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3371C -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3371C
CN100373371C CNB021058490A CN02105849A CN100373371C CN 100373371 C CN100373371 C CN 100373371C CN B021058490 A CNB021058490 A CN B021058490A CN 02105849 A CN02105849 A CN 02105849A CN 100373371 C CN100373371 C CN 10037337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ircuit
data
recording medium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58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0991A (zh
Inventor
西岛英男
小野裕明
三边晃史
大矢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0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0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3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3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02Driving or moving of heads
    • G11B21/10Track finding or alig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Provisions for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track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i.e. track following
    • G11B21/106Track finding or alig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Provisions for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track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i.e. track following on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04N9/804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using transform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便携式设备内装的简易格式,在实时记录的可插拔盘记录媒体上可靠地进行最后处理。当电池22的残量为规定量或连接外部电源时(20),对应于盘记录媒体32实行最后处理(步骤102、103、104)。而且,设置了该处理期间的节省电力(37)、摄象机动作的禁止、中途的中止和再记录部件(16),实现可靠的最后处理。还设置了高速进行本处理的部件。对于便携式设备,也能可靠地实现稳定的最后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追记型记录盘和限制重写次数的重写记录盘等的盘记录媒体的记录装置,特别是涉及该最后处理部件以及使用它的信息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一种将图象信息记录在盘形状的记录媒体上的方法,是实时地进行视频记录,记录后再进行简单的编辑处理的方法,具有实时视频记录格式。TV广播等可与广播同时录象,并且可容易地使录象后的编辑、擦除规格化。
另一方面,在用市售DVD重放机观看的市售软件中采用的视频格式,是以在记录前进行编辑处理为前提条件的,则与上述视频记录格式不同。因此,用上述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盘有不能用市售DVD重放机观看的问题。
为此,提出了一种方法,即:先以简单格式的形式实时记录信息,通过进行最后处理,对依照上述标准的视频格式的记录管理数据进行再记录。
与此相关的装置,已经在特开2001-148166和特开平11-238310等公开。
上述已有技术,没有考虑在携带机器中采用本盘记录装置时的电源供给部件。例如,在DVD-R和DVD-RW等的盘最后处理中,仅在该记录盘上记录很少信息时,考虑到用DVD重放机重放,有必要将该空白区域记录在规定的盘位置。其时间需要数分钟以上,则往往存在用安装在携带机器中的电池不能完成最后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认盘记录装置的电源在最后处理时是否具有充分的电池残量或者提供了其他电源;使此期间装置能节省电力;不接受此期间的其他动作;实现在此期间电源供给不足时的对策。
还表示开始最后处理时的装置状况,向使用者明示必要的信息。
并且提供缩短最后处理时间的装置。
此外,提供将这些盘装置适用于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和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可携带的第一电源;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检出电路;连接外部的第二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检出在上述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第二电源的第二检出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当由上述第一检出电路或上述第二检出电路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或第二电源的电压至少其中之一为规定值以上时,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对上述记录媒体开始最后处理的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可携带的第一电源;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检出电路;连接外部的第二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检出在上述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检出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在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中,当由上述第一检出电路和上述第二检出电路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和第二电源的电压都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作为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至少将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记录区域的最后处理电路,当再生上述记录媒体,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开始记录而且在规定记录区域未完成时,与记录的导出数据相接续地,重新将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于聚焦光信号的透镜单元;从通过上述透镜组合取得的光信号得到电信号的摄象电路;操作上述透镜单元以使上述摄象电路得到的图象信息区域变化的操作输入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期间不接受上述操作输入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摄象电路;将上述摄象电路的输出变换为数字压缩信号的数字压缩变换电路;转换上述摄象电路或上述数字压缩变换电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功耗的转换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期间至少通过上述转换电路减少上述摄象电路或上述数字压缩变换电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功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可携带的电源;检出上述电源的残量的检出电路;显示上述检出电路的检出结果的第一显示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按照上述记录媒体的已记录区域进行必要的处理量变化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在