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2622C - 车辆用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2622C
CN100462622C CNB2005101193623A CN200510119362A CN100462622C CN 100462622 C CN100462622 C CN 100462622C CN B2005101193623 A CNB2005101193623 A CN B2005101193623A CN 200510119362 A CN200510119362 A CN 200510119362A CN 100462622 C CN100462622 C CN 1004626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mentioned
extension
light
loop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9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9770A (zh
Inventor
广濑义久
W·莱克斯利万
织田信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26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26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灯,其中,具有,形成有对灯光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器、正视该第一反射器时被设在该第一反射器外侧的伸出部、形成有相隔规定间隔与该伸出部相对的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反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反射器具有使来自上述伸出部的反射光透过的透光孔。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可适用于自动两轮车前照灯等的车辆用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自动两轮车的前照灯等的车辆用灯中,有的在形成灯光反射面的反射器的伸展部分上设置了标志等装饰(例如,参照日本国特许第3480724号公报)。
然而,上述车辆用灯的灯光,除了在反射器的反射面进行反射而向希望的方向照明的光之外,还有向反射器的外周壁部进行反射等而未被作为本来的照明光使用的光。因此,希望通过有效地利用这种光,以提高灯的商品性。
本发明,鉴于以上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有效利用未被作为本来的照明光使用的灯光以提高商品性的车辆用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其中,具有,形成有对灯光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器、正视该第一反射器时被设在该第一反射器外侧的伸出部、形成有相隔规定间隔与该伸出部相对的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反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反射器具有使来自上述伸出部的反射光透过的透光孔。
利用上述车辆用灯的话,则可以使向第一反射器的外周壁部进行反射等而未被作为本来的照明光使用的光,进入位于第一反射器外侧上的伸出部和第二反射器之间。这样,该灯光,可以通过在伸出部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器的第二反射面之间进行反射后,从第一反射器朝向第二反射器,进而通过透光孔,从而使该光照射到第一反射面的反射方向。
因此,利用上述车辆用灯的话,由于可以扩大该车辆用灯的发光面积及照明范围,或者在不使用专用光源的情况下在第一反射器的外侧设置辅助灯,所以可以提高该车辆用灯的商品性。
进而还可以具有在上述伸出部上在与上述透光孔相对的位置配置的凸状反射部。
这时,可以使进入位于第一反射器外侧上的伸出部和第二反射器之间的灯光从透光孔附近的位置反射到希望的方向。因此,可以提高灯光的配光自由度有效地利用灯光。
上述透光孔也可以具有沿着从上述伸出部朝向上述第二反射器的方向扩径的形状。
这时,可以扩大透过透光孔的灯光的配光范围。因此,可以提高明亮感。
也可以把上述第二反射器相对上述第一反射器自由装卸。
这时,可以很容易把第二反射器在第一反射器上装卸。因此,可以减少第二反射器的组装以及拆卸的工时。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具有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相关的车辆用灯的自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该自动二轮车的主视图。
图3是该自动二轮车的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前照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前照灯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车辆用灯的一实施形态。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与车辆的朝向一致。此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图中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图中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在图1所示的自动二轮车1中,在设在车体架10前端部上的头管11上,对前轮WF进行轴支撑的左右一对前悬架叉12介于杆12a可操纵方向地被枢轴支撑着。在杆12a的上部安装了手柄13,在杆12a的下部安装了覆盖前轮WF上方的前翼板14。
