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0436C -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0436C
CN100500436C CNB2006101429467A CN200610142946A CN100500436C CN 100500436 C CN100500436 C CN 100500436C CN B2006101429467 A CNB2006101429467 A CN B2006101429467A CN 200610142946 A CN200610142946 A CN 200610142946A CN 100500436 C CN100500436 C CN 1005004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tainer
absorber
paper
inj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2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8290A (zh
Inventor
各务和行
尾崎千马
住井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8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8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04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04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7Clea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向目标介质喷射。一种介质支撑部件,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一种液体吸收器,所述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一种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保持液体吸收器并且可拆卸地设置在介质支撑部件上。

Description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将液体喷射在被支撑在压板上的目标介质上的液体喷射设备,并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吸收器的装在所述压板内的保持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用作液体喷射设备的喷墨打印机,存在在用作目标介质的纸张的整个表面上不留下任何页边空白的情况下执行打印的类型,即,所述类型能够执行所谓的无边打印。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支撑所述纸并限定纸相对于打印头的位置的压板(或压纸部件,压介质部件)设置有用于排出(或废弃)被喷射到纸的边缘外面的墨滴的凹部。由例如海绵状的聚丙烯制成的墨水吸收器被一体地连接到用于废墨的凹部内,所述海绵状的聚丙烯孔隙率很高且墨水吸收能力良好。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4-155109A(JP-A-2004-155109)中披露了这种构造。
在前述喷墨打印机中,能够被吸收到所述墨水吸收器内的墨水量是有限的。由此,当所述墨水的被吸收量达到极限值时,所述墨水吸收器需要被更换。在此情况下,因为所述墨水吸收器一体地连接在压板上,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压板。然而,使更换之后压板的状态与更换之前压板的状态完全一致是困难的,因此在更换之前的状态与更换之后的状态之间打印状态会改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某一方面的一个优点是提出一种液体喷射设备,所述液体喷射设备能够防止在墨水吸收器更换之前的状态与之后的状态之间相对于目标介质的液体喷射状态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包括:
液体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向被在第一方向上输送的目标介质喷射;
介质支撑部件,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
液体吸收器,所述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保持液体吸收器并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上(即,保持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可拆卸)。
所述介质支撑部件可以形成有开口。所述保持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中。
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接合部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在相对于第一方向位于上游侧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和第二接合部件,所述第二接合部件设置在所述保持器上并适于与第一接合部件接合。
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保持器上并适于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液体引导部件,所述液体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器上并适于向下引导所述液体。适于允许液体引导部件延伸穿过它的通孔形成在所述开口的底部。
所述开口的底部可以朝向所述通孔倾斜。
所述保持器的与所述开口的底部相对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液体引导部件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也提出了一种液体吸收器保持器,所述液体吸收器保持器适于被装入液体喷射设备中,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液体喷射头和介质支撑部件,所述液体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目标介质喷射,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所述液体吸收器保持器包括:
