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8333C -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8333C
CN100408333C CNB2004800022715A CN200480002271A CN100408333C CN 100408333 C CN100408333 C CN 100408333C CN B2004800022715 A CNB2004800022715 A CN B2004800022715A CN 200480002271 A CN200480002271 A CN 200480002271A CN 100408333 C CN100408333 C CN 1004083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drop
paper
transporting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22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8714A (zh
Inventor
高桥贵笵
冈本健司
桑原宗市
矢仓雄次
堀井伸一
羽马嘉明
竹田裕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38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8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3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3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喷嘴喷出墨水以在记录纸P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其包括进/出纸装置(72),喷嘴(52a),喷墨头(45),喷墨控制器(123),温度传感器(74),速度区分单元(73),存储器(128),和控制器(129)。进/出纸装置(72)输送其上将要黏附墨水的纸P,喷嘴(52a)以液滴的形式喷出墨水,喷墨头(45)由喷嘴朝已经被输送至与喷液头相对的位置的纸P喷出墨水,喷墨控制器(123)控制喷墨头(45)在预设时间由喷嘴喷出墨水,温度传感器(74)在喷嘴喷出墨水时检测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速度区分单元(73)判断纸P的输送速度是否已经改变,存储器(128)储存有喷墨控制数据用于控制对应纸P类型的喷射时间,控制器(129)在打印过程中纸P输送速度增加时,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和预存在存储器中的该纸P类型的喷墨控制数据的基础上,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前延迟黑色以外其它颜色墨水的喷射时间,从而将黑色以外其它颜色的墨水投射到黑色墨水要投射到的位置。

Description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其中,液体在加压元件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以液滴的形式从喷嘴喷射到记录纸上。
本发明要求日本专利第2003-376116和第2003-376117号的优先权,该两项专利均于2003年11月5日申请,其全部内容都以参考的方式包括进本发明。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被看作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液体喷射设备。在喷墨打印机中,墨水从喷液头上的小孔喷射到记录纸上,以在该纸上形成图形和/或字符。喷墨打印机具有使用成本低,结构紧凑,轻松打印彩色图像等优点。在喷墨打印机中,墨盒向喷液头里的墨水池(ink well)等供应有色墨水。墨盒按墨水颜色提供,例如黄色,洋红色,青色或黑色等。
在该型号打印机中,供应到墨水池等的墨水由墨水池中加压元件等施压,以从喷液头上形成的小孔,即所谓的喷嘴中喷射。
更具体地,墨水池中的墨水被墨水池中的电阻加热器加热,在电阻加热器上的墨水中形成气泡,墨水在墨水池中气泡压力作用下由喷嘴喷出,投射到记录纸等上面,以在纸上形成图形和/或字符。
喷墨打印机包括串行打印机和行式打印机。在串行打印机中,随着其上装有墨盒的喷液头横向跨过记录纸,即,沿着与纸移动方向近乎垂直的方向,移动,预定颜色的墨水被投射到纸上。在行式打印机中,墨水从喷液头上的喷嘴成行喷出,喷墨范围的宽度与记录纸的宽度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喷嘴按横向跨过纸张排列。
在串行打印机中,当喷液头沿着与记录纸移动方向近乎垂直的方向移动时,记录纸保持不动,喷液头在移动时喷出墨水以投射到纸上,这些操作重复以在纸上形成字符和/或图形。另一方面,在行式打印机中,喷液头被固定不动或被固定使其可稍微移动以避免产生不均匀的压痕,喷液头成行喷出墨水以投射到不断移动的纸上并在其上形成字符和/或图形。
如上所述,行式打印机与串行打印机不同,其喷液头并不移动。因此,其打印速度高于串行打印机。而且,由于行式打印机中喷液头不移动,各墨盒可以设计得更大以装下更多的墨水。由于喷液头不移动,行式打印机设计简单,喷液头可由各墨盒整体提供。
为了使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进行优质打印,打印时喷嘴与记录纸间距离保持不变很重要。由于这个原因,如1996年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90858所公开,已经建议在喷液头安装喷嘴的位置,沿着与喷液头的喷嘴相对的纸平面的方向提供适当的负荷,以防止纸张松弛,从而保持该型号打印机中喷嘴与纸张距离不变。
以上内容将结合图1作更具体的说明。如图所示,打印机通常用参考号201表示,在与喷液头202的喷嘴202a相对的记录纸P上打印。为进行该打印,进纸辊203沿图1中箭头X方向运送纸P至打印位置,接着,出纸辊204将完成打印的纸P输送出打印机201。打印过程中,通过进纸辊203绕着滚动轴以一定转速转动,而出纸辊204绕着滚动轴以更高转速转动,纸P在输送方向上保持绷紧状态。
在打印机201,当沿图2中沿箭头X方向输送的记录纸P的尾端脱离进纸辊203的挟点(即进纸辊203挟住纸P的点)时,转速低于出纸辊204的进纸辊203而在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的负载力,即沿图2中箭头Y方向施加到纸P的负载力,将不再作用于纸P。因此,由于进纸辊203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到纸P的负载力在纸P的尾端脱离进纸辊203的挟点时不再作用于纸P,纸P将只由转速高于进纸辊203的出纸辊204运载,因此,其在打印过程中的输送速度更快。
而且,由于温度,湿度等因素,在打印中记录纸P在其平面方向有伸缩,以致输送速度受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另外,由于辊203和204对纸P的挟钳因纸P的类型而异,故纸的输送速度还取决于纸的类型。
因此,在打印机201中,当记录纸P的尾端脱离进纸辊203的挟点时,受打印温度和湿度以及纸P类型的影响,纸P在打印过程中的输送速度会增加,因此,由于纸输送速度的增加墨水会投射到在输送方向上发生移位的位置,即,发生所谓的“色彩重合失调”(colormis-registration),导致所打印的字符或图形清晰度降低。同样在打印机201,由于辊203和204对纸P的挟钳因纸P的类型而异,纸P的移动速度取决于纸P的类型。
更具体地,在打印机201,温度和湿度增高会拉长驱动辊203和204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所牵引的牵引带,因此,牵引带上的节距(pitch)会增加。这样,牵引带张力减弱,辊203和204(上面绕有牵引带)的滑轮上每个齿的传动导孔距离(feed pitch per tooth ofpulleys)减小,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降低,因此色彩重合失调会变小。更具体地,这里可以假设打印过程中在正常温度下以较高速度输送纸P会导致墨水从安装在纸P移动方向上游位置的喷嘴中投射的位置移位到墨水从安装在下游位置的喷嘴中投射的位置,从而造成色彩重合失调,如300μm的色彩重合失调。按该假设,温度和湿度升高时,纸P将会以较低速度输送,因此色彩重合失调将会降低至,如,250μm,小于正常温度下的值。
另一方面,较低的温度和湿度将使牵引带收缩,节距因此变小。这样,牵引带张力增强,辊203和204(上面绕有牵引带)的滑轮上每个齿的传动导孔距离增大,记录纸P以较高的速度输送,因此色彩重合失调会变大。更具体地,这里也可以假设打印过程中在正常温度下以较高速度输送纸P会导致,如,300μm的色彩重合失调。按该假设,温度和湿度降低时,纸P将会以较高速度输送,因此色彩重合失调将会提高至,如,350μm,大于正常温度下的值。
同样在打印机201中,被辊203和204挟得很牢的类型的纸P在打印过程中会以较高速度输送,导致大的色彩重合失调。而另一方面,辊203和204挟得不牢的类型的纸P在打印过程中会以较低速度输送,导致小的色彩重合失调。
为了解决色彩重合失调这个问题,如1993年的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186086所公开,已经建议以分别由软胶辊(soft roller)和硬胶辊(hard roller)形成辊203和204以输送记录纸P,目的是减弱纸P脱离挟点时造成的振动。
但是,使用软胶辊减弱记录纸P脱离挟点时的振动还没有解决色彩重合失调这个问题。
同样,如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186086(1993)和第2002-225370所公开,已经建议除了用于打印的喷嘴以外,还准备一个通常不使用的喷嘴并从该不使用的喷嘴喷出墨水以修正色彩重合失调。在这些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中建议的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串行喷液设备中,但不适用于任何行式喷液头(line-head)喷液设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改进的新颖喷液装备和方法以克服相关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喷液设备和方法,其能够完成喷液而不会因为色彩重合失调导致影像质量下降。
上述目标可通过提供喷液设备完成,根据本发明,该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以按预定方向输送其上要投射液体的物件;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被输送到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之上;
喷液控制装置,以控制喷液装置使液体在预设时间从喷嘴喷出;
环境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识别装置,以判断物件输送速度变化与否;和
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用于控制为各个类型的物件喷液时间的喷液控制数据,
如果输送速度识别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发生变化,喷液控制装置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控制喷液装置,以不同于速度改变前的时间从喷嘴喷出液滴。
上述目标还可通过提供在喷液设备中使用的喷液装置来完成,根据本发明,该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以按预定方向输送其上要投射液体的物件;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被输送到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之上;
喷液控制装置,以控制喷液装置使液体在预设时间从喷嘴喷出;
环境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识别装置,以判断物件输送速度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和
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用于控制为各个类型的物件喷液时间的喷液控制数据,
其中,输送速度识别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变化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液滴以不同于的输送速度变化前的时间从喷嘴喷出。
根据本发明,输送速度识别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变化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液滴以不同于的输送速度变化前的时间从喷嘴喷出,其中,液滴被阻止投射到物件上移位的位置上,该移位由于物件输送速度变化以及对应物件类型和周围环境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发生。
同样根据本发明,物件输送速度发生变化时,喷液时间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做出调整,因此有可能阻止液滴投射到物件上由于温度和湿度所引起的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发生移位的位置上。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完成高质量打印,液滴不会投射到任何错误位置,即,没有任何色彩重合失调。
再依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在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物件进行喷液时间控制,因此有可能对应物件类型阻止液滴投射到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发生移位的位置上,从而在不同类型的物件上进行高质量的打印而没有色彩重合失调。
同样,以上目标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喷液设备来完成,根据本发明,该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以按预定方向输送其上要投射液体的物件;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被输送到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之上;
喷液控制装置,以控制喷液装置使液体在预设时间从喷嘴喷出;
环境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识别装置,以判断物件输送速度是否已经发生变化;
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该移位在以预设图案投射液滴到正在被输送的物件上时由于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产生;
数据生成装置,在物件上以预设图案投射液滴时,为每种类型的物件生成喷液控制数据,以控制喷液时间从而纠正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和
