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7369C -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7369C
CN100417369C CNB031107605A CN03110760A CN100417369C CN 100417369 C CN100417369 C CN 100417369C CN B031107605 A CNB031107605 A CN B031107605A CN 03110760 A CN03110760 A CN 03110760A CN 100417369 C CN100417369 C CN 1004173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lying
knee
person
dis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10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1363A (zh
Inventor
长冈浩
堀谷正男
井上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amount B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amount B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mount B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amount Be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73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73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0/00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 A47C20/04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 A47C20/041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by electric mo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0/00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 A47C20/08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wo or more rests simultaneous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incl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61G2203/74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for anti-shear when adjusting furni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在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的仰卧台中,其特征在于,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有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下的背部底板的上升、而对仰卧者的脊背施加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形成倾斜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适当上升,同时,此时,当通过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施加给患者脊背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上升到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

Description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常床(医院用床、ICU床、家用床等)及担架等仰卧台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更具体的是,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及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的仰卧台,为了达到下述目的,使这些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连动升降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床及担架等仰卧台中,其构成是,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及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分别升降底板。
作为这样的仰卧台,有美国专利第5,469,591号、第5,448,789号、第5,388,290号等许多的例子。
例如美国专利第5,469,591号中所记载的床是,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及其他底板,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下方可旋转地设置有顶端上设有辊子的升降臂,该升降臂的结构是通过电动机等电动驱动装置进行旋转驱动。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旋转背部底板的升降臂,利用辊子使背部底板进行旋转运动上升、倾斜,可以将仰卧者的脊背抬起形成坐起来的姿势。
象这样由于上升使背部底板倾斜时,通过旋转膝部底板侧的升降臂,利用辊子使膝部底板上升倾斜,可以有效地防止只上升背部底板时仰卧者向前错位的情况。
也就是,将在床上的仰卧者的脊背抬起形成坐起来的姿势时,如果只使背部底板上升,由于背部底板将仰卧者的脊背向前推,照这样仰卧者身体逐渐向前方滑落,身体容易弯曲的支点与背部底板旋转的支点错位。因此由于背部底板向本来弯曲困难的腰椎部分施加弯曲的力量,产生了挤压仰卧者的腰椎部分及小腹部的不舒适感。
在此,如果在升高背部底板时,升高膝部底板,可以将来自背部底板的将仰卧者向前推的力,通过位于倾斜的膝部底板的身体部分,即大腿部的支撑,因此不会产生只使用背部底板抬高脊背时发生的身体滑落及不舒适感。
作为在升高背部底板时,进行升高膝部底板的操作的现有的方法,例如有以下的方法。
