鼓式图像形成设备相比,可相当大地提高印刷速度,并且显著地缩短印刷时间。不过,由于这种级联式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多个图像形成部分,易于增大该设备的尺寸。
级联式图像形成设备分成直接转印方式和中间转印方式。根据直接转印方式,通过转印设备将感光体上的图像相继、直接转印到通过记录材料输送带所输送的片材上。根据中间转印方式,在通过初级转印设备将感光体上的图像暂时相继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之后,通过次级转印设备将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一次全部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根据中间转印方式,次级转印部分可以被相对自由地设置,有利于防止感光体被污染,这是因为记录材料没有与感光体接触。从而,近年来人们尤为关注中间转印方式。
作为使用这种中间转印方式的设备,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沿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在次级转印位置的下游侧和初级转印位置的上游侧设有从外周面挤压中间转印带的弯曲部件(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9-222804)。
在这种图像形成设备中,通过弯曲部件向内挤压中间转印带,并且改变路径,使转印带向内凹进,因此在其外侧形成一个空间。由于在这样的空间中可以设置另一装置,可使整个图像形成设备小型化。
在使用这种弯曲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的两个端部泄漏出的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与弯曲部件之间处于挤压状态时接触到转印带时,调色剂被固定到弯曲部件上,存在损坏中间转印带的危险。
另一方面,如图8中所示,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对于悬挂在悬挂辊103周围并且可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00,在次级转印位置的下游侧和初级转印位置的上游侧设有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和弯曲部件102,并且将弯曲部件102在宽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短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在宽度方向的长度(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49953)。
不过,上述的弯曲部件102的宽度被设定为短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的宽度的结构具有以下问题。
即,由于弯曲部件102的宽度小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的宽度,弯曲部件102的宽度远短于中间转印带100的宽度。从而,在弯曲部件102的端部,由于中间转印带100的张力,会发生中间转印带100落到弯曲部件102侧的现象,或者由于弯曲部件102的端部上应力集中,中间转印带100易于起皱。
从而,在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的端部,中间转印带100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的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易于发生有缺陷的清洁。
通过多种研究,发现中间转印带100的端部的调色剂污垢并非总是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49953中所披露的、仅由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101的两端部泄漏出的调色剂所引起的。并非是泄漏出的调色剂,而是在感光鼓的端部积聚的调色剂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0上,从而积聚了调色剂污垢。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在感光鼓周围设置显影装置和感光鼓清洁器。除了从感光鼓清洁器的纵向两端部泄漏出的调色剂之外,从显影装置散布的调色剂等也在感光鼓的纵向两端部积聚,由于经历了很长时间周期,形成了调色剂污垢带。将感光鼓清洁器设置成比感光鼓短,以使感光鼓清洁器与感光鼓稳定地接触。
由于感光鼓端部的调色剂污垢与中间转印带100接触,在感光鼓的端部中形成的调色剂污垢带被转印并沉积到中间转印带100的端部上。如果如上所述形成的中间转印带端部的调色剂污垢在中间转印带100与弯曲部件102之间处于挤压状态时与转印带相接触,则如上所述调色剂被固定和沉积到弯曲部件102上,并且存在中间转印带100被损坏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能够避免在图像承载部件端部中形成的调色剂污垢通过中间转印材料被转印到弯曲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其在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同时旋转;中间转印带,在其上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被初级转印,并且从其将调色剂图像次级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其从图像承载部件去除调色剂,并且其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比图像承载部件短;以及弯曲部件,其与被初级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并且使中间转印带弯曲,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假设将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drcln,将中间转印带的长度设定为Lb,将弯曲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r,则存在关系Lb>Ldrcln>Lr。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件的宽度之间的关系。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表示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件的宽度之间的关系。
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的偏离调节结构。
图6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中间转印部件中,中间转印带在弯曲部件的端部倾斜。
图7表示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件的宽度之间的关系。
图8表示在传统图像形成设备的中间转印部件中,中间转印带在弯曲部件的端部倾斜。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2所示的剖面示意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概况。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为具有四个感光鼓并且使用中间转印材料的级联式全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
首先,将参照图2简要地描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以及图像形成操作。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彩色图像。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几乎水平地设置四个处理部件。即,从图2中的左侧依次设置用于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的处理部件Pa,Pb,Pc和Pd。除了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之外,这些处理部件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从而,以下说明中省略了附在图中相应附图标记上的参考符号a,b,c和d。