液体吸收器,所述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保持器主体,所述保持器主体保持液体吸收器,并且所述保持器主体相对于介质支撑部件可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更换设置在液体喷射设备中的液体吸收器的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液体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向目标介质喷射;介质支撑部件,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第一保持器,所述第一保持器保持第一液体吸收器,所述第一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并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上,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保持器从介质支撑部件拆下;
提供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二保持器保持第二液体吸收器,所述第二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将第二保持器连接到所述介质支撑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图3是显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前透视图;
图4是显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后透视图;
图5是打印机内的压板的透视图;
图6是压板的透视图,其显示了压板被分解的状态;和
图7是沿图5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将描述适于在一张纸上用墨水执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100,所述一张纸的尺寸例如为L/2L尺寸(用于照片)、明信片尺寸、JIS A4尺寸或者延伸的JIS A3尺寸(也称为A3附加尺寸或特大B尺寸)或者JIS A2尺寸。
如图1和2中所示,喷墨打印机100由壳体101覆盖,所述壳体101在整体上大体是矩形平行六面体。控制面板110设置在壳体101上表面的右前侧。墨盒壳体部分120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的左前侧。第一后纸进给部分13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后侧,且第二后纸进给部分1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侧。纸排出部分150和前纸进给部分160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且废墨回收部分170设置在壳体的前面的右侧。如图2-4中所示,在喷墨打印机100内设置有纸输送部分180、控制器190和打印部分200。
如图1和2中所示,矩形形状的开口102形成在第一后纸进给部分130与在壳体101的顶面上的控制面板110、墨盒壳体部分120之间。所述开口102由顶盖210覆盖。所述顶盖210连接成在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枢轴在顶盖210的后端。当用户提起顶盖210由此打开开口102时,用户通过开口102能够容易地执行例如纸输送部分180和打印部分200的内部机构的维护操作等。
如图1和2中所示,所述控制面板110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的操作面板111。用于显示操作状态等的液晶面板112设置在操作面板111的大体中心部分上。在所述液晶面板112的两侧,设置有按钮113,所述按钮113例如用于接通和断开电源的电力系统的按钮、用于执行纸的前进(引导)等以及执行墨水的冲洗等的操作系统的按钮、和用于执行图像处理等的处理系统的按钮。用户能够操作所述按钮113,同时看见并确认所述液晶面板112,从而能够防止错误操作的出现。
如图1和2中所示,图3和4中所示的用于保存各种颜色(在此示例中9种颜色)的打印墨水的墨盒121可移除地容纳在所述墨盒壳体部分120中。所述墨盒121由具有L形横截面的盒盖122覆盖。所述盒盖122连接成在图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枢轴在盒盖122的后端。当用户提起盒盖122从而打开墨盒壳体部分120时,用户能够容易地更换墨盒121等,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所述第一后纸进给部分130用于自动纸进给(ASF),且包括具有四级结构的第一纸支撑件132,如图1和2中所示,所述第一纸支撑件132具有支撑将被供给的一张或者更多张纸的功能以及打开和关闭第一纸进给端口131的功能,所述第一纸进给端口131以矩形形状向上开口。所述第一纸支撑件132连接成在图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枢轴在第一纸支撑件132的后端。
在使用喷墨打印机100之前,用户将手指勾进孔132a内并提起第一纸支撑件132以抽出多级部分从而完成设定操作,所述孔132a设置在第一纸支撑件132的前侧的中心部分。从而,在可拆卸类型的纸支撑件的情况下所必要的保持或者管理等在此情况下将不需要。另外,因为所述第一纸支撑件132具有多级结构,各种尺寸的要供给的纸能够被确定地支撑。在使用喷墨打印机100后,当第一纸支撑件132的所述多级部分被推入时,第一纸进给端口131被关闭。由此,灰尘被防止进入打印机的主体内,且第一纸支撑件132能够以紧凑的尺寸被容纳。
所述第二后纸进给部分140用于手动纸进给,且包括两级结构的第二纸支撑件142,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二纸支撑件142具有支撑要供给的纸的功能和打开和关闭第二纸进给端口141的功能,所述第二纸进给端口141以矩形形状向后开口。所述第二纸支撑件142连接成在图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枢轴在第二纸支撑件142的后端。从所述第二后纸进给部分140供给的纸为每一张具有相对薄的厚度的例如普通纸的纸。
在使用所述喷墨打印机100之前,用户将手指勾住第二纸支撑件142的图中所示的上部,并将第二纸支撑件142下推以抽出多级部分从而完成设定操作。从而,在可拆卸类型的纸支撑件的情况下所必要的保持或者管理等在此情况下将不需要。另外,因为所述第二纸支撑件142具有多级结构,各种尺寸的要供给的纸能够被确定地支撑。在使用喷墨打印机100后,当第二纸支撑件142的所述多级部分被推入且所述第一纸支撑件被关闭时,第二纸进给端口141能够被关闭。由此,灰尘被防止进入打印机的主体内,且第二纸支撑件142能够以紧凑的尺寸被容纳。
所述纸排出部分150包括两级结构的堆叠器152,所述堆叠器152具有第一堆叠器51和第二堆叠器52,所述第一堆叠器51和第二堆叠器52中的每一个具有堆叠将被排出的一张或者更多张纸的功能以及打开和关闭纸排出端口151的功能,所述纸排出端口151以矩形形状在向前的方向上开口。所述第一堆叠器51连接成在图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上可围绕枢轴枢转,所述枢轴在第二堆叠器52的末端侧。所述第二堆叠器52连接成与纸排出端口151平行地在竖直方向上倾斜移动,从而能够凸出并被容纳。
在使用所述喷墨打印机100之前,用户用手指勾住第一堆叠器51的上部以在向前的方向上枢转第一堆叠器51,从而打开所述纸排出端口151,然后抽出第一堆叠器51以与纸排出端口平行地、倾斜向上移动第二堆叠器52以便凸出第二堆叠器52,从而完成设定操作。由此,在可拆卸类型的堆叠器的情况下所必要的保持或者管理等在此情况下将不需要。另外,因为所述堆叠器152具有多级结构,各种尺寸的将被排出的纸能够被确定地支撑。而且,因为已经被打印的纸总是从前面侧排出,用户能够容易地将纸取出。在使用喷墨打印机100之后,当用户用手推进第一堆叠器51的末端时,第二堆叠器52与纸排出端口平行地向下倾斜移动并被容纳。另外,当第一堆叠器51通过将手放在第一堆叠器51上向后枢转时,所述纸排出端口151能够被关闭。由此,灰尘被防止进入打印机的主体内,且堆叠器152能够以紧凑的尺寸被容纳。
