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6447C - 支柱 - Google Patents

支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6447C
CN100376447C CNB038153912A CN03815391A CN100376447C CN 100376447 C CN100376447 C CN 100376447C CN B038153912 A CNB038153912 A CN B038153912A CN 03815391 A CN03815391 A CN 03815391A CN 100376447 C CN100376447 C CN 1003764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retaining element
supporting member
described pilla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15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5712A (zh
Inventor
罗格·雷梅尔
卡尔·克默林
拉尔斯·雷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e GmbH filed Critical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66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5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64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64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2Platforms; Open load compartments
    • B62D33/0222Connecting elements between stanchions, e.g. roof supporting elements, stiffe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2Platforms; Open load compartments
    • B62D33/0207Connections of movable or detachable racks or stanchions to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Handcart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篷布车身的支柱,它可闭锁在一个固定元件(10)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可靠闭锁和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支柱,该支柱具有一个相对支座(28),并且设置了一个可插入固定元件(10)和相对支座(28)之间的支承件(29)。

Description

支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篷布车身的、可闭锁在一个固定元件上的支柱。
背景技术
在实际中,支柱用于支承篷布车身如滑动车篷的水平梁。这种篷布车身可以用于装备载重车载货平板或者半挂车的车身,但也可以用在集装箱或者铁路载货车辆上。对于滑动车篷,为了能够快速装货和卸货,从梁向下挂着的侧面篷布能够移动到一起,在纵梁之间延伸的顶面篷布也可以借助于可移动的篷布框架移动到一起,顶面篷布固定在这这些篷布框架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接近载货厢,滑动车篷的车顶底架可以容易地拆下。特别是中间支柱应能快速拿掉,但通常也将被称作立柱的角部支柱拿掉,在第二种情况下梁也必须拆下,而在滑动车篷不动的情况下在只松开中间支柱时,梁被立柱足够地支承。其他的帆布车身支承一个车架顶,该车架顶例如由铆接在纵梁上的塑料薄膜构成,重量较轻,这样,只有侧面篷布可移动。
从实际中知道了一列支柱装置,在这里,各一个支柱可借助于可快速松开的闭锁件闭锁在也被称作支柱靴的固定元件上,其中,支柱靴一般列借助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滑动车篷的载货面的一个承重外件上,例如支承木板条的金属框架上。
从实际中知道的可闭锁的中间支柱的第一个实施形式具有一个杠杆装置,它有一个中间杠杆和一个主杠杆,其中,中间杠杆借助一个第一铰链铰接在支柱上,借助一个第二铰链铰接在主杠杆上,主杠杆在长杆臂上具有一个操作把,在短杆臂上具有一个作为支承件的结构。为了闭锁支柱,支承件装在支柱靴的一个向上突出的鼻状件后面,通过操作主杠杆,支柱被向上通过两个杠杆从支柱靴上压开,直到杠杆装置闭锁为止。在这个实施形式中,支柱和纵梁的总负荷和所有在行驶期间作用在支柱上的力通过两个铰链传递到支柱靴上,因此,铰链承受极端负荷,支柱的使用寿命有限。此外,这个实施形式中没有在纵梁方向上固定支柱。
