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8234C - 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8234C
CN100478234C CNB2005101247159A CN200510124715A CN100478234C CN 100478234 C CN100478234 C CN 100478234C CN B2005101247159 A CNB2005101247159 A CN B2005101247159A CN 200510124715 A CN200510124715 A CN 200510124715A CN 100478234 C CN100478234 C CN 1004782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oor beam
pair
vehicle body
back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47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2549A (zh
Inventor
池元伸行
甲原靖裕
中谷志郎
住田和英
丸子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72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2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82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823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可有效地利用其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之间的连线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其后端横梁(30)具有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车身后方隆起的隆起部(31a),后底板(20)的后端部设置有突出部(21)。另外,突出部(21),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后端横梁(30)的隆起部一侧突出,并与后端横梁(30)连接,且行李室空间被扩展至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位于车身后方。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的车身后部形成有行李室空间。获取宽裕的行李室空间,对提高汽车的便利性尤其重要。另外,在确保更宽裕的行李室空间时,也要考虑到车身的刚性。因此,作为乘用车的车身后部结构,要满足其确保宽裕的行李室空间和提高车身刚性双方的要求。另外,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457号中,公开了一种较为普遍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
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457号中所记载的车身后部结构,设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作为车辆骨架构件的后车架纵梁。另外,在该后车架纵梁上连接有后底板。在该后底板上方的空间,设定有备胎室及作为副行李箱予以使用的底板下置箱体(underfloor box)。另外,作为车辆骨架构件的横梁,其前部的下端部与后车架纵梁的后端部连接,且设置在后车架纵梁的后方并向上方偏置。该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另外,该横梁限定上述底板下置箱体在后侧的位置。另外,该横梁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端横梁面板及后面板构成。该后端横梁面板及后面板,各自的前部下端相互接合,同时各自的后部上端也相互接合。因此,由后端横梁面板及后面板组成的横梁,构成闭合剖面。另外,后车架纵梁的后端部上,连接有冲击吸收部件,当车辆发生后面冲撞时,经由设置在比冲击吸收部件更位于后方的保险杠输入冲击力,由此通过冲击吸收部件可吸收上述冲击力。
图5是以往的汽车(舱门式后背汽车hatchback automobile)的后部行李室的内部空间示意图。图6是沿图5的D-D线的后端横梁55的剖视图。以下,参照图5及图6,对以往的车身后部结构加以说明。行李室的内部空间,设置有构成行李室空间的底部的后底板50。该后底板50,通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构件,即后纵梁60予以支承。后底板50的侧部,予以切口,以对应于车轮罩内板51的形状,并与该车轮罩内板51接合。车轮罩内板51与后部侧板(rear side panel)52接合。另外,后底板50上,形成有凹部53,而起到用于收容备胎的备胎室的作用。
另外,后端横梁55设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该后端横梁55,与后纵梁60的后端部及后底板50的后端部连接。另外,后端横梁55位于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与后支柱54连接。另外,后端横梁55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上表面,设有与后门的棘轮(图示从略)卡合的撞钩S。
另外,如图6所示,后端横梁55由后面板56和前面板57构成,两者构成一个闭合剖面。前面板57,通过向下部延伸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与后纵梁60的后端部60a连接。另外,位于车身后方一侧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及后保险杠,也连接在上述前面板57的凸缘部。
另一方面,在舱门式后背汽车等一部分车型中,有如下的提案,使车身的尾部从俯视看呈圆弧状,即像昆虫的尾部而予以突出(以下称尾部突出型)。这种设计,与车身尾部较平坦的车型相比,可提高汽车的外观性能,由此而受到注目。