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中显示所需时间的第二显示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显示至少上述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的显示电路;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操作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操作输入电路,当上述记录电路动作时,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实质上已没有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电路显示是否进行上述最后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摄象电路;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与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记录动作比较,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进行的至少导出数据的记录动作,具有较快的向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数据速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作为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并至少将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记录区域的最后处理电路,上述导出数据的记录以规定量为单位间歇地进行记录。
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是携带型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上述记录媒体是盘。
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是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上述记录媒体是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检出可携带的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检出在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工序;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三工序;当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或上述第二电源的电压的至少其中之一为规定值以上时,开始向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第四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象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检出可携带的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检出在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工序;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三工序;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四工序;在上述最后处理中,当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和上述第二电源的电压都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向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第五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最后处理的修复处理方法,具有:再生可插拔的记录媒体的第一工序;检出导出数据的结束位置的第二工序;在上述结束位置连续记录新的导出数据的第三工序;当上述新的导出数据的记录位置到达规定位置时,结束记录的第四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进行图象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使用透镜单元聚焦光信号的第一工序;在摄象电路将上述聚焦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二工序;操作上述透镜单元在上述摄象电路变换聚焦的图象信息的区域的第三工序;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将上述电信号作为图象信息予以记录的第四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进行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并且不接受操作上述透镜单元的动作的第五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字信号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在摄象电路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一工序;由数字压缩变换电路将上述电信号变换为数据压缩的数字信号的第二工序;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上述数字信号的第三工序;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同时停止上述第一或上述第二工序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处理减少功耗的第四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象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检出可携带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显示上述检出结果的第二工序;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三工序;按照上述记录媒体的已记录区域,进行必要处理量变化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四工序;显示上述最后处理所需时间的第五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具有: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一工序;检出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实质上已经没有的第二工序;当实质上记录区域已经没有时,显示是否实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三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具有:由摄象电路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一工序;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上述电信号的第二工序;与上述摄象电路的记录动作比较,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至少规定区域记录导出数据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实质上以记录数据的第三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由以下工序构成:在可插拔记录媒体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工序;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至少规定记录区域,进行以规定量为单位间歇记录导出数据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动作的第二工序。
从上述可见,本发明的效果是:确认盘记录装置的电源在最后处理中具有足够的电池残量或供给了其他电源;使此期间装置节省电力;不接受此期间的其他动作;由于设置了此期间发生电源供给不足时的处理结束部件,则能实现可靠的最后处理。
本发明的效果还有:由于设置了显示开始最后处理时装置状况的显示部件,则向用户公开了必要的判断材料。
本发明的效果还有:由于设置了缩短最后处理时间的部件,则可缩短处理时间。