从实际中知道的可闭锁的中间支柱的第二个实施形式具有一个马蹬状的第一杆和一个第二杆,第一杆插入支柱支座的U形轮廓内,第二杆铰接在支柱体上并且通过一个中间杆与一个可在支柱体内轴向移动的锁止楔连接,其中,支柱支座具有一个用于容纳锁止楔的凹槽。首先将与第一杆成一个角度的支柱朝向支柱支座方向摆动并且抬起,这时,垂直力通过第一杆和其铰接导入支柱内。然后,通过操作第二杆将锁止楔下降到支柱支座的凹槽内,通过此将不稳定地绕铰链与第一杆一起转动的支柱闭锁。锁止楔能够只在第一杆及其在支柱上承受大的动负荷的铰链失灵时才将支柱的垂直负荷导入接收凹槽内,但这只能通过第二杆和其铰接导入,为此没有设计。此外,可移动的锁止楔本身是一个易磨损的件。然而,所知道的支柱装置难以操作,因为它必须被手动移入抬起的位置中。
从实际中知道的可闭锁的中间支柱的第三个实施形式具有一个铰接在支柱体上的杆,其一个杆臂具有一个把手,其另一个杆臂可插入U形的支柱支座内,在这里,通过借助把手将杆压到支柱体上来抬高支柱。在这里,垂直力也从支柱支座通过杆导入到支柱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支柱,它能够可靠地闭锁并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篷布车身的支柱,它可闭锁在一个固定元件上,包括一个为了抬起和闭锁支柱而设置的杠杆装置,其中,该支柱具有一个相对支座,并且,设置了一个支承件,它可插入固定元件与相对支座之间,使得在支柱闭锁的情况下,杠杆装置的铰链不传递垂直力。
因此,本发明支柱提供了从固定元件到支柱本体的可靠的力线。特别是如果相对支座固定安置在支柱本体上,可以可靠地传递垂直力。因为容易铰接的零件在闭锁之后、特别是在行驶期间不承受负荷,所以,这样的支柱使用寿命明显改善。
如果固定元件与支承件的接触平面以及支承件与相对支座的接触平面水平地、从而垂直于传递力的主要作用方向地构成或者至少具有水平的段,将垂直力从固定元件传递到支柱上是特别有利的。同时,形状吻合装置的这种优选形式使得制造简单并且零件厚度的设计计算简单。或者可以规定,支承件的边界分别与两个相邻件的轮廓相配,位于多个平面内,例如具有多个阶梯,以便使插入更容易,或者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平面,例如在支承件具有楔形的形状时。特别是支承件的下边界可以在构型方面与已知的支柱靴匹配,这样,不用改装固定元件就可以随时用本发明支柱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不可用的支柱,或者通过加装备支承件和/或相对支座来按照本发明构造已有的支柱。
原则上,支承件可以是一个可与支柱或者固定元件松开的件,这个件在支柱解锁后可单独存放,在支柱闭锁时插入固定元件和与支柱固定连接的相对支座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支承件最好有一个用于拉出的自己的把手并且还具有一个凸缘段,借助该凸缘段在插入方向定义一个终端止挡件,在需要时具有一个用于可摆动地安置在支柱上的杆的限制件。此外,可松开的支承件还可以有一个孔,这个孔为容纳例如水平穿过支柱的安全销设置,其中,在支柱解锁后,松开的支承件可用这个安全销重新固定。合理的是,这样的可松开的件这样确定尺寸,使得它在横向方向上也将支柱固定在固定元件上;可以以一个包围固定元件和被支柱底部区域包围的形式选择一个可能的构造。
同样,支承件可以例如可摆动地安置在固定元件上或一个与固定元件固定连接的件、例如载货面上,固定元件固定在该载货面上,这样,在支柱解锁后支承件不会丢失。
然而特别优选的是,支承件设置在支柱的一部分上,其中,该部分或者支承件以合理方式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柱上,这样,支承件在支柱解锁后也不会丢失。
特别是可以将支承件以多件构成并且组合各种不同的装置,例如一个可松开的第一支承件和一个设置在支柱上的第二支承件,它们共同将垂直力从支柱传递给固定元件。
尤其是,本发明支柱包括一个杠杆装置,例如一个肘杆装置,它的至少一个杆支承在支柱上,借助该杆可以抬起支柱,这样,不需要用手抬起。这样的杠杆装置可以不仅包括一个直接与支柱本体连接的杆,还包括多个杆。合理的是,用于抬起支柱的杆的一端可支承在固定元件上并且具有一个相应的、例如作为撑顶元件构成的端部。因为在本发明支柱中杆的铰链和轴承在支柱处于闭锁状态时不再承受负荷或者只承受明显减小的负荷,所以支柱铰链不再是支柱的危险构件。尤其规定,杠杆装置只用于抬起或者慢慢降下与固定元件嵌合的支柱并且此后可以被挂起。
设置有一个杠杆装置的本发明支柱的一个特别有利构造在于,支承件安置在该杠杆装置的一个杆上。这样,可以有利地将用于闭锁的杠杆装置操作与插入支承件或者用于解锁的杠杆装置操作与拔出支承件组合,不必为此进行附加的操作。一旦支承件被拉出来,这通常是只在汽车停车时发生,杠杆装置就承受支柱负荷,直到支柱降下为止。反过来,杠杆装置随着闭锁同时卸荷。在这里,支承件不仅可以从支柱外侧而且也可以从支柱内侧插入。
尤其是,支柱在其底部区域内在其本体内在为穿过固定元件而设置的开口下面有一个横向连接片,在支柱闭锁的情况下,该横向连接片被抬起到固定元件的一个向下突出的突块的后面,从而定义了一个向离开载货面方向的防松,而载货面的框架形成对支柱底部区域的止挡。此外,最好设置从横向连接片竖起的撑杆,它们在支柱处于闭锁状态时抬起这么多,使得它们到达固定元件的一个侧向伸出的部分的后面,从而补充横向连接片的防松。撑杆的间距有利地这样确定尺寸,使得它们无间隙或者以小的间隙包围固定元件,从而也防止在支柱横向上平行于横向连接片撞击支柱。在这里,撑杆有利地这样确定尺寸,使得它们在支柱闭锁的情况下向上略超出固定元件的侧向伸出的部分。最好规定,如果支承件这样厚,使得它达到安置在支柱后部区域内的撑杆之间,这些撑杆还在侧面支承该支承件。或者可以规定,支承件不是一直到达撑杆的区域内,而是只贴靠在固定元件的前段上。
