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6470C -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6470C
CN100416470C CNB2005100001819A CN200510000181A CN100416470C CN 100416470 C CN100416470 C CN 100416470C CN B2005100001819 A CNB2005100001819 A CN B2005100001819A CN 200510000181 A CN200510000181 A CN 200510000181A CN 100416470 C CN100416470 C CN 1004164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button
positional value
storage unit
clou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01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7696A (zh
Inventor
鸟居邦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7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64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64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methods for entering alphabetical characters, e.g. multi-tap or dictionary disambiguation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确认支持系统,包括: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个信息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多个按键,每个组包括信息段,每次按下对应按键,每个组的信息段就以循环的方式顺序地改变;信息位置存储单元,存储用于标识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中的相应组的信息段的位置;反馈单元,用于执行与存储在信息位置存储单元中的每个位置相对应的反馈;以及输入确认支持单元,用于当按下一个按键来输入信息时,读取对应于输入信息的位置,以允许反馈单元执行对应于该位置的反馈。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以减少视觉上确认输入信息的负荷。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移动终端中,每个都包括具有多个多字符按键的输入装置,以在使用有限按键键入多个字符时实现有效字符输入,移动终端还包括通知装置(振动器、振动器驱动IC、和MPU),例如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2-229716中所公开的那样。用户按下多字符按键预定次数,以用分配到该按键的字符组中的下一字符顺序代替上一字符。当以循环的方式用顶部字符来代替最后的字符时,通知装置使用振动器来通知用户该事实。
在上述已知的移动终端中,如果用户错过了包括在分配到某个字符按键的一个字符组中的一个目标字符,则用户就多次按下相同按键,使得该组的顶部字符显现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当顶部字符显现在屏幕上时,通知装置通知用户该事实。由于用户可以识别该顶部字符,所以用户按下该字符按键预定次数来输入目标字符。
诸如蜂窝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和PDA(个人数据助理或个人数字系统)的许多移动终端设备通常用作在旅途中经常采用的实际工具。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撰写一份电子邮件(e-mail)消息或者浏览网络,同时进行例如行走的另一动作。
当行走穿过人群期间在移动终端设备中输入字符时,用户必须注意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和人群。因此,用户经常改变它们的视线,从而导致行走速度的降低以及字符输入速度的降低。此外,这还导致增加与其它行人发生碰撞的风险。
根据依赖于屏幕中的视觉确认的当前通用输入方法,当用户在进行诸如行走的另一动作的同时输入字符时,字符输入的效率和另一动作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所以另一动作的安全性会被不利地减低。
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2-229716中公开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基于依赖于视觉确认的当前通用输入方法的。然而,可以在不依赖于视觉确认的条件下输入目标字符。换句话说,用户按下字符按键,直到通知装置产生振动来通知用户顶部字符显现在屏幕中。用户由振动识别出顶部字符,随后按下该按键预定次数以用另一字符代替原字符,从而输入目标字符。因此,用户可以在不依赖于视觉确认的条件下输入目标字符。
日语假名表通常表示为行和列的表。每行(下文也被称为组)可以有多达五个字符(音节),这五个字符对应于五个日语元音。
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2-229716中公开的移动终端设备中,举例来说,假定目标字符是日语平假名字符“け”,通过使用被分配给以“か”为顶部字符的组的字符按键,用户输入平假名字符“き”,并且用户忘记了字符“き”条目。为了在不依赖于视觉确认的条件下输入目标字符,用户按下该字符按键,直到通知装置产生振动来通知用户顶部字符“か”显现在屏幕中。在用户通过振动识别出顶部字符“か”后,用户按下该按键三次以输入目标字符“け”。
实际上,在键入字符“き”之后,通过两次按下该字符按键,目标字符“け”就显现在屏幕中。然而,由于用户在不依赖于视觉确认的条件下输入字符,所以用户必须按下该按键四次,直到通知装置产生振动。在用户识别出顶部字符“か”之后,用户必须进一步按下该按键三次,直到目标字符“け”显现。用户必须按下该按键共七次。
此外,为了识别顶部字符,由于用户不知道在通知装置产生振动之前要按下该按键多少次,所以不利的是,用户必须在每次按下该按键时确定是否产生了振动。
因此,在已知的移动终端中,为了在进行诸如行走的另一动作的同时撰写电子邮件消息或浏览网络,按下字符按键的次数会不利地增加。此外,在识别顶部字符时,在每次按下字符按键时都确认通知是很复杂的。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上述不利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以降低视觉上确认输入信息的负荷并支持在诸如行走的动作期间的字符输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设备(100)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在该系统中使用多个按键(116)输入信息,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112),其包括用于存储多个信息段组的信息存储单元(112A),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按键;反馈单元(119、120、122、123),用于通过振动或声音执行与每个位置值相对应的反馈;以及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用于使所述反馈单元产生反馈来通知按键输入的操作者。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每次按下按键时,分配给该按键的每个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循环的方式被顺序读取;以及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在分配了所述组中的信息段的该按键每次被按下时,使所述反馈单元产生不同的反馈,其中每种反馈指示所述组的信息段中的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112)包括用于存储位置值的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所述位置值用于标识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112A)中的相应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及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在按键被按下时,读取与对被分配给所述按键的组中的信息段相对应的位置值,对所述位置值作出响应,并且从而允许使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通过振动或声音执行与所述位置值相对应的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为浊点或半浊点;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平假名字符的大小;以及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浊点和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的添加;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平假名字符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为浊点或半浊点;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片假名字符的大小;以及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浊点和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片假名字符的添加;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片假名字符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字母表的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改变;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三个或四个字符;以及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1和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和所述第一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字母字符输入信息或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或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存储器(112)包括用于存储音阶符的音阶存储单元(112K),所述音阶符被分配到与所述字符存储单元(112A)中的所述字符相关的相应按键;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还包括音频单元(122、123);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22、123)从所述音阶存储单元(112K)读取对应于所述按键的音阶符,并且允许所述音频单元(122、123)输出所述对应音阶符的声音。