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3553C -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3553C
CN100393553C CNB2004100791790A CN200410079179A CN100393553C CN 100393553 C CN100393553 C CN 100393553C CN B2004100791790 A CNB2004100791790 A CN B2004100791790A CN 200410079179 A CN200410079179 A CN 200410079179A CN 100393553 C CN100393553 C CN 1003935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car
ornamental portion
arc sections
decoration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91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7381A (zh
Inventor
峰公教
吉冈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271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1057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271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297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7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7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35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35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10),具有安装于凸缘(5)的装饰部(20)和空心密封部(30),空心密封部具有第1根部(32)、从靠近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截面呈L字形的第2根部(33)、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34)。将位于装饰部的开口侧前端的第1根部(32)的壁厚形成的比第2根部(33)厚,并且与外板(4)大致平行地从车外侧侧壁(21)延伸设置第1根部(32)。此外,沿着从第2根部(33)与圆弧部的连结部向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形成唇部(34b),唇部的前端部(34c)向车外侧侧壁方向弯曲,且唇部的前端部位于被埋设在装饰部的底壁(22)中的芯材(24)的大致延长线上。由此,容易制造,密封性及外观良好。

Description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汽车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的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opening trim weather strip)。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汽车车身1的开口边缘1a与门2之间,安装了用于密封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10。该外露装饰挡风条110,如图4所示,具有其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trim)部120及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130。并且,将车身1的开口边缘1a的凸缘5插入该装饰部120的略呈U字形槽内,从而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10安装在车身1上,使空心密封部130与门2的周围边缘部的鼓出部2a等靠接,将与车身1的开口边缘1a之间密封。
该外露装饰挡风条110,由于是用挤压成型而形成,所以成型时为直线状。但是,车身的开口边缘1a有角部,被安装于其上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10,对应于车身开口边缘1a的角部而将直线状挤压成型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10沿角部弯曲并安装。因此,在角部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小时,外露装饰挡风条110的空心密封部130塌瘪变形,其外观不良,并且有减低密封性的可能。
因而,有如下的方案:在被安装在角部弯曲部分的空心密封部中插入弹性体形成的衬料,防止空心密封部塌瘪(例如,参照实用新型登记第2604441号公告(第2页、第1、2图))。但是此时,必须可靠地将衬料插入相当于空心密封部的角部部分的位置,插入很麻烦。此外,为了在一根外露装饰挡风条的空心密封部中插入多个衬料,必须一个一个地进行各个衬料的定位,有时很困难。
此外,用成型模具形成角部(图4中150所示的部分),在用模具成型角部的同时,在模具内将利用挤压成型而成型的直线状的部分(图4中140所示的部分)和角部进行连接。(例如,参照特公平8-13622号公告(第2-3页、第6图))。但是,若用成型模具形成角部,则必须进行其模具成型操作,费工夫并且提高了成本。此外,模具成型部分(150)与挤压成型部分(140)的成型品表面的光泽不同,有时连接部分(150a)带条纹、外观不美观。
并且,该外露装饰挡风条110,向其装饰部120的槽内,插入并安装将车身1的内板3与外板4的各前端折曲重叠并点焊而构成凸缘5的部分。因而,为了提高美观,用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garnish)140将装饰部120的外面盖住。该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到达装饰部120与空心密封部130的分界处附近以便盖住装饰部120的外表面(例如,参照实用新型登记第2555436号公告(第2页、第1图))。
该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的端部边缘,其从空心密封部130根部延伸的唇部134b的前端与上述前端部142的侧面靠接而被盖住。但是,在该场合下,由于唇部134b直接从装饰部120延伸,所以唇部134b的变形余地小,且由于外露装饰挡风条110及装饰条140的成品尺寸的偏差或安装时的偏差等,有时难于使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一定达到装饰部120与空心密封部130的分界处附近。此外,由于从车厢内,不仅能看见空心密封部130的侧面,也能看见覆盖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的唇部134b与空心密封部130之间的凹部,所以外观不美观。
