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6276C -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6276C
CN100356276C CNB2004100565709A CN200410056570A CN100356276C CN 100356276 C CN100356276 C CN 100356276C CN B2004100565709 A CNB2004100565709 A CN B2004100565709A CN 200410056570 A CN200410056570 A CN 200410056570A CN 100356276 C CN100356276 C CN 1003562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ink powder
air
ink
describe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65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7102A (zh
Inventor
柳泽孝昭
佐藤真澄
结城和彦
小菅明朗
小泽义则
服部良雄
中原知利
藤森仰太
村松智
松本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67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7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2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2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粉收纳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能够使装在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去的口和位于该容器体上的开口部;过滤器,对应于所述开口部的位置,能够使所述容器体中的空气出去;接口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口上,所述接口部件包括开闭阀,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所述口。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补给墨粉的方法以及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补给显影装置的墨粉补给装置。

Description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本申请是株式会社理光于2001年2月16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发明名称为“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申请号为01104563.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补给显影装置的墨粉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设有显影装置的组件内或其附近配置墨粉瓶或卡盒等墨粉收纳容器,从该墨粉收纳容器直接或通过墨粉料斗向显影装置内进行补给。这种场合,从墨粉收纳部向显影装置的墨粉移送使用螺旋或搅拌器等机械的螺旋运送机构进行。
但是,通过上述螺旋运送机构移送墨粉场合,螺旋只能配置成大致直线状,墨粉收纳部或墨粉补给装置不得不设置成与显影装置一体或设置在非常接近显影装置的位置。因此,墨粉补给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性差,妨碍机械维修,维持墨粉质量特性也很费劲,用户自身更换墨粉收纳容器作业也变得十分困难。
不易发生上述问题的墨粉补给装置公开在特开平4-9082号公报中,在该墨粉补给装置中通过吸引装置的吸引力运送墨粉。此装置具有不管墨粉收纳容器与显影装置处于怎样的位置关系也能补给墨粉的优点。
可是,众所周知,通常,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墨粉流动性非常差,移送很困难。因此,在上述墨粉补给装置中,在上述吸引管前端或途中,易发生墨粉堵塞,存在不能顺畅补给墨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大幅度降低残留在墨粉收纳容器的墨粉量、即使设有若干显影装置也能低成本且节省空间的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墨粉补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墨粉收纳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能够使装在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去的口和位于该容器体上的开口部;过滤器,对应于所述开口部的位置,能够使所述容器体中的空气出去;接口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口上,所述接口部件包括开闭阀,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所述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墨粉收纳容器,包括:容器体装置,用于存放墨粉,该容器体装置包括能够使装在容器体装置中的墨粉排出到显影装置的第一装置和能够排出容器体装置中的空气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一、第二装置的位置相对;阀装置,与所述第一装置相联,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装置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阀装置伸进所述容器体装置,使所述容器体装置中的墨粉能够排出到显影装置,所述阀装置在所述容器体装置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密封所述第一装置,防止墨粉从所述容器体装置被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补给墨粉的方法,包括:从容器体经该容器体的口抽吸墨粉,将墨粉排出到显影装置;在不从容器体抽吸墨粉的一段时间,将空气经所述口