存储装置,以存储数据生成装置为各物件类型所生成的喷液控制数据,
输送速度识别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变化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各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喷液控制装置控制喷液装置,以不同于速度改变前的时间从喷嘴喷出液滴。
以上目标还可通过为喷液设备提供喷液装置来完成,根据本发明,该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以按预定方向输送其上要投射液体的物件;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被输送到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之上;
喷液控制装置,以控制喷液装置使液体在预设时间从喷嘴喷出;
环境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识别装置,以判断物件输送速度变化与否;
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以检测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该移位在以预设图案投射液滴到正在被输送的物件上时由于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产生;
数据生成装置,在物件上以预设图案投射液滴时,为每种类型的物件生成喷液控制数据,以控制喷液时间从而纠正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和
存储装置,以存储数据生成装置为各物件类型所生成的喷液控制数据,
其中,输送速度识别装置判断物件输送速度有变化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各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喷液控制装置控制喷液装置,以不同于速度改变前的时间从喷嘴喷出液滴。
根据本发明,输送速度识别装置判断物件输送速度有变化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由数据生成装置根据液滴投射位置移位的结果为各物件类型生成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液滴以不同于的输送速度变化前的时间喷出,该液滴投射位置移位在输送速度发生变化并被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时发生,从而阻止液滴投射到物件上由于物件类型和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发生移位的位置上。
同样根据本发明,物件输送速度发生变化时,喷液时间在环境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做出调整,以阻止液滴投射到物件上错误的位置。所以有可能阻止液滴投射到物件上由于温度和湿度所引起的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发生移位的位置上。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完成高质量打印,液滴不会投射到任何错误位置,即,没有任何色彩重合失调。
再依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在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物件进行喷液时间控制,因此有可能为各物件类型阻止液滴投射到在输送方向上错误的位置,从而在不同类型的物件上进行高质量的打印而没有任何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即液滴的色彩重合失调。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打印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2也是图1所示传统打印机的侧视图,其示出记录纸在打印过程中移动速度的变化。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打印机中的打印头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打印机的截面图,其示出装入墨盒中的墨水容器。
图6是打印头墨盒的截面图。
图7是截面图,示出打印头墨盒的重要部分。
图8是打印头墨盒中喷墨头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是喷墨头的截面图,其中,图9A示出气泡正在电阻加热器上形成,图9B示出从喷嘴喷出的墨水。
图10是液体喷射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11也是侧面示意图,说明液体喷射器工作原理。
图12说明使记录纸在液体喷射器的进纸/送纸装置中绷紧的辊。
图13是液体喷射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图14A至14C说明用于纠正液体喷射器中因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增加而导致的色彩重合失调的喷墨控制数据,其中,图14A示出墨水被喷射到正被输送的记录纸上,图14B说明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增加时所导致的色彩重合失调,图14C说明纠正该色彩重合失调的方法。
图15示出彩色墨水投射位置间的重合失调,该重合失调在纸输送速度增加时产生。
图16示出打印机内打印准备的操作流程。
图17示出打印机打印的操作流程。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侧视图。
图19是说明图18所示打印机打印操作的侧视图。
图20说明图18所示打印机中使记录纸在进纸/送纸装置中绷紧的辊。
图21示出测试图案示例,以用于图18所示打印机的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检测墨水投射位置。
图22是图18所示打印机中控制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23A至23C说明喷墨控制数据,其用于纠正液体喷射器中记录纸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增加时所导致的色彩重合失调,其中,图23A示出墨水被喷射到正被输送的记录纸上,图23B说明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增加时所导致的色彩重合失调,图23C说明纠正该色彩重合失调的方法。
图24示出彩色墨水投射位置间的移位,该移位在纸输送速度增加时产生。
图25示出打印机内打印准备的操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就根据本发明的各喷液设备和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并参考附图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考图3,该图以结构图形式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通常用参考数字1来标记。打印机1用于在被按照预设方向输送的记录纸P上喷射墨水等以形成图形和字符。打印机被称作行式打印机,其中,喷嘴在横向跨过纸P方向相互平行地排列,横向跨过纸,也就是沿图3中箭头W方向的直线。
图3所示打印机1以液滴形式喷出并投射墨水到作为以预定方向输送的物件的记录纸P上,根据信息处理器如个人电脑等提供的字符数据和图形数据,记录墨点在纸P上形成的图形和字符。
打印机1包括喷出墨水4的喷墨打印头墨盒(下文称作“打印头墨盒(head cartridge)”)2,里面安装打印头墨盒2的打印机主体3。在打印机1中,打印机主体3的设计便于打印头墨盒2的置换。打印头墨盒2是耗材,易于在打印机主体3中进行可拆除的安装。
首先说明可拆除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中的打印头墨盒2。打印头墨盒2被称作行式打印机头墨盒,其带有多个墨水喷嘴52a,通常沿按图3中箭头W方向横向跨越记录纸P大致按直线排列。
打印头墨盒2包括墨盒体12,其接收如图3和图4所示装有墨水i的墨水容器11。在墨盒体12中可拆除地安装有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其分别装有黄色墨水,青色墨水,洋红色墨水和黑色墨水,以进行彩色打印。
四个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都是用合成树脂等模制而成的长方体容器,装有这些颜色的墨水i。这四个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内壁,与墨水i接触,其粗糙程度低于外表面,以利于在清洗内壁时去除灰尘等微细异物。这四个长方体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被拉长到墨盒体12长边的长度,以盛装更多的墨水。这四个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沿着墨盒体12的短边相互平行地排列。应当注意,以下说明是在假设该四个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沿着记录纸输送方向依次安装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该四个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中,墨水容器11k盛装的黑色墨水消耗量最大,被设计成比其他三个墨水容器11y,11m和11c具有更大的容量和厚度。应当注意,在下文任何合适的地方这些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被统称为墨水容器11。
如图4和图5所示,装有墨水i的墨水容器11包括墨水槽21以盛装墨水i,液体进料器22以由墨水槽21进料至墨盒体12,外部连接孔23以与外部的墨水槽21连接,和进气管24以通过连接孔23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墨水槽21。
墨水槽21有装盛墨水i的空间,对应墨水容器11的轮廓定形以装下尽可能多的墨水i。
另外,墨水槽21底部被设计成在位于接近中心位置的墨水进料器22处最低,使其中的墨水i聚集到一起进入墨水进料器22。
墨水进料器22是一个喷嘴,由与墨水槽21连接的墨水容器11供应墨水i至墨盒体12,并由墨水槽21底部中央朝下投射。墨水进料器22在其末端方向内部直径增加,以便其可平稳地安装到墨盒体12的连接部35上,该连接部35在下文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外部连接孔23形成于墨水槽21的顶部中央处。该外部连接孔23由透气密封件(未示出)封闭。这样,墨水容器11在外部空气经由外部连接孔23进入时能阻止墨水由外部连接孔23渗透至外部,并阻止灰尘等进入墨水槽21。
进气管24由外部连接孔23向下延伸至墨水容器11内。这样,在墨水容器11内,在墨水i由墨水进料器22进料至墨盒体12时,对应墨水槽21中墨水减少量的空气由外部连接孔23经由进气管24进入墨水槽21。
另外,在进气管24中间有墨水池25,用于暂时容留墨水i以阻止已经由墨水槽21反向流出的墨水i突然从外部连接孔23流出。墨水池25由带有菱形截面的空隙限定,其长对角线从前面看与墨水槽21的长边平行。墨水池25的顶角通过进气管24与外部连接孔23连接,其底角通过进气管24与墨水槽21连接。这样,在墨水容器11中,已经由墨水槽21通过进气管24反向流出的墨水i可以储存在墨水池25,以避免通过外部连接孔23渗漏到外部,并可回流至墨水槽21。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墨水容器11包括结合梯级(engagementstep)26和锁定凸出(locking projection)27,两者一起作用固定墨水容器11至墨盒体12的容器接收槽31,该容器接收槽31在下文详细说明。
结合梯级26在墨水容器11一个纵向末端形成。其包括水平部分26a和倾斜部分26b,水平部分26a从该末端侧面延伸,与墨水容器11的上表面平行并比其低一级,倾斜部分26b从该水平部分26a朝向墨水容器11的上表面倾斜延伸。
锁定凸出27从墨水容器11另一个纵向末端的侧面凸起而形成。其包括与墨水容器11的上表面平行延伸的水平部分27a和在水平部分27a下方朝该侧面倾斜延伸的倾斜部分27b。
另一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墨盒体12的容器接收槽31接收各装有上述彩色墨水的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
容器接收槽31是在墨盒体12中形成的一个凹面,其横向跨越记录纸P并大致形成立方形,有足够的深度以从墨盒体12顶部接收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容器接收槽31由分隔墙31a在其底部分隔开,以分别给沿着墨盒体12短边并排排列的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分配具体空间。
由于装黑色墨水的墨水容器11k厚度超过其他墨水容器11y,11m和11c,为墨水容器11k限定安装空间的分隔墙31a间的间隔,其预设宽度比为容器接收槽31里其他各墨水容器11y,11m和11c限定安装空间的分隔墙31a间的间隔宽。
容器接收槽31有固定器32,销杆(latch lever)33和钢板弹簧34,三者彼此协作,将墨水容器11牢固地保持在墨水底座(ink mount)31。
图5清楚地说明,固定器32从容器接收槽31一个纵向末端纵向垂悬预设宽度并保持结合梯级26在墨水容器11上形成的水平部分26a。
销杆33是弹性活动件,在容器接收槽31另一个纵向末端由底端向上凸出。其自由端在朝向和离开容器接收槽31侧面的方向上弹性可动。销杆33自由端部分上形成锁孔33a,墨水容器11的锁定凸出27与之咬合。在被分隔墙31a所分隔开的容器接收槽31里,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销杆33沿墨盒体12的短边并排安装。
钢板弹簧34位于容器接收槽31的底部,向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的墨水容器11施加向上压力。钢板弹簧34沿容器接收槽31的纵向安装。每个钢板弹簧34的一端都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底部,其中间部分向上弯曲。在被分隔墙31a所分隔开的容器接收槽31的底部,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钢板弹簧34沿墨盒体12的短边并排安装。
为了将墨水容器11安装到容器接收槽31里,其带有结合梯级26的一端首先倾斜插入容器接收槽31,然后将结合梯级26的水平部分26a放到容器接收槽31的固定器32下面,这样,带有锁定凸出27的另一端被插入容器接收槽31,同时以图5箭头A方向转动。这时,墨水容器11的锁定凸出27在其倾斜部分27b处与销杆33邻接,以便朝着容器接收槽31的侧面弹性移动该销杆33。
一旦接收墨水容器11进入容器接收槽31,如图6所示,锁定凸出27与销杆33的锁定孔33a咬合。这时,销杆33在其自由端挤压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的墨水容器11的侧面,而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底部的钢板弹簧34向上挤压墨水容器11的底部,这样,结合梯级26的水平部分26a就与容器接收槽31的固定器32咬合,而锁定凸出27的倾斜部分27b与销杆33的锁定孔33a咬合。这样,墨水容器11可以稳妥地固定在墨盒体12的容器接收槽31里。