a.首先,其一的方法是,使分别升降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驱动装置可分别独立操作地构成,仰卧者自己或看护人可以利用遥控器的开关同时或交替地对各个驱动装置进行开-关操作,使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分别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
b.其二的方法是,使用连杆装置等机械性的连动装置,通过共同的电动机驱动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驱动装置的结构,据此,使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驱动装置机械性地连动操作,使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上升到规定的位置。
但是这些现有的方法中具有以下所示的课题。
A.首先在a的方法中,仰卧者或看护人必须同时或交替地对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各个驱动装置进行操作,操作非常复杂烦琐,需要熟练,同时经常重现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分别的最佳升降状态是困难的。
B.在b的方法中,由于利用机械性的连动装置,使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的连动形成的升降状态无法简单地调节或变更,难于有效地防止身体的滑落和压迫感等不舒适感的两方面。另外,不可以分别独立操作背部底板及膝部底板。
C.上述a、b任何一个方法中,在背部底板上升时,如果上升膝部底板,在仰卧者的腰部受到膝部底板支撑的状态下,由于通过背部底板使脊背升高,仰卧者的脊背相对于背部底板和床垫要向上窜,但是因为有摩擦,该摩擦力向脊背施加向下的滑动方向的外力,并且如果背部底板的上升及膝部底板的上升照此进行下去,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逐渐变窄,仰卧者的小腹部因此而逐渐弯曲,最终产生压迫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观点而发明的,即在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的仰卧台,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地构成的床等仰卧台中,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形成倾斜状态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身体的滑落和压迫感等不舒适感的双方。
首先,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第一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床等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该床等仰卧台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其特征在于,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有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下的背部底板的上升、而对仰卧者的脊背施加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形成倾斜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适当上升,同时,此时,当通过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施加给患者脊背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上升到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
另外,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第二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床等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该床等仰卧台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其特征在于,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有错位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下的背部底板的上升而产生的仰卧者的错位,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成为倾斜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适当上升,同时,此时,在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患者的上半身的位置错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
这样的方法中,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在背部底板通过旋转成为上升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上升,因此由于该膝部底板的上升,仰卧者的腰的位置受到膝部底板的支撑。所以在该状态下,即使随着背部底板的上升有大的倾斜,也可以防止仰卧者的滑落。
这样在背部底板上升时,如果上升膝部底板,仰卧者的腰部受到膝部底板支撑的状态下,由于通过背部底板使脊背上升,仰卧者的脊背对背部底板和床垫要向上窜,但是因为有摩擦,该摩擦力向脊背施加向下滑动方向的外力,即脊背等受到向下压的外力。并且,如果背部底板的上升及膝部底板的上升照此进行下去,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逐渐变窄,仰卧者的小腹部因此而逐渐弯曲,最终产生压迫感。
但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通过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检测的施加给患者脊背等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上升到设定值时,控制上述膝部底板使其下降,所以膝部底板的上升不是一直进行的,因此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绝对不会比某一角度窄。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检测起因于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的仰卧者上半身的错位,该值到达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所以该形态中,膝部底板的上升不是一直进行的,因此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绝对不会比某一角度窄。