在每个处理部件P中,在感光鼓1的周围设置初级充电部件2,显影装置4和鼓清洁器6。在感光鼓1上方设置根据图像信号照射激光束的扫描部件3。
可旋转地设置作为中间转印材料的中间转印带51,从而与每个感光鼓1接触。在感光鼓1的相对位置设置初级转印辊53,从而将中间转印带51夹在中间。
当形成图像时,逆时针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被初级充电部件2均匀地充电。从扫描部件3照射与图像信号相应的激光束,并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4用调色剂将该潜像显影,并且显现出来。
通过向初级转印辊53施加偏压,调色剂图像被初级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通过图像形成站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叠加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通过向处于起图像记录部分作用的次级转印部分中的次级转印外辊57施加偏压,彩色图像被次级转印和记录到通过拾取辊81和输送辊82从供给盒8所输送的记录材料S上。
上面已经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被引导到定影装置7,并且向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到记录材料上。之后,将记录材料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
现在将描述处理部件P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处理部件P具有感光鼓1,作为被可旋转地支撑的图像承载部件。感光鼓1是圆柱形的OPC感光体,其基本上由铝制成的导电基材11和在导电基材11的外周形成的光电导层12构成。感光鼓1在中心处具有支撑轴13,并且可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以支撑轴13为旋转中心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旋转。
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2设置在感光鼓1上方。充电辊2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并且将表面均匀地充电成具有负极性的电势。整个充电辊2被形成为辊形。
显影装置4具有显影剂容器41,其中装有两种成分的显影剂。显影套筒42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剂容器41的面对感光鼓1的开口部分中。用于将显影剂吸到显影套筒42上的磁辊43被固定设置在显影套筒42中,不随显影套筒42的旋转而旋转。在显影剂容器41的显影套筒42的下部位置附有用于调节显影套筒42上所保持的显影剂并形成薄显影剂层的调节刮刀44。另外,在显影剂容器41中设置分隔开的显影室45和搅拌室46。在显影剂容器41上方设置补充室47,其中装有补充调色剂。
在显影时,在显影套筒42上形成显影剂层。通过从电源48向显影套筒42施加显影偏压,感光鼓1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感光鼓清洁器(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6由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和螺旋输送器62构成。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通过挤压装置(未示出)以预定的角度和压力与感光鼓1接触,收集感光鼓1的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所收集的剩余调色剂通过螺旋输送器62传输和排出。
[中间转印带和清洁器]
中间转印带51由诸如PC,PET或PVDF的介电树脂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体积电阻率为108Ω.cm(使用符合JIS-K6911规则的探针:所施加的电压为100V,施加时间为60秒,23℃,50%RH)、厚度t(=100μm)的PI树脂。可使用具有不同体积电阻率和厚度的其他材料。
中间转印带51通过驱动辊52,张紧辊54,次级转印内辊56等被悬挂。中间转印带51通过驱动辊52沿图2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旋转。通过张紧辊54沿箭头R4所示方向向中间转印带51施加预定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为5kg)。
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去除和收集中间转印带51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和螺旋输送器552构成。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通过挤压装置(未示出)以预定的角度和压力与中间转印带51接触,并收集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所收集的剩余调色剂通过螺旋输送器552传输和排出。中间转印带清洁器面对的辊子58用于使中间转印带51和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能彼此稳定地接触。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的下游设置用作弯曲部件(挤压部件)的挤压弯曲辊59,用于从外周面挤压中间转印带51,并使中间转印带51从外周面向内表面弯曲。由于挤压弯曲辊59设置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的下游,可避免在次级转印部分中由于转印剩余调色剂而产生污垢。弯曲辊59设置在通过感光鼓1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初级转印部分的上游侧。弯曲辊59由诸如SUS和铝之一的金属,树脂和橡胶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由SUS制成的直径为20mmφ的辊子作为弯曲辊59。
[各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现在将描述在与中间转印带51的移动方向垂直相交的宽度方向各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目的是避免发生由于感光鼓的端部中所形成的调色剂污垢通过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到弯曲辊,从而损坏中间转印带的现象。为此,本发明者考察了各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发现通过按照如下方式指定各部件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可避免这一问题。
图1表示感光鼓在宽度方向的长度Ldr,感光鼓清洁器刮刀在宽度方向的长度Ldrcln,中间转印带在宽度方向的长度Lb,弯曲辊的长度Lr,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在宽度方向的长度Lbcln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在宽度方向的长度”简称为“宽度”。
在图3中,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通过显影装置4显影出的图像通过初级转印辊53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通过感光鼓清洁器6收集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此时,在感光鼓1的端部,由于在显影装置4附近散布的调色剂以及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两端泄漏出的调色剂的沉积,形成带形调色剂污垢。如图1中所示,用感光鼓的宽度Ldr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之差表示在感光鼓的端部中污垢的宽度Ldt。
如果将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宽度设定为大于与其面对的感光鼓1的宽度(参照图4),则不形成带形调色剂污垢。不过,由于不存在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端部面对的部件,可能导致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端部剥离,或者有缺陷的清洁。
