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3929C -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3929C
CN100393929C CNB021506159A CN02150615A CN100393929C CN 100393929 C CN100393929 C CN 100393929C CN B021506159 A CNB021506159 A CN B021506159A CN 02150615 A CN02150615 A CN 02150615A CN 100393929 C CN100393929 C CN 1003939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le loop
sewing
idle
loop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06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7399A (zh
Inventor
正冈贵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7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7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39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39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适用于由包缝机缝制如T恤衫、外装、内衣等的袖口和侧合缝、或者紧身裤、短裤等侧合缝等的场合,使通过空环吸引管的与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摆动动作而被引入针板的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落针部变位移动到与后续缝料的侧端缘相反的一侧,并由形成后续缝料的缝口的针线缝入,由此,被引入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的空环即使在洗涤等时受到了大的力,也不会出现意外的脱出,能可靠地缝入保持在缝口中。

Description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适用于如T恤衫、外装、内衣等的袖口和侧合缝、或者紧身裤、短裤等侧合缝等缝制的包缝机进行的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具体涉及通过进行一种通称为加固缝、以防止缝制开始端部脱线的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这种加固缝是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由吸引管将残存的空环吸引保持,通过与该空环吸引管的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摆动,而将空环向落针部的跟前侧伸展,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由包缝机缝入。
背景技术
作为实施这种空环缝入方法的空环缝入装置,以往,如图11所示,在具有落针部1及以该落针部1作为基端而朝缝制前进方向X凸出形成的缝口形成用爪部2的针板3的上部,设置有将缝料按压在该针板3上面的压脚4,同时在针板3的上方右侧部,设置有空环吸引管5,该空环吸引管5是在将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与卷绕在针板3的爪部2上的空环部分连续的空环A吸入切断之后,利用与吸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吹回该切断空环的空环切断装置(因是周知的技术,故省略图示和结构的说明),将吹回的空环A吸引保持,随着下一次缝制开始,朝与缝制前进方向X相反的方向摆动,将被吸引保持的空环A拉引到落针部1的跟前侧,将其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
又,在压脚4的侧端部,安装着与缝制前进方向X正交的、可左右位置调整自如的空环压爪6,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空环压爪6包括相对针板3的落针部1和爪部2为缩小相似形状的落针部6a及爪部6b,并形成空环吸引管5引伸至落针部1、6a跟前侧的空环A滑落移行到压脚4里面侧、具有倾斜面的空环导向器6c,以及由该空环导向器6c将滑落移行到里面侧的空环A嵌合保持、并以与缝制前进方向X平行的姿势将该空环A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进行导向的导向槽6d。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通过朝该空环吸引管5的与缝制前进方向X相反的方向的摆动动作,被拉引到落针部1、6a的跟前侧的空环A滑落在空环压爪6的空环导向器6c的倾斜面上,如图13所示,嵌合保持在该空环压爪7里面的导向槽6d中,在与缝制前进方向X平行的姿势下由该导向槽6d进行导向。结果是如图14所示,随着包缝机的后续缝料W的缝制开始,空环A相对于形成该缝口S的针线ny大致平行地引入该缝制开始缝制开始端We的缝口S中,在只由上弯针线1y按压的状态下缝入。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的空环缝入方法中,由于只是由上弯针线1y按压被引入后续缝料W的缝制开始端We的缝口S中的空环A,因此例如在对使用易滑性的缝料和缝线而缝制的缝制品进行洗涤等场合,当向缝料W施加大的力时,折角缝入后的空环A从缝口S中露出,从缝制开始端We脱出,有损于外观形象,或者因它的脱出,容易使加固缝本来的防脱线功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引入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的空环即使在缝制品洗涤等时受到了大的力也不会出现意外的脱出,能可靠地缝入保持在缝口中的空环缝入方法及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良实现这种缝入的空环缝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空环缝入方法,利用空环吸引管对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被吸入并被从该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进行吸引保持,通过该空环吸引管的与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摆动动作,将切断后的空环拉引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并将其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而由包缝机缝入,其特征在于,在将缝料按压在针板上的压脚的侧端部固定有空环压爪,该空环压爪具有空环导向部和引入用导向槽,所述空环导向部具有使由所述空环吸引管引入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滑落移行至压脚的里面侧的倾斜面,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对通过所述空环导向部滑落移行至里面侧的空环予以嵌合保持,使通过该空环压爪的所述空环导向部滑落移行至里面侧并由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嵌合保持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落针部向与后续缝料的侧端缘相反的一侧变位移动,由形成后续缝料的缝口的针线将该变位移动后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缝入。