并且,因该唇部134b的前端朝向车厢内侧、且根据与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的侧面靠接的状况,有时会在唇部134b的前端与装饰条140的前端部142的侧面之间产生间隙。此外,当沿车身开口边缘1a的拐角部,弯曲并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110时,有时或在唇部134b上产生皱褶,或产生变形。当产生如此的间隙或变形时,从车厢内侧能看见唇部134b的内面或装饰条140的前端部,唇部134b如同开了口的形态,外观不美观。此外,若产生皱褶则从车厢内侧能看见皱褶,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密封性及外观良好,特别是在拐角部弯曲并安装一根挤压成型品时,密封部不会异常变形,外观等良好的外露装饰挡风条。
此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密封性及外观良好,特别是在装饰条与车门框架之间外观良好的外露装饰挡风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密封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其特征在于:由被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的外板和内板的凸缘上,由车外侧侧壁、底壁、车内侧侧壁构成,且截面被形成为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和具有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两端分别和第1根部及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并密封开口边缘与门之间的空心密封部构成;从第2根部与圆弧部的连结部,形成沿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延伸的唇部,唇部的前端部向车外侧侧壁方向弯曲,唇部的前端部位于被埋设在装饰部的底壁的芯材的大致延长线上。
根据本发明,外露装饰挡风条具有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及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可以将车身开口边缘的凸缘插入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的槽内,从而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可靠地安装在车身上,此外,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与门弹性接触,可以吸收门的尺寸或安装偏差而将两者之间密封。
由于空心密封部,具有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宽度方向的装饰部的开口侧前端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呈圆弧状且两端分别和第1根部及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所以能将空心密封部整体形成于装饰部的侧方,并且,由于能够跨越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大致全体设置空心密封部,所以可以较宽地形成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扩大与门的鼓出部等的靠接面积,从而门的鼓出部等能可靠地与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接触,提高密封性。
延伸设置有从第2根部与圆弧部的连续部分沿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延伸的唇部。该唇部沿圆弧部的曲率向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延伸,并且将其前端部向第2根部方向弯曲,因此可以将装饰条前端延伸到唇部前端附近。因此,可以用上述装饰条覆盖外露装饰挡风条的装饰部及第2根部,并且即使有装饰条与外露装饰挡风条的组装偏差也能利用唇部的前端部的弯曲而吸收其偏差,并能将唇部前端折曲的外面与装饰条前端的侧面可靠地接触。
由于唇部的前端位于被埋设在装饰部底壁的芯材的大致延长线上,所以在沿车身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时,外露装饰挡风条以埋设在底壁的芯材为中心弯曲,由于唇部的前端位于弯曲的中心,所以不会起褶、或倾倒而从装饰条的前端离开。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密封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其特征在于:由被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的外板和内板的凸缘上,由车外侧侧壁、底壁、车内侧侧壁构成,且截面被形成为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和具有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两端分别和第1根部及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并密封开口边缘与门之间的空心密封部构成;第2根部,由截面略呈L字形、且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底壁的位置相对于车外侧侧壁略呈直角延伸的保持部,从该保持部与车外侧侧壁平行且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向外方延伸的连结部构成;连结部与圆弧部连结。
根据本发明,外露装饰挡风条具有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及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可以将车身开口边缘的凸缘插入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的槽内,从而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可靠地安装在车身上,此外,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与门弹性接触,可以吸收门的尺寸或安装偏差而将两者之间密封。并且,由于空心密封部被整体地设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上,所以能将空心密封部牢固地设在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上。
由于空心密封部,具有从车外侧侧壁宽度方向的装饰部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靠近车外侧侧壁宽度方向的装饰部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呈圆弧状且两端分别和第1根部及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所以能将空心密封部整体形成于装饰部的侧方,并且,由于能够跨越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大致全体设置空心密封部,所以可以较宽地形成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扩大与门的鼓出部等的靠接面积,从而门的鼓出部等能可靠地与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接触,提高密封性。
