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0437C - 梳栉 - Google Patents

梳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0437C
CN100410437C CNB2005100739334A CN200510073933A CN100410437C CN 100410437 C CN100410437 C CN 100410437C CN B2005100739334 A CNB2005100739334 A CN B2005100739334A CN 200510073933 A CN200510073933 A CN 200510073933A CN 100410437 C CN100410437 C CN 1004104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ection
sley bar
section bar
prepr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39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2218A (zh
Inventor
K·米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702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2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04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04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0Needle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针织机的成圈工具-梳栉,该梳栉具有一个带有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的壳体,所述壳体用壁包围一个空腔(12),所述空腔沿纵向方向延伸。本发明想提供一种小质量和高机械稳定性的梳栉。为此规定,所述壳体由至少两个开口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组成。

Description

梳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的、具有一个带一个纤维增强塑料的壳体的成圈工具-梳栉,所述壳体用壁包围一个空腔,该空腔沿纵向方向延伸。
背景技术
针织机具有多个承载有成圈工具的梳栉。为了简化起见,将所有参加编织过程的元件-例如织针、眼子针、经编织机梳栉、起毛圈沉降片、脱圈沉降片等都统称为“成圈工具”。
一个梳栉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长度上延伸,例如在一台针织机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个别情况下在数量级上它可以达到约六米的长度。即使在较短长度时也对梳栉的机械稳定性提出某些要求。特别是梳栉应具有某种刚性,并不应振动。另一方面希望梳栉的质量尽可能地小,因为在针织机的每次循环时它必须被加速。质量越小,用于加速所需的力就小,并且因此针织机的工作速度也就高。
通常针织机的梳栉由轻金属制成、例如镁或铝。虽然这些材料比较轻,但是由这些材料制成的梳栉总还是具有可观的质量。因此例如在DE 38 40 531C1中建议用一种加强的塑料制造梳栉。为此,所述梳栉具有一个带有一个空腔的空心型材,该空腔四周被在很大程度上封闭的外壁所限定。外部在空心型材上形成两个固定型材,用于夹紧固定支臂或者针基。
虽然由于有了这样的结构使梳栉具有比较小的质量和比较高的机械承载能力,然而这种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在DE 41 11 108C2中建议用加强塑料制造一种梳栉,其中空心型材由平面重叠地上下设置的带制成,而该带由分别具有一个用加强纤维编织的或者织造的垫的塑料制成。在该空腔中设置一个模制体,该模制体长期保留在空腔中,并且包括螺母螺纹件用以固定构件。
然而这种结构有它的缺点,即由于模制体又增加了质量。此外还必须预先对螺母螺纹件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事后改变这个位置实际上不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质量小而且机械稳定性高的梳栉。
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梳栉中这个任务是通过下述措施完成,即所述壳体由至少两个开口的型材组成。
开口的型材是一种从所有侧面都可接触的型材。也就是只要将型材一组装就产生了所述壳体。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才产生空腔。这样做的结果是,在组装之前从所有侧面、也可从它们的内侧面自由地接触这些型材,这样,在组装这些型材之前就可以实施许多加工措施。这样就可以例如省掉纯粹由于螺母螺纹件必须预先考虑设置位置,而这些位置以后根本就不需要。假若把壳体直接作为空心型材加工、例如采用挤压,则也不需要在壳体上设置多余的材料区,这可能在以前是不得不为之的。