但是,以往的尾部突出型车身构造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之间的连线与安装在后纵梁的车身后方一侧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产生一个死角空间间隙,并且该间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在尾部突出型的汽车等中,可有效地利用其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之间的连线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所产生的间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形成于车身后部,通过车门予以开闭的开口部;被左右一对后纵梁支承,构成车身后部的行李室空间的底部的后底板;固定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的后端横梁;其中,上述后端横梁,具有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隆起的隆起部,上述后底板的后端部,具有比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后端横梁的隆起部一侧突出,并与上述后端横梁连接,且将行李室空间扩展至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位于车身后方的突出部,所述车身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后端横梁具有形成上述隆起部的后端横梁面板,上述后底板的突出部连接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上述隆起部。
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中,由于设置有隆起部和突出部,所以行李室空间的前后长度被扩大。因此,本发明中,在由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间的连线与安装在后纵梁的车身后方一侧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部分,设置有由隆起部和突出部构成的行李室扩展空间,由此后纵梁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作为行李室空间予以有效地利用。另外,通过上述隆起部和突出部使行李室空间予以扩展时,由于隆起部和突出部比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后方隆起或突出,因而无需延长后纵梁。另外,上述隆起部,针对尾部突出的车型,可对应于其后部形状而形成,因此符合尾部突出型汽车的设计要求。另外,虽然本发明特别适合尾部突出型的汽车,但只要是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间的连线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产生间隙的车型,都可以适用。
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后端横梁面板的隆起部及后底板的突出部,容易地形成行李室扩展空间。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底板具有收容备胎的凹部,上述突出部通过延长上述凹部的底部而予以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延长凹部的底部而形成突出部,可以增大通过突出部予以扩展的行李室空间部分在高度方向的幅度。另外,由于凹部的后方被扩展,因此凹部可收容直径更大的备胎,或者收容备胎和千斤顶。另外,由于凹部的后方被扩展,当需要确保与扩展之前的凹部具有相同的空间时,可以将凹部的位置稍微向车身后方一侧偏置。这时,凹部前方一侧的空间(例如,燃油箱的设置空间)就可以得到扩展。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还可包括经上述后端横梁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上述后保险杠加强部件的一对安装部件,经上述后端横梁安装在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上述后端横梁可具有一对固定部,该固定部上分别固定有一对安装部件,上述后端横梁的隆起部可形成在上述后端横梁的一对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内。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端横梁的隆起部形成在一对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内,所以后端横梁的固定部沿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无需增大。因此,安装部件(以缓冲支柱为代表)安装在固定部的安装位置无需向车身后方移动,所以不需增加车身的整体长度,因而即可确保安装部件的长度,又可确保(扩展)上述行李室空间。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还可包括从俯视看以圆弧状向车身后方隆起的后保险杠;限定上述开口部位置的一对后支柱端部;上述后端横梁,可具有与一对后支柱端部分别连接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对应于上述后保险杠的俯视形状,且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隆起,并从俯视看呈圆弧状的后端缘部;连接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且呈直线状的前端缘部。
采用上述结构,因为后端横梁连接在后支柱端部,所以可提高开口部的抗变形刚性。另外,后端横梁的前端缘部,相异于后端缘部,其连接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且呈直线状,因此可提高后端横梁的抗弯曲刚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口部的抗变形刚性。另外,通过形成对应于后保险杠俯视形状的后端横梁的后端缘部,可以对应于后保险杠的形状形成车门。因此,本发明,对于尾部突出型汽车,不仅可提高其设计,还可提高其性能,尤其是可提高车身的刚性。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可设置有当上述开口部锁闭时与上述车门的下端部卡止的撞钩;上述前端缘部和后端缘部,可形成为使上述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剖面面积大于该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两端部的剖面面积。
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容易受较大负荷的作用的部位,即支撑撞钩的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刚性。
