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548C -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548C
CN100363548C CNB031083986A CN03108398A CN100363548C CN 100363548 C CN100363548 C CN 100363548C CN B031083986 A CNB031083986 A CN B031083986A CN 03108398 A CN03108398 A CN 03108398A CN 100363548 C CN100363548 C CN 1003635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catcher
catching portion
line
described thread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83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564A (zh
Inventor
宇佐修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5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5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针板,该针板具有一针孔,允许一缝纫针通过该针孔;一钩线器,所述钩线器在针板下方向前和向后地往复运动,并且沿移动方向是细长的,该钩线器相对于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大致呈钩状的钩取部分;以及一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至少在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位于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以切断被钩住在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第一钩取部分在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相对于钩线器的移动方向比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钩线器的前端。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与钩线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进一步隔开和定位成比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针板的针孔。钩线器向后移动,以使被钩住在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切割刀片相交。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中在针板下方钩住将要由切割刀片切断的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缝纫机包括一钩线器,该钩线器被设置成在一针板下方往复移动。移动该钩线器,以使其通过一线圈,藉此通过钩线器分离线圈。钩线器在其返回移动期间钩住线。将被钩住的线移动到切割刀片进行切割。授予本申请的受让人的日本专利No.2871201揭示了这样一种切线方式。在上述传统缝纫机中,一作为钩线器的移动刀片510和一固定刀片520包括相应的水平延伸的板状部分,如图42所示。线由固定刀片520分离。缝纫底板中的布料侧的线端的线量取决于针板的针孔的位置、固定刀片520的位置、用于底线的梭心位置、水平旋转的旋梭的钩线尖端的旋转轨迹等。针或梭心侧的线端的线量也取决于这些因素。
然而,当布料侧的线端的线量在切线过程中变大时,可以将布料侧的线端缠绕在缝纫底板中。为了防止布料侧的线端缠绕,向前移动固定刀片以使其固定于一个位置,从而使布料侧的线端的线量在切线之后减少。然而,在该情况下,针侧的线端的线量减少,以使切线之后用于随后的缝纫的线量变短。因此,在传统的缝纫机中,布料和针侧的线端在切线之后各自无法保持适当的数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中布料和针侧的两针端分别可以在切线之后保持适当的数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针板,该针板具有一针孔,该针孔允许一缝纫针通过;一钩线器,所述钩线器在针板下方向前和向后地往复运动,并且沿移动方向是细长的,该钩线器相对于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大致呈钩状的钩取部分,第一钩取部分在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被定位成相对于钩线器的移动方向比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钩线器的前端,第一钩取部分被进一步隔开和定位成相对于与钩线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比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针板的针孔:以及一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至少在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位于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以切断钩住在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在该结构中,钩线器向后移动,以使钩住在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切割刀片相交。
在上述缝纫机中,钩线器的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相对于钩线器向前移动的方向被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当由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钩住的线被切割刀片切断时,被切断的线的两部分分别具有适当的长度。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以下说明进行审阅时,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其中:
图1A和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缝纫机的平面图和正视图;