最好使至少一个型材作为挤压件形成。可以发现,在某种界限内梳栉的“强度”是随着用以挤压一个型材的力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若现在用型材组装壳体,可以将至少一个型材、然而优选地将所有型材通过下述措施以高强度的方式进行生产,即在一次挤压中生产这些型材。在一次挤压中可以控制所要求的压力,并且如所要求的那样施加压力。在一个具有一种封闭的空心型材的壳体中,这只能通过下述措施才能达到,即采用一个铁心。但是当壳体较长时特别困难的是将铁心重新除掉。替代方案是让铁心仍然保留在壳体中(DE 41 11 108C2)。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质量的增加。
优选地使所述型材具有至少一个其中使型材平面地紧贴的连接平面。在这些连接平面上可以提供比较大的接触表面,通过这些接触表面可实现在两个或者多个型材之间足够而可靠的连接。
其中优选的办法是将所述型材彼此粘贴。通过在连接表面上的大面积的粘贴即使在使用较低最终强度的粘合剂时也能产生很高的固定力。
在空腔中至少一个型材设置一个固定辅助元件也是有利的。在型材组装之前该固定辅助元件可以固定在型材上。也就是并不是在制造该型材时就需要考虑这个固定辅助元件。该固定辅助元件可以设置在型材的随后限定内腔的内侧处,并且若这个内侧还可自由接触,那么可安装该元件并将其将固定在那里。
其中最好将固定辅助元件设置在其中两个型材彼此重叠的部位中。这种方案有多个优点。一方面在其中两个型材上下重叠设置的部位中壳体的强度特别大;另一方面不仅可以将固定辅助元件用于将一些构件、例如针基或者类似的构件固定在梳栉上,还可同时将固定辅助元件用于确保或者加强两个型材之间的连接。
固定辅助元件最好是贴上的。这个措施主要对制造梳栉有意义。若将固定辅助元件固定在型材的内侧,则它即使在安装时也保留它的位置。例如可以将一个螺母用作该固定辅助元件。该螺母已提供有螺纹,随后可将一个螺栓拧入到该螺纹中。当然在这种情况中必须穿过所述型材制造一个孔。
一个型材最好在它的外侧具有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槽,在这些槽之间设置有波形的板条。这些槽用于容纳针、例如织针。这些板条沿纵向方向互相支承织针,并且限定相邻的织针之间的距离。由于这些板条为波形延伸,从而提高了强度。因为所述型材由纤维增强塑料、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所以通过波形-该波形基本上仅具有一座“山”-可以使得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引导到其中槽还未深入到的型材的那一部分中。这些板条提高了对损坏的抵抗能力。
最好使一个共同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槽与所述槽连接。所述纵向槽设置在一个附加型材中,该附加型材设置在一个型材的位于空腔之外的一侧。该纵向槽用于例如容纳织针的突出部,织针用这些突出部沿纵向方向固定在织针梳栉的对面。由于纵向槽没有进入到包围空腔的型材中,所以避免了对壳体的削弱。所以梳栉保持特别稳定,并且虽然如此还能很好地完成其支承针、例如在此为织针的功能。
至少一个型材最好由一种预浸胶体(Prepreg)制成。预浸胶体是一种其中纤维、例如碳纤维和塑料按规定比例混合的半成品。其中这些纤维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设置在塑料内部。塑料形成一种基质,该基质通过纤维得到加强。预浸胶体例如以垫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制。与在压制过程中添加塑料相比,借助一个预浸胶体通常可以得到纤维在塑料基质中更好的分布。在压制过程之后-在此过程中通常也输入了热量,可以对预浸胶体进行硬化处理,然后保持它的最终形状。预浸胶体的不需要的突出部分可以在压制中或者在压制之后裁掉,或者在一个分开的加工过程中锯掉或者截断。
其中最好使预浸胶体作为UD-预浸胶体形成。在UD-预浸胶体中(UD为单向)纤维实际上仅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在这个方向上由预浸胶体构成的型材的抗拉强度得到提高。因此,通过选择纤维方向可对梳栉的强度施加很大的影响。
最好使型材由至少两个彼此重叠设置的预浸胶体构成,它们的纤维方向围成一个预定的角度。这个角度例如可以为90°。在这种情况中在实际的所有方向中的抗拉强度和抗撞击强度都得到加强。
至少一个预浸胶体最好具有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并且至少一个预浸胶体具有一个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主要是在支承梳栉针的梳栉中这种类型的方案是有利的。在一个循环中这种类型的梳栉既可沿纵向方向来回运动,也可横向于纵向方向运动。预浸胶体的纤维在这两个方向都具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对预浸胶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准,使梳栉在所有方向上保持尺寸稳定,这就是说,无论是在纵向方向上还是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都不会出现与温度有关的尺寸变化。
有利的是,至少在所述型材的一个外表面上设置一个具有一个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这特别对于上述与织针梳栉有关地提到的槽是有利的,因为其后那些位于其间的板条至少在它们的表面上和一个位于其下的层上具有和板条的方向相同的纤维。这样,板条的强度被大大提高。
壳体最好具有比预浸胶体更高的纤维成分。这可通过下述措施产生,即在制造至少一个型材时施加一种挤压力。这种挤压力用于将塑料的一部分从挤压机中挤出。这可通过下述措施简化,即将一个为挤压而准备的预浸胶体包裹到一件纺织材料中。通过这一措施,塑料更快地被引导到预浸胶体的表面上,并经过这个表面引导到其边缘处。若例如预浸胶体具有60%的纤维成分,那么通过更高的挤压力后得到的是具有70%纤维成分的壳体。
