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1883C - 钓鱼杆组 - Google Patents

钓鱼杆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1883C
CN100401883C CNB038258501A CN03825850A CN100401883C CN 100401883 C CN100401883 C CN 100401883C CN B038258501 A CNB038258501 A CN B038258501A CN 03825850 A CN03825850 A CN 03825850A CN 100401883 C CN100401883 C CN 1004018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rucian
fishing
fishing rod
length over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58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5339A (zh
Inventor
川下刚生
冈田宗树
岸本利久
金泽正英
森田笃
奥田良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35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5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18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18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避免换拿长度不同的钓鱼杆之际的钓鱼杆的操作性的不协调感的一系列的钓鱼杆组。这种钓鱼杆组是包括总长2700mm、3000mm、3300mm、3600mm等四根钓鱼杆的钓鱼杆组。这四根钓鱼杆之中的至少三根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Description

钓鱼杆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长度不同的多个钓鱼杆所构成的钓鱼杆组,特别是,涉及钓鲫鱼用的鲫鱼杆组。
背景技术
在钓鲫鱼中,采用由天然竹子或纤维强化树脂等材料制成的鲫鱼杆。一般来说鲫鱼杆以双接头形式或者套筒式接头形式连接多个杆体成为一根长的钓鱼杆。而且,在成为一根长的钓鱼杆的多个杆体中,在手边侧端部设有握把,在杆前侧端部设有钓线卡止部。
在这种鲫鱼杆中,因为按照钓鱼场的情况或想钓的鲫鱼而用不同长度的鲫鱼杆,故钓鱼者往往携带不同长度的多个鲫鱼杆而作为鲫鱼杆组使用。因此,在9尺(2700mm)~12尺(3600mm)左右的范围内,准备各差1尺而长度不同的多个鲫鱼杆,往往把这些汇总作为一个系列制造销售。
可是,在鲫鱼杆中钓鱼者最重视的方面之一称为‘杆的性能’。在紧靠钓鱼杆的特性把钓具撒入作为目标的点,不用卷线轴而钓上鱼来的鲫鱼杆中,杆的重量·弯曲·挠曲程度等种种要素的综合的特性是受重视的。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准备多个长度不同的鲫鱼杆,携带长度不同的鲫鱼杆进行钓鱼,则有时每个鲫鱼杆‘杆的性能’不同,有时就不能熟练杆操作。例如,如果从前用10尺的鲫鱼杆进行钓鱼,换拿8尺的鲫鱼杆,则因其重量·长度等的变化,发生难以打算用与从前的鲫鱼杆同样的操作把钓具撒入成为目标的点,熟练地使鱼上钩等情况。
因此,提出了在一系列的鲫鱼杆中,统一各鲫鱼杆的重量和重量平衡(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2-058393号公报)。通过统一鲫鱼杆组的重量平衡,就消除了换拿鲫鱼杆之际的上述这种问题。
的确,钓鱼杆的重量的平衡可以认为是左右钓鱼杆的操作性的要素之一。但是,仅靠重量平衡不能提高钓鱼杆的操作性,仅靠重量平衡不能完全消除上述问题。可以认为钓鱼杆本身的长度·材料的弹性·重量等种种原因综合地作用,表现出所谓‘杆的性能’。因此,研究了用来避免钓鱼杆的换拿时的不协调感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换拿长度不同的钓鱼杆之际的钓鱼杆的操作性的不协调感的一系列的钓鱼杆组。
本发明者等鉴于上述问题反复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根据共振频率控制所谓‘杆的性能’是有效的。本发明是基于这一发现而提出的。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钓鱼杆组,是至少包括总长2700mm、3000mm、3300mm、3600mm等四根钓鱼杆的钓鱼杆组。在这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此外,在这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进而在这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通过像这样针对钓鱼杆的总长统一地设定其第1~第3次共振频率,可以统一化‘杆的性能’。
再者,这里所谓‘9尺(2700mm)’~‘12尺(3600mm)’是制造上或习惯上按一定范围所设定的概念。由此,这种‘9尺’有时实际上成为2670mm~2790mm左右的长度。就‘10尺’~‘12尺’而言也是同样,制造上或习惯上按一定范围设定。