泵入所述容器体;将泵入所述容器体的过量空气经开口部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使泵入所述容器体的空气量最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墨粉补给装置,包括:墨粉运送通道,从墨粉收纳容器延伸到显影装置;墨粉运送装置,能够沿着所述墨粉运送通道将墨粉从所述墨粉收纳容器运送到所述显影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墨粉收纳容器供给空气,其中,所述墨粉收纳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能够使装在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到所述显影装置的口和与所述口的位置相对的开口部;过滤器,与所述开口部相联,能够使所述容器体中的空气出去;接口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口上,所述接口部件包括开闭阀,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并且密封所述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墨粉补给装置,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向显影装置进行补给;其特征在于,从外部对上述墨粉收纳容器由该墨粉收纳容器的垂直方向的下部侧供给空气,所供给的空气通过墨粉层内往上方移动,搅拌墨粉,使其流动化。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墨粉收纳容器的上部侧设置排气部,供给墨粉收纳容器的空气几乎都从上述排气部排出到大气中。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排气部是能通过空气、不能通过墨粉的通气性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墨粉收纳容器的墨粉从设于该墨粉收纳容器的垂直方向的下部侧的墨粉排出部排向容器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墨粉补给装置,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向显影装置进行补给;其特征在于,设有若干个上述墨粉收纳容器,设有空气供给装置,其对各墨粉收纳容器从垂直方向的下部侧供给空气,该空气供给装置包括个数比上述墨粉收纳容器少的空气供给源以及用于控制从上述空气供给源向各墨粉收纳容器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从空气供给源与各墨粉收纳容器连通的空气供给通道以及设于上述空气供给通道上的开闭阀,空气供给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空气供给源动作以及控制开闭上述开闭阀。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空气供给控制装置在上述空气供给源动作时控制上述开闭阀开闭,以便逐一将空气供给上述墨粉收纳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设置在从空气供给源到被供给空气的墨粉收纳容器之间的用于储存空气的空气储存装置、从上述空气储存装置与各墨粉收纳容器连通的空气供给通道以及设于上述空气供给通道上的开闭阀,上述空气供给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空气供给源动作以及控制开闭上述开闭阀。
根据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空气供给控制装置在空气已储存到空气储存装置时,控制上述开闭阀开闭,以便逐一将空气供给上述墨粉收纳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本发明任一种墨粉补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向显影装置进行补给的墨粉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墨粉补给装置包括吸引上述墨粉收纳容器中墨粉赋予向上述显影装置的移送力的粉体泵,在从上述墨粉收纳容器到上述显影装置的墨粉移送通道中设有用于接收所回收的循环墨粉的受取部。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墨粉移送通道由挠性管状部件形成,接收所回收的循环墨粉的受取部设置在清洁装置附近。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空气搅拌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使其流动化,能顺畅地补给墨粉,墨粉收纳容器中残留墨粉少。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能防止墨粉收纳容器内空气压力上升。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能防止墨粉从排气部飞散。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能顺畅地使墨粉从墨粉收纳容器排出。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数量比若干墨粉收纳容器少的空气供给源向上述墨粉收纳容器供给空气,能降低成本,节省空间。
按照本发明的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对回收墨粉不会施加应力,能防止发生具有萤火状缺陷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本发明涉及的墨粉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粉补给装置的构成图;
图3A和图3B是墨粉收纳容器的正面及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例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例的时间图;
图8是本发明变型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9是图1的彩色打印机的空气供给控制流程图;
图10是图9流程图中局部详细流程图;
