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2381C - 涡旋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2381C
CN100412381C CNB2004100004916A CN200410000491A CN100412381C CN 100412381 C CN100412381 C CN 100412381C CN B2004100004916 A CNB2004100004916 A CN B2004100004916A CN 200410000491 A CN200410000491 A CN 200410000491A CN 100412381 C CN100412381 C CN 1004123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croll
valve part
oil
greas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0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1768A (zh
Inventor
上川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1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1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23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23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9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采取了防止排气温度过高所导致的润滑不良的措施的涡旋式压缩机。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即使在排气温度有某种程度升高时,也不会引起润滑不良的后果,涡旋式压缩机仍能继续运转。本发明的供油通道把储存在机壳内的润滑油供应给压缩机构。在旋转涡旋盘的端板上设置了能与供油通道连通,并在涡旋圈的中心端部附近开口的润滑油通道。在润滑油通道中设有用双金属制成的阀门部件,和把阀门部件压在润滑油通道上的弹簧部件。在抽空运转等情形下,排气温度过高时,阀门部件便变形,容许润滑油流向压缩室。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可用于压缩致冷剂之类的压缩机中。

Description

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为防止由于排气温度过高所造成的润滑不良而采取相应措施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在使用涡旋式压缩机作为用致冷循环来压缩致冷剂气体的压缩机。这种涡旋式压缩机在机壳内具有固定涡旋盘和旋转涡旋盘。这两种涡旋盘分别具有端板,以及凸出设置在这种端板上的涡旋状的涡旋圈。固定涡旋盘固定在机壳上,而旋转涡旋盘连接在驱动轴的偏心部分上,能进行公转。这个旋转涡旋盘的涡旋圈在与固定涡旋盘的涡旋圈啮合的状态下,不进行自转,只进行公转。这样,在两个涡旋盘之间所形成的压缩室便能连续地缩小,以压缩压缩室内的气体。
可是,在上述涡旋式压缩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第3084105号专利公报)中所揭示的,已经了解到,从压缩室排出的流体的温度会过度升高。即,例如,在致冷剂回路中的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使压缩机进行抽空运转等情况下,排出的致冷剂的温度将异乎寻常地升高。这是因为,在压缩机的排气侧的压力还仍旧很高的情况下,就把吸气侧的压力降下来,使得压缩比与平常运转时相比,异乎寻常地增大的缘故。
而且,当排出的致冷剂的温度异常升高时,涡旋盘的涡旋圈要热膨胀,其顶端面与端板之间的表面压力就变得过大,涡旋圈和端板就可能会磨损或者损伤。此外,由于在涡旋圈之间的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热增加了,与排气温度的上升叠加在一起,油温便上升,促使冷冻机的润滑油变劣,可能成为润滑不良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种由于异常的升温而产生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借助于使所排出的高温致冷剂泄漏到设有驱动电机的低压部分中,使这台驱动电机升温,从而停止压缩机运转。
具体的说,在这台压缩机中,在机壳内部形成充满吸入的低压致冷剂的低压部分,并在这个低压部分内设置驱动电机。另一方面,把与低压部分连通的分叉通道连接在从压缩室排出的致冷剂流动的排气通道上。在这条排气通道上的分叉通道的连接部分上,设有双金属式的阀门。当排出的致冷剂的温度过度上升时,这种双金属式阀门便打开。这样,在排出的致冷剂的温度过度上升时,双金属式阀门便工作,将排出的高温致冷剂导向低压部分,使驱动电机的温度上升。然后,保护电机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驱动电机的温度上升了,便使压缩机停止运转,从而避免了压缩机在排气温度很高的状态下继续运转。