此外,这里所谓‘第1次~第3次谐振频率’是用以下这种方法所测定的钓鱼杆的振动频率。首先,用夹持体夹持固定离钓鱼杆的杆根侧端部80mm的范围,在水平方向上维持钓鱼杆。经由该夹持体从加振器给钓鱼杆加振(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该加振器中的加速度作为输入加速度(A)。另一方面,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离钓鱼杆的杆根侧端部180mm的位置处的加速度作为输出加速度(B)(参照图5)。然后,相对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绘制B/A之比,把该B/A之比成为前峰的状态(谐振状态)的振动频率,从钓鱼杆的振动频率小的一方依次取为第1次、第2次、第3次谐振频率。以下示出相对钓鱼杆的振动频率绘制该B/A之比的曲线图之一例(该表1是一个例子,不是以本发明中的特定的数值为基础)。
表1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钓鱼杆组是包括具有总长2700mm~3600mm的范围中的不同长度的多个钓鱼杆的钓鱼杆组。而且,这种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此外,这种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进而这种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再者,使钓鱼杆的总长处于2700mm~3600mm的范围中的钓鱼杆的总长与谐振频率的关系直线化是以下这样的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在公知的钓鱼杆中调查总长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则一定的规格中,成为表2中所示的反比例关系(再者,该表2是一个例子,不是基于本发明中的特定的数值)。在这种场合,虽然因钓鱼杆的材料或直径、壁厚等种种因素而有多少的不同,但是在钓鱼杆的总长2700mm~3600mm左右的范围内,钓鱼杆的总长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大为曲线化。而且,在超过它的总长或低于它的总长中,钓鱼杆的总长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几乎直线化。这种两者的关系的曲线化是因为可以认为对‘杆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的缘故。
此外,在通常所用的鲫鱼杆中,这种钓鱼杆的总长2700mm~3600mm左右的范围一般来说是被利用的程度大的区域,因此是钓鱼者感觉到换拿长度不同的钓鱼杆之际的钓鱼杆的操作性的不协调感的范围。
(表2)
Figure C0382585000061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鲫鱼杆组的图。
图2是表示构成鲫鱼杆组的一个鲫鱼杆的图。
图3是图2的鲫鱼杆的中杆2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3的中杆2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谐振频率的测定状态的图。
图6是有限元模型中的参考图。
图7是连杆模型中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鲫鱼杆组进行说明。
(关于鲫鱼杆组)
这种鲫鱼杆组是总长不同的多个鲫鱼杆的集合体。虽然构成鲫鱼杆组的鲫鱼杆的根数本身是任意的,但是例如在8尺~14尺的范围内,准备多根每隔1尺使长度变化的鲫鱼杆而分组化。如图1中所示,至少,包括具有9尺(2700mm)的鲫鱼杆A、10尺(3000mm)的鲫鱼杆B、11尺(3300mm)的鲫鱼杆C、12尺(3600mm)的鲫鱼杆D的长度的四根鲫鱼杆,构成鲫鱼杆组。
(鲫鱼杆的结构)
就构成上述鲫鱼杆组的各个鲫鱼杆进行说明。
这些各鲫鱼杆是连接多个杆体而成为一根钓鱼杆。虽然因鲫鱼杆的总长而不同,但是,例如,连接3~5根左右的杆体而构成钓鱼杆。位于手边侧的杆体为粗直径。此外,各杆体分别是前细锥度所施加的筒状体。
例如,9尺的鲫鱼杆A如图2中所示,从手边侧开始依次由根杆1、中杆2、前杆3三根杆体来构成。这些杆体是烧制使合成树脂含浸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的预浸渍体材料而形成的。如下文中详细说明的那样,还局部地叠层高比重的预浸渍体材料。这些杆体分别把外观漆成类似天然竹子,例如,也可以立体地漆成竹节或竹枝痕迹等(参照图3)。
各杆体由所谓双接头形式依次连接,例如,中杆2的根侧端部部分地插入根杆1的前侧端部而连接。不过,这种杆体彼此的连接方法不限于双接头形式,运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抖出形式,套筒接头形式等)当然也是可能的。此外,在根杆1的杆根侧端部上设有卷绕使聚氨酯树脂含浸的细绳而形成的握把4,在前杆3的杆前侧端部上装设着钓鱼线卡止件5。再者,依次连接这三根杆体之际的鲫鱼杆的总长为9尺(2700mm)。
接下来,在图3中,以中杆2为例说明构成这种鲫鱼杆的杆体的结构。
中杆2包括主层11,作为主层11的外周层在轴向的一定范围内叠层的重量层12,以及叠层于这些主层11与重量层12的周面的涂料层13。
主层11是叠层预浸渍体材料而成的层。预浸渍体材料有叠层同一材料的场合,或叠层不同种类材料的场合。例如,可以举出把碳纤维在周向或与周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取向而使环氧树脂含浸的预浸渍体材料加工成带状,或把碳纤维在轴向上取向而使环氧树脂含浸的预浸渍体材料加工成片状等。
