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9421C -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9421C
CN100509421C CNB031107656A CN03110765A CN100509421C CN 100509421 C CN100509421 C CN 100509421C CN B031107656 A CNB031107656 A CN B031107656A CN 03110765 A CN03110765 A CN 03110765A CN 100509421 C CN100509421 C CN 1005094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rd
carriage
image
interru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107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1550A (zh
Inventor
笠原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5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4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4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202Drive control means for carriage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图像记录装置在利用以数据帧为单位分割后从主机传送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记录的过程中,由块管理部检测出从主机传送来的数据帧的接收延迟时,在利用存储在RAM(203)的块中的数据帧进行的图像记录结束的时刻,使记录头(205)以包含比图像记录时的速度快的速度的速度移动到初始位置后待机,在接收完延迟的数据帧后,使记录头从初始位置以包含比图像记录时的速度快的速度的速度移动到图像记录中断的位置,这样,即使数据帧接收延迟,也能尽可能地减少图像记录时间的增加。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具有足够的存储区来存储记录头的一次扫描数据的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个人计算机、数字摄像机等的普及,记录数字图像的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记录图像的高精细化正处于发展进步之中,连记录装置中也采用的喷墨方式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已迅速普及,当前在追求能实现高精细的图像和廉价的制品。
在串行扫描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是使记录头沿与记录纸等记录媒体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方向(主扫描方向)进行扫描,按记录头的宽度进行1扫描量的图像记录,而在完成此1扫描量记录的阶段中沿输送方向输送记录媒体,然后通过顺次重复进行上面说明的1扫描量的图像记录操作,而于记录媒体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
在已有的记录装置中,此时从主机传送来的数据通常是主扫描方向中顺次的数据(以下称作光栅数据),因而为了按记录头宽度进行1扫描量的图像记录,需要对应于记录头的记录元件数(例如喷墨喷嘴数),变换为沿副扫描方向中的顺次数据(以下称作列数据)。于是为了进行1扫描量的图像记录。记录装置需要最低限度保持能存储喷墨喷嘴数部分的光栅数据的存储区和存储列数据的存储区。
当前希望能因记录装置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来改进像质,但是记录装置愈益高精细化,由于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图像记录中必需的数据量便愈增加。同此,记录装置必要的存储区也增大,由于大容量存储器的高价,也就自然使成本增加,结果便成为妨碍记录装置廉价化的主要原因。
减少这种记录装置所需存储区的技术已公开于特开平11-259248号公报中。根据特开平11-259248号公报,能通过以最小缓冲于主机和打印机之间进行等时性的数据传送而减少存储器容量。
具体地说,在主机与打印机之间的等时性数据传送之中,是将用于以记录头的记录元件数宽度来记录1扫描量的图像所需的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帧而按数据帧单位进行传送。当打印机接收由主机传送来的图像数据时,打印机便处理该图像数据并暂时保持于打印机的存储区中,此存储区在1扫描的记录操作中能存储图像数据的1个以上的数据帧。
这样,在把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分割成数据帧传送的等时性数据传送时,为在打印机的存储区中以数据帧单位连续地发送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打印机的存储区容量最低了限度要能确保能存储1个以上的数据帧而不必要存储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于是不必如过去那样需要有存储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
从而在以上说明的等时性数据传送情形,记录装置的存储区中即使不存储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通过接收图像记录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数据,也能开始1扫描量的记录作业。还由于是把顺次传送的数据帧在改写打印机存储区的同时存储使用,能把中断记录头的扫描来形成1扫描量的图像,因而可以减少记录装置所需的存储器容量。
不具有托架的1扫描量存储区的串行记录装置,当接收某个数量(例如1个以上的数据帧)的数据后便开始记录作业。然后开放已存储结束记录操作的数据的存储区,于此开放的区域中存储从主机新接收的数据。
图3A与3B例示此串行记录装置的存储区与此存储区的接收数据。此串行记录装置的存储区如图3A所示假设具有0000H~FFFFH,而存储区如图3A分成0000H~7FFFH的存储区(b0)和8000H~FFFFH的存储区(b1)共两个存储区,各存储区如图所示,通过交互使用,接收和存储从主机发送来的数据帧。
下面将这两个存储区表示为块(b0,b1),第(b0-1)表示b0存储区中接收存储的第1个数据,第(b1-1)表示b1存储区中接收存储的第2个数据。