在上述包括后保险杠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还可包括后保险杠加强部件,该后保险杠加强部件可设置在后端横梁和后保险杠之间,经上述后端横梁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上述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从俯视看呈圆弧形状,与上述后端横梁的后端缘部的俯视形状相对应。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后端横梁的后端缘部近接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由此,可以使后端横梁的后端缘部向车身后方更大地隆起,所以可通过该隆起,扩大后端横梁的剖面面积,从而可提高后端横梁的刚性。另外,由于后端横梁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近接,因此可以使后保险杠近接于后端横梁,从而可提高后保险杠的支承刚性。
在上述后端横梁与一对后支柱端部分别连接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端横梁可具有后端横梁面板和加强板,该加强板,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车身前方一侧安装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上,且与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一同形成闭合剖面,上述加强板位于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与限定上述开口部位置的一对后支柱端部分别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端横梁与后支柱端部连接,所以可以提高开口部的抗变形刚性。
在上述后端横梁具有加强板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上部向车身前方伸出,以在该加强板的下方形成行李室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该加强板的下方形成有行李室空间,因此可以较容易地扩展行李室空间。
另外,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端横梁可包括,构成其后面一侧的后端横梁面板;构成其前面一侧面,且与上述后端横梁面板接合形成闭合剖面的加强板;在上述闭合剖面的下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与上述加强板重叠接合而形成的面板重合部;上述面板重合部与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纵梁的后端部与后端横梁的固定,可以在后端横梁面板与加强板重叠接合后的面板重合部上进行。因此后纵梁的后端部与后端横梁的接合部就变得更加坚固,从而可以使车身的刚性得以提高。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还可包括一对经上述面板重合部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吸收冲撞能的缓冲支柱;与上述一对缓冲支柱的两后端部连接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后端横梁,后保险杠加强部件及缓冲支柱组成的呈井字形状的构架在车身后部予以构成,因而可使车身的刚性有更大的提高。而且,此时,由于缓冲支柱安装在后端横梁的面板重合部上,因而后端横梁上的缓冲支柱的安装底部也就更坚固。因此该结构也有使缓冲支柱容易发挥其吸收初期冲击的功能的优点。
在上述后端横梁包括面板重合部的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底板,在一对后纵梁之间可具有收容备胎的凹部,上述后端横梁的面板重合部,可绕开后底板的凹部而形成于其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后端横梁的面板重合部,在形成后底板凹部的部位上不予形成,因而可以使车身更趋于轻量化。
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中,最理想的是,上述后端横梁可具有对应于上述后底板的凹部,且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突出的隆起部;该隆起部,可由后端横梁面板或加强板的任意一方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可以通过后端横梁面板或加强板的任意一方形成隆起部,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A的车身背面视图。
图1(b)是表示汽车A的后部行李室的内部空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主要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及(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4(a)是后端横梁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b)是后端横梁沿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c)是后端横梁沿图3(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是以往的汽车后部行李室的内部空间示意图。
图6是后端横梁沿图5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汽车A,采用尾部突出型的舱门式后背汽车。如图1(a)所示,汽车A的车身后部,形成有被车门(rear-hatch)5开闭的开口部1。该开口部1内,形成车身后部的行李室空间。这样,通过开启车门5,就可从外部经由开口部1进入行李室空间内。另外,开口部1,通过车顶盖2,支撑车顶盖2的左右一对后支柱3,以及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与后支柱3的下端部接合的后端横梁30予以限定。开口部1,实际上呈方形。另外,后支柱3的侧部安装有侧部外板(side panel outer)4。