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空环缝入方法,由于将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被吸入切断、且通过空环吸引管的摆动动作拉引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并被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由形成缝口的针线缝入,因此,其效果是,在缝制品洗涤等时,即使向缝料施加大的力,也能可靠地防止被缝入缝口中的空环意外的脱出。由此,不会出现有损于外观形象、或者因它的脱出而使加固缝本来的防脱线功能降低,可始终维持良好的外观形态,并可长时期确保加固缝本来的防脱线功能。
又,为实施上述的空环缝入方法,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空环缝入装置的结构是,将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被吸入并被从该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并由包缝机缝入,其特征在于,具有:压脚、空环吸引管和空环压爪,所述压脚将缝料按压在针板上,所述空环吸引管设置在所述压脚的上部,对从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进行吸引保持,并随着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朝与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摆动动作,从而将吸引着的空环拉引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并将其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所述空环压爪固定在所述压脚的侧端部,形成有空环导向部和引入用导向槽,所述空环导向部使通过空环吸引管的摆动动作拉引至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移行到压脚的里面侧,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对通过该空环导向部移行至里面侧的空环予以嵌合保持,并对该空环向缝口中的引入进行引导,在相互相对地处于该空环压爪里面的引入用导向槽两侧的一对空环导向面部中,远离缝料的侧端缘一侧的空环导向面部相对于离缝料的侧端缘最近的落针部被变位到与缝料的侧端缘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使由所述空环吸引管引入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所述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
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空环缝入装置,由于将由空环吸引管拉引至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经由空环压爪的导向部,滑落移行至该压爪的里面侧,并在嵌合保持于引入用导向槽的状态下,可将该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导向槽两侧的一对空环导向面部中被变位至远离缝料的侧端缘一侧的空环导向面部侧,由形成缝口的针线将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缝入,因此,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环缝入方法中已作的说明一样,在缝制品的洗涤等时,即使向缝料施加大的力,也能可靠地防止被缝入缝口中的空环从缝口中露出,始终维持良好的外观形态,并可确保原来加固缝时的防脱线功能,并且,在取得这种效果的基础上,从装置的角度来看,只需要实施使空环压爪里面的引入用导向槽一方的导向面部变位这种极其简单的结构改良,即可维持上述良好的外观形态,并获得能可靠且容易地实现在确保原来加固缝时的防脱线功能的空环脱出状态下的空环缝入作用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空环缝入装置中,作为使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可以是如下的任一种装置:作为技术方案3,是在与通过空环吸引管的摆动动作拉引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的拉引路径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成前进后退驱动移动自如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作为技术方案4,是由吸引保持空环并将该空环拉引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吸引管兼任的;作为技术方案5,是设置在针板和压脚的斜右上方位置、向空环吹气的空气喷嘴;作为技术方案6,是设置在针板和压脚的斜左上方位置、吸引空环的空环吸引嘴;或者作为技术方案7,是从针板和压脚的斜左上方位置向落针部前进后退移动自如地钩挂空环、具有引入作用的可动式空环钩挂件。其中,特别是如技术方案3所述,在采用由空环吸引管兼任空环的变位移动装置的结构时,不必设置在针板右侧部需宽大空间的前进后退移动自如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可降低装置整体的成本以及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实施本发明空环缝入方法所用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包缝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2为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主要部分、即针板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3为表示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环吸引管结构及其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局部切开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环压爪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的非作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为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的作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8为说明同一空环缝入装置中的动作定时的时间图。
