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5633C - 内室照明灯 - Google Patents

内室照明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5633C
CN100445633C CNB200410087028XA CN200410087028A CN100445633C CN 100445633 C CN100445633 C CN 100445633C CN B200410087028X A CNB200410087028X A CN B200410087028XA CN 200410087028 A CN200410087028 A CN 200410087028A CN 100445633 C CN100445633 C CN 1004456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bezel
lamp
lens
light
reflec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7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9506A (zh
Inventor
铃木宏幸
石井公启
木村太弥
安藤浩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09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9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56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563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6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spotlighting, e.g. reading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4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vehicle types
    • B60Q3/41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vehicle types f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e.g. buses
    • B60Q3/44Spotlighting, e.g. reading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80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 B60Q3/85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manual control of the light, e.g. of colour, orientation or inten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内室照明灯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11上的灯体30,和可以在安装于灯体30上的支撑部分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的灯50,并具有能够传播来自光源37的光束的透镜54。灯50包括第一玻璃框52,可在支撑体33上被有角度移动地支撑,和第二玻璃框53,其可以保持透镜54,安装在第一玻璃框52上。第二玻璃框53有一个反射面53,可以接收和反射通过透镜54的传播光线,此反射面设计成低反射率。由此,通过反射面55反射的光线不耀眼,通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视线的光束不耀眼,因此不影响驾驶。

