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1982C - 等离子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1982C
CN100351982C CNB2004800012198A CN200480001219A CN100351982C CN 100351982 C CN100351982 C CN 100351982C CN B2004800012198 A CNB2004800012198 A CN B2004800012198A CN 200480001219 A CN200480001219 A CN 200480001219A CN 100351982 C CN100351982 C CN 1003519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ntioned
column direction
next door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12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1408A (zh
Inventor
藤谷守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1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19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198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54Means for exhausting the g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误放电、且良好地进行内部空间的不纯气体的排出和放电气体的封入、提高辉度和画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它具有对向配置的前面板(1)和背面板(2),前面板(1)具备由沿行方向延伸的扫描电极(4)和保持电极(5)构成的显示电极(6),背面板(2)具备沿列方向延伸并与显示电极(6)相交叉的地址电极(10),在显示电极(6)与地址电极(10)向交叉的部分形成被一个一个地划分的多个放电单元的、高度相等的行方向与列方向的格子状的隔壁(12),在隔壁(12)的行方向隔壁(12a)中具备将邻接的放电单元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12c)。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显示装置已知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于作为双方向信息终端的大画面、壁挂电视的期待不断提高,作为该目的的显示装置,有液晶显示面板、场致发射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多种。在这些显示装置中,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称作PDP)因其是自发光型可以显示漂亮的图像,容易实现大画面化等的理由,所以作为清晰度优良的薄型显示装置而备受关注,针对高精细化和大画面化的开发在不断深入。
在该PDP中,进行大致划分,在驱动方式上有AC型和DC型,在放电形式上有面放电型和对向放电型两种,从高精细化、大画面化和制造的简便性方面来看,目前AC型面放电型的PDP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图22中示出现有的PDP的面板构造的一个例子。PDP是将前面板101和背面板102对向配置而构成的。另外在图22中,为了使构造容易理解而将前面板101和背面板102分离来描述。
前面板101,是在由利用浮法制的硼硅钠系玻璃等构成的玻璃基板等的透明的前面侧基板103上,配列多对由扫描电极104和保持电极105构成对的带状的显示电极106而形成。覆盖显示电极106群地形成电介质层107,在该电介质层107上形成由MgO构成的保护膜108。另外,扫描电极104和保持电极105,分别由透明电极104a、105a和与该透明电极104a、105a电连接的由Cr/Cu/Cr或Ag等构成的总线电极104b、105b构成。
另外,背面板102是在与前面侧基板103对向配置的背面侧基板109上,在与显示电极106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地址电极110的同时,覆盖该地址电极110地形成有电介质层111。并且在地址电极110之间的位置的电介质层111上,与地址电极110平行地形成有带状的多个隔壁112,在该隔壁112之间的侧面和电介质层111的表面上形成有荧光体层113。另外,为进行彩色显示,荧光体层113通常顺序配置有红、绿、蓝的三种颜色。
前面板101和背面板102,夹着隔壁112对向配置,以使显示电极106与地址电极110相交叉,并在内部形成微小的放电空间的同时,将周围用密封材料密封。通过以66500Pa(500Torr)左右的压力将混合Ne(氖)、Xe(氙)等所形成的放电气体封入放电空间中构成PDP。
PDP的放电空间,通过隔壁112而被分隔成多个区域,在该隔壁112之间形成成为单位发光区域的多个放电单元地设置显示电极106的同时,使显示电极106与地址电极110垂直配置。
在该PDP中,通过向地址电极110、显示电极106施加的周期性电压使其发生放电,通过将该放电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于荧光体层113上而变换成可见光来进行图像显示。
图23为显示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如图23所示,构成显示电极106的扫描电极104和保持电极105,是在矩阵显示的各行中夹着放电间隙114并沿列方向延伸配置的。因此,被隔壁112分隔的、显示电极106与地址电极110相交叉的部分的区域成为作为单位发光区域的放电单元115。另外,在非发光区域116中,以提高对比度为目的有时也形成黑条纹(未示出)。对于这些现有的PDP的构成,公开于作为非专利文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全部(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ィパネルのすベて)”(内池平树、御子柴茂生著、(株)工业调查会、1997年5月1日、p79-p80)中。
对PDP,要求更高辉度化、高效率化、低耗电化、低成本化。为实现高辉度化,例如,可以列举出在图23显示的构成中,通过缩窄邻接的放电单元115之间的非发光区域116,扩大放电间隙114侧的电极间隔,来扩大放电区域的方法。但是,这时存在在邻接的放电单元115之间的误放电增加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考虑通过将隔壁112形成格子状来抑制误放电,但是存在良好地进行PDP内部空间的不纯气体的排出和向PDP内部空间中的放电气体的封入变得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所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可以抑制误放电、且良好地进行PDP内部空间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向PDP内部空间中的放电气体的封入的、提高辉度和画质的PDP。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PDP是在具有对向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前面板具备由沿行方向延伸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背面板具备沿列方向延伸并与显示电极相交叉的地址电极的PDP中,在显示电极与地址电极相交叉的部分所形成的多个放电单元被一个一个地划分开,并且在列方向上邻接的放电单元通过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而连通。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实现可以抑制误放电、且良好地进行PDP内部空间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向PDP内部空间中的放电气体的封入的、提高辉度和画质的PDP。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PDP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从前面板侧观看上述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2中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2中的D-D剖面图;