图2是切线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4是切线机构的仰视图;
图5是切线机构的右视图;
图6是切线机构的左视图;
图7是切线机构的后视图;
图8A至8F分别是切线器上基板的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平面图、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9A至9F分别是切线器下基板的右视图、后视图、平面图、正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
图10A至10F分别是引导构件的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平面图、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11A至11F分别是钩线器的正视图、左视图、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和平面图;
图12A至12C分别是切线保持构件的右视图、后视图和平面图;
图13A至13C分别是薄板的左视图、平面图和正视图;
图14A和14B分别是切线步进电动机的平面图和正视图;
图15A至15C分别是上传动齿轮的平面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16A至16C分别是下传动齿轮的平面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17A至17F分别是切线杆的正视图、左视图、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和平面图;
图18是显示切线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显示缝纫机的电气配置的框图;
图20是显示缝纫机的运行的时间图;
图21是显示钩线器的位置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2是显示用于钩线器的驱动速度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是显示向缝纫机供电时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24是钩线器处于准备位置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25是钩线器越过底线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26是切线器处于往复运动的转向点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27是钩线器停在向后运动的中央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28是钩线器钩住针线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29是针线卷绕在钩线器的前部上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30是钩线器的第一钩线部分已经钩住线的情况下的切线机构的平面图;
图31是切线机构在切线之前的平面图;
图32是切线机构的平面图,其中钩线器在切线之后处于准备位置;
图33是与图30类似的示图,其还示出了一送布牙;
图34示出了旋梭处于针下方的一位置时的水平旋梭的尖端;
图35是在图27所示的状态下的钩线器的放大示图;
图36是在图28所示的状态下的钩线器的放大示图;
图37是在图29所示状态下的钩线器的放大示图;
图38是在图30所示状态下的钩线器的放大示图;
图39是在图31所示状态下的钩线器的放大示图;
图40是在图31所示状态下的钩线器的平面图;
图41A和41B是送布牙的放大立体图和沿图41A中的线41B-41B截取的示图;以及
图42是传统的切线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请参见图1A和1B,本发明的缝纫机10包括:一具有水平面的缝纫底板12;一支柱14,该支柱从底板12的右手部分向上延伸;以及一缝纫臂16,该缝纫臂从支柱14向右水平延伸,以便与底板12相对或位于底板上方。底板12、支柱14和臂16连续形成在一树脂机壳18上,该机壳包括一前机壳20和一后机壳22。由本申请的受让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295564揭示了如上所述的机壳。
由金属制成的下轴24被支承在后机壳22上,以使其如图1B中观察到的那样在底板12内部纵向延伸。一下部机构26在轴24的左手端处安装在后机壳22上。下部机构26包括:一送布牙机构26a,该送布牙机构前后移动送布牙25,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金属构件;一钩取线圈机构(水平旋梭机构)26b,该钩取线圈机构在一梭心B周围的水平面上围绕一垂直轴线旋转一钩住线圈尖端27;一切线机构26c,该切线机构切断一针线TU和一底线TD。如图1B所示,一针板28安装在位于钩取线圈机构26b或下部机构26上方的机壳18的一部分上。针板28形成有一针孔29,该针孔允许针N上下移动通过其中,如图24所示。一机器电动机30设置在底板12和支柱14之间的边界中。电动机30作为一用于下轴24、送布牙机构26a、钩取线圈机构26b和设置在臂16中的诸机构的驱动源。
送布牙25具有一大致呈矩形的通孔,该通孔形成在其前部中。向上突伸的牙齿25a形成在该孔周围。送布牙25还具有一形成在其下侧的前端中的槽25b。槽25b具有一大致呈三角形的剖面,并且如图41B中观察到的那样向上凹陷。随着凹部向后延伸,其具有一逐渐增加的深度。槽25b具有两个倾斜表面和一形成在槽25b左侧的向下突伸部分25c。
一具有液晶显示器或LCD的透明触摸板32设置在支柱14和臂16的上方,以便在其上选择一期望的刺绣图案,并且在缝纫开始和结束时设定自动切线。一可滑动的操作构件34设置在臂16的前表面上,以使其位于触摸板32的左侧,如图1B所示。运行操作构件34以设定电动机30的旋转速度。当操作构件34滑动到由图1B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时,电动机30以高速旋转。
由金属制成的一主轴36安装在臂16中的由树脂制成的后机壳22上。如图1A所示,主轴36在臂16内部纵向延伸。设置一状态检测器37用以检测主轴36的角度和旋转速度。状态检测器37包括一由固定到主轴36的快门或裂缝盘中断的光耦合器或信号发生器。
一上部机构38在主轴36的左手端处支承在树脂后机壳22上。上部机构38包括:一针杆驱动机构,该针杆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金属构件;压脚提升机构;针线挑线杆驱动机构,该针线挑线杆驱动机构相对于针杆NB以适当的相位上下移动针线挑线杆P;穿线机构等。针线挑线杆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用于上下移动针N的机构和一用于左右摆动针N的机构,并且还包括一作为与电动机30分离的驱动源的步进电动机。使用上述步进电动机与切线同步地打开用于底线TU的张力盘H,并且驱动针线挑线杆驱动机构。