因此上述任一方式中,都可以防止仰卧者的小腹部由于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逐渐弯曲产生的压迫感。
上述第一方式中为了进行以上操作的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可以如技术方案2中所述,由对应仰卧者脊背的平板、在平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撑该平板的基体及设置在平板与基体之间的应变计构成。
另外上述第二方式中为了进行以上操作的错位检测装置,如技术方案6中提案的,在背部底板上设置从侧面给仰卧者头部摄像的摄像装置,通过摄像装置得到的头部的错位检测仰卧者头部的位置错位。
另外其他的错位检测装置,可以或者如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将由发光部和受光部组成的多个光束式物体检测部设置在背部底板上,使这些光束横穿仰卧者的头部,或者如技术方案8中所述的,在背部底板上设置测定到仰卧者头顶部的距离、检测该变化的测距传感器。
另外,为进行以上操作,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的上升开始,可以如技术方案9中所述,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同时进行,或者如技术方案10中所述,背部底板可以先开始,或者如技术方案11中所述,膝部底板可以先开始。
特别是技术方案11中所述的方法中,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在背部底板通过旋转成为上升状态时,由于首先开始膝部底板的上升,通过该膝部底板的上升,仰卧者的腰的位置从开始确实地受到膝部底板的支撑。所以在该状态下,即使随着背部底板的上升有大的倾斜,也可以防止仰卧者的滑落。
其次,技术方案2、5中所述的方法中,进行以上的控制操作时,各个滑动方向的外力、位置错位的设定值是可以变更的,因此根据在床上的仰卧者的感觉压迫感的个人差异,可以进行分别对应的膝部底板的升降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一例的床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一例的床的控制装置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表示所有的底板是下降的平坦状态。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升降操作中其他状态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升降操作中另外其他状态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升降操作中另外其他状态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升降操作中另外其他状态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适用于床时的升降操作中另外其他状态的底板整体形状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时,对于经过时间的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的倾斜角度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床的其他例的整体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床上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的重要部位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床的另外其他2例的整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一例的床的整体侧视图,图中所示的床,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1a、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1b以及对应仰卧者脚的部分的脚底板1c。并且该背部底板1a、膝部底板1b及脚底板1c的结构是,分别可以弯曲地连接,作为对应全身的底板而构成,被支撑在床架2上。另外,背部底板1a、膝部底板1b及脚底板1c分别设有床垫3。如此被分割成几个的底板支撑在床架上,使其升降的支撑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在此省略图示。
该实施例的床中,对应全身的底板是由上述分割成三个的底板1a、1b、1c连接构成的,该分割数也可以是四个,另外,也可以如美国专利第5,469,591号、第5,448,789号、第5,388,290号等所述的,将多个部件可弯曲地连接作为底板适用也可以。不管怎样,本发明适用的床只要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及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即可。
另外,为了升降背部底板1a、膝部底板1b的升降装置,除了如上述美国专利第5,469,591号、第5,448,789号、第5,388,290号等所述的装置,即将在前端上设置有辊子的可旋转的升降臂通过电动机等电动驱动装置进行旋转驱动,通过辊子可升降地支撑底板的结构以外,在安装于各底板下方的臂上连接由螺纹轴及与其螺合的螺母组成的旋转-直线运动变换装置的直线运动部件的结构也可以。
另外,用于升降背部底板1a、膝部底板1b的升降装置,如后所述控制其协同操作是不言而喻的,在其控制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使各个底板单独操作的控制方式。
即如果参照图1、图2对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床的控制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4是床的踏板,该踏板4的外侧下部设有操作板5,如图2所示该操作板5内收纳有操作开关等。
该操作板5内设有背部底板1a的上升、下降开关SW1、SW2、及膝部底板1b的上升、下降开关SW3、SW4,通过这些开关,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可以独立地进行升降控制。
操作板5上,除上述开关外,设有控制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协同升降的开关,即上升、下降开关SW5、SW6。
一方面,在背部底板1a的床垫3上,设置用于检测向仰卧者的脊背等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的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8。该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8如图1所示意的那样,由对应仰卧者脊背的平板9、在平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撑该平板的基体10及设置在平板与基体之间的应变计11构成。这些结构以外,只要是检测向仰卧者的脊背等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的结构,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8可以利用感压传感器等适当地构成。