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该系统中所述音阶符以音阶的升序或降序方式被顺序地分配到行方向上或列方向上的排列按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振动单元(119、120)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零次振动、一次振动、两次振动、三次振动和四次振动,或者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一次振动、两次振动、三次振动、四次振动和五次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振动之间的间隔是可控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当相同按键上的两次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预定时间段时,所述振动单元产生对应于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反馈单元(119、120、122、123)还包括音频单元,来代替所述振动单元,所述音频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零”、“位置值:一”、“位置值:二”、“位置值:三”和“位置值:四”,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允许所述音频单元产生对应于位置值的语音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与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平假名字符组和片假名字符组每个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是浊点或半浊点;多个字母表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时,每个字符在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改变;数字“0”至“9”,所述数字“0”至“9”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数字;以及五个符号,所述五个符号被分配到第三代表按键(-“*”键),结合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来输入每个符号,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时,所述符号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和片假名字符以及所述五个符号,还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每个组的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还存储位置值0,以标识所述数字,所述平假名、片假名、字母字符、所述符号和所述数字被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或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或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以及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浊点和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以及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所述第二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三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数字、或符号的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字符存储单元(112A)存储被分别分配到多个功能按键(-“功能1-6”键)的多个信息组,每个信息组包括多个信息段,结合按下对应的功能按键来输入每个信息段,在每次按下对应的功能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所述信息组包括一组常规消息、一组面部标记、一组图形符号、一组附属图片和一组附属声音;所述存储器包括信息位置存储单元(112F-112J),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含有所述常规消息、所述面部标记、所述图形符号、所述附属图片和所述附属声音的所述信息段;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从所述信息位置存储单元读取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值来产生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字符输入模式,所述字符输入模式被分配到所述第四代表按键(-“电源”键),所述字符输入模式包括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和数字输入模式,结合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输入模式,在每次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时,所述模式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单元(112B-112E)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3,以分别标识所述平假名输入模式、所述片假名输入模式、所述字母输入模式和所述数字输入模式;并且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在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以键入字符输入模式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19、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设备(100)中支持输入确认的方法,其中使用多个按键(116)来输入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所述多个按键包括“0”至“9”按键、第一代表按键、第二代表按键和第三代表按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存储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存储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存储多个字母表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存储数字“0”至“9”,所述数字“0”至“9”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存储五个符号,所述五个符号被分配到所述第三代表按键,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时,所述符号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字母字符;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所述五个符号;存储位置值0,以标识所述数字“0”至“9”;存储位置值0至2,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时,基于指示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与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所述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或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或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存储位置值0至2,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二代表按键时,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浊点和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按下所述“0”至“9”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输入所存储的平假名、片假名和字母字符和所述数字中的一个;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以键入符号输入信息;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以键入所述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的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按下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以键入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向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以及读取所存储的对应于所键入信息的位置值,并产生根据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存储器(112),其包括用于存储多个信息段组的信息存储单元,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按键;以及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用于产生反馈来通知按键输入的操作者;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每次按下按键时,以循环的方式读取每个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及在分配了所述组中的信息段的按键每次被按下时,产生不同的反馈,其中每种反馈指示所述信息段中的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112)包括用于存储位置值的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所述位置值用于标识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的相应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及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键被按下时对被分配给所述按键的组的位置值作出响应,并且允许反馈单元(120)通过振动或声音执行与所述位置值相对应的反馈。
根据本发明,即使用户忘记了用户键入的字符的状态,用户按下按键并等待振动,用户通过振动也可以识别出当前状态,而不用查看显示屏(屏幕)。
换句话说,基于被称为位置的单元来标识正在被编辑的字符的信息。通过使用振动器的多达五次振动模式(反馈)可以通知当前编辑的字符信息,而不用依赖于对诸如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数字或符号的输入字符的视觉确认。用户可以由该通知来确认所编辑的字符而不用查看显示屏(屏幕)。
因此,当用户在进行诸如跑步的另一动作的同时用蜂窝电话撰写电子邮件消息或浏览网络时,查看显示屏(屏幕)的频率降低。这使得另一动作与字符输入的效率提高,进而提高了另一动作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查看显示屏(屏幕)的次数减少,所以可以预期下述效果,即支持视力有障碍的用户的字符输入。
此外,振动模式(反馈)的次数很小,从而降低了蜂窝电话中的处理量,节约存储器使用并实现简单封装。小数量的振动模式(反馈)意味着可以提供用户友好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作移动终端设备的蜂窝电话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图3是解释相应按键和输入字符之间关系的表,其中输入字符存储在图2中的ROM 112的字符存储单元112A中;