由于第2根部,具有截面略呈L字形,且从靠近装饰部的底壁位置相对于车外侧侧壁大致垂直延伸的保持部,所以能在从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延伸设置的唇部与车外侧侧壁之间设置空间,并可以将装饰条的前端收纳在该空间,并且可以扩大空心密封部的内部空间,可以获得空心密封部的容积感。
由于具有从保持部与车外侧侧壁平行且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当门的鼓出部挤压空心密封部时,弯曲部挠曲并能以此吸收空心密封部的挤压力。此外,由从弯曲部向外方延伸的连结部构成的截面略呈L字形状,所以能加长空心密封部的截面横向的长度,可以加大圆弧部的圆弧半径,并能加大门的鼓出部与空心密封部之间的密封宽度,即使有尺寸的误差也能确保密封性。此外,因设有连结部,用连结部的长度与装饰条前端部的长度,可以吸收装饰条前端部与圆弧部唇部靠接的偏移,并在装饰条与外露装饰挡风条之间不产生间隙,且外观漂亮。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用硬实材料形成第1根部及第2根部,且第1根部的壁厚比第2根部厚,其圆弧部由发泡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空心密封部的两条根部当中,位于装饰部开口侧的第1根部,由硬实材料形成,且壁厚被形成的比位于上述装饰部的底壁侧的第2根部厚,所以加大了第1根部的刚性,即使门的鼓出部等与圆弧部靠接而使圆弧部变形,第1根部也不会被圆弧部的变形拉拽而变形。此外,即使沿开口边缘的拐角弯曲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也不会因其弯曲而压坏空心密封部。特别是,当车门从斜方向与圆弧部靠接时,即使圆弧部变形,第1根部也不会被向空心内牵引而变形,不会在与车身的开口边缘的凸缘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维持第1根部前端外面与车身的开口边缘的靠接呈一直线状且外观漂亮。
由于空心密封部的第2根部由硬实材料构成,所以刚性强、不易变形,即使装饰条前端部的侧面与唇部的前端部靠接并按压唇部,第2根部也不异状变形。因此,圆弧部不会被拉拽变形,并可以可靠地进行圆弧部与车门鼓出部等的靠接。此外,即使在拐角部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弯曲,由于可以利用第1根部及第2根部保持空心形状,所以空心部分不会异常变形而被压瘪。此外,由于设有用发泡材料整体构成的与两根部连续的圆弧部,所以能将与车门靠接的部分做成具有弹力的柔软部件,且圆弧部的变形能随着车门的靠接面、吸收车门表面的凹凸或车身组装尺寸的偏差,从而获得稳定的密封性。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第1根部,与外板大致平行地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延伸。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根部与外板大致平行并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延伸,所以能从第1根部的前端延伸设置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能加大空心密封内部的空间,使空心密封部膨胀形成。因此,可以使空心密封部具有容积感,且外观漂亮。此外,由于能与车外侧侧壁形成大致直角,所以即使在关车门时车门的鼓出部挤压空心密封部,由于向第1根部的纵向施加力,第1根部难于变形。并且,由于外板与第1根部大致平行,所以其之间的间隙小,可以隐藏装饰部开口侧前端与凸缘根部部分的从面板弯曲形成的部分,使外露装饰挡风条与外板之间外观美观。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其装饰部,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覆盖,且在装饰条的前端设有向装饰部侧弯曲形成的装饰条前端部,装饰条前端部,与从圆弧部延伸设置的唇部前端靠接,并将唇部前端部进一步折曲地安装。
根据本发明,唇部从第2根部与圆弧部的连接部分、沿圆弧部的曲率向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呈弯曲状延伸成型,且其前端部向装饰部侧弯曲。并且,在外露装饰挡风条往车身上安装时,唇部将其弯曲的唇部前端部与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前端部的侧面靠接、进一步折曲地安装。即,由于装饰条前端部与唇部前端部彼此以侧面靠接,所以唇部在其弯曲的内侧部分的唇部凹部容易变弯,并且唇部前端部能可靠地被向第2根部方向弯曲。
因此,即使有装饰条的尺寸或装配的误差,也不会在唇部前端部与装饰条前端部之间产生间隙。由于装饰部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覆盖,所以即使在其外表面上不实施皱纹或压纹加工也美观,能使造价便宜,并且,利用装饰条与唇部前端部的靠接,能从车厢内完全看不见装饰部,有利于美观。
另外,由于在装饰条的前端上设有向装饰部侧弯曲成型的装饰条前端部,使该装饰条前端部与唇部前端部靠接,并且,将唇部的前端部进一步折曲,所以唇部前端部靠接在装饰条前端部的侧方平面上,靠接面积大并能可靠地靠接,且装饰条与唇部前端部之间不会张开,并且,唇部前端部进一步折曲并朝向装饰部侧,不朝向车厢内,所以较美观。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还由埋设在装饰部的芯材构成,由截面略呈U字形的长方状的小片、和在将该小片埋设在底壁的部分沿外露装饰挡风条的长度方向连结的连结部构成。
根据本发明,埋设在装饰部的芯材,由于各个长方状的小片在底壁部分上通过连结部被连结,所以当沿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弯曲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时,底壁不伸缩,而以底壁为中心将装饰部开口侧前端的上述小片之间张开地变形。因此,空心密封部,受到向底壁方向牵引力的作用。此时,由于第1根部由厚壁的硬实材料形成,所以不会因该力的作用而将空心密封部压瘪。
此外,本发明用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的表面,所以能够在打开车门时所见到的空心密封部的表面上设置光滑的硬实材料表面,能使外观漂亮。特别是,由硬实材料构成的根部与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的分界部分,因材料的光泽不同、或表面的细微凹凸的不同等而产生分界线,但通过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可以掩盖分界线,可以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密封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其特征在于:由被安装在开口边缘的外板和内板的凸缘上,由车外侧侧壁、底壁、车内侧侧壁构成,且截面被形成为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和具有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两端分别和第1根部及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并密封开口边缘与门之间的空心密封部构成;第1根部的壁厚比第2根部厚。