一连接部分S形成在臂16前面的左手端中。连接部分S垂直延伸并且向后凹陷。一作为针线来源的线盒40连接到连接部分S。由本申请的受让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398266揭示了这样一种缝纫机,其设有一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上的线盒。
臂16的前表面包括一位于线盒40的弯曲部分下方的部分,该部分中设有一用于启动和停止电动机30的启动/停止或S/S按钮42、一反向缝纫按钮44或加固缝按钮、一用于在上部和下部停止位置之间转换针N的针位转换按钮46,以及在需要时间切断底线TU和针线TD的切线按钮48。一穿线杆50设置在臂16的左侧,用以将针线TU穿过针N。一压脚操作杆54设置在臂16的下部上,用以向上或向下移动压脚52。臂16包括一形成有两个(右手和左手)开口的下侧,其中分别设有照明设备56和58。
现在将结合图2至7叙述切线机构26c的总体结构,并且结构图8A至17F叙述机构的各构件。首先请参见图8A至9F,图中示出了一切线器上基板60和切线器下基板62,它们都是金属板,并且分别在其上安装有多种构件。每块板60和62形成有许多通孔和阴螺纹,它们都是用于安装构件的。
如图5和6所示,将两个金属的圆柱形分隔件63拧在上、下板60和62上,于是板60和62彼此沿垂直方向水平隔开。因而,如图2等所示,在板60和62之间形成一个其中定位有多种构件的空间(后面将会叙述)。一原点检测销64固定到上板60,以使其向下突伸。一由诸如硬橡胶制成的弹性构件65安装到销64,以便覆盖其周向侧面。两根金属的圆柱形支承销66和68安装在下板62上,以使其它构件向上突伸,如图9A至9F所示。此外,如图9A至9F所示,一向下突伸的旋转轴销74和一邻接销76固定到下板62。销74和76形成为基本相同的圆柱形状,并且由金属制成。尽管销74和76彼此分离,但其可以向下凸起。当销74的下部插入钩取线圈机构26b的水平金属基板(图中未示出)的左前方中形成的一凹部时,切线机构26c可以围绕销74旋转。
当切线机构26c围绕销74旋转时,邻接销76位于该销邻接钩取线圈机构26c的基板的一左后端的位置。由此,形成在切线器下基板62中的螺纹孔78(阴螺纹)的一开口重叠在钩取线圈机构26b的基板中形成的一通孔上。在该状态下,允许用螺钉固定下板62和机构26b的基板,以便用螺钉紧固切线机构26c和钩取线圈机构26b。
钩取线圈机构26b具有一形成在其后部的垂直平面部分。平面部分具有一下端,该下端与后机壳22的螺钉孔的开口对应。平面部分位于后机壳22的螺钉孔附近。将一螺钉插入螺钉孔进行紧固,藉此将该平面部分夹在螺钉头部和后机壳22之间。因而,切线机构26c以上述方式安装在钩取线圈机构26b上,并且将机构26b进一步安装在后机壳22上。因而,机构26b和26c完全成为独立的两组件,可将它们进一步装配在一起。
切线器上基板60形成有一侧向细长的通孔80,如图8A和8D所示。图10A至10F所示的一板状树脂引导构件82与上板60一起固定安装,以致位于细长孔80的上方,如图5所示。引导构件82还具有一侧向细长的引导通孔84,该引导通孔重叠在细长孔80的内部。因而,上部60形成有一侧向细长的垂直通孔。
引导构件82具有一刀片安装槽88,该刀片安装槽88形成在引导孔84的前右端中,以使其向下凹陷。一大致呈平行四边形的板状切割刀具86垂直地插入刀片安装槽88,并同时是侧向细长的。设置一向下突伸的刀片罩90,以便形成刀片安装槽88,于是刀片罩90覆盖刀片86的下前侧、下后侧和右手部分。切割刀片86具有一位于其右端的刀片部分。所形成的刀片安装槽88向左延伸得比刀片罩90长。因此,工作人员可以用视觉来检查切割刀片86已经向下推动了多深。刀片86的弧形转角不与引导构件82接触,而其下钝角部分中的刀片86的下侧与槽83的底部接触。刀片86的转角的远端不与任何物体接触。因此,刀片86的安装部分具有改进的稳定性。
如图11A至11F所示,侧向延伸的金属钩线器92设置在引导构件82的上方。两个圆柱形金属引导部分94和96设置在钩线器92的左手后部。引导部分94和96向下突伸。每个引导部分具有一略小于引导孔84的宽度的直径,于是当每个引导部分插入引导孔84时,其可以沿该孔的内周面滑动。因而,钩线器92由针板28下方的引导构件82支承,以使其可以沿侧向滑动,如图3所示。左手引导构件94突伸得略低于引导构件82,到达上板60和下板62之间的空间。
钩线器92包括一大致呈钩状的第一钩线部分100和一大致呈钩状的第二钩线部分102。相对于处在其往复运动中的钩线器92向前和向后移动的方向而言,第一钩线部分100位于第二钩线部分102的右面。此外,相对于与钩线器92往复移动和离开针孔29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而言,第一钩线部分100的位置比第二钩线部分102更靠近针孔29。另外,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分别构成彼此平行的垂直平面。
第一钩线部分100的往复运动略微侧向地延伸通过刀片86的后面。第二钩线部分102的往复运动略微侧向地延伸通过刀片86的前面。如图24所示,处在各自的准备位置的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位于图2和7所示的切割刀片86的刀片部分的左面。钩线器92被支承在引导构件82上,以使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与切割刀片86平行。通过弯曲一金属板形成钩线器92,于是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与位于其间的中间部分104构成一体。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一起往复移动。
第一钩线部分100具有一台阶部分106,如图11A至11F所示,相对于处在其往复运动中的钩线器92向前移动的方向而言,该台阶部分一体构成在一前端上。第一钩线部分100的远端108包括至少一个下部,通过向右延伸第一钩线部分100的一下钩状部分形成该下部。远端108的下部被定位成低于钩状部分。远端108包括一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向右上方倾斜,以使钩线器92在其往复运动中的向前运动期间易于越过针线TD。
将一切线保持构件112设置在引导构件82上方的引导孔84的前面,如图3所示。保持构件112具有一向后延伸的羽毛状部110。如图13A至13C所示,一薄金属板114设置在位于保持构件112左面的引导构件82的上方。保持构件112和薄板114用螺钉固定在一起,以使其位于引导孔84的前面。薄板114包括一弯曲部分116,该弯曲部分形成在其后部中,并且朝右下方倾斜。如图3所示,弯曲部分116位于钩线器92的上方,以使其借助其弹性向下推动钩线器92。