图7为表示上述PDP的隔壁的详细的平面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PDP的其他的背面板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PDP的其他的隔壁的构成的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PDP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从前面板侧观看上述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
图12为图11中的A-A剖面图;
图13为图11中的B-B剖面图;
图14为图11中的C-C剖面图;
图15为图11中的D-D剖面图;
图16为说明电介质层的突出部的详细状况的平面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在PDP的电介质层上形成的凹部是四角形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在上述PDP的电介质层上形成的凹部是圆形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9为表示在上述PDP的电介质层上形成的凹部是多角形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0为表示在上述PDP的电介质层上形成的凹部是多角形并且角部形成圆面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1为使上述PDP的连通部的开口高度比突出部的高度还低地构成时的立体图;
图22为表示现有的PDP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图23为表示从前面板侧观看现有的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PDP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为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PDP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PDP,由前面板1和背面板2构成。另外,在图1中,为了使构造容易理解而将前面板1和背面板2分离开来描述。
前面板1,是在由浮法制的硼硅钠系玻璃等构成的玻璃基板等的透明的前面侧基板3上,配列多对沿行方向(图中的x方向)延伸的由扫描电极4和保持电极5构成对的带状的显示电极6而形成的。覆盖该显示电极6群地形成电介质层7,在该电介质层7上形成有由MgO构成的保护膜8。另外,扫描电极4和保持电极5,是分别由透明电极4a、5a和与该透明电极4a、5a电连接的由Cr/Cu/Cr或Ag等构成的总线电极4b、5b构成。
另外,背面板2,是在与前面侧基板3对向配置的背面侧基板9上,沿列方向(图中的y方向)延伸、与显示电极6交叉地形成有地址电极10。覆盖该地址电极10地形成电介质层11,在电介质层11上形成有隔壁12。隔壁12通过高度相等的行方向隔壁12a和列方向隔壁12b形成为格子状。另外,在该隔壁12的行方向隔壁12a上,形成有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的状态的连通部12c。
而且,在该隔壁12之间的侧面和电介质层11的表面上形成有荧光体层(未示出)。另外,为进行彩色显示,荧光体层通常顺序配置有红、绿、蓝的三种颜色。
前面板1和背面板2,夹着隔壁12对向配置,以使显示电极6与地址电极10相交叉,并在内部形成微小的放电空间的同时,将周围利用密封材料密封。在放电空间中,例如,通过以66500Pa(500Torr)左右的压力封入将氙(Xe)与氖(Ne)、氦(He)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形成的放电气体来构成PDP。这里,使Xe的分压为5%~50%,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PDP的放电空间,通过隔壁12而被分隔成多个区域,使该分隔的放电空间成为作为单位发光区域的放电单元15地交叉配置有显示电极6与地址电极10。
在该PDP中,通过向地址电极10、显示电极6施加的周期性电压使其发生放电,通过将该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于荧光体层上而变换成可见光来进行图像显示。
图2,为显示从前面板侧观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另外,图3、图4、图5、图6分别显示在图2中的A-A剖面图、B-B剖面图、C-C剖面图、D-D剖面图。另外,在这些图中,也附加表示出荧光体层13。
如图2~图6所示,扫描电极4和保持电极5沿列方向交互配置成使得在矩阵显示的各行中夹着放电间隙14而邻接。这里,由行方向隔壁12a和列方向隔壁12b包围的区域成为作为单位发光区域的放电单元15。另外,在非发光区域116中,以提高对比度为目的有时形成黑条纹(未示出)。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PDP中,隔壁12,为行方向隔壁12a和列方向隔壁12b的高度相等的格子状,将在显示电极6与地址电极10交叉的部分所形成的多个放电单元15划分成各个(单元)。而在行方向隔壁12a上,具有将邻接的放电单元15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12c。
这里,所谓“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是指连通部12c不将邻接的放电单元15相对于列方向平行地连通。图7为显示隔壁12的详细状况的平面图。如图7A中所示,即使将连通部12c相对于列方向(y方向)非平行地设置,由于存在平行地连通的区域12d,也不列入本发明的范畴。另一方面,如图7B中所示,不存在平行地连通的区域的状态下的连通部12c为本发明中所谓的“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12c。
通过具备这样的隔壁12,本实施方式的PDP,可以抑制邻接的放电单元15间的误放电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良好地进行对PDP内部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放电气体的封入。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12为在行方向、列方向上高度都相等的格子状,以包围放电单元15的周围的方式配置,而由于在隔壁12的行方向隔壁12a上存在连通部12c,所以可以良好地进行对各个放电单元15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放电气体的封入。