图3B示明,根据以上说明的两个存储区中交互存储的数据帧(接收数据)第(b0-1)、第(b1-1)、第(b0-2)、第(b1-2)、第(b0-3)、...以及该数据帧(接收数据),而记录于记录媒体中的图像。
在本打印机的情形,由于不具有托架1扫描量的存储区,当各块之中的一方完成数据接收后,便开始记录(打字)作业。在该块的记录作业结束时,若另一方的数据接收完成,则继续原样记录。有关这种记录方法用图3C与图3D详细说明。
图3C中,在图3C的1所示的两个存储区块(b0、b1)一方的存储区(b0)中接收存储来自主机的第1数据(数据帧)第(b1-1)(图3C的2),当时块b0的存储结束后(图3C的3),继续于另一存储区b1中接收存储由主机发送的第2数据(数据帧)第(b1-1),据此开始应用第1数据第(b-1)的图像记录(接收数据减少)(图3C的4),在对b1存储完第二数据第(b1-1)(图3C的5)之后,即表示应用第1数据第(b0-1)的记录结束(图3C的6)。
图3D的7~12继续图3C的6。开始应用第二数据第(b1-1)的图像记录和开始第3数据(数据帧)第(b0-2)的接收并对存储区b0的存储(图3D的7),在第3数据第(b0-2)的存储完成(图3C的8)后,结束应用第2数据第(b1-1)的记录(图3C的9),再开始应用第3数据第(b0-2)的图像记录和开始第4数据(数据帧)第(b1-2)的接收并对存储区b1的存储(图3D的10),在第4数据第(b1-2)存储完(图3D的11)后,示明应用第3数据第(b0-2)的记录结束(图3D的12)。
如上所述,在不具有托架的1扫描量存储区的串行记录装置中,若是在接收某个数量(例如1以上的数据帧)的数据时,为了开始记录(打字)作业,存储了结束记录操作的数据的存储区便开放,此开放的存储区在存储了从主机新接收的数据的前提下,可削减存储区。
但在此上所述的等时性数据传送的情形,存在下述问题,也就是由于从记录装置不能管理主机的作业或任务,有时就会因某种原因使得从主机将等时性数据传送给记录装置时发生延迟。
例如在开始1扫描的记录作业后,对于上述的从主机到记录装置的数据传送延迟时(未能赶上图像记录)的情形,记录头例如退回初始位置(基准位置),图像数据等待存储于存储区中。然后在存储区中存储有充分图像数据的时刻,再开始记录头的扫描,记录头从初始位置(基准位置)返回到中断位置后,再开始记录而完成1扫描的图像记录。
但是每当从主机开始的数据传送延迟时,即中断记录作业使记录头返回到初始位置的位置,为了再开始图像记录而使记录头返回到中断的位置,结果使记录装置的吞吐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用主机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图像记录时,即令在图像记录途中传送的数据延迟时,也能尽可能减少所增加的图像记录时间的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下述结构。即,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包括:检测单元,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控制单元,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其中,上述控制单元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在此,例如,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基于以数据帧为单位从主机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使搭载有上述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其中,上述数据帧是在以任意分割数对按照与记录头的记录元件数量相对应的宽度记录一次扫描的图像所必需的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后得到,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具有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且在各区域中存储以数据帧为单位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上述检测单元在上述图像记录开始后,检测后续应记录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上述存储单元的存储是否结束,在检测出上述存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在此,例如,上述规定位置是初始位置。
在此,例如,上述存储单元具有至少2个区域,上述控制单元进行如下控制:当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一个区域的存储结束后,将后续发送来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另一个区域,并且利用已经存储到上述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图像记录;当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上述另一个区域的存储结束、并且利用存储到上述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进行的上述图像记录结束后,再利用存储到上述另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来继续上述图像记录;并且通过交互利用上述两个区域,来连续地进行上述图像记录。
在此,例如,上述区域中存储的数据量比从上述主机装置接收的上述一次扫描的图像数据量少。
在此,例如上述记录头是通过喷出墨水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头。