从而,可将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宽度Ldrcln设定为小于感光鼓1的宽度Ldr。即,必需满足以下关系。
(感光鼓的宽度Ldr)>(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
另外,感光鼓1的端部中的带形调色剂污垢与中间转印带51接触并被转印和固定到其上的情形,限于中间转印带51的宽度大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宽度的情形,即以下情形。
(中间转印带的宽度Lb)>(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
在必需将中间转印带51的宽度设定为相对大于图像形成宽度的情形中,使用这样的结构。例如,以通过在中间转印带51的端部形成的肋条512调节中间转印带51的偏离的情形为例,如图5中所示。图5表示图2中的中间转印带51和张紧辊54的侧面剖视图。在中间转印带51的端部形成用于偏离调节的肋条512。肋条512与张紧辊54的端部的锥形部分541吻合,从而调节中间转印带51的偏离。
在上述结构中,在图1中用Lbt表示被转印和固定到中间转印带51的端部的污垢的宽度。另外,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的端部的污垢被转印和固定到弯曲辊59上,弯曲辊59的宽度必需小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宽度,即,必需满足以下关系。
(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弯曲辊的宽度Lr)
将上述关系归纳如下。即,将各个部件构造成满足以下的关系。
(感光鼓的宽度Ldr)>(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和
(中间转印带的宽度Lb)>(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弯曲辊的宽度Lr)
从而,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感光鼓1在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另外,弯曲辊59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在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此外,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在宽度方向的端部位于中间转印带51在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从而,可避免在感光鼓的端部中形成的调色剂污垢通过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到弯曲辊59的情形。可避免发生损坏中间转印带51的现象。
此外,在使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在宽度方向摆动的机构中,或者在中间转印带51在宽度方向摆动的图像形成设备中,(1)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端部处于感光鼓1的端部的内侧。另外(2)弯曲辊59的端部处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端部的内侧。此外,(3)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端部处于中间转印带51的端部的内侧。通过使用这样一种结构,可避免发生上述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将弯曲辊59的宽度设定为大于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图像的最大图像宽度Li。即,如图1中所示,将其设定为满足以下关系。
(弯曲辊的宽度Lr)>(最大图像宽度Li)
在图2中,在次级转印部分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之后,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去除和收集中间转印带51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另外,从外周面挤压并使中间转印带51弯曲的弯曲辊59在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方向处于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的下游。由于弯曲辊59设置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的下游,可避免在次级转印部分中由转印剩余调色剂产生污垢。不过,尽管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可完全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仍存在从外部添加到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不能被完全去除的情形。
作为此处所使用的调色剂,可使用乙烯基系树脂,酚醛树脂,天然树脂变性的酚醛树脂,天然树脂变性的马来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酸乙烯酯和有机硅树脂其中之一作为调色剂主体。另外,使用聚脂树脂,聚氨酯,聚酰胺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二甲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萜烯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和石油系树脂之一作为调色剂主体。使用颗粒尺寸等于大约5到10μm的调色剂。
作为外部添加剂,例如有氧化铝,钛酸锶,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微粉末其中之一。使用颗粒尺寸等于大约30到300nm的外部添加剂。从调色剂主体脱离的部分外部添加剂由于其颗粒尺寸小而穿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留在中间转印带51上,并且在弯曲辊59与中间转印带51之间受压。因而,外部添加剂沉积在中间转印带51上,对转印性能造成影响。
即,已经发现,在中间转印带51上沉积有外部添加剂的区域中,中间转印带51的脱模性能提高,初级转印部分中的转印性能下降,并且次级转印部分中的转印性能提高。
穿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器55并且留在中间转印带51上的外部添加剂以最大图像宽度Li存在。当弯曲辊59的宽度Lr小于最大图像宽度Li时,在外部添加剂没有受到压力的区域中在中间转印带51上外部添加剂的沉积量小于受弯曲辊59压力的区域中的沉积量。从而,在最大图像宽度Li的区域中外部添加剂的沉积程度不同,图像区域中的转印性能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在图像区域中因外部添加剂沉积到中间转印带51上而对转印性能的影响不存在差异的结构。即,将弯曲辊59的宽度Lr设定为大于最大图像宽度Li。从而,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的最大图像在宽度方向的端部处于弯曲辊59在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中间转印带51上的外部添加剂在图像区的整个区域上被均匀地挤压。从而,图像区域中的转印性能并不存在差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的宽度设定为小于弯曲辊59的宽度。即,如图1中所示,将这些宽度设定为满足下面的关系。
(弯曲辊59的宽度Lr)>(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bcln)
使用这种结构,如图6所示,即使在发生中间转印带51在弯曲辊59的端部落到弯曲辊59侧的现象的情形中,或者在中间转印带起皱的情形中,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55的端部也不受它们影响。可避免当中间转印带51与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55的接触状态不稳定时所引起的有缺陷的清洁。