另一方面,为了将墨水容器11从容器接收槽31中取下,销杆33的自由端从墨水容器11的侧面弹性移开。这样,锁定凸出27的水平部分27a就与销杆33的锁定孔33a脱离。这时,钢板弹簧34按图3所示,沿图5中箭头A方向向上挤压墨水容器11的底部,墨水容器11就能从容器接收槽31中取出。
如图6和图7所示,接收墨水容器11的墨盒体12包括上述连接部35,其与墨水容器11的墨水进料器22连接;墨水分配器36,从与连接部35连接的墨水容器11配送墨水i;和喷液头37,喷射墨水分配器36所供应或配送的墨水i。
连接部35是位于容器接收槽31底部中央的喷嘴。连接部35自由端内配合至上述墨水进料器22,使连接部35与墨水容器11的墨水进料器22连接。墨水容器11的墨水进料器22连接到连接部35时,位于连接部35自由端的开/合销(未示出)打开墨水进料器22。另外,连接部35上还装有密封件38,如O型圈,以防止墨水i从连接部35和墨水进料器22之间渗漏。
注意,连接部35的自由端也可以被设计以充当开/合销。更具体地说,连接部35的自由端可以被设计能装进墨水进料器22中以开启后者。另外,连接部35的自由端可呈锥形,在朝末端方向其直径减小,以便平稳安装进墨水进料器22。
在被分隔墙31a分隔开的容器接收槽31的底部中央,连接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连接部35沿着墨盒体12的短边并排排列。
墨水分配器36是带阀门机构,在墨水i由喷液头37的喷嘴52a(下文详述)喷出而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其阀门(未示出)打开。这样,墨水i由墨水容器11的墨水槽21供应至喷液头37。墨水i由墨水容器11的墨水槽21供应至喷液头37并且喷液头37中的压力回复至正常水平时,阀门关闭,停止由墨水容器11的墨水槽21至喷液头37的墨水i供应。
每次墨水i由喷液头37的喷嘴52a(下文详述)喷出时,墨水分配器36都重复配送墨水i。另一方面,在墨水容器11中,每次墨水i由上述墨水分配器36配送时,墨水槽21中的墨水i都供应到墨水分配器36,这时,墨水槽21中的墨水i的量减少,因此,对应墨水i的减少量的空气从外部连接孔23经由导气管24引进墨水槽21。这样,墨水i可适当地供应至墨水分配器36,而墨水槽21中的压力保持平衡。
注意,各墨水分配器36在连接部35下方,分别连接各彩色墨水容器。
喷液头37包括墨水喷射面41,墨水端口42,墨水通道43,和喷液头罩44。墨水喷射面41上形成有喷嘴52a以液滴形式喷射墨水i,在下文作详细说明;墨水端口42在墨水喷射面41上方,由墨水分配器36供应墨水i;墨水通道43引导墨水端口42供应的墨水i至各喷嘴;喷液头罩44保护墨水喷射面41。
墨水喷射面41上有多个喷嘴52a,横向跨越记录纸P并大致成直线并排排列。墨水端口42位于墨水通道43的顶部中央处,与墨水分配器36连接。墨水通道43横向跨过纸P,接近成直线,为各喷嘴52a供应墨水i。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喷液头罩44是用来保护墨水喷射面41的盖子。打印时,喷液头罩44从墨水喷射面41上移开。喷液头罩44包括一对啮合凸起44a和清洁辊44b。啮合凸起44a沿图4中箭头W方向在喷液头罩44相对的两端形成,沿着开/合方向延伸;清洁辊44b位于喷液头罩44纵向位置,从墨水喷射面41上清除多余的墨水i。喷液头罩44在其啮合凸起44a处与接近垂直于图4箭头W的方向形成的一对啮合凹槽41a咬合,因此,喷液头罩44可以在墨水容器11短边方向上沿着这一对啮合凹槽41a,也就是在接近垂直于图4中箭头W的方向上,打开和关闭。喷液头罩44打开或关闭时,清洁辊44b接触墨水喷射面41转动以清除多余的墨水i,从而清洁墨水喷射面41。清洁辊44b由强吸湿材料,如不织布,编织纺织品等,形成。另外,在不打印时,喷液头罩44关闭墨水喷射面41以避免墨水i因在墨平面41的喷嘴52a处曝露而变干。
上述结构的喷液头37还包括多个喷墨头45,与预定数目的喷嘴52a成对。喷墨头45按交错形式排列。更具体地,喷墨头45横向跨越记录纸P交错排列,而墨水通道43位于喷液头45和喷嘴52a之间。
如图8所示,喷墨头45包括用作底座的电路板51,其中有多个喷嘴52a形成的喷嘴板52,位于电路板51和喷嘴板之间为各喷嘴52a限定一个区域的薄层53,为通过墨水通道43供应来的墨水i加压的墨水池54,和电阻加热器55以加热供应至墨水池54的墨水i。
电路板51是一个控制电路,由安装在半导体硅晶片等上面的逻辑IC(集成电路),激励晶体管等形成。其同时形成墨水池54的顶部。
喷嘴板52上面形成有喷嘴52a,其直径在朝向墨水喷射面41的方向上减小,在墨水喷射面41的侧面直径为20μm,并与电路板51相对陈列,而喷嘴薄层53位于其中间并形成墨水池54的侧面。
薄层53是光固化干膜光阻(dry film resist)。其围绕各喷嘴52a形成,但留出与墨水通道43连接的部分。另外,薄层53介入到电路板51和喷嘴板52之间并形成墨水池54的侧面。
墨水池54被上述电路板51,喷嘴板52和薄层53包围,为每个喷嘴53a形成加压区,由墨水通道43供应的墨水i在该区加压。
电阻加热器55陈列于电路板51之上,面朝墨水池54,电连接至电路板51上面的控制电路等。电阻加热器55在控制电路等的控制下生成热以加热墨水池54中的墨水i。
在喷墨头45中,电路板51上面的控制电路选择一个电阻加热器55并向该所选电阻加热器55提供脉冲电流,例如时长约1至3微秒的电流。这样,喷墨头45迅速被电阻加热器55加热。在喷墨头45中,如图9A所示,在朝向电阻加热器55的墨水池54中产生气泡b。在喷墨头45中的墨水池54里,如图9B所示,气泡b会膨胀以向墨水i施压,这样被加压的墨水i以液滴形式从喷嘴52a喷出。在墨水滴以上述方式喷出后,墨水i经由墨水通道43供应至墨水池54。这样,喷墨头45回复到喷出墨水之前的状态。
喷墨头45的形成是通过在电路板51主表面上方形成薄层53来完成的,利用影印法使薄层53的形状对应于墨水池54,然后在这样形成的薄层53上层压以形成喷嘴板52。
另外,上述喷墨头45采用电热换能工艺,在该工艺中墨水i由电阻加热器55加热以喷射。但是,喷墨头45并不限于使用该工艺,也可采用电动机械换能工艺,在该工艺中墨水i以液滴形式由电动机械换能元件,如压电元件等,以电动机械喷出。
注意,喷液头37位于上述各色墨水分配器36的下面。在墨盒体12的底部,连接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喷液头37的各墨水喷射面41沿墨盒体12的短边并排排列,形成连续的墨水喷射面41。
上述结构的打印头墨盒2除了上述部件还包括:检测墨水槽21中墨水i剩余量的墨水余量检测器(未示出)和区别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的墨水容器区别装置(未示出)。
下文将说明和描述其中安装上述结构打印头墨盒2的打印机主体3。
如图3所示,打印机主体3包括外壳61,其由上外壳61a和下外壳61b组成,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打印机主体3。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打印机主体3中上外壳61a相对侧面还有一对轴62,在下外壳61b里的框架(未示出)中转动,以允许上外壳61a的前部可以在外壳61的前部关于下外壳61b打开和关闭。
另外,外壳61在其前部形成进/出纸口63,如图3所示,记录纸P由此出进料和输出。装有记录纸P的纸盒64插入进/出纸口63后,即可送入记录纸P。纸P被送到托板(lid tray)65上,托板65关闭穿过进/出纸口63的纸盒64开口部的前半部分。
在上外壳61a上有喷液头接收器66,其接收上述打印头墨盒2。打印头墨盒2装入该喷液头接收器66后,打印头墨盒2的墨水喷射面41会朝向下外壳61b里的打印位置,这在下文详细说明。应当注意,如图4所示,打印头墨盒2上装有把手67。这样,打印头墨盒2在置换时可以很容易地装入喷液头接收器66和从中拆除。
另外,上外壳61a还装有盖61c,如图3所示,覆盖喷液头接收器66。也就是说,盖61c可从喷液头接收器66处打开并可关闭到喷液头接收器66处。盖61c关闭喷液头接收器66时,其形成邻近上外壳61a的上表面。同时,甚至在喷液头接收器66里装有打印头墨盒2时,盖61c也能关闭。
另外,在在记录纸P输入输出的外壳61a的上表面前部还装有显示板69和各种操作的控制键68,在下文将详细介绍。显示板69显示打印状态等。
另外,在外壳61a的上表面还装有打印头墨盒支承装置70,以支承装在喷液头接收器66中并能从中拆除的打印头墨盒2。更具体地,打印头墨盒支承装置70可通过打印头墨盒2上装在加压元件如弹簧(未示出)上的突起70a与在喷液头接收器66上部边缘形成的锁孔70b咬合,关于上外壳61a定位,支承并固定打印头墨盒2,使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上形成的参考面3a(顶部边缘)与打印头墨盒2的外侧端面2a邻接。这样,墨盒体12的墨水喷射面41可与记录纸P主侧相对并平行,同时保持预设距离。记录纸P由送/出纸装置72输送至打印位置,该装置在下文详细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打印机主体3还包括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送/出纸装置72,纸速区分单元73,和温度传感器74。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在打印头墨盒2装入喷液头接收器66时用于打开和关闭在打印头墨盒2的墨水喷射面41上安装的喷液头罩44;送/出纸装置72沿预设方向将记录纸P送入至喷液头37或由后者弹出;纸速区分单元73判断纸P的输送速度是否改变;温度传感器74在墨水i喷出时检测喷液头37周围的温度。
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操作打印头墨盒2的喷液头罩44,在下文说明。也就是说,为了打印,驱动装置将喷液头罩44从墨水喷射面41上面移开以使喷墨头45曝露于记录纸P。打印完成后,驱动装置移动喷液头罩44覆盖墨水喷射面41,以保护喷墨头45并防止墨水i变干。
如图10和图11所示,送/出纸装置72沿预设方向输送记录纸P,将该纸P送入至打印头墨盒2处,并将由打印头墨盒2完成打印的纸P输出。更具体地,送/出纸装置72包括进纸装置81,输纸装置82和出纸装置83。进纸装置81将纸P送入打印机主体3;输纸装置82输送由进纸装置81所送入的纸P至打印位置;出纸装置83将输纸装置82所输送的纸P送出。
为了将记录纸P由纸盒64送入至输纸装置82,进纸装置81包括进纸辊91(标记91对应与进纸装置81关联的进纸辊)和一对搓纸轮92a和92b。进纸辊91将纸盒64中的记录纸P送入至输纸装置82;搓纸轮92a和92b将进纸辊91送入的纸P一张一张地送到输纸装置82。这些元件由下外壳61b内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同时按图11中箭头B1,B2和B3方向转动。
进纸辊91位于记录纸P上方,在纸盒64的尾端开口处曝露,在其外表面处可与纸P接触,纸P由装在纸盒64里的向上推纸装置(未示出)向上推起。
成对搓纸轮92a和92b位于接近进纸辊91尾部的位置,在彼此之间挟住由进纸辊91送入的记录纸P的同时同向转动。这样,即使进纸辊91出错,如,同时送入两张纸P,搓纸轮92a和92b中的一个(92a)也会运送一张纸P至输纸装置82,而另一个搓纸轮(92b)会将另一张纸P送回至打印机主体3前部的纸盒64,这样,只有一张纸P能被送至打印机主体3的后部。
输纸装置82将记录纸P由进纸辊81输送至出纸装置83。其包括转向辊93使纸P转向,和进纸辊94(标记94对应与输纸装置82关联的进纸辊),其将由转向辊93转向的纸P送到打印位置。
转向辊93位于打印机主体3的后侧,由下外壳61b中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沿图11中箭头C方向转动。另外,在转向辊93的后侧有一组挤压辊95a,95b和95c,将经过转向的记录纸P挤压到转向辊93的外表面,在转向辊93外表面相对处还有弧形第一限定板96限制纸P的运动。
在转向辊93和该对搓纸轮92a和92b之间,在下外壳61b的侧面有第一导向板97,引导记录纸P运动。此外,在转向辊93和进纸辊94之间,在上外壳61a的侧面,有引导纸P的第二引导板98和与第二引导板98相对并限制纸P运动的平面第二限定板99。
进纸辊94在记录纸P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头37的上游位置,即,位于转向辊93的一侧并相对于将要被输送的纸P的下外壳61b处。进纸辊94输送纸P的同时,绕自己的轴转动,并与纸P待打印主表面相对的另一个主表面接触。
在进纸辊94的上外壳61a的一侧有挤压辊100,与进纸辊94相对,将记录纸P挤压至进纸辊94。这样,纸P由挤压辊100挤压而与进纸辊94接触,被进纸辊94外表面适度地挟住,并被适当地输送至墨水喷射面41相对的打印位置。应当注意,挤压辊100在纸P被输送时可以绕自己的轴转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出纸装置83包括出纸辊101,其将已由喷液头37完成打印的记录纸P朝进/出纸口63输送,还包括与出纸辊101相对的正齿轮102。
出纸辊101在记录纸P输送方向位于喷液头37的下游位置,即,位于进/出纸口63的一侧并位于相对于将要被输送的纸P下外壳61b一侧。出纸辊101输送纸P的同时,绕自己的轴转动,并与纸P待打印主表面相对的另一个主表面接触。
正齿轮102与出纸辊101相对,位于上外壳61a一侧,与记录纸P已打印表面点接触以尽可能不转印已经打印的墨水,并由正齿轮102与出纸辊101之间输送纸P至进/出纸口63旁边的托板65上。应当注意,正齿轮102在纸P被输送时可以绕自己的轴转动。
如图12所示,在上述结构的送/出纸装置72中,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通过环带牵引带轮(未示出)等方式,分别连接到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因此,分别由该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驱动。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沿箭头D方向绕各自的轴转动,将已由转向辊93输送的记录纸P朝进/出纸口63输送。
这些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转动。各辊的转速由供应至各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的脉冲电流的频率控制。更具体地,进纸辊94以一个速度转动以输送已经沿图12中箭头E方向被输送的记录纸P,而出纸辊101以更高的速度转动送出已打印纸P。
这样,在送/出纸装置72中,在正被输送至打印位置的纸P上进行打印时,记录纸P在输送方向上能保持绷紧状态,没有任何松弛。该打印位置与喷液头37的墨水喷射面41相对。因此,在送/出纸装置72中,由于送达打印位置的纸P避免变得松弛或弯曲,所以有可能喷在液头37的墨水喷射面41和纸P的主表面之间一直保持恒定距离。应当注意,供应至各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的脉冲电流的频率由控制器129等控制,该控制器129在下文详细说明。
在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之间有压纸卷筒托盘(platenpallet)104,使运送到打印位置的记录纸P面对喷液头37的墨水喷射面41。压纸卷筒托盘104还起到导向板的作用,从进纸辊94引导纸P的前端至出纸辊101。应当注意,纸P被装入打印位置后,压纸卷筒托盘104位于与喷液头37的墨水喷射面41平行的位置,与之相对并有一个预设的间隙。
另外,在下外壳61b有提升装置(未示出),在准备输送位置和停置位置间竖直移动上述进纸辊94,出纸辊101,压纸卷筒托盘104等。如图11所示,在准备输送位置,记录纸P可在这些元件上被输送;停置位置比该准备输送位置低,如图10所示,在打印机1不运行时,这些元件被送至该位置。