后端横梁30,由后端横梁面板31,和在后端横梁面板31的车辆前方一侧安装在该后端横梁面板31上的加强板32所构成。另外,后端横梁面板31,构成后端横梁30的后面部分,加强板32则构成后端横梁30的前面以及上面部分。后端横梁面板31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固定部31b,在该固定部31b上安装有缓冲支柱41。另外,缓冲支柱41,作为图1(a)中未图示的后述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的安装部件而发挥功能。另外,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可作为图1(a)中未图示的后述后保险杠(保险杠饰板)50的加强部件而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行李室空间内设置有形成该行李室空间的底部的后底板20。后底板20的侧部,予以切口以对应于车轮罩内板7的形状,且与该车轮罩内板7接合。另外,车轮罩内板7与后部侧板(rear side panel)6接合。后底板20上,形成有凹部22,作为收容备胎的备胎室而发挥作用。另外,凹部22的底部22a的后端,设置有进入后端横梁30的设置区域的突出部21。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21上形成有扩展行李室空间的行李室扩展空间23。
在这里,参照图1(b)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后部结构概略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汽车A,为尾部突出型的汽车。作为尾部突出型汽车,在其后部突出的部分,于一对后纵梁间的连线和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空间。换言之,是在后端横梁面板(31)的后方产生一个间隙空间。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端横梁面板31上设置对应于车身后部的突出形状的隆起部31a,以形成行李室扩展空间23,从而使行李室空间向后方扩展。另外,通过后端横梁可提高开口部1的抗变形刚性。
另外,如图3(a)及(b)所示,本实施方式采用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从俯视看,后保险杠50实际上以圆弧状向车身后方隆起。基于该后保险杠50的形状,在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后部,构成突出的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车身后部行李室空间的底部的后底板20,接合在左右一对的后纵梁10上。这样,后底板20,通过左右一对的后纵梁10被支承在该后纵梁10上。另外,上述作为备胎室而设置于后底板20的凹部22,形成在位于一对后纵梁10之间的空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设置在后底板20下方的消声器等的设置空间,凹部22从后底板20的中心向车身左侧偏置。该凹部22,向下方隆起,以使其前方部分的剖面实际上呈帽状,与该前方部分相连的后方部分的剖面实际上呈方形。另外,如图2所示,后底板20的后端部,设置有向车身后方突出的突出部21。该突出部21与后端横梁30连接。另外,参照图1(b),如上所述,突出部21,形成有使行李室空间扩展至比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位于车身后方的行李室扩展空间2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该突出部21,通过延长凹部22的底部而予以形成。
另外,后端横梁30,如上所述,由后端横梁面板31和加强板32构成。该两者,如图4(a)~(c)所示,构成闭合剖面。加强板32,参照图1(a),如上所述,构成后端横梁30的上表面,且其在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与后支柱3接合。
如图3(a),(b)及图4(c)所示,后端横梁30,通过接合在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上,相对于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而被固定。后端横梁30,具有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车身后方突出的隆起部31a。该隆起部31a,对应于后保险杠50的俯视形状,从俯视看实际上以圆弧状向车身后方隆起。
加强板32的后端缘部32b,即为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该后端缘部32b,除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以外的部分,对应于隆起部31a的形状,实际上呈圆弧状,且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车身后方突出。另外,加强板32的前端缘部32a,即为后端横梁30的前端缘部。该前端缘部32a,连接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实际上呈直线状。即,后端横梁30,从整体看,其后端缘部实际上以圆弧状隆起,同时其前端缘部,实际上呈直线状,以最短距离连接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另外,从图4(a)~(c)可清楚地看出,后端横梁30,由于其前端缘部实际上呈直线状,其后端缘部实际上以圆弧状隆起,因此,在位于其中央部位的闭合剖面的面积为最大,越向车宽方向的两端剖面面积就越小。如图1(b),图2,图3(a)及图4(a)所示,在后端横梁30(具体来说是加强板3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当开口部1锁闭时,与车门5的下端部卡止的撞钩S。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后端横梁30,如图4(a)所示,在其下部领域,具有由后端横梁面板31和加强板32重叠接合而形成的面板重合部30a。在该面板重合部30a上,上述后端横梁30与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予以接合。这样,通过提高后端横梁30的接合部的刚性,车身的刚性也被提高。
另外,出于提高后端横梁30的抗弯曲刚性及提高车体刚性,就面板重合部30a的形成,较为理想的是,除上述后端横梁30与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的接合部之外,在车宽方向上予以广泛形成。有关这一点,如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端横梁30,在图3(a)中B-B线的位置上也形成有面板重合部30a。这样,后端横梁30的抗弯曲刚性就被充分地提高。另外,由于后纵梁10与由两个部件重叠而成以大幅增强刚性的面板重合部30a相接合,所以后纵梁10与后端横梁30之间的位移等可大幅减低。所以,车体后部的刚性被大幅提高。