图4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中的位置的表;
图5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中的位置的表;
图6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中的位置的表;
图7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中的位置的表;
图8是解释由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振动类型设置单元119A设置的振动类型的图;
图9是解释对振动类型b4而言由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振动计时单元119B控制的振动计时示例的图;
图10A至10C是解释图2中的振动开始控制单元119C的振动开始控制操作的图;
图11是图2中的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图11的步骤S204中的位置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06中的第一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解释图13中的第一位置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08中的第二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10中的第三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11中的第四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图23是解释“功能1”至“功能5”按键与输入信息之间关系的图;
图24A至24E示出了用于解释被另外存储在图22的ROM 112的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中的位置的表;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图26是解释由图25中的语音类型设置单元122A设置的语音类型的图;
图2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以及
图28是解释相应按键和存储在图27的音阶存储单元112K中的音阶符之间关系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蜂窝电话、PHS和PDA。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蜂窝电话。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作移动终端设备的蜂窝电话的示意图。参考图1,蜂窝电话100具有撰写电子邮件消息的功能以及浏览网络的功能。蜂窝电话100包括键盘116和显示屏(屏幕)118。
键盘116包括多个按键。可以被输入的字符被分别分配到这些按键中的大多数。
换句话说,在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和数字输入模式之间切换输入模式的功能被分配到作为代表按键的“电源”按键。日语音阶的相应组的平假名字符和片假名字符被分别分配到作为数字按键的“0”至“9”按键。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组成的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2”至“9”按键。数字0至9被分别分配到“0”至“9”按键。使用“通话(通信)”按键来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改变字符。使用“*”按键来输入符号。使用“#”按键来向字符添加日语变音标记,即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21
或半浊点“°”。
例如,每次用户按下“电源”按键,字符输入模式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数字输入模式、平假名输入模式、…。
在平假名输入模式下,每次用户按下“1”按键,被键入的平假名字符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あ”、“い”、“う”、“え”、“お”、“あ”…。
在片假名输入模式下,每次用户按下“1”按键,被键入的片假名字符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ア”、“イ”、“ウ”、“エ”、“オ”、“ア”…。
在字母输入模式下,每次用户按下“2”按键,被键入的字母字符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A”、“B”、“C”、“A”…。
在数字输入模式下,当用户按下任何数字按键时,就键入对应的数字。
此外,每次用户按下“*”按键,要被键入的符号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可以准备好频繁使用的符号和用户喜爱的符号。
每次击键都改变要被键入的字符。此外,每次按下“CL(清除)”按键,就可以倒序改变要被键入的字符,即使当键入的字符被错误地改变时,从而可以容易地执行重新输入。
下文将描述“功能1”至“功能6”按键。
显示屏118具有蜂窝电话100中所需的显示功能,并显示键盘116输入的文本。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参考图2,蜂窝电话100包括控制单元111。控制单元111包括用于控制整个蜂窝电话100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单元111包括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用于引起与位置信息相关联的振动以用于位置信息通知,该位置信息被用来标识输入字符或输入信息。下文将描述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
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只读存储器(ROM)112。ROM112存储多种控制程序和多种数据。控制单元111执行多种控制程序。ROM 112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和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
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工作存储器113。工作存储器113存储控制单元111执行程序时临时需要的数据。工作存储器113还临时存储正在被编辑的字符的位置信息,所谓正在被编辑即光标当前置于该字符下。
控制单元111还通过总线121连接到计时单元114。计时单元114测量在键盘116上的某个按键被释放后直到按下另一按键之前的间隔。
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键盘控制单元115。响应于通过在键盘116的多个按键上的击键输入的数据,键盘控制单元115执行处理以实现字符输入。
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显示控制单元117。基于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的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17允许显示屏118显示键入的字符。
蜂窝电话100包括振动器操作单元120。振动器操作单元120将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以标识所编辑的字符。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振动器控制单元119。振动器控制单元119控制振动器操作单元120。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包括振动类型设置单元119A、振动计时单元119B和振动开始控制单元119C。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由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通过计时单元114来控制。
图3是解释相应按键和输入字符之间关系的表,其中输入字符存储在图2中的ROM 112的字符存储单元112A中。
如图3所示,ROM 112的字符存储单元112A存储:被分配到“0”至“9”按键的平假名字符的相应组、片假名字符的相应组和数字;被分配到“2”至“9”按键的相应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表的字母组成;与在和“通话”按键相关联的实际大小和小版本(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的改变有关的信息;被分配到“*”按键的符号“?”、“!”、“-”、“/”和“&”;与被分配到“#”按键的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在被分配到“电源”按键的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和数字输入模式之间的切换有关的信息。
此外,为被分配到“0”至“9”按键的相应组的平假名字符和片假名字符中的每个设置:字符是否可以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切换以及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42
和/或半浊点“°”是否可以被添加到字符。
每次用户按下“0”至“9”按键中的任意按键,被分配到该按键的该组的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顺序地被下一字符代替。在一个循环之后,顶部字符返回。
下面将对编辑小版本字符以及添加变音标记到字符上的示例作出解释。在平假名输入模式下,当“4”按键被按下三次时,要被编辑的字符以下述次序顺序改变:“た”、“ち”和“つ”。在这种状态下,按下“通话”按键,使得字符“つ”改变到小“つ”。
在要被编辑的字符为实际大小的“つ”的情况下,当按下“#”按键一次时,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43
被添加到该字符,从而产生字符“づ”。然而,当在显示实际大小的“づ”的同时按下“#”按键时,半浊点“°”没有被添加到该字符上,字符“づ”不变。
在片假名输入模式下,七次按下“6”按键将以下述的次序改变要被编辑的字符:“ハ”、“ヒ”、“フ”、“ヘ”、“ホ”、“ハ”和“ヒ”。在屏幕上显示要被编辑的字符“ヒ”的同时,四次按下“#”按键将以下述的次序循环改变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44
或半浊点“°”向该字符的添加:“ビ”、“ピ”、“ビ”和“ピ”。
当前通用的蜂窝电话每个具有100或更多种可用字符,即,平假名字符、片假名字符、小平假名和片假名字符、带有变音标记的实际大小的与小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字符、大写体和小写体的字母表字母、数字和符号。为那些字符、数字和符号分配不同的反馈不太实际。用户很难掌握并识别所有的反馈。还可以使用语音装置。然而,在嘈杂的地方很难听到语音。所以这也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实现一种字符输入支持,以在可行的范围内减少用户的视觉确认输入信息的负荷,其中反馈的种类数量很少。
为此目的,注意到在平假名输入模式中,重复按下“1”按键将以下述的次序用“あ”组的另一字符顺序代替“あ”组的字符:“あ”、“い”、“う”、“え”、“お”和“あ”。在该循环中当前编辑字符的地方被定义为一个位置并使用该位置,平假名字符、片假名字符、字母表字母和数字的输入方法被统一为如下文将要描述的一种方法。
图4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中的位置的表。
参考图4,位置值0、1、2和3被分别分配到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和数字输入模式。位置值被存储在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中。