如图12所示,在上述结构的送/出纸装置72中,由于在打印位置的记录纸P在输送方向上保持绷紧状态,当沿图12中箭头E方向输送的纸P的尾端脱离进纸辊94的挟点,即,进纸辊94挟住纸P的点时,转速比出纸辊101低的进纸辊94沿输送方向相反方向施加的负荷,即,沿与图12中箭头E相反方向施加给纸P的负荷,将不再作用于纸P。这样,纸P就会只由转速快于进纸辊94的出纸辊101输送,因此,在打印过程中纸P的输送速度变快。
打印机主体3中还有纸速区分单元73,其检测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并判断送/出纸装置72是否改变了纸P的输送速度,换言之,纸的输送速度是否变快了。
如图12所示,纸速区分单元73包括纸尾端传感器111,其检测沿箭头E方向正被输送的记录纸P的尾端,编码器112,其检测进纸辊94的转动,还包括控制器129,其包括CPU(中央处理器)等,这些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纸尾端传感器111在纸输送方向上位于进纸辊94上游,更具体地,在第二限定板99和进纸辊94之间,在纸P从进纸辊94和挤压辊100间穿过之前检测将要被输送至打印位置的纸P的尾端,并将检测到的纸尾端检测数据送交控制器129。
编码器112检测进纸辊94的转动情况,并将到的与进纸辊94转速相应的转动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29。
上述纸速区分单元73还包括其中预存有速度区分数据的存储器128等,该纸速区分单元73将在下文详细说明。速度区分数据的准备基于纸尾端传感器111和进纸辊94之间距离以及进纸辊94单位时间输送记录纸P的距离,以显示在记录纸P的尾端被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到之后、纸P的尾端到达并立即离开挟点因此纸输送速度改变之前,进纸辊94应该转动多少。这样,在纸速区分单元73,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纸P的尾端并将纸尾端检测数据提交给控制器129,因此控制器129可以在纸尾端检测数据,预存速度区分数据和来自编码器112的被检测转动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纸P脱离了进纸辊94的挟点并正以高速输送。
在上述例子中,纸速区分单元73利用纸尾端传感器111和编码器112判断纸输送速度是否已经改变,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法。作为一个可选方案,在输送记录纸P时施加给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负荷可以直接检测,如果发现负荷有变化,可以确定输送速度已经变化。同样,由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施加给绷紧状态下的纸P的负荷可直接或间接检测,如果发现负荷有变化,可以确定输送速度已经变化。
温度传感器74在喷液头37喷出墨水i时检测接近喷液头37的周围温度,将其数字化成信息信号,并作为环境数据提交给控制器129。如图10和图11所示,温度传感器74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头37的下游,更具体地,在墨水喷射面41附近,沿着喷液头37的侧面延伸。
在控制器129中,存储器128中预存有关于记录纸P单位时间输送距离的输送数据。该输送距离取决于周围温度而变化。控制器129在下文详细说明。控制器129在输送速度数据和温度传感器74提交至该控制器129的环境数据基础上,规定打印时纸P单位时间的输送距离,即,各温度下的输送速度。应当注意,因为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挟钳根据纸P的类型,厚度等变化,存储器128为不同类型的纸P储存有多组输送速度数据。
注意,尽管通过举例说明了对纸P的输送速度的区分,该区分是在通过温度传感器74检测喷液头37周围温度得出的环境数据基础上完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基于记录纸P的湿度等变化的纸输送速度数据可储存在存储器128中,纸P的输送速度可在湿度传感器等检测喷液头37周围的湿度而获得的环境数据基础上确定。或者,基于记录纸P的温度和/或湿度变化的纸输送速度数据可储存在该存储器中,纸P的输送速度可在温度/湿度传感器等检测喷液头37周围的湿度和温度而获得的环境数据基础上决定。
参看图13,其示例性说明控制上述结构打印机1打印操作的控制电路121。控制电路121说明如下。
控制电路121包括打印机控制器122,喷墨控制器123,报警单元124,输入/输出终端125,ROM(只读存储器)126,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7,存储器128,和控制器129。打印机控制器122控制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罩打开装置71和送/出纸装置72的运行;喷墨控制器123控制供应至各色墨水i的喷墨头45的电流;报警单元124就各色墨水i的剩余量发出警报;输入/输出终端125从外部设备输入信号并输出信号至外部设备;ROM126存储有控制程序等;RAM127用来存储从ROM126一次读取的控制程序,需要时,该控制程序从该RAM127读取;存储器128储存有喷墨控制数据,以用于对应所用记录纸P的类型控制喷嘴52a喷出墨水i的时间;控制器129控制其它各部件。
打印机驱动器122根据控制器129提供的控制信号驱动包含于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以控制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打开和关闭(操作)喷液头罩44。此外,打印机驱动器122还根据控制器129和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提供的控制信号驱动包含于送/出纸装置72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以控制送/出纸装置72由打印机主体3的纸盒64送入记录纸P并将完成打印的纸P从进/出纸口63送出至托板65上。
喷墨控制器123是一个电路,包括开关元件,电阻元件,控制电路等。开关元件接通/断开与外部电源的电路连接,该外部电源提供脉冲电流至包含于喷墨头45中的电阻加热器55;电阻元件调节提供至电阻加热器55的脉冲电流;控制电路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开关元件。喷墨控制器123根据控制器129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提供给喷墨头45里的电阻加热器55的脉冲电流,以控制喷墨头45中喷嘴52a喷出墨水i的时间。
报警单元124是一种显示装置,如LCD(液晶显示器),以显示打印条件,打印状态,剩余墨水量,等。或者,报警单元124可以是语音输出装置,如扬声器等。在这种情况下,报警单元124利用语音输出打印状况,完成打印状态,剩余墨水量,等。而且,报警单元124还可以是该显示装置和语音输出装置的结合。此外,报警可以由信息处理器130的监视器或扬声器完成。
输入/输出终端125通过接口将上述信息,如上述打印状态,完成打印状态,剩余墨水量,等,发送至外部信息处理器130。另外,输入/输出终端125还由外部信息处理器130提供控制信息,用于输出诸如打印状况,完成打印状态和墨水剩余量,待打印数据等信息。外部信息处理器130可以是电子装置,如个人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等。
要连接输入/输出终端125到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等,可使用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等,更具体地,其遵从USB(的通用串行总线),RS(推荐标准)232C,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394等标准。此外,输入/输出终端125还可设计成通过电缆或无线电的形式与信息处理器130进行数据通信。应当注意,可用的无线电通信标准包括IEEE 802.11a,802.11b,11g,等。
在输入/输出终端125和信息处理器130之间可插入网络如因特网。在这种情形下,输入/输出终端125连结到网络,如LAN(局域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xDSL(数字用户线路),FTHP(光纤到户),CATV(共用天线电视),BS(卫星广播)等。数据通信可在多种协议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连接协议)中任选协议下完成。
ROM126可以是存储器,例如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贮器),存储有控制器129所控制操作的程序。ROM126中存储的程序在控制器129的控制下加载到RAM127上。
RAM127存储有在控制器129控制下从ROM126读取的程序,由速度区分单元73的纸尾端传感器111和编码器112提供给控制器129的纸尾端检测数据和转动检测数据,以及由温度传感器74提供给控制器129的环境数据。
存储器128可以是如ROM,EP-ROM或RAM。其储存有上述各种类型记录纸P的速度区分数据,输送数据等。除了上述数据,存储器128还储存有各种类型记录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
喷墨控制数据是喷墨控制器123使用的程序数据,用以控制喷墨头45以调节喷墨时间,其目的是,如果墨水i投射位置在输送方向上的移位导致任何色彩重合失调,纠正在与纸输送方向相反方向上的该色彩重合失调,以便与传统喷墨打印机一样,增加在打印过程中提高的纸P的输送速度。
以上内容将在下文参考图14A至图14C作详细说明。应当注意,在图14A至图14C中,投射到记录纸P的墨水i颜色中的黄色标记为“y”,洋红色标记为“m”,青色标记为“c”,黑色标记为“k”。
为了在记录纸P上打印,墨水喷射面41上的喷嘴52a,与按图14A所示记录纸P的输送方向,即图14A中箭头E的方向,在墨水喷射面41上依次排列的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相对应,以黄色,洋红色,青色,黑色的次序喷出并投射这些颜色的墨水i至纸P上预设的墨水投射位置M1。如果因为例如纸P的尾端在打印过程中脱离进纸辊94的挟点而导致纸P的输送速度改变,如图14B所示,因为喷液头37在预时间间内从各喷嘴52a喷射墨水i,墨水投射位置会在纸P输送方向上由预设墨水投射位置M1向上游移位。即,色彩重合失调发生。储存在存储器128的喷墨控制数据是为了让喷墨控制器123控制从各喷嘴52a喷射墨水的时间,以纠正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如图14C所示,控制从除黑色墨水i的喷嘴52a以外的各喷嘴52a喷射墨水的时间,使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墨水i投射到与位置M2几乎相同的位置。位置M2在纸P输送方向上向上游移位,黑色墨水i也将被投射到该位置。更具体地,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在黑色墨水i之前喷射,其喷射时间被控制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之前有所延迟,使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被投射到黑色墨水i将被投射到的位置M2。
在与纸P前端不同距离处测量由正常墨水投射位置M1至打印过程中纸输送速度增加时墨水i的投射位置间的移位,即墨水投射位置M1和M2之间的移位,其结果在图15中示出。应当注意,图15中的“y”表示黄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m”表示洋红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c”表示青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k”表示黑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
从图15所示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打印进行到距离记录纸P前端约250mm处时,输送速度开始变化,色彩重合失调开始发生,在纸P输送方向上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喷嘴52a喷射出来的黑色墨水i的重合失调最大。如图15所示,以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之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喷射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使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的重合失调与黑色墨水i几乎相当,墨水喷射控制数据通过这种方法纠正色彩重合失调。
在因输送速度变化而发生的色彩重合失调被纠正以后,以延迟时间喷射的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会发生色彩重合失调。所以,喷墨控制数据被用来使墨水喷射控制器123控制喷墨时间,使各色墨水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前有所延迟的时间从对应喷嘴52a喷出。
通常,在打印机1中,如果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较高,将上述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分别与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连结的环形驱动带因此被拉长,节距增加。这样,环形驱动带张力减小,绕有该环形驱动带的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每个滑轮齿的传动导孔距离减小,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降低,因此产生较小的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不同颜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要比正常温度下输送速度改变所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小。
另一方面,在温度和湿度低的时候,环形驱动带的长度相应缩短,节距因此减小。这样,环形驱动带张力增加,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每个滑轮齿的传动导孔距离变大,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提高,导致较大的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在温度和湿度低的时候,不同颜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要比正常温度下输送速度改变所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大。
因此,为了根据喷墨控制数据纠正色彩重合失调,控制器129在温度传感器74获得的环境数据基础上调节喷墨控制数据,使喷嘴在根据喷墨控制数据控制的时间喷射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以投射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至黑色墨水i将要投射到的位置M2。