重量层12由比重大的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来构成。所谓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例如,是使环氧树脂含浸于玻璃网进而混入钨等金属粉末的材料。而且,这种高比重预浸渍体是500~600g/m2,厚度0.100~0.150mm左右。把这种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在如后所述计算得到的规定的轴向位置处叠层于上述主层11上。
涂料层13涂布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涂料而形成。主层11与重量层12的台阶由这种涂料层13来消除。此外,如图2中所示,在形成竹节等以便使中杆2具有天然竹子之类外观的场合,局部地卷绕烧制预浸渍体材料,或者局部地厚涂环氧树脂,削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竹节等。再者,其他杆体虽然其直径等不同但是也是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关于每个鲫鱼杆的关系)
上述四根鲫鱼杆A~D,这些鲫鱼杆的总长与鲫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调整成处于直线化的关系。例如,调整成9尺(2700mm)的鲫鱼杆A的第1次谐振频率成为1.90Hz,10尺(3000mm)的鲫鱼杆B的第1次谐振频率成为1.75Hz,11尺(3300mm)的鲫鱼杆C的第1次谐振频率成为1.60Hz,12尺(3300mm)的鲫鱼杆D的第1次谐振频率成为1.45Hz。通过像这样设定第1次谐振频率,如以下表3中所示,虽然构成鲫鱼杆组的各鲫鱼杆的总长与其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设定成直线化,但是四根钓鱼杆之中的任意选择的三根中也可以维持这种关系。
(表3)
Figure C0382585000081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四根钓鱼杆的总长指定为规定的长度,但是也可以适当选择总长2700~3600mm的范围中的任意的长度的钓鱼杆而制造,在制造的多个钓鱼杆间(至少,三根以上的总长不同的钓鱼杆中),各个鲫鱼杆的总长与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设定成直线化。
具体地说,各个鲫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设定调整像以下这样进行。例如,在9尺(2700mm)的鲫鱼杆A中,连接根杆1~前杆3成为一根鲫鱼杆之际的第1次谐振频率成为1.90Hz的场合,首先,计算杆体上的重量平衡。也就是说,根据预定的根杆1~前杆3的直径·长度·预浸渍体材料·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的弹性·重量等,仿真成为第1次谐振之际的钓鱼杆的振动频率(谐振频率)为1.90Hz的各杆体中的重量分布,针对各个杆体计算应该叠层上述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的轴向范围。为要仿真这种重量分布,可以用有限元法或者连杆模型等方法。
例如,作为有限元法进行的解析,如图6中所示,用由在驻点处具有平移方向与旋转方向两个自由度的N个一维的张力元所构成的悬臂的弹性张力给钓鱼杆建模。在各张力元处假定元内为一样断面。根据以一端为固定端,以另一端为自由端的边界条件计算谐振频率分别对应的模态形状。
此外,作为连杆模型进行的解析,由于钓鱼杆在使用中产生很大变形所以进行对应于大变形(几何学上非线性)的多体动力学的建模。如图7中所示,这里,用由在驻点处有旋转弹簧的N个刚体连杆组成的多体建模。通过用连杆模型给钓鱼杆建模,由于相邻的刚体连杆彼此的姿势角不受限制,所以随便多大变形都可以描述。带约束条件的钓鱼杆的运动方程式可以作为式1导出。
(式1)
M Φ q T Φ q 0 q ‾ λ = Q γ
接下来,如图4(a)中所示,在按照各个杆体(根杆1~前杆3的某一个)的直径或锥度变化而设置的心棒100上卷绕所需的预浸渍体材料P1(如上所述,可以卷绕带状或片状的材料),在上述计算的规定的轴向范围卷绕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图4(b))。为了充分表现出重量也可以卷绕几层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此外,虽然在图4(b)中在预浸渍体材料P1上仅卷绕一个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但是也可以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卷绕两个以上的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P2。
进而,在周面上涂布环氧树脂,分别作成相当于根杆1~前杆3的杆材料,在炉内烧制它们。烧制后,磨削加工周面,切断两端而制成规定的轴向长度,制造各杆体,制成鲫鱼杆A。此外,同样地也制造鲫鱼杆B~鲫鱼杆D。
如果像这样使构成鲫鱼杆组的各鲫鱼杆的总长与其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直线化,则即使在鲫鱼杆组内酌情换拿鲫鱼杆,也没有不协调感。例如,即使根据情况,从鲫鱼杆A换拿成总长长的鲫鱼杆D,进行撒入或猛拉钓鱼线等钓鱼操作,也可以握持鲫鱼杆而不变化操作的感觉地进行钓鱼操作。