本发明的效果还有:将这些记录再生装置应用于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和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携带机器的操作性得到了提高,并获得了使用可插拔盘的其他机器的互换再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使用的盘的数据构造的模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动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其他主要部分的动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另一个动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另一个动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另一个动作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具体显示例的画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另一个具体显示例的画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其他主要部分的动作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的具体显示例的画面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其他主要部分的动作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另一个动作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动作的模式波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不同动作的模式波形图。
图16是第2个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17是盘媒体和记录格式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到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表示使用盘记录媒体的摄象机一体型记录再生装置。图1中,1是话筒,2是音频输入处理电路,3是音频输出电路,4是声音输出端子,5是透镜单元,6是摄象传感器(CCD),7是摄象机图象信号处理电路,8是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9是图象显示/输出处理电路,10是显示部件(LCD),11是透镜单元5的驱动器,12是数字声音/图象输入端子,13是数字接口处理电路,14是数字输出端子、15是D-RAM,16是装置全体的控制微型计算机,17是瞬态存储器(F-RAM),18是装置的操作开关(SW),19是接口电路,20是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1是充电电路,22是电池,23是电源电路(DC-DC变换器),24是盘媒体的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5是D-RAM,26是S-RAM,27是瞬态存储器(F-RAM),28是记录再生部的控制微型计算机,29是记录电路,30是再生电路,31是向媒体进行记录再生的拾取器,32是盘媒体,33是主轴马达,34是在盘媒体上移动拾取器31的送进马达,35是分别驱动主轴马达33和送进马达34以及拾取器31内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调节器(未图示)的调节驱动器,36是图象输出端子,37是开关电路,38是摄象机部,39是输出部,40是控制部,41是记录再生部。
首先,说明摄象机部38的动作。图象信息通过由驱动器11驱动的透镜单元5,经摄象传感器6变换为电信号,再经摄象机图象信号处理电路7变换为图象信号。另外,声音通过话筒1,经音频输入处理电路2变换为声音信号。
其次,说明输出部39的动作。上述信号经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变换为数字图象/声音压缩信号。作为压缩方式,实行处理动画的MPEG方式和处理静止画的JPEG方式。通过数字声音/图象输入端子12,转换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作为输出部件,来自上述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的声音信号通过音频输出电路3输出到声音输出端子4。图象信号在通过图象显示/输出处理电路9由显示部件10显示的同时,从图象输出端子36输出。再通过数字接口处理电路13从数字输出端子14输出数字图象/声音信号。这里,通过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说明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然而,这些输出信号不一定都作为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进行压缩/扩展处理。
再次,说明控制部40的动作。本装置由使用者操作操作开关18而起动。操作开关18的输出输入到装置全体的控制微型计算机16。控制微型计算机16通过驱动器11控制透镜单元5,将被摄物的图象捕捉到摄象传感器6上。用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进行控制,将动画和静止图压缩为数字信号并暂时存储在D-RAM15。这些信号通过接口电路19被送到盘型记录再生装置的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
作为该接口电路,采用ATAPI规格等。
监视充电电路21掌握电源状态,控制开关电路37进行摄象部的电源处理。瞬态存储器17是存储操作控制微型计算机16的程序等的存储器。D-RAM15是暂时存储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的处理数据和控制微型计算机16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器。
最后,说明记录再生部41的动作。记录再生部41将从接口电路19输入的动画或静止画信息,通过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和D-RAM25变换为按照盘媒体的记录格式,并通过记录电路29、拾取器31记录在盘媒体32上。该盘媒体32和拾取器31的相对位置,用时分割使拾取器31进行重放动作,通过再生电路30从盘媒体32上检出预先写入的位置信息,由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和控制微型计算机28进行处理,通过调节驱动器35,驱动作为调节器的主轴马达33和送进马达34以及控制未图示的拾取器31内的聚焦和跟踪的调节器。顺便提到,S-RAM26和瞬态存储器27暂时存储控制微型计算机28的演算数据和程序等。
本装置将从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供给的电源或利用充电电路21由该电源充电的电池22的电源,通过电源电路23作为供给各部分的必要电源。
以上,说明了记录动作,再生时进行大致与其相反的动作。也就是,从盘媒体32通过拾取器31和再生电路30输出盘媒体32上的信息,由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和控制微型计算机28对按照盘媒体的记录格式进行解调,再通过接口电路19返回到图象/声音的压缩/扩展处理电路8,对压缩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进行扩展,然后通过图象显示/输出处理电路9和音频输出电路3,输出到显示部件10以及声音输出端子4和图象输出端子36。通过数字接口处理电路13将扩展前的信息输出到数字输出端子14。
作为电源部,具有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可以实现外部电源供给。从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供给的电源,通过充电电路21对电池22充电。这样,当供给外部电源时,通过电源电路23将该电力供给各部分,当不连接外部电源时,通过电源电路23将电池22的电力供给各部分。
作为承载图象信号的盘媒体32,如图17所示。具有再生专用型的DVD-ROM、1次追记型的DVD-R、可重写的媒体DVD-RW和DVD-RAM。作为记录格式,例如提出了视频格式(DVD Video format)和视频记录格式(Video recording format)。
视频格式,对图象等事先充分编辑处理的图象信息,实现多角度和本源再生、随机·混合再生等独创的功能,具有维持用于支持快速送进、回绕等特殊再生的增强的信息数据。
视频记录格式,以该重写型盘为前提不进行编辑处理而实时进行视频信号记录,考虑记录后可进行简单编辑处理的应用。然而,存在的问题是:用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信号,不可能用为再生以视频格式记录的再生专用盘的大多数DVD重放机进行再生。
这个问题,当用电视摄象机在盘媒体上记录时,用重写型盘DVD-RW和DVD-RAM,用视频记录格式记录后,进行编辑处理再变换为视频格式再次予以记录,即可以解决,然而,用1次追记型盘DVD-R仅能以视频记录格式进行1次记录,不能再次重写,这种盘不能用上述大多数DVD重放机再生。