图5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中的位置的表。
如图5所示,位置值0、1、2、3和4被分别分配到相应组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字符以及符号。位置值0、1和2被分配到字母字符,每个字母字符属于3字母组。位置值0、1、2和3被分别分配到属于4字母组的字母字符。位置值0被分配到每个数字。这些位置存储在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中。
图6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中的位置的表。
如图6所示,在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中存储了位置值0、位置值1和位置值2,其中位置值0标识没有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的字符,即与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字符,位置值1标识可改变到实际大小版本的字符,以及位置值2标识可改变到小版本的字符。
图7是解释存储在图2的ROM 112的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中的位置的表。
如图7所示,在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中存储了位置值0、位置值1和位置值2,其中位置值0标识不能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61
和半浊点“°”的字符,即与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62
或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字符,位置值1标识可以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63
的字符,以及位置值2标识可以添加半浊点“°”的字符。
在图2示出的工作存储器113中,图4至图7示出的关系被发展为要被输入的所编辑字符的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使用最小五类,即位置值0、1、2、3和4,来表示对输入字符的反馈。当按下按键以输入字符时,可以执行反馈,该反馈并不对应于所按下的按键而是与要被输入(编辑)的字符相关联。
因此,可以掌握当前输入的字符的状态,并且可以减轻查看屏幕时的确认操作。
图8是解释由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振动类型设置单元119A设置的振动类型的图。
如图8所示,振动类型设置单元119A设置振动类型b0、b1、b2、b3和b4,振动类型b0、b1、b2、b3和b4被分别分配到位置值0、1、2、3和4。
振动类型设置单元119A设置振动类型,使得振动器操作单元120以下述方式操作振动器。在振动类型b0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振动产生。在类型b1的情况下,振动产生一次。在类型b2的情况下,振动产生两次。在类型b3的情况下,振动产生3次。在类型b4的情况下,振动产生4次。
振动类型b0、b1、b2、b3和b4的振动次数可以分别改变为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和五次。
因此,可以基于振动类型,即基于对应于位置值的振动次数来识别出输入字符。
图9是解释对振动类型b4而言由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振动计时单元119B控制的振动计时示例的图。
如图9所示,在振动类型b4的情况下,产生振动以包括振动时间t1、无振动时间t2、振动时间t1、无振动时间t2、振动时间t1、无振动时间t2和振动时间t1。为了满足用户偏好,由振动计时单元119B来控制振动时间t1和无振动时间t2的长度。
图10A至10C是解释图2中示出的振动开始控制单元119C的振动开始控制操作的图。
如图10A所示,振动开始控制单元119C设置振动备用时间t3。当在键盘116的相同按键上的击键A和击键B之间的间隔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时,在从击键A开始经过振动备用时间t3后,开始与击键A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类型的振动。
参考图10B,当击键A和B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时,在从击键A开始经过时间t3后,并不产生与击键A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类型的振动。
参考图10C,当击键A和B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且在击键B之后没有按下相同按键时,在从击键A开始经过时间t3后,并不产生与击键A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类型的振动,而是在从击键B开始经过时间t3后,开始与击键B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类型的振动。
这样,在从击键开始的预定时间段之后,产生预定类型的振动,从而可以基于振动类型来识别出当前位置。
在已知当前位置的情况下,当在相同按键上重复击键预定次数时,可以输入目标字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次击键不需要振动,所以不产生振动。
在相同按键上重复击键预定次数以输入目标字符的情况下,在从最后击键开始的预定时间段之后产生振动,这样,可以识别出目标字符的位置,并且可以确认目标字符的条目。
可以调整所设置的振动备用时间t3,使得振动开始时间适合用户的偏好。
图11是与图2中的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有关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蜂窝电话100的用户按下“电源”按键以选择字符输入模式。
在步骤S202中,用户按下按键以输入字符。
在步骤S203中,基于字符输入来确定光标是否运动。光标的运动意味着确认了由最后按键键入的字符以及将后续输入新字符。例如,假定光标置于最后输入的字符“あ”之下,当用户按下“3”按键时,光标运动并新输入字符“さ”,即光标被置于字符“さ”之下。未运动的光标意味着正在编辑最后输入的字符。例如,假定光标置于最后输入的字符“あ”之下,当用户按下“1”按键时,字符“あ”之下的光标没有运动,所编辑的字符“あ”被字符“い”代替。
如果在步骤S203中确定光标运动,则在步骤S204中执行位置初始化处理。下文将描述位置初始化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系统等待下一次击键。
如果在步骤S203中确定光标未运动,则在步骤S205中,确定用户是否按下了与平假名和片假名字符、字母字符、数字和符号的字符基础位置信息相关联的“0”至“9”按键和“*”按键之一。
如果用户按下“0”至“9”按键和“*”按键之一,则在步骤S206中,执行第一位置处理。下文将描述第一位置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系统等待下一次击键。
如果“0”至“9”按键和“*”按键中的任何一个都未被按下,则在步骤S207中,确定用户是否按下“通话”按键以改变字符大小。
当用户按下“通话”按键时,在步骤S208中,执行第二位置处理。下文将描述第二位置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系统等待下一次击键。
如果未按下“通话”按键,则在步骤S209中,确定用户是否按下“#”按键以向字符添加变音标记。
如果用户按下“#”按键,则在步骤S210中,执行第三位置处理。下文将描述第三位置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系统等待下一次击键。
如果“#”按键未被按下,则在步骤S211中,执行第四位置处理。下文将描述第四位置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系统等待下一次击键。
图12是图11的步骤S204中的位置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当光标运动且新输入另一字符时,执行步骤S204中的位置初始化处理。参考图2,在步骤S221中,初始化字符基础位置信息。换句话说,设置图5中的位置值0。
在步骤S222中,初始化用于指示新输入字符的字符大小的位置信息。换句话说,图6的位置值0被设置为例如与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字符“か”。图6的位置值1被设置为例如大写体“A”。图6的位置值2被设置为例如小写体“a”。
在步骤S223中,初始化用于指示变音标记(即,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的位置信息。换句话说,不管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292
还是半浊点“°”可以被添加到新输入的字符,图7的位置值0都被设置为新输入的字符。该处理终止。
图13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06中的第一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3所示,第一位置处理涉及字符基础位置信息。该处理取决于字符输入模式和击键而不同。在步骤S231中,确定当前基础位置值是否是最后击键输入的字符的位置值。
如果当前位置值是最后击键的位置值,则在步骤S232中,字符基础位置值被重置为初始位置值(位置值0)。
如果当前位置值不是最后击键的位置值,则在步骤S233中,用于指示字符基础位置的位置值增加一。
在更新了用于指示基础位置的位置值之后,在步骤S234中,从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向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发送更新的位置值。
图14是解释图13中的第一位置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当字符输入模式是字母输入模式且击键是“0”按键或“1”按键时,按下按键“0”没有改变所要编辑的字符。因此,没有做任何事情。
图15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08中的第二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在与用于字符大小的位置值有关的第二位置处理中,在步骤S241中,确定由击键编辑的字符的大小是否是可改变的。如果大小不是可改变的,则处理终止。
如果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步骤S242中,确定当前位置值是否是指示实际大小版本(大写体)的1。
如果当前位置值是指示实际大小版本的1,则在步骤S244中,位置值被更新为指示小版本(小写体)的2。
相反,如果当前位置值是指示小版本的2,则在步骤S243中,位置值被更新为指示实际大小版本的1。
在更新了位置值之后,在步骤S245中,从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向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发送指示字符大小的位置值。该处理终止。
图16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10中的第三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在与指示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1
或半浊点“°”的添加的位置值有关的第三位置处理中,确定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2
和半浊点“°”两者是否都可以添加到字符,其中所述字符由击键输入且正在进行编辑。
如果两种变音标记都可以添加到所编辑的字符,则在步骤S252中,确定当前位置值是否是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3
的1。