Description

内室照明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例如汽车的车门、车厢顶棚或其它部分上的内室照明灯。
背景技术
已经披露了如图8所示的传统内室照明灯的一个实例(例如,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2000-1141)。
此内室照明灯安装在旅行车的后门,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通过改变照明的方向,灯可以照亮行李厢(设置在旅行车的后部)和打开的后门下面的区域。
如图8所示,内室照明灯100包括安装在形成后门壁面的装饰件101上的灯壳102,在此灯壳102的前侧形成一个圆形开口103。灯支撑部分104具有通常为球形的内表面,设置在开口103的后部(在图8的右侧),部分球形的灯体105设置在灯支撑部分104的内部,用于在预定范围内进行360度的旋转。在灯体105内安装灯泡106,用于向前反射光(从灯泡106的后部发出)的反射板108设置在灯泡106的后侧(图8的右侧)。透镜部分107设置在灯体的前侧(图8左侧),在灯壳102中从开口103伸出。在透镜部分107和开口103的边缘形成一个空隙S,灯体105的旋转量受到限制。
通常,用在后座上的内室照明灯100大多数安装在后座的正上方。因此,当乘客坐在后座上,为使用内室照明灯100,要向前旋转或转动灯体105,灯泡106、反射板108和透镜部分107灯等也向前定向,在某种情况下,透镜部分107的局部或透镜部分107的附近会闪光。这样会遇到一个问题,光线通过车内后视镜109进入司机的视线,影响驾驶。
发明内容
考虑前述问题产生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内室照明灯,当此灯在后座使用时,防止光线通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的视线,从而不影响驾驶。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内室照明灯可以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内室照明灯包括:
固定在车身上的灯体;
灯,可旋转地支撑在安装于所述灯体上的支撑部分,所述灯包括:
透镜,能够传播从光源发出经由透镜的光束;
第一玻璃框,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和
连接在所述第一玻璃框上的第二玻璃框,用于保持所述透镜,所述第二玻璃框有用于接收和反射通过所述透镜的传播光线的反射面,且所述反射面设计为具有预定的反射率,
其中,所述反射面的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一玻璃框的表面的反射率。
在这种结构的内室照明灯中,当传播光线入射到此反射面时,用于反射通过透镜的传播光线的第二玻璃框的反射面被设计成具有低的反射率,通过这样做,通过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就不会耀眼。因此,例如通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视线的光束不耀眼,因此不会影响驾驶。
在此,低反射率设计可通过使用低反射率材料形成第二玻璃框来获得,或者通过在第二玻璃框的相应面上涂覆低反射率材料而形成反射面来获得。在此,低反射率设计意味着反射面具有,例如,相对第一玻璃框表面较低的反射率。因此,有意降低反射面平整度的表面处理是很有效的,例如喷丸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玻璃框包括保持透镜的第二玻璃框体,和连接在第二玻璃框部分上的盖子部分,盖子部分和第二玻璃框部分之间保持透镜,第一玻璃框固定在第二玻璃框上,由此以双重方式保持透镜。
在这种结构的内室照明灯中,保持透镜的第二玻璃框固定在第一玻璃框上,由此以双重方式保持透镜,因此透镜被确定保持住。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光线拦截部分的盖子部分,用于拦截从光源发射的、入射到透镜上的部分光束。
在这种结构的内室照明灯中,设置在盖子部分上的光线拦截部分,拦截从光源发射的部分光束,因此,防止通过透镜的光束照射到不需要的区域。因此,光束被阻止例如通过车内后视镜照射到司机,不会影响驾驶。
在本发明中,解决了在传统结构中存在的从内室照明灯发射的耀眼光进入司机视线的问题,由此获得一个优点,就是不会影响驾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内室照明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表示从图1的II方向看内室照明灯的后视图。
图3表示从图2的III方向看的透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内室照明灯安装在车身上的截面图。
图5(a)到(c)表示将内玻璃框安装在外玻璃框上的过程的截面图。
图6表示其上具有内玻璃框的外玻璃框的截面图。
图7表示内玻璃框的盖子部分的正视图。
图8表示一种传统内室照明灯的截面图。
图9表示传统结构存在问题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室照明灯包括朝向车厢(乘客车厢)12的设计部分20(如图4),和设置在设计部分20内部的功能部分体30(作为一个整体工作),其上安装各种不同的电子元件。
如图4所示,此内部照明灯10安装在车身11上,通过内部元件(装饰件)13上安装设计部分20,其预先安装在车身11的内部。内室照明灯10可以很容易连接到束线W/H,其预先安装在内部元件13的背面。
如图1到3所示,设计部分20包括外壳21,其朝向车厢12的表面21a为例如长方形。在外壳21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两个开关孔22L和22R,左右开关51L和51R分别通过开关孔22L和22R朝向车厢12。同时,灯孔23L和23R分别通过外壳21上的左右部分形成,左右灯50L和50R分别通过这些灯孔23L和23R朝向车厢12。在每个灯孔部分23L和23R上提供的通常为圆柱形的安装部分24,从外壳21的背面21b向内部延伸,功能部分体30通过这些安装部分24安装到外壳21上。如图2和3所示,夹子25(如图2和4所示)用于把外壳21安装到车厢12的顶棚部分的内部元件13上,其设置在外壳21的背面21b上。
如图1到3所示,功能部分体30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具有细长椭圆形状的框架元件,灯容纳孔31L和31R通过其左右末端部分形成,分别用于容纳灯50L和50R。开关容纳部分32L和32R,其内安装开关52L和51R,分别设置在功能部分体30的中心部分,在两个灯容纳孔31L和31R之间。连接器14,安装在束线W/H的末端部分,连接到开关51L和51R的接线端,具有这种结构,开关51L和51R能够简单安装和拆卸(如图4所示)。