车体架10把从头管11延伸至后方的主车架10a的位置设置较低,即所谓脊骨型低底架。在主车架10a后端部附近(即车体架10前后方向靠近中间部)上,对后轮WR进行轴支撑的后悬架叉15的前端部可摇动地被枢轴支撑。后悬架叉15后部和车体架10的后部(即车座架10b)之间,配设了左右一对的后缓冲器16。
车体架10的中央部,搭载了由空冷单缸型发动机E及变速器M组成的动力单元P。动力单元P产生的驱动力,可以介于链条17传递到后轮WR。在发动机E的上方配设了化油器19,该化油器19的上方配设了空气滤清器套18。
在后轮WR上方车座架10b的内侧配设了燃料箱20。燃料箱20位于车座23的后部(后部搭乘者用座位部)的下方,通过介于图中未表示的铰链打开车座23,可以了解燃料箱20的情况,以及到配设在车座23前部(驾驶员用座位部)下方的收容盒23a中存取物品。图1中符号MS表示以直立状态支持车体的主支架,符号SS表示以向左侧倾斜的立起状态支持车体的侧支架。
车座架10b、收容盒23a以及燃料箱20等,由合成树脂制的后部车体盖21覆盖。依靠后部车体盖21及车座架10b支持着上述车座23。后部车体盖21的后部下侧,设有覆盖后轮WR后部上方的后翼板22。在后部车体盖21的后端部上,配设了左右后闪烁方向灯及制动灯等一体构成的后组合灯33。
如图1及图2所示,车体架10的前部、发动机E、汽化器19及空气滤清器套18等,由合成树脂制的前部车体盖26覆盖。该前部车体盖26,把左右腿护板24和在这些护腿板24上部前侧间设置的前部顶部盖25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在各护腿板24的外侧部上,分别可装卸地安装了左右构成一对的护腿板盖24a。各护腿板24的侧部上侧,沿着护腿板盖24a的上缘部而分别配设了左右前闪烁方向灯27。
被设在手柄13两端部上的左右把手28和29中,被配置在右侧的把手29起到加速器把手的作用,其前方配设了前制动柄30。手柄13以使两把手28和29突出的状态,被手柄盖31覆盖。手柄盖31的前部中央部,配设了自动二轮车1的前照灯32。
如图3及图4所示,前照灯32是共有灯罩41的左右双灯式。灯罩41,具有形成左右灯反射器部(第一反射器)44的灯罩本体42和从前方侧覆盖整个该灯罩本体42的透镜51。灯罩41的两侧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为固定在车体上的固定部41a。
透镜51,是把朝向前方而构成弯曲成凸状的前壁部的透镜本体52以及从该透镜本体52的周缘部朝后方延伸的外周壁部53一体地形成的。透镜51被配置成透镜本体52从手柄31的前部开口露出。外周壁部53的后端缘部,在灯罩本体42的外周缘部上所形成的嵌合部42a内,介于密封件以嵌合的状态粘接固定着。
灯罩本体42,是把与透镜本体52具有规定间隙并大致沿着它的内侧部43以及从该内侧部43的左右朝向后方膨胀出来而设置的左右反射器部44一体地形成的。配置在各反射器部44间的内侧部43,构成各反射器部44一部分的同时,还构成了前部开口部的额缘部(伸展)。
由透镜51及灯罩本体42组成的灯罩41,除了后面详细叙述的左右伸出部60外,形成为正视时上边比下边宽度较宽的倒梯形形状。而且,灯罩41,其上边近似为水平形状,相比之下下边具有朝向下方成凸状的平缓的弯曲形状。进而,灯罩41的两侧边部,具有朝向外侧方成凸状的平缓的弯曲形状。
各反射器部44,正视时形成了外侧吊起的变形四角形状。而且,各反射器部44,以把内侧部43夹在其间而相隔规定间隔进行分离的状态,左右对称地设置。各反射器部44,分别具有朝向前方开放的碗状的反射器本体45、从该反射器本体45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并与内侧部43相连的外周壁部46。由这些反射器本体45、外周壁部46和透镜本体52构成了左右灯室47。
在各反射器本体45的中央部上,分别设有在把作为光源的灯泡48配置在灯室47内的状态下可装卸地对它进行支持的灯泡支持部49。在被这些灯泡支持部49支持的灯泡48后部口承48a上,安装了被设在主电气配线前端上的灯座48b。此外,在灯泡支持部49上,装上了对灯座48b周边进行覆盖的防水防尘用橡胶罩49a。
各反射器本体45,是具有台阶状反射面45a的所谓多面反射器。另一方面,透镜本体52,是未进行透镜切割的所谓光面透镜。灯罩本体42的内面,为形成各反射器本体45的反射面45a而实施了铝蒸镀,从各灯泡48发出的灯光在各反射器本体45的反射面45a上朝向前方被反射后,透过透镜本体52后照向车辆前方。另外,各反射器部44的外周壁部46的内面侧,为了抑制灯光的反射,形成了适当形状(例如波形状等)的面。
如图3所示,在灯罩41的上述两侧边部上,分别设有从这些两侧边部朝向左右外方延伸的伸出部60。各伸出部60,在正视时形成了具有近似水平上边的倒三角形形状。而且,各伸出部60,其形状是上述倒三角形的下部倾斜部朝向外侧下方形成凸状,位于该下部倾斜部内侧的内边部朝向外方形成凸状。由此,各伸出部60不仅扩大了正视时的面积而且还与灯罩41的上述侧边部平滑地相连而形成。
在各反射器部44的前部开口外侧上,沿着灯罩41的上述侧边部而形成了带状的内侧部43,该内侧部43通过朝向外侧方延伸,形成了用于形成各伸出部60的、作为灯罩本体42侧伸出部的内侧伸出部61。如图4所示,内侧伸出部61,为了在与作为透镜本体52侧伸出部的透镜伸出部62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朝向后方倾斜地形成。在各内侧伸出部61和透镜伸出部62之间所形成的伸出空间部K内,分别设有正视时与伸出部60形状近似相同的第二反射器63。
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说明的话,各第二反射器63拥有,具有大致沿透镜伸出部62的形状的反射器本体64、从该反射器本体64的上部及下部倾斜部朝向后方伸出的短凸缘部65。这些第二反射器63,被配置在伸出空间部K内稍靠透镜伸出部62的位置上。而且,各第二反射器63,以其配置状态,把从上部短凸缘部65朝向后方部分突出的系止板66系合在内侧伸出部61的定位系止部66a上,并且通过用小螺钉等把从下部倾斜部朝下部分突出的结合板67固定在内侧伸出部61的结合部67a上,从而相对内侧伸出部61(反射器部44)可装卸地安装。