图11是另一种空气供给控制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墨粉供给部的概略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以往回收墨粉例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装有本发明涉及的墨粉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略图。该彩色激光打印机是在装置本体1的下部配置供纸部2,在其上方配置成像部3构成的。在成像部3倾斜配置转印带装置,使得供纸侧在下,排纸侧在上。上述转印带装置包括无端转印带20,该无端转印带20张架在若干带轮22上,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带轮22。沿转印带20的上部移动边21,从下顺序并列配置品红色(M)、青(C)、黄色(Y)、黑色(BK)用的四个成像组件4M、4C、4Y、4BK。
在图1和图2中,各成像组件4M、4C、4Y、4BK设有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5,该感光体鼓5受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朝顺时钟方向回转。在感光体鼓5的周围设有作为带电机构的带电辊6、通过光写入装置8由激光进行光写入的光写入部、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装置10、作为清洁机构的清洁装置9。显影装置10是由墨粉和载体组成的双组份显影装置,根据所消耗的墨粉量通过后述的墨粉补给装置补给墨粉。
下面,通过品红色用成像组件4M说明图1所示彩色打印机进行彩色打印的成像动作。
驱动没有图示的激光二极管使激光照射多面镜80上,光写入装置8通过柱面透镜等将反射光导向通过带电辊6带电的感光体鼓5上,进行用品红色墨粉显影的光像写入。通过上述光写入在感光体鼓5上形成根据由计算机等主机送来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10该潜像成为品红色墨粉的可视像。
另一方面,从供纸部2供给作为转印材的指定用纸,所供给的用纸暂时在设于转印带20的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定位辊23待机。然后,使用纸与上述可视像同步送向转印带20上,通过该转印带移动来到与感光体鼓5对向的转印位置。在该转印位置通过配置在转印带20的背面侧的转印辊24的作用,将品红色墨粉的可视像转印在用纸上。
与上述成像动作相同,在其它成像组件4C、4Y、4BK也分别在感光体鼓5的表面通过各墨粉形成可视像。每当转印带20运送来的用纸来到各转印位置时,这些可视像顺序叠印在用纸上。因此,本彩色打印机将全彩色图像以与黑白图像大致同样短的时间叠合转印在用纸上。转印后的用纸与转纸带20分离,通过定影装置30进行定影。定影完的用纸通常保持原状排向机外,或在这时使纸翻转排向设于装置本体1上面的排纸盘40上,背面朝上载置。对于打印机来说,背面朝上载置是为了使打印件按页号顺排列,通常属于一种必要功能。
下面,参照图2说明将收纳在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中的墨粉补给各成像组件4M、4C、4Y、4BK的墨粉补给装置。补给各成像组件4M、4C、4Y、4BK的墨粉补给装置实际上以同一结构构成。
在上述显影装置10侧,在其附近或一体地设有单轴偏心的螺旋泵,图中所示是吸入型的粉体泵110。该粉体泵110包括用金属等具有刚性的材料制作成偏心螺旋状的转子142、用橡胶等弹性体制作形成两条螺旋形状的定子143以及包住上述转子定子且形成粉体运送通道的由树脂材料等制作的支架144。通过齿轮146及驱动轴145驱动上述转子142回转,齿轮146与驱动轴145连接成一体,而上述转子142与驱动轴145通过销接头连接。符号147是电磁离合器,通过该离合器控制粉体泵110运转。
上述支架144的前端、即图示支架144的右端设有墨粉吸入部148,该墨粉吸入部148通过墨粉移送管149与设在后述喷嘴160上的墨粉用连接口165连接。该墨粉移送管149可以是例如直径4-10mm的挠性管,若使用耐墨粉性良好的橡胶材料,例如聚氨基甲酸酯、腈、EPDM、硅等制作则非常有效,挠性管很容易朝上下左右任意方向进行配置。在这样构成的墨料补给装置中,作为粉体泵110的单轴偏心的螺旋泵能以高的固气比连续定量进行移送,能得到与转子142的回转数成正比的正确的墨粉移送量。于是,通过检测图像浓度等若发出墨粉补给指令,则粉体泵110动作,所要求量的墨粉补充给显影装置10。
另一方面,载置墨粉收纳容器100的设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设置部200作为与显影装置10分开的另一个组件构成。从上方将上述墨粉收纳容器10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设置部200中,截面为圆形的喷嘴160插入墨粉袋102中立设着。设于设置部200的喷嘴160为单管结构,通过一体成形或固结等在上部形成截面为锥状的尖端部件161,紧接该尖端部件161设有兼用作气体供给通道和墨粉补给通道的通道163。在喷嘴160内部成为单管结构,通道163在喷嘴160下端往图左方弯曲,在其前端设有与上述墨粉移送管149连接的墨粉用连接口165。另外,通道163在墨粉用连接口165上方往图右方弯曲,设有空气连接口164。
本实施例场合,空气连接口164通过空气移送管152与作为空气供给装置的空气供给源的气泵151连接。若该气泵151动作,空气从该泵通过空气移送管152、空气连接口164及通道163从下部侧喷出到墨粉收纳容器100内。喷出到墨粉收纳容器100内的空气通过墨粉层,一边搅拌墨粉一边使其流动。
墨粉收纳容器100为所谓内袋型收纳容器,其包括作为保护壳体的外箱101以及可装卸地收纳在该外箱101内的墨粉袋102,该墨粉袋102为挠性的可变形的袋状体。上述外箱101用具有刚性的纸、纸板、树脂等材料制作,形成几乎没有间隙地收纳墨粉袋102程度的内部空间。收纳墨粉的墨粉袋102为挠性,通过收纳在外箱101内,不仅起保护作用,而且装卸搬运性良好,保管时也容易整理。
墨粉袋102的袋部分使用例如80-125μm左右厚度的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挠性片材,以单层或若干层制作成袋状容器形状。并且,墨粉袋102在其下部中央固定有用聚乙烯或尼龙等树脂制作的接口部件103,该接口部件设有墨粉排出孔104。在接口部件103的墨粉排出孔104中设有具有自闭阀作用的单层或若干层的密封件105,该密封件105以非通气性的泡沫海绵等形成的弹性体构成。另外,为了使墨粉袋102不易残留墨粉,朝着墨粉排出孔104形成尖细形状。因此,这样构成的墨粉收纳容器100设置到设置部200时,喷嘴160从垂直方向下部侧即正下方插入。
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粉体泵3吸引墨粉时,若向着墨粉收纳容器100底部的斜面角度小,墨粉难以通过重力落到喷嘴160附近,成为残留墨粉。向墨粉收纳容器100内大量供给空气,充分搅拌墨粉,使其流动化,易吸引墨粉,能大幅度减少上述容器内的残留墨粉。可是,能供给墨粉收纳容器100的空气量受其容积限制,恐怕会因空气不足从而不能充分搅拌墨粉。