不过,上述面板重合部30a的形成,会引发车身重量的增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面板重合部30a,通过绕开作为备胎室的凹部22,而在其车宽方向的两侧予以形成。具体来说,如图4(c)所示,在凹部22形成的部位,后端横梁30没有如图4(a)及(b)所示的面板重合部30a。在该凹部22形成的部位,仅后端横梁面板31或加强板32(本实施方式中,后端横梁面板31)与后底板20的突出部21接合。这样,既可以充分维持后端横梁30与后纵梁10的接合强度,又可以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其次,如图4(a)所示,一对缓冲支柱41,经后端横梁30被安装在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上。另外,如图1(a)所示,后端横梁面板31,具有一对固定部31b,一对缓冲支柱41分别被固定在该对固定部31b上。另外,缓冲支柱41,通过设置在固定部31b上的螺栓(未图示)等予以固定。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31a形成在一对固定部31b之间。另外,缓冲支柱41,具有当车辆发生冲撞时,通过自身变形使车身的损伤减至最低程度的功能。
其次,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为对应于后保险杠50的俯视形状以及对应于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的俯视形状,从俯视看,实际上呈圆弧形状。另外,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设置在后端横梁30和后保险杠50之间。另外,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通过后端横梁30及缓冲支柱41连接在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上。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由后端横梁30,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及缓冲支柱41组成的从俯视看呈井字状的构架,在车身后部予以形成,一对后纵梁10的各个后端部10a不仅接合在后端横梁30上,还接合在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上,因而各个部件的位移可相互予以限制。这样,车身的刚性将有更大的提高。而且,此时,由于缓冲支柱41的安装底部变得更加坚固,所以缓冲支柱41可更容易地发挥其吸收初期冲击的功能。
下面,对行李室扩展空间23加以说明。后底板20的突出部21,比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隆起部31a一侧突出。即,后底板20的突出部21,在后端横梁30的隆起部31a的形成区域,向车身后方突出。另外,后底板20的突出部21,如图4(c)所示,与后端横梁面板31(后端横梁面板31的隆起部31a的形成区域的下方)连接。另外,加强板32的前端缘部32a,整体上从后端横梁面板31向车身前方伸出。在突出部21的上方区域,加强板32的下端,在比突出部21位于上方的位置,与后端横梁面板31接合,同时加强板32的位于后端横梁面板31上部的部分,从后端横梁面板31向车身前方伸出。通过形成上述加强板32,可在加强板32的伸出部分的下方形成一个空间。这样,该形成的空间,就成为由突出部21,加强板32及后端横梁面板31包围而成的行李室扩展空间23。如图3(a)及(b)所示,后底板20的凹部22可收容备胎T等,同时行李室扩展空间23,例如,如图3(b)所示,可收容千斤顶J等。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隆起部31a及突出部21,形成行李室扩展空间23,从而使后底板20的行李室空间的前后长度得以扩大。采用本实施方式,可将行李室空间向车身后方扩展。另外,即使通过隆起部31a及突出部21扩展行李室空间,由于隆起部31a及突出部21,比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更向车身后方隆起或突出,因此无需延长后纵梁10。另外,隆起部31a,针对尾部突出型汽车,可对应于其后部形状,亦即对应于后保险杠50的形状而予以构成,因此符合尾部突出型汽车的设计要求。总之,对于尾部突出型汽车,不仅可提高其设计,而且可提高其性能,尤其是可扩展行李室的空间。另外,由于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32b),对应于后保险杠50的俯视形状而予以形成,因此可以对应于后保险杠50的形状而形成车门5。
另外,以往的尾部突出型汽车,因为其后端横梁面板,从整体看实际上呈直线形状,所以尾部突出型的汽车,其后端横梁面板与后保险杠之间会产生一个间隙空间。对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端横梁面板31形成隆起部31a,可消解后端横梁面板31与后保险杠50(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之间的间隙空间,使之作为行李室扩展空间23而予以有效利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后端横梁30连接在后支柱3,所以可提高开口部1的抗变形刚性。特别是,后端横梁30的前端缘部(32a),相异于形成隆起部31a的后端缘部(32b),其连接一对后纵梁10的后端部10a,且实际上呈直线状,因此可提高后端横梁30的抗弯曲刚性。即,与后端横梁30的前端缘部实际上以圆弧状向车身后方突出,使后端横梁30在整体上呈圆弧状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相对于压缩负荷的抗弯曲刚性更高。即,针对尾部突出的车型,不仅可提高设计,还可提高其性能,尤其是可提高其车身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延长凹部22的底部而形成突出部21,所以通过突出部21予以扩展的行李室扩展空间23,在高度方向的宽度可得到扩大。另外,由于凹部22的后方被扩展,因此凹部22可收容直径更大的备胎,或者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收容备胎T以及千斤顶J。另外,由于凹部22的后方被扩展,如需要确保与扩展前的凹部22相同的空间,可以将凹部22的位置移往车身后方一侧。这时,凹部22前方一侧的空间(例如,燃油箱的设置空间)就可以扩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隆起部31a形成在后端横梁30的一对固定部31b之间的区域,所以固定部31b的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不会增大,从而可保持与以往相同的长度。