在各反射器本体64的后面侧(面向内侧伸出部61一侧)以及短凸缘部65的内面侧,为了能够形成反射灯光用的第二反射面64a而实施了铝蒸镀处理。在各内侧伸出部61的前面侧(面向反射器本体64一侧)也利用铝蒸镀处理形成了伸出反射面61a。此外,各反射器本体64的前面及短凸缘部65的外面,为了提高隔着透镜本体52的外观性,也可以实施铝蒸镀。
各反射器本体64,配合正视时的形状,为使上段三个、中段二个、下段一个共计六个的透光孔68分别排列成格子状而形成。因此,从各第二反射器63的内侧缘部和各反射器部44的前部开口的外侧缘部之间所形成的细缝S,如图6中箭头B所示,灯光的一部分进入伸出空间部K内,该灯光在第二反射器63的第二反射面64a和内侧伸出部61的伸出反射面61a之间一边反复反射一边遍及伸出空间部K内,然后从各透光孔68照向前方。
如图5和图6所示,内侧伸出部61的前面侧,为了把在伸出空间部K内反射的灯光从各透光孔68良好地照向前方,在离透光孔68比较近的位置上对应各透光孔68设有多个形成光点反射面69a的凸状的反射部69。进而,为了能够扩大从这些透光孔68照射的照射范围,各透光孔68的内周面,被形成为朝向前方扩径的圆锥状。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相关的车辆用灯,在形成灯光反射面45a的反射器部44外侧设有各内侧伸出部61,在这些内侧伸出部61的反射方向上,设有从这些内侧伸出部61分离的、使第二反射面64a相对的第二反射器63,在这些第二反射器63上形成了使来自上述内侧伸出部61的反射光透过的透光孔68。
利用该构成的话,可以使在反射器部44的外周壁部46上反射的灯光等现在未被作为照明光使用的灯光,进入位于反射器部44外侧上的内侧伸出部61和第二反射器63之间,使之在内侧伸出部61的伸出反射面61a和第二反射器63的第二反射面64a之间一边反射一边引到反射器部44的外侧,然后,使该灯光从透光孔68朝向内侧伸出部61的反射方向透过。
也就是说,通过使本来未作为照明光使用的灯光,引到反射器44的外侧上的同时使其照射反射器部44的反射方向上,则可以扩大该灯的发光面积及照明范围,或者在不使用专用光源的情况下在反射器部44的外侧设置辅助灯。因此,可以提高该灯的商品性。
此外,本实施形态相关的车辆用灯,通过在与上述透光孔68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凸状的反射部69,则可以使进入位于反射器部44外侧上的内侧伸出部61和第二反射器63之间的灯光,在透光孔68附近的位置反射到希望的方向。因此,可以提高灯光的配光自由度有效地利用灯光。
进而,本实施形态相关的车辆用灯,通过把上述透光孔68做成朝向与上述内侧伸出部61相反侧扩径的形状,则可以扩大透过透光孔68的灯光的配光范围。由此,可以利用来自透光孔68的灯光扩大发光面积及照明范围,提高明亮感。
再有,本实施形态相关的车辆用灯,由于把上述第二反射器63相对上述反射器部44可自由装卸地设置,所以可以很容易把第二反射器63装卸到反射器部44上。因此,可以减少第二反射器63的组装以及拆卸的工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第二反射器63的透光孔68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采用星形以及文字和所希望的徽标等形状。另外,通过把有色透镜组合到透光孔68上,也可以使来自透光孔68的灯光为彩色光。还有,上述车辆用灯,不仅适用于左右双灯式的前照灯32,也可以适用于例如单灯式的前照灯,进而也可以适用于闪烁方向灯以及尾灯等。
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构成表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当然不限于针对自动二轮车的应用,在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灯,其中,具有,形成有对灯光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反射器
Figure C200510119362C00021
在正视该第一反射器时,在由从该第一反射器的外周缘部向前方延伸的外周壁部所形成的灯室的外侧,以从上述外周壁部向外侧方延伸的方式被设置的伸出部、
形成有相对于该伸出部,以相隔规定间隔分离的状态与该伸出部的伸出反射面相对,并直接接受上述灯光的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反射器,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反射器具有使来自上述伸出部的上述伸出反射面的反射光透过的透光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中,进而具有在上述伸出部上在与上述透光孔相对的位置配置的凸状反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中,上述透光孔具有沿着从上述伸出部朝向上述第二反射器的方向扩径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中,上述第二反射器相对上述第一反射器自由装卸。
CNB2005101193623A 2004-11-05 2005-11-02 车辆用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6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2177A JP4425764B2 (ja) 2004-11-05 2004-11-05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構造