可是,在上述公报中所揭示的以往的压缩机,由于它的结构是在排气温度过度上升时,才使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所以存在着到抽空结束为止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此外,由于压缩机反复地启动和停止,可能会损害压缩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有鉴于以上这几点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即,即使在排气温度提高到某种程度的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润滑不良,涡旋式压缩机仍能继续运转。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涡旋盘21、22的至少一个涡旋盘的端板21a、22a上,具有下列各部分:润滑油通道51,它在能与向压缩机构15供应润滑油的供油通道49连通的同时,在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开口;以及阀门部件55,这种阀门部件随着由压缩机构15压缩的流体的温度而变形,当这种流体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由于上述变形才容许在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
具体的说,第一发明的基础是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它具有下列部件:机壳11;压缩机构15,它布置在上述机壳11内,具有垂直设置在端板21a、22a上的涡旋状的涡旋圈21b、22b的一对涡旋盘21、22;以及用于将储存在上述机壳11内的润滑油供应给上述压缩机构15的供油通道49。此外,上述涡旋盘21、22中至少有一个涡旋盘上的端板21a、22a具有下列部件:润滑油通道51,它做成能与上述供油通道49连通,并且口朝着上述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开;阀门部件55,这种阀门部件随着由上述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流体的温度而变形,仅在这种流体的温度大于等于规定值时,容许润滑油在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上述润滑油通道51由流入通道51a和流通通道51b组成,其中所述流入通道51a的流入端在朝向润滑油室32的端板22a的下端面上开口,所述流通通道51b与该流入通道51a的流出端连通,并且该流通通道51b的直径比该流入通道51a的直径大;在上述流通通道51b中设有上述阀门部件55、套筒56和为压住该阀门部件55用的弹簧部件57,并且,上述阀门部件55形成为比上述流入通道51a的直径大;当上述阀门部件55在平板状态下,由上述弹簧部件57压住,盖住上述流入通道51a时,阻止润滑油在该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另一方面,当上述阀门部件55克服上述弹簧部件57的压力,处于弯曲状态时,容许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
此外,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阀门部件55是用双金属制成的,并且布置成与用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流体接触。
此外,第三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在一对涡旋盘21、22中的旋转涡旋盘22上,在端板22a的与有涡旋圈22b相反的一侧,形成凸出的,为插入在驱动轴17的端部形成的偏心部分17a用的筒状部分30;润滑油通道51做成贯穿上述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并且口朝着筒状部分30的内部开;供油通道49在上述驱动轴17中形成,并且口朝着偏心部分17a的端面开。
即,在第一发明中,储存在机壳11内部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49导入压缩机构15中。此外,至少在一个涡旋盘21、22的端板21a、22a上设有做成能与上述供油通道49连通的润滑油通道51和阀门部件55。润滑油通道51在涡旋圈21b、22b中心的端部附近开口,所以能把供油通道49中的润滑油供应到涡旋中心部分附近。另一方面,上述阀门部件55能随着由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流体的温度而发生变形。而且,这种阀门部件55只有在流体的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时,才容许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
在这个第一发明中,当由压缩机构15压缩后的流体的温度上升到超过规定的数值时,供油通道49内的润滑油便通过润滑油通道51流入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例如,在抽空运转等情况下,压缩比增大了,被压缩后的流体的温度异常地升高。在这种状态下,阀门部件55就变形,与润滑油通道51成为连通状态,供油通道49内的润滑油便通过润滑油通道51向流体室内供应。