支柱底部区域内的开口最好被相对支座限制,这样,支承件可以结构小,从而重量轻。
本发明支柱可以有利地通过其具有双C型廓的构造特别好地传递垂直力,该型廓在支柱的长度上不中断,最好在底部区域内在中心开口的区域内被加强。因此,下支柱件内的封闭的、不中断的框架使得支柱能够承受高负荷。此外,支柱至少在两个C形突缘之间的中心段内定义一个朝向装载货物的后壁,在该后壁内按简单方式具有孔或者类似结构,以较少的费用装上一个例如第二水平底板,用于多层装载不好堆垛的货物,或者装上用于隔开货物或防止货物活动的固定元件或者皮带。本发明支柱的力被良好传递,这使得支柱不会提前失效并且不必为此设置单独的承载装置。
本发明支柱安置以及本发明篷布车身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支柱。
从下面的说明中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本发明支柱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
图1表示一个作为半挂车构成的滑动车篷的示意侧视图,具有用虚线示出的本发明支柱,
图2表示一个本发明支柱在固定到载货平板上之前的立体图,
图3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在固定到载货平板上之前和安置在载货平板上的固定元件,
图4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在闭锁到载货平板上时,
图5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处于闭锁状态中,
图6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上部区域,
图7表示图3所示支柱下部区域的一个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8表示图4所示支柱下部区域的一个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9表示图5所示支柱下部区域的一个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10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处于闭锁状态中的俯视图,
图11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处于闭锁状态中的纵剖面,
图12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处于闭锁状态中的底视图,
图13表示图2所示支柱的下部区域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表示出的鞍式牵引车1由一个牵引机2和一个半挂车3组成。半挂车3作为滑动车篷构成,在这种滑动车篷中,载货面4具有安置在角部的垂直的立柱5,它们支承水平的、在行驶方向伸展的纵梁6和在侧视图中不能看到的横梁,在这里,在两个立柱5之间安置了两个支柱7,它们将载货面4与纵梁6连接并且垂直支承纵梁6。侧面篷布在侧面从纵梁6向下悬挂,顶面篷布可移动地安置在两个纵梁6之间。为了改善载货面的负载能力,如图1所示,在滑动车篷的支架中,通常至少支柱7这样构成,使得它可以从其固定装置中松开,有时,纵梁6和立柱5也可以松开。
特别是对于支柱7,希望能够快速夹紧并闭锁以及松开。在图2中示出了支柱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它具有一个按照本发明的支柱7和一个固定元件10,该固定元件在这里作为支柱靴构成,该固定元件在外面固定在滑动车篷3的载货面4上,例如用螺钉紧固。
固定元件10由一个U形弯曲的金属件10a和一个T形的金属件10b组成,其中,在T形金属件10b的垂直伸展段中和在U形金属件10a的底部中构成了相互对准的孔10c,固定螺栓可以穿过这些孔,以便将固定元件固定在载货面4的区域内。T形金属件10b的设置有孔10c的段与U形金属件10b的底部有间距,但填充了U形金属件10a的两个腿之间的间距,防止它们在受到负荷时弯曲。T形金属件10b的水平延伸的顶部10e以四边形实心材料构成并且插入U形金属件10a的侧翼的角部上的凹部内,在两侧从U形金属件10a的侧翼中伸出。两个金属件10a、10b向上齐平地终止并且定义了一个水平的支承面,而T形金属件10b的垂直段向下超过U形金属件10a伸出,定义了一个突块10d。金属件10a和10b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抗扭转的固定元件10,它可以良好地传递所有方向的力。特别是作用在顶部10e上的垂直力通过两个金属件10a、10b传导到滑动车篷3的载货面4的框架(没有示出)中。
支柱7由一个上支柱件11和一个下支柱件12组成,它们这样成形,使得它们可彼此相对移动从而使支柱7在制造时高度可变化。上支柱件11具有孔13,下支柱件12的锁止螺钉14插入该孔内,从而确定支柱7的高度。通过孔13和锁止螺钉14可以用标准化的上支柱件11和下支柱件12制成具有不同高度的支柱7,不需要为此每次使用不同的件。