如果当前位置值为1,则在步骤S253中,位置值被更新为指示添加半浊点“°”的2。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57。
如果在步骤S252中确定当前位置值是指示添加半浊点“°”的2,则在步骤S254中,位置值被更新为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4
的1。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57。
如果在步骤S252中确定,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5
和半浊点“°”两者都不能添加到字符,则在步骤S255中,确定仅浊点是否可被添加到所编辑的字符。如果仅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7
不能添加到所编辑的字符,则该处理终止。换句话说,当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08
不能添加到字符且半浊点“°”也不能添加时,所编辑的字符未改变,因此,未做任何事情。
如果仅浊点可以添加到所编辑的字符,则在步骤S256中,当前位置值被更新为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12
的1。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57。假定当前位置值为1,当通过按下按键“#”进一步产生添加半浊点“°”的请求时,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13
的1保持原样。例如,假定所编辑的字符为片假名字符“ガ”,当用户按下“#”按键时,片假名字符“ガ”未改变。
在步骤S257中,指示添加变音标记的位置信息被发送到振动器控制单元119。该处理终止。
图17是解释图11的步骤S211中的第四位置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7所示,可以处理由另一击键引起的位置值中的改变,所述另一击键例如是“功能1”至“功能5”按键。下文将描述“功能1”至“功能5”按键。为了简化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位置处理中未做任何事情。
图18是用于解释图2中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8,在步骤S261中,确定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是否从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被提供给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如果未提供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则已经选择了字符输入模式。操作前进到步骤S264。
如果提供了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则在步骤S262中,确定在键盘116中的“电源”按键上的击键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程序返回到步骤S261。再次执行上述处理步骤。如果已经识别出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当前位置值,则用户按下“电源”按键预定次数,从而用户可以设置目标字符输入模式。在这种情形下,预定次数的击键意味着包括相同按键上的和不同按键上的击键的连续击键。例如,连续击键包括下述情形,即用户按下“电源”按键预定次数且按下“1”按键预定次数。这同样适用于下述说明。
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在步骤S263中,产生与所键入的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相对应的振动类型b0至b3中的任何一类振动,从而通知用户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当前位置值。该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
因此,当用户忘记了用户在模式循环中选择了哪一字符输入模式时,例如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或数字输入模式,用户就按下“电源”按键并等待振动。当产生b1类型的振动时,用户可以在不查看显示屏118的条件下识别出当前输入模式是第二输入模式,即片假名输入模式。
在步骤S264中,确定指示字符基础位置信息的位置值是否从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被提供给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如果未提供指示字符基础位置信息的任何位置值,则已经输入了目标字符。操作前进到步骤S265。如果提供了指示字符基础位置信息的位置值,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2。在步骤S262中确定在键盘116中的“0”至“9”按键和“*”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上的击键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短间隔),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重复上述处理步骤。如果用户知道指示当前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则用户按下按键预定次数以输入目标字符。例如,假定平假名字符“え”是目标,用户以短间隔连续按下“1”按键四次,从而用户可以键入字符“え”。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长间隔),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3。基于所键入的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来产生与类型b0至b4中的任何一种相对应的振动,从而通知用户字符基础位置信息的当前位置值。然后,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
因此,当用户忘记了用户输入所选择字符输入模式中的字符组的哪个字符时,例如平假名输入模式中的字符“あ”、“い”、“う”、“え”和“お”中的哪个字符,用户就按下对应的按键并等待振动。当产生类型b3的振动时,用户可以在不查看显示屏118的条件下识别出用户键入了第四字符,即字符“え”。
在步骤S265中,确定与字符大小有关的位置值0是否从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被提供给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如果提供了位置值0,则所编辑的字符与大小的改变无关。操作前进到步骤S266。如果未提供位置值0,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2。在步骤S262中,确定在键盘116中的“通话”按键上的击键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因为用户已经识别出指示字符大小的位置值。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3。基于指示字符大小的位置值来产生与类型b1或b2相对应的振动,从而通知用户指示字符大小的当前位置值。然后,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
因此,当用户忘记了用户键入的字符是例如实际大小的平假名字符“あ”还是小“あ”时,用户按下“通话”按键并等待振动。当产生类型b1的振动时,用户可以在不查看显示屏118的条件下识别出所键入的字符是实际大小的“あ”。
在步骤S266中,确定与添加变音标记有关的位置值0是否从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被提供给振动器控制单元119。如果提供了位置值0,则所编辑的字符与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31
和半浊点“°”的添加无关。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如果未提供位置值0,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2。在步骤S262中,确定在键盘116中的“#”按键上的击键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因为用户已经识别出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32
或半浊点“°”的位置值。如果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振动备用时间t3,则操作前进到步骤S263。基于位置值来产生与类型b1或b2相对应的振动,从而通知用户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33
或半浊点“°”的当前位置值。然后,操作返回到步骤S261。
因此,当用户忘记了用户键入的字符是带有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34
还是半浊点“°”时,用户按下“#”按键并等待振动。当产生类型b1的振动时,用户可以在不查看显示屏118的条件下识别出带有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35
的字符条目。
如上所述,基于位置值来识别当前编辑的字符的信息。通过使用多达五次振动模式(反馈)可以通知当前编辑的字符的信息,而不考虑诸如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数字或符号之类的字符。因此,因为该通知,所以用户可以在不查看显示屏118的条件下确认当前编辑的字符。
图1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19中,如果在步骤S271中提供了指示字符输入模式的位置值,如果在步骤S273中提供了指示字符基础位置的位置值,如果在步骤S274中提供了指示字符大小的位置值1或2,或者如果在步骤S275中提供了指示添加浊点
Figure C20051000018100341
或半浊点“°”的位置值1或2,则在步骤S272中产生预定类型的振动,从而通知用户当前状态。
如上所述,在图19中省略了图18的步骤S262。原因是用户通过每次击键的振动来确认位置以键入可靠的目标字符,而不考虑击键之间的间隔。
图2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20中,省略了图18的步骤S261。由于取消了步骤S261,所以用户首先通过视觉观察来选择字符输入模式。如果字符输入模式不常改变,视觉选择输入模式更为容易。
图2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的振动器控制单元119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21中,省略了图18的步骤S261和S262。由于取消了步骤S261,所以用户首先通过视觉观察来选择字符输入模式。如果字符输入模式不常改变,视觉选择输入模式更为容易。此外,省略步骤S262的原因是用户通过每次击键的振动来确认位置以键入可靠的目标字符,而不考虑击键之间的间隔。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常规消息信息被分配给图1中示出的“功能1”按键,面部标记信息被分配给“功能2”按键,图形符号信息被分配给“功能3”按键,附属图片信息被分配给“功能4”按键,以及附属声音信息被分配给“功能5”按键。ROM 112的字符存储单元112A还存储上述信息。“功能6”备用。
如图22所示,ROM 112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和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这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2中的部分相同。根据第四修改,ROM 112还包括常规消息位置存储单元112F、面部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G、图形符号位置存储单元112H、附属图片位置存储单元112I和附属声音位置存储单元112J。