所述前纸进给部分160用于手动纸进给,且如图3中所示包括纸进给托盘161,所述纸进给托盘161在纸排出端口151处设置在堆叠器152上面。所述纸进给托盘161设置成在水平方向上可移动且与纸排出端口151平行。从所述前纸进给部分160供给的纸是每一张具有相对大厚度的、在输送的时候不能被弯曲的例如无光铜版纸的纸。
在使用所述喷墨打印机100之前,当用户稍微推进纸进给托盘161的末端时,纸进给托盘161的制动器被脱开,从而纸进给托盘161从纸排出端口151凸出。在使用喷墨打印机100之后,当纸进给托盘161的末端被稍微推入时,纸进给托盘161的制动器被接合,从而纸进给托盘161被容纳在纸排出端口151内。由此,能够提高布置纸排出盘161的容纳效率。
如图1至3中所示,用于保存废墨等的废墨箱171可移动地容纳在废墨回收部分170内。所述废墨箱171保存清洁打印头202和更换墨盒时废弃的废墨。当废墨箱171充满废墨等时,用户只需要将废墨箱171抽出并将新的废墨箱171插入。由此,能够容易地执行废墨箱171的更换操作。
如图3和4中所示,纸输送部分180在从第一后纸进给部分130、第二后纸进给部分140到纸排出部分150的区域范围内设置,并包括自动纸进给机构181、输送机构182和纸排出机构183。如图4中所示,所述自动纸进给机构181包括:例如,输送架(或储存架)81、纸进给辊82、延迟辊83和纸返回杠杆84,所述输送架81用于提升由第一纸支撑件132支撑的纸以便进给纸,所述纸进给辊82用于取出由输送架81提升的纸,所述延迟辊83用于将仅一张纸与由纸进给辊82一起供给的纸分离,所述纸返回杠杆84用于返回由此被延迟辊83分开的剩余纸。
所述输送架81形成为平面形状从而纸能够被放置在其上,且输送架81大体平行于后壁设置。输送架81以下面的方式设置:输送架81的下端定位于纸进给辊82附近,输送架81的上端定位于后壁顶部附近。另外,输送架81以下面的方式设置:一端连接到后壁的没有示出的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输送架81的下端侧的后面,藉此,根据压缩弹簧的伸展/压缩,所述下端侧围绕所述上端侧枢转。
具有D形状横截面的纸进给辊82设置在输送架81的下端附近。纸进给辊82间歇地旋转以借助摩擦供给由输送架81提升的纸。延迟辊83设置成能够紧靠纸进给辊82,并动作以便借助摩擦仅将最上面的纸与由纸进给辊82一起供给的纸分离。纸返回杠杆84形成为钉状物的形状并设置在纸进给辊82附近。纸返回杠杆84通过所述钉状物勾住由延迟辊83分开的剩余的纸,并将剩余的纸返回到输送架81。
如图4中所示,所述输送机构182设置有纸输送辊85和从动辊86等,所述纸输送辊85与打印操作同步在副扫描方向(此图中横向方向)上输送纸。纸输送辊85设置在压板203的纸输送通道的上游侧,并动作以便与从动辊86一起保持由纸进给辊82供给的纸,并且将所述纸输送到压板(或压纸部件,压介质部件)203。
如图4中所示,所述纸排出机构183包括纸排出辊87、第一齿辊88a、第二齿辊88b等。第一齿辊88a设置在压板203的纸输送通道的下游侧,同时第二齿辊88b和纸排出辊87以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齿辊88a的纸输送通道的下游侧。首先,第一齿辊88a将通过压板203的纸排出,然后第二齿辊88b和纸排出辊87保持由此排出的纸并将所述纸排出到堆叠器152上。第一齿辊88a和第二齿辊88b由没有示出的同样的保持部件保持。
如图4中所示,所述控制器190包括构成打印机控制器的主板191。在主板191上,设置有例如CPU、ROM、RAM、ASIC以及其它各种种类的电路元件(每一个都没有示出)的控制部件和存储部件,从而控制纸输送部分180和构成打印机械的打印部分200。
如图4中所示,在打印部分200中设置有:在主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垂直)上与打印操作同步移动的滑架(或载架)201、与打印操作同步喷出墨水的打印头202、和打印时将纸支撑在平的状态的压板203。如图3中所示,滑架201由在压板203上方的滑架引导轴204支撑,并被连接到滑架带205。当没有示出的滑架电动机驱动滑架带205时,滑架201根据滑架带205的运动沿滑架引导轴204往复运动。
如图4中所示,所述打印头202安装在滑架201上并与压板203间隔开预定的距离。打印头202能够喷出多种墨水(例如,黑色、照片用黑色、无光泽的黑色(mat black)、黄色、蓝绿色(或青色)、淡蓝绿色、品红色(或洋红色)、淡品红色、灰色和红色)。即,打印头202以下面的方式布置:压力发生室和与其连通的喷嘴口设置在喷嘴板上,藉此当墨水保存在压力发生室内并且墨水被加压有预定压力时,具有受控量级(或大小)的墨滴被从喷嘴孔朝向纸喷射。
所述压板(介质支撑部件)203设置成在纸输送辊85与纸排出辊87之间与打印头202相对,且压板203支撑在其表面上输送的纸。压板203具有细长的板形,所述细长板形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稍微大于其上能够执行打印的纸的最大宽度的宽度。用于保持墨水吸收器31的吸收器保持器32可拆卸地设置在压板203内。
所述墨水吸收器31包括用于容纳和吸收在无边打印时喷射在纸的边缘外面的墨滴的墨水接纳部分31a,和墨水引导部分31b,所述墨水引导部分31b与墨水接纳部分31a一体形成以将由墨水接纳部分31a吸收的废墨引导到没有示出的废墨盘,所述废墨盘设置在墨水引导部分31b下方。所述墨水接纳部分31a以梳状的方式形成。所述墨水接纳部分31a包括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分31ab,和连接部分31aa,所述连接部分31aa中的每一个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延伸部分31ab。所述墨水引导部分31b以梳状的方式形成为在连接部分31aa处大体与延伸部分31ab正交。作为这种墨水吸收器31的材料,可以使用海绵状的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的多孔性材料,所述多孔性材料具有很难被墨水影响(很高的抗墨性能)的很高的墨水吸收特性和性能,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柔韧性。
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形成为稍微大于墨水吸收器31的墨水接纳部分31a并具有第一凹部32a、第二凹部32b和通孔32c,所述第一凹部32a每一个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并能够容纳墨水接纳部分31a的连接部分31aa,所述第二凹部32b每一个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并能够容纳墨水接纳部分31a的延伸部分31ab,所述通孔32c每一个能够容纳墨水引导部分31b的末端。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在其位于纸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凸起32d,并同时在其位于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凸起32e。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相对于凹部203a可拆卸,所述凹部203a形成在压板203的、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表面上并具有与吸收保持器32大体相同的形状。