符号6是控制器6,利用控制器6,开-关控制驱动背部底板1a和膝部底板1b升降的电动机M1、M2,对该控制器6输入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8的输出信号。
一方面,为了使控制器6判断从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检测装置8输入的滑动方向的外力的值是否是设定值,上述操作板5上设置有记忆设定值的滑动方向的外力设定部Sf。
就以上的结构,对在技术方案11中所述的背部底板1a和膝部底板1b的协同操作的状态,说明本发明的控制操作。
首先,图3是所有的底板1a、1b、1c下降、被平坦地支撑的状态,在该状态中患者等人的通常姿势是仰卧。从该状态开始抬起仰卧者的脊背成为坐起来的状态时,将开关SW5按到开,向控制器6发出指令。
接受到该指令的控制器6,如图4、图9所示,操作膝部底板1b的升降装置,只开始膝部底板1b的上升。图9中该膝部底板1b的上升开始时间是t=0的时间。
然后,在比膝部底板1b的上升开始时间适当晚一点的时间(t=T1),控制器6接受上述指令,开始背部底板1a的上升,然后如图5所示,背部底板1a和膝部底板1b一起上升。
这样,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的状态开始,背部底板1a通过旋转成为上升状态时,由于首先开始膝部底板1b的上升,因此通过该膝部底板1b的上升,仰卧者的腰部位置受到膝部底板1b的支撑,所以在该状态下,即使随着背部底板的上升开始有大的倾斜,也可以防止由于脊背被向前压使仰卧者滑落。
另外,如上所述膝部底板1b的上升开始可以和背部底板1a的上升开始同时,也可以在其后。
这样,在背部底板1a上升时,如果上升膝部底板1b,在仰卧者的腰部受到膝部底板1b支撑的状态下,由于通过背部底板1a使脊背上升,仰卧者的脊背相对于放置在背部底板1a上床垫3要向上窜,但是因为有摩擦,该摩擦力向脊背施加向下滑动方向的外力,即向下压脊背等。并且如果背部底板1a的上升及膝部底板1b的上升在图5的状态下照此进行下去,背部底板1a和膝部底板1b形成的角度逐渐变窄,仰卧者的下腹部因此而逐渐弯曲,最终产生压迫感。
但是本发明中,控制器6通常监视图9中虚线所示的来自滑动方向外力检测装置8的滑动方向的外力信号,该滑动方向的外力到达通过滑动方向的外力设定装置Sf设定的压力时,控制器6控制背部底板1a的继续上升,使膝部底板1b的升降装置的操作改变,控制其下降。
由于膝部底板1b下降,即使背部底板1a更加上升、角度加大,由于膝部底板1b的角度逐渐变小,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所形成的角度也不会变窄,因此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也不会增大,可以防止仰卧者的下腹部由于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逐渐弯曲而产生的压迫感。
进行以上的控制操作时,如果将滑动方向的外力的设定值构成为可以改变的,就可以根据在床上的仰卧者对压迫感的个人差别,分别对应进行膝部底板的升降控制。
其次,在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的上升动作中,控制器6为了进行上述的控制动作,作为检测以下时间点的方法,即比膝部底板1b的上升开始时间(t=0)推迟、背部底板1a开始上升的时间点(t=T1)及/或膝部底板1b上升到最高位置的时间点(t=T2)的方法,首先第一个方法是,可以通过从膝部底板1b开始上升的时间点所经过的时间判断、检测。
如果使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的升降装置动作的电动机等驱动源的能力,比施加着仰卧者外力的使背部底板1a或膝部底板1b上升所需力量大得多、或外力是一定的情况下,从使升降装置动作的时间点开始经过的时间与升降后各底板1a、1b的位置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则可以使用容易控制的经过时间,进行上述对应各底板1a、1b的上升位置控制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改变控制器6中上述T1、T2的设定时间,因此根据底板上仰卧者等的各种条件可以进行恰当的控制操作。
然后,控制器6为了进行上述的控制动作,作为检测以下时间点的方法,即从膝部底板1b的上升开始时间(t=0)推迟、背部底板1a开始上升的时间点(t=T1)及/或膝部底板1b上升到最高位置的时间点(t=T2)的第二方法是,在膝部底板1b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等位置检测装置,通过该位置检测装置,可以适用检测该位置的方法。并且,该膝部底板1b的位置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膝部底板本身、升降装置或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等适当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设定上述各位置成为可能,所以可以根据底板上仰卧者的各种条件进行恰当的控制操作。
以上就适用于本发明的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的控制操作进行了说明,即从全部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使背部底板通过旋转上升成为倾斜状态的操作,使背部底板通过旋转上升、从最倾斜的状态开始,到全部底板下降形成平坦状态的操作与上升的情况是正好相反的过程,所以省略该说明。
在该下降时的操作中,由于膝部底板是上升到一定位置的状态或者上升到最高位置,然后进行下降的操作,因此下降时由于膝部底板这样的操作,可以防止底板上的仰卧者的错位,抑制底板整体平坦时仰卧者的错位,可以省去看护者将仰卧者的位置恢复原位的麻烦。
另外在本发明中,根据情况,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通过与从全部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上升成为倾斜状态的情况的动作不同的协同动作,也可以使其下降成为平坦状态。例如,使背部底板下降的情况下,在背部底板下降之前,可以首先使膝部底板上升。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仰卧者的腰部受到膝部底板的支撑的状态下,通过背部底板使脊背上升时,向仰卧者的脊背等施加的外力,即脊背等被向下压的外力,通过设置在背部底板1a侧的床垫3上的检测装置8检测,抑制膝部底板1b的上升,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起因于该外力的,仰卧者对背部底板1a发生的位置错位,控制膝部底板1b。