如图4所示,切线步进电动机118(见图14A和14B)可拆卸地安装在切线机构26c的切线器下基板62的下侧上。步进电动机118作为独立于机器电动机30的另一个驱动源。如图5所示,步进电动机118包括一从该处向上延伸的电动机轴120。一金属固定齿轮122固定于电动机轴120。轴120和固定齿轮122位于上述上板60和下板62之间。如图15A至15C所示,一树脂上传动齿轮124包括一下齿轮126。如图16A至16C所示,一树脂下传动齿轮128包括一齿轮130。如图5所示,下齿轮126和齿轮130适于与固定齿轮122啮合。如图6所示,上传动齿轮124和下传动齿轮128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从下板62向上突伸的支承销68(见图9A至9F)上。
上传动齿轮124具有一径向偏心的垂直连接通孔131。上传动齿轮124和下传动齿轮138的中心部分之间形成一空间。一大致呈C形的连接构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该空间中。该连接构件具有一向上突伸的第一销,该第一销形成在C形的两端之一上。第一销插入连接孔131。该连接构件还具有一向下突伸的第二销,该第二销形成在C形的另一端上。下传动齿轮128具有一径向偏心的垂直连接通孔132,第二销插入该连接通孔。因此,一旦驱动切线步进电动机118,上传动齿轮124和128就一起旋转。该连接构件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使其可以径向弯曲以防止齿轮反冲。
如图17A至17F所示,一树脂切线杆136包括一扇形构件138。扇形构件138包括一后扇形齿轮140。如图6所示,上传动齿轮124的一上齿轮部分与上板60和下板62之间的扇形齿轮140啮合。用螺钉将一细长施压构件142固定到扇形构件138,以使其位于后者上方。下板62具有一向上突伸的前支承销66,如图9A至9E所示。如图6所示,扇形构件138包括一前圆柱体部分144,支承销66装入该圆柱体部分。因此,一旦上传动齿轮124旋转,扇形构件138和施压构件142就一起摆动。施压构件142具有一细长施压通孔146,该通孔形成在其后端中,如图17A所示。如图7所示,引导部分94的下部延伸通过孔146。
切线机构被构造成如同上面结合图2至7所述的那样。在对步进电动机118通电以使其沿如同在机器上方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切线杆136以使施压孔146的左手侧147的垂直内壁对钩线器92的左手引导部分94的一下部向右施压(往复运动中的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在对步进电动机128通电以使其沿如同在机器上方观察到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操作切线杆136,以使施压孔146的右手侧148的一垂直内壁对左手引导部分94的一下部向左施压(往复运动中的返回运动)。
图18示出了缝纫机10的电气配置。缝纫机10包括一与上述装置相连的CPU150。一ROM 152和一RAM 154也与CPU 150相连。CPU 150在由ROM 152储存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的基础上控制缝纫机电动机30、切线步进电动机118等。在上述控制期间,通过CPU 150使用RAM 154。如图19所示,示出了通过ROM 152储存的控制程序。根据控制程序,在切线过程中,当主轴36转动每个角度时,一针线挑线杆P、一针杆NB、送布牙25和切线机构26c运行。此外,钩线器92、针线TU、底线TD和钩线圈尖端27具有图24至33所示的这种位置关系。
现在将叙述由缝纫机10进行的切线操作的控制方式。如图19所示,在过程中执行上述控制程序。CPU 150在快门部分(状态检测器37的一部分)指示主轴36的旋转角度为125度的基础上检测用于启动钩线器92的往复运动的时间(步骤S10)。钩线器92然后从左手准备位置向前移动一距离L1(步骤S20;往复运动中的向前运动)。一旦完成向前运动,控制切线步进电动机118以使其沿着与向前运动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钩线器92返回一距离L2(步骤S30)。由此,钩线器92返回到返回通道的中点,然后停止。CPU 150在钩线器92的停止期间控制缝纫机电动机30。此外,基于来自主轴36的速度快门的狭缝信号的累积数量,CPU 150检测由尖端27将针线TU向右移动到钩线器92的定时,以便在主轴到达40度并停止之后立即完成切线(步骤40)。上述速度快门是状态检测器37的一部分,速度快门每一转计算80个狭缝。一旦检测到定时,CPU 150就重新启动钩线器92的返回运动,以使钩线器返回一距离L3,通过切线位置到达准备位置(S50)。
图19是显示切线步进电动机118的控制的流程图。在其它相关程序的基础上控制其它机构。例如,缝纫机电动机30在另一程序的基础上由已知的一中断处理控制。关于钩线器92的准备期间或时间T3和T5之间的期间,切线步进电动机118也由CPU 150控制。关于钩线器92运行时的位置,不需要使用传感器来检测步进电动机118的电动机轴20的旋转位置或钩线器92的位置。作为步进电动机的一般特性,反计算可以获得为在电动机轴120的旋转速度的基础上获得钩线器92的位置所需的驱动脉冲的数量。因此,将一开环控制应用于步进电动机118。例如,在从钩线器92开始向前运动直到中间停止的期间中,将先前已经确定好的脉冲数量连续供应到步进电动机118,并且不必通过检测器来检测钩线器92的位置。先前通过基于往复运动中的向前运动的距离和半路返回运动的距离的数据来确定驱动脉冲的数量。
在步进电动机118开始旋转的期间,逐渐增加脉冲的数量,而在步进电动机118停止旋转期间,逐渐减少脉冲的数量。图22是显示单位时间的驱动速度(纵坐标轴)与经过时间(横坐标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该曲线图被表示成梯形,其面积与运动距离成正比。由于向前运动的距离等于往复运动中的返回运动的距离,因此梯形面积a1、a2和a3之间的关系被表示成:
a1=a2+a3。
出于开环控制的目的,对步进电动机118进行控制,以便在对缝纫机10供电时使扇形齿轮140的左手垂直平端面充分压住原点检测销64的侧面硬橡胶65。因此,将步进电动机118自动设定到原点。如图23所示,在对于原点检测器的处理(S100)之后进行诸如图案选择的用于缝纫操作的常用处理(S200)。
在上述缝纫机中,步进电动机118的控制在时间T0时开始,以使钩线器92在往复运动中向前移动。此外,步进电动机118的控制或脉冲累积在时间T5时开始,以使钩线器92在往复运动中返回。在自主轴36传送的信号的基础上确定时间T0和T5。通常,家用缝纫机不能采用复杂的控制方式和结构,否则都会使成本增加。因此,外部载荷可能会导致缝纫机电动机30的振动和跳动(run-out)。
然而,根据上述控制程序,即使在外部载荷导致缝纫机电动机30在时间T0和T5之间发生振动和跳动,或者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不受控制时,也可以对电动机118和30进行控制以使它们彼此同步,以便在每个时间T0和T5时基于主轴36的转角控制这两个电动机。因此,针N、尖端27、送布牙25和钩线器92通常至少在每个时间T0和T5时具有用于切线的预定位置关系。