另外,作为产生误放电的理由,可以认为是由于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到达邻接的放电单元15而产生影响。带电粒子具有沿着通过向扫描电极4和保持电极5之间施加的电压所生成的电位分布的运动的矢量。即,如以图2中显示的箭头E所示,以具有与列方向平行的矢量的为主。因此,即使在隔壁12a上存在连通部12c,但是由于连通部12c与列方向不平行,所以带电粒子通过连通部12c到达邻接的放电单元15的机率变小,可以抑制发生误放电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显示了连通部12c在每个行方向的隔壁12a上设置一个的例子,而即使设置有多个也可以。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显示了作为成为连通部12c的开口高度的连通部12c的凹槽的深度、与隔壁12的高度相同的例子,但是不特别地限制于这样的构成。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背面板的构成的立体图。即,如图8所示,即使以连通部12c的开口高度比隔壁12的高度低的方式构成也可以。如果连通部12c的开口高度与隔壁12的高度相同,则由于可与进行隔壁12的形成同时进行连通部12c的形成,所以可以防止工序的增加。另外,如果使连通部12c的开口高度比隔壁12的高度还低,则可以提高形成的隔壁12的形状的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显示了连通部12c沿图中的x方向倾斜而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例子,但是不特别地限制于这样的构成。图9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PDP的其他的隔壁的构成的图,图9A为其平面图,图9B为其正面图,图9C为其侧面图。即如图9所示,也可以以在行方向隔壁12b内沿z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连通部12c,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另外,连通部12c的开口形状无论是什么形状都可以。
(实施方式2)
图10,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PDP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PDP由前面板21和背面板22构成。另外在图10中,为了使构造容易理解而将前面板21与背面板22分离开来描述。
在由浮法制的硼硅钠系玻璃等构成的玻璃基板等的透明的前面侧基板23上,配列多对沿行方向(图中的x方向)延伸的由扫描电极24和保持电极25构成对的带状的显示电极26而形成。覆盖该显示电极26群地形成电介质层27,在该电介质层27上形成由MgO构成的保护膜28来构成前面板21。另外,扫描电极24和保持电极25,分别由透明电极24a、25a和与透明电极24a、25a电连接的由Cr/Cu/Cr或Ag等构成的总线电极24b、25b构成。另外,电介质层27,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分别具有高度相等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并形成格子状。而在行方向突出部27a上,形成具有与行方向突出部27a的高度相等的开口高度的连通部27c。
另外,背面板22,在与前面侧基板23对向配置的背面侧基板29上,沿列方向(图中的y方向)延伸、并在与显示电极26交叉的方向形成地址电极30,覆盖该地址电极30地形成电介质层31。而在电介质层31上形成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高度相等的格子状的隔壁32。
然后,在该隔壁32之间的侧面和电介质层31的表面上形成荧光体层(未示出)。另外,为进行彩色显示,荧光体层13通常顺序配置有红、绿、蓝的三种颜色。
而且,将上述前面板21和背面板22夹着隔壁32对向配置,以使显示电极26与地址电极30相交叉,并在内部形成微小的放电空间,并将周围利用密封材料密封。然后在放电空间中,通过以66500Pa(500Torr)左右的压力封入氙(Xe)与氖(Ne)、氦(He)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形成的放电气体来构成PDP。这里,使Xe的分压为5%~50%,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该PDP的放电空间,通过将格子状的隔壁32与电介质层27的格子状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相对峙,而被分隔成多个区域,然后交叉配置显示电极26与地址电极30以使该分隔的放电空间形成作为单位发光区域的多个放电单元35。
在该PDP中,利用向地址电极30、显示电极26施加的周期性电压而发生放电,通过将利用该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于荧光体层113上而变换成可见光来进行图像显示。
图11为显示从前面板侧观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DP的图像显示部的示意构成的平面图。另外,图12、图13、图14、图15分别显示在图11中的A-A剖面图、B-B剖面图、C-C剖面图、D-D剖面图。另外,在这些图中,也附加显示荧光体层33。
如图11~图15所示,扫描电极24和保持电极25沿列方向交互配置成使得在矩阵显示的各行中夹着放电间隙34而邻接。这里,由隔壁32与行方向突出部27a和列方向突出部27b包围的区域成为作为单位发光区域的放电单元35。另外,在非发光区域36中,以提高对比度为目的有时形成黑条纹(未示出)。
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PDP中,隔壁32和电介质层27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分别以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高度相等的格子状相互对峙,且将在显示电极26与地址电极30交叉的部分所形成的多个放电单元35一个一个地划分而成。而电介质层27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具有将邻接的放电单元35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27c。
这里,所谓“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是指连通部27c不将邻接的放电单元35相对于列方向平行地连通。图16为说明电介质层27和其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的详细状况的平面图。如图16A所示,即使将连通部27c相对于列方向(y方向)非平行地设置,因为存在平行地连通的区域27d,也不列入本发明的范畴。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不存在平行地连通的区域的状态下的连通部27c是本发明中所谓的“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连通部27c。
如上所述,通过具备隔壁32和电介质层27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本实施方式的PDP可以抑制邻接的放电单元35间的误放电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良好地进行对PDP内部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放电气体的封入。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32和电介质层27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分别以在行方向、列方向上高度都相等的格子状相互对峙,以包围放电单元35的周围的方式而被配置。但是,由于在行方向突出部27a上存在连通部27c,所以可以良好地进行对各个放电单元35的不纯气体的排气和放电气体的封入。
另外,作为产生误放电的理由,可以认为是由于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到达邻接的放电单元35而产生影响。带电粒子具有沿着通过向扫描电极24和保持电极25之间施加的电压所生成的电位分布的运动的矢量。即,如以图11中显示的箭头E所示,以具有与列方向平行的矢量的为主。因此,即使在行方向突出部27a上存在连通部27c,但由于连通部27c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所以带电粒子通过连通部27c到达邻接的放电单元35的机率变小,可以抑制误放电发生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显示了连通部27c在每个行方向突出部27a上设置一个的例子,即使设置有多个也可以。
