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8846C - 折叠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8846C
CN100488846C CNB2004800231867A CN200480023186A CN100488846C CN 100488846 C CN100488846 C CN 100488846C CN B2004800231867 A CNB2004800231867 A CN B2004800231867A CN 200480023186 A CN200480023186 A CN 200480023186A CN 100488846 C CN100488846 C CN 1004888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dewall paneling
bolt rod
collapsible container
aforesaid oper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31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868A (zh
Inventor
鲶江俊也
青野一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835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8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84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18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 B65D11/1833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whereby all side walls are hing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简单的构造即可顺利地进行短边板的折叠操作,并且,具有不会不慎解除卡合状态的卡合结构的折叠集装箱。折叠集装箱(11)的短边板(14)上设有插销构件(23),折叠集装箱的长边板上设有插销接收部(24)。插销构件(23)具有其前端可从短边板端面突出的插销杆(25)、通过弹簧构件(27)连接于插销杆(25)的操作杆(26)、可引导操作杆(26)上下移动的引导部(28),在组装状态下向下方压动操作杆(26),从而插销杆(25)被拉入短边板内而脱离插销接收部(24),可以先折叠短边板(14)然后折叠长边板(13)。组装时,立起长边板(13)后立起短边板(14),从而使插销杆(25)自动卡合于插销接收部(24)。

Description

折叠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集装箱,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以将相对地设置于四边形的底板的四边上的一对第1侧壁板和一对第2侧壁板叠在底板上表面的方式而折叠的折叠集装箱。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这样的折叠集装箱:在四边形底板的相对的一对长边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长边板,并且,在该四边形底板的相对的一对短边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短边板,在不使用折叠集装箱时,能以将短边板和长边板叠在底板上表面上的方式进行折叠。
该折叠集装箱在组装时,成为从底板大致垂直地立起的两长边板的两端部内面之间分别夹入之后立起的短边板的两端的状态。此时,虽然借助各短边板防止两长边板向内侧倾倒,但为了防止长边板和短边板向外侧倾倒,用卡定部分别使长边板和短边板卡定,并且,分别使从短边板两端进出的卡合构件卡合于长边板,从而防止短边板向内侧倾倒(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1655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以往的折叠集装箱中的长边板和短边板的卡合构造大多比较复杂,另外,大多是解除卡合时需要使用两只手、或短边板的折叠操作要求不自然的手指的动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简单的构造,可以顺利地进行短边板的折叠操作,并且具有不会不慎被解除卡合状态的卡合构造的折叠集装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是这样形成的:具有四边形底板、下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底板的相对的一对第1边上的一对第1侧壁板、下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的相对的一对第2边上的一对第2侧壁板,在折叠时以将上述第2侧壁板、上述第1侧壁板依次叠在底板上表面上的方式进行折叠,组装时从底板立起的两第1侧壁板的两端部内面之间分别夹住各第2侧壁板的两端的方式进行组装,在该组装状态下,分别使可从第2侧壁板的两端突出地设于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部的一对插销构件卡合于设于上述第1侧壁板的插销接收部,从而保持组装状态;
上述插销构件具有:一对插销杆,其沿与第2侧壁板的上边平行的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各前端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操作杆,在第2侧壁板的上部中央部沿与其上边平行的方向配置;引导部,引导该操作杆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动作方向变换装置,将该操作杆在上下方向上的动作分别变换成各插销杆在滑动方向上的动作;施力装置,向使各插销杆的前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操作杆及插销杆的至少任一方施加力;