确定用于步进电动机118的驱动数据,以使钩线器92与尖端27的旋转具有这样一种预定关系,即,可由钩线器将线钩住。此外,主轴停止在40度处,以使针线挑线杆P可以停止在可以方便地保护纱线的位置处。40度的数值是一目标数值,主轴36实际上有所偏离。更具体地说,缝纫机电动机通常需要主轴旋转5至10度,直到制动起作用使电动机停止为止。因而,如果不使用具有高可靠性的高性能电动机,就要在水平旋转的旋梭的尖端旋转的同时完成切线。
上述控制方式用于启动采取用于切线的针上方停止的缝纫机电动机。然而,可以在与缝纫作业连续的期间中(或在完成缝纫时)切线,而且不必停止电动机30。在该情况下,对电动机30进行控制,以使其旋转速度从设定的缝纫速度(例如200转/分)降低到一第一预定低速(88转/分),并进一步降低到一第二预定低速(70转/分)。当主轴36到达125°的旋转角度时,以与先前所述相同的方式在两个角度125°和40°的基础上控制切线电动机118,同时旋转缝纫机电动机33,藉此进行切线。在该周期中,电动机30的实际旋转速度也不总是与控制速度相对应,有每分钟几转的波动,但仍然可以进行切线。更具体地说,考虑到尖端27的旋转轨迹等因素,产生用于步进电动机118的驱动数据,因而即使当电动机30或水平旋转的旋梭的尖端27的旋转速度在切线期间变化时,钩线器92也能到达可以钩住针线TU的位置。
如上所述,为了可以在与缝纫作业连续的期间中切断该线,使用者事先在具有LCD的透明触摸板32上操作一自动切线按钮,以设定自动切线模式。因此,在缝纫期间,当揿压S/S操作按钮42用以终止缝纫时将自动进行上述切线。因而,使用者可以全神贯注地进行缝纫。
在开始切线时针位于一下部停止位置,水平旋转的旋梭的尖端27在开始切线之前位于图34所示的位置。当使用者用他或她的手指揿压切线按钮48,同时针位于下方停止位置时,产生一切线指令并对步进电动机118进行控制,以便在针位于下方停止位置的状态下进行钩线器的向前运动和返回运动的第一半程。在该情况下,对已停止的缝纫机电动机30进行控制,以使其以70转/分的速度旋转。外部载荷可以导致电动机30在从针位于下方停止位置时到完成切线(主轴的旋转角度为275°)的期间发生振动和跳动。当针位于下方停止位置时使用的切线程序和数据不同于在与缝纫期间连续的期间中切线时使用的切线程序和数据。换句话说,一内部储存装置根据缝纫机的多种条件储存多个程序和数据。
在电动机30中不形成用以切线的预定速度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切线,同时针在切线时位于预定的上停止位置,同时电动机速度降低,以及同时针位于下停止位置。
钩线器92向前移动并返回距离L2,以防止底线TD被钩线器92的预料不到的部分钩住,例如,其右手远端。此外,钩线器92在其返回期间(时间T3至T5)停止,藉此使电动机118重新与主轴36同步(尖端27等)。如果钩线器92的返回运动必须提前开始,并且必须切断纱线的话,当线被针线挑线杆P拉起时,针线将会从针N中掉出。
现在将叙述切线期间线和钩线器92的状态。钩线器92在左手准备位置处待命(图24),并且在到达用以开始上述返回运动的时间(T0)时朝右前方移动。然后使钩线器92越过底线TD(图25)并且移动距离L1。钩线器92进一步越过底线TD,到达返回位置(图26,T1)。尽管针N位于底线TD右侧的针板28的下方,但针线未被尖端27钩住。当底线TD已经被第二钩线部分102钩住之后(T2),钩线器92自向前运动连续返回距离L2,并且停在水平旋转的旋梭(图27和35,T3)的中心位置的上方。在返回运动距离L2期间,针线TU被旋梭的尖端27钩住。然而,即使在钩线器92完成距离为L2的返回运动之后,针线TU也没有到达第二钩线部分102。当尖端27沿如同从其上方观察到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位于水平旋转的旋梭上方的针线TU的一部分被旋梭的尖端27向右移动,于是针线TU也被第二钩线部分102钩住(图28和36,T4)。
当钩线器92在切线操作期间继续旋转的电动机30停止之前立即再次向左返回时(T5),只通过第二钩线部分102向左移动针线TU和底线TD。由于右手端108在钩线器92的右侧是最低的,因此可以防止针侧的针线TU到达钩线器92下方。
当钩线器92略微向左移动时,针线TU卷绕到钩线器102的前面。针线TU与卷绕部分相比更靠近针侧的一部分恰好位于在第一钩线部分的台阶部分105的右侧和右手端108的上方(图29和37)。台阶部分106较低。因此,即使当第二钩线部分102设有一用于防止到达钩线器92下方的部分(右手端108)时,也可以确保用于卷绕在第一钩线部分102上的针线TU进入针孔29的一路径。
此外,中间针线TU和底线TD位于被钩线器92钩住的线的部分与针孔29之间。中间针线TU和底线TD以朝前下方倾斜的方式从后到前地通过送布牙25的通孔。此外,与钩线器92相比更靠近布料侧的中间针线TU和底线TD沿送布牙25的下侧前端的切口25b定位。在切线的开始阶段,切口25b的左侧25c的前面(送布牙25的前面)上并未卷绕有针线TU和底线TD,针线和底线与钩线器92和针侧的针线TU相比更靠近布料侧(见图41)。
在返回运动重新开始之后,被钩取部分和针孔29之间的中间针线TU和底线TD与25c的左侧到前侧相接触,而钩线器92向左移动。被钩取部分和针孔29之间的针线TU和底线TD在接触部分处弯曲。更具体地说,被钩取部分和与25c接触的部分之间的针线TU和底线TD比与25c接触的部分与针孔29之间的针线TU和底线TD更接近,并且到达第一钩线部分100的钩部的开口的内部(右侧),于是针线TU和底线TD被第二钩线部分102钩住(图30和38,T6)。因此,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向左移动,而位于其间的针线TU和底线TD水平延伸,如同在左侧观察到的那样。位于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之间的水平针线TU和底线TD与垂直切割刀片86相接触,以便横越刀片。针线TU和底线TD在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之间弯曲成一个将字母V沿如同从上方观察到的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所获得的形状。在钩线器92附近,针线TU和底线TD呈现一个将字母W如同从上方观察到的顺时针旋转90度的形状(图31、39和40)。因而,通过切割刀具86来拉紧和切断针线TU和底线TD(图32,T7)。
在钩线器92返回移动距离L3的过程中,切割刀具86位于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之间。当第二钩线部分102和钩线器92再次返回到准备位置之后(T8),第一钩线部分100通过刀片86的切断位置。针侧(梭心侧)的切断的针线TU和底线TD由一弹性羽毛状部110保持。此外,如图40所示,在第一钩线部分100位于第二钩线部分102的右侧时将线切断。因此,关于在第一和第二钩线部分100和102之间的空间中切断的线端长度,针侧的长度d2大于布料侧的长度d1。因此,可以使针侧的切断线之一更长,并且可以使布料侧的另一根切断线更短。因而,可以同时理想地提供诸线的长度。
包括图24的上述附图示出了针N位于最左侧的状态。然而,根据上述控制程序,无论位于摆动范围的针N处在哪个位置,都能够可靠地切断针线TU和底线TD。换句话说,缝纫机10并不需要许多依据针N的位置的控制程序。然而,为将控制程序从一个改变到另一个,需要将储存一个控制程序的ROM 152改变为储存另一个控制程序的ROM。