当用DVD-R盘以简单格式的形式实时记录信息时,通过进行最后处理采用对按照上述标准的视频格式的记录管理数据进行再记录的方法。以下,以DVD-R盘为例予以说明,当然对于DVD-RW和DVD-RAM盘也可以进行同样处理。
图2是表示DVD盘的数据构造的模式图。对于可记录和再生的DVD,管理区域是R-信息区域(R-Information Area)、导入区域(Lead-in Area)、边界断开/导出区域(Border-out/Lead-out Area)、导出区域的总称。
R-信息区域由功率标准区域(Power Calibration Area)和记录管理区域(Recording Management Area)构成,导入区域和输出的内容与再生专用DVD-ROM相等,则确保了再生的兼容性。
在数据记录区域记录新的数据,或每当随着对在数据记录区域记录的数据进行编辑等的记录进行处理时,通过在这些管理区域再次写入规定的记录管理数据,进行记录状态管理。
图2中,在本盘上以箝位区域CA为中心,将沟槽(Groove)和纹间表面(Land)形成螺旋状,在沟槽和纹间表面上分别形成规定物理地址的摆动(Wobble)和纹间表面预置凹坑(Land Pre-pit)。
根据上述摆动和纹间表面预置凹坑的信息,使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拾取器相对于摆动进行位置配合控制,进行向沟槽的信息记录(数据写入)和从沟槽的信息再生(数据读取)。
在进行上述数据写入或数据读取的沟槽,从半径方向内侧(箝位区域CA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分配R-信息区域(R-Information Area:RIA)和信息区域(Information Area:IA)。
R-信息区域RIA由功率标准区域(Power Calib ration Area:PCA)和记录管理区域(Recording Management Area:RMA)构成,信息区域IA由导入区域(Lead-in Area:LIA)和数据记录区域(Data Record table Area:DRA)以及导出区域(Lead-out Area:LOA)构成。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最后处理的动作。
图中,当用户操作操作开关18时,开关最后处理的动作。首先,在步骤102,检出在数据记录区域DRA内已记录的主数据的最后位,也就是导出区域LOA开始端的地址。然后,记录标准格式的规定范围的导出区域LOA。
在步骤103,在记录管理区域RMA记录记录管理数据DCW。
在步骤104,按照标准格式在导入区域LIA的规定区域,记录表示进行了最后处理的规定数据的记录管理数据DCW。
这样,当进行最后处理时,在装填了的盘32是简单格式的情况下,由于自动地按照标准格式记录记录管理数据DCW,则确保了与读出专用DVD的兼容性。
当如上所述记录的区域较少时,在最后处理中将记录导出区域LOA记录达到规定范围(例如,直径70mm)为止。为此,根据条件需要十几分钟的最后处理时间。
用图4说明表示本发明一个特征的实施例。本装置中,当操作上述操作开关18开始最后处理时,如图4所示,首先在步骤112判定电池22的残量。当判定对于最后处理有足够的残量时,在步骤114实行最后处理,当判定不足够实行最后处理时,在步骤113为了向用户转达连接外部电源,用显示部件10予以显示。上述残量判定,通常使用电池端子的电压值。也就是,利用电池残量没有时电压渐渐降低的情况判定残量。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用图5说明另一个实施例。本装置中,当操作上述操作开关18开始最后处理时,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122判定是否连接了外部电源。该判定是这样进行的:用充电电路21检出外部电源连接在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再将该结果提供给控制微型计算机16。当有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24实行最后处理,若判定未连接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23为了向用户传达连接外部电源,用显示部件10予以显示。
用图6说明另一个实施例。本装置中,当操作上述操作开关18开始最后处理时,如图6所示,首先在步骤132判定是否连接了电池和外部电源。该判定是这样进行的:用充电电路21检出连接了电池22和在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0连接了外部电源,再将该结果提供给控制微型计算机1 6。当有电池和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34实行最后处理,若判定未连接电池和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33为了向用户传达连接电池和外部电源,用显示部件10予以显示。
本实施例中,由于仅在用电池和外部电源同时向本装置供给电源时实行最后处理,也就是,仅用一种电源不实行最后处理,则在最后处理中具有即使一个电源因任何理由断开也可以安全地完成处理的优点。
用图7说明另一个实施例。本装置中,当操作上述操作开关18开始最后处理时,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142判定是否连接了外部电源。当有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45实行最后处理。当没有外部电源时,在步骤143判定电池22的残量。若判定有残量,在步骤145实行最后处理。若判定没有残量,在步骤144为了向用户传达连接外部电源,用显示部件10予以显示。
图8、9示出了在上述图4、图6和图7中,用电池22的电源实行最后处理时,预先显示最后处理时间和电池残量时间的例子。图8表示最后处理需要的时间和电池残量时间,用户可以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电池残量余量。该时间在最后处理中显示,并显示直到处理完成的残量时间。图9表示另一个例子。当不能用时间定量表现电池残量时间时,可用图象显示电池残量。
下面,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上述最后处理期间,有效使用电池残量意味着不接受其他新的动作。例如,禁止向驱动摄象部38的透镜单元5的驱动器11发出的来自控制微型计算机16的控制信号。通常,该透镜单元5根据操作开关18的远距离/宽范围的操作,通过控制微型计算机16、驱动器11控制,当用控制微型计算机16开始上述最后处理时,直到该处理结束,都禁止上述远距离/宽范围的摄象部的动作。这样,在最后处理期间具有可限制成不增加摄象部电力消耗的优点。
同样,在上述最后处理期间不供给摄象部整体或其一部分的电源。这可以通过控制微型计算机16转换开关电路37来实现。
以下,用图1和图10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开始最后处理后,设想由于各种理由出现了中途必须中断的状态。例如,考虑错误地开始最后处理、或不希望立刻进行摄象机录象、或者电源供给停止了。这时如何处理,以图10为例予以说明。在步骤152,检出导出数据记录的开始端,在步骤153,以规定量为单位,记录导出区域的数据。然后,以规定量为单位每当完成记录时,在步骤154,检出并判定电池残量。若有规定残量(规定值以上的电压值),则在步骤155判定已记录的导出区域是否到达了规定范围。若未到达则再次返回到上述步骤153,继续已记录的导出区域的数据,按规定量单位重新记录。在步骤155,当记录的导出数据在规定导出区域记录完成时,在步骤156记录盘的记录管理数据,在步骤157记录导入区域。
盘管理数据和导入区域是预先决定的区域,记录时间也在几十秒左右与导出区域比较是很少的时间。
在步骤154,当判定没有电池残量(规定值以下的电压值)时,跳跃到步骤158,中断并结束最后处理。
图10中,在步骤154表示电池残量的判定,该步骤也可以采用图6的有无连接外部电源的判定。即使用户使用操作开关18并将对本装置判定是否输入最后处理的中断指令的处理适用于步骤154,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下面,对在这种状态下中断的盘32,说明再次实行最后处理的方法。本装置中,当操作上述操作开关18开始最后处理时,如图10所示,在步骤152检出导出数据记录的开始端。在该步骤152,对于中途中断最后处理的盘32,检出在该导出区域已记录的导出数据的最后位置,与其接续,重新开始记录导出数据,即可完成最后处理。
以下,用图1和图11~13说明关于进行最后处理的契机的实施例。当用户实行最后处理时,通过操作开关18向本装置发出指示,其时机是进行从本装置取出盘32的操作的时刻。也就是,为了取出盘32通过操作开关18操作排出按钮(未详细图示)时,在图12所示步骤162,由显示部件10显示图11所示的显示,用户选择是否实行最后处理。这时,显示盘32的已记录容量(或者时间等)和残容量(或者时间等),提供用户的判断材料。
该显示特别在盘32的记录容量剩余较少的状态时有效,操作本装置的排出按钮(未图示)时,在图13所示的步骤172,判定盘32的残容量,若残容量是规定值以上,则在步骤174实行排出处理动作,若残容量不足规定值,则在步骤173,在图11显示并促进最后处理的实行。盘32的残容量由控制微型计算机16通过接口电路19和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从记录再生部41的控制微型计算机28吸收盘的记录容量的残容量信息来判断。
不仅是取出盘32的契机,在本装置的摄象机录象时,由操作开关18操作录象暂停(录象暂时停止),在残容量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图11显示并促进最后处理的实行。