这种场合,如图3A、3B所示,为了减小墨粉收纳容器100的内部压力,设有开口部106作为排气部,用能通过空气、不能通过墨粉的通气性过滤器107覆盖该开口部106。该通气性过滤器107设于插入喷嘴160的密封件105的相反侧的上面,以便使得用于充分搅拌墨粉的空气能排出。
若这样构成,供给墨粉收纳容器100的一部分空气能通过通气性过滤器107排向容器外,因此,能大致无限制地向墨粉收纳容器100供给空气。这样,大量供给的空气能充分搅拌墨粉收纳容器中的墨粉,粉体泵110更顺畅地吸引墨粉,能大幅度减少容器内残留墨粉量。
如上所述,若在墨粉收纳容器100上设置通气性过滤器107,能向墨粉收纳容器100大量供给空气。用气泵151供给大量空气,在上述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四个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因此,空气供给装置也可以设置四台,但是,若设置若干台气泵151,则成本提高,而且需要设置空间。于是,本发明提出如下结构。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图。
在图4中,在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中分别收纳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墨粉,通过比墨粉收纳容器数少的气泵,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台气泵151向这些墨粉收纳容器100供给空气。这种场合,在与气泵151连接的空气运送管152上设有将供给通道分路成四分通道的四分叉部153,使四条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分别与插入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的喷嘴160M、160C、160Y、160Bk连接。并且,在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分别设置用于接通或断开空气供给的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通过没有图示的控制部控制气泵151动作以及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的开闭。
通过这样构成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以比墨粉收纳容器100数少的气泵151,能向这些墨粉收纳容器100供给空气,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图。
在图5中,气泵151与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之间设有用于储存空气作为空气储存部的缓冲罐155。在该缓冲罐155中设有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使四条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分别与插入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的喷嘴160M、160C、160Y、160Bk连接。并且,在缓冲罐155的各出口或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的适当处设置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
这样构成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能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在图4和图5实施例中,若同时打开若干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向若干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供给空气,供给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的空气量会有偏差。例如,即使只接通二个开闭阀154,向因容器中所收纳墨粉量少等原因从而压力较低的墨粉收纳容器供给的空气多,供给量并不平均为二分之一,不能控制空气供给量。
于是,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气泵151与开闭阀同步接通,但不同时接通若干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由于设有缓冲罐155,没有必要控制气泵151与开闭阀同步接通,对于开闭阀则与上述相同,不同时接通若干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
通过这样控制,供给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的空气量从气泵151能力和动作时间很容易把握,能简单地进行管理。
图8是上述实施例的变型例的概略说明图。
在图8,在与气泵151连接的空气运送管152上设有将供给通道分路成四分通道的四分叉部153,使四条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分别与插入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的喷嘴160M、160C、106Y、160Bk连接。并且,在运送管152M、152C、152Y、152Bk分别设置用于储存空气的作为空气储存部的带阀缓冲罐155M、155C、155Y、155Bk以及用于接通或断开空气供给的作为阀装置的开闭阀154M、154C、154Y、154Bk。
通过这样构成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也与上述实施例一样,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由于分别设有带阀缓冲罐155M、155C、155Y、155Bk,能同时向若干墨粉收纳容器100供给空气。由于供给空气以及粉体泵151的作用,能排出墨粉收纳容器100内墨粉,几乎不会残留墨粉,经济性好,且使用后处理墨粉收纳容器100能做到既安全又卫生。
图1所示彩色打印机中向各墨粉收纳容器100M、100C、100Y、100Bk供给空气的控制可根据图9、图10和图11所示流程图进行。