存储器128储存有由喷墨控制器123使用以控制喷墨操作的喷墨控制数据。此外,因为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钳挟根据纸P的类型,厚度等变化以致输送速度以不同程度变化,即,因为不同类型纸P的色彩重合失调程度不同,存储器128还储存有为不同类型记录纸P准备的多种喷墨控制数据。
控制器129可以是CPU,其根据在输入/输出端口125提供的待打印数据和由打印头墨盒2提供的墨水i剩余量数据,控制打印机1的其他部件。控制器129从ROM126读取根据所提供的控制信号等以控制各部件的处理程序,将该程序储存进RAM127,并根据各处理程序控制各部件。
也就是说,控制器129根据储存在ROM126的处理程序控制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以打开和关闭喷液头罩44,并控制进/出纸装置72,以从纸盒64送入记录纸P并将完成打印的纸P输出至进/出纸口63里的托板65上。另外,在输送速度增加之前,控制器129根据温度探测器74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里的输送速度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以在预设时间适当地喷出墨水i。在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增加后,控制器129根据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里的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在纸P上进行无色彩重合失调的打印。
注意,尽管处理程序是储存在上述结构的控制电路121中的ROM126,本发明并不限于将数据存储于ROM126中,处理数据还可储存在其他任何记录介质中,如光盘,磁盘,磁光盘,IC卡等。在这种情形下,控制电路121与驱动该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直接连接或经由信息处理器130连接,以从该记录介质读取处理程序。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速度区分数据,输送速度数据,多个喷墨控制数据等是储存在存储器128中,如果其存储能力足以储存这些数据,这些数据还可以储存在如,RAM127和/或ROM126中。
现在参考图16和图17中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结构打印机1的打印操作。应当注意,打印的完成将由控制器129里的CPU(未示出)根据储存在存储装置如ROM126等中的处理程序控制。
为了使用打印机1进行打印,用户首先操作打印机主体3上的控制按钮68,或者从外部信息处理器130通过输入/输出端口125输入打印机1要遵从的打印命令至控制器129。这时,将会用到一张打印纸P,而关于该纸P类型的信息信号也被提供到控制器129,以便为打印设置纸P的类型。
接着,控制器129在步骤S1判断预设颜色的墨水容器11是否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的合适位置,打印头墨盒2是否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的合适位置。在确定预设颜色的墨水容器11正确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且打印头墨盒2也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以后,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2。相反,如果墨水容器11没有正确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且/或打印头墨盒2没有正确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4,禁止打印操作继续。
在步骤S2,控制器129判断墨水容器11中墨水i是否少于预设的量或没有墨水i。如果确定墨水容器11中没有墨水i,控制器129使报警单元124发出警报,并开始执行步骤S4,该步骤禁止打印操作继续。反之,如果墨水容器11中墨水i多于预设的量,即,其中有足够量的墨水i,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3,该步骤允许打印操作继续。
在允许打印的打印机1中,在如图17中流程图所示步骤S11,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驱动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和进/出纸装置72,以输送记录纸P至可以打印的位置。更具体地,打印操作开始后,控制器129驱动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以移动喷液头罩44至如图11所示的打印机1前部的停置位置,该喷液头罩44的墨水喷射面41处于关闭状态。此外,控制器129驱动提升装置(未示出)以从停置位置向上移动进纸辊94,出纸辊101和压纸卷筒托盘104至如图11所示准备输送位置,并使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开始运行,按图11中箭头E方向输送记录纸P。这时,在步骤S12,温度传感器74检测喷液头37附近的温度,并将其作为环境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29。
接下来,在步骤S13,控制器129通过喷墨控制器123,根据温度传感器74提供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为控制喷墨头45而在打印开始时设置的该型纸P的输送速度数据,控制喷墨头45,以在合适的时间喷出并投射墨水i至由进/出纸装置72输送到打印位置并由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在输送方向上绷紧的纸P上,从而根据从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经由输入/输出终端125提供的待打印数据,如字符,图形数据,等,由墨点形成字符和图形,即,在纸P上打印。
接着,在步骤S14,纸速区分单元73的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正在被打印的记录纸P的尾端,如果纸尾端被检测到,就作为纸尾端检测数据从纸速区分单元73提供至控制器129。在步骤S13,打印连续进行,直到纸P的尾端被检测到。如果纸P的尾端被检测到,控制器129根据纸尾端传感器111提供的纸尾端检测数据,编码器112提供的转速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的速度区分数据,确定纸P的输送速度已经增加。接着,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15,纠正色彩重合失调。
接下来,在步骤S15,如果检测到记录纸P的尾端,并且纸速区分单元73确定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已经增加,控制器129通过喷墨控制器123,根据温度传感器74提供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在打印开始时设置的该型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头45,以相对输送速度增加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喷出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从而纠正墨水i的投射位置,以避免色彩重合失调发生。
在纠正墨水的投射位置以后,在步骤S16,控制器129根据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以纸输送速度改变前的喷墨时间依次喷出各色墨水,打印需要打印的数据直至最后一个字符或图形,然后结束打印。
接下来,在步骤S17,控制器129控制进/出纸装置72,将完成打印的记录纸P由出纸辊101输送至托板65上,并退出打印操作。
然后,在打印机1,步骤S11到S17的打印操作重复进行,直到墨水容器11中墨水i用完,纸盒64中没有记录纸P剩余或者由控制按钮68或由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经由输入/输出端口125提供停止打印的命令。
在以上述方式打印的打印机1中,如果正在打印的记录纸P的尾端被纸速区分单元73的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到,并且确定纸P的输送速度已经增加,由于输送速度变化而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即可根据温度传感器74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的该型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进行纠正。
也就是说,在打印机1,如果记录纸P在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增加,由在输送方向上处于最下游位置的喷嘴52a喷出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的时间,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以前有所延迟,以投射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至黑色墨水i要被投射到的位置,因此纠正纸输送速度增加时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
因此,在该打印机1,喷墨时间根据记录纸P的类型,周围温度等得以控制,从而在打印过程中纸输送速度变化时避免其引起色彩重合失调,因此,即使纸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发生变化,也能完成优质打印。
接下来,将解释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应当注意,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将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解释说明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并不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8和图19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包括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在测试图案上墨水i的投射位置。该测试图案在通过打印形成预设字符和图形之前打印。
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出纸辊101的下游位置。其包括反射式光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等,以检测在预设测试图案上墨水i的投射位置。该预设测试图案在打印预设字符和图形之前通过投射墨水i到记录纸P上以进行打印。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输送速度变化可能引起的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将检测到的移位数字化成信息信号,并将该信号作为墨水投射位置数据提供至控制器129(也可参看图20)。
如图21所示,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在测试图案上检测墨水i的投射位置。该测试图案通过以预设间隔的喷墨时间投射不同颜色的墨水i,例如,横向跨过纸P,在与打印预设字符和图形的纸相同类型的记录纸P上形成。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测试图案上墨水i的投射位置,检查纸P输送速度改变,即速度增加后墨水投射位置与输送速度不变时墨水的正常投射位置M1之间的距离,并将与检测所用纸P类型相对应的墨水投射位置控制数据提供至控制器129。应当注意,在图21中,投射到记录纸P的墨水i颜色中的黄色标记为“y”,洋红色标记为“m”,青色标记为“c”,黑色标记为“k”。
接下来参考图22说明控制电路131,其控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控制电路131与上文已经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21相对应。
上述控制电路131包括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驱动进/出纸装置72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喷墨控制器123,报警单元124,输入/输出终端125,ROM(只读存储器)126,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7,控制器129,和存储器128。喷墨控制器123控制提供给各色墨水i的喷墨头45的电流等;报警单元124就各色墨水i的剩余量发出警报;输入/输出终端125从外部设备输入信号并输出信号至外部设备;ROM126存储有控制程序等;RAM127用来存储从该ROM126一次读取的控制程序,需要时,该控制程序从该RAM127读取;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1的其它各部件,并为各种类型的记录纸P生成喷墨控制数据,用于根据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的墨水投射位置控制数据且对应所用纸P的类型控制墨水i从喷嘴52a喷出的时间;存储器128储存控制器129所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
打印机驱动器122,喷墨控制器123,报警单元124等的操作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元件,因此不作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出纸辊101的下游位置。其包括反射式光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等,以检测在预设测试图案上墨水i的投射位置。该预设测试图案在通过打印以形成预设字符和图形之前通过投射墨水i到记录纸P上以进行打印。该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输送速度变化可能引起的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将检测到的移位数字化成信息信号,并将该信号作为墨水投射位置数据提供至控制器129。控制器129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如图21所示,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在测试图案上检测墨水i的投射位置。该测试图案通过以预设间隔的喷墨时间投射不同颜色的墨水i,例如,横向跨过纸P,在与其上形成预设字符和图形的纸相同类型的记录纸P上形成。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测试图案上墨水i的投射位置,检查纸P输送速度改变,即速度增加后墨水投射位置与输送速度不变时墨水的正常投射位置M1之间的距离,并提供与用于检测的纸P类型相对应的墨水投射位置控制数据至控制器129。