当录象中盘32的残容量没有时,与图12的步骤162同样,显示图11促进最后处理的实行。
下面,用图1和图14、图15说明关于缩短最后处理时间的实施例。通常,摄象机录象时如图14所示,在输出部39将摄象机部38摄影的信号压缩为图象/声音信号作为摄影信息64,并作为控制部40内的缓冲存储器(D-RAM15)的缓冲器输入65提供。另外,装填了盘32的记录再生部41,通常为了记录由上述摄象机部38摄影的实时图象,以足够高的记录传送速率驱动盘32。特别是由于携带机器的较大振动产生不可能稳定记录的状态时,必须再次将相同信息记录在盘32上的同一个地方或不同地方,考虑到这些情况,应确保上述缓冲存储器(D-RAM15)足够大的容量,同时,设定对盘32的记录传送速率高于作为输入信号的摄影信息64的速率。图14表示约2倍的例子。也就是,来自上述缓冲存储器(D-RAM15)的缓冲器输出66间歇地用上述缓冲器输入65的约2倍的数据速率读出,并将该信息记录在盘32上。这时的媒体记录67的ON/OFF状态如图14所示,仅约/1/2期间为记录状态。
另外,向最后处理中的盘32上的记录,与上述摄象机录象不同,没有实时记录的必然性。该处理时间从使用情况、功耗来看,以短时间完成为宜。如图15所示,将由信号/控制处理电路24等制作的输出记录数据68,如媒体记录69所示向盘32上连续(ON状态)记录,与摄象机录象时比较具有较高的平均记录传送速率,缩短了最后处理时间。这里已经说明了导出区域的记录数据,其他记录管理数据和导入区域的数据也是一样的。
本说明中,已经说明了等于最大记录传送速率的情况,当然,提高最后处理时盘32的转数,将进一步加快最大传送速率,也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和减少功耗。
下面,用图16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中与图1相同或同等功能部分标记相同符号。71是CPU、72是显示部、73是操作部、74是声音处理用DSP、75是扬声器、76是信息传送通路接口电路、77是ROM、78是RAM、79是瞬态存储器(F-RAM)、80是输入输出部。
本装置表示具有记录再生部41的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在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的记录再生部41中采用可插拔的盘32型记录媒体,在具有实时记录所必要的输入输出部80时,与图1所示的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一样,用简易格式实时记录,此后实行最后处理,例如,用其他再生装置(取景器装置)编辑成再生可互换格式。对于这样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同样的课题和解决办法是有效的。
该图的输入输出部80通过话筒1和音频输入处理电路2输入声音信号,通过透镜单元5和摄象传感器(CCD)6以及摄象机图象信号处理电路7输入图象信号。通过信息传送通路接口电路76在与外部机器和网络之间,输入输出包含图象·声音·数据等的多媒体信息。由CPU71处理。加工从输入输出部80输入的信息,并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RAM78)。当这些信息达到规定量时,通过接口电路19记录在记录再生部41。用户操作操作部73,控制本装置的动作。本装置的状态由显示部72向用户公开。其他各部分的动作基本上与图1的动作一样。对于本装置,也适用图2~图15所示的各动作。

Claims (20)

1.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可携带的第一电源;
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检出电路;
连接外部的第二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
检出在上述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第二电源的第二检出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当由上述第一检出电路或上述第二检出电路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或第二电源的电压至少其中之一是为执行上述最后处理的充分的残量或电源电压时,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对上述记录媒体开始最后处理的动作。
2.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可携带的第一电源;
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检出电路;
连接外部的第二电源的外部电源端子;
检出在上述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检出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在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中,当由上述第一检出电路和上述第二检出电路检出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和第二电源的电压都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动作。
3.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作为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至少将所述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记录区域的最后处理电路,
当再生上述记录媒体,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开始记录而且在规定记录区域未完成时,与记录的导出数据相接续地,重新将所述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区域。
4.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用于聚焦光信号的透镜单元;
从通过上述透镜组合取得的光信号得到电信号的摄象电路;
操作上述透镜单元以使上述摄象电路得到的图象信息区域变化的操作输入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期间不接受上述操作输入电路。
5.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摄象电路;
将上述摄象电路的输出变换为数字压缩信号的数字压缩变换电路;
转换上述摄象电路或上述数字压缩变换电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功耗的转换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期间至少通过上述转换电路减少上述摄象电路或上述数字压缩变换电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功耗。
6.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可携带的电源;
检出上述电源的残量的检出电路;
显示上述检出电路的检出结果的第一显示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
按照上述记录媒体的已记录区域进行必要的处理量变化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在上述最后处理电路的最后处理中显示所需时间的第二显示电路。
7.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
显示至少由上述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的显示电路;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操作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操作输入电路,
当上述记录电路动作时,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实质上已没有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电路显示是否进行上述最后处理。
8.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摄象电路;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图象信息的记录电路;和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最后处理电路,
与来自上述摄象电路的记录动作比较,由上述最后处理电路进行的至少所述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的记录动作,具有较快的向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数据速度。
9.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有: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记录电路;
