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6352C -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6352C
CN100426352C CNB2005800001018A CN200580000101A CN100426352C CN 100426352 C CN100426352 C CN 100426352C CN B2005800001018 A CNB2005800001018 A CN B2005800001018A CN 200580000101 A CN200580000101 A CN 200580000101A CN 100426352 C CN100426352 C CN 1004263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lization
son
during
field
who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0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4936A (zh
Inventor
山下武
庄司秀彦
桥口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303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205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4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63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63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构成一场的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执行对于要进行图像显示的全部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对于在之前的子场中进行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进行选择性的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动作,并且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的APL或者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将所述子场的各个初始化期间中的初始化动作决定为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等离子体显示板(以下简称为显示板)中具有代表性的交流表面放电型显示板,在被对置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形成多个放电单元。前面板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多对由一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并形成绝缘体层和保护层,以覆盖这些显示电极。背面板分别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形成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覆盖这些电极的绝缘体层、以及又在其之上形成与数据电极平行的多个隔壁,在绝缘体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荧光体层。然后,使显示电极和数据电极立体交叉地相对配置前面板和背面板并密封,在内部的放电空间中封入放电气体。在这样构成的显示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用该紫外线使RGB各色的荧光体被激励发光,从而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显示板的方法,一般有子场(subfield)法,即将一场期间分割为多个子场后,通过发光的子场的组合进行灰度显示的方法。而且,在子场法中,还由日本专利特开2000-242224号公报公开了尽量减少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从而提高对比度的新的驱动方法。
图8是上述公报中记载的以往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以下对该驱动波形进行说明。设一场期间由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N个子场构成,分别略记为第一SF、第二SF、…、第NSF。如下所述,在这N个子场中,在除了第一SF的子场中,仅在前面的子场的维持期间中已点亮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动作。
在第一SF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通过对扫描电极施加缓慢上升的斜坡(ramp)电压来产生微弱放电,在各电极上形成写入动作所需要的壁电荷。然后,在接续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通过对扫描电极施加缓慢下降的斜坡电压而再次产生微弱放电,减少各电极上过多积累的壁电荷,对各放电单元调整为合适的壁电荷。
在第一SF的写入期间,在应进行显示的放电单元中进行写入放电。然后,在第一SF的维持期间,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施加维持脉冲,在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通过使对应的放电单元的荧光体层发光来进行图像显示。
在接续的第二SF的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施加缓慢地下降的斜坡电压,即与第一SF的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相同的驱动波形。这时因为为了使写入动作所需要的壁电荷形成与维持放电同时进行,不需要独立地设置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因此,在第一SF中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产生微弱放电,减弱各电极上过多积累的壁电荷,对各个放电单元调整为合适的壁电荷。而且,未进行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保持第一SF的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荷,不进行放电。
这样,第一SF的初始化动作是使全部的放电单元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第二SF以后的初始化动作是只对进行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的选择初始化动作。因此,与显示无关的发光仅成为第一SF的初始化的微弱放电,可以进行对比度高的图像显示。
近年来,随着显示板的高清晰化,放电单元数增加,对一个放电单元的写入动作中使用的时间持继变短。而且,为了提高图像显示品质,改善活动图像模拟轮廓等,研究使子场数增加的驱动方法等,今后越来越要求写入动作的高速化。
但是,使全部放电单元初始化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如上所述,具有用于形成写入动作所需要的壁电荷的作用,此外,同时具有减小放电延迟,产生用于稳定地产生写入放电的起爆(用于放电的起爆剂=激励粒子)的作用。因此,为了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动作,增加起爆的方法有效。但是,如果单纯地增加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则黑色亮度提高,对比度降低,图像显示品质降低。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可以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并且抑制了黑色亮度的上升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在扫描电极以及维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形成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由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构成一场期间,在所述多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对于要进行图像显示的全部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对于在之前的子场中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进行选择性的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动作,并且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将所述子场的各个初始化期间中的初始化动作决定为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在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低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初期,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高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后期。
本发明的再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根据相对于图像信号的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来决定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低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初期,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高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后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显示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该显示板的电极排列图。
图3是使用了该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4是对该显示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波形图。