根据本发明,外露装饰挡风条具有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及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其利用在车身开口边缘的凸缘上安装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而将外露装饰挡风条牢靠地安装在车身上。此外,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弹性地与车门边缘部靠接,从而能吸收车门的尺寸或组装的偏差并将车门与车身之间密封。
空心密封部,具有:装饰部开口侧前端的车外侧侧壁外面,从靠近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底壁的位置分别延伸出的由硬实材料构成的两条根部,和由发泡材料构成且呈圆弧状、其两端分别与两条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因此,空心密封部的根部是硬实材料,刚性高、难于变形、即使在拐角部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弯曲,也能利用该根部大致保持空心形状,空心部分不会异常变形并被挤瘪。此外,由于设有与根部连续且整体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所以能将与车门靠接的部分做成具有弹性的柔软部件,圆弧部的变形能追随车门的靠接面、吸收车门表面的凹凸或车门或车身组装尺寸的误差等而获得稳定的密封性。
此外,本发明是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其大致与外板平行地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延伸设置第1根部。
根据本发明,空心密封部的两条根部当中,将位于装饰部开口侧的第1根部形成的比另一方的第2根部厚,所以加大了第1根部的刚性,即使沿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弯曲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空心密封部也不会被挤瘪。此外,在车门与空心密封部靠接时,第1根部不会被圆弧部的变形牵引而变形。特别是,当车门从斜方向与圆弧部靠接时,即使圆弧部被向空心内牵引而变形,第1根部也不会被挤入空心内而变形,不会在与车身的开口边缘的外板之间产生大的间隙。因此,外板与第1根部的靠接部分保持难于被发现的状态,且外观漂亮。
并且,由于大致与外板的凸缘根部的面平行地从车外侧侧壁的外面延伸设置第1根部,所以能从相对于车外侧侧壁大致垂直地形成的第1根部前端延伸设置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可以加大空心密封部内的空间,并能形成鼓起的空心密封部。因此,可以使空心密封部具有容积感,且外观漂亮。此外,由于可以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大致垂直地形成第1根部,所以即使关闭车门时车门的鼓出部挤压了空心密封部,也会向第1根部的纵向施加力,第1根部难于变形,空心密封部不会被挤瘪,密封性良好。并且,由于外板的凸缘的根部的面与第1根部大致平行,所以其间的缝隙小,可以遮盖装饰部的开口侧前端、及从车身凸缘根部的嵌板弯曲形成的部分,并美化外露装饰挡风条与外板之间的外观。
此外,本发明是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在将装饰部向凸缘上安装时,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前端与第1根部的结合部的外面,与外板的凸缘靠接。
根据本发明,外露装饰挡风条具有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及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其利用在车身开口边缘的凸缘上安装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而将外露装饰挡风条牢靠地安装在车身上。此外,空心状的空心密封部弹性地与车门边缘部靠接,从而能吸收车门的尺寸或组装的偏差而将车门与车身之间密封。
由于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面壁21的外面的大致两端设置了空心密封部,所以能扩大空心密封部内的空间,并扩大了与车门的鼓出部接触的面积,即使车门的鼓出部的位置有误差,也可以与空心密封部可靠地接触,并能将车身的开口边缘与车门之间可靠地密封。
此外,空心密封部具有:分别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面壁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两端位置整体延伸的由硬实材料构成的两条根部,由发泡材料构成且呈圆弧状、其两端分别与两条根部的前端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因此,空心密封部的根部是硬实材料,刚性高,不易变形,即使在拐角部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弯曲,也能利用该两条根部大致保持空心形状,空心部分不会异常变形并被挤瘪。此外,由于设有与根部连续且整体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所以能将与车门靠接的部分做成具有弹性的柔软部件,圆弧部的变形能追随车门的靠接面,吸收车门表面的凹凸或车门或车身组装尺寸的误差等,能获得稳定的密封性。
空心密封部的两条根部当中,由于将位于装饰部的开口侧的第1根部的壁厚形成的比另一方的第2根部厚,所以加大了第1根部的刚性,即使沿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弯曲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也不会将空心密封部压瘪。此外,当车门与空心密封部的圆弧部靠接时,第1根部也不会被圆弧部的变形牵引而变形。特别是,当车门从斜方向与圆弧部靠接时,即使圆弧部被向空心内牵引而变形,第1根部也不会被牵引而变形,不会在与车身的开口边缘的嵌板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因此,能维持难于看见外板和第1根部的前端外面的靠接的状态,外观漂亮。
另外,由于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前端与第1根部的结合部的外面,在将装饰部向车身安装时与外板的凸缘的根部、即弯曲的面靠接,所以外板与上述结合部的外面,能在截面图上的1点接触,并可靠地压接,在与外板之间不产生缝隙、其密封性优越。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当将装饰部向车身安装时,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前端及第1根部的结合部的外面和外板靠接,并且第1根部与外板的距离,随着向第1根部的车外侧方向而扩大。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将装饰部向车身安装时,与第1根部的车外侧侧壁前端的结合部的外面与外板靠接,并且外板与第1根部大致平行,但第1根部与外板之间,随着向与第1根部的圆弧部的连接部的方向接近而扩大,形成若干缝隙,所以外板及第1根部,能在车外侧侧壁的前端与第1根部的结合部外面的1点接触,在此以外的场所第1根部不与外板接触。因此,外板与第1根部之间的密封性良好。并且,由于外板与第1根部之间的间隙小,且为随着向车外侧方向接近而渐渐地稍微扩大的程度,因此其缝隙不醒目,外观漂亮。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当将装饰部向车身安装并关闭了车门时,车门的鼓出部前端与上述车外侧侧壁的距离,比到第1根部前端的高度大。