并且,在该第一发明中,阀门部件55在平常运转等情况下呈平板状态,受到弹簧部件57的压力而盖住润滑油通道51,阻止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另一方面,例如,在抽空运转等那样的情况下,当涡旋圈21b、22b中心端部附近的流体温度上升到超过比平常运转时的温度高的所规定的温度时,阀门部件55便克服弹簧部件57的压力而呈弯曲状态。于是,由于这个阀门部件55的变形,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就能够流通了。这样,润滑油便通过润滑油通道51,从供油通道49流入涡旋圈21b、22b的涡旋线中心部分的附近。然后,当上述流体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以下时,阀门部件55再次成为平板状态。
此外,在第二发明中,阀门部件55由双金属制成。用压缩机构15压缩的流体与该阀门部件55接触。因此,例如,在抽空运转等情况下,当涡旋圈21b、22b的涡旋线的中心部分的温度过度上升,超过规定的温度时,阀门部件55便变形,润滑油便能流过润滑油通道51。这样,供油通道49内的润滑油便能通过润滑油通道51流入涡旋圈21b、22b的涡旋线中心部分附近。
此外,在第三发明中,储存在机壳11内的润滑油流过设置在驱动轴17中的供油通道49。在这条供油通道49中的润滑油,流出位于驱动轴17端部的偏心部分17a的端面后,流入旋转涡旋盘22的筒状部分30内部。即,把机壳11内的润滑油供应给压缩机构15。另一方面,在筒状部分30的内部,贯穿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1a、22a的润滑油通道51的一个端部是开口的。因此,当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上的温度上升到超过规定的温度时,从驱动轴17的偏心部分17a流出来的润滑油,在经过筒状部分30的内部之后,流过润滑油通道51,流入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能获得下列各种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当在涡旋圈21b、22b中心端部处的流体的温度过高时,润滑油便通过润滑油通道51,向涡旋圈21b、22b中心端部附近供应。这样,即使在由于热膨胀而使涡旋圈21b、22b与端板21a、22a之间的表面压力增高的状态下,也仍能借助于所供应的润滑油切实地进行涡旋圈21b、22b与端板21a、22a之间的润滑,从而能防止涡旋盘21、22的磨损和烧伤。此外,通过润滑油通道51所供应的润滑油,通常其温度低于经过压缩后的流体。因此,能借助于供应这种油来冷却涡旋圈21b、22b,从而能减小涡旋圈21b、22b的热膨胀。
因此,按照第一发明,即使在涡旋中心部分附近的温度过高的运转状态下,也仍能继续运转。这样,就能进行短时间的抽空运转。此外,由于避免了反复地启动和停止压缩机10的情形,所以在事先就能防止压缩机10的故障。更进一步,由于抑制了由于润滑油供应不足而使流体温度过度上升,所以能防止由于烧伤等原因而使润滑油变劣。
此外,在第一发明中,用随着流体的温度而变形的阀门部件55来打开或关闭润滑油通道51。因此,当压缩后的流体温度上升得过高时,即使不进行特殊的控制,也能可靠地通过润滑油通道51供应润滑油。
此外,由于在压缩流体的温度过高时的抽空运转等时候,也供应润滑油,所以没有必要考虑在这种运转时涡旋圈21b、22b的热膨胀而大范围地调整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即,在平常运转时,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很窄。因此,按照本发明,能减小流体从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中泄漏的量,从而能提高压缩机10的效率。
在该第一发明中,由于借助于弹簧部件57对平板状态的阀门部件55加压,使其盖住润滑油通道51,所以能用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在平常运转时润滑油在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另一方面,由于当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上的温度上升到超过规定值时,阀门部件55便克服弹簧部件57的阻力而弯曲,所以又能确保此时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
在第二发明中,由于阀门部件55是用双金属制成的,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费用,做成只在流体的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时候才容许润滑油流通的阀门部件55。此外,由于使用了双金属,所以能使阀门部件55可靠地在规定的温度下变形。
在第三发明中,机壳11内的润滑油在流过驱动轴17的内部后,流入压缩机构15的筒状部分30的内部。另一方面,润滑油通道51的一端在筒状部分30的内部开口。因此,按照本发明,在将机壳11内的润滑油通过驱动轴17内部的供油通道49向压缩机构15引导这种结构的涡旋式压缩机10中,能很容易地把流出供油通道49的润滑油引导到润滑油通道51中去。
此外,在本发明中,润滑油通道51设置成贯穿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因此,只要在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上设置通孔,就能形成润滑油通道51。结果,不必重新制造专用的旋转涡旋盘22,用很低的成本就能制成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1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在旋转涡旋盘中形成的润滑油通道的立体图;