图5是表示该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子场结构的图。
图6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7是表示该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子场结构的图。
图8是以往的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显示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显示板1构成为将玻璃制的前面基板2和背面基板3对置配置,在它们中间形成放电空间。在前面基板2上相互平行地成对形成多个构成显示电极的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然后形成介质层6以覆盖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在介质层6上形成保护层7。并且在背面基板3上附加设置以绝缘体层8覆盖的多个数据电极9,在数据电极9间的绝缘体层8上与数据电极9平行设置隔壁10。而且在绝缘体层8的表面以及隔壁10的侧面设置荧光体层11。然后,在扫描电极4与维持电极5与数据电极9交叉的方向上相对配置前面基板2和背面基板3,在他们中间形成的放电空间中,作为放电气体封入例如氖和氙的混合气体。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显示板的电极排列图。在行方向上交错排列n根扫描电极SCN1~SCNn(图1的扫描电极4)以及n根维持电极SUS1~SUSn(图1的维持电极5),在列方向上排列m根数据电极D1~Dm(图1的数据电极9)。然后,在一对的扫描电极SCNi及维持电极SUSi(i=1~n)和一根数据电极Dj(j=1~m)交叉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放电空间内形成m×n个放电单元。
图3是利用了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板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4、定时发生电路15、A/D(模拟数字)变换器18、扫描数变换部19、子场变换部20、APL(平均图像电平(averagepicture level))检测部30以及电源电路(未图示)。
在图3中,图像信号VD输入A/D变换器18。而且水平同步信号H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输入定时发生电路15、A/D变换器18、扫描数变换部19、子场变换部20。A/D变换器18将图像信号VD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将该图像数据输入到扫描数变换部19和APL检测部30。APL检测部30检测图像数据的平均亮度电平。扫描数变换部19将图像数据变换为与显示板1的像素数对应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子场变换部20。子场变换部20将各像素的图像数据分割为与多个子场对应的多个位,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2。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2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与各数据电极D1~Dm对应的信号并驱动各数据电极D1~Dm。
定时发生电路15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产生定时信号,输出到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3和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4。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3根据定时信号对扫描电极SCN1~SCNn提供驱动波形,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4根据定时信号对维持电极SUS1~SUSn提供驱动波形。这里,定时发生电路15根据从APL检测部30输出的APL来控制驱动波形。具体来说,如后面所述的那样,根据APL来决定构成一场的各个子场的初始化动作是全部单元初始化还是选择初始化,从而控制一场内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
接着,对用于驱动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及其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板的各电极施加的驱动波形图,是对于具有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以下略记为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和具有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以下略记为选择期间初始化子场)的驱动波形图。为了说明的简便,图4表示将第一子场作为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将第二子场作为选择初始化子场。
首先,对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的驱动波形及其动作进行说明。
在初始化期间将数据电极D1~Dm和维持电极SUS1~SUSn保持为0(V),对扫描电极SCN1~SCNn施加从小于等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Vp(V)开始向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Vr(V)缓慢上升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开始第一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在扫描电极SCN1~SCNn上积累负的壁电压,同时在维持电极SUS1~SUSn上和数据电极D1~Dm上积累正的壁电压。这里,电极上的壁电压表示由覆盖电极的绝缘体或者萤光体层上积累的壁电荷产生的电压。之后,将维持电极SUS1~SUSn保持为正的电压Vh(V),对扫描电极SCN1~SCNn施加从电压Vg(V)向电压Va(V)缓慢下降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开始第二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N1~SCNn上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SUS1~SUSn上的壁电压被减弱,数据电极D1~Dm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值。这样,所有单元初始化子场的初始化动作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
在随后的写入期间,将扫描电极SCN1~SCNn暂时保持为Vs(V)。接着在数据电极D1~Dm中,对于要在第一行进行显示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w(V),同时对第一行的扫描电极SCN1施加扫描脉冲电压Vb(V)。这时,数据电压Dk和扫描电压SCN1的交叉部的电压成为在外部施加电压(Vw-Vb)(V)上加上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和扫描电极SCN1上的壁电压的大小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然后,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N1之间以及维持电极SUS1和扫描电极SCN1之间产生写入放电,在该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SCN1上积累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S1上积累负的壁电压,在数据电极Dk上也积累负的壁电压。这样,由要在第一行进行显示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从而各电极上进行积累壁电压的写入动作。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w(V)的数据电极和扫描电极SCN1的交叉部的电压未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不产生写入放电。依次进行以上的写入动作,直到到达第n行的放电单元,写入期间结束。
在随后的维持期间,首先,将维持电极SUS1~SUSn返回到0(V),对扫描电极SCN1~SCNn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m(V)。这时在产生过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SCNi和维持电极SUSi之间的电压,成为在维持脉冲电压Vm(V)上加上扫描电极SCNi上以及维持电极SUSi上的壁电压的大小所得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然后,在扫描电极SCNi和维持电极SUS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在扫描电极SCNi积累负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Si上积累正的壁电压。这时,在数据电极Dk上也积累正的壁电压。在写入期间没有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维持放电,保持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压状态。将扫描电极SCN1~SCNn返回到0(V),对维持电极SUS1~SUSn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m(V)。于是,在产生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由于维持电极SUSi上和扫描电极SCN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再次在维持电极SUSi和扫描电极SCNi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在维持电极SUSi上积累负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SCNi上积累正的壁电压。以后相同,通过对扫描电极SCN1~SCNn和维持电极SUS1~SUSn交替地施加维持脉冲,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继续进行维持放电。而且在维持期间的最后,对扫描电极SCN1~SCNn和维持电极SUS1~SUSn之间施加所谓的窄幅脉冲,在保留了数据电极Dk上的正的壁电压的同时,消除扫描电极SCN1~SCNn和维持电极SUS1~SUSn上面壁电压。这样维持期间的维持动作结束。