根据本发明,车门关闭时,由于车门鼓出部的前端与车外侧侧壁的距离比到达第1根部的前端的高度大,所以即使在关闭车门时空心密封部被车门的鼓出部挤压,与第1根部的前端之间也有充分的距离,因此即使在关闭车门时空心密封部被车门的鼓出部挤压,因凹陷余地大,不会有所谓的碰底,能减小关闭车门的力。
此外,本发明还由埋设在装饰部的芯材构成,芯材由截面略呈U字形的长方状的小片、和在将该小片埋设在所述底壁的部分沿所述外露装饰挡风条的长度方向连结的连结部构成。
根据本发明,埋设在装饰部的芯材,由于在各个长方状的小片埋设在底壁的部分通过连结部被连结,所以当沿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弯曲安装外露装饰挡风条时,因芯材的作用,底壁不伸缩地以底壁为中心变形,使装饰部的开口侧前端的上述小片之间张开。因此,空心密封部受到向底壁方向牵引的力的作用。此时,由于第1根部由厚壁的硬实材料形成,所以因该力的作用而不会将空心密封部压瘪。
此外,本发明中,圆弧部由发泡材料构成,该圆弧部的表面被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的表面,所以能够在打开车门时所见到的空心密封部的表面上设置光滑的硬实材料的表面,外观漂亮。特别是,由硬实材料构成的根部与由发泡材料构成的圆弧部的分界部分,因材料的光泽不同、或表面的细微凹凸的不同等而产生分界线,但利用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可以掩盖分界线,可以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这样,本发明由于其利用硬实材料形成厚壁、且与外板大致平行的空心密封部的第1根部,所以即使弯曲安装在车身的开口边缘的拐角部,也可以防止空心密封部的压瘪变形,并且,空心密封部不会从开口边缘的嵌板面浮起,其密封性良好,并且安装状态下的外观漂亮。此外,由于不需要另外用模具成型拐角部,可以在拐角部分原封不动地使用利用挤压成型而形成的直线部分,所以容易制造外露装饰挡风条,并能廉价地制造。
此外,由于本发明形成了沿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弯曲的唇部,且唇部的前端位于被埋设在装饰部底壁的芯材的大致延长线上,所以即使将外露装饰挡风条安装在车门开口边缘的拐角部,唇部也不会倒,能可靠地将唇部与装饰条靠接,外观漂亮。此外,第2根部,由相对于车外侧侧壁由保持部、弯曲部、连结部构成的截面略呈L字形,其唇部的前端部与装饰条的前端部靠接,所以装饰条前端部与唇部前端部能可靠地靠接,并且唇部前端部不朝向车厢内侧,密封性稳定并且外观漂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门被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外露装饰挡风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外露装饰挡风条的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以往的外露装饰挡风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车身,1a-开口边缘,2-车门,4-外板,5-凸缘,10-外露装饰挡风条,20-装饰部,21-车外侧侧壁,22-底壁,23-车内侧侧壁,30-空心密封部,32-第1根部,33-第2根部,34-圆弧部,34b-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汽车侧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安装于车身的凸缘5上之前状态的主视图。图3表示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安装在凸缘5上的状态,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密封汽车车身1的开口边缘1a与车门2之间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汽车车身1与车门2的开口边缘1a上,沿全周安装了外露装饰挡风条10。
如图2所示,外露装饰挡风条10,为了安装在开口边缘1a的全周而形成为环形形状。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一般部分,以挤压成型而形成直线形状,并将直线状的挡风条在各拐角处弯曲并在连接部11上用模具成型将其两方的端头连接形成,呈环状。此外,外露装饰挡风条10没有必要一定是环状,也可以没有模具成型部、例如,将连接部11作为间隙,或安装在开口边缘的上部半周。
如图3所示,外露装饰挡风条10,由被安装于车身1开口边缘1a的凸缘5上的装饰部20、与车门2的车门框架的鼓出部2a等靠接而密封车身开口边缘1a与车门2之间的空心密封部30构成。开口边缘1a的凸缘5,是将构成车身内侧的内板3与构成车身1外侧的外板4的各个末端部分折曲重叠并一起点焊,而被固定,并形成一体的带状。此外,图中3a是加强板,也可以将该加强板3a合在一起焊接固定,作为一体成为凸缘5的部分。
装饰部20,其由车外侧侧壁21、底壁22及车内侧侧壁23构成,其被形成截面略呈U字形以便能安装在上述车身的凸缘5上。此外,在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底壁22及车内侧侧壁23的内部,埋设了芯材24以提高对凸缘5的保持强度。芯材24,可以使用铁板等的金属制成或硬质合成树脂制成。当用金属制的芯材24时,为了提高沿拐角部弯曲安装时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柔软性,而采用将长方状的小片金属板在连结部连结的芯材。
将该芯材24的连结部埋设在装饰部20的底壁22中的部分,则在沿拐角部分弯曲并安装装饰部20时,底壁22因连结部而不伸缩,并以底壁22为中心而变形,扩大装饰部20的开口侧。此时,第1根部32,如后所述,由于是用硬实材料形成了厚壁,所以空心密封部30不会被压瘪。此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在形成了装饰部20以后,将连结部断开,而进一步提高装饰部的柔软性的部件。装饰部20,其可以用硬实橡胶、热塑性合成橡胶或软质合成树脂等硬实材料覆盖芯材24而形成。当用与形成后述的空心密封部30的发泡橡胶相同或同系的材料时,能更牢固地将空心密封部30与装饰部20结合成一体,较为理想。
在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外面、即截面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20的U字形的外侧面上,整体设有空心密封部30。在车外侧侧壁21的内侧设有3条车外侧保持唇边26。在车内侧侧壁23的内侧,设有1条车内侧保持唇边27。在将装饰部20安装在凸缘5上以后,如图3所示,车外侧保持唇边26与车内侧保持唇边27从两侧夹持并保持凸缘5,并保持外露装饰挡风条10,并且将装饰部20与凸缘5之间密封。而且,根据凸缘5的厚度变化,车外侧保持唇边26与车内侧保持唇边27可以利用挠曲而保持。当凸缘5的厚度变化大时,例如,构成凸缘5的嵌板部件局部地由4~6片构成时,可以根据凸缘5的厚度变化利用可变挤压成型改变并形成车内侧保持唇边27的长度。
空心密封部30,由第1根部32、第2根部33、圆弧部34构成。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与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外面整体形成,且由硬实材料形成。因此,空心密封部30与装饰部20牢固地整体形成。形成第1根部32、第2根部33及装饰部20的材料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此时是用同时挤压成型的方法形成一体。此外,也可以在形成第1根部32、第2根部33及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材料中使用相同的材料,此时也可以同样地用同时挤压成型的方法形成一体。