另外,图17~图20为显示通过被电介质层27中设置的突出部包围而在电介质层27中形成的凹部27e的形状的立体图。通过被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包围而形成的凹部27e的形状,除了在图17中显示的四角形以外,如图18~图20所示,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在四角倒角(图中为取圆面)而形成的四角形等。这里,凹面27e的形状,如图18~图20所示,如果为角部不呈尖的形状,则可以缓和对凹面27e的角部作用的集中应力,可以稳定地制作突出部27a、27b的形状,所以是优选的。另外,图17~图20显示一个放电单元35中的凹部27e的形状,在前面板27全体中,因为该凹部27e以矩阵状存在,所以电介质层27成为具有格子状的突出部的形状。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显示了连通部27c的开口高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通部27c的凹槽的深度,与隔壁12的高度相同的例子,但是不特别地限制于这样的构成。如图21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连通部27c的开口高度比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的高度低。如果连通部27c的开口高度与突出部的高度相同,则由于可与进行突出部的形成同时进行连通部27c的形成,所以可以防止工序的增加。另外,如果使连通部27c的开口高度比突出部的高度低,则可以提高形成的突出部的形状的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显示了连通部27c沿图中的x方向倾斜而相对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的例子,但是不特别地限制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沿z方向倾斜而与列方向非平行地连通。
另外,连通部27c的开口形状无论是什么形状都可以。
另外,在电介质层27上形成的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如在各放电单元35的非发光区域36中形成的黑条纹那样可以为黑色的。这时,因为可以将行方向突出部27a、列方向突出部27b与黑条纹兼用,所以不会造成工序的增加。
在这里,突出部中的电介质层27的总膜厚,作为基底/基础的部分的膜厚与突出部自身的膜厚的合计,优选为5μm~60μm。例如,放电间隙34上的电介质层27的基底部分的膜厚为30μm,突出部自身的膜厚为20μm时,电介质层27的总厚为50μm。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实现可以抑制误放电的、且良好地进行不纯气体的排出和放电气体的封入的、提高辉度和画质的PDP。

Claims (8)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对向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上述前面板具备由沿行方向延伸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上述背面板具备沿列方向延伸并与上述显示电极相交叉的地址电极,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面板具备在上述显示电极与上述地址电极相交叉的部分形成被一个一个地划分的多个放电单元的、高度相等的行方向与列方向的一排的格子状的隔壁,在上述隔壁的行方向的隔壁上,对于邻接的上述放电单元,通过不存在使其相对于列方向平行地连通的区域、且使其在相对于列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连通的连通部,将其相互连通。
2.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对向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上述前面板具备由沿行方向延伸的扫描电极和保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和覆盖上述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上述背面板具备沿列方向延伸并与上述显示电极相交叉的地址电极,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面板具备在上述显示电极与上述地址电极相交叉的部分形成被一个一个地划分的多个放电单元的、高度相等的行方向与列方向的格子状的隔壁,上述电介质层具有与上述格子状的隔壁相对峙的高度相等的行方向和列方向的格子状的突出部,并且行方向的上述突出部具备不存在将邻接的放电单元相对于列方向平行地连通的区域、且将其在相对于列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连通的连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通部的开口高度与隔壁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通部的开口高度比隔壁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通部的开口高度与突出部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通部的开口高度比突出部的高度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被格子状的突出部包围而形成的凹部的形状,为从圆、椭圆、多角形中选择的一种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放电单元的内部空间中封入Xe与Ne、He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气体,并且Xe的分压为5%~50%。
CNB2004800012198A 2003-09-03 2004-09-03 等离子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19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1516/2003 2003-09-03
JP2003311516A JP4329460B2 (ja) 2003-09-03 2003-09-03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1408A CN1701408A (zh) 2005-11-23
CN100351982C true CN100351982C (zh) 2007-11-28

Family

ID=3426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12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1982C (zh) 2003-09-03 2004-09-03 等离子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20327B2 (zh)
JP (1) JP4329460B2 (zh)
KR (1) KR100802850B1 (zh)
CN (1) CN100351982C (zh)
WO (1) WO2005024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9775A (ko) * 2004-06-17 2005-1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회로장치
KR100647670B1 (ko) * 2004-12-16 2006-1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26643B1 (ko) * 2005-07-01 2007-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0683796B1 (ko) * 2005-08-31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5539650B2 (ja) 2006-01-23 2014-07-02 ザ ボード オブ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イリノイ マイクロプラズマ装置