下支柱件12在其与上支柱件11连接的区域内具有一个扁平的构型,它具有两个矩形的突缘15,上支柱件11的分别相应的凸起部分16插入其中。通过此保证了下支柱件12到上支柱件11的良好的力传递和扭矩传递。在两个支柱件11、12的连接区域内,突缘15的背面被一个盖板12a封闭,该盖板用螺钉紧固在下支柱件12上。
如从图6的局部放大中可看出的,上支柱件11在其上段中具有一个T形的凸肩17,在该凸肩的端部上支承有两个双滚轮18,这些双滚轮嵌入纵梁6的一个行走轨道中。这样,在支柱7解锁的情况下,通过滚轮18的滚动,支柱7可以沿着纵梁6移动。上支柱件11的支承区域11a作为平的水平支承面构成,用于在支柱7被抬起后与所属的纵梁6的一个下平面接触,由此在支柱7闭锁的情况下使滚轮18卸去负荷,此外,阻止纵梁6可能发生的弯曲。
为了达到有效地垂直支承纵梁6,要求支柱7的下部区域这样在固定元件10上抬起和闭锁,使得力被有利地垂直导入支柱7内并且也避免了侧向的或者垂直的间隙。为此,如从图3更准确知道的那样,支柱7具有一个肘杆装置19,该肘杆装置具有一个中间杆20和一个主杆22。中间杆20一端在下支柱件上在一个固定单元21a的区域内在两个矩形突缘15之间支承在一个铰链21内,另一端通过一个铰链23支承在主杆22上,其中,主杆22的短杆臂22a在端部具有一个爪形件24,主杆22的长杆臂22b在其背离铰链23的端部上具有一个抓握凹部25。爪形件24固定在一个实心的支承件29上。
支柱7在其下部区域内在其下支柱件12上具有一个横向连接片26,该横向连接片在两个突缘15之间的区域内将它们相互连接并且同时相对于突缘15的端面凹进。同时,横向连接片26向后限制下支柱件12的底部区域内的开口30。该开口这样确定尺寸,使得支柱7在那里可以经过固定元件10移动。另外,在突缘15的区域内在横向连接片26两侧垂直地安置了向上伸出的撑杆27,这些撑杆相对于横向连接片26再凹进一块。
在开口30上方是一个以金属块构造的相对支座28,它对中心地焊接在下支柱件12上的两个突缘15之间,或者以其它合适方式固定在那里。相对支座28大致与支承件29或固定元件10一样宽。在相对支座28和两个突缘15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间隙31。横向连接片26与相对支座28之间的间距大致相当于支承件29和固定元件10的总高度。
支承件29通过焊接或者最好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地连接在主杆22上。同时,在支承件29内还设置了铰链23的轴承。或者可以选择,与铰链23的铰接设置在主杆22的另一部分上,该部分安置在支承件29之外,例如(在支柱7闭锁的情况下)在相对支座28上方的一个区域内。支承件29具有朝向固定元件10上侧面以及相对支座28下侧面的限制面,这些限制面在形状上与这些侧面相配,在这里是平的限制面。也可以将支承件29的朝向下支柱件12的角修圆。为了固定爪形件24,支承件29的厚度比可供使用的开口30深度略小。
从支柱7的打开位置出发,如在图3和图7中所示,爪形件24被指定用于从后面握住T形金属件10b的顶部10e并且用其端部弯曲部分首先在固定元件10内钩住主杆22。
为了挂住支柱7,只要还没有进行,就将凸肩17悬挂在纵梁6内,使支柱7的开口30越过固定元件10,使得横向连接片26位于T形金属件10b的向下伸出的突块10d的后面和下面并且撑杆27在侧面包围U形金属件10a。为此,在需要的情况下,将肘杆装置19抬起或者向上摆动。这可以用手进行,在本实施例中,为此设置了一个板簧32,该板簧固定在中间杆22上和下支柱件12上,使它们相对张开。爪形件24插入被金属件10a、10b包围的固定元件10的上部缝隙内,如图4和图8所示。然后,由于肘杆装置19,通过例如在抓握单元25的区域内朝向下支柱件12本体方向压主杆22,使支柱7抬起。在操作肘杆装置19期间,用于抬起支柱7的力通过两个铰链21、23从固定元件10传递到支柱7上,并且通过支柱7传递到纵梁6上。
通过向前压主杆22,主杆22和中间杆20在下支柱件12的两个突缘15之间接触。在横截面上呈U形的杆20、22在其在图5和9中示出的闭锁位置中折叠,使得它们相互重合,它们的底部基本平行于支柱7的延伸方向,而杆20、22边缘侧的窄的侧翼彼此相邻地位于两个突缘15之间,在相对支座28的区域内进入缝隙31内。在这里,主杆22的外侧面与突缘15基本对齐,由此形成美观的光滑表面,参见图5和9。
随着杠杆装置19向里摆动和支柱7(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纵梁6通过支承区域11a)抬起,支承件29也被压入固定元件10和相对支座28之间。一旦支承件29与固定元件10和相对支座28接触,固定元件10的力就基本上不再通过杆20、22和所属的铰链23、21传递,而是通过支承件29传递。因此,铰链21、23在支柱7处于闭锁状态时几乎不承受负荷,这样,在肘杆装置19闭合的情况下,垂直力通过T形件10b的顶部10e、支承件29导入相对支座28中,从而导入支柱7中。这样,杠杆装置19主要用于支柱7的升降,而支柱7的垂直固定通过支承件29实现。
可以看到,支承件29一件式构成并且具有一个略窄的下段和一个略宽的上段,其中,上段同时具有一个用于铰链23的轴承。也可以将铰链23设置在其它位置并且将支承件29作为具有均匀厚度的件构成。也可以将两个段作为多件式支承件的相邻件构成,由此,多件制造更经济,即使支承件的允许误差因此加大。由于支承件的上段具有较大宽度,可以达到与相对支座28的良好重合,这对于可靠地支承支柱7是有利的。