图9和图10表示上述一种控制例。在该例中,为了控制不使空气供给过多,采用每次印刷时仅在奇数张时供给空气,因此,先在步骤S1判断现在所印刷的是否这次印刷的第奇数张,若是奇数张(步骤S1的“是”)就进入步骤S2,判断显影离合器是否接通,这是因为显影装置不动作就不补给墨粉,也不需要供给空气。若显影离合器接通(步骤S2的“是”),就进入步骤S3,判断粉体泵110的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接通,这是因为若在补给墨粉同时供给空气,粉体泵会吸入空气,因此,需要确认是否结束补给墨粉。若补给离合器147没有接通(步骤S3的“否”),直接进入步骤S5,若补给离合器147接通(步骤S3的“是”),则进入步骤S4,判断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断开,若补给离合器147断开(步骤S4的“是”),则进入步骤S5。
步骤S5的具体内容请见图10流程图。在步骤S51判断是否M色墨粉收纳容器需要供给空气,若是的话(步骤S51的“是”),则结束图10程序进入图9中步骤S6。若不是的话(步骤S51的“否”),就进入步骤S52,判断是否C色墨粉收纳容器需要供给空气,若是的话(步骤S52的“是”),则进入步骤S56,判断对M色墨粉收纳容器的空气供给是否断开,若断开的话(步骤S56的“是”),则结束图10程序进入图9中步骤S6。若在步骤S52判断为“否”场合,就进入步骤S53,判断是否Y色墨粉收纳容器需要供给空气,若是的话(步骤S53的“是”),则进入步骤S5 5,判断对C色墨粉收纳容器的空气供给是否断开,若断开的话(步骤S55的“是”),则结束图1 0程序进入图9中步骤S6。若在步骤S53判断为“否”场合,就进入步骤S54,判断对Y色墨粉收纳容器的空气供给是否断开,若断开的话(步骤S54的“是”),则结束图10程序进入图9中步骤S6。
参照图9,在步骤S6开始供给空气,供给空气期间,可以通过接通离合器147结束供给空气,或设定供给空气时间,一旦达到该供给空气时间,就结束供给空气。
于是,在步骤S7判断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接通,这与上述同样道理,若在补给墨粉同时供给空气,粉体泵会吸入空气,因此,需要监视是否补给墨粉。若补给离合器147接通(步骤S7的“是”),就进入步骤S9,结束供给空气,若补给离合器147没有接通(步骤S7的“否”),则进入步骤S8,判断供给空气时间是否达到所设定的供给空气时间,即判断供给空气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设定的供给空气时间,若没有达到所设定的供给空气时间(步骤S8的“否”),则返回步骤S7,若已达到所设定的供给空气时间(步骤S8的“是”),则进入步骤S9,结束供给空气。
图11表示另一种控制例,图11所示为某色的气体供给时间流程图,对于各色都以该气体控制流程进行控制。在该例中,每印刷一页时就开始该流程。为了控制不使空气供给过多,也采用每次印刷时仅在奇数张时供给空气,先在步骤S11判断现在所印刷的是否这次印刷的第奇数张,若是奇数张(步骤S11的“是”)就进入步骤S12,判断显影离合器是否接通,若显影离合器接通(步骤S12的“是”),就进入步骤S13,判断粉体泵110的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接通,若补给离合器147没有接通(步骤S13的“否”),直接进入步骤S15,若补给离合器147接通(步骤S13的“是”),则进入步骤S14,判断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断开,若补给离合器147断开(步骤S14的“是”),则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对上面墨粉补给时间进行计数,在步骤S16判断时间计数是否达到2秒,若已达到2秒(步骤S16的“是”),则进入步骤S17,判断其它色的空气供给是否断开,这是由于从一个气泵通过阀分叉成若干分路,不能同时向若干色墨粉收纳容器供给空气。若在步骤S16判断时间计数未达到2秒(步骤S16的“否”),则结束该流程,不供给空气。若在步骤S17判断其它色的空气供给断开(步骤S17的“是”),就进入步骤S18,开始供给空气。即在本流程中每当墨粉补给时间累计达到2秒,就供给空气。
在本例中,将空气供给时间设定为1秒,在步骤S20判断供给空气时间是否达到1秒,在达到1秒前确认后面的墨粉补给是否开始,即在步骤S19判断补给离合器147是否接通,若接通的话(步骤S19的“是”),则进入步骤S21,结束供给空气。在步骤S22,使补给计数器复位。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清洁装置回收残留在像载置体及转印带等转印部件上的墨粉。该回收墨粉可再使用,由于清洁装置和显影装置因功能关系分离设置,因此,必须运送所回收墨粉。
图13表示以往回收墨粉例的概略说明图,螺旋状管300一端接收来自设于清洁装置侧的排出口301的回收墨粉,通过螺旋状管300回转,将回收墨粉运向设于螺旋状管300另一端的显影装置侧的接收口302。但是,在上述运送中,会对所回收墨粉施加异常应力,墨粉会发生阻塞(因热熔融等引起的凝集)、破碎等,引起墨粉特性变异,不仅可能发生不能移送现象,而且还可能产生作为移送部件的螺旋状管300或驱动部件破损等。另外,由于应力引起墨粉特性变异,尤其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上可能会发生如萤火状的点。
本发明结构如图12所示,墨粉移送管149连接墨粉收纳容器100和设在显影装置10侧的粉体泵140,设置成使上述墨粉移送管149经过设在清洁装置(没有图示)附近的回收墨粉排出口150。这种场合,墨粉移送管149为挠性管,很容易经过设在清洁装置附近的回收墨粉排出口150。
通过这样构成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墨粉收纳容器100的新墨粉被移送到显影装置10时,因为经过回收墨粉排出口150,在使回收墨粉混合在新墨粉状态下,向显影装置进行补给。而且,通过粉体泵140所进行的墨粉移送不会使墨粉产生无用应力,新墨粉是在与空气混合状态下在墨粉移送部件中进行移送,对混合在新墨粉中的回收墨粉几乎不会施加机械应力。
这样,即使使用回收墨粉在运送时也几乎不会施加机械应力,所以,能可靠防止发生上述那样具有萤火状现象的图像。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墨粉收纳容器(100),包括:
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能够使装在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去的墨粉排出口(150)和位于该容器体上的开口部(106);
过滤器(107),对应于所述开口部(106)的位置,能够使所述容器体中的空气出去;