再者,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统一化第1次谐振频率的场合,但是即使在统一化第2次、第3次谐振频率的鲫鱼杆组中,同样也可以抑制伴随鲫鱼杆的换拿的不协调感。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调整杆体的重量平衡时,局部地叠层高比重预浸渍体材料的方法,但是不限于此,用附属于杆体的零件(例如,在装设钓鱼线导向器的钓鱼杆中为钓鱼线导向器等)谋求重量平衡也是可能的。
进而,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杆体的重量平衡而谋求构成钓鱼杆组的各个钓鱼杆的谐振频率的统一化,但是也可以考虑根据构成钓鱼杆的杆体的轴向上的直径的变化率(锥度)、构成杆体的纤维强化树脂的拉伸弹性率、杆体的轴向上的壁厚变化等观点,控制谐振频率。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钓鱼杆组,则可以避免换拿不同的钓鱼杆之际的钓鱼操作的不协调感。

Claims (6)

1.一种钓鱼杆组,包括总长2700mm、3000mm、3300mm、3600mm四根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2.一种钓鱼杆组,包括总长2700mm、3000mm、3300mm、3600mm四根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3.一种钓鱼杆组,包括总长2700mm、3000mm、3300mm、3600mm四根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四根钓鱼杆中的至少三根钓鱼杆的总长与这些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4.一种钓鱼杆组,包括具有总长2700mm~3600mm的范围中的不同长度的多个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1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5.一种钓鱼杆组,包括具有总长2700mm~3600mm的范围中的不同长度的多个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2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6.一种钓鱼杆组,包括具有总长2700mm~3600mm的范围中的不同长度的多个钓鱼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钓鱼杆的总长与钓鱼杆的第3次谐振频率的关系在一个轴为总长、另一个轴为共有振动频率的坐标轴中处于直线化的关系。
CNB038258501A 2003-01-24 2003-01-24 钓鱼杆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8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00686 WO2004064508A1 (ja) 2003-01-24 2003-01-24 釣竿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5339A CN1735339A (zh) 2006-02-15
CN100401883C true CN100401883C (zh) 2008-07-16

Family

ID=3275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58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883C (zh) 2003-01-24 2003-01-24 钓鱼杆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588611A4 (zh)
JP (1) JP4395446B2 (zh)
KR (1) KR100938379B1 (zh)
CN (1) CN100401883C (zh)
AU (1) AU2003303779A1 (zh)
TW (1) TW200417312A (zh)
WO (1) WO2004064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8554B2 (ja) * 2004-11-19 2010-08-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竿用の竿体
JP5517512B2 (ja) * 2009-07-13 2014-06-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竿
JP5982258B2 (ja) * 2012-10-30 2016-08-3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6647A (en) * 1947-08-27 1951-09-04 Wissman Nat Combination fishing rod and container
JPH04320637A (ja) * 1991-04-19 1992-11-11 Daiwa Seiko Inc 釣竿
JP2000083518A (ja) * 1998-09-14 2000-03-28 Shimano Inc 釣 竿