因此,缓冲支柱41安装在固定部31b上的安装位置(前方端部的安装位置)无需向车身后方移动,所以不需增加车身的整体长度,因而即可以确保缓冲支柱41的长度,又可确保(扩展)行李室空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端横梁30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当开口部1锁闭时与车门5的下端部卡止的撞钩S,且后端横梁30的剖面面积,构成为位于该后端横梁30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面积大于车宽方向两端部的面积,因此可提高容易受较大负荷的作用的部位,即支撑撞钩S的后端横梁30的位于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32b),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及后保险杠50,从俯视看,实际上都呈圆弧状,所以各部件的形状大致相同。由此,可以使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32b)近接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因此,后端横梁30的后端缘部(32b),即隆起部31a,可以向车身后方更大地隆起,通过该隆起可以扩大后端横梁30的剖面面积。从而使后端横梁30的刚性得以提高。当然,行李室扩展空间23也可随着隆起部31a的隆起而进一步扩大。另外,由于后端横梁30与后保险杠加强部件40的近接,可以使后保险杠50近接于后端横梁30。因此,后保险杠50及后端横梁30之间的间隔变得狭窄,从而可以提高后保险杠50的支承刚性。

Claims (12)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
包括,形成于车身后部,通过车门予以开闭的开口部;
被左右一对后纵梁支承,构成上述车身后部的行李室空间的底部的后底板;
固定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的后端横梁;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上述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隆起的隆起部,
上述后底板的后端部,具有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上述后端横梁的隆起部一侧突出,并与上述后端横梁连接,且将上述行李室空间扩展至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上述后端部更位于车身后方的突出部,所述车身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形成上述隆起部的后端横梁面板,
上述后底板的突出部,连接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上述隆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底板,具有收容备胎的凹部,
上述突出部,通过延长上述凹部的底部而予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经上述后端横梁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
上述后保险杠加强部件的一对安装部件,经上述后端横梁安装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一对固定部,该固定部分别固定有上述一对安装部件,
上述后端横梁的上述隆起部,形成在上述后端横梁的一对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俯视看以圆弧状向车身后方隆起的后保险杠;
限定上述开口部位置的一对后支柱端部;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与上述一对后支柱端部分别连接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对应于上述后保险杠的俯视形状,且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隆起,并从俯视看呈圆弧状的后端缘部;连接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且呈直线状的前端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当上述开口部锁闭时与上述车门的下端部卡止的撞钩,
上述前端缘部和上述后端缘部,形成为使上述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中央部位的剖面面积大于该后端横梁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的剖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后保险杠加强部件,该后保险杠加强部件设置在上述后端横梁和上述后保险杠之间,经上述后端横梁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后端部,
上述后保险杠加强部件,从俯视看呈圆弧状,与上述后端横梁的后端缘部的俯视形状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后端横梁面板和加强板,该加强板,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车身前方一侧安装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上,且与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一同形成闭合剖面,
上述加强板位于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与限定上述开口部位置的一对后支柱端部分别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板,其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的上部向车身前方伸出,以在该加强板的下方形成行李室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横梁,包括
构成其后面一侧的后端横梁面板;
构成其前面一侧,且与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一同形成闭合剖面的加强板;
在上述闭合剖面的下部,上述后端横梁面板与上述加强板重叠接合而形成的面板重合部;
上述面板重合部,与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对经上述面板重合部连接在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吸收冲撞能量的缓冲支柱;
与上述一对缓冲支柱的两后端部连接的后保险杠加强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底板,在上述一对后纵梁之间具有收容备胎的凹部,