同时,由于支柱7抬起,横向连接片26安置在固定元件10的突块10d的后面,这样,在支柱7承受负荷时,由于从载货面4向外作用的力,仍可形状吻合地闭锁。此外,撑杆27也抬起,这样,撑杆的上部区域到达T形金属件10b的顶部10e的后面,同样产生形状吻合的闭锁,防止支柱7自动打开。同时,撑杆27阻止支柱7相对于固定元件10产生侧向间隙。
主杆22在其长杆臂22b的端部上具有一个大致矩形的冲孔33,在该冲孔上连接了一个下沉区域34。在主杆22摆入时,一个(没有示出的)卡锁装置搭接该下沉区域34并且将主杆22可松开地保持在下支柱件12上。通过该卡锁装置可保证不会发生杠杆装置19被意外操作。该卡锁装置具有一个松开按钮,这个按钮可以为了释放闭锁而向上移动。冲孔33有利地安置在抓握凹部25附近,使得操作人员的拇指可以操作该松开按钮,而手抓住抓握凹部25。由于杠杆装置19在支柱7处于闭锁状态中时没有力,所以卡锁装置可以被设计得用于承受小的力,这样,可以用一只手操作杠杆装置19。
从图12和13中看到,支柱7的下支柱件12的底部区域至少在包围开口30的区域内被额外加强,尽管定义了一个双C构型的突缘15已经不中断地延续到下支柱件12的下端部上并且从而能够有利地传递垂直力。可以看到,横向连接片26和撑杆27作为共同组件构成,或者通过焊接、或者作为共同的铸件,它们焊入支柱7的底部区域中。在这里,横向连接片26的厚度大于突缘15的深度的一半。此外,撑杆27贯穿突缘15,这样,它们焊接在每个突缘15的对应外壁15a的内侧面上。横向连接片26也焊接在壁15a上。由此提高了支柱7的底部区域的稳定性,这至少可以补偿由于中心开口30造成的削弱,此外,特别是能够将在行驶方向上作用的力从支柱7传递到固定元件10上。
此外,在突缘15中,在其内壁15b的内侧面上焊接了角型材35,这些角型材一直到达相对支座28的区域内,通过此额外加固了突缘15。在此,角型材15的自由边的端部与突缘15的外壁15a的内侧面离开短的间距。也可以取消这个间距并且将突缘15的背面完全封闭。此外,角型材35可以与撑杆27焊接。特别是可以由横向连接片26、撑杆27和角型材35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甚至包括相对支座28组成的一个一体式的组件,将其焊入支柱7的底部区域中。
本发明的功能如下:
为了将支柱7闭锁到一个固定元件10上,首先将它通过滚轮18驶入正确位置中,然后,将支柱7的开口30摆动越过固定元件10。然后,主杆22的爪形件24插入两个金属件10a、10b之间的缝隙中,主杆22朝向支柱7方向偏摆,由此,中间杆20、特别是铰链21随支柱7一起向上移动。相应地,在位置固定的固定元件10与随着支柱7向上移动的相对支座28之间为容纳支承件29而设置的空间增大,这样,支承件29可以进入该中间空间内。卡锁装置握住下沉的区域34。
为了解锁支柱7,在松开卡锁装置之后,将主杆22和固定在它上面的支承件29从下支柱件12中拉出,从而中断固定元件10、支承件29和相对支座28之间的力线,由此,支柱7的重量才加载到杆20、22和铰链21、23上,在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后加载到滚轮18上,这样,支柱可以沿着纵梁6移动。
上面借助于一个具有一个支承件28的支柱介绍了本发明,该支承件为了支承到固定元件10的一个平的上侧面上而具有一个平的下侧面,在此,爪形件24进入固定元件10的一个缝隙内。该支承件也可以具有一个与固定元件10的上侧面轮廓互补的阶梯,例如,如果固定元件10具有一个可与突块10d相比较的向上伸出的突块,在此,通过例如作为撑顶元件构成的相应支承件内的阶梯同样可以有利使用该主杆。
也可以通过此支持支柱克服将其从载货面向外压的力,防止松动,或者用一个装置代替上面介绍的用横向连接片26和/或撑杆27的防松,在这个装置中,一个可单独插入的防松楔保持在一个V形接收凹槽内,从而制止支柱向外运动。

Claims (23)

1.用于篷布车身的支柱,它可闭锁在一个固定元件(10)上,包括一个为了抬起和闭锁支柱而设置的杠杆装置(19),其特征为,该支柱具有一个相对支座(28),并且,设置了一个支承件(29),它可插入固定元件(10)与相对支座(28)之间,使得在支柱闭锁的情况下,杠杆装置(19)的铰链(21,23)不传递垂直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29)具有一个与固定元件(10)形状吻合地相适配的下边界和一个与相对支座(28)形状吻合地相适配的上边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29)固定在支柱的一部分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可摆动地安置在固定元件(10)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29)是一个相对于支柱和固定元件(10)的附加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29)安置在杠杆装置(19)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杠杆装置(19)具有一个主杆(22)和一个中间杆(20),支承件(29)固定在该主杆上,中间杆将主杆(22)与支柱本体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中间杆(20)和主杆(22)基本上作为U形的、在支柱处于闭锁状态时相互重合的件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支承件(29)和相对支座(28)在支柱处于闭锁状态时被U形构成的中间杆(20)和主杆(22)中至少一个的底部覆盖。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主杆(22)具有一个安置在其用于中间杆(20)的铰链(23)上方的抓握凹部(25)。