上述动作变换装置将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的移动变换为朝向上述各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的中央方向移动而使插销杆前端分别从上述插销接收部脱离的方向;
上述动作方向变换装置由分别连接上述操作杆的两端和上述一对插销杆的基端的左右一对连接片构成,该连接片通过第1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分别连接于两插销杆的基端及操作杆的两端,该第1弯曲部从各插销杆的基端向第2侧壁板的上边方向且第2侧壁板的两端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该第2弯曲部从操作杆的各端部向第2侧壁板的下边方向且第2侧壁板的中心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通过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的移动使两弯曲部弯曲成锐角,从而使两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中心方向移动;上述施力装置,借助上述两弯曲部弯曲成锐角时的弹性恢复力,向上方对上述操作杆施加力,并且,向使各插销杆的前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插销杆施加力。
上述插销构件具有与上述第2侧壁板不同的色调。在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上设有用于在第2侧壁板的上部使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缺口部。从上述缺口部露出的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在比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的上表面低的位置露出。从上述缺口部露出的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具有防滑用的凹凸。
上述引导部贯通形成在上述第2侧壁板的外表面上的横肋而设置,并且在贯通该横肋的引导部的下端具有与上述操作杆一体上下移动的抓持片。上述抓持片的下表面设置成与上述横肋的下表面大致齐平。
上述施力装置具有从上述插销杆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方向突出的弹簧片、和与该弹簧片的基端侧的侧面滑动接触地从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向下方突出的弹簧接收部,上述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弹簧片的基端侧的侧面与上述弹簧接收部滑动接触而使弹簧片弹性变形,借助弹性变形了的弹簧片的弹性恢复力而向上述插销杆前端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插销杆施加力。
上述施力装置具有从上述操作杆的下表面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下方突出的弹簧片、和与该弹簧片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地向第2侧壁板的外面突出设置的弹簧接收部,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移动时,上述弹簧片的下表面压接到上述弹簧接收部而使弹簧片弹性变形,借助弹性变形了的弹簧片的弹性恢复力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方对上述操作杆施加力。
在上述底板的侧缘部的上表面和从底板侧缘立起的立起片的内表面上设有跨越两者的连续的凹槽。
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在折叠组装状态的集装箱时,仅将设于第2侧壁板的上部中央部的操作杆向下方压动,可以解除插销杆和插销接收部的卡合状态,所以可以简单且顺利地进行第2侧壁板的折叠操作。
通过用具有第1弯曲部及第2弯曲部的连接片将两插销杆的基端及操作杆的两端连接,可以使动作方向变换装置和施力装置一体化。
通过使插销构件具有与第2侧壁板不同的色调,从而可以提高插销构件的可视性。
通过在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设置使操作杆的上表面露出一部分的缺口部,可以提高操作杆的可视性及操作性。通过使操作杆的上表面在低于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的上表面的位置露出,可以容易用手指识别操作杆的位置。通过在从缺口部露出的操作杆的上表面设置防滑用的凹凸,从而使手指在按下操作杆时不滑动。
通过在引导部的下端设置抓持片,从而在拿起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时,用拇指和其他的手指从上下夹住操作杆和抓持片,所以可以防止操作杆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抓持片的下表面和横肋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在拿起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时,除拇指以外的手指可以较舒服地搭挂在抓持片的下表面和横肋的下表面上。
通过用分别设于插销杆和第2侧壁板上的弹簧片和弹簧接收部来形成施力装置,从而可以得到更可靠的施加力。
通过在底板的侧缘部的上表面和从底板侧缘立起的立起片的内面设置凹槽,从而可容易取除铺在底板上的树脂板等。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3表示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一实施例。该折叠集装箱其第1边为长边、第2边为短边、第1侧壁板为长边板、第2侧壁板为短边板。
图1至图4表示将插销构件卡合于插销接收部的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