图3是布置在润滑油通道中的阀门部件、弹簧部件和套筒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阀门部件变形后的状态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压缩室中压力变化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连接在图中未表示的,进行致冷剂气体循环的制冷工作的致冷剂回路上,是压缩致冷剂气体用的机械。
如图1所示,这种涡旋式压缩机10具有由密封的拱顶式压力容器构成的机壳11。在该机壳11的内部,容纳了压缩致冷剂气体的压缩机构15,和驱动该压缩机构15的驱动电机16。这台驱动电机16布置在压缩机构15的下方,并通过驱动轴17与该压缩机构15连接。
上述压缩机构15具有固定涡旋盘21和旋转涡旋盘22。两个涡旋盘21、22分别具有端板21a、22a,和垂直设置在该端板21a、22a上的涡旋状的涡旋圈21b、22b。各涡旋盘21、22的涡旋圈21b、22b设计成互相啮合的状态。
在固定涡旋盘21的端板21a的外圆周端部的旋转涡旋盘22的一侧,即在其下侧,形成了凸出的有底的筒形。固定涡旋盘21的外圆周端部安装并固定在机壳11的内表面上。固定涡旋盘21的涡旋圈21b做成从端板21a的下面向下凸出。此外,在涡旋圈21b的顶端设有顶端密封件21c。
在固定涡旋盘21的端板21a的外圆周端部的下端,以气密的方式安装了平板状的框架24。这个框架24固定在机壳11上,并与固定涡旋盘21联结。这样,就在固定涡旋盘21与框架24之间形成了内部空间26。在框架24的中央部分设有开口,并且在这个开口的边缘上形成了朝向下侧的,呈凸出的筒状的凸部28。上述驱动轴17穿过这个凸部28,并支承在凸部28上,能自由转动。
上述旋转涡旋盘22布置在框架24上方的内部空间26内。在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的下表面上,形成了圆筒形的轴承部分30。这个轴承部分30插入上述框架24的凸部28的内部。另一方面,在驱动轴17的前端部(上端部)上形成了偏心部分17a。这个偏心部分17a插入轴承部分30中,能自由转动。在轴承部分30的内部,在偏心部分17a的顶端面与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之间,形成了润滑油室32。
上述驱动电机16具有固定在机壳11上的定子33,和设置在这个定子33的内侧,能自由转动的转子34。上述驱动轴17嵌插在这个转子34上,这样,驱动轴17就能在通电时旋转。而且,当驱动轴17旋转时,旋转涡旋盘22就通过驱动轴17的偏心部分17a在框架24上转动。此外,旋转涡旋盘22还通过图中未表示的欧氏圆环支承在框架24上,使其不进行自转。
旋转涡旋盘22布置成涡旋圈22b向上凸出。在这个涡旋圈22b的顶端部分上,配备了顶端密封件22c。而且,在两个涡旋盘21、22的有涡旋圈21b、22b的顶端面,与分别在另一个涡旋盘22、21的端板22a、21a上的端面,成为中间隔着油膜的滑动面。此外,在两个涡旋盘21、22的涡旋圈21b、22b之间,分隔形成了压缩室37。当旋转涡旋盘22进行公转时,上述压缩室37便一面从上述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向中央部分移动,一面缩小。这个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构成了机壳11内部的低压部分。
将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导入上述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的吸气管41,和将机壳11内的致冷剂导出机壳11外部的排气管42,分别以气密的状态接合在上述机壳11上。在固定涡旋盘21的端板21a的中央部分,形成了把内部空间26的中央部分与固定涡旋盘21的上部空间连通的气体排出孔43。气体排出孔43是用于把在压缩室37中经过压缩的致冷剂气体排到机壳11内去的孔。即,本实施例中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是机壳11内部成为充满了排出的致冷剂气体的高压部分,即所谓高压拱顶式的结构。
在固定涡旋盘21和框架24上形成了把上部空间的致冷剂导入框架24下方的下部空间去的致冷剂通道44。上述排气管42的内端在这个下部空间中开口。
在机壳11内的底部形成了油槽46,在上述驱动轴17的下端部设有借助于该驱动轴17的旋转把油槽46中的润滑油抽吸上去的供油泵47。由于机壳11内成了高压部分,所以油槽46中的润滑油就成了高压的润滑油。
在驱动轴17中设有把机壳11内的润滑油,即油槽46中的润滑油供应给压缩机构15的供油通道49。这条供油通道49的下端通过供油泵47与油槽46连通,另一方面,其上端在驱动轴17的偏心部分17a的顶端面上开口。即,供油通道49的流出端在上述润滑油室32中开口。于是,由供油泵47抽吸上来的润滑油便经过驱动轴17的内部,从下向上流到供油通道49中。
此外,在供油通道49中,在偏心部分17a内形成了向驱动轴17的径向分叉延伸的分叉供油通道49a。这条分叉供油通道49a的流出端的流道面积呈台阶状扩大,并在偏心部分17a的滑动接触面上开口。分叉供油通道49a,是把供油通道49中的一部分润滑油分流后,直接供应给偏心部分17a的滑动接触面的通道。
上述润滑油室32内的润滑油和流到上述滑动接触面上的润滑油,最后都从轴承部分30流出来。然后,一部分润滑油被吸引到成为机壳11内的低压部分的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中。
又,如图2所示,在上述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的中央部分,形成了贯通的润滑油通道51。这条润滑油通道51的一端在轴承部分30的内部,朝向润滑油室32开口,另一方面,其另一端在涡旋圈22b中心端部的附近开口。这条润滑油通道51布置在涡旋圈22b的内端部的内侧,能通过压缩室37与上述气体排出孔43连通。