11.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杠杆装置(19)具有一个爪形件(24),它可被带到与固定元件(10)嵌合的位置中。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该支柱具有一个在相对支座(28)下方构成的开口(30),支承件(29)可插入该开口中。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该支柱在其底部区域中具有一个横向连接片(26),该横向连接片在闭锁状态中安置在固定元件(10)的一个突块(10d)的后面。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该支柱在其底部区域内具有垂直延伸的撑杆(27),这些撑杆以一个与固定元件(10)宽度相应的相互间距设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该支柱在其底部区域内具有垂直延伸的撑杆(27),这些撑杆以一个与固定元件(10)宽度相应的相互间距设置,并且,横向连接片(26)和撑杆(27)作为共同的件构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在该支柱中设置一个开口(30),相对支座(28)向上限制该开口(30)。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该支柱由相互嵌套的一个上支柱件(11)和一个下支柱件(12)组成。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下支柱件(12)具有一个型廓,该型廓具有在支柱纵向上伸展的突缘(15),该突缘具有一个矩形型廓。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设置了一个支承面(11a),在支柱抬起时,该支承面与一个用于篷布车身的纵梁(6)接触,并且,在支承面(11a)的上面突起一个设置有滚轮(18)的凸肩(17)。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其特征为,相对支座(28)作为与支柱本体固定连接的金属体构成。
21.支柱装置,包括一个固定件(10)和一个可以与该固定件松开的、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支柱(7)。
22.用于从篷布车身上建起的载货面(4)的车篷支架,具有在载货面(4)的边缘上方伸展的纵梁(6),其特征为,具有一个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柱装置,在该支柱装置中,固定元件(10)固定在载货面(4)的区域内,支柱(7)在其底部区域闭锁在固定元件(10)上并且以一个上支承面(11a)支承在相应的纵梁(6)上。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篷支架,其特征为,篷布车身作为滑动车篷(3)构成。
CNB038153912A 2002-06-28 2003-06-20 支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64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28982.4 2002-06-28
DE10228982A DE10228982A1 (de) 2002-06-28 2002-06-28 Run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5712A CN1665712A (zh) 2005-09-07
CN100376447C true CN100376447C (zh) 2008-03-26

Family

ID=29723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53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6447C (zh) 2002-06-28 2003-06-20 支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60512B2 (zh)
EP (1) EP1517824B1 (zh)
CN (1) CN100376447C (zh)
AT (1) ATE301068T1 (zh)
DE (2) DE10228982A1 (zh)
PL (1) PL207293B1 (zh)
WO (1) WO200400280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85896B1 (es) * 2005-04-19 2008-08-16 Mecadetol, S.A Cierre plegable para cajas de carga.