即,首先图10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床的其他例的整体侧视图,另外图11是表示图10的床上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的侧视图。这些图所示的床的一般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对应的构成元件使用同一符号,所以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0、11所示的床中,错位检测装置9是将由发光部和受光部组成的多个光束式物体检测部10a、10b、10c、10d...安装在背部底板1a侧,使这些光束横穿仰卧者的头部,这种情况下是安装在设置于背部底板的侧扶手12上。
在该结构中,多个光束式物体检测部10a、10b、10c、10d...中,可以根据来自它们的受光部的信号检测光束被遮挡的情况,从而检测仰卧者头部的位置。并且由于每时每刻在进行该位置的检测,所以可以检测仰卧者头部的位置错位。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9的检测,该值到达设定值时,使膝部底板下降,控制起因于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的使仰卧者上半身的位置错位,所以该形态中,膝部底板的上升不是一直进行的,因此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形成的角度绝对不会比某一角度窄。
下面,图1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的床的另外其他2例的整体俯视图,该图中记载了另外两种错位检测装置的例子。
即,符号13是从侧面对仰卧者头部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例如CCD照相机,该CCD照相机13安装在设置于背部底板1a上的侧扶手12上,构成错位检测装置9。
该CCD照相机13被连接在图象处理装置(省略图示)上,每时每刻在处理从侧面拍摄的仰卧者头部的画像。即,图象处理装置是通过将某时刻的头部画像与其较前时刻的画像相比较,可以检测头部的位置错位。因为这种通过画像的位置错位的检测方法本身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符号14是利用超声波射线的测距传感器,该测距传感器14设置在仰卧者的头顶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头顶板15的背部底板1a的上方,构成错位检测装置9。
在使用测距传感器14的错位检测装置9中,可以通过距离的变化检测仰卧者的位置错位。
这样,在这些错位检测装置9中,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9检测该值到达设定值时,使膝部底板下降,控制起因于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的使仰卧者上半身的错位,所以该形态中,膝部底板的上升不是一直进行的,因此背部底板1a与膝部底板1b形成的角度绝对不会比某一角度窄。
本发明如以上所述,在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的仰卧台,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的床等仰卧台中,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成为上升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上升,因此通过该膝部底板的上升,仰卧者的腰的位置受到膝部底板的支撑。所以在该状态下,即使随着背部底板的上升有大的倾斜,也可以防止仰卧者的滑落。
这样在背部底板上升时,如果上升膝部底板,仰卧者的腰部受到膝部底板支撑的状态下,由于通过背部底板使脊背上升,仰卧者的脊背相对于背部底板和床垫要向上窜,但是因为有摩擦,该摩擦力向脊背施加向下滑动方向的外力,即脊背等受到向下压的外力。并且,如果背部底板的上升及膝部底板的上升照此进行下去,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逐渐变窄,仰卧者的小腹部因此而逐渐弯曲,最终产生压迫感。
但是,本发明中,通过外力检测装置检测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或者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检测起因于上述滑动方向的外力的、使仰卧者上半身的位置错位,当该值到达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膝部底板的上升不是一直进行的,因此背部底板与膝部底板形成的角度绝对不会比某一角度窄。
因此,可以防止仰卧者的下腹部因此逐渐弯曲而产生的压迫感。

Claims (8)

1. 一种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该仰卧台具有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脊背部分的背部底板、和为了升降仰卧者的膝盖部分的膝部底板,各个底板通过分别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其特征在于,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有错位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于膝部底板上升状态下的背部底板的上升而产生的仰卧者的错位,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成为倾斜状态时,也使膝部底板适当上升,同时,此时,在通过上述错位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患者的上半身的位置错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膝部底板使其下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过错位检测装置检测的位置错位的设定值可变更地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错位检测装置的构成是,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从侧面对仰卧者头部摄像的摄像装置,通过摄像装置得到的头像的错位检测被摄像的仰卧者头部的位置错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错位检测装置的构成是,将由发光部和受光部组成的多个光束式物体检测器设置在背部底板侧上,使这些光束横穿仰卧者的头部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错位检测装置的构成是,在背部底板侧上设置测定到仰卧者头顶部的距离、检测该变化的测距传感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的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成为倾斜的状态时,背部底板和膝部底板同时开始上升。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的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成为倾斜的状态时,首先开始背部底板的上升,同时,在从该上升开始时间适宜推迟的时间点,开始膝部底板的上升。