参考图22,其说明控制上述结构打印机1打印操作的控制电路131。控制电路131在下文说明。
上述控制电路131包括上述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驱动进/出纸装置72的打印机驱动器122,喷墨控制器123,报警单元124,输入/输出终端125,ROM(只读存储器)126,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7,控制器129,和存储器128。喷墨控制器123控制提供给各色墨水i的喷墨头45的电流等;报警单元124就各色墨水i的剩余量发出警报;输入/输出终端125从外部设备输入信号并输出信号至外部设备;ROM126存储有控制程序等;RAM127用来存储从该ROM126一次读取的控制程序,需要时,该控制程序从该RAM127读取;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1的其它各部件,并为各种类型的记录纸P生成喷墨控制数据,用于根据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的墨水投射位置控制数据且对应所用纸P的类型控制墨水i从喷嘴52a喷出的时间;存储器128储存控制器129所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
此外,控制器129在对应纸P类型并用于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操作的墨水投射位置数据的基础上,为各种类型的记录纸P生成喷墨控制数据并将该数据储存在存储器128中。该喷墨控制数据用于调节喷墨时间,以纠正在传统打印机中因墨水投射位置在与纸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移位会造成的色彩重合失调。该墨水投射位置的移位是由打印过程中增速的纸P输送速度的增加量引起的。存储器128在下文详细说明。接着,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增加时,控制器129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环境数据和所用类型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以在该纸P上进行无色彩重合失调的打印。
下文参考图23A至23C具体说明喷墨控制数据。应当注意,在图23A至23C中,投射到记录纸P的各色墨水i,黄色标记为“y”,洋红色标记为“m”,青色标记为“c”,黑色标记为“k”。
在记录纸P上打印时,如图23A所示,黄色墨水i,洋红色墨水i,青色墨水i,和黑色墨水i从各喷嘴52a喷出并按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次序分别投射到预设墨水投射位置M1。喷嘴52a位于墨水喷射面41上并在纸P输送方向上,即图23A中箭头E的方向,依次对应于墨水容器11y,11m,11c和11k。在打印过程中,例如纸P的尾端脱离进纸辊94的挟点时,如果纸P的输送速度改变,由于如图23B所示,喷液头37按预时间间从各喷嘴52a依次喷出各色墨水i,所以投射的各色墨水i在纸P输送的方向上都会从预设的墨水投射位置M1向上游移位,从而导致色彩重合失调。控制器129在由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提供的该类型纸P的墨水投射位置数据的基础上所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被提供至喷墨控制器123,使该喷墨控制器123根据纸P类型纠正各喷嘴52a喷射墨水i的时间,以纠正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如图23C所示,根据喷墨控制数据,为所用类型纸P控制除黑色墨水i的喷嘴52a以外其它各喷嘴52a喷出墨水i的时间,使除黑色墨水i的其他各色墨水i的投射位置在纸P输送方向上向上游移位,与黑色墨水i的墨水投射位置M2基本相同。更具体地,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在黑色墨水i之前喷射,其喷射时间被控制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之前的喷墨时间有所延迟,使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被投射到黑色墨水i将被投射到的位置M2。
在与纸P前端不同距离处测量由正常墨水投射位置M1至打印过程中纸输送速度增加时墨水i的投射位置间的移位,即墨水投射位置M1和M2之间的移位,其结果在图24中示出。应当注意,图24中的“y”表示黄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m”表示洋红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c”表示青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k”表示黑色墨水i投射位置的移位。
从图24所示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打印进行到距离记录纸P前端约250mm处时,输送速度开始变化,色彩重合失调开始发生,在纸P输送方向上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喷嘴52a喷射出来的黑色墨水i的重合失调最大。如图24所示,在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之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喷射除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使所投射的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的重合失调与所投射的黑色墨水i几乎相当,墨水喷射控制数据通过这种方法被用来纠正色彩重合失调。
在因输送速度变化而发生的色彩重合失调按上述方法被纠正以后,使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的喷射时间较黑色墨水i的延迟会导致色彩重合失调。为避免该色彩重合失调,喷墨控制数据被用来控制墨水喷射控制器123,使各色墨水i以输送速度改变前的喷墨时间依次从备喷嘴52a喷出。
注意,温度将对记录纸P产生影响,如下文所说明,这种影响毫无疑问取决于纸P的类型。通常,温度高的时候,纸P和进/出纸装置72的牵引带轮基本上会拉长,这样,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的变化不大,造成小的色彩重合失调。反之,温度低时,纸P和牵引带轮几乎不拉长,因此,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大大改变,导致大的色彩重合失调。
更具体地,温度和湿度高时,将上述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分别与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连结的环形驱动带因此被拉长,导致环形驱动带节距增大。这样,环形驱动带张力减小,分别绕有该环形驱动带的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每个滑轮齿的传动导孔距离减小,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降低,因此产生较小的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一种颜色墨水i的投射位置与另一种颜色墨水i的投射位置间的移位要比正常温度下输送速度改变所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小。
另一方面,在温度和湿度低的时候,环形驱动带的长度相应缩短,节距因此减小。这样,环形驱动带张力增加,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每个滑轮齿的传动导孔距离变大,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提高,导致较大的色彩重合失调。也就是说,在温度和湿度低的时候,不同颜色墨水i投射位置彼此之间的移位要比正常温度下输送速度改变所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大。
因此,根据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时,控制器129还在温度传感器74处获得环境数据,并使喷墨控制器123根据该环境数据和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头45。
存储器128可以是,例如,ROM,EP-ROM,RAM等,储存有各种类型记录纸P的上述速度控制数据,输送速度数据等。此外,除了上述数据,存储器128还储存有由控制器129根据各种类型记录纸P的墨水投射位置数据为各种类型记录纸P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墨水投射位置数据由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检测。
在上述结构的控制电路131中,由于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的挟钳因记录纸P的类型,厚度等不同而变化,且输送速度变化程度不同,也就是说,色彩重合失调因纸P类型而异,所以,控制器129为正被打印的各种类型记录纸P生成喷墨控制数据,并将该数据储存到存储器128中。应当注意,在控制电路131中,除了控制器129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存储器128中还储存有常见纸P类型的喷墨控制数据,且喷墨控制器123在预存的喷墨控制数据基础上被控制。这样,在常见类型记录纸P上进行打印时,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不必为生成喷墨控制数据而读取任何测试图案5,也能确保没有色彩重合失调的优质打印。
尽管控制电路131如上述设计,在ROM126中储存处理程序,但储存该处理程序的介质不限于ROM126,还可以是,例如储存有处理程序的光盘,磁盘,磁光盘,IC卡等。在这种情形下,控制电路131被设计成与驱动该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直接连接或经由信息处理器130连接,以从该记录介质读取处理程序。
在控制电路131中,存储器128也被设计成储存有速度区分数据,输送速度数据,喷墨控制数据等。如果RAM127和ROM126有储存该数据的足够储存能力,该数据可以储存在这些存储器中。
下文参考图25中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结构打印机1的打印操作。应当注意,打印的完成将由控制器129里的CPU(未示出)根据储存在存储装置如ROM126等中的处理程序控制。
为了使用打印机1进行打印,用户首先操作打印机主体3上的控制按钮68,或者从外部信息处理器130通过输入/输出端口125输入打印机1要遵从的打印命令至控制器129。这时,将会用到的关于一种类型打印纸P的信息信号也被提供到控制器129,以便为打印设置纸P的类型。
在被提供上述打印命令后,控制器129在步骤S1判断备预设颜色的墨水容器11是否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的合适位置,打印头墨盒2是否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的合适位置。在确定各预设颜色的墨水容器11正确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且打印头墨盒2也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以后,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2。相反,如果控制器129判断墨水容器11没有正确安装在容器接收槽31里且/或打印头墨盒2没有正确安装在打印机主体3的喷液头接收器66中,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4,禁止打印操作继续。
在步骤S2,控制器129判断墨水容器11中墨水i是否少于预设的量或没有墨水i。如果确定墨水容器11中没有墨水i,控制器129使报警单元124发出警报,并开始执行步骤S14,该步骤禁止打印操作继续。
反之,在步骤S2,如果控制器129判断墨水容器11中墨水i多于预设的量,即,其中有足够量的墨水i,控制器129开始执行步骤S3,该步骤允许打印操作继续。
接下来在步骤3,控制器129判断常用于打印类型记录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是否储存在存储器128中。如果控制器129确定即将使用的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储存在存储器128中,控制器129运行步骤S8,允许打印机1通过打印形成字符,图像等。反之,如果控制器129确定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没有储存在存储器128中,控制器129运行步骤S4,允许打印机1打印测试图案,并为打印测试图案的纸P生成喷墨控制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4,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以驱动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和进/出纸装置72,并控制打印机1打印测试图案,以便在被输送到能打印的位置上的记录纸P上生成喷墨控制数据。更具体地,打印测试图案操作开始后,如图19所示,控制器129控制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以移动喷射表面41关闭的喷液头罩44至打印机1前部的停置位置。如图19所示,控制器129还控制提升装置(未示出)将进纸辊94,出纸辊101和压纸卷筒托盘104由停置位置上移至准备输送位置,并驱动脉冲电动机103a和103b以图17中箭头E方向输送纸P。接着,控制器29控制喷墨控制器123在被输送到墨水喷射面41对面位置的纸P上打印测试图案。
接下来在步骤S5,控制器129控制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以读取由出纸辊101由打印位置送出的记录纸P上的测试图案,检测各色墨水i的投射位置,并将所检测到的墨水投射位置作为墨水投射位置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29。
接着在步骤S6,控制器129在墨水投射位置检测器75提供的墨水投射位置数据的基础上,生成喷墨控制数据并储存到存储器128中。喷墨控制数据用于纠正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提高时发生的色彩重合失调。储存到存储器128中的喷墨控制数据是作为该类型记录纸P的新的喷墨控制数据存储的,在打印命令给出时提供,用于在同种类型的纸P上打印。接着,控制器129控制报警单元124发出警报,提示已经获得即将用于打印的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S7,用户操作打印机主体3上的控制按钮68提供打印字符和图形的命令给控制器129,或者命令由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经由输入输出端口125提供。