JP2004322177 2004-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770A CN1769770A (zh) 2006-05-10
CN100462622C true CN100462622C (zh) 2009-02-18

Family

ID=3672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93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622C (zh) 2004-11-05 2005-11-02 车辆用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25764B2 (zh)
CN (1) CN100462622C (zh)
MY (1) MY17172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9886B2 (ja) * 2009-09-16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DE102015119445A1 (de) * 2015-11-11 2017-05-11 Hella Kgaa Hueck &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esign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sowie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0106A (ja) * 1996-05-25 1998-02-20 Robert Bosch Gmbh 車両のための前照灯
CN2503332Y (zh) * 2001-08-31 2002-07-31 武进市小河交通灯具厂 汽车信号灯
CN1378631A (zh) * 1999-10-09 2002-11-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的前照灯
CN1480679A (zh) * 2002-07-10 2004-03-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信号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0106A (ja) * 1996-05-25 1998-02-20 Robert Bosch Gmbh 車両のための前照灯
CN1378631A (zh) * 1999-10-09 2002-11-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的前照灯
CN2503332Y (zh) * 2001-08-31 2002-07-31 武进市小河交通灯具厂 汽车信号灯
CN1480679A (zh) * 2002-07-10 2004-03-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信号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34700A (ja) 2006-05-25
CN1769770A (zh) 2006-05-10
JP4425764B2 (ja) 2010-03-03
MY171726A (en)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9417E1 (en) Illuminated gas tank or shell
JP4535331B2 (ja) テールランプ構造体
US7416046B2 (en) Modular front headlight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TW470714B (en) Headlight of motorcycle
US20060023462A1 (en) Lamp unit in motorcycle
US20070230198A1 (en) Vehicle light unit
JP5005475B2 (ja) 車両のポジションランプ
CN101549725B (zh) 摩托车
JP2007030809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ンプユニット
CN101545603B (zh) 车辆的前照灯结构
JP2009158409A (ja)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CN100462622C (zh) 车辆用灯
TWI253999B (en) Combination lamp
JP697584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JP3996001B2 (ja) 車両用信号灯
JP459456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ランプユニット
CN101357654A (zh) 跨乘式车辆
JP697584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TWI438113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H0478779A (ja) スクータ形自動二輪車
JP538351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JP298028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ストップランプ配置構造
JP2003205878A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取付け構造
CN216010701U (zh) 一种摩托车用大灯模组
JP55780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