图1是从短边侧看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销构件和插销接收部的状态的要部的截面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要部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要部截面图。
图5是从短边侧看解除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销构件和插销接收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插销和插销接收部的状态的要部的截面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要部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的底板和长边板的连接部的纵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底板和长边板的连接部的纵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底板和长边板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长边板和短边板的关系的要部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操作杆上表面其他形状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操作杆上表面其他形状例子的立体图。
图16是使插销构件卡合于插销接收部的状态的要部主视图。
图17是解除了插销构件与插销接收部的卡合的状态的要部主视图。
说明书中附图标记的简单说明如下:
11:折叠集装箱
12:底板
12a:长边侧立起片
12b:短边侧立起片
12c:凹槽
13:长边板
14:短边板
14a:上边上面片
14b:横肋
14c:上表面
14d:下表面
14e:挂指片
15:铰链座
16:铰链插销
17:卡定部
18:卡合部
21:卡定孔
22:卡定突起
23:插销构件
24:插销接收部
25:插销杆
25a:锥形面
26:操作杆
26a:上表面
27:弹簧构件
28:引导部
29:抓持片
29a:下表面
31:缺口部
32:引导片
33:开口
34:连接片
35:第1弯曲部
36:第2弯曲部
41:突起
42:肋
51:弹簧片
52:弹簧接收部
53: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8至图13中,折叠集装箱11具有:具有相对的一对长边侧立起片12a及一对短边侧立起片12b的四边形的底板12、下边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底板12的相对的长边侧立起片12a上的一对长边板13、13、以及下边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12的相对的短边侧立起片12b上的一对短边板14、14。上述长边侧立起片12a立起的量大于短边侧立起片12b立起的量。组装时的折叠集装箱11形成为两长边板13、13的两端内面分别夹入短边板14、14的两端的状态、且上方开口的箱状。
底板12的一部分上设有在底板12的侧缘部的上表面和长边侧立起片12a的内面上连续延伸的凹槽12c。通过将手指插入该凹槽12c,从而可以容易取除铺在底板12上的树脂板等。
组装后状态的折叠集装箱11的折叠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将连接于立起量小的短边侧立起片12b的两短边板14、14折叠到底板12的上表面上,其次,分别折叠连接于立起量大的长边侧立起片12a的两长边板13、13使其重叠在短边板14、14之上。由此,折叠集装箱11成为图9所示的折叠状态。另外,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11的组装是分别将两长边板13、13相对于底板12大致垂直地立起后,再将两短边板14、14相对于底板12大致垂直地立起。由此,折叠集装箱11成为图8所示的组装状态。
如图10至图12所示,底板12和长边板13的连接部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设于长边侧立起片12a的铰链座15上可转动地嵌合设于长边板13下部的水平方向的铰链插销16。铰链插销16分别设于突出设置于长边板13下部的铰链板16a的两侧面上。铰链座15具有用于插入设于长边侧立起片12a的顶板15a的铰链插销16的宽度宽的开口部15b、和用于插入设于内壁15c的铰链板16a的宽度窄的开口部15d。另外,在外壁15e的集装箱内面侧突出设有支承上述铰链板16a的前端的支承板15f,在内壁15c的集装箱外面侧设有与铰链插销16卡合的卡合突起15g。
铰链插销16从开口部15b插入铰链座15,通过设有卡合突起15g的内壁15c向集装箱内部侧弹性变形,越过卡合突起15g以可转动的状态卡合于卡合突起15g的下表面。由此,长边板13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12,组装时长边侧立起片12a的上表面与长边板13的下表面抵接,从而可防止向集装箱外方倾倒。
底板12和短边板14的连接部也形成为与长边板13的连接部同样的结构。另外,长边侧立起片12a的铰链座15根据折叠时的长边板13和短边板14的位置关系设置在比短边侧立起片12b侧高的位置。
如图13所示,长边板13和短边板14的抵接部设有用于将长边板13和短边板14保持为组装状态的卡定部17及卡合部18。卡定部17是由从长边板13的端部向短边板14的方向突出设置的上下各2处卡定孔21、和在与该卡定孔21对应的位置突出设置于短边板14的外表面上的卡定突起22构成,组装时各卡定突起22分别与各卡定孔21嵌合,从而防止长边板13及短边板14向外侧倾倒。
上述卡合部18由设于短边板14的上边部的插销构件23和设于长边板13的上部内面的插销接收部24形成。插销构件23的前端从短边板14的端面突出而卡合于插销接收部24,防止短边板14向内侧倾倒。将插销构件23向短边板14内拉入来解除该插销构件23与插销接收部24的卡合时,短边板14向内侧折叠。
如图1至图7所示,插销构件23具有与上述短边板14不同的色调。该插销构件23由与短边板14的上边上面片14a沿平行的横肋14b的上表面可滑动地设置的一对插销杆25、25、沿上边上面片14a的下表面而设置的操作杆26、连接该操作杆26的两端和两插销杆25的基端的弹簧构件27、可以上下移动地引导操作杆26的引导部28、设于引导部28的下端的抓持片29形成。