8. 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有的底板下降的、平坦的状态开始,背部底板通过旋转而上升成为倾斜的状态时,首先开始膝部底板的上升,同时,在从该上升开始时间适宜推迟的时间点,开始背部底板的上升。
CNB031107605A 2002-04-15 2003-04-15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73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548/2002 2002-04-15
JP2002112548 2002-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363A CN1451363A (zh) 2003-10-29
CN100417369C true CN100417369C (zh) 2008-09-10

Family

ID=2867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760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7369C (zh) 2002-04-15 2003-04-15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70341B2 (zh)
EP (1) EP1354539B1 (zh)
KR (1) KR100718498B1 (zh)
CN (1) CN100417369C (zh)
DE (1) DE60324055D1 (zh)
DK (1) DK1354539T3 (zh)
TW (1) TWI260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5024B2 (en) * 2002-03-18 2011-11-22 Paramount Bed Co., Ltd. Coordinative control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back and knee bottom sections of an adjustable bed
JP2003265543A (ja) * 2002-03-18 2003-09-24 Paramount Bed Co Ltd ベッド等におけるボトム調節動作制御システム
JP2003265541A (ja) * 2002-03-18 2003-09-24 Paramount Bed Co Ltd ベッド等におけるボトム起伏調節時の身体への圧迫およびずれ抑制方法
JP3818502B2 (ja) * 2002-03-18 2006-09-06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等における背膝ボトム連動制御方法
JP2003265544A (ja) * 2002-03-18 2003-09-24 Paramount Bed Co Ltd ベッド等におけるボトム起伏調節時の身体への圧迫およびずれ抑制方法
AT413935B (de) * 2003-12-17 2006-07-15 Blum Gmbh Julius Bewegbares möbelteil
US7319386B2 (en) 2004-08-02 2008-01-15 Hill-Rom Services, Inc. Configurable system for alerting caregivers
US9038217B2 (en) 2005-12-19 2015-05-26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support with improved control
US7861334B2 (en) 2005-12-19 2011-01-04 Stryker Corporation Hospital bed
US8117701B2 (en) 2005-07-08 2012-02-21 Hill-Rom Services, Inc. Control unit for patient support
CN101282686B (zh) * 2005-10-11 2012-07-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床上的病人多个不同参数的系统
CA2628793C (en) 2005-11-07 2015-01-27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handling device including local status indication, one-touch fowler angle adjustment, and power-on alarm configuration
US11246776B2 (en) 2005-12-19 2022-02-15 Stryker Corporation Patient support with improved control
JP5116147B2 (ja) * 2007-11-13 2013-01-09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荷重センサ内蔵アクチュエータ
US8593284B2 (en) 2008-09-19 2013-11-26 Hill-Rom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status of a bed
EP2186497B1 (en) 2008-11-17 2013-05-08 Hill-Rom Services, Inc. Anthropometrically governed occupant support
US9827156B2 (en) 2011-11-11 2017-11-28 Hill-Rom Services, Inc. Person support apparatus
CN107736969A (zh) 2012-08-18 2018-02-27 有限会社知财经营社 睡眠姿势控制床系统
US9655798B2 (en) 2013-03-14 2017-05-23 Hill-Rom Services, Inc. Multi-alert lights for hospital bed
US9782005B2 (en) 2014-07-25 2017-10-10 Stryker Corporation Medical support apparatus
FR3004910B1 (fr) * 2013-04-29 2015-10-30 Patrice Boccara Canape a capteur
CN105208992B (zh) * 2013-05-15 2017-11-03 八乐梦床业有限公司 床装置
EP2873401B1 (en) 2013-11-15 2017-03-01 Hill-Rom S.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a patient support