接口部件(103),安装在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墨粉排出口(150)上,所述接口部件(103)包括开闭阀,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所述墨粉排出口(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容器体装有墨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墨粉排出口(150)能够使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到显影装置(10),所述开口部(106)的位置与所述墨粉排出口(150)的位置是相对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开闭阀包括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泡沫海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容器体的形状是朝着所述墨粉排出口(150)变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当从所述容器体给所述显影装置(10)提供墨粉时,装在所述容器体中的墨粉经所述固定喷嘴被抽吸到所述显影装置(10),在没有向所述显影装置(10)提供墨粉的一段时间,将空气经所述固定喷嘴泵入所述容器体,搅拌所述容器体内的墨粉,并且泵入所述容器体的过量空气经所述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使泵入所述容器体的空气量最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收纳容器(100),其中,所述过滤器(107)是通气性过滤器(107),空气能够流经该通气性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装在所述容器体内的墨粉不能经该通气性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
9.一种补给墨粉的方法,包括:
从容器体经该容器体的口抽吸墨粉,将墨粉排出到显影装置(10);
在不从容器体抽吸墨粉的一段时间,将空气经所述口泵入所述容器体;
将泵入所述容器体的过量空气经开口部(106)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使泵入所述容器体的空气量最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抽吸步骤中,经开闭阀从所述容器体抽吸墨粉,所述开闭阀与所述口相联,当所述容器体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并且所述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时,所述开闭阀打开;在所述泵入步骤中,在不从所述容器体抽吸墨粉的一段时间,将空气经所述打开的开闭阀泵入所述容器体,
其中,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并且密封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口,防止墨粉从所述容器体被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闭阀包括弹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泡沫海绵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体的形状是朝着所述口变细。
14.一种墨粉补给装置,包括:
墨粉运送通道,从墨粉收纳容器(100)延伸到显影装置(10);
墨粉运送装置,能够沿着所述墨粉运送通道将墨粉从所述墨粉收纳容器(100)运送到所述显影装置(10);
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墨粉收纳容器(100)供给空气,
其中,所述墨粉收纳容器(100)包括:
容器体,该容器体具有能够使装在容器体中的墨粉排出到所述显影装置(10)的口和与所述口的位置相对的开口部(106);
过滤器(107),与所述开口部(106)相联,能够使所述容器体中的空气出去;
接口部件(103),安装在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口上,所述接口部件(103)包括开闭阀,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部上的固定喷嘴在所述容器体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穿过所述开闭阀伸进所述容器体,所述开闭阀在所述容器体没有安装到所述设置部上时能够关闭并且密封所述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粉补给装置,其中,所述开闭阀包括弹性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粉补给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泡沫海绵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粉补给装置,其中,所述容器体的形状是朝着所述口变细。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粉补给装置,其中,当从所述容器体给所述显影装置(10)提供墨粉时,装在所述容器体中的墨粉经所述固定喷嘴被抽吸到所述显影装置(10),在没有向所述显影装置(10)提供墨粉的一段时间,将空气经所述固定喷嘴泵入所述容器体,搅拌所述容器体内的墨粉,并且泵入所述容器体的过量空气经所述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使泵入所述容器体的空气量最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粉补给装置,其中,所述过滤器(107)是通气性过滤器(107),空气能够流经该通气性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装在所述容器体内的墨粉不能经该通气性过滤器(107)排到所述容器体的外面。
CNB2004100565709A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562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39843 2000-02-17
JP039843/2000 2000-02-17
JP039843/00 2000-02-17
JP012177/2001 2001-01-19