在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上,形成从作为装饰部20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侧、即,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21a、从与底壁22的连结部略微靠近开口侧前端的位置的两处延伸的由硬实材料构成的两条根部32、33。从作为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开口侧的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21a,与外板4略呈平行、即相对于车外侧侧壁21垂直地延伸设置第1根部32。
从装饰部20的底壁22侧的车外侧侧壁21的外面,设置了第2根部33。第2根部33,其截面略呈L字形,且由:从与装饰部20的底壁22的连结部略微靠近前端的位置与车外侧侧壁21略呈直角地稍微延伸的保持部33a、从保持部33a与车外侧侧壁21平行且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33b、从该弯曲部33b向外方延伸的连结部33c构成。连结部33c与圆弧部34的前端被延伸设置以使其连结。即,空心密封部30的空心,是由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及圆弧部34包围所形成,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从上述车外侧侧壁21的外面直接凸出出来。如此,从车外侧侧壁21开始,由第2根部保持部33a、第2根部弯曲部33b及第2根部前端部33c形成第2根部33,且其壁厚大致相同。
此外,第1根部32的壁厚,比第2根部33的壁厚还厚地形成。因此,第1根部32比第2根部33刚性高且难于变形。在第1根部32的外面延长设置有圆弧部34的发泡材料,以便从车外侧看不见连接部的台阶。另外,第1根部32,在其被安装在开口边缘1a上时,与车身1的外板4大致平行。该大致平行,是安装在外板4上时第1根部32与外板4之间的间隔,稍微设有角度以便随着向车外侧、即向圆弧部34靠近而有若干间隙。第1根部32的外面、即车身1的开口边缘1a的侧面被形成平面。
因此,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安装在开口边缘1a上时,在第1根部32与外板4之间随着靠近车外侧(圆弧部35方向),而形成间隙。由于该间隙,当作为与第1根部32的与车外侧侧壁21连接的部分的前端部21a与车身1的外板4靠接时,第1根部32的其他部分不与外板4接触,可以只将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部21a与外板4的根部靠接。以此,可以使外板4与第1根部32在截面上的1点靠接,能获得充分的密封压力,且密封性优良。此外,外板4与外露装饰挡风条10,由于间隙很小,所以外板4与空心密封部30的接触点难于从外面看见,外观漂亮。
在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的前端上形成了由发泡材料整体构成的圆弧部34。圆弧部34其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1根部32、第2根部33、密封根部31合在一起形成了截面略呈卵型的空心形状。并且,在关闭车门2时,车门框架的鼓出部2a等靠接圆弧部34的圆弧状顶点附近,并将车身的开口边缘1a与车门2之间密封。此时,由于圆弧部34由发泡材料形成,所以容易变形,并也能随着车车门框架架的鼓出部2a等的靠接面吸收车车门框架架的鼓出部2a的凹凸、或车门组装的偏差所引起的尺寸误差。此外,圆弧部34的发泡材料延伸到第1根部32与车外侧侧壁21连结部附近并遮盖在第1根部32的外侧面上。
可以由硬实材料的薄膜35覆盖圆弧部34和第1根部32的表面。该硬实材料,可以使用与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所用的硬实材料相同的材料。用硬实材料覆盖圆弧部34的表面,则可以提高发泡材料的耐气侯性或耐磨损性,并且与发泡材料相比硬实材料的表面光滑,且外观漂亮。此外,利用硬实材料薄膜35覆盖圆弧部34与第1根部32或第2根部33连接面,可以消除在该连接面上产生的连接线或表面光泽的不同等,且外观漂亮。
从圆弧部34与第2根部33的连接部分、即从圆弧部34的第2根部33侧的前端沿将圆弧部34略加延长的方向延伸设置着弯曲状的唇部34b。该唇部34b,其在上述外露装饰挡风条10向车身2上安装时,能与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40的前端部靠接并弯曲,从圆弧部34延伸并立即截面略呈U字形弯曲的唇边前端部34c,与第2根部33的第2根部连结部33c略呈平行地向装饰部20方向延伸设置。因此,唇部34b具有在根部附近的第2根部33侧的面凹陷的唇边凹部34d。因此,唇部34b在该凹部34d的部分容易向第2根部连结部33c方向弯曲。唇部34b的前端部34,位于将被埋设在装饰部20的芯材24向旁边的第2根部33方向延长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由于第2根部33,具有与保持部33a连续的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33b,所以在空心密封部30被车门的鼓出部2a挤压时,弯曲部33b可以挠曲以吸收空心密封部30的挤压力。此外,由从弯曲部33b向外方延伸的连结部33c构成的截面略呈L字形,所以能加长空心密封部30的截面横向的长度,扩大圆弧部34的圆弧半径,可以加大车门鼓出部2a与空心密封部30之间的密封宽度,即使有尺寸的偏差也能确保密封性。此外,由于设有连结部33c,所以能吸收装饰条40的前端部42与圆弧部34的唇边34b靠接的交错,并在装饰条40与外露装饰挡风条10之间不产生间隙,外观漂亮。
埋设于装饰部20的芯材24,如上所述,由于其各个长方状的小片在底壁22部分被连结,所以在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沿开口边缘1a的拐角部弯曲并安装时,底壁22不伸缩而以底壁22为中心变形,使装饰部20的开口侧前端的上述小片之间打开。因此,空心密封部30作用向底壁22方向牵引的力。此时,由于第1根部32由厚壁的硬实材料形成,所以能克服该力而使空心密封部30不被压瘪。并且,由于底壁22不伸缩,所以皱褶不会靠近与底壁22位置相同的空心密封部30的唇边前端部34c,或倾倒,所以不会在与装饰条40之间产生间隙。
在车身1的车厢内面上安装了用于装饰的装饰条40。为了在装饰条40的表面上提高装饰效果,将织物或花纹薄膜等的表皮41,整体地粘合或溶合、并设在其上。装饰条40的前端部42,覆盖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装饰部20的底壁22,并在装饰部20的底壁22的车外侧端部位置上与车外侧侧壁21大致平行地弯曲。因此,能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空心密封部30的唇边前端部34c可靠地靠接在装饰条前端部42的侧面上。此外,由于可以将装饰条40越过装饰部20而延伸到空心密封部30的圆弧34附近,所以能缩小车门2的鼓出部2a与装饰条40之间的间隙。
以下,说明该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制造方法。外露装饰挡风条10,其使用挤压成型机同时挤压成型装饰部20和空心密封部30。其利用将装饰部20的芯材24、硬实材料、发泡材料的3中材料同时挤压成型的所谓3重挤压成型制造。以此,可以同时覆盖芯材24并利用硬实材料形成装饰部20、及用硬实材料和发泡材料形成空心密封部30。