在此,例如,上述记录头是利用热能喷出墨水的记录头,并且具有用于产生提供给墨水的热能的热能转换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下述结构。即,一种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步骤,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控制步骤,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处,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控制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程序具有下述结构。即,一种控制程序,对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控制,上述控制程序包括:检测步骤程序代码,用于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控制步骤程序代码,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存储控制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具有下述结构。即,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存储有用于对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上述控制程序包括:检测步骤程序代码,用于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控制步骤程序代码,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与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中获得理解,所有附图中概以相同的标号指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并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阐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这
些附图与本发明的说明在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明本发明的基本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是例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A是存储将连续发送到两个存储区的接收数据的程序的说明图。
图3B是存储到两个存储区中的接收数据的序号的说明图。
图3C是存储到两个存储区中的接收数据与应用此存储的接收数据进行图像记录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D是在图3C之后继续进行的,于两个存储区中存储接收数据并用此存储的接收数据进行图像记录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A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接收数据延迟,图像记录中断时,将托架移动到基准位置的控制。
图4B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中断的图像记录再开始时使托架从基准位置移动到中断位置的控制。
图5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接收数据延迟,图像记录中断时,控制托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明喷墨打印机结构的外观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只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把采用喷墨记录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而把主机作为将图像记录用数据发送给图像记录装置的上一级计算机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本发明的范围限于这些例子。
在本说明书中,“记录”(有时称作“打印”),并不限于形成文字、图形等有意的信息的情形,不问有意无意,也不问是否为可由人们视觉感知的明显化的对象,而是指广义的于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花样与图案等的或是进行媒体加工时所显示的结果。
这里所谓的“记录媒体”不仅是一般记录装置中所用的低,而是广义的表示布、塑料、胶片、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与皮革等可以接收墨水的材料。
再有,所谓的“墨水”(有时也称为“液体”)是可以与上述“记录(描绘)”的定义有同样广泛解释的,表示的是通过附着到记录媒体上面能提供给图像、花样、图案等形成或记录媒体的加工或是墨水的处理(例如附着到记录媒体上的墨水中的色剂凝固或不溶化)中的液体。
<喷墨打印机主体的概要说明:图7>
图6是概示本发明代表性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IJRA的结构的外观透视图。图6中,随驱动马达5013的正转与反转而运动,与通过驱动力传递齿轮5009~5011而转动的导螺杆5005的螺纹槽5004相配合的托架HC具有销子(未图示),为导轨5003所支承,沿箭头a、b方向往复移动。托架HC上装载有内设记录头IJH-P墨水槽IJ的整体型喷墨盒IJC。
5002为压纸板,在托架HC的整个移动方向上将记录用纸P压到台板5000上。5007、5008是光耦合器,是用于确认托架的杠杆5006存在于此区域,用于进行马达5013的转动方向变换等的初始位置探测器。
5016是对盖住记录头IJH正面的盖件5022作支承的部件,5015是对此盖内进行吸引的吸引器,通过盖内孔口5023进行记录头的吸引恢复。5017是清洗刮板,5019是可使此刮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部件,它们为主体支承板5018所支承。刮板显然不止这种形式,周知的清洁刮板都能适用于本例。
5021是用于起动吸引恢复的吸引的杠杆,能随与托架配合的凸轮5020的移动而移动,能通过离合器变换装置等周知的传递机构对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进行移动控制。
上述这种盖住、清洗与吸引恢复所取的结构,是用于在托架来到初始位置侧的区域时,通过导螺杆5005的作用而于它们的对应位置处进行所希望的处理,但由周知的定时机构进行所希望的操作时,也是能适用于本例的。
<墨水盒:图7>
墨水槽(墨罐)IT与记录头IJH可以如以上所述整体形成为可更换的墨水盒JIC,但也可将此墨水槽IT与记录头IJH构成可分离形式。以在没有墨水时只需更换墨水槽IT。
图7是示明墨水槽与记录头可分离的墨水盒IJC的结构的外观透视图。墨水合JIC如图7所示,能在边界线K的位置分离墨水槽IT与记录头IJH。墨水盒IJC在其装载于托架HC之上时于其中设有用于接收从托架HC供给的电信号的电极(未图示),根据此电信号,如前所述,驱动记录头IJH而喷出墨水。
图7中,500为一列喷墨口(记录元件的喷嘴列)。此外,墨水槽IT中为保持墨水而设有纤维质状或多孔质状的墨水吸收体。
<进行高速图像记录的基本控制结构:图1>
下面说明在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作等时性数据传送中,将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帧,以数据帧单位传送的图像数据在接收处延迟时实现高速图像记录的基本控制机构。