在将吸收器保持器32连接到压板203的情况下,首先,在吸收器保持器32的前表面指向下的状态下将吸收器保持器32插入压板203的凹部203a内。然后,墨水吸收器31的墨水引导部分31b插入在凹部203a处开孔的通孔内,并且吸收器保持器32的凸起32d与形成在压板203的凹部203a内的定位器203b接合。接着,吸收器保持器32的后侧(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被下按到压板203的凹部203a内,同时使固定凸起32e与压板203的凹部203a的内侧壁滑动接触,从而将吸收器保持器32连接到压板203上。
另一方面,在将吸收器保持器32从压板203拆下的情况下,首先,将吸收器保持器32的后侧从压板203的凹部203a拔起。然后,将吸收器保持器32的纸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从压板203的凹部203a倾斜地拔起,从而将吸收器保持器32从压板203分离。
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的、分别连接到压板203的凹部203a的第二凹部32b,在压板203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平行于压板203定位。所述第一凹部32a被设置成主要用于废弃在执行无边打印时喷射到纸的边缘外面的墨滴。吸收器保持器32的、分别连接到压板203的凹部203a的第二凹部32b,局部地设置在对应于在其上可执行打印的每一张纸的左和右侧边缘的位置。所述第二凹部32b被设置成主要用于废弃在执行无边打印时喷射到纸的左侧和右侧外面的墨滴。每一个都延伸到纸的输送方向的多个肋203b在第二凹部32b之间在压板203上设置有预定间隔。所述肋203b中的每一个在其截面上具有大体梯形的形状,并作用以便支撑从其后面侧被输送的纸。
压板203的凹部203a中的每一个的底面203aa形成为从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到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即朝向墨水引导部分31b,向下倾斜。另外,相似地,吸收器保持器32的、分别与压板203的倾斜凹部203a的底面203aa相对的底面32f,也形成为从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到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即朝向墨水引导部分31b,向下倾斜。由此,即使在墨水吸收器31的、在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吸收的墨水向下流动,并且没有因为重力沿着倾斜的凹部203a的底面203aa和吸收器保持器32的底面32f聚集,从而吸收在墨水吸收器31内的大体所有的废墨能够被喷射(或排出)到墨水回收盘内。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保持墨水吸收器31,所述墨水吸收器31接纳在将墨水朝向纸喷射且纸的整个面上没有留下任何页边空白时废弃的墨水,且吸收器保持器32制造成相对于压板203可拆卸。由此,所述墨水吸收器31在不移除压板203的情况下能够被更换。因此,在墨水吸收器31更换之前的状态与墨水吸收器31更换之后的状态之间,在压板203上输送的纸的支撑状态没有改变,从而墨水相对于纸的喷射状态能够被维持。
所述吸收器保持器32配合到形成在压板203处的凹部203a内并连接到形成在压板203处的凹部203a。此连接操作以下面的方式执行:吸收器保持器32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被插入到凹部203a内,然后吸收器保持器32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被推入到凹部203a内。结果,具有墨水吸收器31的吸收器保持器32的拆卸操作能够相对于压板203被容易地执行。另外,因为吸收器保持器32在其两侧面上具有凸起32e,具有墨水吸收器31的吸收器保持器32的定位能够相对于压板203被可靠地执行。
另外,所述墨水吸收器31包括将接纳的墨水向下引的墨水引导部分31b。因为凹部203a设置有墨水引导部分31b通过其向下延伸的通孔203ab,用于保存从墨水引导部分31b向下流的墨水的部件能够形成在墨水吸收器31下方。由此,能够被吸收到墨水吸收器内的墨水量的极限值能够增加。另外,在压板203内,凹部203a中的每一个的底面203aa朝向墨水引导部分31b倾斜,且吸收器保持器32的、分别与凹部203a的底面203aa相对的底面32f也倾斜。由此,吸收进墨水吸收器31内的大体所有的墨水能够被引到墨水引导部分31b。
上述有利的效果能够在每个凹部203a的底面203aa和吸收器保持器的底面32f中的至少一个朝着墨水引导部分31b倾斜的情况下获得。
尽管对作为液体喷射设备的示例的喷墨打印机做出了解释,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传真设备、复印设备等。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到打印设备,而且能够应用到设置有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用的滤色器的彩色材料喷射头,用于形成有机EL显示器或者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的电极的电极材料(导电浆糊)喷射头,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材料喷射头,作为精确移液管的采样喷射头,等将液体从液体喷射头朝向目标介质喷射从而使液体达到目标介质的液体喷射设备。
尽管上面只对本发明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本质上不偏离本发明的新颖性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示范性实施例做出很多修改。相应地,所有这些修改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005年10月3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通过引用在此整体并入。

Claims (9)

1、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包括:
液体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向被在第一方向上输送的目标介质喷射;
介质支撑部件,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
液体吸收器,所述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保持液体吸收器并且可拆卸地设置到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其中:
所述介质支撑部件形成有开口;且
所述保持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接合部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在相对于第一方向位于上游侧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和