两个垂直的钩线部分100和102设置在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10中。然而,也可以设置倾斜且水平的两个钩线部分作为代替。此外,可以设置沿相反方向倾斜的两个钩线部分。尽管在上述实施例的缝纫机中设有水平于两个垂直钩线部分100和102的切割刀片86,但在缝纫机没有钩线器92往复运动的问题时,刀片也可以是倾斜的。
由于两个钩线部分100和102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中间部分104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地制造具有足够刚度的钩线器92,并且无需定位该钩线器。可以将单独的捕线构件焊接或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尽管每个钩线部分在上述实施例中没有设置刀片,但可以将刀片设置在钩状部分的左端上。
以上的说明和附图只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是在限制性的意义下对其进行解释。多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较明显。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都应被视为落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针板,所述针板具有一针孔,允许一缝纫针通过该针孔;一钩线器,所述钩线器在所述针板下方向前和向后地往复运动;以及一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被设置成用于切割由所述钩线器钩住的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线器沿移动方向是细长的,并且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
所述钩线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大致呈钩状的钩取部分,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钩线器的前端,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进一步隔开和定位成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针板的针孔;
所述切割刀片至少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以切断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以及
所述钩线器向后移动,以使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所述切割刀片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所述前端形成有一台阶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有一时间延迟地通过一切断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彼此相连,所述钩线器包括一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线器包括一远端,该远端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相对于前端更向前地定位,远端包括其底侧的至少一部分,该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被定位成低于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的钩状部分。
5.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针板,所述针板具有一针孔,允许一缝纫针通过该针孔;一钩线器,所述钩线器在所述针板下方向前和向后地往复运动;以及一切线机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一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被设置成用于切割由所述钩线器钩住的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线器沿移动方向是细长的,并且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
所述钩线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大致呈钩状的钩取部分,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钩线器的前端,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进一步隔开和定位成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针板的针孔;
所述切割刀片至少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以切断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以及
所述切线机构向后移动所述钩线器,以使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所述切割刀片相交,并且使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有一时间延迟地通过一切断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所述前端形成有一台阶部分。
6.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切线器,缝纫机包括:一缝纫针;以及一针板,所述针板具有一针孔,允许一缝纫针通过该针孔,所述切线器包括:一钩线器,所述钩线器在所述针板下方向前和向后地往复运动;以及一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被设置成用于切割由所述钩线器钩住的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线器沿移动方向是细长的,并且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