作为芯材24,使用了钢板或硬质合成树脂聚丙烯、尼龙等。作为硬实材料,使用EPDM等合成橡胶、热塑性合成橡胶或软质合成树脂等。作为发泡材料,使用将同样的EPDM等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合成橡胶等发泡的材料。使用热塑性合成橡胶或软质合成树脂时,挤压成型后不需要随后的加硫工序,但使用合成橡胶时,挤压成型后要移送到加硫槽,进行热风加硫或高频加硫。此时,在加硫槽中同时进行橡胶的加硫和发泡。
以下,说明将本发明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0安装于汽车上的状态。将外露装饰挡风条10的装饰部20安装在车身1的开口边缘1a的凸缘5上。此时,可以用装饰部20的车外侧保持唇边26及车内侧保持唇边27夹持、保持凸缘5。此外,将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21a及空心密封部30的第1根部32与车外侧侧壁21的结合部靠接在外板4上并安装。因此,确定了空心密封部30的位置,车门2的鼓出部2a准确地靠接。
此外,当在装饰部20的底壁22内侧装入了密封膏22a时,由于凸缘5的前端能进入密封膏22a之中,所以能提高凸缘5与装饰部20的密封性。此外,当将装饰部20装在凸缘5上时,能将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21a与开口边缘1a的外板4靠接并完成安装。因此,可以控制装饰部20的插入,并能防止不充分的安装。
一旦装饰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前端21a与开口边缘1a的外板4靠接,则外露装饰挡风条10,就用车外侧侧壁21的内面与外板4紧密结合,并且由于用前端21a靠接所以能进一步稳定空心密封部30的保持。
此外,由于被安装在开口边缘1a的拐角部的外露装饰挡风条10,被沿拐角弯曲,所以因空心密封部30由于弯曲而被向装饰部20的底壁22方向牵引,但因第1根部32的刚性强,所以第1根部32没有大的变形。因此,即使在拐角部上,空心密封部30的第1根部32也不会从外板4分离。因此即使在车门2打开时从车外侧看空心密封部30与外板4的接点部分,也看不见深处的装饰部20或凸缘5,减少了第1根部32与外板4之间的间隙,且外观漂亮。
此外,当车门2关闭时,车门2的鼓出部2a与空心密封部30的圆弧部34靠接时,有时因车门2的开关轨迹而使圆弧部34被向装饰部20的底壁22方向牵引变形,但利用厚壁的第1根部32,可以防止该空心密封部30的变形、并可以确保密封性。此外,由于车门2的鼓出部2a的前端与车外侧侧壁21的距离比第1根部32前端的高度大,所以即使在将车门2关闭时空心密封部30被车门2的鼓出部2a挤压,也因距第1根部32前端之间有充分的距离,在车门关闭时不会有所谓的碰底,关车门时的感觉良好,可以轻轻将车门关闭。
此外,当车门2关闭时,车门2的鼓出部2a与空心密封部30的圆弧部34靠接时,圆弧部34被向装饰部20方向挤压而变形,但由于第1根部32及第2根部33由硬实材料构成,故其刚性强难于变形,所以首先只是圆弧部34凹陷变形。随后,即使车门2的鼓出部2a等进一步挤压圆弧部34a,圆弧部34a再挤压第2根部33,由于第2根部33在弯曲部33b柔软地挠曲,所以也可以在关车门时使车门2的鼓出部2a柔软地靠接,没有所谓关门时的碰底的感觉,不会破坏关车门2时的感觉。
并且,当车门2的鼓出部2a的车外侧拐角部与圆弧部34的中央靠接时,由于鼓出部2a向圆弧部34的车厢侧偏移并挤压圆弧部34,而不挤压刚性高的第1根部32,当鼓出部2a挤压第2根部33时,由于如上所述第2根部33的弯曲部33b变形,所以加长了可以挤压空心密封部30的距离,可以进一步提高关闭车门2时的感觉或车门关闭性能。

Claims (7)

1.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密封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其特征在于:由
被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的外板和内板的凸缘上,由车外侧侧壁、底壁、车内侧侧壁构成,且截面被形成为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和
具有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两端分别和所述第1根部及所述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并密封所述开口边缘与所述门之间的空心密封部构成;
从所述第2根部与所述圆弧部的连结部,形成沿所述圆弧部的大致延长方向延伸的唇部,所述唇部的前端部向所述车外侧侧壁方向弯曲,所述唇部的前端部位于被埋设在所述装饰部的底壁的芯材的大致延长线上,
所述第2根部,由截面略呈L字形、且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车外侧侧壁略呈直角延伸的保持部,从该保持部与所述车外侧侧壁平行且向外方弯曲的弯曲部,和从该弯曲部向外方延伸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连结部与所述圆弧部连结,
所述第1根部及所述第2根部由硬实材料形成,且所述第1根部的壁厚比所述第2根部厚,所述圆弧部由发泡材料形成,
所述第1根部,与所述外板大致平行地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延伸设置,
所述装饰部,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装饰条覆盖,且在所述装饰条的前端设有向所述装饰部侧弯曲形成的装饰条前端部;所述装饰条前端部,与从所述圆弧部延伸设置的唇部的前端靠接,将所述唇部的前端部进一步折曲地安装,
所述外露装饰挡风条还由在所述装饰部埋设的芯材构成,所述芯材,由截面略呈U字形的长方状的小片、和在将该小片埋设在所述底壁的部分沿所述外露装饰挡风条的长度方向连结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唇部由发泡材料构成。
2.一种外露装饰挡风条,密封车身的开口边缘与门之间,其特征在于:由
被安装在所述开口边缘的外板和内板的凸缘上,由车外侧侧壁、底壁、车内侧侧壁构成,且截面被形成为略呈U字形的装饰部,和
具有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开口侧前端整体延伸的第1根部、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外面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整体延伸的第2根部、两端分别和所述第1根部及所述第2根部连续而形成空心部的圆弧部,并密封所述开口边缘与所述门之间的空心密封部构成;
所述第1根部的壁厚比第2根部厚,
所述第1根部,与所述外板大致平行地从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延伸设置,
所述外露装饰挡风条还由在所述装饰部埋设的芯材构成,所述芯材,由截面略呈U字形的长方状的小片、和在将该小片埋设在所述底壁的部分沿所述外露装饰挡风条的长度方向连结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唇部由发泡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装饰部向凸缘上安装时,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前端与所述第1根部的结合部的外面,与所述外板的凸缘靠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装饰部向凸缘上安装时,所述装饰部的车外侧侧壁的前端及所述第1根部的结合部的外面,与所述外板靠接,并且所述第1根部与所述外板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第1根部的车外侧方向而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装饰部向车身安装并关闭所述车门时,所述车门的鼓出部的前端与所述车外侧侧壁的距离,比到所述第1根部前端的高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由发泡材料构成,且该圆弧部的表面被由硬实材料构成的薄膜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露装饰挡风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被安转在车厢内的装饰条覆盖,且在所述装饰条的前端设有向所述装饰部侧弯曲形成的装饰条前端部;所述装饰条前端部,与从所述圆弧部延伸设置的唇部的前端靠接,将所述唇部的前端部进一步折曲地安装。