在上边上面片14a的中央部设有使上述操作杆26的上表面26a在短边板14的上部露出的缺口部31。在横肋14b的中央部设有引导部28及抓持片29所贯通的开口33。在该开口33的两侧设有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上述引导部28的引导片32。如图4所示,操作杆26的上表面26a在低于上边上面片14a的上表面14c的位置露出,在操作杆26的上表面26a和上边上面片14a的上表面14c设有台阶。由此,可以容易用手指识别操作杆26的位置。
上述抓持片29的下表面29a和上述横肋14b的下表面14d形成为大致齐平,在横肋14b的外端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挂指片14e。如此,上述横肋14b的下表面14d和抓持片29的下表面29a形成为大致齐平,从而抓住短边板14的上边上面片14a和横肋14b的中央部来拿起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11时,可以使除拇指以外的手指平衡地挂住横肋14b的下表面14d和抓持片29的下表面29a。
另外,即使成为拇指通过上述缺口部31按压操作杆26的上表面26a而将操作杆26压下的状态,也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从上下夹住操作杆26和抓持片29,所以操作杆26不会向下方移动。因此,不会不慎解除插销构件23的卡合状态。另外,在将手指搭挂于持指片14e上的状态下可容易拿起折叠集装箱11。
上述弹簧构件27起到施力装置的作用,并且也起到动作方向变换装置的作用。弹簧构件27具有在连接片34的两端从两插销杆25的基端向上边方向且短边板两端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的第1弯曲部35、和从操作杆26的两端向下边方向且短边板中心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的第2弯曲部36。各弯曲部35、36具有向反弯曲方向(延伸方向)的反弹力。因此,该弹簧构件27的反弹力对插销杆25向使其从短边板14的端面突出的方向施加力,对操作杆26向上方施加力。
在通常的状态下,如图1至图3所示,设定各部分的形状、尺寸以使得上述操作杆26成为由弹簧构件27的作用力压靠到上边上面片14a的下表面的状态,两插销杆25成为前端外面的锥形面25a分别从短边板14的端面突出的状态。
组装折叠集装箱11时,插销杆25的前端的锥形面25a抵接于插销接收部24的外表面时,插销杆25反抗弹簧构件27的作用力,被压入短边板14内。并且,插销杆25的前端通过插销接收部24时,借助作为施力装置的弹簧构件27的作用力而使插销杆25从短边板14的端面突出,成为插销杆25和插销接收部24自动卡合的状态。
折叠组装状态的折叠集装箱11时,不接触抓持片29地压下从缺口部31露出的操作杆26。由此,如图5至图7所示,弹簧构件27起到动作方向变换装置的作用,两弯曲部35、36成为弯曲成锐角的状态,连接片34成为被折叠于操作杆26下方的状态。由此,两插销杆25向短边板中心方向移动,其前端进入短边板14内,插销杆前端从插销接收部24脱离而解除卡合状态,成为可将短边板14向内侧折叠的状态。
因此,折叠集装箱11的组装,只要将立起长边板13后立起短边板14即可,卡定部17自动地进行卡定、并且卡合部18也成为卡合状态。另外,折叠集装箱11的折叠,仅是从短边板14的缺口部31压下操作杆26即可将短边板14向内侧折叠。因此,可以极其容易地进行折叠集装箱11的组装和折叠。
另外,将插销构件23和短边板14做成不同的色调时,可以容易确认操作杆26,可以提高折叠时的操作性。另外,通过在操作杆26的上表面26a和上边上面片14a的上表面14c设置上述那样的台阶,即使用手携带时拿在缺口部31的近旁,也可以减少直接接触操作杆26的机会,不会误压下操作杆26。除此之外,在组装折叠集装箱11来堆放时,成为操作杆26被上方的折叠集装箱11的下部凸缘隐藏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错误操作操作杆26而导致的货物坍塌。
另外,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在操作杆26的上表面设置多个甚至很多小突起41(图14)和褶皱、或小肋42(图15),使得压下操作杆26时不会手指滑动,可以提高操作性。
作为上述施力装置,不仅是上述弹簧构件27,如图16及图17所示,也可以是从上述插销杆25向上边方向突出设置弹簧片51,并且从上边上面片14a向下方突出设置弹簧接收部52,使插销杆25向短边板中心方向移动时,弹簧片51与弹簧接收部52滑动接触并弹性变形,借助弹簧片51的弹性恢复力向突出方向对插销杆25施加力。
另外,也可以是使圆弧状的弹簧片53从操作杆26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使该弹簧片53的侧面(下表面)压接于成为弹簧接收部的横肋14b的上表面,操作杆26向下方移动时弹簧片53弹性变形,借助弹簧片53的弹性恢复力而向上方对操作杆26施加力。
另外,本实施例的折叠集装箱是将第1边作为长边、第2边作为短边、第1侧壁板作为长边板、第2侧壁板作为短边板,但也可以是将第1边作为短边、第2边作为长边、第2侧壁板作为短边板、第2侧壁板作为长边板的折叠集装箱。

Claims (10)

1.一种折叠集装箱,该折叠集装箱是这样形成的:具有四边形底板、下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底板的相对的一对第1边上的一对第1侧壁板、下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的相对的一对第2边上的一对第2侧壁板,在折叠时以将上述第2侧壁板、上述第1侧壁板依次叠在底板上表面上的方式进行折叠,组装时以分别将各第2侧壁板的两端夹在从底板立起的两第1侧壁板的两端部内面之间的方式进行组装,在该组装状态下,使可从第2侧壁板的两端突出地设于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部的一对插销构件分别与设于上述第1侧壁板的插销接收部卡合,从而保持组装状态;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销构件具有:一对插销杆,其沿与第2侧壁板的上边平行的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各前端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操作杆,沿平行于上边的方向配置在第2侧壁板的上部中央部;引导部,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引导该操作杆;动作方向变换装置,将该操作杆在上下方向上的动作分别变换成各插销杆在滑动方向上的动作;施力装置,向使各插销杆的前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操作杆及插销杆的至少任一方施加力;