上述后端横梁的上述面板重合部,绕开上述后底板的凹部而形成于其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横梁,具有对应于上述后底板的凹部,且比上述一对后纵梁的两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隆起的隆起部,
上述隆起部,由上述后端横梁面板或上述加强板的任意一方形成。
CNB2005101247159A 2004-11-12 2005-11-11 车身后部结构 Active CN1004782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9837 2004-11-12
JP2004329836 2004-11-12
JP2004329836A JP4556172B2 (ja) 2004-11-12 2004-11-12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595566 2005-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2549A CN1772549A (zh) 2006-05-17
CN100478234C true CN100478234C (zh) 2009-04-15

Family

ID=3661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47159A Active CN100478234C (zh) 2004-11-12 2005-11-11 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56172B2 (zh)
CN (1) CN10047823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20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1608B2 (ja) * 2006-09-04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DE102010054693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eckseitiges Kraftfahrzeug-Bodenmodul
JP5861361B2 (ja) * 2011-09-29 2016-02-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5906735B2 (ja) * 2011-12-28 2016-04-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構造
JP5971007B2 (ja) * 2012-07-26 2016-08-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構造
JP6152657B2 (ja) * 2013-02-22 2017-06-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DE102013211076A1 (de) * 2013-06-13 2014-12-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karosser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Fahrzeugkarosserie
JP7081533B2 (ja) * 2019-02-27 2022-06-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7024748B2 (ja) * 2019-02-27 2022-02-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4080U (zh) * 1989-09-07 1991-04-24
JP3620288B2 (ja) * 1998-06-16 2005-02-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20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37352A (ja) 2006-06-01
JP4556172B2 (ja) 2010-10-06
CN1772549A (zh)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234C (zh) 车身后部结构
KR101097018B1 (ko) 측면 충돌 성능을 강화시킨 자동차용 도어
EP1657141B1 (en) Automobile rear body structure
US5820204A (en) Body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5010328U (zh) 加强件、组合车辆车身结构以及皮卡车铰接立柱加强件
US6299239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6485089B2 (en) Car body assembling method and 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JP5348547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RU116826U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повышенной прочностью крыши кузова
CN100537329C (zh) 车身结构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CN110228531B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10228533B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JP2021160559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WO2017202229A1 (zh) 高刚性车身框架
CN115443239A (zh) 车身
JP517018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2826130A (zh) 车辆引擎盖结构
CN104470795B (zh) 用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
CN110901768A (zh) 车身侧围前部结构及车身结构
JP2003154907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H08332975A (ja) 車体の後部構造
CN111038594B (zh) 一种d柱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