如图3中放大后所示,润滑油通道51由下列两条通道组成:流入端在朝向润滑油室32的端板22a的下端面上开口的流入通道51a;与该流入通道51a的流出端连通,并且直径比该流入通道51a大的流通通道51b。这条流通通道51b的流出端在从端板22a的上表面凹陷下来的凹部52的底面上开口。
流通通道51b相对于流入通道51a呈台阶状扩大,因此,流入通道51a的端壁就构成了流通通道51b的底壁。在流通通道51b中设有阀门部件55,套筒56和弹簧部件57。
阀门部件55做成直径比流入通道51a的直径大的圆板状的平板。这样,阀门部件55就能堵住流入通道51a。即,阀门部件55设置成盖住润滑油通道51。阀门部件55是用双金属制成的,能随着温度上升而变形。这种双金属是用线膨胀系数不同的不同种类的金属制成两层结构。而且,阀门部件55布置在润滑油通道51中时,把线膨胀系数大的那一层布置在上方。
套筒56嵌入并固定在流通通道51b的上端部中。弹簧部件57用螺旋弹簧做成,压缩安装在阀门部件55与套筒56之间。此外,弹簧部件57把阀门部件55压在流通通道51b的底壁上。即,流通通道51b的底壁起阀门部件55的阀座的作用。
阀门部件55布置在上端在涡旋圈22b的中心端部附近开口的润滑油通道51中,与经过压缩室37压缩后的致冷剂气体接触。即,阀门部件55暴露在经过压缩的致冷剂气体下,受到这种致冷剂气体的温度的影响。而且,阀门部件55在致冷剂气体的温度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就克服弹簧部件57的压力,变成弯曲的状态。这个规定值设定为比平常运转时涡旋圈22b的中心端部附近的致冷剂气体的温度高。而且,在这个时候,如图4所示,阀门部件55将向图4的上方变形,呈凸起的形状。这样,阀门部件55和流通通道51b的底壁之间就形成了间隙,容许润滑油流通。
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10中,两个涡旋盘21、22的涡旋圈21b、22b处于互相啮合的状态下,旋转涡旋盘22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1旋转。这样,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气体便从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吸入压缩室37内。然后,由于压缩室37在从内部空间26的外圆周部分向中央部分移动的同时进行收缩,所以压缩室37中的致冷剂气体也随之受到压缩并升温。因此,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的中央部分便暴露于高温致冷剂气体之下。此时,例如,如果是在抽空运转的时侯,排气侧的致冷剂的压力仍是这样高,而吸入压缩室37中的吸气侧的致冷剂压力却逐渐下降,压缩比要比平常运转时异常的高,排气温度就变得非常高。
另一方面,设置在润滑油通道51中的阀门部件55,暴露在压缩室37中经过压缩的致冷剂气体下。因此,如图3所示,在排气温度与平常运转时的温度同样的时候,阀门部件55处于平板的状态,由弹簧部件57将其压在流通通道51b的底壁上。因此,此时,润滑油不在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而且,由于阀门部件55并没有完全密封润滑油通道51,还有少许润滑油能漏过去,但由于润滑油通道51还与高压的润滑油室32有联系,所以不存在降低压缩效率的问题。
此外,当排气温度过度上升,超过规定值时,便如图4所示,阀门部件55克服弹簧部件57的压力,呈弯曲状态。然后,由于该阀门部件55的变形,润滑油通道51变成连通的状态。
在抽空运转时,在压缩室37吸气侧的致冷剂气体压力下降。另一方面,在涡旋式压缩机10中,压缩室37的容积在最大时和最小时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如图5所示,在压缩机构15的压缩室37中,即使致冷剂气体的压力随着压缩而逐渐上升,也达不到机壳11内的压力。而且,随着旋转涡旋盘22的旋转,机壳11内部的高压致冷剂气体将会倒流到与气体排出孔43连通的压缩室37内。此时,压缩室37内的气体压力变得暂时低于机壳11内的受到气体压力的润滑油室32的油压。结果,润滑油室32的润滑油便通过润滑油通道51,向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喷射。
另一方面,当排气侧的致冷剂气体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阀门部件55便再次变成平板状态,并由弹簧部件57将其压在润滑油通道51上。这样,就切断了润滑油通道51中润滑油的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润滑油通道51把供油通道49中的润滑油强制供应到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的。因此,即使在由于热膨胀使得涡旋圈21b、22b与端板21a、22a的表面压力处于很高的状态,也能由所供应的润滑油可靠地对涡旋圈21b、22b与端板21a、22a进行润滑,能防止涡旋盘21、22的磨损和烧伤。此外,通过润滑油通道51供应的润滑油的温度,要比平常压缩后的致冷剂气体的温度低。因此,通过供应这种润滑油还能冷却涡旋圈21b、22b,减小涡旋圈21b、22b的热膨胀。