JP012177/01 2001-01-19
JP2001012177A JP3940559B2 (ja) 2000-02-17 2001-01-19 トナー収納容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45639A Division CN1187659C (zh)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06513A Division CN1900837B (zh)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7102A CN1567102A (zh) 2005-01-19
CN100356276C true CN100356276C (zh) 2007-12-19

Family

ID=2658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570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56276C (zh)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CNB0110456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7659C (zh)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456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7659C (zh) 2000-02-17 2001-02-16 墨粉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940559B2 (zh)
KR (1) KR100400092B1 (zh)
CN (2) CN100356276C (zh)
HK (1) HK11016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2823A (ja) 2002-04-12 2003-10-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1691B2 (ja) 2002-04-12 2006-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133629B2 (en) 2002-04-12 2006-11-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s easy-to-handle large capacity toner container
JP4220798B2 (ja) 2002-09-20 2009-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
KR100523346B1 (ko) * 2003-02-17 2005-10-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731959B2 (ja) * 2005-03-11 2011-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2006267938A (ja) * 2005-03-25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15859B1 (ko) * 2005-07-07 2007-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CN101753661A (zh) * 2008-12-04 2010-06-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芳香通讯装置
CN102385289B (zh) * 2011-11-23 2014-08-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色粉补充瓶
US9465317B2 (en) * 2013-02-25 2016-10-11 Ricoh Company, Ltd. Nozzle insertion member,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2390147B1 (ko) * 2018-08-30 2022-04-25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현상 카트리지와 본체 간의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본체에 연결되는 토너 리필 카트리지
JP7075624B2 (ja) * 2018-09-28 2022-05-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082A (ja) * 1986-06-27 1988-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ンパ−ロツク装置
US5734957A (en) * 1993-12-22 1998-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oner re-use feature
JPH11237823A (ja) * 1998-02-24 1999-08-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953567A (en) * 1997-07-10 1999-09-14 Ricoh Company, Ltd. Screw pump, toner convey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toner filling system
US5960246A (en) * 1996-02-19 1999-09-2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owder pump
JPH11282236A (ja) * 1998-03-31 1999-10-15 Ricoh Co Ltd 剤収納容器および剤補給装置
US5987298A (en) * 1998-02-02 1999-11-1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oner recycling mechanism
US6112046A (en) * 1997-06-20 2000-08-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ecycling of residual to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2848A (ja) * 1983-05-18 1984-12-01 Mita Ind Co Ltd トナ−球形化装置