接下来在步骤S8,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驱动器122以驱动喷液头罩操作装置71和进/出纸装置72,这样,该进/出纸装置72输送记录纸P至可以打印的位置。控制器129还控制喷墨控制器123以开始在输送到该打印位置的纸P上打印字符和图形。这时,在步骤S9,控制器129控制温度传感器74以检测喷液头37附近的温度并作为环境数据输出。控制器129就以这种方法获得环境数据。更具体地,控制器129在温度传感器74提供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并在打印开始时设置的纸P类型的输送速度数据的基础上,控制喷墨控制器123以使喷墨头45喷出并投射墨水至纸P上,并在由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等通过输入/输出端口125提供的需打印数据,如字符和图形数据,的基础上,在纸P上由墨滴形成字符和图形。纸P由进/出纸装置72输送至打印位置并由进纸辊94和出纸辊101保持绷紧状态。应当注意,如果其上打印有测试图案的纸P类型的输送速度数据没有储存在存储器128中,控制器129在打印该测试图案时,根据纸尾端传感器111,编码器112等提供的数据,生成输送速度数据。
接下来在步骤S10,控制器129控制速度区分单元73的纸尾端传感器111,以连续检测打印中记录纸P的尾端。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该尾端后,速度区分单元73将其作为纸尾端检测数据提供至控制器129。控制器129控制打印机1进行如步骤S8中的连续打印操作直至纸P尾端被检测到。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到纸P的尾端时,控制器129在纸尾端传感器111的纸尾端检测数据,编码器112的转动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的速度区分数据的基础上,判断纸P的输送速度是否有改变,并进行步骤S11,纠正色彩重合失调。
更具体地,速度区分单元检测到纸P的尾端并且控制器129确定输送速度已经改变时,已到步骤S11的控制器129通过喷墨控制器123,在温度传感器的环境数据和预存在存储器128中该纸P类型的喷墨数据基础上,控制喷墨头45,以相对于速度变化增加以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喷出除了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各色墨水i,以纠正墨水i的投射位置从而避免色彩重合失调。
在步骤S12纠正色彩重合失调完成后,控制器129根据喷墨控制数据控制喷墨控制器123,再次以速度变化以前的时间,按序喷出各色,打印需要打印的数据直至最后一个字符或图形,然后结束打印。
接下来在步骤S13,控制器129控制进/出纸装置72,由出纸辊101输送完成打印的记录纸P至托板65,然后退出打印操作。
接着,在打印机1,步骤S1到S14的打印操作重复进行,直到墨水容器11中墨水i用完,纸盒64中没有记录纸P剩余或者由控制按钮68或由外部信息处理器130经由输入/输出端口125提供停止打印的命令。
在以上述方式打印的打印机1中,纸速区分单元73的纸尾端传感器111检测到正在打印的记录纸P的尾端。如果纸速区分单元73确定纸P的输送速度已经增加,由于输送速度变化而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即可根据温度传感器74的环境数据,控制器129根据纸尾端检测器75的墨水投射位置数据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或预存在存储器128中的该型纸P的喷墨控制数据进行纠正。
也就是说,在打印机1,如果记录纸P在打印过程中输送速度增加,由在输送方向上处于最下游位置的喷嘴52a喷出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的时间,根据喷墨控制数据包括环境数据,相对于纸P输送速度增加以前有所延迟,以投射黑色墨水i以外的其他墨水i至黑色墨水i要被投射到的位置,从而纠正纸输送速度改变时引起的色彩重合失调。
因此,在该打印机1,即使纸输送速度在打印过程中变化,喷出和投射墨水时也能考虑到记录纸P的类型,周围温度等,因此,在打印过程中纸输送速度变化时阻止其引起色彩重合失调,从而完成优质打印。
尽管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了本发明在打印机中的应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例,而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其他任何喷液设备。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传真机,复印机,喷射液体与DNA芯片混合物的DNA芯片喷射设备(如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2002-34560中的设备),喷出包含有导电颗粒的液体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布线图的喷液设备,等。
另外,上文还举例说明了喷墨头45,该喷液头45利用电阻加热器55加热以喷出墨水i。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喷墨头,还可应用于带有多个加压元件的喷液设备,其喷墨装置通过向各加压元件提供不能的能量或以不同时间提供相同能量,从而能控制喷墨方向。
而且,上述实施例使用机电换能系统,其中,墨水滴i一个电阻加热器55加热,由喷嘴52a喷出。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系统,其可采用的机电换能系统中,墨水滴可用机电换能元件如压电元件等以电动机械的方式喷出。
而且,还就行式打印机1举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打印机,还可应用于串行类型喷液设备,例如,其中的喷墨头可以与记录纸P移动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
上文中还就一些优选实施例为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还可以用各种方式修改,采用不同的结构,或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由所附权利要求阐述限定。

Claims (22)

1. 一种喷液设备,其包括:
输送物件的输送装置,液体将以预设方向投射到该物件上;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的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已经被输送至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上;
喷液控制装置,其控制喷液装置在预设时间由喷嘴喷出液滴;
环境检测装置,其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其判断该物件的输送速度是否已经改变;和
存储装置,其储存有喷墨控制数据以用于为每一物件类型控制喷液时间,
当输送速度区分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改变时,喷液控制装置在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储存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控制喷液装置,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前有所延迟的时间由喷嘴喷出液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中:
喷液装置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并排排列有多个喷嘴,首先由物件输送方向上游位置的喷嘴,依次并最后由下游位置的喷嘴将液滴喷向该物件;和
喷液控制装置采用由物件输送方向下游位置的喷嘴喷出的液滴位置作为参考液滴投射位置,控制喷液装置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之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在下游位置喷嘴喷出液滴之前,由除了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液滴,使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被投射到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相同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中:
该输送装置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的上游位置;和
该输送装置包括绕轴自转的进纸辊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的下游位置绕自己的轴以高于进纸辊转速的速度转动的出纸辊,
进纸辊和出纸辊同时输送已经被输送至与喷嘴相对位置的物件,使该物件在喷液表面的平面的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中,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包括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的尾端传感器,其在输送方向上检测该物件的尾端,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在尾端传感器检测到物件尾端之后的预设时间确定输送速度已经改变。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中,喷液装置中各喷嘴在与物件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成直线并排排列。
6. 一种用于喷液设备的喷液方法,其包括:
输送物件的输送装置,液体将以预设方向投射到该物件上;
喷液装置,其带有喷嘴以液滴的形式喷出并投射液体至已经被输送至面朝喷嘴位置的物件上;
喷液控制装置,其控制喷液装置在预设时间由喷嘴喷出液滴;
环境检测装置,其检测液滴由喷嘴喷出时周围的温度和/或湿度;
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其判断该物件的输送速度是否已经改变;和
存储装置,其储存有喷墨控制数据以用于为每一物件类型控制喷液时间,
其中,当输送速度区分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改变时,在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储存在存储装置中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液滴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前有所延迟的时间由喷嘴喷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中:
多个喷嘴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并排排列,首先由物件输送方向上游位置的喷嘴,依次并最后由下游位置的喷嘴将液滴喷向该物件;和
由物件输送方向下游位置的喷嘴喷出的液滴位置被用作参考液滴投射位置,喷液装置被控制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之前有所延迟的时间,在下游位置喷嘴喷出液滴之前,由除了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液滴,使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被投射到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相同的位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中,该输送装置中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上有进纸辊绕轴自转,并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下游位置有出纸辊,以高于进纸辊的速度绕轴自转,
被输送到与喷嘴相对位置的物件,其同时被进纸辊和出纸辊输送并在喷液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中,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包括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的尾端传感器,其在输送方向上检测该物件的尾端,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在尾端传感器检测到物件尾端后的预设时间确定输送速度已经改变。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中,各喷嘴在与物件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成直线并排排列。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该移位在液滴以预设图案投射到被输送的物件上时,由于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发生;
数据生成装置,其为液滴以预设图案投射其上的各种类型的物件生成喷液控制数据,用于控制喷液时间,以纠正液体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
其中,存储装置储存有由数据生成装置为每一物件类型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
当输送速度区分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改变时,喷液控制装置在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储存在存储装置中的各种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控制喷液装置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前有所延迟的时间由喷嘴喷出液滴。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中:
喷液装置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并排排列有多个喷嘴,首先由物件输送方向上游位置的喷嘴,依次并最后由下游位置的喷嘴将液滴喷向该物件;
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采用由物件输送方向下游位置的喷嘴喷出的液滴位置作为参考液滴投射位置,检测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位置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间的移位;和