作为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并至少将所述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记录达到规定记录区域的最后处理电路,
上述导出数据的记录以规定量为单位间歇地进行记录。
10.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装置是携带型摄象机一体型记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记录媒体是盘。
11.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记载的信息记录装置是携带型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记录媒体是盘。
12.一种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检出可携带的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
检出在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工序;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三工序;
当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或上述第二电源的电压的至少其中之一为规定值以上时,开始向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第四工序。
13.一种图象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检出可携带的第一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
检出在外部电源端子供给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的第二工序;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三工序;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四工序;
在上述最后处理中,当上述第一电源的残量和上述第二电源的电压都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向上述记录媒体的上述最后处理的动作的第五工序。
14.一种最后处理的修复处理方法,具有:
再生可插拔的记录媒体的第一工序;
检出所述最后处理的导出数据的结束位置的第二工序;
在上述结束位置连续记录新的导出数据的第三工序;
当上述新的导出数据的记录位置到达规定位置时,结束记录的第四工序。
15.一种进行图象信息记录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使用透镜单元聚焦光信号的第一工序;
在摄象电路将上述聚焦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二工序;
操作上述透镜单元在上述摄象电路变换聚焦的图象信息的区域的第三工序;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将上述电信号作为图象信息予以记录的第四工序;
在上述记录媒体进行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并且不接受操作上述透镜单元的动作的第五工序。
16.一种数字信号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在摄象电路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一工序;
由数字压缩变换电路将上述电信号变换为数据压缩的数字信号的第二工序;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上述数字信号的第三工序;
进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同时停止上述第一或上述第二工序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处理减少功耗的第四工序。
17.一种图象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检出可携带电源的残量的第一工序;
显示上述检出结果的第二工序;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三工序;
按照上述记录媒体的已记录区域,进行必要处理量变化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四工序;
显示上述最后处理所需时间的第五工序。
18.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当可插拔的记录媒体有记录区域时,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信息的第一工序;
检出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实质上是否已经没有的第二工序;
当实质上记录区域已经没有时,显示是否实行上述记录媒体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第三工序。
19.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具有:
由摄象电路将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第一工序;
在可插拔的记录媒体记录上述电信号的第二工序;
与上述摄象电路的记录动作比较,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至少规定区域记录所导出的数据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实质上记录数据的第三工序。
20.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由以下工序构成:
在可插拔记录媒体记录信息信号的第一工序;
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至少规定记录区域,进行以规定量为单位间歇记录所导出的数据的最后处理,将以视频记录格式记录的数据,作成为以视频格式为标准的数据再记录的动作的第二工序。
CNB021058490A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3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0411/01 2001-09-25
JP2001290411A JP3539414B2 (ja) 2001-09-25 2001-09-25 情報記録装置
JP290411/2001 2001-09-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1264.3A Division CN101221803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200810001261XA Division CN101217055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605A Division CN101217054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639A Division CN101217056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592A Division CN101217053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0991A CN1410991A (zh) 2003-04-16
CN100373371C true CN100373371C (zh) 2008-03-05

Family

ID=1911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12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7055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2008100012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803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B0210584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371C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639A Pending CN101217056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605A Pending CN101217054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592A Pending CN101217053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12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7055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2008100012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803B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12639A Pending CN101217056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605A Pending CN101217054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A2008100012592A Pending CN101217053A (zh) 2001-09-25 2002-03-01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424200B2 (zh)