结果,即使在涡旋中心部分附近的温度过高的运转状态下,也仍能继续运转。这样,就能使抽空运转的时间缩短。此外,还能避免反复地停止和重新启动压缩机10的情形,能在事先防止压缩机10发生故障。还有,由于供应润滑油而抑制了致冷剂气体温度的过度上升,能防止由于烧伤等原因而使润滑油变劣。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随着致冷剂气体的温度而变形的阀门部件55来开关润滑油通道51。因此,在经过压缩的致冷剂的温度过度上升时,即使不进行特别的控制,也能通过润滑油通道51可靠地供应润滑油。
此外,由于经过压缩的致冷剂气体的温度过高,而变成抽空运转之类的时候,仍供应润滑油,所以在这种运转时,就不必考虑涡旋圈21b、22b的热膨胀,不需要把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调大。即,可以让平常运转时的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变窄。因此,按照本实施例,能减少从端板21a、22a与涡旋圈21b、22b之间的间隙中泄漏的致冷剂的泄漏量,能提高压缩机10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阀门部件55是用双金属制成的,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和很低的成本,实现只在致冷剂气体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才容许润滑油流通的阀门部件55。此外,由于使用了双金属,所以能在规定的温度下可靠地使阀门部件55变形。
此外,由于借助于弹簧部件57来压住平板状态的阀门部件55,采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可靠地防止平常运转时润滑油在润滑油通道51中的流通。此外,由于当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上的温度上升到规定值以上时,阀门部件55就会克服弹簧部件57的弹力而弯曲,能确保润滑油通道51中润滑油的流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1内部的润滑油是流过驱动轴17内的供油通道49后流入润滑油室32的。另一方面,在压缩机构15中,润滑油通道51在贯穿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的同时,它的一端在轴承部分30内部的润滑油室32中开口。因此,在把机壳11内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49导向压缩机构15这种结构的涡旋式压缩机10中,能很容易地通过润滑油室32,把供油通道49中的润滑油导向润滑油通道5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在机壳11内部形成高压部分的高压拱顶式压缩机10,润滑油室32与这个高压部分连通。另一方面,在抽空运转时,由于吸入的气体压力降低,随之,在压缩室37中受到压缩的气体,压力也降低了。因此,在涡旋中心部分的气体压力也暂时降低到比机壳11内的气体压力低。这样,就能可靠地把润滑油室32的高压润滑油,通过润滑油通道51供应给涡旋线中心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油通道51贯穿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因此,只要在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上设置通孔,就能形成润滑油通道51。结果,就不必制作新的专用的旋转涡旋盘22,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10。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把阀门部件55和弹簧部件57的结构倒过来。即,也可以用弹簧部件57把阀门部件55压在套筒56上的结构。
此外,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不同,阀门部件55也可以布置在端板22a的凹部52上,用以堵塞润滑油通道51。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把阀门部件55的一个端部联结固定在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上。而且,利用双金属制成的阀门部件55,在平板状态下盖住润滑油通道51,另一方面,当成为弯曲状态时,能打开润滑油通道51的流出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阀门部件55不仅限于用双金属制造,例如,也可以用形状记忆合金来制造。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润滑油通道51是设置在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上的,但,润滑油通道51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涡旋盘21的端板21a上。

Claims (3)

1.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它具有下列部件:机壳(11);压缩机构(15),该压缩机构(15)布置在上述机壳(11)内,具有垂直设置在端板(21a、22a)上的涡旋状的涡旋圈(21b、22b)的一对涡旋盘(21、22);以及用于将储存在上述机壳(11)内的润滑油供应给上述压缩机构(15)的供油通道(49);其特征在于,
上述涡旋盘(21、22)中至少有一个涡旋盘上的端板(21a、22a)具有下列部分:
润滑油通道(51),该润滑油通道(51)做成能与上述供油通道(49)连通,并且口朝着上述涡旋圈(21b、22b)的中心端部附近开;