图9为放大表示空环缝入后的缝制品局部的立体图。
图10为具有实施本发明空环缝入方法所用的空环缝入装置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即针板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1为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中的主要部分、即针板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2为表示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中的空环压爪结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3为沿图12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将由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进行的空环缝入后的缝制品局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具有实施本发明空环缝入方法所用的空环缝入装置的包缝机的概略立体图和空环缝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另外,在本发明的空环缝入装置中,与图11~图13所示的传统的空环缝入装置通用的构成要素标上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或者简略化,主要是以与传统装置不同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中,11是包缝机M的横板,在该横板11的规定位置上,固定着具有图2所示的落针部1和缝口形成用爪部2的针板3,在缝口形成用爪部2的基端附近的跟前侧,设置有缝料端切断用切刀20(图面上只表示可动上切刀部,省略了固定下切刀部)。又,在针板3的上部,除了后述的固定有空环压爪6的压脚4之外,还设置有缝料传感器(省略图示),该缝料传感器对通过被支持在缝纫机底板部12上的针杆13、针夹13a而相对于所述落针部1作上下驱动往复运动自如的针14以及针板13的上面有无缝料进行检测,当具有缝料(黑暗状态)时,允许缝纫机旋转,同时,在缝制前进方向X的后方右侧,相对于针板3配置空环切断装置(因是公知的技术,故省略图示),并且,在针板3的右侧部,配置有绕支点回转轴15的周围驱动摆动自如的空环吸引管5,又在该空环吸引管5的跟前,配置通过安装台16安装于缝纫机底板部12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
如图3所示,所述空环吸引管5绕支点回转轴15的周围,可在以下3个位置驱动摆动自如、即在由空环切断装置切断后,接受被吹回的空环A进行吸入保持的第1位置;在吸入保持该空环A的状态下,后退摆动至所述针板3的缝口形成用爪部2基端附近的跟前部的缝料端切断用切刀20的附近位置进行待机的第2位置;随着空环A的缝入动作开始,从第2位置进一步向与缝制前进方向X相反的方向Y后退摆动,将空环A引入后续缝料W的缝制开始端We的缝口中的第3位置。
又,在所述压脚4的侧端部,固定着可左右位置调整自如的空环压爪6,如图4和图5所示,该空环压爪6包括:相对针板3的落针部1和爪部2为缩小相似形状的落针部6a及爪部6b;具有使通过空环吸引管5拉引至落针部1、6a跟前侧的空环A滑落移行至压脚4的里面侧的倾斜面的空环导向部6c;以及对通过该空环导向部6c滑落移行至里面侧的空环A予以嵌合保持、对该空环A朝向后续缝料W的缝口S的引入进行导向的槽6d。在该空环压爪6里面的引入用导向槽6d的两侧相对位置的一对空位导向面部6e、6f中远离缝料W的侧端缘一侧的空位导向面部6e相对于离缝料W的侧端缘最近的落针部1、6a而被变位到与缝料W侧端缘相反的左侧。
并且,所述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由固定保持在安装台16上的气缸18和与该气缸18的活塞杆18a前端固定连结的空环推入导向件19构成,在空环推入导向件19的前端,形成有大致V字状的空环钩挂部19a。该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如图1和图6的实线所示,该空环推入导向件19通常是后退待机到针板3和压脚4的斜右上方位置,与从所述空环吸引管5的第2位置向第3位置的摆动移动连动,如图1的箭头、图2的虚线和图7的实线所示,通过向交叉于空环A的伸展路径的斜左下方向Z前进移动,将前端的空环钩挂部19a引入落针部1、6a跟前侧的空环A的一部分推入在空环压爪6上的空环导向面部6e侧使其变位移动。
下面,参照图6和图7的动作状态变化图以及图8的时间图,对上述结构的包缝机的空环缝入装置的空环缝入方法作出说明。
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端在通过缝料传感器、该传感器成为非检测(明亮状态)的时点,空环切断装置开始吸入,将残存的空环吸入,同时公知技术的松线装置为ON,一边松线一边持续进行回转,直至包缝机M预先设定的运针数为止,在此期间形成了一定长度的空环。一旦到达设定运针数,则缝纫机M停止回转,所述空环切断装置将吸入的空环切断,同时将该切断的空环朝与吸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吹出。然后立即将待机于图3的第2位置的空环吸引管5移向第1位置,并开始吸入,在将从空环切断装置吹出的空环A吸引保持之后,重新摆动移动至第2位置进行待机,同时,压脚4与针板3的上面分离而上升。在此状态下,将踏板置于OFF,前行缝料缝制结束。
其次,吸入保持于所述空环吸引管5的空环A通过向该空环吸引管5的第2位置摆动移动,被引入至针板3的落针部1的跟前,在此状态下,后面的后续缝料W来到了针板3上,其缝制开始端We处于在缝制前进方向X上与缝料端切断用切刀20大致同一的线上,一旦由所述缝料传感器检测(黑暗状态),则压脚4下降,与针板3的上面抵接,同时松线装置成为OFF,解除松线,形成可开始缝制的形态。
在此状态下,一旦踏板置于ON,则缝纫机M开始回转,缝料W朝向缝制前进方向X,直至该缝制开始端缘e到达针板3的落针部1。在此期间,卷绕在针板3的缝口形成用爪部2上的空环A仍然被卷绕在该爪部3上。
接着,缝料W朝缝制前进方向X送料,该缝制开始端缘e到达针板3的缝口形成用爪部2前端附近的位置,当缝制开始端缘e至缝料端切断用切刀20的尺寸到达规定长度的位置时,缝纫机M回转规定时间后停止,同时所述空环吸引管5从第2位置摆动移动至第3位置,如图6所示,空环A被拉引至落针部1、6a的跟前侧。由此,空环A通过空环压爪6上的空环导向器6c滑落移行至里面侧,被嵌合保持在里面的引入用导向槽6d内。
其后,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立即作动,如图7所示,空环推入导向件19朝斜左下方前进移动,空环A的一部分随之通过空环推入导向件19前端的钩挂部19a而被推入变位移动到形成有空环压爪6里面的导向槽6d一方的空环导向面部6e侧,然后,由空环吸引管5将空环A的吸引保持被解除。