图1示明进行本实施形式的高速图像记录的基本控制结构。101为用于进行操作控制的CPU;102为存储了记载着操作步骤的控制程序的ROM;103为将接收数据等数据暂时存储同时提供控制程序的工作区的RAM;104为在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中将记录区分成多个,将与各区对应的记录数据存储到分成多个的存储区(以后记作块)且对块的接收进行管理的块管理部,105为记录部。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结构:图2>
图2是例示喷墨打印机整体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中,201为控制喷墨打印机整体操作的CPU,CPU201上连接着:存储着记载全部操作的控制程序的ROM202以及用于进行喷墨打印机各部控制的装置例如I/F控制电路、数据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等构成的控制部204。
RAM203以块单位具有CPU201用于进行作业的工作区和存储记录数据的存储区,将用于存储从主机接收的接收数据的2个存储区表示为块(b0,b1)。
存储记录数据的块由控制部204管理,控制部204进行这样的控制,根据CPU的指令向记录头205传送数据,以及使扫描记录头25的托架马达206a与输送记录媒体的CF马达206b取同步同时各个驱动。此外具有从主机接收记录数据的工作电路207,所接收的记录数据由控制部204控制,存储到RAM203的工作区。图1是在图2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结构中,对于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传送图像数据延迟的情形,只取出其高速进行图像记录控制的结构,而图1的RMA103、CUP101、ROM102与图2的RAM203、CPU201、ROM202相同。
<接收数据延迟时的高速图像记录:图4A、4B>
下面用图4A与4B以及图3C与3D说明从主机传送给喷墨打印机的图像数据接收延迟时的高速图像记录。图4A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接收数据延迟,图像记录中断时使托架移动到基准位置的控制。图4B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中断图像记录再开始时使托架从基准位置移动到中断位置的控制。图4A与图4B中的上图示明图像记录位置(X1~X6)与图像记录用的数据与托架的作业,下图示明本实施例中托架速度随时图(t1~t11)的变化。
图4A与4B示明,根据RAM203内的块0(表示b0)、块1(表示b1)中有无存储的记录数据,使托架的作业即托架的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变化的状态。
于图4A中首先说明最初的记录操作(记为“第1遍”。于块b0的存储区中,当探测到存储了从主机发送来的第1数据(记为第(b0-1)时便开始托架的操作。
此托架的操作开始后,进到于下个块b1中从主机接着发送的第2数据[第(b1-1)]的接收(存储),到采用先前的块(b0)中存储的第1数据的记录结束时(时刻ta),若是对第2数据[第(b1-1)]的块b1存储完成,则于第1数据[第(b0-1)]之后继续进行应用此第2数据[第(b1-1)]的记录。
然后,在第2数据[第(b1-1)]的记录中,对下一个块b0进行第三数据[第(b0-2)]的接收(存储)。这里,第3数据[第(b0-2)]的接收(存储)是用与接收(存储)第1数据的第(b0-1)的同一块进行,已记录完的数据即消除。
应用此第3数据[第(b0-2)的记录是在第二数据[第(b1-1)]之后继续进行,这以后通过重复使用2个块b0、b1,能连续地进行图像记录,
以上所说明的对记录区域的存储以及应用存储的数据的记录操作与图3C、3D相同。
这样,即使是不具有托架1扫描量的存储区本喷墨打印机,当把某个数量(1数据帧)的数据存储到1个块(例如b0)中时,纵然未接收1扫描量的图像数据。也能用此存储的数据立即开始记录作业,当此记录作业结束,便开放存储了此数据的存储区,使此开放的区域中存储从主机新传送来的下一数据。
以继续进行上面说明的处理为前提的本喷墨打印机能削减存储区。
于是,例如在第2数据[第(b0-1)]之后用第3数据[第(b0-2)]进行图像记录时,若第3数据[第(b0-2)]在块b0中未存储完,便不进行第3数据[第(b0-2)]的记录。这时,在块第(b1-1)的记录结束时刻(图4A的t3时刻),中断记录,从而在图4A中,于t2~t3期间,记录块第(b0-1)、第(b1-1)的数据而不继续即中断块的记录。
这样,在开始1扫描的记录作业之后,对于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的数据传送延迟而记录中断对,若取等待记录头从中断图像记录的位置以与图像记录相同的移动速度移动到初始位置(基准位置)而后于存储区存储有充分图像数据的时刻,使记录头再从初始位置(基准位置)以与图像记录相同的移动速度移动而返回的机构,则图像记录的吞吐量便下降。
(图像记录高速化)本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如图4A所示,能将上面说明的已有的喷墨打印机中图像记录的吞吐量的降低停止到最小限度。
具体地说,在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的数据传送延迟而中断记录时,由于使记录头从中断图像记录的位置(对应于图4A的t3的位置)以包括比图像记录更快的移动速度的速度移动到初始位置(记录作业开始位置,对应于图4A的t6的位置),便可使图像记录的吞吐量的降低停止于最小限度。
下面用图4B说明。应用本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图像记录中断后再开始的记录作业(记为“第2遍”)。
图4B示明,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延迟的数据传送时,在对未接收完的块b0完成了第3数据第(b0-2)的接收时刻(时刻t7)再开始的记录。
本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于完成第3数据第(b0-2)接收的时刻,为了将以上所述的吞吐量下降停止到最低限度,使记录头从初始位置(记录作业开始位置,对应于图4B的t7的位置)返回到图像记录中断位置(对应于图4B的t10的位置)时的移动速动如图4B所示,以包括比图像记录用的移动速度更快的移动速度的速度移动记录头。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式的喷墨打印机当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的数据传送延迟时,如图4A与4B所示,由于能将记录头以包含比通常记录时更快的速度的速度从图像记录中断的地点移动到初始位置或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图像记录中断的地点,故可将原来成为问题的图像记录中的吞吐量的降低停止于最低限度。