分别用作支撑灯50L和50R的支撑部分的圆环元件33,分别安装在两个灯容纳孔31L和31R的边缘。通常为圆柱形的导向元件38设置在每个环形元件33上,从功能部分体30的背面(图1的右侧)伸出。左右导向元件38彼此相对的那些部分为凹口,以便于在功能部分体30上安装电子元件,包括开关51L和51R和灯泡37(作为光源)。导向元件38比安装在功能部分体上的电子元件和其它元件高度要更高,用于防止电子元件和其它部分撞击车身11。灯泡37分别安装在左右导向元件38的内部。反射板37a设置在每个灯泡37的后部(在图3中的上部),能有效发出光线,在想要的方向从灯泡37中射出。
如图1所示,滑动接触元件安装凹槽35(用于安装T型滑动接触元件34),在每个环形元件33内圆周表面相互等距离的三个部分周向排列。滑动接触元件34分别插入到滑动接触元件安装凹槽35,以在其上安装。
滑动接触元件34是一个通常为T型的金属元件,通常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压在球面52a上。弹性元件34可用树脂制成,也可以具有不同于T型的其它形状。
如图1到3所示,导向部分36在每个环形元件33的外表面上形成(分别设置在灯容纳孔31L和31R上),其上凸出一个台阶。当滑动接触元件34配合安装在滑动接触元件安装凹槽35上,每个导向部分36外表面位于相应相邻滑动接触元件34之间并与之同心,这些导向部分36设置在同心圆的内部(球面52a),其上设置滑动接触元件34的滑动接触表面。
用于安装功能部分体30的多个保持卡爪39在环形元件33的外表面以合适的间隔形成。因此,设计部分20上的每个安装部分24保持在保持卡爪39和环形元件33之间,因此把功能部分体30和设计部分20的外壳21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左右灯50L和50R安装在设计部分20和功能部分体30之间。左右灯50L和50R具有相同结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除非特别声明,这些只被称作为灯50。
图5(a)到(c)表示过程的截面图,透镜54安装在内玻璃框53上,然后内玻璃框安装在外玻璃框52上。
如图1到5所示,灯50包括外玻璃框(第一玻璃框)52,内玻璃框(第二玻璃框)53,和透镜54,此灯50发射光线,在预定方向上从灯泡37中射出。透镜54聚集光束到预定范围内。
如图1到5所示,外玻璃框52具有如此尺寸,以致其末端部分(图5中的左侧部分)在设计部分20上通过灯孔23L和23R向车厢12凸出。外玻璃框52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部分球形结构,在其内表面形成凹球面52a。透镜54装配的窗口52b通过外玻璃框的中心部分形成。此窗口部分52b向内延伸(在图5中的右手方向),为保持内玻璃框52提供一个有末端保持卡爪52d的保持部分52c(包括管状部分或多个类似柱形部分)。
另一方面,内玻璃框53包括通常为圆柱形的内玻璃框体(第二玻璃框体)53a,和通过铰链53c安装在内玻璃框体53a上的盖子部分53b,以便打开和关闭,如图5和6所示。多个保持片部分53g在内玻璃框体53a上形成并凸出来,相对各自的保持片部分53g的保持孔53h在盖子部分53b上形成(如图7所示)。因此,当盖子部分53b关闭时,在内玻璃框体53a上的保持片部分53g穿过在盖子部分53b上相应的保持孔53h,相对保持到那儿,因此,当保持透镜54时,盖子部分53b锁在内玻璃框上。用于安装透镜54的窗口53d在内玻璃框体53a上形成,窗口53f在盖子部分53b上形成。
当传播光线入射到该反射面上,用于反射通过透镜54的传播光线的反射面55形成在内玻璃框53的部分边缘或全部边缘的窗口53d前侧内圆周面53e上,因此,为降低反射光线的强度,反射面55被设计成具有低反射率。这种低反射率设计可以通过,例如,对反射面55喷丸处理,或使用黑或灰颜色的材料形成反射面55,或在反射面55上应用低反射率的涂层。这种反射面的反射率应该至少低于外玻璃框52表面的反射率。
图6表示连接到内玻璃框53的外玻璃框52的截面图,图7表示内玻璃框53的盖子部分53b的前视图。
如图6和7所示,光线拦截部分56设置在内玻璃框53的盖子部分53b上。此光线拦截部分56拦截从灯泡37发出的部分光束,防止光束照射到不应照射的地方。因此,光线拦截部分56在盖子部分53b上窗口53f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从而窗口53f为圆形,且有部分被去除,如图7所示。光线拦截部分56可以在盖子部分53b上整体地形成,但是不能后面阶段安装在盖子部分。
为了通过在外玻璃框52上安装透镜54和内玻璃框53以形成灯50,首先,透镜54在内玻璃框53内装配在窗口53d中(如图5(a)中的箭头A所示),盖子部分53b闭合到内玻璃框(如图5(b)中的箭头B所示),将透镜54和内玻璃框53合成一体。然后,其上装配有透镜54的内玻璃框53,从外玻璃框52的窗口的前侧推入此窗口52b(如图5(c)中的箭头C所示),将透镜部分54保持在内玻璃框53和外玻璃框52之间,内玻璃框53通过在保持部分52c末端分别形成的保持卡爪52d来保持。
内玻璃框53如此装配在外玻璃框52的内部,从而透镜54以双重方式被保持。
前述结构的左右灯50L和50R分别安装在功能部分体30中的灯容纳孔31L和31R中,这样,每个灯50L、50R可以有角度移动(转动),并可以在预定位置固定。也就是,安装在功能部分体30上的三个滑动接触元件34分布在外玻璃框52的内部,并弹性地压住球面52a,因此,外玻璃框52可以相对功能部分体30有角度地移动,并且能够在想要的位置固定。
如前所述,在内室照明灯10中,当传播光线入射到反射面55上时,用于反射通过透镜54的传播光线的内玻璃框53的反射面55设计成低反射率,由此,通过反射面55反射的光线不耀眼。因此,经过车内后视镜进入司机视线中的光线不耀眼,不会影响驾驶。
此外,设在内玻璃框53的盖子部分53b上的光线拦截部分56,拦截从灯泡37发射的部分光线,因此防止了光线照射到不需要的范围。
本发明的内室照明灯10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允许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即,在前述实施例中,尽管提供了一对左右灯50L和50R,灯50的数量是任意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因此,相应灯50的数量,灯孔23的数量和开关孔22的数量可以适当变化。
此外,前述实施例的滑动接触元件、外玻璃框、内玻璃框、功能部分体、设计部分等的材料、形状、尺寸、形式、数量和安装位置等,只要本发明能得到,均不受限制。