至少一个型材最好具有一个拱形部段。与一个平面部段相比,一个拱形部段具有更高的强度。可用一个挤压工艺生产拱形部段。
有利的还在于,至少一个型材具有一个弯折的、且远离空腔的加固板条。这个加固板条可容易地安装在针织机中提供的某个位置。这个加固板条也可用于简化梳栉在针织机中的定位。这种类型的加固板条可容易地在挤压机中的成形过程中产生。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规定,这些型材具有一种形状,以这种形状这些型材仅在唯一一次对准后就可彼此紧贴设置。那么这些型材就进行所谓的自对中心,这就是说,它们仅在一次对准过程中就相互匹配。这样一种形状例如可通过下述措施达到,即这些型材设置有彼此匹配的倒圆或者突起。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和联系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这些附图是:
图1:一个经编机的编织区域简图,
图2:制造一种开口型材的一种压模的简图,
图3:一个梳栉的型材,
图4:一个由两个型材组装成的梳栉,
图5a:一个针座,
图5b:图5a的一个放大截面,
图6a:一个针座的透视图,
图6b:按照图6a的针座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个针织机的多个成圈工具,也就是梳栉1a-1d、一个沉降片座2、一个滑杆3一个针座4。梳栉1a-1d支承导纱针5,导纱针5通过一个也可叫做针基的支架6固定在梳栉1a-1d上。沉降片座2支承导针片7。滑杆3支承滑板8,针座4支承织针9。
梳栉1a具有一个由两个型材10,11组成的壳体。这两个型材10,11包围一个空腔12。该空腔垂直于图案平面延伸。下面把垂直于图案平面的方向叫做“纵向方向”,因为它和针织机的纵向方向是一致的。针织机的针织区域在图1中示出。
图2表示一个用于产生型材11的压模13。该压模具有一个上构件14和一个下构件15,在图2中这两个构件有些错位地表示,为的是能表示出型材11。
型材11由至少两个、优选地由三个UD预浸胶体组成。该预浸胶体的纤维沿纵向方向或者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为了产生型材11,将相互重叠放置且尺寸准确的UD-预浸胶体置入压模13中。用一种预定的压力使上构件14和下构件15相对运动,使型材11成形。如有必要还可引入热量。在预浸胶体硬化后就得到了所希望形状的型材11。多余的边缘部分16,17可用锯掉或者冲裁掉。
型材11(该型材也适用于所有其它型材)作为开口型材形成,也就是说型材11的两侧全部是可接触的。
图3表示一个具有冲压孔18,19和一个固定辅助元件20的型材11。固定辅助元件20粘贴在一个板条21上,该板条21在它的外侧具有一个连接面22,用该连接面例如通过粘贴将型材11和型材10连接起来。固定辅助元件20对于每个孔19分别具有一个螺纹孔23,以后为了将梳栉1a固定在一个未详细示出的折迭杆(Legehebel)(或另一支架)上可将一个螺栓拧入到该螺纹孔23中。
以类似的方式在孔18中设置使一个螺栓25可拧入的螺纹构件24,以便将导纱针5的支架6固定在梳栉1a上。
另一型材10的结构在原理上和型材11相同。该型材在它的上端具有一个板条26,该板条设置一个孔27。该板条具有一个弯折的加固板条28地指向,该板条例如和板条26围成一个90°的角。加固板条28远离空腔12。该加固板条给予梳栉1a在纵向方向比较大的刚性,但是它并不碍事,因为在安装状态时它与螺栓相邻,而该螺栓是通过螺纹孔23导向的。
梳栉1d甚至如此形成,即两个型材10’,11’设计相同,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相同的型材10’,11’,并且一个翻转180°,以形成梳栉1d。但是在一个针织机中通常使用相同的梳栉。
型材11在与板条21对置的一侧具有一个凸肩29,该凸肩也组成一个连接面30。在安装状态时(图1和4)凸肩29和型材10的相应的凸肩31相毗邻。
为了制造梳栉1d,在压模13中制造两个型材10,11。同样例如通过钻孔或者冲孔来制造孔18,19。然后将这两个型材10,11进行组装,并在连接面22,30上彼此连接。这种连接例如可通过粘贴完成。因为是在梳栉的整个长度上大面积进行粘接,所以可以使用具有较小最终强度的粘合剂,虽然如此仍然达到很高的附着力。附加地重叠设置的板条21,26或者凸肩29,31也可用于针织元件的螺栓连接,或者用于梳栉的固定。在相应的螺栓连接中所述粘贴意义不大,因此在必要时可放弃它。
沉降片座2也具有两个型材32,33,它们包围一个空腔34。型材32,33在部段35,36或者37,38处彼此紧贴,并可以在那里彼此连接在一起。一个螺栓39通过部段35,36导向,该螺栓拧入螺母40中,螺母40例如通过粘贴固定在部段35的内侧。螺栓39不仅将沉降片座2固定在一个支撑41上,而且它还保证了所述两个型材32,33之间的连接。
在梳栉1a-1d中一个螺纹构件42也类似地通过部段37,38导向。螺栓43拧入到螺纹构件中。螺栓一方面支承着导针片7,另一方面也连接着所述两个型材32,33。
在此,部段36也具有一个加固板条44。该板条和部段36大约形成一个直角,并且因此远离空腔34。
滑杆3也由两个型材45,46组成,这两个型材包围一个空腔47。在此,这两个型材45,46分别具有一个加固板条48,49,其中这两个型材45,46在加固板条48,49上平面地彼此紧贴。加固板条48相对于下型材46的一个部段50大约成直角地弯曲。螺母51粘贴在型材46的内侧。
型材45具有两个弯曲的部段52,53。弯曲的部段提高了型材在纵向方向的刚性。型材46也具有一个弯曲的部段54,其中弯曲的部段53,54彼此紧贴。在那里两个型材45,46可以彼此粘贴。