JP (1) JP3539414B2 (zh)
CN (6) CN101217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9414B2 (ja) * 2001-09-25 2004-07-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
JP3794345B2 (ja) * 2002-04-25 2006-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US7974520B2 (en) 2002-04-26 2011-07-05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ensuring compatibility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ing media
JP4063076B2 (ja) 2002-12-27 2008-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JP4375603B2 (ja) * 2003-06-16 2009-12-02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プレーヤ
JP2005063560A (ja) * 2003-08-12 2005-03-10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5117479A (ja) 2003-10-09 2005-04-28 Canon Inc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683294A4 (en) * 2003-11-14 2007-01-17 Sonic Solutions SECURE TRANSFER OF CONTENT ON A REGISTERABLE MEDIUM
JP2005198034A (ja) * 2004-01-07 2005-07-21 Cyberlink Corp 携帯式映像音声再生装置のパワー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調整システム
JP2005276314A (ja) * 2004-03-24 2005-10-06 Orion Denki Kk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7405763B2 (en) * 2004-03-24 2008-07-29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devices having an image sensor for charging a battery
JP4355250B2 (ja) * 2004-03-31 2009-10-28 Hoya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577974B2 (en) * 2004-05-28 2009-08-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vies channel
JP2006344350A (ja) * 2005-05-10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記録装置
US20070041296A1 (en) * 2005-08-22 2007-02-22 Mediatek Inc. Disk fina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TE510284T1 (de) * 2005-09-21 2011-06-15 Mediatek Inc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r plattenfinalisierung
JP4991412B2 (ja) * 2007-06-26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43354A (ja) * 2007-08-09 2009-02-26 Hitachi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9116917A (ja) 2007-11-01 2009-05-28 Canon Inc 再生装置
JP2009151860A (ja) * 2007-12-20 2009-07-09 Hitachi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5103198B2 (ja) * 2008-01-18 2012-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5094655B2 (ja) * 2008-09-12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853547B2 (ja) * 2009-05-27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2013135347A (ja) * 2011-12-27 2013-07-08 Xacti Corp 記録装置
US9060127B2 (en) 2013-01-23 2015-06-16 Orcam Technologies Lt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image capture settings
JP6415028B2 (ja) 2013-07-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75618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功耗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796122B (zh) * 2014-08-21 2018-07-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压供给装置
JP6478760B2 (ja) * 2015-03-27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41A (zh) * 1988-12-21 1990-07-11 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图象记录装置
CN1118101A (zh) * 1994-05-31 1996-03-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记录再现设备ic存储卡记录格式和记录再现方法
CN2314399Y (zh) * 1997-08-13 1999-04-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太阳能电源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CN1235347A (zh) * 1998-04-30 1999-11-17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提供介质
CN1313709A (zh) * 2000-03-09 2001-09-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携带型图像再生装置及其工作控制方法、携带型摄像装置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4518A (ja) 1991-08-23 1993-03-05 Sony Corp 光デイスク記録装置
US5642458A (en) * 1992-11-18 1997-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210068B2 (ja) * 1992-04-16 2001-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579910B2 (ja) * 1993-10-27 2004-10-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2716374B2 (ja) * 1994-09-28 1998-02-1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情報処理機器、情報処理機器のための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US5842050A (en) * 1994-12-22 1998-11-24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still video camera having electro-developing recording medium