Claims (3)

1.一种内室照明灯,包括:
固定在车身上的灯体;
灯,可旋转地支撑在安装于所述灯体上的支撑部分,所述灯包括:
透镜,能够传播从光源发出经由透镜的光束;
第一玻璃框,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部分上;和
连接在所述第一玻璃框上的第二玻璃框,用于保持所述透镜,所述第二玻璃框有用于接收和反射通过所述透镜的传播光线的反射面,且所述反射面设计为具有预定的反射率,
其中,所述反射面的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一玻璃框的表面的反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室照明灯,其中所述第二玻璃框包括保持所述透镜的第二玻璃框体,和盖子部分,该盖子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玻璃框体,盖子部分和第二玻璃框体之间保持所述透镜,且
所述第一玻璃框固定在所述第二玻璃框上,以便进一步保持所述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室照明灯,其中所述盖子部分具有光线拦截部分,用于拦截从所述光源发射、入射到所述透镜的部分光束。
CNB200410087028XA 2003-10-22 2004-10-22 内室照明灯 Active CN1004456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1796/2003 2003-10-22
JP2003361796A JP4328954B2 (ja) 2003-10-22 2003-10-22 室内照明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9506A CN1609506A (zh) 2005-04-27
CN100445633C true CN100445633C (zh) 2008-12-24