图23是解释“功能1”至“功能5”按键与输入信息之间关系的图。
如图23所示,多个输入信息组分别与“功能1”至“功能5”按键有关。每次用户按下对应的按键时,属于每一组的输入信息段就以循环的方式被下一信息段所代替。
换句话说,每次用户按下“功能1”按键时,常规消息输入信息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常规消息0“早上好”、常规消息1“下午好”、常规消息2“晚上好”、常规消息3“再见”、常规消息4“晚安”、常规消息0“早上好”…。
此外,每次用户按下“功能2”按键时,面部标记输入信息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面部标记0“(^_-)”、面部标记1“(*_*)”、面部标记2“(`_′)”、面部标记3“(^o^)”、面部标记4“(-_-)zz”、面部标记0“(^_-)”…。
并且,每次用户按下“功能3”按键时,图形符号输入信息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图形符号0、图形符号1、图形符号2、图形符号3、图形符号4、图形符号0…。
此外,每次用户按下“功能4”按键时,附属图片输入信息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附属图片0、附属图片1、附属图片2、附属图片3、附属图片4、附属图片0…。
并且,每次用户按下“功能5”按键时,附属声音输入信息就以下述的顺序循环改变:附属声音0、附属声音1、附属声音2、附属声音3、附属声音4、附属声音0…。
图24A至24E示出了用于解释被另外存储在图22的ROM 112的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中的位置的表。
参考图24A,位置值0至4被分别分配给常规消息0至4。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常规消息位置存储单元112F中。
参考图24B,位置值0至4被分别分配给面部标记0至4。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面部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G中。
参考图24C,位置值0至4被分别分配给图形符号0至4。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图形符号位置存储单元112H中。
参考图24D,位置值0至4被分别分配给附属图片0至4。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附属图片位置存储单元112I中。
参考图24E,位置值0至4被分别分配给附属声音0至4。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附属声音位置存储单元112J中。
如上所述,可以根据蜂窝电话100的特征来定义位置信息。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如图25所示,蜂窝电话100还包括扬声器123。扬声器123通知用户所编辑字符的位置信息。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音频控制单元122。用于控制扬声器123的音频控制单元122包括语音设置单元122A和语音开始控制单元122B。控制单元111的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控制音频控制单元122。
当术语“振动”被替换为图10中的术语“语音输出”时,可以理解语音开始控制单元122B。因此,未省略使用另一附图的语音开始控制单元122B的描述。
图26是解释由图25中的语音类型设置单元122A设置的语音类型的图。
如图26所示,在语音类型设置单元122A中,语音类型c0至c4被分别分配到位置值0至4。
语音类型设置单元122A向扬声器123设置语音类型,以在语音类型c0的情况下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零”,在语音类型c1的情况下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一”,在语音类型c2的情况下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二”,在语音类型c3的情况下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三”,以及在语音类型c4的情况下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四”。
如上所述,使用语音输出来代替震动,从而可以基于与字符的位置值相对应的语音类型来确认输入字符。
图2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修改的蜂窝电话100的电路的核心部分的框图。
参考图27,在蜂窝电话100中,ROM 112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和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这与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根据第六修改,ROM 112还包括音节存储单元112K,其将在下文描述。
此外,蜂窝电话100还包括扬声器123。扬声器123根据击键来产生音符“do-re-mi”,以通知用户所编辑字符的位置。控制单元111通过总线121连接到音频控制单元122。音频控制单元122控制扬声器123。
图28是解释相应按键和存储在图27的音阶存储单元112K中的音阶符之间关系的表。
如图28所示,“Do”被分配给“通话”按键,“Re”被分配给“清除(CL)”按键,“Mi”被分配给“电源”按键,“Fa”被分配给“1”按键,“So”被分配给“2”按键,“La”被分配给“3”按键,“Ti”被分配给“4”按键,“Do(八度高音)”被分配给“5”按键,“Re(八度高音)”被分配给“6”按键,“Mi(八度高音)”被分配给“7”按键,“Fa(八度高音)”被分配给“8”按键,“So(八度高音)”被分配给“9”按键,“La(八度高音)”被分配给“*”按键,“Ti(八度高音)”被分配给“0”按键,以及“Do(两个八度高音)”被分配给“#”按键。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存储在音阶存储单元112K中。
根据第六修改,音阶符以升序被顺序分配到列方向上从顶部到底部排列的按键。音阶符可以被分配到在行方向上从顶部到底部的相应按键。或者,音阶符可以被分配到在行方向上从底部到顶部的相应按键。
如上所述,每次击键都产生音阶符以通知用户对应按键位置。用户可以在不依赖于其手指感觉的情况下检测到用户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即使用户按下错误的按键,用户也可以检测到该错误的击键。从而,可以防止错误的输入。
已经描述了蜂窝电话的字符输入。本发明可以在诸如PHS和PDA之类的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上以类似的方式支持字符输入。

Claims (14)

1. 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设备(100)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在该系统中使用多个按键(116)输入信息,所述系统包括:
存储器(112),其包括用于存储多个信息段组的信息存储单元(112A),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按键;
反馈单元(119、120、122、123),用于通过振动或声音执行与每个位置值相对应的反馈;以及
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用于使所述反馈单元产生反馈来通知按键输入的操作者;
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每次按下按键时,分配给该按键的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循环的方式被顺序读取;以及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在该按键每次被按下时,使所述反馈单元产生不同的反馈,其中每种反馈指示所述组的信息段中的一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112)包括用于存储位置值的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所述位置值用于标识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112A)中的相应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及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122、123)在按键被按下时,读取与被分配给所述按键的组中的信息段相对应的位置值,对所述位置值作出响应,从而使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执行与所述位置值相对应的反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为浊点或半浊点;
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
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平假名字符的大小,以及
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浊点和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的添加;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平假名字符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为浊点或半浊点;
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
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片假名字符的大小,以及
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所述浊点和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片假名字符的添加;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片假名字符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多个字母表的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改变;
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的每个组的三个或四个字符,以及
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1和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19、120)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和所述第一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字母字符输入信息或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或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5. 如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存储器(112)包括用于存储音阶符的音阶存储单元(112K),所述音阶符被分配到与所述字符存储单元(112A)中的所述字符相关的相应按键,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还包括音频单元(122、123);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122、123)从所述音阶存储单元(112K)读取对应于所述按键的音阶符,并且允许所述音频单元(122、123)输出所述对应音阶符的声音。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音阶符以音阶的升序或降序方式被顺序地分配到行方向上或列方向上的排列按键。