接着,对选择初始化子场的驱动波形及其动作进行说明。
在初始化期间,将维持电极SUS1~SUSn保持为Vh(V),将数据电极D1~Dm保持为0(V),对扫描电极SCN1~SCNn施加从Vq(V)向Va(V)缓慢下降的斜坡电压。于是,在前面的子场的维持期间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Ni上和维持电极SUSi上的壁电压被减弱,在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合写入动作的值。另一方面,对于在前面的子场中未进行写入放电以及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不放电而原样保持前面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荷状态。这样,选择初始化子场的初始化动作是在前面的子场中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
对于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由于与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的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子场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一场由11个子场构成,各子场的亮度权重分别为(1、2、3、7、11、14、23、37、39、57、61),但是,不是将子场的数量和各子场的亮度权重限定为上述的值。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子场结构的图,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的APL来切换子场结构。图5A是APL为0~1.5%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仅在第一SF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在第二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子场结构。图5B是APL为1.5~5%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以及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第二SF~第九SF和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图5C是APL为5~10%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第四SF、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在第二SF、第三SF、第五SF~第九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图5D的APL为10~15%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第四SF、第八SF、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在第二SF、第三SF、第五SF~第七SF、第九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图5E是APL为15~100%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第四SF、第六SF、第八SF、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第二SF、第三SF、第五SF、第七SF、第九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表1表示了上述的子场结构和APL的关系。
〔表1〕
  APL(%)   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次)   全部单元初始化SF
  0~1.5   1   1
  1.5~5   2   1、10
  5~10   3   1、4、10
  10~15   4   1、4、8、10
  15~100   5   1、4、6、8、10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是控制子场结构,以使APL降低时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变少。每一场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依赖于APL而决定,但是当决定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子场的位置时考虑各种方式。但是,如果考虑所谓用于写入动作的壁电荷的形成以及起爆产生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作用,则希望具有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的子场分散配置,特别希望不连续配置这些子场。在表1中,将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配置于第十SF而不是第十一SF,是为了避免与下一个子场的第一SF连续配置。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与一场期间的中央部的期间相比,将具有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优先地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初期或者后期中。即,如表1所示,在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从5次依次减少到1次的情况下,从中央部的第六SF开始减少,依次以第八SF、第四SF、第十SF的顺序减少。减少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的位置应该从在图像显示品质上影响最少的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开始依次减少,但是这依赖于对于各子场的亮度的加权和编码方法(对于各灰度的点亮子场的分配方法)。如实施方式1那样加权是升序,通过实验可以确认在进行编码时,即使减少位于一场的中央部的子场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图像品质上的影响也减少。而且第一SF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对图像品质影响较大,但是其理由是在显示暗的图像时,需要从开头的子场起可靠地进行写入,用于该写入的起爆变得重要。而且,虽然在后则的子场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在图像显示品质上也重要,但是,这是由于考虑在亮度权重大的子场中周围的放电单元已点亮的情况下,由于过剩的起爆,中和非点亮放电单元的壁电荷,在接着的子场中的写入动作变得不稳定。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APL高的图像显示时,由于考虑没有或者仅有一点黑色显示区域的面积,所以通过增加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增加起爆来实现放电的稳定。相反,在APL低的图像显示时,由于认为黑色的图像显示区域宽,所以减少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提高黑色显示质量。因此,即使存在亮度高的区域,只要APL低,则可以进行黑显示区域的亮度低的对比度高的图像显示。
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对由11SF构成一场,1~5次控制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表2、表3表示其它例子。
〔表2〕
  APL(%)   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次)   全部单元初始化SF
  0.0~1.5   1   1
  1.5~5   2   1、9
  5~10   3   1、4、9
  10~100   4   1、4、8、10
〔表3〕
  APL(%)   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次)   全部单元初始化SF
  0.0~1.5   1   1
  1.5~5   2   1、4
  5~100   3   1、4、6
表2表示了在1~4次的范围控制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还将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的子场变化的例子。而且图3表示了在1~3次的范围控制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是接近开头的子场的初始化优先的例子。这样,通过在APL低时,减少具有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在APL高时,增加具有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可以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并且可以实现抑制了黑色亮度上升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实施方式2)
因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显示板的主要部分和电极排列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图6是利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子场变换部20将各像素分割为与多个子场对应的多个位,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2和点亮率检测部31。点亮率检测部31检测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在该实施2中检测第十子场的点亮率。
定时发生电路15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和垂直同步信号V产生定时信号,并输出到个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3和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4。这里,定时发生电路15根据从APL检测部30输出的APL和从点亮率检测部31输出的点亮率来控制驱动波形。具体如后所述那样,根据APL和第十SF的点亮率,将构成一场的各个子场的初始化动作决定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或者选择初始化中的一个,控制一场内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及其位置。