DE202005017458U1 (de) * 2005-11-09 2005-12-29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unge für einen Nutzfahrzeug- oder Anhängerdachaufbau
CN1317183C (zh) * 2005-12-23 2007-05-23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湿法磷酸的方法
DE102006018608A1 (de) * 2006-04-21 2007-10-25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unge für die Ladeöffnung eines Fahrzeugaufbaus
DE102006021231A1 (de) 2006-05-06 2007-11-08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unge für Fahrzeugaufbauten
DE102006061339A1 (de) 2006-12-22 2008-06-26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unge für eine verschließbare Ladeöffnung eines Fahrzeugaufbaus
DE102007007064A1 (de) 2007-02-08 2008-08-14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Schließ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bau
US7578539B1 (en) 2008-05-05 2009-08-25 Roland Curtains Usa, Inc. Apparatus for decreasing opening velocities of support pillars
US7942472B2 (en) * 2009-03-23 2011-05-17 Western Trailer Co. Clamping side post for curtain side trailer
ES1071092Y (es) * 2009-09-21 2010-04-07 Mecadetol Sa Poste para cierres laterales de cajas de carga
DE102010037515A1 (de) * 2010-09-14 2012-03-15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Schließ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aufbau
DE102010061356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unge für einen Fahrzeugaufbau, insbesondere einen Nutzfahrzeugaufbau
DE102013108858A1 (de) * 2013-08-15 2015-02-19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Seitenabdeckung eines Nutzfahrzeugaufbaus
PL230082B1 (pl) 2014-12-31 2018-09-28 Wielton Spolka Akcyjna Podpora słupka naczepy
AU2016216713B2 (en) * 2015-08-19 2021-03-11 Australian Trailer Solutions Group Property Pty Ltd A roof support and/or freight restraint for a vehicle or container
DE202016000463U1 (de) * 2016-01-26 2016-03-09 Helmut Fliegl Runge für einen Nutzfahrzeug- oder Anhängeraufbau
SE539883C2 (sv) * 2016-05-18 2018-01-02 Rosén Göran Anordning vid sidostolpe för lastflak
TR201816226A2 (tr) * 2018-10-31 2018-11-21 Emre Oemer Okumus Kayar mekani̇zmali dorse babasi
EP3964429A1 (de) * 2020-09-02 2022-03-09 Schmitz Cargobull AG Planenaufbau und nutzfahrzeug mit plankenplan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64U (zh) * 1988-05-01 1989-03-01 王友坚 折叠式货车篷
CN2133484Y (zh) * 1992-09-22 1993-05-19 陈兴全 推拉折叠式汽车车篷
DE20000002U1 (de) * 2000-01-03 2000-04-06 Hesterberg & Soehne Gmbh & Co Hängerunge für Lastfahrzeuge
CN2423154Y (zh) * 2000-05-18 2001-03-14 姚天锡 一种有可展叠式篷布的货车
FR2802867A1 (fr) * 1999-12-24 2001-06-29 Sofaco Soc Fab Comm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ranchers pour l'ouverture de baches de camions
WO2002004277A1 (de) * 2000-07-12 2002-01-17 Plus Systems Martin Bruckner Gmbh Laderaumaufbau mit rungen zwischen boden und dach
DE20301201U1 (de) * 2003-01-27 2003-04-30 Lorenz Gillhuber Transporte Un Runge mit integrierter Vorrichtung zur Ladungssicherung, insbesondere für Transportfahrzeuge mit Planenaufbauten
CN2551510Y (zh) * 2002-06-15 2003-05-21 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 车厢展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28792B (zh) * 1968-11-15 1970-09-21 G Rosen
CA985474A (en) * 1972-10-12 1976-03-16 Steel Equipment Company Limited Frame joint
US4452234A (en) * 1982-02-19 1984-06-05 Cities Service Company Collapsible mobile solar energy power source
US4421943A (en) * 1982-02-19 1983-12-20 Cities Service Company Collapsible mobile solar energy power source