<高速图像处理流程;图5>
下面用图5的流程图说明以上所述的从主机到喷墨打印机的数据帧传送延迟时(未追上图像记录时)的处理。
首先于步骤S501,在接收记录开始指令后随即进到步骤502,消除RAM103内管理块的计数值n与X。X为RAM203内示明块0(b0)或块1(b1)的块识别序号,计数值n则示明各块之中自开始某行记录之后是第n次使用。
然后进到步骤S503,检查块第(bX-n)的接收已否结束,当在块第(bX-n)的接收未完成时,等待到完成;在块第(bX-n)的接收结束后便进到步骤S504。
块第(bX-n)中的X是RAM203内的块的识制序号,本实施形式中的块由块0(b0)与块1(b1)两者构成,X是O还是10具体地说,块第(bX-n)的值例如在最初进行图像像记录开始时的行(n=1)的情形,成为第(b0-1)(X=0)。
然后于步骤504,开始起动使记录头205扫描的托架马达206a。
进到步骤505,驱动托架马达206a,当记录头205到达预定位置,使进行记录作业。
然后进到步骤506,要是对于该块结束了扫描的记录,则进到步骤S512检查是否全部记录已结束,当全部记录结束时便进到步骤S510,在排出记录纸后进到步骤S511而结束这一列作业。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2,对于全部记录未结束的情形,返回到步骤S502,继续上述处理。
对于在步骤S506a中未完成1扫描的记录的情形,则进到步骤S506a,检查是X=0还是1,X=1时进到步骤S507,置X=0,在将计数值n加1后进到步骤S508,而在X=0时进到步骤S506b,置X=1后进到步骤S508。
若于步骤S508中,块第(bX-n)的接收完后,则返回到步骤S505,继续的上说明的处理。
另一方面,若于步骤S508中完成了块第(bX-n)的接收,则进到步骤S509,于X=0时第[b1-(n-1)]的记录中的块的记录完成之后且X=1时第(bo-n)的记录中的块的记录完成之后,于记录头返回初始位置(基准位置)后回到步骤S503,继续进行上述处理。
本实施形式虽如以上所述,在下一个块未完成记录数据的接收时使记录头返回到行的记录开始位置即初始位置(基准位置),但此位置仅为举例,也可以是其他位置。
通过进行以上所说的控制,能在下一个块未结束记录数据接收时,减少记录作业中断下的喷墨打印机图像记录吞吐量的降低。
有关本实施例形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典型结构与原理。例如最好应用美国专利No.4723129与No.474796中公开的基本原理或依此基本原理进行。在此方式下,所谓按需式与连续式虽都能适用,但特别是在按需式的情形下,对应于保持液体(墨水)的纸页与液路等配置电热变换体,通过施加至少1个驱动信号使对应于记录信息能给予越过泡核沸腾的急剧升温,于电热变换体中发生热能而在记录头的热作用面上产生薄膜沸腾,结果由于能与此驱动信号一一对应地形成液体(墨水)内的气泡,而可改进效率。
借助这种气泡的生长、收缩,通过排出孔排出液体(墨水),形成至少1滴液珠。由于将此驱动信号取为脉冲形式而能即时恰当地进行气泡的生长收缩,尤为最好的是能特别实施应答性优越的液体(墨水)的排出。
作为这种脉冲式的驱动信号,美国专利No.4463359号与No.4345262号说明书中所述的可以适用。此外,若采用涉及到上述热作用面上温度上升率的发明的美国专利No.4313124中记述的条件,则能进行更优越的记录。
作为记录头的结构,除上述各专利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排出口、液路、电热变换体的组合结构(直线状液流通路或直角状液流通路)外,公开了将热作用面配置于弯曲区域中的结构的美国专利No.4558333、No.4459600中所记载的结构,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再有,相对于多个电热变换体,在特开昭59-123670号公报公开了以共用的槽作为电热变换体的排出部的结构,同时在特开昭59-138461号公报中使吸收热能压力波的孔口对应于排出部的结构,而也可取以它们为基础的结构。
此外,作为具有对应于记录装置能记录的最大记录媒体宽度的长度的整行型记录头,可以取上述说明书中公开的由多个记录头的组合来满足其长度的结构,或也可作为整体形成的1个记录头的结构。
还有,不仅可以用上述实施形式说明的记录头本身内整体地设有墨水槽的盒式记录头,还可以采用通过安装于装置主体中而与装置主体电连或能从装置主体供给墨水的能自由更换的芯片型记录头。
在以上所述的记录装置的结构中,最好通过附加相对于记录头的恢复装置、预备装置,而能进一步稳定记录作业。这方面具体可以举出相对于记录头的覆盖装置、清洗装置、加压或吸引装置、电热变换体或是不同于它的加热元件或由它们组合成的预备加热装置等,又,除记录外具有进行排出的预备排出方式也有效于进行稳定的记录。
作为记录装置的记录模式不仅仅是黑色等主流色的记录方式,也可通过将记录头取整体结构或将多个组合形成,而构成具有不同颜色的多色或由混色形成的全色至少之一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显然也可以通过将记录有实现上述实施形式功能软件的程序代码的记录媒体提供给相应的系统或装置,而由此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CPU或MPU.)读出存储媒体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行所述功能并达到此目的。此时通过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来实现前述实施形式的功能,而存储此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也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例如可以采用软盘、硬盘、光盘、光磁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以及ROM等。
此外,通过实行计算机读取的程序代码,不仅能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而且显然还包括能根据此程序代码的指示,于计算计上进行工作中的OS(操作系统)等实际处理的一部成全部,而由此种处理来实现前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情形。
再有,在此显然还包括有下述情形: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在写入具有能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张装置的存储器后,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