JP3479149B2 (ja) * 1995-03-30 2003-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3774914B2 (ja) * 1995-09-27 2006-05-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装置
MY132591A (en) * 1995-10-26 2007-10-31 Sony Corp Optical disc apparatus.
KR0185954B1 (ko) * 1996-09-30 1999-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형 단말기기의 메모리 관리방법
CN1279747C (zh) * 1997-01-27 2006-10-11 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 记录全球定位系统装置的测位信息的摄像机
JPH11238310A (ja) 1998-02-24 1999-08-31 Nippon Columbia Co Ltd 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JP3423243B2 (ja) * 1999-03-26 2003-07-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298547B2 (ja) * 1999-03-30 2002-07-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302304B2 (ja) 1999-09-10 2009-07-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US20020054750A1 (en) * 2000-04-25 2002-05-09 Michael Ficco DVR functions status indicator
JP3997690B2 (ja) 2000-06-12 2007-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装置、光記録媒体残量表示方法、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光記録媒体表示方法
JP3855606B2 (ja) 2000-06-12 2006-1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記録装置及び光記録方法
JP2002269746A (ja) 2001-03-09 2002-09-20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3787505B2 (ja) * 2001-06-28 2006-06-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
JP3539414B2 (ja) * 2001-09-25 2004-07-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
JP3794345B2 (ja) * 2002-04-25 2006-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41A (zh) * 1988-12-21 1990-07-11 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图象记录装置
CN1118101A (zh) * 1994-05-31 1996-03-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记录再现设备ic存储卡记录格式和记录再现方法
CN2314399Y (zh) * 1997-08-13 1999-04-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太阳能电源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CN1235347A (zh) * 1998-04-30 1999-11-17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提供介质
CN1313709A (zh) * 2000-03-09 2001-09-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携带型图像再生装置及其工作控制方法、携带型摄像装置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0991A (zh) 2003-04-16
JP2003101926A (ja) 2003-04-04
CN101217055A (zh) 2008-07-09
JP3539414B2 (ja) 2004-07-07
CN101217054A (zh) 2008-07-09
CN101221803B (zh) 2013-03-13
CN101217055B (zh) 2011-05-25
CN101217053A (zh) 2008-07-09
US20030058352A1 (en) 2003-03-27
CN101221803A (zh) 2008-07-16
US7424200B2 (en) 2008-09-09
US20090003160A1 (en) 2009-01-01
CN101217056A (zh) 2008-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371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US9407894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play-backing apparatus
US20080080347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1312335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
JP200131233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
US813992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CN1248226C (zh) 记录设备
US20080019250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JP3906718B2 (ja) 記録装置
US20030002861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65086B (zh) 记录再现装置及记录再现装置的记录模式设定方法
JP2006294105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ダビング方法
JP2003141735A (ja) 映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映像再生装置
US20070253683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072161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466021B2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4281803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3087708A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059458A (ja) 再生装置
JPH10154374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20090041434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JPH07201131A (ja) ミニディスクレコーダ
JP2002015503A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8226443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KR20080046336A (ko) 미디어 종류에 따라 각기 다른 방식으로 복구하는멀티미디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s Kanagawa Prefecture Yokoham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0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