CNB2004100791790A 2003-09-19 2004-09-15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35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7134A JP4110574B2 (ja) 2003-09-19 2003-09-19 自動車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3327129A JP4129743B2 (ja) 2003-09-19 2003-09-19 自動車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3327129 2003-09-19
JP2003327134 2003-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7381A CN1597381A (zh) 2005-03-23
CN100393553C true CN100393553C (zh) 2008-06-11

Family

ID=3468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91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3553C (zh) 2003-09-19 2004-09-15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355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0967B2 (ja) * 2015-03-19 2018-09-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101A (en) * 1991-07-29 1993-12-14 Toyoda Gosei Co., Ltd. Automotive weatherstrip
JP2555436Y2 (ja) * 1989-08-02 1997-11-26 豊田合成 株式会社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H10129259A (ja) * 1996-10-31 1998-05-19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0118242A (ja) * 1998-10-13 2000-04-25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可動ルーフパネル見切り部の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604441Y2 (ja) * 1992-06-15 2000-05-15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構造
JP2000513847A (ja) * 1997-05-02 2000-10-1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自由に選択可能な視点からの光景の出力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5436Y2 (ja) * 1989-08-02 1997-11-26 豊田合成 株式会社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US5269101A (en) * 1991-07-29 1993-12-14 Toyoda Gosei Co., Ltd. Automotive weatherstrip
JP2604441Y2 (ja) * 1992-06-15 2000-05-15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構造
JPH10129259A (ja) * 1996-10-31 1998-05-19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0513847A (ja) * 1997-05-02 2000-10-1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自由に選択可能な視点からの光景の出力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
JP2000118242A (ja) * 1998-10-13 2000-04-25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可動ルーフパネル見切り部の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7381A (zh) 200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9974B (zh) 玻璃滑槽
CN204586457U (zh) 天窗装置
CN104943518A (zh) 机动车用玻璃滑槽
CN101791939A (zh) 密封条以及密封条的安装构造
CN101376331A (zh) 机动车玻璃滑槽
CN102529664A (zh) 玻璃滑槽
CN102717688A (zh) 遮阳顶部的板结构
CN100393553C (zh) 汽车用外露装饰挡风条
CN100540345C (zh) 机动车的发动机罩密封结构
CN210309875U (zh) 车门角窗与玻璃导轨装配结构及车辆
CN106394208A (zh) 车门密封条
JP2008126960A (ja) 車両用ガラスの取付構造及び製造方法
KR100320850B1 (ko) 자동차의 서라운드 몰딩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048328B2 (en) Panel sealing structure
JP4340116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4712501B2 (ja) サッシュレス車用ドア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端末部構造
JP4129743B2 (ja) 自動車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18141355U (zh) 车辆的门框装饰结构
US20030107244A1 (en) Panel sealing structure
JP4110574B2 (ja) 自動車用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08232782U (zh) 一种玻璃密封条及汽车
CN2933977Y (zh) 顶盖装饰条
JP3168176B2 (ja) 自動車のドアシール構造
JPH0127463Y2 (zh)
JP3201857B2 (ja) サッシュレスドア型車の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