US4952009A (en) * 1987-06-29 1990-08-28 Morgan Corporation Curtained doors for vehicle bodies
US5658037A (en) * 1994-03-31 1997-08-19 Evans; Jeffrey L. Retractable closure system
DE29616344U1 (de) * 1996-09-19 1996-11-14 Hesterberg & Soehne Gmbh & Co Hängerunge
DE19839769A1 (de) * 1998-09-01 2000-03-02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 Gmbh Planenbefestigung an Verdecken für Nutzfahrzeuge
DE19839775A1 (de) * 1998-09-01 2000-03-02 Edscha Lkw Schiebeverdeck Gmbh Faltbarer Planenaufbau für Fahrzeugaufbauten und Container
DE19913616A1 (de) * 1999-03-25 2000-10-05 Sommer Fahrzeugbau Gmbh & Co K Schiebeplanen-Aufbau
DE20000004U1 (de) * 2000-01-03 2000-04-06 Hesterberg & Soehne Gmbh & Co Hängerunge für Lastfahrzeuge
DE20205984U1 (de) * 2002-04-16 2002-08-01 Load Lok Deutschland Gmbh Runge, insbesondere Klapprunge, mit Riegeleinrichtung
DE202005018342U1 (de) * 2005-11-22 2006-12-28 Edscha Lkw-Schiebeverdecke Gmbh Runge für einen Planenaufbau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64U (zh) * 1988-05-01 1989-03-01 王友坚 折叠式货车篷
CN2133484Y (zh) * 1992-09-22 1993-05-19 陈兴全 推拉折叠式汽车车篷
FR2802867A1 (fr) * 1999-12-24 2001-06-29 Sofaco Soc Fab Comm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ranchers pour l'ouverture de baches de camions
DE20000002U1 (de) * 2000-01-03 2000-04-06 Hesterberg & Soehne Gmbh & Co Hängerunge für Lastfahrzeuge
CN2423154Y (zh) * 2000-05-18 2001-03-14 姚天锡 一种有可展叠式篷布的货车
WO2002004277A1 (de) * 2000-07-12 2002-01-17 Plus Systems Martin Bruckner Gmbh Laderaumaufbau mit rungen zwischen boden und dach
CN2551510Y (zh) * 2002-06-15 2003-05-21 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 车厢展篷
DE20301201U1 (de) * 2003-01-27 2003-04-30 Lorenz Gillhuber Transporte Un Runge mit integrierter Vorrichtung zur Ladungssicherung, insbesondere für Transportfahrzeuge mit Planenaufbau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02803A2 (de) 2004-01-08
ATE301068T1 (de) 2005-08-15
DE50300921D1 (en) 2005-09-08
PL207293B1 (pl) 2010-11-30
CN1665712A (zh) 2005-09-07
WO2004002803A3 (de) 2004-04-08
US8360512B2 (en) 2013-01-29
EP1517824B1 (de) 2005-08-03
EP1517824A2 (de) 2005-03-30
PL373248A1 (en) 2005-08-22
US20050231004A1 (en) 2005-10-20
DE10228982A1 (de) 200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6447C (zh) 支柱
US4498824A (en) Extendible and contractible vehicle bulkhead
CN106394681B (zh) 公铁两用车
US4231709A (en) Demountable transporter for containers
US9643666B2 (en) Removable supporting cross-member provided with an adjustable-height fifth wheel for supporting a semi-trailer during the loading, rail transport and unloading thereof
US3653521A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olding freight containers of vehicles and the like
RU2272727C2 (ru) Вагон дл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перевозок, содержащий две концевые площадки с установленной на них грузов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 груза
CN108674436B (zh) 一种顶盖开闭机构、车体及漏斗车
US4690072A (en) Railway car body structural arrangement
CN202923451U (zh) 自卸车厢及自卸车
CN206254860U (zh) 一种组合式农用挂车车厢
US5611285A (en) Multipurpose railraod well car
RU2391239C1 (ru) Грузовой полувагон с глухим полом
CA1191394A (en) Cargo retainer
CN101323323A (zh) 厢式半挂车厢体的运输装置
CN101549782B (zh) 运车折叠箱
CN201254363Y (zh) 运车折叠箱
US10259472B2 (en) Stake pocket for railroad car
CN201062057Y (zh) 厢式半挂车厢体的运输装置
RU170394U1 (ru) Рама
CN108791334B (zh) 一种散料运输漏斗车
CN108556856B (zh) 一种底门开闭机构、车体及漏斗车
CN211618928U (zh) 一种轻便双层多功能可折叠物流台车
CN105416146B (zh) 一种自卸车货箱
CN110139779B (zh) 运输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