尽管针对使用清洁器刮刀作为清洁部件的情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清洁部件不限于刮刀形状,在使用毛刷的情形中依然可实现相同效果。
[比较例]
现在将描述结构与本实施例不同的比较例。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与本实施例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不过将各部件的宽度设定为满足以下关系。
(感光鼓的宽度Ldr)>(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以及
(中间转印带的宽度Lb)>(弯曲辊的宽度Lr)>(感光鼓清洁器刮刀的宽度Ldrcln)
在图7中表示出这些关系。这些关系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弯曲辊59的宽度与感光鼓清洁器刮刀61的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反。
从而,在弯曲辊59的端部中出现感光鼓端部的污垢。因此,调色剂污垢被转印和沉积到弯曲辊59上,损坏中间转印带51。
从而,如上面所述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49953中所述,将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的宽度设定为满足(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的宽度>弯曲部件的宽度)的关系。因此,中间转印带51的端部的污垢被设定为图7中Lbt所示的宽度,没有出现在弯曲辊59的端部中。
不过,在经过长时间周期中,四种颜色的感光鼓的端部的污垢被不断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从而,大量被污染的调色剂被输送到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的端部,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器刮刀551的端部发生有缺陷的清洁。因此,调色剂穿过刮刀,污染弯曲辊59的端部。
虽然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给予最宽解释以包括所有变型及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其在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同时被旋转;
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初级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上,并且从该中间转印带将调色剂图像次级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其从图像承载部件去除调色剂,并且其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比图像承载部件短;以及
弯曲部件,其与被初级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并使中间转印带弯曲,
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假设将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drcln,将中间转印带的长度设定为Lb,并将弯曲部件的长度设定为Lr,则存在关系Lb>Ldrcln>L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假设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最大图像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Li,则存在关系Lr>L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其去除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其中,假设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Lbcln,则存在关系Lr>Lbcln。
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其在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同时被旋转;
中间转印带,从图像承载部件将调色剂图像初级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上,并且从该中间转印带将调色剂图像次级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其从图像承载部件去除调色剂,并且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上其端部处于图像承载部件的端部的内侧;以及
弯曲部件,其与被初级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并使中间转印带弯曲,
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弯曲部件的端部处于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的内侧,并且图像承载部件清洁部件的端部处于中间转印带的端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最大图像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部处于弯曲部件的端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其去除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其中,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在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部处于弯曲部件的端部的内侧。
CNB2007100789050A 2006-02-23 2007-02-16 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6161 2006-02-23
JP2006046161A JP4829638B2 (ja) 2006-02-23 2006-02-23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5595A CN101025595A (zh) 2007-08-29
CN100524081C true CN100524081C (zh) 2009-08-05

Family

ID=38016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7890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81C (zh) 2006-02-23 2007-02-16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60811B2 (zh)
EP (1) EP1826628B1 (zh)
JP (1) JP4829638B2 (zh)
KR (1) KR100880474B1 (zh)
CN (1) CN10052408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0028B2 (ja) 2007-11-15 2010-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のめくれ防止方法