Family

ID=346416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963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809418Y (zh) 2003-10-22 2004-10-22 内室照明灯
CNB200410087028XA Active CN100445633C (zh) 2003-10-22 2004-10-22 内室照明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963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809418Y (zh) 2003-10-22 2004-10-22 内室照明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95380B2 (zh)
JP (1) JP4328954B2 (zh)
CN (2) CN2809418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8954B2 (ja) * 2003-10-22 2009-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室内照明灯
US7093964B2 (en) * 2004-11-01 2006-08-22 Federal-Mogul World Wide, Inc. Compact, low-level vehicle interior lamp assembly
JP5002209B2 (ja) * 2006-07-28 2012-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856040B2 (ja) * 2007-10-10 2012-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配線ユニット
US8061880B2 (en) * 2008-08-22 2011-11-22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High efficiency light pipe—H.E.L.P.
CN105711487B (zh) * 2016-01-14 2018-04-13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氛围灯导光安装结构
DE102016007844A1 (de) * 2016-06-28 2017-12-28 Bartenbach Holding Gmbh Lochstrahler
CN113147585B (zh) * 2020-01-22 2022-10-25 嘉兴海拉灯具有限公司 内饰灯控制系统、后排灯控制单元、内饰灯总成及车辆
CN113932196A (zh) * 2021-11-01 2022-01-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灯具以及汽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231A (ja) * 1982-01-22 1983-07-27 Nissan Motor Co Ltd 室内灯
US4646210A (en) * 1984-06-20 1987-02-24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ular mirror and light assembly
CN1177548A (zh) * 1996-07-11 1998-04-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室内灯
CN1412046A (zh) * 2001-10-12 2003-04-23 株式会社Tant 车内灯安装结构
CN2809418Y (zh) * 2003-10-22 2006-08-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内室照明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043B2 (ja) * 1989-09-13 1996-02-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2000001141A (ja) 1998-06-17 2000-01-07 Nissan Motor Co Ltd ランプ構造
US20040218397A1 (en) * 2003-04-29 2004-11-04 Luo Xing Wen Wheel cover with self generating light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231A (ja) * 1982-01-22 1983-07-27 Nissan Motor Co Ltd 室内灯
US4646210A (en) * 1984-06-20 1987-02-24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ular mirror and light assembly
CN1177548A (zh) * 1996-07-11 1998-04-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室内灯
CN1412046A (zh) * 2001-10-12 2003-04-23 株式会社Tant 车内灯安装结构
CN2809418Y (zh) * 2003-10-22 2006-08-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内室照明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9506A (zh) 2005-04-27
JP4328954B2 (ja) 2009-09-09
CN2809418Y (zh) 2006-08-23
JP2005125871A (ja) 2005-05-19
US20050180155A1 (en) 2005-08-18
US7195380B2 (en) 2007-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4417B1 (en) Waveguide assembly for laterally-directed illumination in a vehicle lighting system
CN100445633C (zh) 内室照明灯
WO2011116045A2 (en) Headlamp bulb type light pipe
US20060198123A1 (en) Automotive visor with illuminated mirror assembly
KR20190068808A (ko) 차량의 루프 간접조명 구조
FR3023530A1 (fr) Module formant un element de carrosseri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articipant a l'esthetique exterieure du vehicule
EP3024699A1 (fr) Systeme d'eclairage, notamment pour un organe d'eclaira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element lumineux deporte de la source de lumiere
JP2019506335A (ja) 自動車用照明バイザー・ミラー
CN100422630C (zh) 内室照明灯
CN1609507B (zh) 内置照明灯
CN100529514C (zh) 内部照明灯
JPH0622082U (ja) 車両の室内用照明装置
CN100567051C (zh) 车辆用外视镜装置
CN100520158C (zh) 内室照明灯
CN219655902U (zh) 一种光学系统、一种车灯模组及一种车灯
US7226194B2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WO2024111079A1 (ja) 車室内撮影装置
US11987174B2 (en) Lighting device
JP2918764B2 (ja) リヤ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KR0134245B1 (ko) 자동차용 엔진룸램프
JP3671841B2 (ja) 車両用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KR20040086469A (ko) 차량용, 특히 자동차용 외부 후사경
JPH0950702A (ja) 自動車用標識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YOTA JIDOSHA K. K.

Effective date: 20050527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5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ZAKI Corp.

Co-applicant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ZAKI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