7. 如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振动单元(119、120)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零次振动、一次振动、两次振动、三次振动和四次振动,或者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一次振动、两次振动、三次振动、四次振动和五次振动。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振动之间的间隔是可控的。
9. 如权利要求2到8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相同按键上的两次击键之间的间隔大于预定时间段时,所述振动单元产生对应于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
10. 如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还包括音频单元,
来代替所述振动单元,所述音频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值0、1、2、3和4,分别产生语音消息“位置值:零”、“位置值:一”、“位置值:二”、“位置值:三”和“位置值:四”,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允许所述音频单元产生对应于位置值的语音消息。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包括字符存储单元(112A),用于存储
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与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平假名字符组和片假名字符组每个被分别分配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只要所述字符的大小是可改变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一代表按键-“呼叫”键时,所述字符的大小在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改变,只要日语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是可容许的,则在每次按下第二代表按键-“#”键时,改变所述变音标记向所述字符的添加,其中所述变音标记是浊点或半浊点,
多个字母表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时,每个字符在大写体和小写体之间改变,
数字“0”至“9”,所述数字“0”至“9”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结合按下对应的按键来输入每个数字,以及
五个符号,所述五个符号被分配到第三代表按键-“*”键,结合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来输入每个符号,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时,所述符号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B-112E)包括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和片假名字符以及所述五个符号,还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每个组的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还存储位置值0,以标识所述数字,所述平假名、片假名、字母字符、所述符号和所述数字被存储在所述字符存储单元中,
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与所述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或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或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以及
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2,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浊点和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
所述反馈单元(119、120、122、123)包括振动单元(120);以及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在按下所述“0”至“9”按键、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所述第二代表按键和所述第三代表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键入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数字、或符号的输入信息、字符大小改变信息或与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基础位置存储单元(112C)、所述字符大小位置存储单元(112D)或所述变音标记位置存储单元(112E)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字符存储单元(112A)存储被分别分配到多个功能按键-“功能1-6”键的多个信息组,每个信息组包括多个信息段,结合按下对应的功能按键来输入每个信息段,在每次按下对应的功能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信息段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所述信息组包括一组常规消息、一组面部标记、一组图形符号、一组附属图片和一组附属声音,
所述存储器包括信息位置存储单元(112F-112J),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含有所述常规消息、所述面部标记、所述图形符号、所述附属图片和所述附属声音的所述信息段,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单元(111A)从所述信息位置存储单元读取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值来产生振动。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字符输入模式,所述字符输入模式被分配到第四代表按键-“电源”键,所述字符输入模式包括平假名输入模式、片假名输入模式、字母输入模式和数字输入模式,结合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来输入每个字符输入模式,在每次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时,所述模式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所述信息基础位置单元(112B-112E)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112B),用于存储位置值0至3,以分别标识所述平假名输入模式、所述片假名输入模式、所述字母输入模式和所述数字输入模式,并且
所述输入确认支持装置(111A)在按下所述第四代表按键以键入字符输入模式改变信息时,从所述字符输入模式位置存储单元读取对应于输入字符信息的位置值,并且允许所述振动单元(119、120)产生对应于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14. 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设备(100)中支持输入确认的方法,其中使用多个按键(116)来输入信息,所述多个按键包括“0”至“9”按键、第一代表按键、第二代表按键和第三代表按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存储多个日语平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存储多个日语片假名字符组,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存储多个字母表字母组,每个组由三个或四个字母字符组成,所述多个组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在每次按下对应的按键时,每个组的所述字符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存储数字“0”至“9”,所述数字“0”至“9”被分别分配到所述“0”至“9”按键;
存储五个符号,所述五个符号被分配到所述第三代表按键,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时,所述符号以循环的方式顺序改变;
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平假名字符;
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片假名字符;
存储位置值0至2或0至3,以标识每个组的所述字母字符;
存储位置值0至4,以标识所述五个符号;
存储位置值0,以标识所述数字“0”至“9”;
存储位置值0至2,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时,基于指示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与实际大小和小版本之间的改变无关的所述位置值0、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小版本或小写体的位置值1、或指示所述字符可改变到所述实际大小版本或大写体的位置值2,来标识每个字符的大小;
存储位置值0至2,在每次按下所述第二代表按键时,基于指示所述字符与浊点和半浊点的添加无关的位置值0、指示可容许所述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1、或指示可容许所述半浊点向所述字符的添加的位置值2,来标识所述浊点或所述半浊点向每个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
按下所述“0”至“9”按键中的任何一个,以输入所存储的平假名、片假名和字母字符和所述数字中的一个;
按下所述第三代表按键以键入符号输入信息;
按下所述第一代表按键以键入所述平假名、片假名或字母字符的字符大小改变信息;
按下所述第二代表按键以键入与所述浊点或半浊点向所述平假名字符或片假名字符的添加有关的改变信息;以及
读取所存储的对应于所键入信息的位置值,并产生根据所述位置值的次数的振动作为反馈。
CNB2005100001819A 2004-01-06 2005-01-06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4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1516A JP2005196424A (ja) 2004-01-06 2004-01-06 携帯端末装置の入力確認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001516/2004 2004-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696A CN1637696A (zh) 2005-07-13
CN100416470C true CN100416470C (zh) 2008-09-03

Family

ID=3481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01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470C (zh) 2004-01-06 2005-01-06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83036A1 (zh)