EP3643283A1 (en) 2018-10-22 2020-04-29 Hill-Rom Services, Inc. A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JP7153553B2 (ja) 2018-12-21 2022-10-14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US11844432B2 (en) 2020-03-27 2023-12-19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otion control system
TWI803397B (zh) * 2022-07-21 2023-05-21 施權航 電動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9584A (en) * 1985-06-18 1988-09-06 Thomas J. Ring Electronic controller for therapeutic table
DE4305939A1 (de) * 1993-02-11 1994-08-18 Thomas Karl Moebel Sitz- oder Liegemöbel, insbesondere Bett mit Rahm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WO2000057828A1 (en) * 1999-03-25 2000-10-05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Device for moving body
CN2474128Y (zh) * 2001-04-04 2002-01-30 陶天禄 医用护理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80025A0 (en) * 1986-09-15 1986-12-31 Ehud Kadish Body rest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sores
US5170364A (en) 1990-12-06 1992-12-08 Biomechanic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Feedback system for load bearing surface
JPH0737615Y2 (ja) 1992-12-25 1995-08-30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におけるボトム構造
JPH0737613Y2 (ja) 1992-12-25 1995-08-30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におけるボトム構造
KR0141926B1 (ko) * 1993-09-08 1999-02-18 기무라 겐지 침대의 바닥구조물
US5651587A (en) 1995-06-09 1997-07-29 P.L. Porter Co. Vehicle seat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6287253B1 (en) * 1999-06-25 2001-09-11 Sabolich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essure ulcer condition sensing and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9584A (en) * 1985-06-18 1988-09-06 Thomas J. Ring Electronic controller for therapeutic table
DE4305939A1 (de) * 1993-02-11 1994-08-18 Thomas Karl Moebel Sitz- oder Liegemöbel, insbesondere Bett mit Rahm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WO2000057828A1 (en) * 1999-03-25 2000-10-05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Device for moving body
CN2474128Y (zh) * 2001-04-04 2002-01-30 陶天禄 医用护理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54539B1 (en) 2008-10-15
TW200306165A (en) 2003-11-16
EP1354539A1 (en) 2003-10-22
US6870341B2 (en) 2005-03-22
DK1354539T3 (da) 2009-02-16
US20030221258A1 (en) 2003-12-04
TWI260212B (en) 2006-08-21
DE60324055D1 (de) 2008-11-27
KR20030082423A (ko) 2003-10-22
CN1451363A (zh) 2003-10-29
KR100718498B1 (ko)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369C (zh)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连动升降控制方法
TWI238060B (en) Method of adjustment of a base structure for a bed or the like
EP2422758A2 (en) Incline based bed height
TWI242430B (en) Bottom adjusting action-controlled system for a bed or the like
TWI244918B (en) Method of adjustment of a base structure for a bed or the like
KR20030076329A (ko) 침대 등의 앙와대의 연동승강 제어방법
CN100342832C (zh) 床等仰卧台的底板的升降控制方法
TWI593370B (zh) 仰臥台之底板控制方法及其裝置
JP3862668B2 (ja) ベッド等の仰臥台におけるボトムの連動昇降制御方法
JP2007061361A (ja) 介護ベッド
JP2832907B2 (ja) 挟み込み防止機能を備えたベッド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6550414B2 (ja) ベッド装置
KR20030076328A (ko) 침대 등의 앙와대의 연동승강 제어방법
JP3862663B2 (ja) ベッド等の仰臥台におけるボトムの昇降制御方法
JP5639987B2 (ja) ベッド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床板装置及び床板の駆動制御方法
JP5719694B2 (ja) 起床式ベッド装置
JP2006288427A (ja) ベッド
JP2000042052A (ja) 介護ベッド
JP2000288034A (ja) 医療用ベッド
JPH1043005A (ja) ベッド装置
JPH08154978A (ja) ベ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