第二接合部件,所述第二接合部件设置在所述保持器上并适于与第一接合部件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进一步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保持器上并适于与所述开口的内壁表面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进一步包括:
液体引导部件,所述液体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吸收器上并适于向下引导所述液体,其中:
在所述开口的底部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适于允许液体引导部件延伸穿过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其中:
所述开口的底部朝向所述通孔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其中:
所述保持器的、与所述开口的底部相对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液体引导部件倾斜。
8、一种液体吸收器保持器,适于装入液体喷射设备中,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液体喷射头和介质支撑部件,所述液体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目标介质喷射,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所述液体吸收器保持器包括:
液体吸收器,所述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保持器主体,所述保持器主体保持所述液体吸收器,并且所述保持器主体相对于所述介质支撑部件可拆卸。
9、一种更换设置在液体喷射设备中的液体吸收器的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设备包括:
液体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可操作以便将液体朝向目标介质喷射;
介质支撑部件,所述介质支撑部件与液体喷射头相对并从下面支撑目标介质;
第一保持器,所述第一保持器保持第一液体吸收器,所述第一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并且可拆卸地设置到介质支撑部件上,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保持器从介质支撑部件拆下;
提供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二保持器保持第二液体吸收器,所述第二液体吸收器适于接纳并吸收被喷射到目标介质外面的液体;和
将第二保持器连接到所述介质支撑部件。
CNB2006101429467A 2005-10-31 2006-10-31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04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16625 2005-10-31
JP2005316625A JP2007118502A (ja) 2005-10-31 2005-10-31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8290A CN1958290A (zh) 2007-05-09
CN100500436C true CN100500436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99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29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0436C (zh) 2005-10-31 2006-10-31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96876B2 (zh)
JP (1) JP2007118502A (zh)
CN (1) CN1005004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1980B2 (en) * 2008-10-02 2012-03-27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Ink tray of a production printing system having an open bottom section
US7883177B2 (en) * 2008-10-02 2011-02-08 Infoprint Solutions Company, Llc Tray insert for an ink tray of a production printing system
JP5428699B2 (ja) * 2009-09-18 2014-0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494951B2 (ja) * 2010-03-12 2014-05-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224824A (ja) * 2010-04-16 2011-11-1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TW201208893A (en) * 2010-05-17 2012-03-01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printing having proximal wick
JP5812799B2 (ja) * 2011-10-20 2015-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080927A (ja) * 2013-10-24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EP3098083B1 (en) * 2015-05-27 2021-08-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laten
US10183505B2 (en) 2015-05-27 2019-0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laten
JP6690937B2 (ja) * 2015-12-25 2020-04-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印字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5781B2 (ja) * 1991-05-17 1999-09-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6255118A (ja) * 1993-03-03 1994-09-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337886A (ja) * 1997-06-10 1998-12-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239817B1 (en) * 1998-10-20 2001-05-29 Hewlett-Packard Comap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borderless print image