所述钩线器包括第一和第二大致呈钩状的钩取部分,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前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钩线器的前端,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与所述钩线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被进一步隔开和定位成比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更靠近所述针板的针孔;
所述切割刀片至少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以切断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以及
所述钩线器向后移动,以使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所述切割刀片相交,并且
所述切线机构向前和向后地往复移动所述钩线器,所述切线机构向后移动所述钩线器,以使被钩住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钩取部分之间的线与所述切割刀片相交,并且使所述第一钩取部分在所述钩线器的向后运动期间相对于所述第二钩取部分有一时间延迟地通过一切断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钩取部分相对于所述钩线器向前运动的方向具有一前端,所述前端形成有一台阶部分。
CNB031083986A 2002-03-28 2003-03-28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5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91557 2002-03-28
JP2002091557A JP3981972B2 (ja) 2002-03-28 2002-03-28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564A CN1448564A (zh) 2003-10-15
CN100363548C true CN100363548C (zh) 2008-01-23

Family

ID=2844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83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548C (zh) 2002-03-28 2003-03-28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725794B2 (zh)
JP (1) JP3981972B2 (zh)
CN (1) CN1003635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2169B2 (en) * 2000-09-05 2010-02-16 Wittmann Dietmar H Prosthesis and method for lowering abdominal pressure
US7658749B2 (en) * 2001-09-05 2010-02-09 Wittmann Dietmar H Method for creating a temporary hypobaric wound space in an intentionally left open surgical wound to diagnose substrate losses and prevent exogenous contamination with microorganisms
JP4734874B2 (ja) * 2004-09-27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CN1769564B (zh) * 2004-11-04 2010-12-08 星锐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直筒型裁缝机的剪线刀片切线方法
JP5318320B2 (ja) * 2005-06-30 2013-10-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自動糸切り装置
CN101173429B (zh) * 2006-11-01 2011-12-07 曾贤长 缝纫机自动切断装置
US7357089B1 (en) * 2006-11-13 2008-04-15 Tseng Hsien Chang Automatic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JP2008212442A (ja) * 2007-03-06 2008-09-18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2008212443A (ja) * 2007-03-06 2008-09-18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2009061102A (ja) * 2007-09-06 2009-03-26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5115226B2 (ja) 2008-02-07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5040696B2 (ja) 2008-02-07 2012-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5082975B2 (ja) * 2008-03-26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ミシン及び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195225B1 (en) * 2014-10-16 2015-11-24 Handi Quilter,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virtual handwheel for a controller of a motor
CN104729588A (zh) * 2015-04-07 2015-06-24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挑线杆在线振动和弯曲测量装置
CN106012362B (zh) * 2016-07-24 2023-08-01 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高精度剪线的绣花机剪线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973U (zh) * 1986-07-31 1988-02-20
JPS63175584U (zh) * 1986-12-27 1988-11-15