由具有此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装置的CPU等则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或全部,通过这样的处理而能实现前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用主机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图像记录时,即令在图像记录中途传送来的数据延迟时,也能尽可能降低图像记录时间的增加量。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显然可以给出本发明的众多的不同实施形式,因而应作这样的理解:除了如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内容外,本发明是不为这类具体实施形式所限制的。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包括:
检测单元,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
控制单元,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
其中,上述控制单元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基于以数据帧为单位从主机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使搭载有上述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其中,上述数据帧是在以任意分割数对按照与记录头的记录元件数量相对应的宽度记录一次扫描的图像所必需的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后得到,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具有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且在各区域中存储以数据帧为单位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
上述检测单元在上述图像记录开始后,检测后续应记录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上述存储单元的存储是否结束,
在检测出上述存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规定位置是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存储单元具有至少2个区域,
上述控制单元进行如下控制:
当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一个区域的存储结束后,将后续发送来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另一个区域,并且利用已经存储到上述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图像记录;
当数据帧的图像数据向上述另一个区域的存储结束、并且利用存储到上述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进行的上述图像记录结束后,再利用存储到上述另一个区域中的数据帧的图像数据来继续上述图像记录;并且
通过交互利用上述两个区域,来连续地进行上述图像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区域中存储的数据量比从上述主机装置接收的上述一次扫描的图像数据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记录头是通过喷出墨水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记录头是利用热能喷出墨水的记录头,并且具有用于产生提供给墨水的热能的热能转换体。
8.一种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步骤,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
控制步骤,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处,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
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9.一种控制程序,对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程序包括:
检测步骤程序代码,用于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
控制步骤程序代码,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到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
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存储有用于对使搭载有记录头的托架在记录媒体上沿主扫描方向以规定速度边扫描边进行图像记录的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
上述控制程序包括:
检测步骤程序代码,用于在一次扫描的图像记录中检测出上述图像记录的中断;和
控制步骤程序代码,用于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出上述中断的情况下,使上述托架从中断位置朝记录开始位置方向返回规定位置,并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待机,而在上述中断原因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则使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中断位置,开始上述图像记录,
其中,在上述控制步骤中,至少在上述托架从上述中断位置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移动中,和在上述托架从上述规定位置到上述中断位置的移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区间内,使上述托架以比上述规定速度快的速度移动。
CNB031107656A 2002-04-15 2003-04-15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613/2002 2002-04-15
JP2002112613A JP2003305922A (ja) 2002-04-15 2002-04-15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550A CN1451550A (zh) 2003-10-29