在弯曲部段53,54上形成的连接表面的另一端,所述两个型材45,46形成夹紧臂55,56。滑板8用它的支架被夹紧在该夹紧臂之间。当然滑板8还可用一个螺钉进行加固。
图5和6表示具有其它个别构件的针座4。首先该针座具有两个型材57,58。这两个型材在它们的有拐角的加固板条59,60处彼此连接。一个螺母61粘贴在型材57的内侧。该螺母通过孔62是可接触的,这样,针座4就可固定在一个未详细示出的支架上。
在型材58的外侧上设置了另一型材63,该型材在图5b中放大表示。型材63形成一个纵向槽64,每根针9的一个凸起65嵌入到这个纵向槽中,为的是通过滑板沿运动方向固定针9。
从图5b中可以看到所有三个型材57,58,63都是由三层构成。这些层用“-1”,“-2”,和“-3”表示。每层由一个预浸胶体、也就是半成品构成,其中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嵌入塑料基质中。在这种情况中,这些预浸胶体设计为UD-预浸胶体(单向预浸胶体),也就是说,那些纤维都对准一个方向。在制造时多个预浸胶体、在该情况中是三个重叠地设置,然后在一个压膜中以类似如图2所示地彼此挤压在一起。其中其纤维具有不同取向的预浸胶体重叠设置。各外层58-1和58-3以及63-1和63-3是如此对准的,即它们的纤维与图案平面平行,也就是(在预浸胶体未变形的状态时)与织针9的方向平行。预浸胶体58-2和预浸胶体63-2与此相反地如此对准,即它们的纤维位于纵向方向。
类似地也适合于层57-1至57-3的预浸胶体。
当在一个相应的压型机中成形型材58,63时如同在图6b中所看到的,这些型材形成一个波形66。在此波形中层63-3的纤维在一个平面内与织针9平行。在型材63成形之后不仅铣削出纵向槽64,其中这个纵向槽64仅穿过上方的两层63-1,63-2,而且也制造出槽67,以后在此槽中可以设置织针9。然后余下的板条68是通过外层63-3的纤维形成的。这些纤维来自“底层”,并且又潜入“底层”,这样,波形66的外层实际上是通过一个连贯的纤维结构形成的,其中将纤维的端部锚定,也就是说不自由了。这对波形66的稳定性有很大贡献。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板条68。它的纤维至少在一侧支承在底层中。
织针9借助一个支撑69支承在槽67中。该支撑69借助一个紧固件70固定在针座4上,其中紧固件70通过一个螺栓71固定在针座4上。该螺栓拧入到一个螺纹件72中。该螺纹件穿过所述两个型材58,63。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型材57,58,63是彼此粘接的。
在制造型材10,11,32,33,45,46,57,58,63时将UD-预浸胶体分别置入到一个专门设计的压模之中,然后对该压模施加压力,必要时也提高温度。其中可以如此高地选择压力,即塑料基质的一部分塑料从压模中挤出。通过这一措施得到这样的型材,其中纤维成分比预浸胶体的纤维成分要高。这样,在以后由这些型材所制成的梳栉的强度提高了。然而不允许从型材中去掉太多的塑料。还可以通过下述措施简化塑料的挤出,即将这些预浸胶体包裹在一种纺织品材料中,然后通过该材料将塑料向外排出。
在经过压制之后,各单独的型材还可进行加工。例如可按照准确的长度将它们锯断或者切断。也可将与纵向方向平行的凸出部分切割掉或者裁掉。优选地将如此地成形梳栉的型材:使它们仅在一次互相对准中就能彼此紧贴地设置,正如例如借助通过弯曲部位53,54和加固板条48,49所形成的滑板3所表示的那样。

Claims (18)

1. 一个针织机的梳栉(1a,1b,1c,1d,2,3,4),该梳栉具有一个带有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的壳体,该壳体用壁包围一个空腔(12,34),该空腔沿纵向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至少两个开口的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组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是作为挤压件形成的。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具有至少一个连接表面(22,29),在该表面中所述型材平面地彼此紧贴。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彼此粘贴。
5.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在空腔(12,34)中设置一个固定辅助元件(20,40,51,61)。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辅助元件(20,40,51,61)设置在一个其中两个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彼此重叠的部位中。
7.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固定辅助元件(20,40,51,61)是贴入的。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型材(58,63)在它的外侧具有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槽(67),在该槽之间设置波形的板条(68)。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一个共同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槽(64)与槽(67)连接,所述纵向槽设置在一个附加型材(63)中,该附加型材设置在一个型材(58)的一侧上,所述的一侧布置在所述空腔之外。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由一种预浸胶体(57-1,57-2,57-3;58-1,58-2,58-3;63-1,63-2,63-3)构成。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体(57-1,57-2,57-3;58-1,58-2,58-3;63-1,63-2,63-3)作为UD-预浸胶体形成。