JP4110740B2 (ja) * 2001-03-13 2008-07-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を汚すことなく印刷媒体の端部まで行う印刷
JP2003127353A (ja) * 2001-08-10 2003-05-0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83601B2 (ja) 2001-10-17 2006-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4078114B2 (ja) * 2002-05-14 2008-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4000461B2 (ja) * 2002-10-22 2007-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液処理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4258626B2 (ja) * 2003-08-19 2009-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7204577B2 (en) * 2002-06-11 2007-04-17 Seiko Epson Corporaion Waste liquid treat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3856451B2 (ja) * 2002-06-21 2006-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4000464B2 (ja) 2002-11-07 2007-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US6860583B2 (en) * 2002-12-27 2005-03-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aste ink absorp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144807A (ja) * 2003-11-13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4407248B2 (ja) 2003-11-18 2010-0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5170590A (ja) 2003-12-11 2005-06-3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05288748A (ja) 2004-03-31 2005-10-20 Seiko Epson Corp キャ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419647B2 (ja) 2004-03-31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96876B2 (en) 2007-11-20
US20070097171A1 (en) 2007-05-03
JP2007118502A (ja) 2007-05-17
CN1958290A (zh)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0436C (zh) 用于液体吸收器的保持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
JP4561395B2 (ja) 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US7533975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533984B2 (en) Power connection/dis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080111875A1 (en) Medium supplying mechanism, liquid ejec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20020057317A1 (en)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use with printer
JP2009292030A (ja) 維持回復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US8616679B2 (en) Inkjet printer
JP659892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26563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838223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515640B2 (ja) 記録装置
US7461915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224557A (ja) 媒体受け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1069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06010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253483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液体噴射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06150872A (ja) 廃液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1168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49651A (ja)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165124B2 (ja) ヘッド吐出特性維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118503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276931A (ja) 記録装置
JP2007276908A (ja) 被記録媒体トレイ及び記録装置。
JP2006068958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交換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