JP2009199055A (ja) * 2008-01-21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 転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75564B2 (ja) * 2008-01-31 2013-04-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279B2 (ja) * 2009-03-24 2012-07-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757B2 (ja) * 2009-10-22 2014-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19950A (ja) * 2011-07-07 2013-01-31 Ricoh Co Ltd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8718B2 (ja) * 2012-07-31 2016-06-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678009B2 (ja) * 2012-08-01 2015-0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8418A (zh) * 2001-05-24 2003-01-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388419A (zh) * 2001-05-28 2003-01-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电摄影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439937A (zh) * 2002-02-22 2003-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成形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3574U (zh) 1987-06-30 1989-01-24
JPH0611001A (ja) 1992-06-24 1994-01-21 Bando Chem Ind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
JP2938697B2 (ja) * 1992-12-24 1999-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22804A (ja) 1996-02-19 1997-08-2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376230B2 (ja) 1996-12-25 2003-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63534B2 (ja) * 1997-08-02 2007-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5943A (ja) 2001-06-12 2002-12-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9953A (ja) 2001-11-15 2003-05-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711368B2 (en) * 2001-12-12 2004-03-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signed to prevent curling of a cleaning blade
JP2004149241A (ja) * 2002-10-29 2004-05-27 Ricoh Co Ltd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52028A (ja) 2003-02-19 2004-09-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2118A (ja) * 2003-03-11 2004-09-30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24359B2 (ja) * 2003-12-26 2008-07-23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8418A (zh) * 2001-05-24 2003-01-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388419A (zh) * 2001-05-28 2003-01-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电摄影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439937A (zh) * 2002-02-22 2003-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成形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80474B1 (ko) 2009-01-28
US7460811B2 (en) 2008-12-02
US20070201898A1 (en) 2007-08-30
KR20070087505A (ko) 2007-08-28
EP1826628B1 (en) 2016-09-28
CN101025595A (zh) 2007-08-29
JP4829638B2 (ja) 2011-12-07
EP1826628A1 (en) 2007-08-29
JP2007225834A (ja) 200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4081C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607596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 endless web for facilitating transfer of a marking particle image from an intermediate image transfer member to a receiver member
US909802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current control
JP200608513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EP2144123B1 (en)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Transfer Unit
US20070009293A1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removing toner
JP20040211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684732B2 (en)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02341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370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charging member for charging and moving residual toner
US6594457B2 (en) Brush roll cleaning unit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ing it
JP5633151B2 (ja)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07060C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设备控制方法
US90314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orporated therein
US70393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placement unit and cleaner
JP20181560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89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208841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405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058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06156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46499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072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91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