KR100730213B1 (ko) * 2006-03-28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TWI312540B (en) * 2006-10-11 2009-07-21 Icf Technology Limite Patterned thin-film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951320B1 (ko) 2012-02-07 2019-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변 초점 렌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6570A (ja) * 1997-05-28 1998-12-08 Hitachi Ltd ガス放電型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1035392A (ja) * 1999-07-27 2001-02-09 Nec Corp Ac型カラープラズマパネル及びac型カラープラズマパネル用背面基板
JP2001110325A (ja) * 1999-10-13 2001-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放電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22958A (ja) * 2000-02-07 2001-08-1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092064A (ja) * 2001-09-18 2003-03-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157773A (ja) * 2001-09-07 2003-05-30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582A (en) * 1997-01-27 1999-12-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with auxiliary partition walls, corrugated, tiered and pigmented walls
JP4263336B2 (ja) * 2000-04-12 2009-05-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隔壁構造
US6674238B2 (en) * 2001-07-13 2004-01-06 Pioneer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4145054B2 (ja) * 2002-02-06 2008-09-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234070A (ja) * 2002-02-06 2003-08-2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6570A (ja) * 1997-05-28 1998-12-08 Hitachi Ltd ガス放電型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1035392A (ja) * 1999-07-27 2001-02-09 Nec Corp Ac型カラープラズマパネル及びac型カラープラズマパネル用背面基板
JP2001110325A (ja) * 1999-10-13 2001-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放電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22958A (ja) * 2000-02-07 2001-08-1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157773A (ja) * 2001-09-07 2003-05-30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JP2003092064A (ja) * 2001-09-18 2003-03-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02850B1 (ko) 2008-02-12
KR20050057662A (ko) 2005-06-16
JP4329460B2 (ja) 2009-09-09
US20050285523A1 (en) 2005-12-29
CN1701408A (zh) 2005-11-23
US7420327B2 (en) 2008-09-02
WO2005024886A1 (ja) 2005-03-17
JP2005079052A (ja) 200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9174C (zh)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2235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5836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CN100351982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291437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00347803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53358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22288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259686C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301527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2552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17687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215519C (zh) 具有双放电空间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71069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1204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包括pdp的平板显示器
CN178341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1650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78357C (zh) 交流电浆显示面板
CN1832090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0350544C (zh)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77037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324633C (zh)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2552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3