US5370073A (en) * 1992-07-27 1994-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JPH0768073A (ja) * 1993-08-31 1995-03-14 Juki Corp 糸切り装置
US5775246A (en) * 1996-12-27 1998-07-07 Kaulin Mfg. Co., Ltd. Under trimming device with inclinedly movable catchers for a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with multiple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loopers
CN2334776Y (zh) * 1998-07-16 1999-08-25 余明同 缝纫机的裁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6160A (en) * 1956-11-02 1958-03-11 William F Adams Trimmer device
IT1126288B (it) 1977-09-27 1986-05-14 Necchi Spa Dispositivo tagliafili in macchine per cucire a punto annodato
DE3124795C1 (de) 1981-06-24 1982-11-04 Pfaff Industriemaschinen Gmbh, 6750 Kaiserslautern Fadenabschneidvorrichtung fuer Zickzack-Naehmaschinen
JP2871201B2 (ja) 1991-07-18 1999-03-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糸切り装置付きミシン
DE19531727C2 (de) * 1994-10-13 1999-09-30 Duerkopp Adler Ag Fadenabschneidvorrichtung für eine Nähmaschine
JP3667440B2 (ja) * 1996-05-11 2005-07-06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DE19746653C1 (de) 1997-10-22 1998-11-12 Pfaff Ag G M Verfahren zum Verkürzen des nähgutseitigen Greiferfadenendes bei Nähmaschinen mit Fadenschneid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973U (zh) * 1986-07-31 1988-02-20
JPS63175584U (zh) * 1986-12-27 1988-11-15
US5370073A (en) * 1992-07-27 1994-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JPH0768073A (ja) * 1993-08-31 1995-03-14 Juki Corp 糸切り装置
US5775246A (en) * 1996-12-27 1998-07-07 Kaulin Mfg. Co., Ltd. Under trimming device with inclinedly movable catchers for a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with multiple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loopers
CN2334776Y (zh) * 1998-07-16 1999-08-25 余明同 缝纫机的裁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564A (zh) 2003-10-15
US20030183146A1 (en) 2003-10-02
US6725794B2 (en) 2004-04-27
JP2003284878A (ja) 2003-10-07
JP3981972B2 (ja) 200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548C (zh) 具有改进的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KR101912808B1 (ko) 재봉기
CN100459409C (zh)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装置及缝纫机
US90910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ct position of needle
CN101440555A (zh) 缝纫机
JP2969685B2 (ja) 自動糸掛け糸通しミシン
CN101153433B (zh) 缝纫机及其控制装置
US5370073A (en)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US87317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stitch formation in a sewing device
US5042409A (en) Edge tracing sewing machine
CN102653902A (zh) 缝纫机
US9085840B2 (en) Active thread feed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0455709C (zh) 钉扣缝纫机
JP3022651B2 (ja)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US8434418B2 (en) Means for alignment and engagement of an embroidery frame
JP2595627B2 (ja) 布角部検出装置
JPH119872A (ja) ミシンの糸繰り出し装置
JPS6242362B2 (zh)
JP3971845B2 (ja) 下糸糸巻き装置付きミシン
JPS6137193A (ja) ミシンの上糸量調節装置
WO2011105248A1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049880B2 (ja) 下糸糸巻き装置付きミシン
US9032889B2 (en) Cartridge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JPS63277087A (ja) ミシンの糸繰り出し装置
JPH0363400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