12.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由至少两个彼此重叠的预浸胶体(57-1,57-2,57-3;58-1,58-2,58-3;63-1,63-2,63-3)构成,它们的纤维方向围成一个预定的角度。
13.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预浸胶体(57-2,58-2,63-2)具有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并且至少一个预浸胶体(57-1,57-3;58-1,58-3;63-1,63-3)具有一个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型材(63)的一个外表面上设置一个具有横向于纵向方向延伸的纤维方向的预浸胶体(63-1)。
15.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比预浸胶体更高的纤维成分。
16.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型材(10’,11’;32,33;45,46;57,58,63)具有一个拱形部段。
17.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型材(10,11;10’,11’;32,33;45,46;57,58,63)具有一个弯折的、且远离空腔的加固板条(28,44,48,49)。
18.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梳栉,其特征在于,这些型材(45,46)具有一种形状(53,54),以这种形状所述型材可只以一种唯一的对准方向彼此紧贴。
CNB2005100739334A 2004-05-27 2005-05-27 梳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04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012519.7 2004-05-27
EP04012519A EP1600543B1 (de) 2004-05-27 2004-05-27 Wirkwerkzeug-Bar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218A CN1702218A (zh) 2005-11-30
CN100410437C true CN100410437C (zh) 2008-08-13

Family

ID=3492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93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0437C (zh) 2004-05-27 2005-05-27 梳栉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10924A1 (zh)
EP (1) EP1600543B1 (zh)
JP (1) JP2005336700A (zh)
KR (1) KR100685457B1 (zh)
CN (1) CN100410437C (zh)
DE (1) DE502004006772D1 (zh)
ES (1) ES2303001T3 (zh)
TW (1) TWI2949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277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70194A1 (de) * 2005-09-28 2007-04-04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werkzeug-Barre einer Wirkmaschine
DE102006005703A1 (de) * 2006-02-08 2007-08-16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unststoff-Wirkwerkzeugbarre und Kunststoff-Wirkwerkzeugbarre
DE102006014147B4 (de) * 2006-03-28 2008-01-24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unststoff-Wirkwerkzeugbarre und Kunststoff-Wirkwerkzeugbarre
DE102006039375B4 (de) * 2006-08-22 2011-06-16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werkzeug-Barr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DE102007038589B4 (de) 2007-08-16 2014-02-20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EP2623652A1 (de) * 2012-01-31 2013-08-07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werkzeugbarre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Wirkwerkzeugbarre