阀门部件(55),该阀门部件(55)随着由上述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流体的温度而变形,仅在这种流体的温度大于等于规定值时,容许润滑油在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
上述润滑油通道(51)由流入通道(51a)和流通通道(51b)组成,其中所述流入通道(51a)的流入端在朝向润滑油室(32)的端板(22a)的下端面上开口,所述流通通道(51b)与该流入通道(51a)的流出端连通,并且该流通通道(51b)的直径比该流入通道(51a)的直径大,
在上述流通通道(51b)中设有上述阀门部件(55)、套筒(56)和为压住该阀门部件(55)用的弹簧部件(57),并且,
上述阀门部件(55)形成为比上述流入通道(51a)的直径大;
当上述阀门部件(55)在平板状态下,由上述弹簧部件(57)压住,盖住上述流入通道(51a)时,阻止润滑油在该润滑油通道(51)中流通;
另一方面,当上述阀门部件(55)克服上述弹簧部件(57)的压力,处于弯曲状态时,容许上述润滑油通道(51)中的润滑油流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阀门部件(55)是用双金属制成的,并且布置成与用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流体接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涡旋盘(21、22)中的旋转涡旋盘(22)上,在端板(22a)的与有涡旋圈(22b)相反的一侧,形成凸出的,为插入在驱动轴(17)的端部形成的偏心部分(17a)用的筒状部分(30);
润滑油通道(51)做成贯穿上述旋转涡旋盘(22)的端板(22a),并且口朝着筒状部分(30)的内部开;
供油通道(49)在上述驱动轴(17)上形成,并且口朝着偏心部分(17a)的端面开。
CNB2004100004916A 2003-02-03 2004-02-02 涡旋式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3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5791/2003 2003-02-03
JP2003025791A JP4222044B2 (ja) 2003-02-03 2003-02-03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1768A CN1651768A (zh) 2005-08-10
CN100412381C true CN100412381C (zh) 2008-08-20

Family

ID=3295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4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381C (zh) 2003-02-03 2004-02-02 涡旋式压缩机
CNU2004200033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4848Y (zh) 2003-02-03 2004-02-03 涡旋式压缩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33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4848Y (zh) 2003-02-03 2004-02-03 涡旋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22044B2 (zh)
CN (2) CN10041238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2044B2 (ja) * 2003-02-03 2009-02-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7988433B2 (en) 2009-04-07 2011-08-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assembly
US9249802B2 (en) 2012-11-15 2016-02-0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O2016189598A1 (ja) * 2015-05-22 2016-1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6468264B (zh) * 2015-08-18 2018-11-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
US10890186B2 (en) 2016-09-08 2021-01-1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US10801495B2 (en) 2016-09-08 2020-10-1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Oil flow through the bearings of a scroll compressor
US10753352B2 (en) 2017-02-07 2020-08-25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discharge valve assembly