上述动作变换装置将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的移动变换为向上述各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的中央方向移动而使插销杆前端分别从上述插销接收部脱离的方向;
上述动作方向变换装置由分别连接上述操作杆的两端和上述一对插销杆的基端的左右一对连接片构成,该连接片通过第1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分别连接于两插销杆的基端及操作杆的两端,该第1弯曲部从各插销杆的基端向第2侧壁板的上边方向且第2侧壁板的两端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该第2弯曲部从操作杆的各端部向第2侧壁板的下边方向且第2侧壁板的中心方向弯曲成大致V字状,通过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的移动使两弯曲部弯曲成锐角,从而使两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中心方向移动;上述施力装置,借助上述两弯曲部弯曲成锐角时的弹性恢复力,向上方对上述操作杆施加力,并且,向使各插销杆的前端分别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插销杆施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上述插销构件具有与上述第2侧壁板不同的色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在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上设有用于在第2侧壁板的上部使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从上述缺口部露出的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在比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上面片的上表面低的位置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从上述缺口部露出的上述操作杆的上表面具有防滑用的凹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上述引导部贯通形成在上述第2侧壁板的外表面上的横肋而设置,并且在贯通该横肋的引导部的下端具有与上述操作杆一体上下移动的抓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上述抓持片的下表面设置成与上述横肋的下表面大致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上述施力装置具有从上述插销杆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方向突出的弹簧片、和与该弹簧片的基端侧的侧面滑动接触地从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边向下方突出的弹簧接收部,上述插销杆向第2侧壁板的中心方向移动时,弹簧片的基端侧的侧面与上述弹簧接收部滑动接触而使弹簧片弹性变形,借助弹性变形了的弹簧片的弹性恢复力而向上述插销杆前端从第2侧壁板的端面突出的方向对插销杆施加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上述施力装置具有从上述操作杆的下表面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下方突出的弹簧片、和与该弹簧片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地向第2侧壁板的外面突出设置的弹簧接收部,上述操作杆向下方移动时,上述弹簧片的下表面压接到上述弹簧接收部而使弹簧片弹性变形,借助弹性变形了的弹簧片的弹性恢复力向上述第2侧壁板的上方对上述操作杆施加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集装箱,在上述底板的侧缘部的上表面和从底板侧缘立起的立起片的内表面上设有跨越两者的连续的凹槽。
CNB2004800231867A 2003-08-13 2004-08-10 折叠集装箱 Active CN1004888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107/2003 2003-08-13
JP2003293107 2003-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868A CN1835868A (zh) 2006-09-20
CN100488846C true CN100488846C (zh) 2009-05-20

Family

ID=3419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31867A Active CN100488846C (zh) 2003-08-13 2004-08-10 折叠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655232B1 (zh)
JP (1) JP4008472B2 (zh)
CN (1) CN100488846C (zh)
WO (1) WO2005016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06558B1 (es) 2005-12-27 2009-07-14 Sp Berner Plastic Group, S.L. Dispositivo de anclaje para cajas plegables.