图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子场结构的图,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的APL以及第十SF的点亮率来切换子场结构。图7A是APL为0~1.5%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与第十SF的点亮率无关,仅第一SF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第二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子场结构。图7B是APL为1.5~5%,第十SF的点亮率为0~1%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以及第四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第二SF、第三SF和第五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图7C是APL为1.5~5%,第十SF的点亮率为大于等于1%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第一SF、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第二SF~第九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图7D是APL为15~100%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是与第十SF的点亮率无关,第一SF、第四SF、第六SF、第八SF、第十SF的初始化期间为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第二SF、第三SF、第五SF、第七SF、第九SF、第十一SF的初始化期间为选择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结构。虽然对于APL为5~15%的图像信号时使用的结构没有图示,但是成为与上述不同的子场结构。表4表示了上述的子场结构和APL以及点亮率的关系。
[表4]
Figure C20058000010100141
这样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控制子场结构,以使APL降低时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变少。而且,即使在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也关注第十SF的点亮率,在点亮率低的情况下,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地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初期,在点亮率高的情况下优先地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后期。但是,即使在点亮率高的情况下,第一SF也设为了全部初始化子场。
这样,每一场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次数依赖于APL而决定,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子场的位置依赖于点亮率而决定。然后,如果考虑所谓用于写入动作的壁电荷的形成以及起爆产生的全部单元初始化的作用,则希望具有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的子场分散配置,特别希望不连续配置这些子场。在表4中,将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配置于第十SF而不配置于第十一SF,是为了避免与下一个子场的第一SF连续配置。而且,关注第十SF的点亮率是由于它是可能放置全部单元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中亮度权重最大的子场。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与一场期间的中央部的期间相比将具有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优先地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初期或者后期中。然后,在第十SF的点亮率低的情况下,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初期,在点亮率高的,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后期。这是由于在APL比较低的第十SF的点亮率也低的情况下,画面整体暗,在显示暗的画面时,需要从开头的子场开始确实地进行写入,用于该目的的起爆也重要的缘故。而且,在第十SF的点亮率在某种程度高的情况下,将后期的子场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看得重要,但是,这是为了补偿在配置于后期的亮度权重大的子场的维持期间,非点亮放电单元的周围的放电单元进行了维持放电的情况下,随着维持放电发生的电荷粒子中和非点亮放电单元的壁电荷,用于在接着的子场中的写入动作的壁电荷不足的情况。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在APL高的图像显示中,由于考虑没有或者仅有一点黑显示区域的面积,所以通过增加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增加起爆而实现放电的稳定。相反,在APL低的图像显示时,由于认为黑色的图像显示区域宽,所以减少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提高黑色显示质量。然后,在规定的子场(实施方式2中的第十SF)点亮率低的图像显示时,为了确保用于从开头的子场开始确实地进行写入的起爆,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初期。相反,在点亮率高的情况下,因为即使由于过剩的起爆而中和非点亮放电单元的壁电荷,为了再次形成必要的壁电荷,所以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后期。因此,即使存在亮度高的区域,只要降低APL,则也可以实现黑色显示区域的亮度低、对比度高的图像显示,同时根据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配置在最有效的位置,所以可以实现稳定的高速写入动作。
而且,在实施方式2中,对由11SF构成一场,1~5次控制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而且,作为规定的子场,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了第十SF,但只要是亮度权重大的子场,使用其他的子场,例如第九SF或者第十一SF也可以。而且,也可以使用亮度加权大的多个子场。
〔表5〕
表5中表示了在1~4次的范围控制全部单元初始化次数,仅对全部单元初始化两次的情况,依赖第九SF~第十一SF的点亮率的和而切换初始化子场的位置的例子。这样,通过在APL低时,减少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在APL高时,增加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而且,通过在亮度权重大的子场的点亮率低的图像显示时,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初期,在点亮率高的情况下,将全部单元初始化子场优先配置在一场期间的后期,可以实现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并且抑制了黑色亮度的上升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可以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并且抑制了黑色亮度的上升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在于,本发明的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可以进行稳定的高速写入,并且可以进行抑制了黑色亮度的上升的显示板的驱动,对利用了显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8)

1、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在扫描电极以及维持电极和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形成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由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和维持期间的多个子场构成一场期间,
在所述多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执行对于要进行图像显示的全部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对于在之前的子场中进行过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进行选择性的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动作,
并且根据要显示的图像信号,将所述子场的各个初始化期间中的初始化动作决定为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其中一个,
在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低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初期,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高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后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图像信号的APL来决定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PL低时,减少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在所述APL高时,增加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的数量。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续在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之后的子场,是具有用于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子场是亮度加权大的子场。