并且,一旦停止后的缝纫机M恢复到规定的旋转,由此,后续缝料W朝向缝制前进方向X进送,开始缝制,由该缝制开始的初期的运针而被推入缝料端切断用切刀20的切断部的空环A与缝料W的侧端部一起,被切刀20切断,该切断后的空环部分被引入缝料W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S中而缝入,但此时,由于空环A的一部分被推入空环压爪6里面形成有导向槽6d一方的空环导向面部6e侧进行变位移动,故如图9所示,被引入缝料W的缝口S中的空环A的一部分A1由形成缝口S的针线ny缝入。这样,在缝制品洗涤等时,即使向缝料W施加大的力,也能可靠地防止被缝入缝口S中的空环A从缝口S脱出,始终维持良好的外观形态,并且可确保原来加固缝时的防脱线功能。
又,上述空环缝入后的基本缝时的运针数在到达了规定值的时点,所述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回复移动到图1实线所示的斜右上方位置,并且,空环吸引管5返回第2位置,准备下一次的空环缝入。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将空环A的一部分推入空环压爪6里面的导向槽6d一方的空环导向面部6a侧进行变位移动的装置,以使用图1、图6和图7所示结构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兼用图10所示的装置来取代上述的装置,即使用偏心凸轮等使支点回转轴15的位置偏位,以使空环吸引管5从第2位置向第3位置摆动时的前端移动轨迹比图2所示的轨迹还要靠左,由该空环吸引管5将空环A的一部分推入空环导向面部6e侧进行变位移动。在采用这种由空环吸引管5兼用空环A的变位移动装置的结构时,不再需要设置在针板3右侧部所需大空间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17,可降低装置全体的成本以及实现小型化。
又,作为将空环A的一部分推入压脚6里面的导向槽6d一方的空环导向面部6e侧进行变位移动的装置,除了上述各实施形态之外,也可在针板3和压脚4的斜右上方位置,设置具有吹空环功能的喷嘴,使从该喷嘴吹出的空气吹向空环A,或者在针板3和压脚4的斜左上方位置,设置空环吸引嘴或前进后退驱动移动自如的可动式空环钩挂件,依靠由该空环吸引嘴的空环吸引作用或依靠由空环钩挂件的空环的钩挂引入作用,使空环A的一部分向变位导向面部6e侧变位移动。
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图示的是双针包缝机M,但也适用于单针或3针包缝机,可获得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7)

1.一种空环缝入方法,利用空环吸引管对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被吸入并被从该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进行吸引保持,通过该空环吸引管的与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摆动动作,将切断后的空环拉引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并将其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而由包缝机缝入,其特征在于,
在将缝料按压在针板上的压脚的侧端部固定有空环压爪,该空环压爪具有空环导向部和引入用导向槽,所述空环导向部具有使由所述空环吸引管引入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滑落移行至压脚的里面侧的倾斜面,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对通过所述空环导向部滑落移行至里面侧的空环予以嵌合保持,使通过该空环压爪的所述空环导向部滑落移行至里面侧并由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嵌合保持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落针部向与后续缝料的侧端缘相反的一侧变位移动,由形成后续缝料的缝口的针线将该变位移动后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缝入。
2.一种空环缝入装置,将在前行缝料的缝制结束时被吸入并被从该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并由包缝机缝入,其特征在于,
具有:压脚、空环吸引管和空环压爪,所述压脚将缝料按压在针板上,所述空环吸引管设置在所述压脚的上部,对从前行缝料上切断的空环进行吸引保持,并随着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朝与缝制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摆动动作,从而将吸引着的空环拉引到落针部的跟前侧,并将其引入后续缝料的缝制开始端的缝口中,所述空环压爪固定在所述压脚的侧端部,形成有空环导向部和引入用导向槽,所述空环导向部使通过空环吸引管的摆动动作拉引至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移行到压脚的里面侧,所述引入用导向槽对通过该空环导向部移动至里面侧的空环予以嵌合保持,并对该空环向缝口中的引入进行引导,
在相互相对地处于该空环压爪里面的引入用导向槽两侧的一对空环导向面部中,远离缝料的侧端缘一侧的空环导向面部相对于离缝料的侧端缘最近的落针部被变位到与缝料的侧端缘相反的一侧,
设置有使由所述空环吸引管引入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所述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是在与通过空环吸引管的摆动动作拉引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的拉引路径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成前进后退移动自如的空环推入导向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是由吸引保持空环、并将该空环拉引到落针部跟前侧的空环吸引管兼任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是设置在针板和压脚的斜右上方位置、向空环吹气的空气喷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是设置在针板和压脚的斜左上方位置、吸引空环的空环吸引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环缝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环的至少一部分变位移动至变位空环导向面部侧的装置,是从针板和压脚的斜左上方位置向落针部前进后退移动自如地钩挂空环、具有引入作用的可动式空环钩挂件。
CNB021506159A 2001-11-08 2002-11-08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39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82337A JP3790894B2 (ja) 2001-11-08 2001-11-08 空環縫い込み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382337 2001-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7399A CN1417399A (zh) 2003-05-14