CN103266411A (zh) * 2013-05-28 2013-08-28 马骏 一种嵌入型可拆卸活动主针针夹及针块
ITBS20130086A1 (it) * 2013-06-21 2014-12-22 Santoni & C Spa Dispositivo per alimentare filo agli aghi di una macchina tessile
EP2942429B1 (de) * 2014-05-07 2016-12-07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nadel und nadelbarre
EP3216903B1 (de) * 2016-03-11 2019-05-08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EP3249087A1 (de) * 2016-05-27 2017-11-29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EP3581691B1 (de) * 2019-06-13 2023-03-08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Wirkwerkzeug und kettenwirkmaschine
EP3757267B1 (de) * 2020-11-06 2022-09-07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Wirkwerkzeugbarre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5135A (ja) * 1988-12-27 1990-07-06 Nissan Motor Co Ltd 繊維強化樹脂部材の製造方法
US4995246A (en) * 1988-12-01 1991-02-26 Karl Mayer Tes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at least one bar
DE4111108A1 (de) * 1991-04-05 1992-10-08 Erbsloeh Julius & August Als geschlossenes hohlprofil aus verstaerktem kunststoff ausgebildeter traeger
CN1339625A (zh) * 2000-08-23 2002-03-13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带多个提花梳栉的经编机
DE20314470U1 (de) * 2003-09-18 2003-11-20 Mayer Malimo Textilmaschf Barre aus faserverstärktem Kunststoff-Hohlprof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48293A (en) * 1930-01-16 1932-03-08 Wildman Mfg Co Needle bar for full fashioned knitting machines
JPS4980354A (zh) * 1972-11-18 1974-08-02
JPS63112744A (ja) * 1986-10-24 1988-05-17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用綜絖枠の外枠ステ−
NZ223675A (en) * 1987-07-09 1991-07-26 John Harry Hall Method of knitting a fabric including laying a drawthread into the fabric
DE4237084C2 (de) * 1992-11-03 1995-04-13 Mayer Textilmaschf Wirknadelanordnung und zugehörige Wirknadel
DE19855711C2 (de) * 1998-12-03 2003-08-28 Mayer Textilmaschf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von Wirkelementen an der 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5246A (en) * 1988-12-01 1991-02-26 Karl Mayer Tes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at least one bar
JPH02175135A (ja) * 1988-12-27 1990-07-06 Nissan Motor Co Ltd 繊維強化樹脂部材の製造方法
DE4111108A1 (de) * 1991-04-05 1992-10-08 Erbsloeh Julius & August Als geschlossenes hohlprofil aus verstaerktem kunststoff ausgebildeter traeger
CN1339625A (zh) * 2000-08-23 2002-03-13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带多个提花梳栉的经编机