6、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相对于图像信号的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来决定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或者选择初始化动作,
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低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初期,在所述规定的子场的点亮率高时,将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优先配置于一场期间的后期。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续在具有用于进行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之后的子场,是具有用于进行选择初始化动作的初始化期间的子场。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子场是亮度加权大的子场。
CNB2005800001018A 2004-01-28 2005-01-26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3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9617/2004 2004-01-28
JP2004019617A JP3988728B2 (ja) 2004-01-28 2004-01-28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4030348A JP4120594B2 (ja) 2004-02-06 2004-02-06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030348/2004 2004-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936A CN1764936A (zh) 2006-04-26
CN100426352C true CN100426352C (zh) 2008-10-15

Family

ID=3490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010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352C (zh) 2004-01-28 2005-01-26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88728B2 (zh)
CN (1) CN10042635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8122B2 (ja) * 2005-09-30 2011-08-03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233072B2 (ja) * 2006-02-14 2013-07-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168896B2 (ja) 2006-02-14 2013-03-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811053B2 (ja) * 2006-02-24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7097297A1 (ja) * 2006-02-24 2007-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7097328A1 (ja) * 2006-02-24 2007-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427293B (zh) * 2006-06-30 2010-12-01 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KR20080054433A (ko) * 2006-08-31 2008-06-17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구동 방법
KR20110033957A (ko) * 2008-09-11 2011-04-01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JP5003713B2 (ja) * 2009-04-13 2012-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9357A (ja) * 1994-10-31 1996-05-21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8221036A (ja) * 1995-02-13 1996-08-30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 置
JPH10319900A (ja) * 1997-05-23 1998-12-04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
US5854540A (en) * 1996-06-18 1998-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lasma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device therefor
JP2003076320A (ja) * 2001-06-12 200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6680716B2 (en) * 2000-03-10 2004-01-20 Nec Corporation Driving method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9357A (ja) * 1994-10-31 1996-05-21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8221036A (ja) * 1995-02-13 1996-08-30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 置
US5854540A (en) * 1996-06-18 1998-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lasma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device therefor
JPH10319900A (ja) * 1997-05-23 1998-12-04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
US6680716B2 (en) * 2000-03-10 2004-01-20 Nec Corporation Driving method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s
JP2003076320A (ja) * 2001-06-12 200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88728B2 (ja) 2007-10-10
CN1764936A (zh) 2006-04-26
JP2005215132A (ja) 2005-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6352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KR10028101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CN100426345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79997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1418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CN100463035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装置
KR10052431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초기화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US2002018066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30058193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of variable address voltag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H11352924A (ja) ガス放電デバイスの駆動方法
CN100463032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0476918C (zh) 等离子显示屏的驱动方法
CN101322172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KR10062601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구동방법 및 패널구동장치
CN101861614B (zh) 等离子显示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P1600922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JP3772958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における印加電圧の設定方法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0463034C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JP2003157041A (ja)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1044540B (zh) 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JP4406768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200532661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2008011712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60125724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116574B2 (ja) ガス放電デバイス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