CN100393929C true CN100393929C (zh) 2008-06-11

Family

ID=1918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06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3929C (zh) 2001-11-08 2002-11-08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790894B2 (zh)
CN (1) CN100393929C (zh)
TW (1) TWI235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7336B2 (ja) * 2004-01-28 2006-03-22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空環縫い込み装置付きミシン
JP5212930B2 (ja) * 2006-08-10 2013-06-19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の空環縫込み装置
JP5218935B2 (ja) * 2007-10-12 2013-06-26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空環縫い込み方法及び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CN107201602B (zh) * 2016-03-16 2020-09-01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面料的缝制方法及双线锁缝缝纫机
CN106012340B (zh) * 2016-07-26 2018-10-1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倒回缝装置及缝纫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030A (en) * 1979-09-20 1981-12-01 Giovanni Palacino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titch chains in sewing machin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needles
JPH06154457A (ja) * 1992-11-16 1994-06-03 Yamato Sewing Mach Seizo Kk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の空環返し縫い装置
TW440628B (en) * 1998-09-07 2001-06-16 Yamato Sewing Machine Seizo Co Air ring sewing-in device for edge over cast sew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030A (en) * 1979-09-20 1981-12-01 Giovanni Palacino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titch chains in sewing machin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needles
JPH06154457A (ja) * 1992-11-16 1994-06-03 Yamato Sewing Mach Seizo Kk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の空環返し縫い装置
TW440628B (en) * 1998-09-07 2001-06-16 Yamato Sewing Machine Seizo Co Air ring sewing-in device for edge over cast sew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5774B (en) 2005-07-11
JP2003144786A (ja) 2003-05-20
JP3790894B2 (ja) 2006-06-28
CN1417399A (zh) 2003-05-14
TW200302306A (en) 200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5070A1 (zh) 一种多机头贴袋机
TWI626348B (zh)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CN100393929C (zh) 空环缝入方法及空环缝入装置
JPH0569558B2 (zh)
JP2641080B2 (ja) ズボン前立片の縁縫加工装置
JPS6145797A (ja)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JP2016131632A (ja) 脇縫いミシン
US4271768A (en) Assembly for forming piped-edge openings in a fabric workpiece
JPS6029183A (ja)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に用いる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JPH03168178A (ja) テープ付け空環縫込み装置
JP3567274B2 (ja)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の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JP2003326004A (ja) 角縫い用の2本針ミシン
JPH0316876B2 (zh)
CN1661154B (zh) 带空线环缝入装置的缝纫机
JPH01250297A (ja) 縁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空環縫い込み装置
JPH0230716B2 (ja) Fuchikagarinuimishinnimochiirusorakannuikomisochi
JPS602974U (ja) 偏平縫いミシン
JPH0664Y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寄せ装置
JPS599189B2 (ja) ミシンの布制御装置
JPH0572238B2 (zh)
JPH0233275B2 (ja) Fuchikagarinuimishinnimochiirusorakannuikomisochi
JPH10118377A (ja)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における空環縫込み装置
JPH0223986A (ja) ミシン布押え片の作動方法と作動装置
JPS63160697A (ja) オ−バ−ロツクミシンの空環切断装置
JP2010035672A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