DE20314470U1 (de) * 2003-09-18 2003-11-20 Mayer Malimo Textilmaschf Barre aus faserverstärktem Kunststoff-Hohlprofi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277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CN102400277B (zh) * 2010-09-08 2014-05-2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针床垫-修理组件和成圈工具针床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00543A1 (de) 2005-11-30
CN1702218A (zh) 2005-11-30
TWI294930B (en) 2008-03-21
TW200606294A (en) 2006-02-16
ES2303001T3 (es) 2008-08-01
KR20060048118A (ko) 2006-05-18
JP2005336700A (ja) 2005-12-08
DE502004006772D1 (de) 2008-05-21
EP1600543B1 (de) 2008-04-09
KR100685457B1 (ko) 2007-02-26
US20060010924A1 (en) 200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0437C (zh) 梳栉
DK2731772T3 (en) PROCEDURE FOR MANUFACTURING A WING TO A WINDMILL
ES2953533T3 (es) Estructura de rejilla compuesta
ES2391703T3 (es) Panel compuesto de núcleo perforado,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fabricar dicho panel
CN100509385C (zh) 用于复合叠层板z方向加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70185A (zh) 包括带有平滑尾段的集成加筋件的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90813A (zh) 空心圆管四面体型全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制备方法
JP6685616B2 (ja) 炭素繊維複合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454474A2 (de) Rotorblatt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verfahren zum fertigen eines rotorblattes sowie gurtpaar für ein rotorblatt
CN101084335A (zh) 附合编织物
CN101015954B (zh) 制造塑料成圈机件梳栉的方法以及塑料成圈机件梳栉
CN104441626A (zh) 用于制造增强的纤维复合构件的方法和纤维复合构件
JPH02293441A (ja) シャットルレス織機用グリッパロ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70097359A (ko) 플라스틱 편물도구 바의 제조방법 및 플라스틱 편물도구 바
EP2071929B1 (en) Heddle frame with reinforcing profile for a weaving machine
CN107570626A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桨叶包铁成形的工艺方法
EP1047541B1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reinforced plastic drain covers, and reinforced plastic drain covers obtained using this process
DK2800657T3 (en) Original form structure
CN217099747U (zh) 儿童汽车座椅
WO2008048946A2 (en) High heel system for footwear
CN112538680B (zh) 中空盒状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中空盒的制备方法
EP0801162A1 (en) Process for personalising the hardness, resistance and durability of supporting or seating structures, a supporting or seating structure obtained and a machine for obtaining the same
US20070298200A1 (en) Hollow moulded par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ollow moulded part
CN103895133B (zh) 无托板液压式轮胎硫化机
CN216262782U (zh) 一种锚板生产用校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