US11022119B2 (en) 2017-10-03 2021-06-0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compressor
US10962008B2 (en) 2017-12-15 2021-03-3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olume ratio compressor
US10995753B2 (en) 2018-05-17 2021-05-0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assembly
US11655813B2 (en) 2021-07-29 2023-05-23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modulation system with multi-way valve
US11846287B1 (en) 2022-08-11 2023-12-19 Copeland Lp Scroll compressor with center hub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8270A (ja) * 1992-08-03 1994-03-01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727068A (ja) * 1993-07-05 1995-01-27 Toshiba Corp スクロ−ル形圧縮機
JPH08319971A (ja) * 1995-05-29 1996-1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密閉圧縮機
CN2714848Y (zh) * 2003-02-03 2005-08-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8270A (ja) * 1992-08-03 1994-03-01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727068A (ja) * 1993-07-05 1995-01-27 Toshiba Corp スクロ−ル形圧縮機
JPH08319971A (ja) * 1995-05-29 1996-1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密閉圧縮機
CN2714848Y (zh) * 2003-02-03 2005-08-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4848Y (zh) 2005-08-03
CN1651768A (zh) 2005-08-10
JP4222044B2 (ja) 2009-02-12
JP2004239070A (ja) 2004-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2381C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3731068B2 (ja) 回転式圧縮機
KR100463283B1 (ko) 스크롤형 압축기
EP2725231A1 (en) Scroll compressor
WO2018094914A1 (zh) 喷气增焓涡旋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CN110462216B (zh) 涡旋压缩机
JP5691352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4759698A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conveying means to shaft bearings
JP4882643B2 (ja) スクロール型膨張機
JP2005180320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11132165A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4924078B2 (ja) 圧縮機
JP2014125908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6015277A (en) Fabrication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JP2009052464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1460705B (zh) 压缩机装置和再制造压缩机或再设计压缩机构造的方法
JPWO2002063171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2317784A (ja) ロータリ式2段圧縮機
JP5660151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7154805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389753B2 (ja) スクロール形流体機械
JP3487737B2 (ja) 油冷式圧縮機
JP2006009640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9052463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7182870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