CN100509421C true CN100509421C (zh) 2009-07-08

Family

ID=2878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7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421C (zh) 2002-04-15 2003-04-15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80905B2 (zh)
JP (1) JP2003305922A (zh)
KR (1) KR100558806B1 (zh)
CN (1) CN10050942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9549A1 (en) * 2004-01-29 2005-08-03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Printing machine with a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printing states
US7907160B2 (en) * 2004-07-23 2011-03-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ck labeling on a medium
JP4270185B2 (ja) * 2005-09-15 2009-05-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7852519B2 (en) * 2007-02-05 2010-12-14 Hand Held Products, Inc. Dual-tasking decoder for improved symbol reading
JP5682126B2 (ja) * 2010-03-18 2015-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25097A (ja) * 2010-07-27 2012-02-0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CN103182862B (zh) * 2011-12-30 2016-03-2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136587B2 (ja) * 2013-05-31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並びに印刷方法
US11241835B2 (en) * 2013-09-27 2022-02-08 The Western Uni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produc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CN113370679B (zh) * 2020-08-10 2023-02-21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中断恢复处理方法、装置、控制板、打印机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714A (en) * 1995-07-28 1998-10-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having print data storage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27227A (en) * 1977-10-03 1982-07-06 Ichiro Endo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4330787A (en) * 1978-10-31 1982-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US4345262A (en) * 1979-02-19 1982-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4463359A (en) * 1979-04-02 1984-07-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oplet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4313124A (en) * 1979-05-18 1982-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US4558333A (en) * 1981-07-09 1985-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 recording head
JPS58195357A (ja) * 1982-05-11 1983-11-14 Canon Inc 縦横変換装置
JPS59123670A (ja) 1982-12-28 1984-07-1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エツトヘツド
JPS59138461A (ja) 1983-01-28 1984-08-08 Canon Inc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2888703B2 (ja) 1992-06-19 1999-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出力装置並びに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メモリサイズ決定方法並びに出力装置のメモリサイズ設定方法
SG47503A1 (en) * 1992-09-25 1998-04-17 Hewlett Packard Co Drop count-based ink-jet print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550954A (en) 1994-05-04 1996-08-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mage processing load balancing for a host processor with a connected binary level image printer
US5610638A (en) 1995-01-03 1997-03-11 Xerox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int mode selection