JP2002058393A (ja) * 2000-08-22 2002-02-26 Mamiya Op Co Ltd へら竿群及びそれを構成するへら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8168A (ja) * 1990-07-20 1992-03-12 Nec Corp Mos型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4459A (ja) * 1992-07-20 1994-02-08 Hitachi Powdered Metals Co Ltd 磁歪式トルクセンサ用磁歪検出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4459U (ja) * 1992-10-16 1994-05-10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 竿
JP3652154B2 (ja) * 1999-01-28 2005-05-2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中実竿杆を使用した継式釣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6647A (en) * 1947-08-27 1951-09-04 Wissman Nat Combination fishing rod and container
JPH04320637A (ja) * 1991-04-19 1992-11-11 Daiwa Seiko Inc 釣竿
JP2000083518A (ja) * 1998-09-14 2000-03-28 Shimano Inc 釣 竿
JP2002058393A (ja) * 2000-08-22 2002-02-26 Mamiya Op Co Ltd へら竿群及びそれを構成するへら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000-217472A 2000.08.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5339A (zh) 2006-02-15
KR100938379B1 (ko) 2010-01-22
KR20050093833A (ko) 2005-09-23
EP1588611A1 (en) 2005-10-26
JP4395446B2 (ja) 2010-01-06
JPWO2004064508A1 (ja) 2006-05-18
EP1588611A4 (en) 2006-09-20
TWI294266B (zh) 2008-03-11
WO2004064508A1 (ja) 2004-08-05
TW200417312A (en) 2004-09-16
AU2003303779A1 (en) 2004-08-13
AU2003303779A2 (en) 200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zou Distributed modal identifica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of continua: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N100401883C (zh) 钓鱼杆组
CA1108831A (en)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having a preferential direction
CN100407910C (zh) 杆体和钓鱼杆
CN100407911C (zh) 钓鱼杆的制造方法
CN100421554C (zh) 钓鱼杆
Preiswerk et al. An analysis of vibration control using piezoceramics in planar flexible-linkage mechanisms
US20090178327A1 (en) Fishing Rod Having A Multiple Tube Structure
Kalamkarov et al. Design problems for the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Ma et al. Hybrid active wave/mode control of space prestressed taut cable net structures
KR20050093834A (ko) 낚싯대
CN207158118U (zh) 模组带及其模块
JP6832030B1 (ja) パーティションセット
JPS608677Y2 (ja) 海苔養殖用支柱
CN101953326B (zh) 钓竿
Jeong et al. Realization of Uniform Bending Strain in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 by Gamma-Shaped Structures
DE102016114418A1 (de) Verteilergestänge, landwirtschaftliches Nutz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teilergestänges
JPH0650240Y2 (ja) 造形物補強保形用芯体形成用芯材の連係具
JP2021154984A5 (zh)
Jian-zho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cylindrical particle suspensions
JPH01188532A (ja) 複合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