EP (1) EP1598730B1 (zh)
JP (1) JP2005196424A (zh)
CN (1) CN100416470C (zh)
DE (1) DE602005013717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359A (zh) * 2012-11-16 2015-07-22 株式会社Mogu 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支撑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2763B2 (ja) * 2006-05-23 2013-01-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80030502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Monotype Imaging, Inc. Diacritics positioning system for digital typography
JP4358846B2 (ja) * 2006-08-15 2009-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端末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支援方法
US8423908B2 (en) * 2006-09-08 2013-04-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anguage of text in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080189606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Michal Rybak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redictive accent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20080244643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Veriz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phanumeric Channel-Changing
CN101785001B (zh) * 2007-08-23 2013-09-18 京瓷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KR101556522B1 (ko) * 2008-06-27 2015-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촉각 효과를 제공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225356B2 (en) * 2008-10-02 2012-07-17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Media channel selection
JP5452418B2 (ja) * 2010-08-23 2014-03-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触感呈示装置
US9342155B2 (en) * 2011-03-31 2016-05-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Character entr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4460946A (zh) * 2013-09-13 2015-03-25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892919A (zh) * 2016-03-30 2016-08-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在触控屏的键盘上识别键位和反馈输入值的方法
US10834543B2 (en) * 2018-11-26 2020-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reating a social group with mobile phone vib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9716A (ja) * 2001-01-30 2002-08-1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端末
CN1392977A (zh) * 2000-08-08 2003-01-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电子设备,振动发生器,振动型报告方法,以及报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40780C2 (de) * 1991-12-06 1995-05-18 Matthias Dipl Ing Goebel Eingabevorrichtung für Bildschirmgeräte mit taktilem Feedback
DE19638015A1 (de) * 1996-09-18 1998-03-26 Mannesmann Vdo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haptischen Markierungen auf einer Eingabefläche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6646573B1 (en) * 1998-12-04 2003-11-11 America Online, Inc. Reduced keyboard text input system for the Japanese language
US6597345B2 (en) * 2000-03-03 2003-07-22 Jetway Technologies Ltd. Multifunctional keypad on touch screen
DE10154643A1 (de) * 2001-11-07 2003-05-15 Siemens Ag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bildschirmgesteuerten Prozess
US7187394B2 (en) * 2002-10-04 2007-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friendly selection apparatus based on touch screen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977A (zh) * 2000-08-08 2003-01-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电子设备,振动发生器,振动型报告方法,以及报告控制方法
JP2002229716A (ja) * 2001-01-30 2002-08-1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端末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USER'S GUIDE. NOKIA 2110 USER'S GUIDE,No.6. 199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359A (zh) * 2012-11-16 2015-07-22 株式会社Mogu 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支撑工具
CN104798359B (zh) * 2012-11-16 2017-10-03 株式会社Mogu 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支撑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83036A1 (en) 2005-08-18
JP2005196424A (ja) 2005-07-21
DE602005013717D1 (de) 2009-05-20
EP1598730B1 (en) 2009-04-08
EP1598730A2 (en) 2005-11-23
EP1598730A3 (en) 2005-11-30
CN1637696A (zh) 2005-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6470C (zh) 移动终端设备中支持输入确认的系统与方法
US855881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52928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text editing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1622592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程序
EP0891066A2 (en) Adaptable menu-controlled man-machine interface.
KR100751903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데이터 저장 및 검색 방법
JP2003188973A (ja) 移動通信端末における多重作業のためのディスプレイの具現方法及び転換方法
JP2009266201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切り換え方法、この方法を用いる電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CN101751296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调用管理方法及装置
JPWO2003067417A1 (ja) 入力装置、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情報機器
WO2009156589A1 (en) Text input
EP1864203A1 (en)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predictive text editing
JP2006087117A (ja) 携帯用端末機のキー入力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77701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字符输入画面显示方法及程序
CN100455080C (zh) 具有搜索装置的便携式蜂窝电话及搜索操作功能的方法
CN102830919A (zh) 移动终端的输入法中的候选页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591476A (zh) 支持盲文的手机的信息输入方法及支持盲文输入的手机
JP2005092521A (ja) 文字入力装置
CN101135939A (zh) 采用数字键的字符输入装置和方法
JP5477936B2 (ja) 文字入力装置、文字・文字種の選択方法
JP2003296001A (ja) 文字入力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KR100386944B1 (ko) 문자 입력장치, 그를 갖는 이동 전화 시스템 및 그 입력제어방법
JP5105093B2 (ja)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149314A (ja) 携帯電話機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文字入力方法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H10269247A (ja) 住所録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