JPS6243669A (ja) * 1985-08-22 1987-02-25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現像方法
DE69222480T2 (de) * 1991-07-16 1998-03-05 Canon Kk Pneumatische Prallmühle
JPH06214459A (ja) * 1993-01-19 1994-08-05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H07295355A (ja) * 1994-04-25 1995-11-10 Konica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補充容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082A (ja) * 1986-06-27 1988-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ンパ−ロツク装置
US5734957A (en) * 1993-12-22 1998-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oner re-use feature
US5960246A (en) * 1996-02-19 1999-09-2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owder pump
US6112046A (en) * 1997-06-20 2000-08-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ecycling of residual toner
US5953567A (en) * 1997-07-10 1999-09-14 Ricoh Company, Ltd. Screw pump, toner convey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toner filling system
US5987298A (en) * 1998-02-02 1999-11-1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oner recycling mechanism
JPH11237823A (ja) * 1998-02-24 1999-08-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2236A (ja) * 1998-03-31 1999-10-15 Ricoh Co Ltd 剤収納容器および剤補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01612A1 (en) 2007-10-18
KR20010100785A (ko) 2001-11-14
JP2001305843A (ja) 2001-11-02
KR100400092B1 (ko) 2003-10-01
CN1187659C (zh) 2005-02-02
CN1310363A (zh) 2001-08-29
CN1567102A (zh) 2005-01-19
JP3940559B2 (ja)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0837B (zh)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EP1174773B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ontainer
US712719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a two-ingredient type developer
EP1555582B1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0356276C (zh)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JP39857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1005252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ontainer therefor
CN105308509A (zh) 与图像形成装置一起使用的用于墨粉盒的通气系统
EP1475672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iciently replenishing toner from a soft toner container
EP1333336B1 (en) Toner replenishing method and unit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50121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628910B2 (en) Toner cartridg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956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22865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粉收纳容器
JP42624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剤搬送チューブの配回し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6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納容器
JP4369633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92128A (ja) 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40460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79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589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