数据生成装置喷液控制数据,用于控制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液滴的时间,使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在下游位置喷嘴喷出液滴之前,被投射到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相同的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中:
该输送装置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的上游位置;和
该输送装置包括绕轴自转的进纸辊和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的下游位置绕自己的轴以高于进纸辊转速的速度转动的出纸辊,
进纸辊和出纸辊同时输送已经被输送至与喷嘴相对位置的物件,使该物件在喷液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中,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包括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的尾端传感器,其在输送方向上检测该物件的尾端,该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在尾端传感器检测到物件尾端后的预设时间确定输送速度已经改变。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中,该存储装置储存有各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设备,其中,喷液装置中各喷嘴在与物件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成直线并排排列。
17. 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该移位在液滴以预设图案投射到被输送的物件上时,由于物件输送速度变化而发生;
数据生成装置,其为液滴以预设图案投射其上的各种类型的物件生成喷液控制数据,用于控制喷液时间,以纠正液体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液滴投射位置的移位;
其中,存储装置储存有由数据生成装置为每一物件类型生成的喷墨控制数据,
由此,当输送速度区分装置确定物件输送速度已经改变时,喷液控制装置在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和储存在存储装置中的各种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基础上,控制喷液装置以相对于输送速度改变前有所延迟的时间由喷嘴喷出液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中:
多个喷嘴在物件输送方向上并排排列,首先由物件输送方向上游位置的喷嘴,依次并最后由下游位置的喷嘴将液滴喷向该物件;
由物件输送方向下游位置的喷嘴喷出的液滴位置被用作参考液滴投射位置,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被投射到的位置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间的移位由液滴投射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和
喷液控制数据由数据生成装置生成,该喷液控制数据用于控制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液滴的时间,使由该下游位置喷嘴以外的喷嘴喷出的液滴,在下游位置喷嘴喷出液滴之前,被投射到与参考液滴投射位置相同的位置。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中,该输送装置中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上有进纸辊绕轴自转,并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下游位置有出纸辊,以高于进纸辊的速度绕轴自转,
被输送到与喷嘴相对位置的物件,其同时被进纸辊和出纸辊输送并在喷液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中,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包括在物件输送方向上位于喷液装置上游位置的尾端传感器,其在输送方向上检测该物件的尾端,该输送速度区分装置在尾端传感器检测到物件尾端后的预设时间确定输送速度已经改变。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中,物件类型的喷液控制数据预存在存储装置中。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方法,其中,各喷嘴在与物件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成直线并排排列。
CNB2004800022715A 2003-11-05 2004-11-04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3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6116/2003 2003-11-05
JP376117/2003 2003-11-05
JP2003376116A JP4016935B2 (ja) 2003-11-05 2003-11-05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714A CN1738714A (zh) 2006-02-22
CN100408333C true CN100408333C (zh) 2008-08-06

Family

ID=3468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227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333C (zh) 2003-11-05 2004-11-04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16935B2 (zh)
CN (1) CN1004083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361A (ja) * 2006-03-31 2007-11-08 Canon Inc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吐出装置
JP5352951B2 (ja) * 2006-10-03 2013-1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液滴吐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99389B2 (ja) * 2006-12-14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基板、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4797981B2 (ja) * 2006-12-28 2011-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0399B2 (ja) * 2008-12-19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CN102363940B (zh) * 2011-09-29 2013-09-04 嘉兴市秀洲区菲利普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粉云母纸浸漆控制法
JP5960913B2 (ja) * 2012-09-28 2016-08-02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検出された温度が目標温度範囲外であるという決定に応じた遅延値の決定
JP6060623B2 (ja) * 2012-10-31 2017-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の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搬送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5647801B (zh) * 2015-12-30 2018-06-19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打印机喷头组件及生物打印机
JP7039873B2 (ja) * 2016-07-25 2022-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方法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システム
US10994530B1 (en) * 2017-01-27 2021-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JP7133958B2 (ja) 2018-03-28 202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吐出状態の判定方法
JP7133956B2 (ja) 2018-03-28 202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吐出状態の判定方法
CN112455090B (zh) * 2020-10-30 2022-02-22 北京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调节打印机喷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系统
CN113715517A (zh) * 2021-08-24 2021-11-30 杨萌 一种墨盒组件及其喷墨打印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370A (ja) * 1991-07-09 1993-01-26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066704A (ja) * 1999-08-25 2001-03-1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0746A (ja) * 2000-11-29 2002-07-16 Oce Technol Bv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385304A (zh) * 2001-05-15 2002-12-18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程序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370A (ja) * 1991-07-09 1993-01-26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066704A (ja) * 1999-08-25 2001-03-1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0746A (ja) * 2000-11-29 2002-07-16 Oce Technol Bv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385304A (zh) * 2001-05-15 2002-12-18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程序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714A (zh) 2006-02-22
JP2005138373A (ja) 2005-06-02
JP4016935B2 (ja)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8333C (zh)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05954B (zh) 成像设备
CN102285246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组合系统
CN102442061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12440564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系统
JP2005059443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調整方法
US7935389B2 (en) Liquid spra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3523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nozzle clogging i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8733869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retractable heads
JP20030539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368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89841B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
CN10335872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H1028697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078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1693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05169850A (ja) 液体吐出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47549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090321A (ja) 保護液吐出装置及び保護液吐出方法
JP450136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WO2005023547A1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91628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0201862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dormant inkjet printer
KR20080047799A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구동 제어방법
JP20042376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