JP4825653B2 (ja) * 2006-12-14 2011-11-30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
GB2452750B (en) * 2007-09-13 2012-06-20 Linpac Allibert Ltd Container
JP4942048B2 (ja) * 2008-04-14 2012-05-30 三甲株式会社 折畳コンテナー
DE202008005791U1 (de) * 2008-04-25 2008-08-28 Bekuplast Kunststoffverarbeitungs-Gmbh Transport- und Lagerbehälter mit Riegeleinrichtung
PL2296988T3 (pl) * 2008-06-17 2013-10-31 Utz Georg Holding Ag Składany pojemnik magazynowo-transportowy
US8579147B2 (en) 2008-06-17 2013-11-12 Georg Utz Holding Ag Collapsible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DE102009049185A1 (de) 2009-04-15 2011-01-05 Ifco Systems Gmbh Kiste mit faltbaren Seitenwänden mit stabiler Seitenwandstruktur
DE102009049103A1 (de) 2009-04-15 2010-11-04 Ifco Systems Gmbh Kiste mit faltbaren und demontierbaren Aussenwänden
SI2408677T1 (sl) 2009-04-15 2013-05-31 Ifco Systems Gmbh Vsebnik s sklopno stransko steno
DE102009049184A1 (de) 2009-04-15 2010-11-04 Ifco Systems Gmbh Kiste mit faltbaren Seitenwänden und Verriegelungsmechanismen mit Überlastschutz
DE102009049186A1 (de) 2009-04-15 2010-11-04 Ifco Systems Gmbh Kiste mit faltbaren und selbstarretierenden Seitenwänden
ES2350791B1 (es) * 2009-06-15 2011-11-16 Sp Berner Plastic Group, S.L. Caja plegable
JP5291580B2 (ja) * 2009-09-02 2013-09-18 三甲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コンテナ
JP5410304B2 (ja) * 2010-01-12 2014-02-05 三甲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JP5507382B2 (ja) * 2010-08-03 2014-05-28 三甲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US8807367B2 (en) 2012-11-27 2014-08-19 Jakov Bobritski Foldable crate and locking mechanisms therefor
CN103264810A (zh) * 2013-06-13 2013-08-28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带有通孔的塑料工业物流箱
CN104369947B (zh) * 2014-09-05 2017-02-08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锁定装置及可折叠箱
CN104691892B (zh) 2015-01-16 2017-07-28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箱
US9422087B1 (en) 2015-02-12 2016-08-23 Plasgad Plastic Products Acs Ltd Foldable crate and locking mechanisms therefor
CN108861054A (zh) * 2018-06-21 2018-11-23 周红理 折叠周转箱锁扣装置
CN110279544A (zh) * 2019-06-25 2019-09-27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护理箱
CN110654675A (zh) * 2019-09-02 2020-01-07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箱
RU200468U1 (ru) * 2020-02-21 2020-10-26 БОБРИЦКИЙ Яков Складной ящик, оснащенный фиксирую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691U (ja) * 1993-06-30 1995-01-27 文雄 萩原 滑り止め目印貼りつけボタン
NL1012013C2 (nl) * 1999-05-10 2000-11-13 Wavin Trepak B V Houder met vergrendelbare zijwanden.
CA2273556A1 (en) * 1999-05-31 2000-11-30 Thomas Gabriel Bela Merey Foldable container
CA2330996C (en) * 2001-01-15 2007-08-21 Norseman Plastics Limited Biased latch hinge
JP2003040263A (ja) * 2001-05-21 2003-02-13 Gifu Plast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運搬用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55232A4 (en) 2009-07-08
JPWO2005016770A1 (ja) 2007-10-04
EP1655232A1 (en) 2006-05-10
WO2005016770A1 (ja) 2005-02-24
EP1655232B1 (en) 2012-09-05
JP4008472B2 (ja) 2007-11-14
CN1835868A (zh) 2006-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8846C (zh) 折叠集装箱
US20030137811A1 (en) Novel lever design that combines module insertion, retention, ejection functions for add-in cards
CN100396443C (zh) 装订机的打出器构造
JP2004299732A (ja) 紙製箱
US7360475B2 (en) Stripping device for a press
US4173173A (en) Carton erector
US3521530A (en) Plunger and die devices for interlocking box walls
US340064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lding and locking a box blank
US3380645A (en) Glueless interlocks for folding box panels
JPH05504099A (ja) 書類穿孔器
JPH0872867A (ja) 段ボール箱
US4101068A (en) Die cut tray
EP0253003B1 (de) Flachbehälter für Süsswaren, insbesondere Wandkalender
JP2007254026A (ja) 紙箱及びそれ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ブランク板
JPS62249860A (ja) テ−プカツテイング装置
CN116619921B (zh) 一种自助打印终端
JP3467646B2 (ja) 収納ケース
JP2019142536A (ja) トレイ
JP4115717B2 (ja) 包装箱
JPS6024621Y2 (ja) バインダ
DE2102431A1 (de) Tray zur Verpackung von Waren in schrumpfbaren Folien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deren Herstellung
JPS6016501Y2 (ja) 振出口付ケ−ス
JP2523562Y2 (ja) 段部付ワンタッチ組凾
JPH11301637A (ja) 八角形函
JPH02984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