JPH0948154A (ja) 1995-08-08 1997-02-18 Brother Ind Ltd シリアル式印字装置
JPH09234862A (ja) * 1995-12-26 1997-09-0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5923820A (en) 1997-01-23 1999-07-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ing swath data for printers
US6097499A (en) 1997-11-14 2000-08-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sochronous printing with minimal buffering
JP4620817B2 (ja) * 1998-05-29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6313922B1 (en) 1998-07-16 2001-11-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fficient use of a printhead and a compressed swath buffer in an inkjet printer
WO2000053420A1 (fr) 1999-03-10 2000-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justement du deplacement de l'emplacement d'un point a l'aide d'informations selon lesquelles aucun point ne doit etre forme pour chaque unite de pixel
US6247786B1 (en) 1999-10-26 2001-06-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pass buffer sizing
US6612674B1 (en) 2002-06-24 2003-09-0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voiding image edge deletion in a digital prin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714A (en) * 1995-07-28 1998-10-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having print data storage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93542A1 (en) 2003-10-16
CN1451550A (zh) 2003-10-29
KR20030082414A (ko) 2003-10-22
JP2003305922A (ja) 2003-10-28
KR100558806B1 (ko) 2006-03-10
US6880905B2 (en) 2005-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421C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JP514311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101038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US5689289A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1227259A (ja) アクセス可能なプリントバッファを有した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US6338540B1 (en)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nd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said apparatus
EP0655854B1 (en) Image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JP6114529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3048311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で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及び該プログラム
JP20071446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326695C (zh)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记录系统
EP0715448B1 (en)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CN1325265C (zh) 记录装置
US6557963B1 (en)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120578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554004B2 (ja) 記録装置
US5984453A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by time-division drive
JPH071489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40032613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H08108597A (ja) データ出力装置
JPH08108598A (ja) データ出力装置
JPH0781834A (ja) 排出紙仕分け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81186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127445A (ja)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4009537A (ja) 記録装置、該記録装置を用い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インクの有無の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